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8讲 地球表面形态练习 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练习【有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练习【有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练习【有答案】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一、单选题在西藏米林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

当地江水水位季节变化大,冬春季多大风,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下图中图1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 风力堆积B. 流水堆积C. 冰川堆积D. 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A. 印度洋海滩B. 沿岸山上的土壤C. 塔克拉玛干沙漠D. 附近沙洲和河床3.该河谷的主导风向是A. 北风B. 东北风C. 偏西风D. 偏南风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据图回答4-5题。

4.上图中丙地貌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 变质岩B. 花岗岩C. 玄武岩D. 石灰岩5.关于上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B. 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C. 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D. 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读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8题。

6.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相同的是A.雅丹地貌B. 喀斯特地貌C. 沙坝D. 海滩7.读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A.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8.风沙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采用防沙的工程措施是A. 退耕还林B. 加强监测C. 石方格沙障D. 修筑堤坝读右图回答9-10题9.具有图示典型海岸景观的国家是A.挪威B. 新西兰B.日本 D. 西班牙10.该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海浪侵蚀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风力侵蚀11.下列地貌与其所受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 “U”形谷——流水侵蚀作用B. 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沉积作用C. 风化壳——风力沉积作用D.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作用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2.2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2.2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析命题*研考法•(2019 •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完成(1)、⑵题。

(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A. 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⑵该区域()A.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 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解析】(1)选D,⑵选C。

第(1)题,由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含义和N不同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

第(2)题,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原因。

'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答案:(1)BD (2)AB♦巧突破・找技法•突破1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突破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突破3常见的地质构造突破4断层的判断方法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湘教版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湘教版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2 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湘教版一、选择题(11题,共44分)(xx福建文综,9~10)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1.D 2.C解析:第1题,由题干知,该沙丘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不是河流的出山口位置;因冲积扇、洪积平原多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故在中游地区最可能是河漫滩,D项正确。

第2题,沙丘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沙丘的缓坡一侧是外力来的主要方向。

C项正确。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4.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消亡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生长边界答案:3.B 4.D解析:根据六大板块的划分和分布规律,易判断M处属于印度洋板块。

根据箭头标注及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可知,该处边界应为板块生长边界。

5.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答案:A解析:流水的侵蚀作用与流速相关。

三峡大坝的建设使河流落差增大,三峡大坝附近河床的河水流速加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增强,从而侵蚀颗粒较小的泥沙并将其带走。

(xx海南海口调研)下图为“古代早期长江三角洲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沿江阴市位置作一古长江横剖面示意图,下图中较吻合的是( )7.古太湖的成因最可能是( )A.泥沙淤积、海浪顶托形成天然堤坝,围海成湖B.地壳断陷下沉形成构造盆地,贮水成湖C.冰川侵蚀形成低洼地,积水成湖D.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积水成湖答案:6.C 7.A解析:第6题,长江自西向东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南岸即靠近江阴的河岸为侵蚀岸,河岸较陡,北岸沉积,河岸较平缓。

地球表面形态知识整理(2019湘教版)

地球表面形态知识整理(2019湘教版)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一、概述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的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二、流水侵蚀地貌1.峡谷: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__侵蚀__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V__字形。

V字形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地狭窄,__深__度大于__宽__度。

2.河漫滩:河谷中__枯水期__出露、洪水期__淹没__的部分。

3.河流阶地(1)定义:在__河谷__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__淹没__的阶梯状地形。

(2)成因:河流的__侵蚀下切__作用。

(3)特点:阶地地面__平坦__,组成物质颗粒__较细__,土质较为肥沃。

4.牛轭湖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

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被裁弯取直,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如下图所示为牛轭湖形成过程:(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地发展。

(3)河曲愈来愈弯。

(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裁弯取直。

(5)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三、流水堆积地貌1.冲积扇: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__地形__急剧变缓,__流速__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__堆积__而成的__扇状堆积体__,称为冲积扇。

