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种类和关系 ppt课件
6父母子女关系-PPT课件
3.保护义务
(1)概念:父母应当防范排除来自自然界或者他人对 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侵害,保护未成 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保护的内容: 1)不得损害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 2) 防止和排除来自外界的侵害 3)作为子女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的权利 (请求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有权请求拐骗子女者归还子女、追究其刑责.
四、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教161)
(一)概念: 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 (二)现代各国的准正和认领制度 1.非婚生子女的认领 : 1)概念: 是指通过生亲自愿认领或被法院强制生父承认 孩子是自己的子女的行为。
2)认领方式(2种)
一是自愿认领,是指非婚生子女的生父自愿承认为 该子女之父并领为自己的子女的行为。 又分为两 种: 第一,单独行为的自愿认领: 认为生父的认领系 生父单独的法律行为,生父享有决定权,不依赖 于其它人的同意,也不论母亲或子女是否反对; 第二,以同意为条件的自愿认领。目前大陆法系 国家普遍实行的认领模式是取决于一定条件的认 领,其条件之一就是母亲或子女的同意。
P81讨论案例 男方拒绝做亲子鉴定,如何进行推定? 按照解释三第2条第2款
五、继父母子女
(一)种类:有两种:姻亲、拟制血亲 (二)法律地位: 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间的权 利义务与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 完全相同。 判断:继父母子女与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 的权利义务完全相同
(三)继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 (教第168页)
第四,诉讼解除。
当事人不能达成解除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由法院裁决是否准予解除。 判决解除的情形是: (1)生父母一方要求将子女领回抚养,生父母另一 方或继父母不同意的,如果继父母不尽抚养义务或有 虐待遗弃继子女的行为。 (2)继父或继母不愿意对未成年继子女继续抚养教 育,要求其生父母领回抚养,其生父母不同意的。 (3)成年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恶化,无法继续共同 生活的。由继父母抚养成人的继子女,要承担丧失劳 动能力、生活困难的继父母的晚年生活费用。
10.概念的种类与概念间的关系
例2
• 某大学一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其中,一个 是哈尔滨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 两个在法律系,三个是进修生。该寝室中恰好 住了8个人。 • 如果题干中关于身份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 的人,则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都不与题 干矛盾,除了: • A.该校法律系每年都招收进修生。 • B.该校法律系从未招收过进修生。 • C.来自广东的室友在法律系就读。 • D.来自哈尔滨的室友在财政金融系就读。 • E.该室的三个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一、 同一关系(全同关的a是 b并且所有的b是a。 • 欧拉图
a b
• 外延全同是说对象相同,但其内涵不 同,即从不同方面反映的同一对象。
欧拉
• 莱昂哈德· 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年4月5日~ 1783年9月18日)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被一 些数学史学者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数学家之一 (另一位是卡尔· 弗里德里克· 高斯)。欧拉是第一个 使用“函数”一词来描述包含各种参数的表达式的人, 例如:y = F(x) (函数的定义由莱布尼兹在1694年给 出)。他是把微积分应用于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 • 主要成就:提出函数的概念 创立分析力学 解决了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给出欧拉公式
a b
• 交叉关系至少一部分既是a又是b,不能 对立,也不能并列。
五、全异关系
• 全异关系就是两概念的外延无重 合,即所有的 a 不是 b,并且所有 的b不是a。 • 欧拉图
a b
(一)反对关系
• 两概念外延无任何重合,且外延之和小 于邻近的属概念。 • 欧拉图 •
• c a b
• 不能由不是a推出b,反之亦然。
例1
• 某宿舍住着若干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是大 连人,二个是北方人,一个是云南人,两个 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这学期 选修了古典音乐欣赏。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 了这寝室中所有的人,那么,这寝室中最少 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 E.无法确定。
种类,关系,限制概括定义,划分
3.划分与分解不同:
①划分是根据概念的属种关系,把一个大类(属)分成许多小类(种);分解是把一个整体事物分成各个组成部分。
②划分后的种概念具有属概念的属性;分解后组成部分不具有整体事物的属性。
③划分后的子项可以用母项的名称去指称,而分解后的部分则不能用整体的名称去指称。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
概念种类
根据外延大小:1.单独概念(独一无二,专有名词)
2.普遍概念(两个或以上)
根据对象是否为集合(根据环境而视):1.集合概念(两或两以上,具有个体没有的功能)
2.非集合概念
(如“月亮”不能限制为“十五的月亮”)。
概念的概括(减少内涵,,扩大外延)
1.定义:亦称概念外延的扩大法,就是通过减少概念内涵以扩大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
2.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3.思维路径: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有方向性,是从一个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概念。
3.定义项一般不能用否定句形式或负概念 举例:合法行为就是不违反法律的行为。
4.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科学术语
划分
1.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2.划分的组成: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也称划分的依据)。
4.划分与分类
(1)联系: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事物的特有属性进行的划分。所有的分类都是划分,并非所有的划分都是分类。
(2)区别:
