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工程康复选课指导

合集下载

微创医疗器械课程教学改革和探析

微创医疗器械课程教学改革和探析

强调以实践为基础,贴近医疗器械产业特色,培养理工医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当今的就业形势来说尤其重要,特别符合当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

该专业的精密医疗器械方向和检测方向与医疗器械行业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生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其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今学生尤为重要。

微创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精密医疗器械方向和检测方向专业选修课。

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是该专业也是微创医疗器械概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微创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有两门课,分为“微创医疗器械概论(1)”和“微创与介入医疗器械设计”,前序课程主要基于理论,微创与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主要基于设计和实践。

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选“微创与介入医疗器械设计”的学生一定是要选修过“微创医疗器械概论(1)”的,分在两个不同的学期。

理论和设计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强调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微创医疗器械技术后,自己设计支架等微创医疗器械。

1 教学内容紧跟科研热点由于目前国内外没有合适完整的教材,该院作者所在教学组自编讲义,考虑到该课程所面对的是工科学生,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当今最新技术以及工程设计为目标导向。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断地调整、更新。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把科研项目的实践经验应用在本科学生的教学上,微创医疗器械涉及到内镜以及血管内疾病的微创技术及器械,比如:支架、弹簧圈等。

该课程组的教师从事的科研项目就是涉及内镜的研发和支架的力学分析、涉及结构设计等,所以科研和教学的项目促进相互融合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实践。

科研工作围绕该领域,所以结合科研工作,教学内容加入该领域最新科研热点等最新的方法和最新的技术及最新的成果。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学院(2015)2号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实验动物管理细则(试行)为加强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实验动物管理,规范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申购、采购、储存和使用行为,防止使用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盐酸)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并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若学校出台相关文件以学校文件为准。

1.实行分级管理制度2.岗位职责2.1使用人职责(1)认真核对易制毒、易制爆清单,如需购买的化学品属于清单内物品必须严格执行易制毒、易制爆物品管理制度。

(2)填写两表:《学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申请表》、《学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记录表》(见附件)。

(3)按有关规定正确使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

标签脱落或污损要及时补贴标签,严禁使用无标签化学品;所有自行配制化学品的标签,必须含有名称、浓度、配制时间以及有效期;每个实验室必须备好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落实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对研究生如何正确使用进行培训。

(4)废液、动物尸体集中存储。

2.2小组长管理职责(1)小组长将最新的易制毒、易制爆清单及时下发组内教师,确保组内教师人人皆知(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

(2)每月一次(3月10日、4月10日、5月10日、6月10日、9月10日、10月10日、11月10日、12月10日)汇总组内教师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购买申请表,小组长必须严格把好审核第一关,并交给联系人。

(3)小组长统一购买组内教师所需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组内教师将购买的支票给小组长)。

注意:只有3个小组长有购买权限,组内教师和研究生只有使用权限,没有自行购买清单内物品权限。

(4)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购买后由小组长统一存放于专用柜子中,柜子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并填写表格:《学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购买/领用台账》,负责组内老师领用和登记。

上海理工大学成考专升本医疗器械工程专业介绍.doc

上海理工大学成考专升本医疗器械工程专业介绍.doc

上海理工大学成考专升本医疗器械工程专业介绍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精密医疗器械设计、研制、开发应用综合能力,具有医工结合、机电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为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卫生系统及政府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输送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学、计算机应用和医学相结合的高层次技术及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学、电子学、光学、计算机、医学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精密医疗器械的系统设计方法,受到现代医疗器械技术及典型医疗器械应用的训练,能从事医疗器械开发、设计与研制。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医疗器械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

掌握一门外语,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并具有熟练阅读有关英语专业文献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二年半(业余)。

四、专业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生物医学电子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仪器微机应用、医学仪器原理、医学检验仪器、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象处理、医院设备管理概论、医院信息系统。

五、授与学位工学学士。

上海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成考专升本印刷工程专业介绍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图文信息处理,从事印刷复制技术,了解印刷工艺和印刷技术的知识。