2.洪积扇:暂时性河流在__山谷出口__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__扇状__堆积体,称为洪积扇,多分布于__干旱、半干旱__地区。

3.冲积平原:在河流的__中下游__,或河流流经__盆地__时,常形成__沙洲__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

4.三角洲: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__河口__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

如黄河三角洲,__尼罗河__三角洲。

5.江心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__中下游__,或流速相对较慢的__宽谷__段。

一些江心洲具有独特的利用价值,如长江口的__崇明__岛、湘江__橘子洲__等。

高中地理2.2地球表面的形态练习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2.2地球表面的形态练习湘教版必修1

地球表面的形态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当地时间2016年1月27日日本中部的御岳山突然喷发。

据此回答1~2题。

1.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中的(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答案:C解析:火山喷发属于岩浆活动。

2.日本御岳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C.核聚变反应 D.放射性元素衰变答案:D解析: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3.下列地形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安第斯山②青藏高原③黄土高原④珠江三角洲⑤东非大裂谷A.①②③ B.④⑤C.①③⑤ D.①②⑤答案:D解析:③④分别是由风力沉积、流水堆积等作用形成的。

读东、西半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板块为( )A.美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5.丙、丁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形成( )A.安第斯山 B.阿尔卑斯山C.喜马拉雅山 D.科迪勒拉山答案:4.D 5.C解析:六大板块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识记,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板块分别是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6~7题。

6.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解析:泉水一般从地下含水层渗出,然后经断层处涌出。

7.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 B.向斜C.背斜 D.断层答案:D解析:图中原有地层应早就形成,最后由于断层将各岩层断裂错开(先褶皱后断层)。

读庐山附近地质剖面图,回答8~9题。

8.庐山属于( )A.背斜山 B.向斜山C.断块山 D.火山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庐山相对于两侧岩块上升,属于典型的断块山。

9.下列地貌与鄱阳湖成因相似的是( )A.华山 B.日本富士山C.喜马拉雅山 D.渭河平原答案:D解析:鄱阳湖和渭河平原都是由断层陷落形成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地球表面形态通关训练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地球表面形态通关训练 湘教版

地球表面形态
研析图表·素养强化
地质构造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地质构造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根据地质剖面图可判读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据等高线地层年龄分布线确定地质构造及剖面图是地形剖面图和地质剖面图的有机融合。

[答案对照]
1.B 2.(1)B (2)C 3.(1)B (2)A
[2016·重庆一中月考]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宽度为几十至200千米,深1 000至2 000米。

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中所示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B.受到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
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东非大裂谷是受水平张裂作用形成的。

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答案 A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东非大裂谷处岩层为沉积岩,经水平张裂下陷形成裂谷,A对。

B图示意顶部岩石受张力被侵蚀形成的背斜谷;C图示意向斜谷;D图示意岩浆岩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 - 1 - 第二节风成地貌........................................................................................................ - 10 -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 19 - 章末综合测验................................................................................................................ - 28 -第一节流水地貌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长江三峡主要为“U”形谷。

(×)2.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地方。

(√)3.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往往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4.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地形陡峻、松散物质多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

(√)5.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二、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U”形谷B.水流湍急C.为“V”形谷D.水深壁陡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溯源侵蚀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解析】1选A,2选C。

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2.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解析:吐鲁番盆地和天山山脉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新疆气候干旱,风力是形成地貌的主要动力;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答案:1.C 2.D读图,完成第3~4题。

图1图23.图1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2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图2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A.海沟B.海岭C.褶皱山D.裂谷解析:第3题,图2所示的是张裂运动,是岩浆上升形成岩石之处;图1中②属于东非裂谷带的一部分,地壳运动形式与图2最相符。

第4题,张裂边界一般易形成裂谷和海岭,再结合图中断层箭头运动方向,可知张裂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故最可能形成裂谷。