①分类的根据必须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划分则可以按照需要选取事物任一属性作为划分根据。
举例:在阶级社会里,按照经济地位把人们分为若干阶级。请同学们指出这是分类还是划分。
逻辑学 第一讲 概念
不清而产生的歧义。如: 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
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 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 权……”
歧义①清政府:“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 里”
②德方:“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 总共 60里。”
③“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
1、“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权。 2、张爱玲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 作”
其中的“公民”和“著作”都是周延的。 此外,表达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如:
1、女人不是老虎。 2、有的学生不是河北人。
这里的“老虎”和“河北人”都断定了 概念的全部外延,因而是周延的。
若语义所指仅断定了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那 么该概念的外延就是不周延的。如:
(2)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偷”与“盗” “诉讼”与“打官司” 多词一义 “妈妈”与“母亲”
外宾宴会上的什锦汤,客人看着里面洁 白、光滑、滚圆的鸡蛋,就问这是什么?
“这是公鸡夫人的孩子”
(3)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 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实词表达概念, 虚词不表达概念。
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
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一个需 要重视的逻辑问题。
中国的河流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长 江是中国的河流,所以,长江遍布于国内 各个流域。
第一个“中国的河流”是“集合概念”
第二个“中国的河流”是“非集合概 念”
混淆(偷换)概念就是混淆(偷换)内涵
四、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
1、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
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现象、思想等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是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特征或意义的事物进行抽象和归纳的结果。
概念的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比较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两种:从认知角度划分和从语言角度划分。
从认知角度划分,概念可以分为原始概念和复合概念。
原始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是人们对个别事物所取得的最初认知,包括对事物的感知、形状、颜色等直观认知。
复合概念是由原始概念经过思维加工和抽象形成的,是对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进行整合和归纳的结果,例如“动物”、“植物”等。
从语言角度划分,概念可以分为一般概念和个别概念。
一般概念是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进行普遍归纳和抽象,是一种广泛适用的概念,例如“动物”、“植物”、“家具”等。
个别概念则是对具体个体或事物进行特殊化的概念,是一种特定的概念,例如“猫”、“桃花”、“沙发”等。
概念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主要包括包含关系、互斥关系和包含互斥关系。
包含关系指的是一个概念包含另一个概念,前者称为上位概念,后者称为下位概念,上位概念具有更广泛的范围,下位概念具有更具体的内容。
例如,“动物”是一个包含“猫”、“狗”、“牛”等下位概念的上位概念。
互斥关系指的是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排斥,它们表示的事物具有明显的差异或对立的属性。
例如,“喜欢”和“讨厌”是互斥关系,表示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包含互斥关系指的是一个概念同时具有包含关系和互斥关系,即一个概念既是另一个概念的上位概念,又与其他下位概念存在互斥关系。
例如,“动物”是“植物”和“矿物”的上位概念,同时又与它们存在互斥关系。
除了包含关系、互斥关系和包含互斥关系外,概念之间还可以存在着其他类型的关系,比如关联关系、并立关系等。
关联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之间具有相关或相似的属性或特征,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苹果”和“梨”是具有关联关系的概念,它们都是水果的一种。
并立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在某个语境或领域中属于同一层级,相互之间没有包含或互斥的关系。
概念的种类和关系
注意:普遍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都是普遍概念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否把对象看成集合体)
1、集合概念—把一类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集合体的构成要 素是它的各组成部分。
如“森林”是很多棵树构成的整体;
“丛书”是由许多本书构成的整体。
注意:集合概念与它的成员之间:整体与部分,集合体的本质属性 不为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 2、非集合概念—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类的构成要素是分子。 如:“大兴安岭森林”等一个个分子,组成了“森林”这个对象 类。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外延数量不同)
单独概念—反映一个事物,它的外延只是一个单独对象。 如:“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杭州是美丽的城市”。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 九.一八事变 雷锋班、 中国体操队 注意:人名、地名、河名、国名、城市名、村庄名、街道名、商店 明、特定时刻、日期、特殊事件的名称。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及以上事物的。 如:“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 “宪法” 、 “诗人” 、 “商品”、“律师” 、“走”、“勤劳”等。 、
A B C
6、A学生 B青年 C青年学生
A
C
B
7、A中国人 B巴金 C现代小说家
A
B
C
8、A生物学 B化学 C植物学 D自然科学
A B
C
D
9、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A B C D
