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真题汇编及答案(1)
一、选择题1.近年来,中国连续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这意味着我国①从众心理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③攀比心理成为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④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
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
材料表明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
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因为看到别人去买了,自己也跟着去抢,比如看到朋友买了,我也要去买,还要买得比她好。
从消费心理看,支配这种消费行为的是①求异心理②求实心理③从众心理④攀比心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7.“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
但是,近年来学生因“校园贷”借款而背负上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被爆出,还不上贷款引发悲剧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说明贷款消费不适合学生②可能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导致的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④没有践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在生活中,明星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选择。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单元汇编及解析(1)
一、选择题1.奢侈品消费已成为中国人当前的流行行为。
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
许多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也在消费奢侈品,这是一种“小富即奢”心理。
这些消费者,应持的正确的正确的消费心态是A.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B.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C.坚持量入为出,减少消费D.克服求异消费心理,坚持勤俭持家2.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每年消费的奢侈品数量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
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②培育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2018年6月11日,《人民网》载文,据统计,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人民币,全球几乎1/3的奢侈品买主是中国人,同时中国又是唯一一个代购风行的国家。
对于国人如此迷恋奢侈品我们应当①倡租赁消费,坚持勤俭节约②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③坚持贷款消费,追求物质享受④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生活中,明星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选择。
这主要抓住了消费者的A.攀比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5.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A.攀比心理中的炫富心理 B.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C.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 D.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6.近年来,部分大学生为了追逐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不符的生活方式而陷入各种不良贷款陷阱的新闻频频出现,有的大学生因不堪还款重负而走人歧途甚至轻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这些悲剧的出现说明①某些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②这些大学生追求时尚,是受攀比心理的影响③这些大学生没有践行量人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④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超前消费有害无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某外国品牌大米登陆中国后,每袋2公斤售价为188元,其价格是中国大米价格的25倍之多,媒体称之为“天价”大米。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训练附答案
一、选择题1.一项由海外媒体发起的针对中国海外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开始逃离刚性奢侈品消费,更加关注日常高端必需品。
这表明消费者①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④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
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
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这表明()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3.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
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4.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
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正确认识是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5.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
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
材料表明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面不是较低而增加。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全集汇编及答案(1)
一、选择题1.对漫画《喜刷刷,喜刷刷!》所反映的消费行为认识正确的有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消费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个性消费是2017年全球消费趋势之一,从大学的课程设计到餐厅的沙拉吧,如今定制化的选择充斥着消费市场,消费者也愿意为“个性”支付更多钞票。
个性消费A.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B.属于超前消费,不值得提倡C.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D.坚持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3.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
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4.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
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正确认识是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5.“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
但是,近年来学生因“校园贷”借款而背负上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被爆出,还不上贷款引发悲剧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说明贷款消费不适合学生②可能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导致的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④没有践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17年中秋节,各地商家忙不迭地掀起一轮月饼促销战,不过“天价月饼”明显少了,“平民月饼”更受到消费者欢迎。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价月饼”遇冷与“平民月饼”热销是一种回归。
销售中,老字号品牌的月饼最受消费者欢迎,五芳斋、杏花楼等品牌月饼节前日均销售200万元。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图文答案
一、选择题1.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开发的一款网络消费信贷产品。
支付宝用户申请开通花呗服务可以在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 500万,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花呗这类产品的发展( )①对数码产品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②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范围③拓宽了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途径④可能会刺激年轻消费者攀比和超前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
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