答案:3.B 4.D导学号74420020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6.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7.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解析:第5题,丁处岩层最新,向两翼变老,故为向斜。

第6题,甲处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第7题,甲处为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大,岩层破碎,受外力作用易形成谷地;丁处为向斜构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而成山岭。

答案:5.C 6.A 7.D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9.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8题,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且甲处刚好处在槽部位置,故C项正确。

【优化指点】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2-2 地球表面外形 湘教版

【优化指点】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2-2 地球表面外形 湘教版

【优化指点】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 2-2 地球表面外形湘教版(2012温州模拟)读下图,完成1~3题。

1.按照发生的按次,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解析:选B。

②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③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①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构成岩浆岩,B项正确。

2.图中所示的地理景象,可能位于(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解析:选D。

图中表示的景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该当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D项正确。

3.图中所示的地理景象,可能是( )①裂谷②海岭③山系④海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图中所示景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构成裂谷,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则构成海岭。

人民网2010年10月17日报道,2010年10月16日凌晨6点摆布,河南平煤集团平禹四矿发生瓦斯突发变乱,事发后239人撤至地面,截至目前死亡21人,仍有16人被困井下。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4~5题。

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变乱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变乱B.井喷变乱和瓦斯爆炸C.透水变乱和瓦斯爆炸D.透水变乱和井喷变乱解析:选A。

图中a处为背斜,会有瓦斯气存在,容易发生瓦斯爆炸。

b处为向斜,是储水构造,容易发生透水变乱。

5.以下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构成B.乙处为背斜成谷C.丙处为地垒成山D.丁处为地堑成谷解析:选B。

乙处为背斜构造,在地貌上呈现为山谷,因而为背斜成谷。

(2012启东检测)下图为河流地貌表示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河流地貌构成的缘由,次要是河流的( )A.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选A。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3.2 地球表面形态 湘教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3.2 地球表面形态 湘教版

3-2 地球表面形态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向B由老到新2.图中长腰山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第1题,图中出露地表的各岩层中,A处岩层最老,故自A向B,岩层越来越新。

第2题,由长腰山所处的地层剖面可以看出其岩层是向下凹陷的,应为向斜构造,此处地形是向斜成山,故B项正确。

答案 1.D 2.B我国1 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 108米。

据《孙子算经》)。

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

下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4.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3题,由图示河流的支干流组合形态,可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故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第4题,图示地区岩石为易被侵蚀的砂岩,在河流的侵蚀下,瀑布会向河流上游移动。

图中显示的是目前瀑布的位置,藏宝地点应为原来瀑布所在地点右行八百步,故④地为藏宝地点。

答案 3.B4.D右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

A.火山岛B.冲积岛C.板块挤压形成的D.内力作用形成的解析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日本群岛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隆起形成,两群岛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解析图中有三处大洋中脊,为板块的生长边界,还有三处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共包含了六大板块。

高中地理2.2地球表面的形态练习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2.2地球表面的形态练习湘教版必修1

地球表面的形态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当地时间2016年1月27日日本中部的御岳山突然喷发。

据此回答1~2题。

1.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中的(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答案:C解析:火山喷发属于岩浆活动。

2.日本御岳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C.核聚变反应 D.放射性元素衰变答案:D解析: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3.下列地形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安第斯山②青藏高原③黄土高原④珠江三角洲⑤东非大裂谷A.①②③ B.④⑤C.①③⑤ D.①②⑤答案:D解析:③④分别是由风力沉积、流水堆积等作用形成的。

读东、西半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板块为( )A.美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5.丙、丁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形成( )A.安第斯山 B.阿尔卑斯山C.喜马拉雅山 D.科迪勒拉山答案:4.D 5.C解析:六大板块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识记,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板块分别是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6~7题。

6.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解析:泉水一般从地下含水层渗出,然后经断层处涌出。

7.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 B.向斜C.背斜 D.断层答案:D解析:图中原有地层应早就形成,最后由于断层将各岩层断裂错开(先褶皱后断层)。