a
b
例如:“北京”
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与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义” “等边三角形” “宪法” 与 与
“等角三角形”
“国家的根本大法”
概念的种类
设a,b两个概念a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于b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a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b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即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
如果a概念的外延包含着b概念的全部外延,并且b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a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即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
也可以换位-----换质---在换位---再换质
他的有效形式看书.
13、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不同的判断
同时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大项、小项、中项三个不同的词项
14、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四条基本规则:
1、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违犯此项规则犯:“中项不周延”错误
2、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定义循环:在定义项中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3)、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含混;在定义项中使用了含混不清的概念。
以比喻代定义:定义项用了形象比喻。
(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
4、划分的规则
(1)、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划分母项的外延)
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第二格: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是谓项位置
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
第三格: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是主项的位置
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
16、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对称关系:在对象a与对象b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反之b对a也必定有R关系,即当aRb真bRa必真,那么关系R就是对称关系.
17、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第一章 概念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这是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不是集合体为根 据进行的分类。 据进行的分类。 (一)集合概念 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集合概念: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一 集合概念 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所谓集合体是有若干个体有机构成的统一整 体。 森林、东海舰队、军队、 如:“森林、东海舰队、军队、陪审团 ”等。 从外延角度看, 从外延角度看,集合概念又可以分为单独集 合概念和普遍集合概念。 合概念和普遍集合概念。
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 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古今中外一切法律法规。 系。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古今中外一切法律法规。
三 、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司法工作者的意义: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司法工作者的意义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衡量概念是否明确的 、 尺度。 尺度。 2、法律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明确,是对法律 、法律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明确, 法规和其他法律文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逻辑 要求。 要求。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二) 普遍概念: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 二 普遍概念: 概念,或者说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 概念,或者说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 从语言学的角度,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动词、 从语言学的角度,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动词、 形容词,一般来说都表达普遍概念。例如: 形容词,一般来说都表达普遍概念。例如: 商品、劳动、勇敢、漂亮” “商品、劳动、勇敢、漂亮”等。 也可以用词组来表达: 中国的高等院校, 也可以用词组来表达:“中国的高等院校, 中国的少年儿童,亚洲的不发达国家” 中国的少年儿童,亚洲的不发达国家”等
简明逻辑学(第二章 概念)
关于进化论的辩论
主教的推论方式: 人是由猿猴变来的, 赫胥黎的祖父(祖母)是人 所以,赫胥黎的祖父(祖母)是由猿猴变来的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故所有S是P
课本练习题处理
七、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 还是普遍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P65) 八、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集合概念 还是非集合概念? (P66)
THE END
SEE YOU NEXT WEEK
2.
语词定义
第五节
1.
定
义
定义的规则
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
定义过窄(B<A) 定义过宽(B>A) 同语反复(B直接包含A) 循环定义(B间接包含A)
2.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3.