能够在各类现代印刷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印刷工艺技术、生产实施、组织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彩色图文与文字(包括图形)处理、印刷工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印刷工艺及设备、材料选择和印刷适性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后,除符合工科毕业生的共同要求外,还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印刷色彩学、成像技术、印刷工艺学、印刷材料学、数字加网、印刷设备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印刷工艺设计及工艺操作的基本技术;3.具有常规印刷信息记录材料选择、测试和使用的基本能力;4.具有印刷品质量检测、控制以及印刷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5.具有常规制版、数字制版与印刷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7.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2014入学考试大纲 .doc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2014入学考试大纲 .doc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2014入学考试大纲1、水★1.1水和冰的物理性质1.2水分子及其缔合和冰的结构1.3水在食品中存在的状态1.4水—溶质的相互作用1.5水分活度和食品稳定性1.6分子流动性和食品稳定性*2、碳水化合物★2.1单糖2.1.1分类命名2.1.2最重要的单糖2.1.3单糖的结构(开链、环状、构型、异构)2.1.4单糖的旋光性2.1.5单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官能团)2.2低聚糖2.2.1低聚糖的生成与聚合度范围2.2.2低聚糖的性质(与单糖和多糖的区别)2.2.3低聚糖的种类及重要的双糖2.2.4 其它低聚糖(功能性的低聚糖)*2.2.5 糖和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功能及应用2.3多糖2.3.1 一般性质2.3.2淀粉(糊化、老化、水解)2.3.3纤维素和半纤维素2.3.4果胶物质(分类、凝胶)2.3.5多糖的功能3、脂类(质)★3.1脂质的定义及分类3.2脂肪的化学结构与种类3.3脂肪酸及脂肪的性质(塑性、稠度、皂化、加成、氧化酸败等) 3.4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油脂变化3.5油脂的乳化3.6脂肪自动氧化的机制及其控制3.7类脂*4、蛋白质★4.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蛋白质的空间构象)4.2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理化性质4.3蛋白质的提取、分离与测定*4.4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4.5蛋白质的改性4.6食物体系中的蛋白质(肌肉、乳等)5、酶★5.1酶的化学本质和作用特点5.2酶的命名和分类5.3酶的作用机制5.4酶活力的测定5.5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5.6温度和pH 对酶作用的影响5.7水分活度对酶作用的影响*5.8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5.9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酶(淀粉酶、果胶酶、蛋白酶、脂肪酶等)5.10固定化酶*6、维生素与矿物质★6.1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定义6.2脂溶性纤维素和水溶性纤维素6.3纤维素在食品中的保留6.4 矿物质化学的基本原因6.5影响食品中矿物质成分及其生物利用率的因素7、食品的色泽7.1吡咯色素、多烯色素、酚类色素7.2其它天然食用色素、合成色素*7.3褐变8、食品的风味8.1风味的概念8.2味感及味感物质8.3嗅感及嗅感物质9、食品添加剂9.1 防腐剂(杀菌剂)9.2 抗氧化剂9.3 品质改良剂9.4 稳定剂和增稠剂9.5其他添加剂*注:★重点*非重点参考书目:《生理学》,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题型:单项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第一章绪论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方向信息处理系统设计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方向信息处理系统设计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方向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张林灵;喻洪流;方又方;石萍;孟巧玲;王金超【摘要】针对上肢康复机器人在位置控制过程中,关节电机轴端编码器输出的运动方向信息存在的误差,设计了一种提高运动方向信息精确度的运动方向信息处理系统.经过该处理系统后,运动方向信息中的抖动被滤除,提高了上肢康复机器人位置控制的准确性.具备准确位置控制的康复机器人保证了康复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年(卷),期】2017(030)005【总页数】5页(P142-146)【关键词】上肢康复机器人;位置控制;运动方向信息;信息处理【作者】张林灵;喻洪流;方又方;石萍;孟巧玲;王金超【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上肢康复机器人是科学技术与康复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1],其作用是取代康复医师,引导患者进行上肢康复训练[2]。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医疗与康复器械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医疗与康复器械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医疗与康复器械一、俯卧式多态脊柱康复训练评定仪项目简介:俯卧式多态脊柱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主要分为爬行训练主体、控制主机和控制软件三部分。

训练装置主体包括上肢爬行机构、下肢爬行机构及调节装置、腹部支撑机构、角度调节机构、摆尾机构等。

可实时采集传感模拟信号,显示测试评估结果和训练过程;控制软件包含病人信息管理、减重程度、测试评估(数据采集、实时显示、结果分析)、对采集到的运动速度和关节活动度等参数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输出测试评估报告。