读庐山附近地质剖面图,回答8~9题。

8.庐山属于( )A.背斜山 B.向斜山C.断块山 D.火山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庐山相对于两侧岩块上升,属于典型的断块山。

9.下列地貌与鄱阳湖成因相似的是( )A.华山 B.日本富士山C.喜马拉雅山 D.渭河平原答案:D解析:鄱阳湖和渭河平原都是由断层陷落形成的。

高考地理 第3单元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复习方案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 第3单元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复习方案课件 湘教版

图8-1
第8讲 │ 要点探究
例1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8- 2
第8讲 │ 要点探究
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 _______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 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 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 湖之国芬兰)等 中欧—东欧平原)
第8讲 │ 要点探究
外力作用 冰川 沉积 流水 沉积 形成的地貌形态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 颗粒 三角洲(河口)、冲积平 大比重 原(中下游) 大的先 沉积, 颗粒小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比重小 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 的后沉 的黄土堆积 积 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 高纬度地区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 下游(例:黄河三角 洲、恒河平原等)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 区(例:塔克拉玛干 沙漠、黄土高原的黄 土)
沟谷
干旱
风蚀城堡
峡谷
瀑布
黄土高原千沟 万壑的地表
半干旱 风蚀柱 沙垄 戈壁
风蚀 洼地
沙丘
第8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最 基本的形式是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 “证据”。
第8讲 │ 要点探究
地质构造
形成原因
第 8讲
地球表面形态
第8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地球 内部 地球 外部 搬运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2.2地球表面形态 练习题(附答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2.2地球表面形态 练习题(附答案)

2.2 地球表面形态一.单选题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

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

据此完成1-2题。

1.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

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A.河湾地段B.基岩松软C.裂隙发育D.岩性一致2.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A.水质洁净B.稳定半封闭C.光照充足D.水温较高【解析】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裂隙发育。

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壶穴很深,水量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

1.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

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裂隙发育,C 对。

河湾地段形成的是凹岸,A错。

基岩松软、岩性一致,河床受侵蚀程度相同,不是形成壶穴的原因,B、D错。

2..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壶穴很深,水量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B对。

水质与河流水质相同,A错。

与河道中其它区域相比,光照应较弱,水温较低,C、D错。

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

一般发生在十余度的斜坡上。

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

如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冻融泥石流与降雨泥石流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A.移动速度慢B.形成规模大C.破坏力极强D.多为突发性4.与冻融泥石流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气温D.植被【解析】试题考查泥石流形成条件和特点3.由材料“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可知,冻融泥石流的特点是移动速度慢,A正确;形成规模、破坏力、突发性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4.冻融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冻土融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与冻融泥石流关系最密切的气温,C正确。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地球表面形态巩固练习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地球表面形态巩固练习课件
第十九页,共23页。
《学海(xué hǎi)》P34提升3、4题
第二十页,共23页。
《学海(xué hǎi)》P37Βιβλιοθήκη 升2题第二十一页,共23页。
《学海(xué hǎi)》P37提升3题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地球表面形态(xíngtài)》
No
Image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3页。
褶皱(zhězh
基本(jīběn)形
第九页,共23页。
地形(dìxíng)
第十页,共23页。
流水(liúshuǐ)侵蚀地貌
第十一页,共23页。
流水沉积(chénjī)地貌
C 冲积平原
第十二页,共23页。
风力(fēnglì)侵蚀地貌
第十三页,共23页。
风力(fēnglì)沉(堆)积地貌
《地球表面形态(xíngtài)》
第一页,共23页。
六大(liù dà)板块示意图
第二页,共23页。
第三页,共23页。
大西洋海底(hǎi dǐ)地形
第四页,共23页。
大洋中脊(即生长(shēngzhǎng)边
第五页,共23页。
陆壳
第六页,共23页。
岛弧与海岸(hǎi àn)山脉
第七页,共23页。
第十四页,共23页。
冰川(bīngchuān)侵蚀地貌
角峰
冰川谷
第十五页,共23页。
海浪侵蚀、沉积(chénjī)地貌
第十六页,共23页。
《学海(xué hǎi)》P31基训9题
第十七页,共23页。
《学海(xué hǎi)》P32提升1题
第十八页,共2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
1.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答案:C
2.使背斜成为山谷,向斜成为山岭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
C.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
答案:D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B.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大西洋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D.落基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答案:C
4.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波浪岩耸立在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由于像高高的海浪而得名。