4.
定义不能采用否定形式,定义项一般不应是 负概念。 定义不能使用含混的言辞或比喻。
“明确概念”
什么叫明确概念? 明确概念的意义
明确概念的意义
一. 实例
“保修”还是“包修” 月饼:“水果味”还是“水果陷”? “盗窃罪”还是“抢劫罪” “单相思”与“性骚扰”的区别
二. 思维习惯——抠字眼儿
“知识就是力量” 关于“出息”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三. 概念与语词
2.
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肯定概念——反映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概念。 否定概念——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概念
实例分析
该行为不是合法的, 所以,该行为是不合法的。
负概念 有的法官 所以,有的法官 不是 是 公正的, 不公正的。
负概念实例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有这么一个诡辩:“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已》是鲁迅的小说,所以《孔乙已》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结论显然是荒谬的,但是推理似乎又无懈可击,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这就涉及到概念的种类问题。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属性。
举个例子说,“人”这种事物具有多种属性:有五官四肢,会行走,会说话,会思维……其中,“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就是人会说话、能思维。
概念有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前者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后者指的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在概念中的反映。
比如:“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有三条边、三个角,内角和是180度的多边形”,它的外延包括“各种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三角形”,即所有的三角形。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概念分为不同的种类。
概念一般有以下三类: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别事物的概念。
它的外延外延只有一个,是独一无二的。
一般以专有名词或摹状词表达。
如长江、地球、雷锋、孔乙已普遍概念:是反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外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概念。
如树木、学校、作品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群体,非群体)根据概念外延的性质(群体,非群体),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而作出的分类,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
集合体:指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不一定能反映其中的个体如:森林、书籍、群岛、车队、中国女子排球队、党、词汇、阶级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
与集合体不同,非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组成它的个体一定具有。
树、书、岛、汽车、党员、词、工人例如:森林是有广泛用途的。
树是植物怎样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属性只是集合体具有,其中的个体不具有。
概念的本质、种类和关系
• 比较复杂的情况是,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下有时表达集合概念,有时则表达非集合概念。
• 例如,北京的风景名胜不是一天能够游览完毕的, 颐和园是北京的风景名胜,所以,颐和园也不是 一天能够游览完毕的。
• 正概念是反映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健康、 大学生等。
• 负概念是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不 健康、非典型肺炎等。负概念通常带有“不”、 “无”、“非”等语词,如不合法、无罪、非法 行为等。但带有这些语词的未必就是负概念,如 不丹、无锡、非洲等。关键要看这些语词是否表 达了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
•
•
S
P
• 需要注意的是,全异关系中有两种特殊情 况,即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概念间的矛 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的外 延和等于一个共同属概念的外延。概念间 的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 的外延和小于一个共同属概念的外延。例 如,“学生”和“非学生”为矛盾关系, “学生”和“工人”为反对关系。
• 摹状词(Description)也可以表达单独概 念。摹状词是通过对某一个别事物某方面 特征的描述来指称事物的词组。
•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象的概念, 即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
• 普通名词或词组表达普遍概念。类概念即是把事 物作为一类一类地来加以反映的概念。其中,具 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构成相同的类,具有不同属性 的事物构成不同的类。组成类的部分叫子类或分 子。如张艺谋是导演或名导演的分子,名导演则 是导演的子类。在这里,张艺谋是单独概念,名 导演和导演都是普遍概念。外延最大的概念叫哲 学范畴。
逻辑学概念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概念的内涵 (二)概念的外延 (三)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一)概念的内涵
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 2、概念的认识性内涵 3、概念的规定性内涵