俯卧式多态脊柱康复训练评定仪项目特色:该系统主要用来为脊椎病患者提供多种模式的人体俯卧式脊柱康复训练:包括跪撑爬行、攀高爬行、俯式爬行、扭腰摆动等。

训练的主要形式为爬行运动,人们在进行爬行运动时会刺激脊柱两侧的肌肉、血管与神经,有利于脊柱的矫正与康复。

为了对患者早期进行介入治疗,系统集成被动康复训练模式,并对康复过程运动学参数进行测试与脊柱活动度的评定,通过系统软件控制,将患者信息进行反馈,能实时监测训练过程,是集脊柱功能的测试、评定、训练为一体的康复医疗设备。

二、基于差动气压技术的助力步行训练装置项目简介:研制一种基于差动气压技术的助力步行训练装置。

该装置为双气囊结构,训练者穿戴上气囊与紧身短裤密闭后,将上半身密闭在上气囊内;同时穿戴紧身短裤与下气囊密封,将下半身置于密在下闭气囊内,调节气囊内的压力获得不同的举升力,在步行器带动下,患者可多自由度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并可获得有氧运动评估参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技术指标:1、适合的脑卒中患者身高范围为1.5m~1.9m。

2、适合不同肌力、肌张力情况下的脑卒中患者。

3、减重支撑系统能够卸载患者0%-80%的体重,并且能自动调整减重量的大小,实现0-150kg内任意重量自动调节。

4、实现步行训练时减重重量的恒定,减重量相对误差应不大于l%,系统动态响应时间应小于0.1s。

5、在减重步行训练时,系统包括下肢肢体有良好的自由度,符合步行时的运动轨迹。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本科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小结
教学班:学生人数:20~20学年第学期
教学环节名称
教学起止日期
总天数
指导教师
职称
教学安排
情况
指导教师讲授天数/学时()
学生实验(或操作)天数/学时()
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严格执行□10%以内变动□变动大于10%□
参考材料:非常适用□一般□不适用□无参考资料□
考核成绩符合正态分布:是□否□不及格率:()
学风情况
等级
出勤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纪律
报告(设计)完成情况
学风总体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教学小结
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备注
注:本表由实习指导(带队)教师填写,一式两份。一份随学生实习报告装订存档,一份随成绩交教务办。
填表人:教学单位审核:

医疗器械工程实验中心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医疗器械工程实验中心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医疗器械工程实验中心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为了培养医疗器械行业创新性人才,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工程实验中心在面向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在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实践,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Abstract] Aiming at training innovation-oriented talents, the medical instrument laboratory center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ST) considered the requirements of innov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y practised aggressively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content, method, regulation and team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built an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eventually. The system is integrative, multilevel and modular type, which works very well in practice.[Key words] Innovation; Medical instrument;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流[1]。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学院(2015)4号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上海理工大学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学院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经费管理,在参照学校其他学院的管理办法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学费收入1. 工程硕士收费标准按学校规定执行,收费标准为每位学生3万元人民币。

2. 按学校规定学费一律纳入学校财务管理,学校扣除管理费后的剩余经费由学院按照年度预算合理支出。

二、学费支出比例1.学校扣除学费收入的15%用作管理费;2.工程硕士培养成本包括招生宣传、教学培养等相关费用;其中:1)基础课与专业课授课费约占学费的15%;2)论文指导费约占学费的15%;3)论文答辩与论文发表费约占学费的7%;4)招生宣传等相关费用约占学费的8%;3. 与行业合作集团办班,原则上招生人数不少于30人,给予合作单位的合作费不大于学费收入的30%。

4.去除各类费用后结余的40%经费由学院统筹(集团办班的结余经费为10%);统筹经费按学院有关规定可用于相关人员的年度工作量考核。

三、经费支出标准1. 导师工作量补贴工程硕士导师工作量可给予经费补贴或计入年终考核工作量,由导师自主选择决定。

指导教师经费补贴标准按照每生4500元给予补贴,收到学员开题报告后发放2000元(开具支票),学员答辩结束后发放2500元(进卡);如按工作量计算,则按照每生100学时计入年终考核工作量,但不计入学院年终超工作量奖励。