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这表明()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3.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
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4.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5.因为看到别人去买了,自己也跟着去抢,比如看到朋友买了,我也要去买,还要买得比她好。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分类汇编及解析(1)
一、选择题1.“果粉”,指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狂热爱好者。
在中国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果粉”。
虽是价格高达五千多元的奢侈品,四川移动在川上千家营业厅、移动4G手机大卖场、终端零售店门口都出现了果粉彻夜排长龙购买的盛况,其中不乏一些透支消费的“果粉”。
分析“果粉”们疯狂的原因,正确的有①生产决定于消费,为消费创造动力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对奢侈品的消费③产品的质量好,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④从众、攀比、求异心理也刺激了一些“果粉”对“苹果”系列产品的消费。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这种消费观念()A.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显示B.是一种崭新的消费观,是消费的新潮流C.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必然促进经济与生活发展D.是超前消费、畸形消费3.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
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
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这表明()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4.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
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
材料表明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训练及答案(1)
一、选择题1.当下,有些同学不顾自己家庭实际承受能力,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
这些消费行为()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②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③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④践行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2.一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对我来说,汽车品牌代表着身份地位’,要买就买比同事贵的车,开着多有面子。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攀比心理消费B.求实心理消费C.求异心理消费D.盲目从众消费3.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这种消费观念()A.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显示B.是一种崭新的消费观,是消费的新潮流C.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必然促进经济与生活发展D.是超前消费、畸形消费4.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5.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一首《成都》捧火了“玉林路”这个原本并不出名的街道。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单元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1.时下轻奢风流行,轻奢消费正诠释着国内年轻消费者追求奢侈的态度——不再盲目跟风大牌,或是为了买一件奢侈品而“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轻奢消费,即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
“跳一下、够得着”的轻奢化消费让人既可以感受到成就感,又无多大消费压力。
这类轻奢化消费①是由人们的消费理念决定的②是求实心理引发的适度消费行为③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④折射出人们改善消费品质的心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个性消费是2017年全球消费趋势之一,从大学的课程设计到餐厅的沙拉吧,如今定制化的选择充斥着消费市场,消费者也愿意为“个性”支付更多钞票。
个性消费A.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B.属于超前消费,不值得提倡C.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D.坚持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3.如今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为此,消费者应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限制消费②自觉摒弃餐桌陋习,量力点餐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④杜绝超前消费意识,绿色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宁肯让父母在家受累,也不能让自己在校吃穿比别人矮半截。
”造成某些中学生的这种消费行为的心理主要是A.从众心理B.攀比心理C.求实心理D.理性消费7.2018年6月11日,《人民网》载文,据统计,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人民币,全球几乎1/3的奢侈品买主是中国人,同时中国又是唯一一个代购风行的国家。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1.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①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②树立正确消费现,摒弃盲目攀比心态③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④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个性消费是2017年全球消费趋势之一,从大学的课程设计到餐厅的沙拉吧,如今定制化的选择充斥着消费市场,消费者也愿意为“个性”支付更多钞票。
个性消费A.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B.属于超前消费,不值得提倡C.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D.坚持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3.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
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4.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5.因为看到别人去买了,自己也跟着去抢,比如看到朋友买了,我也要去买,还要买得比她好。
从消费心理看,支配这种消费行为的是①求异心理②求实心理③从众心理④攀比心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同时,片中出现的各地土特产也被网友们迅速搜索购买。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单元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1.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
针对这种现象,正确的态度应该是()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2.右图漫画中销售者的销售策略利用了消费者的①求实心理②求异心理③从众心理④攀比心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一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对我来说,汽车品牌代表着身份地位’,要买就买比同事贵的车,开着多有面子。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攀比心理消费B.求实心理消费C.求异心理消费D.盲目从众消费4.刘敏今年考上了“211”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
但她哭闹说:“不给我买就让我丢脸去吧!”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
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
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这表明()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6.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
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正确认识是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7.因为看到别人去买了,自己也跟着去抢,比如看到朋友买了,我也要去买,还要买得比她好。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项由海外媒体发起的针对中国海外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开始逃离刚性奢侈品消费,更加关注日常高端必需品。
这表明消费者①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④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