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或特征(内涵) 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概念的内涵,是包容于概念中的被指称对象所共同 具有的类属性 概念的内涵来自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是从被指 称的对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特有属性
举例:下次一定去 “老弟,你可真不像话,昨天我举行婚礼,你为 什么没去呢?” “哎,实在抱歉!昨天我有急事,所以„„,老 兄,实在对不起,请多包涵,下次我一定去!” 举例二:宾至如归 老公实在受不了老婆的折磨,逃出家门,投宿旅 店。旅店经理为他打开了一个房间,讨好地说:“住 在我们这里,你会感到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老公一 听,撒腿就跑。
(一)同一关系
同一关系:两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完全一样, 即外延完全相同。
概念间同一关系仅指外延相同,而内涵则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具有不同深度、不同方 面的本质属性,因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抽象 出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作为内涵,从而形成反映同一 事物范围的内涵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全同概念。
(四)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分类依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还是不具有某种 属性 肯定概念(正概念):反映事物具有某种属性 共产党员 否定概念(负概念):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 非党员 每一个肯定概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否定概念,要 确定其否定概念的外延就要注意论域 论域:是思维或议论所涉及的特定范围,某个 负概念的论域,就是它所从属的属概念, 黄种人与非黄种人的属概念是人,那么人就 是非黄种人这个否定概念的论域
第四章 概念
本质属性与特有属性: 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但特有属性并非都是本质 属性。
回
概念的形成:
把握事物的特征、功能、作用等,把最能反映这 类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揭示出来, 以恰当的语词表达,形成概念。
男,女,水,山, 手表,电表,水表; 电话,座机,移动电话,手机,
★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墨子 思想家
中国 亚洲国家
世界最高峰 山
(二)单独概念的特征和语言形式 1.特征:它反映的是唯一的对象。
2. 语言形式
a 一般为专有名词:黄河、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在普遍名词前加摹状词:第一、第二、最大、最小等。
(二)普遍概念的特征和语言形式 1.特征:它反映的是两个及以上的对象。
2.语言形式
概念种类的总结:分类依据;三种
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
自行车是非机动车。
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
思考题: 什么是概念?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 概念与语词有何关系?
练习题:P144、一,二,三
预习:概念 第三、四节
团队学习:讨论练习题;第二章难点
★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A 概念 = 对象? 概念是不是对象本身? A 概念是对对象的反映,不是对象本身。 B 概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
二、概念与语词
(一)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联系: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 语词是概念的载体,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区别:1.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概念是一 种思维形式。
商品的属性:有用性,价格,用来交换,劳动产品
2.非特有属性:a不被这一类事物所特有; b在同类事物中不被每一事物所共有。
大学逻辑学 第二讲 概念的种类
● 三角形 ● 商品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共产党
9
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三边封闭的图形”
● “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等
●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的内涵有1.“是科学的世 界观
层、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 4.素数也叫质数。(它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而没 有
其它约数)。例如:(2、3、5、7、11、……。)
12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四、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13
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
所谓单独概念,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对象的概 念,概念的外延只有一个分子。
15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是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所作的分类。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与非集合体的区别在于: 一个集合体具有的属性,必定不为组成这个集合体的每一个具体事物-
---组成部分----所具有; 一个非集合体实际上是由许多个别事物----分子----所形成的类,这
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一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来进行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抽象和概括。
概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们对本质属性的认识是一个 由浅到深的过程。(人?)