2. 课程授课费标准工程硕士教师授课不计入年终考核工作量,按照每学时200元给予课时津贴。

3. 答辩费、论文发表费每位工程硕士给予1000元答辩费用,并可报销不超过1000元论文版面费,于答辩前领取支票办理。

四、其他本办法适用于2014级以后(含2014级)在职工程硕士培养,2014级以前学员按原规定执行。

五、本管理办法自2015年1月起执行。

医疗器械课程标准讲解

医疗器械课程标准讲解

《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医疗器械概论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4/3适用专业:医疗仪器维修专业修订时间:课程负责人:课标审批人:课程团队: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医疗器械概论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常用医疗器械的原理与组成,以及常见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维护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种医疗仪器的原理和临床使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疗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医疗器械分类学习打好基础,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课程设计本课程标准以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就业为导向,根据工作实践对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所涵盖的工作性质、任务需要而设置.在对各种医疗器械医疗单位配备应用的分析基础上,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主线和依据,根据专业的特点,采用多媒体,采用媒介再现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图片讲解视频观摩理论基础知识穿插和临床见习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各种医疗器械的发展历程相关标准,临床应用和现代医疗器械新进展。

⑵理解各种常见常用医疗器械的原理基础技术指标的意义,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临床应用的规范操作和维护;⑶掌握各类医疗器械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能力目标本课程“教、学”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各种医疗仪器分辨部件的基础,准确理解仪器运行原理的能力。

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

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的目标.3.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行为规范的意识培养。

《医学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医学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医学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作者:郑其斌李星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第27期郑其斌李星(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 200093)【摘要】“医学仪器原理与设计”是一门集医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本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

在仪器通用设计部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主导课堂,融合实际项目需求和工程设计经验讲解知识点;在具体典型的医学仪器设计原理部分借鉴翻转课堂理念,由学生主导课堂,学生分组调研、整理材料、汇报和讨论。

本文就该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103-02“医学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全面深入地介绍生物医学测量方法、现代医学仪器的原理与设计等相关重要知识,涵盖了较宽的专业综合理论,体现了较强的实践特点。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医学仪器概论、生物电测量及仪器、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治疗和修复医学设备、医学仪器的干扰抑制等。

该课程涉及到医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仪器的分类与构成、理解基本测量原理、掌握基本设计方法。

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今后就业和深入地研究学习奠定基础,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重要作用。

课程的主要特点首先在于课程内容均为最常用的医学仪器的原理、应用与设计;其次,在课程讲授中,着重强调医学仪器不同于其他电子仪器设计的特点,以经典的医学测量、治疗仪器的原理和设计为例详细讲解医学仪器设计开发的正确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掌握医学仪器设计的一般规律,最终具备不同医学仪器开发需求的专业基础和工程素养;最后,教师长期从事医学仪器开发相关的科研工作,在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和有源植入医疗器械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工作积累,在课程讲授和课下辅导方面都能够很好地体现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改革理念。

基于物理疗法轮椅式下肢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基于物理疗法轮椅式下肢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关键词: 下肢康复训练;物理疗法;髋-膝联动;尺寸综合 中图分类号: TP31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9.09.006 本文著录格式:王孟,孟巧玲. 基于物理疗法轮椅式下肢康复训练系统设计[J]. 软件,2019,40(9):2732
Design of Wheelchair-typ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Physical Therapy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urrent poor adaptability of th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and the poor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aily rehabilitation of the home, this paper proposes a wheelchair-typ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joint motion trajectory.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p-knee joint motion in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in physical therap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rehabilitation in a cycle, uses this rule to perform the dimensional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mechanism configurations that can achieve joint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s a wheelchair-typ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s.Th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can achieve a hip joint training angle of 91.37°~126.51°, knee joint training movement angle of 89.11°~135.35°. The experimental prototype based on this configuration can realize the trajectory planned by physical therapy. Actually, the hip joint movement angle can be 91°~128°, and the knee joint movement angle is 90°~131°.Th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can simulate the operation method of the physical therapy of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ssist the patient to perform th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vide stable and reliable physical therapy for the patient, and has positive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lower extremities; Physical therapy; Hip-knee linkage; Size synthesis

选课流程指导

选课流程指导

选课流程指导
第一步:进入上海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网站(/)
第二步: 在页面右下角的位置选择学生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点击登录按钮。

(注:用户名为学号,初始密码123456)
第三步:进入会员中心后选择左侧的选择课程,显示如下界面:
第四步:进入到选课界面,点击请选择课程……下拉菜单,下图中以城市及区域规划与管理为例,点击选定课程
选课成功弹出“选课成功”的提示框,确定。

第五步:若需要退课,点击删除按钮,并确定,重新选课。

第六步:选课结束,退出登录。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概况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概况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概况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主要培养医疗器械、医药工程设备、食品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领域的高级工程和管理应用型人才。