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正确认识是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3.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
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同时,片中出现的各地土特产也被网友们迅速搜索购买。
这里相关土特产的热销主要属于引发的消费。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6.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17年中秋节,各地商家忙不迭地掀起一轮月饼促销战,不过“天价月饼”明显少了,“平民月饼”更受到消费者欢迎。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分类汇编含解析(1)
一、选择题1.近年来,中国连续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这意味着我国①从众心理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③攀比心理成为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④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不约而同》体现了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3.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
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因为看到别人去买了,自己也跟着去抢,比如看到朋友买了,我也要去买,还要买得比她好。
从消费心理看,支配这种消费行为的是①求异心理②求实心理③从众心理④攀比心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7年中秋节,各地商家忙不迭地掀起一轮月饼促销战,不过“天价月饼”明显少了,“平民月饼”更受到消费者欢迎。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价月饼”遇冷与“平民月饼”热销是一种回归。
销售中,老字号品牌的月饼最受消费者欢迎,五芳斋、杏花楼等品牌月饼节前日均销售200万元。
这①是讲求实惠、符合实际的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是向名牌看齐的攀比心理所引发的消费③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④是应该提倡的消费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近年来,频频出现大学生为了购买奢侈品或追逐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不符的生活方式而陷入各种不良贷款陷阱的新闻。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怎样看待①部分青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②有钱能使鬼推磨,说明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③受到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④这是求实心理的表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18年6月11日,《人民网》载文,据统计,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人民币,全球几乎1/3的奢侈品买主是中国人,同时中国又是唯一一个代购风行的国家。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难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1.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A.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B.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调和私人定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C.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2.《不约而同》体现了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3.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这种消费观念()A.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显示B.是一种崭新的消费观,是消费的新潮流C.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必然促进经济与生活发展D.是超前消费、畸形消费4.刘敏今年考上了“211”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
但她哭闹说:“不给我买就让我丢脸去吧!”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
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6.如今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①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②树立正确消费现,摒弃盲目攀比心态③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④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
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
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这表明()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3.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
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
材料表明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面不是较低而增加。
它反映了人们进行炫耀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反而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味。
凡勃伦效应表明①价值规律只存在于普通商品交换过程中②商品的价格井非是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③商品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就越大④人们的清费行为变消费心理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5.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同时,片中出现的各地土特产也被网友们迅速搜索购买。
这里相关土特产的热销主要属于引发的消费。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6.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7.“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目前,在年轻的中产家庭中,儿童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能力越来越显著。
小到去哪里吃饭,大到买什么款式的汽车,父母都倾向于征询孩子的意见。
这启示商家①应由父母儿童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②应重视研发符合儿童消费需求的产品③应引导儿童养成适度攀比的消费心理④应重视制作符合儿童心理的产品广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
但是,近年来学生因“校园贷”借款而背负上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被爆出,还不上贷款引发悲剧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说明贷款消费不适合学生②可能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导致的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④没有践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在生活中,明星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选择。
这主要抓住了消费者的A.攀比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6.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消费/欲望。
“幸福公式”给我们的启示是A.欲望越高越幸福B.适度消费应当克服攀比心理C.消费水平要与欲望高低相适应7.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①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②树立正确消费现,摒弃盲目攀比心态③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④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某外国品牌大米登陆中国后,每袋2公斤售价为188元,其价格是中国大米价格的25倍之多,媒体称之为“天价”大米。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
一、选择题1.“绝不要因为便宜就去买不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都是昂贵的。
”这句话反对的消费行为是A.攀比消费B.购物宣泄C.消费上瘾D.冲动消费2.《不约而同》体现了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3.刘敏今年考上了“211”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
但她哭闹说:“不给我买就让我丢脸去吧!”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
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因为看到别人去买了,自己也跟着去抢,比如看到朋友买了,我也要去买,还要买得比她好。