对于同一对象,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反映其不同的本质属 性。
“水”——物理学角度/化学角度
个 类的属性必定为组成该类的个别事物----分子----所具有。
概念具有真假性。概念是对象在大脑意识里的反映,这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3
三、概念和词语(概念是语词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语词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1、概念是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不能直 接感知; 词语是表达思维对象的符号、声音或笔划,可 以直接感知。 2、概念没有民族性,只要是对本质属性的如实反映,那 概念相同。语言有民族性,不同民族反映概念的语词不同。 3、概念与词语并非一一对应 (四种情况,见课本22页)
全异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矛盾关系(包含于同一临近属概念里,外延不同, 但二者之和等于临近属概念的外延。)
c
a
b
例如:师范大学生和(); 红色和();
正式代表和()
ppt课件
16
(二)反对关系(包含于同一临近属概念里,外延不同,
但二者之和小于临近属概念的外延。)
c
a
b
ppt课件
17
一、单选题:
1、 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 ,
注意:集合概念与它的成员之间:整体与部分,集合体的本质属性 不为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
2、非集合概念—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类的构成要素是分子。 如:“大兴安岭森林”等一个个分子,组成了“森林”这个对象 类。
“语文丛书、数学丛书” 等一个个分子,组成了“丛书”这个对 象类。
注意:非集合概念与它的成员之间:一般与个别,类的本质属性为 组成它的分子所具有。
ppt课件
8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有某种属性)
例如:正概念:正义战争、哺乳动物、红色、健康、先进等; 负概念:非、不、无。
▲ 负概念的论域 注意:划分概念种类的实践意义 1、可以准确地理解概念 2、用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时,应判定其范围 3、能够正确推理
ppt课件
9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外延关系) 一、全同关系
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具有(
)关系。
(1)全异 (2)全同 (3)交叉 (4)真包含于
2、"所有的鲸都不是鱼"这一判断中主项"鲸"和谓 项"鱼"两概念外延之间具有(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ppt课件
18
3.“工厂”和“工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
3、准确使用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可以揭示对象的丰
富内容,恰当地表达思想;而且在特定场合就成为了委
ppt课件
11
二、真包含于关系
b a
“长篇小说” 与 “小说”
“大学生” 与 “学生” “歌唱演员” 与 “演员”
“球星” 与 “明星”
ppt课件
12
三、真包含关系
b a
法律 与 刑法 商品 与 高档商品
ppt课件
13
注意: 1、二和三都是属种或者种属的关系。 2、属种或者种属关系不能并列使用。 3、属种关系是相对的。 4、一个种概念可以有包含它的若干属概念。
ppt课件
14
四、交叉关系
a
b
大学生 与 共青团员 工人 与 青年 粮食 与 商品
ppt课件
15
五、全异关系 1、动物和金属 2、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4.“红”与“白”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
A.属种关系 B.交叉关系
C.矛盾关系 D.反对关系
二、多选题:
1、“ 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 )
(1)全同关系
(2)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 (4) 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
a
b
ppt课件
10
例如:“北京” 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 义”
“等边三角形” 与 “等角三角形”
“宪法” 与 “国家的根本大法”
注意:1、外延完全相同,但内涵却不同;
2、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与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概念不 是一回事。“母亲”和“妈妈”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 而不是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
如:“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 “宪法” 、 “诗人” 、 “商品”、“律师” 、“走”、“勤劳”等。
注意:普遍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都是普遍概念
ppt课件
5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否把对象看成集合体)
1、集合概念—把一类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集合体的构成要 素是它的各组成部分。 如“森林”是很多棵树构成的整体; “丛书”是由许多本书构成的整体。
(二)分子范围 思维对象都可以看成一类,其中的个体成为分子; 分子与类之间又可分出子类。 如:人——文学家——鲁迅
ppt课件
2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内涵——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 外延——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分子范围 如:商品—— ;文学——;人。
注意:要正确理解内涵、外延。 思考:外延能否决定概念?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 维形式。 (一)本质属性 决定某对象之所以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对象的 属性,是根据、灵魂; 如:商品;人
ppt课件
1
概念有真假之分,没有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就是假概 念。“鬼”、“神”、“燃素”、“永动机”等等。我 们不研究这一类概念。
ppt课件
4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外延数量不同)
单独概念—反映一个事物,它的外延只是一个单独对象。
如:“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杭州是美丽的城市”。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 九.一八事变 、 雷锋班、 中国体操队 注意:人名、地名、河名、国名、城市名、村庄名、街道名、商店 明、特定时刻、日期、特殊事件的名称。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及以上事物的。
2、下面不是属种关系的有() A 概念-判断-推理 B 元-角-分 C 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D 学生-大学生-师范大学生 E 物-生物-动物-人
ppt课件
6
1、注意:大部分非集合概念都是普遍概念
2、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表达集合概念,有时 表达非集合概念。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定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他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第一句话中的中国的知识分子是集合概念。 第二句话中的中国的知识分子是非集合概念。
ppt课件
7
练习:下列划横线的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过三万字; 鲁迅的小说不是三天两天看完的。《祝福》是鲁迅小说。 2、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民,所以我勤劳 勇敢。 3、人贵有自知之明。 4、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5、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