具有理工医结合,以工为主,兼容管理的鲜明办学特色。

医疗器械与食品安全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六大学科群之一,医疗器械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相关专业两次列入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学院现设“生物医学工程”(含医用电子仪器和医学信息技术方向)、“医疗器械工程”(含精密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临床工程和康复工程方向)、“医学影像工程”、“药物制剂”(制药技术与设备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1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设置“生物系统热科学与技术”、“医学生物流体力学及技术”和“生物医学光学与视觉光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食品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硕士点。

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和副教授3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王威琪教授担任学院名誉院长,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著名低温生物医学技术专家华泽钊教授担任学院首席教授。

学院所属的医疗器械与食品实验中心设有各类公共和专业实验室18个,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

学院依托“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现代医疗器械、智能医学仪器与系统、生物系统热科学及食品安全检测、监控等研究领域内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近年来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学院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医院和政府职能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与日本光电、德尔格、等行业知名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

为鼓励青年学子报考我院各个专业,立志成为医疗器械和食品安全领域的专门人才,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我院设立了丰厚奖学金,“微创励志”奖学金总资助额度达到200万元人民币。

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

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

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工程学课程类别:必修/选修课程性质:专业课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康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学原理和技术解决康复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康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掌握康复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运动学、生物力学、康复器械设计等;3.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学原理和技术解决康复问题的能力,包括康复器械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课程项目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康复工程学概述:介绍康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人体结构与功能:介绍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等;3. 运动学:介绍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学分析方法;4. 生物力学:介绍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材料力学等;5. 康复器械设计:介绍康复器械的设计原则、方法和实例;6. 康复工程学实践:通过课程项目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和实践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课程项目、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等。

其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课程项目占总成绩的30%,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

五、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学基础和医学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材教材:《康复工程学》(第二版),主编:张海峰,人民卫生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课程教学平台
注:
1.“形势与政策”课程学分不计入培养计划总学分,由校德育研究中心负责组织落实,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第七学期确定课程总成绩,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

2.“英语类”通识课程修读办法:
(1)非外语类、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根据高考英语成绩,以学校划定的分数线为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修读“大学英语A(2)”、“大学英语A(3)”、“大学英语A(4)”,并在“中级英语口译”、“英语报刊选读”、“大学英语写作”三门课程中任选4学分课程,共计16学分;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修读“大学英语A(1)”、“大学英语A(2)”、“大学英语A(3)”、“大学英语A(4)”,共计16学分;
(2)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艺术设计、动画专业)修读“大学英语B(1)”、“大学英语B(2)”、“大学英语B(3)”、“大学英语B(4)”,共计16学分;
(3)外语类专业的学生(英语、德语、日语专业)免“英语类”通识课程学分要求。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免“计算机基础类”通识课程第一课程组学分要求。

4.“人文素养类”通识课程修读办法:
(1)工学类、理学类专业免工程技术类课程学分要求;
(2)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免经济管理类课程学分要求;
(2)文学类专业免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分要求。

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4.医疗工程与食品类
医疗器械工程(1902)
制定:葛斌审核:郑建立审批:陈敬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的设计、开发、检测与评价、技术监督、质量认证、临床应用及管理等综合能力,具备医工结合、机电结合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为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卫生系统及政府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输送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学、计算机应用和医学相结合的高层次技术及管理人才。

二、培养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学、电子学、光学、计算机、医学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的系统设计、临床应用与质量检测方法,接受现代医疗器械技术及典型医疗器械应用的训练,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较系统地掌握医疗器械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

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三级(偏硬)。

掌握一门外国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并具有熟练阅读有关英语专业文献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要培养医工结合、兼顾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既具有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有具备较宽广的工学基础知识(机、电、光、计算机)。

四、核心课程
无方向的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医用仪器电气安全技术、生物医学检测技术。

各方向的核心课程:无源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有源医疗设备与检测评价(检测);临床工程概论、人体机能替代装置(临床);医用检验仪器、人体机能替代装置(精密);人体生物力学基础、假肢矫形器学等(康复)。

五、学制与学位的授予
本专业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

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170学分方能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方向
1.精密医疗器械
2.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
3.临床工程
4.康复工程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共170学分)
(一)通识课程
学生应在通识课程中修满47.5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
学生应在学科基础课程“医疗工程与食品类”课程中修满45.5学分。

(三)专业课程
(四)任选课程(10学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