从消费心理看,支配这种消费行为的是①求异心理②求实心理③从众心理④攀比心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7.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臉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大爷”,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影响生活质量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将消费行为导人误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宁肯让父母在家受累,也不能让自己在校吃穿比别人矮半截。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1.网红在网络平台上积聚一定的人气后,很多网红都会选择与品牌合作,进行代言或直接发布贴片广告。
网红代言A.易形成跟风消费和流行趋势B.利用了消费者的攀比心理C.不利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D.体现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2.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3.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
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因为看到别人去买了,自己也跟着去抢,比如看到朋友买了,我也要去买,还要买得比她好。
从消费心理看,支配这种消费行为的是①求异心理②求实心理③从众心理④攀比心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知识点训练附答案(1)
一、选择题1.时下轻奢风流行,轻奢消费正诠释着国内年轻消费者追求奢侈的态度——不再盲目跟风大牌,或是为了买一件奢侈品而“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轻奢消费,即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
“跳一下、够得着”的轻奢化消费让人既可以感受到成就感,又无多大消费压力。
这类轻奢化消费①是由人们的消费理念决定的②是求实心理引发的适度消费行为③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④折射出人们改善消费品质的心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
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
材料表明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面不是较低而增加。
它反映了人们进行炫耀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反而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味。
凡勃伦效应表明①价值规律只存在于普通商品交换过程中②商品的价格井非是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③商品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就越大④人们的清费行为变消费心理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4.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5.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臉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大爷”,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影响生活质量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将消费行为导人误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近年来,部分大学生为了追逐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不符的生活方式而陷入各种不良贷款陷阱的新闻频频出现,有的大学生因不堪还款重负而走人歧途甚至轻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真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1.《朱子家训》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话给消费者的启示是A.要学会适度消费B.要更新消费观念C.要抑制消费需求D.要维护合法权益2.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
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
材料表明①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④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臉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大爷”,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影响生活质量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将消费行为导人误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每年消费的奢侈品数量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
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②培育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6.当前,很多网红店成为人们必打卡的地方。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一项由海外媒体发起的针对中国海外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开始逃离刚性奢侈品消费,更加关注日常高端必需品。
这表明消费者①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④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
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
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这表明()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3.如今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为此,消费者应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限制消费②自觉摒弃餐桌陋习,量力点餐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④杜绝超前消费意识,绿色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5.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面不是较低而增加。
它反映了人们进行炫耀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反而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味。
凡勃伦效应表明①价值规律只存在于普通商品交换过程中②商品的价格井非是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③商品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就越大④人们的清费行为变消费心理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6.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臉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大爷”,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影响生活质量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将消费行为导人误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每年消费的奢侈品数量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对漫画《喜刷刷,喜刷刷!》所反映的消费行为认识正确的有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消费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刘敏今年考上了“211”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
但她哭闹说:“不给我买就让我丢脸去吧!”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当前,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
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正确认识是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5.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
这种心理反映到消费上会导致消费者①为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②负债超前消费③过分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④不顾及自己的消费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8.“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
但是,近年来学生因“校园贷”借款而背负上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被爆出,还不上贷款引发悲剧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说明贷款消费不适合学生②可能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导致的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④没有践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2017年中秋节,各地商家忙不迭地掀起一轮月饼促销战,不过“天价月饼”明显少了,“平民月饼”更受到消费者欢迎。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价月饼”遇冷与“平民月饼”热销是一种回归。