下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
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
解析:选A。

图中波浪岩位于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不易受到海浪、冰川、流水侵蚀,干旱区主要外力是风力,所以波浪岩的成因是风力侵蚀。

5.(2019·宁波质检)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河流峡谷、风蚀城堡
B.三角洲、冲积扇
C.沙丘、黄土高原的沟壑
D.瀑布、戈壁
答案:B
(2017年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第6题。

6.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选B。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①是海蚀崖,为海浪侵蚀作用形成;图②是冲积平原,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图③是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图④是角峰,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2017年4月浙江选考)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

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

回答7~8题。

7.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
A.高温变质B.侵入冷凝
C.高压成岩D.喷出冷却
8.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
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解析:第7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软流层的岩浆上涌侵入岩石圈内部,缓慢冷却凝固而成,故选B。

第8题,题目文字材料和图示显示,岩石表面温度一开始较岩石内部略高,但随之就迅速降低,而岩石内部则降幅缓慢。

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外界温度变化可能使岩石表面和内部膨胀收缩幅度产生差异,从而导致岩石破碎,这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故选D。

答案:7.B 8.D
读图,
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 )
A.背斜形成的山岭
B.向斜形成的山岭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D.断层形成的山岭
10.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地质作用形成的是( )
A.庐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
答案:9.D 10.A
(2019·温州测试)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千米,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读图回答11~12题。

11.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
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1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解析:第11题,东非大裂谷位于东非高原,经历了地壳抬升运动;裂谷形成是地壳张裂的结果;图中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为外力作用形成,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

第12题,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是地壳断裂形成的地堑,类似于A、D选项,根据图例判断A选项的岩层为沉积岩,D选项的岩层为岩浆岩。

答案:11.A 12.A
(2019·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图甲、图乙是河流地貌发育的两个不同阶段。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甲中①地淤积、②地侵蚀的影响因素是( )
A.地质构造B.地表植被
C.岩石性质D.河流流量
14.随时间推移,图乙中③地最有可能( )
A.保持现状,动态平衡
B.淤积壮大,向右伸展
C.洪水冲断,河道取直
D.保持存在,向南推移
答案:13.C 14.C
15.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其成因是( )
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答案:A
16.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挪威的峡湾——海浪侵蚀
B.芬兰的众多湖泊——地壳下沉
C.云南的石林——流水溶蚀
D.科罗拉多大峡谷——板块张裂
答案:C
(2019·金华联考)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
C.③⑤D.⑤⑥
18.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答案:17.C 18.C
1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形被称作________地貌,它主要出现在______岩分布的地区,这类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_岩。

(2)该地貌的成因是( )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3)列举我国两处这类地貌的著名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岩溶(喀斯特) 石灰沉积
(2)B
(3)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宜兴溶洞、瑶琳仙境等
20.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

如下图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

(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图中符号表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___________,背斜往往形成________。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_______。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_______。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

解析:(1)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标出AB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算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各点的高度,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岩层的分布根据地层倾斜方向绘制。

(2)注意年轻的褶皱地区,没有受侵蚀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3)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应该为山脊;地质构造则根据岩层的倾斜方向来判断,应该为向斜。

(4)甲处向斜成山,主要是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形成凸起的山地。

答案:(1)
(2)谷地或盆地山岭
(3)山脊向斜
(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