销售中,老字号品牌的月饼最受消费者欢迎,五芳斋、杏花楼等品牌月饼节前日均销售200万元。
这①是讲求实惠、符合实际的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是向名牌看齐的攀比心理所引发的消费③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④是应该提倡的消费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在生活中,明星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选择。
这主要抓住了消费者的A.攀比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11.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A.攀比心理中的炫富心理 B.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C.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 D.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12.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这种消费观念()A.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显示B.是一种崭新的消费观,是消费的新潮流C.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必然促进经济与生活发展D.是超前消费、畸形消费13.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①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②树立正确消费现,摒弃盲目攀比心态③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④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某县副县长顶着烈日在视频直播,瓜田里的真实现场、朴实风趣的语言,现场砸瓜、吃瓜等贴近生活的互动受到了网友们的点赞。
直播两个小时内,近万人围观,卖出600余份水果,共计3万多元。
可见,县长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①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②保证了消费品的质量,提升了消费水平③利用了攀比心理,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④进一步丰富了消费体验,增强消费意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一项由海外媒体发起的针对中国海外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开始逃离刚性奢侈品消费,更加关注日常高端必需品。
这表明消费者①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④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在我国,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经济上主要依靠父母,但目前不少大学毕业生为了留恋青春却沦为毕业季烧钱。
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虚荣心,你在省内毕业游,他去省外毕业游,那我就去国外毕业游,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这不但不能获得真正的美好留念,反而给自己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这些大学毕业生()①受求异心理影响,事事展现个性②受攀比心理影响,缺乏理性消费③应该践行正确原则,适度消费④要坚决反对享受,勤俭节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①树立正确消费观摒弃盲目攀比心态②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③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④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某公司在深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基础上,不断采取新举措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列做法主要针对消费者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而采取的措施的是A.依靠科学进步加强管理,优质优价B.依靠自主创新,生产个性化产品C.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D.加大广告宣传活动,提升企业知名度19.时下轻奢风流行,轻奢消费正诠释着国内年轻消费者追求奢侈的态度——不再盲目跟风大牌,或是为了买一件奢侈品而“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轻奢消费,即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
“跳一下、够得着”的轻奢化消费让人既可以感受到成就感,又无多大消费压力。
这类轻奢化消费①是由人们的消费理念决定的②是求实心理引发的适度消费行为③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④折射出人们改善消费品质的心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一次,公司刚刚推出了一款新的险种,保险推销员约克的脑海里早已拟好了一份准客户名单,然后约见、拜访。
约克会告诉客户:“你们这一行的xxx先生您认识吧,他前不久买的就是我向您推荐的这款险种。
”或者会说,“你的同行xx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却也买了这份险种”等等。
约克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①攀比心理②从众心理③求实心理④求异心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中国内地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上花费不断增加。
据调查,很多人买奢侈品的态度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带有炫富的目的。
而另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中国人一年都没买过一本书。
针对以上消费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是①购买奢侈品就是追求现代、时尚和个性,无可厚非②反对盲目攀比,反对购买奢侈品③应该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奢侈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AA制,是“AlgebraicAverage”的缩写,意思是各人平均分担所需费用,通常用于饮食聚会及旅游等共同消费共同结账的场合。
有研究发现,在中国“AA制”付款的场合往往比单个人请客的场合消费总额要少,因为请客者往往为了撑“面子”会选择一些昂贵的消费品,而“AA制”的场合下多数人会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而尽量选择经济实惠的消费品。
依照研究结论,实行“AA制”①不利于扩大消费,阻碍经济健康发展②表明居民收入影响消费水平③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有利于居民做理智的消费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又临毕业季,青少年游学热再度兴起。
本着增长孩子见识的理念,不少家庭打算让孩子趁着暑假到各地游学,但高昂的费用让部分家长望而却步,另外一部分家长担心孩子“被同伴轻视”咬牙缴纳高昂的费用。
这种消费理念①应摒弃之,要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②是一种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③需正确引导,倡导科学理性消费④是不理性消费,重物质轻精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流量明星,2019年“双11”期间花呗(一款网络消费信贷产品)又玩出新高度,取消账户限制、助力提额、分期免息。
相比以往,这次支付宝在消费金融方面明显加码。
花呗此番操作()①拓宽了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途径②有利于降低网络消费信贷的风险③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④可能会刺激年轻消费者攀比和超前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2019年春节再现网络购物狂欢,而“剁手族”购物狂欢过后,发现抢购的东西有的不实用,有的甚至根本用不上。
材料表明A.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生产决定了居民的消费方式C.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D.生产决定了居民的消费对象【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消费心理的相关知识。
①④:漫画的中儿子为了炫耀不顾及家长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而盲目刷卡消费,这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①④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求异心理引起的消费的相关内容,②与材料不符,排除。
③:漫画中的消费行为并不符合时代潮流,③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2.D解析:D【解析】刘敏受攀比心理的影响而要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这说明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①正确;刘敏的消费不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②不选;“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针对的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不是针对攀比心理,③不选;刘敏的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