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文化生活》

合集下载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联考质检卷精编9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联考质检卷精编9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文化与生活1.“壮美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宏大实践和珍贵阅历,揭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讲解并描述一般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形成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

这说明()A.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B.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C. 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气,促进社会发展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扬、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傲慢,一种剧烈的民族骄傲感便会油然而生。

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都源于物质载体③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④先进文化具有增加人们精神力气的功能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

99年中,无论是在苦难辉煌的革命岁月,还是改革开放的建设时期,党特殊重视舆论宣扬工作,党的最高领导人常常亲自指导舆论攻势,撰写新闻时评,有力地团结了人民、鼓舞了士气,巩固扩大了革命的成果、建设的成就。

这充发说明()①优秀文化是照亮心灵的火炬、引领前进的旗帜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长久、难以抹去的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培育健全人格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相识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文学界通过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体裁,围绕生命意义、个体阅历、现实担当、将来展望等方面创作抗疫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或特性显明、动之以情,或雄壮慷慨、激扬崇高,以期缓解公众的恐慌与焦虑,鼓舞大家的士气,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

这表明( ) ①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建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无形的和强制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隐性传播”是相对于“显性传播”而言的,是指在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输出信息,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示意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文化生活分类汇编及答案(试卷版)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文化生活分类汇编及答案(试卷版)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文化生活分类汇编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1.(2016·浙江卷·3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2016·北京卷·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3.(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

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

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

材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4.(2016·江苏卷·21)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材料表明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6·江苏卷·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单选题1.(2023·四川绵阳·三模)2023年2月,在雅典大学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和学者的双向流动促进中希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两国人民将走得更近、更亲。

这表明()①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②中心的成立拓宽中希文化交流传播的手段③推动人员交往是融洽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不断学习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中外文化的交流体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两国关系,①③正确。

②:文化传播的途径有教育、人口迁徙、商贸、政治经济文化,朋友聚会等,手段是大众传媒,②排除。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四川达州·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观点。

这是因为()①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③发展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海纳百川、熔铸百家④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定中华优秀法治思想,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这是因为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且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所以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故①④正确。

真题解析-讲解---09 文化与生活-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原卷版)

真题解析-讲解---09 文化与生活-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①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2019·北京卷)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2019·北京卷)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9·江苏卷)“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5.(2019·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

新课标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课时1走进文化生活练习含解析必修3

新课标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课时1走进文化生活练习含解析必修3

课时1 走进文化生活一、选择题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多可喜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①能满意人们的文化需求,充溢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③助长了狂热“追星”现象,使腐朽文化肆意扩散④可以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②③都是消极影响,应解除。

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2.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很多新现象、新状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这说明( )①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②文化消费心理确定文化消费行为③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④政府要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故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政府要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D3.漫画《人前背后》曾用来讽刺一些官员口里讲着廉政,背后却做出受贿的行为。

目前这种行为也在文化市场中出现。

有些文化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利益,打着正能量的幌子,但商品却包含荒诞、庸俗的内容。

在色调斑斓的文化现象面前,国家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视力,拒绝污染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③奏响主旋律,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依法取缔落后文化,加强改造腐朽文化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题中事例表明,在色调斑斓的文化现象面前,国家应当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奏响主旋律,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说法正确但不是从“国家”角度分析的,解除。

④观点错误,落后文化应当加以改造或剔除而不是依法取缔,腐朽文化应当依法取缔而不是加强改造。

答案:A4.提倡“知行合一”的新形态文化探寻节目《一路书香》,运用行走与深读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电视形式,全方位呈现各地独特的城市气质和人文精神,将中华文化传播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众多的电视观众,洒下一路书香,春风润物。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精选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精选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近5年高考试题精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③④2.(2016江苏单科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强大的包容性3.(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29)图12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A.①③①③①③B. B.①④①④C. C.②③②③D.②④ 4.(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0)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A.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5.(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6.(2015年海南政治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

【备考2015】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 文化生活 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备考2015】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  文化生活  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向一走进文化生活高考试题考点一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2013年山东文综,21,4分)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

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要求。

对于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国家必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①观点正确。

未成年人是上网的重要主体,国家必须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提高其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②观点正确。

③观点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题意无关。

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更容易带来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④观点错误。

2.(2013年江苏政治,20,2分)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知识。

文化演出市场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体现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这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加强引导,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①④当选。

题干指向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②不选。

③与题干所表达的意思相反。

3.(2013年江苏政治,24,2分)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2试题含解析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2试题含解析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24陕西百校联考]住丽江古城、看福建土楼、听苏州评弹、吃上海本帮菜……“非遗+旅游”,提升着人们休闲生活的文化“腔调”。

这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和享用文化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气,促进社会发展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新角度]一个村庄的变更,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变迁。

20世纪70年头起先,浙江安吉开山采矿,环境遭到严峻破坏。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一变天地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安吉余村“不卖石头卖风景”,成为“安且吉兮”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这说明( )①文化的实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精神力气②优秀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强大的引领力和持续力③文化创新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浙江嘉兴教学测试]2024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70多年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汹涌澎湃的抗美援朝斗争中锻造的宏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加人的精神力气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和享用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科学精神]党内政治文化是在确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态。

这表明( )①确定的文化确定确定的党内政治生态②确定的文化是确定的政治的反映③确定的文化对确定的政治具有反作用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4山西太原名校考试]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气。

完整版高考政治全国卷文化生活部分

完整版高考政治全国卷文化生活部分

全国卷非选择题:文化部分1. ( 2017 全国卷Ⅰ)“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时期,大型文化类比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1. ( 2017全国卷Ⅰ)《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事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由。

(10 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牢牢抓住受众的中2. ( 2017全国卷Ⅱ)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联合资料,说明弘扬创新精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英勇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神关于推进创新发展的作用。

(10 分)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3.(2017全国卷Ⅲ)运用文化流传的知识并联合资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出去”的文化意义。

( 10 分)有外国华人、外国留学生。

嘉宾现场谈论,或剖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4. ( 2016全国卷Ⅰ)联合资料和文化生活知识,研究如何保卫英豪、弘词的道德价值,或表达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扬中华民族精神。

( 10 分)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现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流传等技术5. ( 2016全国卷Ⅱ)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加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的播出,引起激烈的反响,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10 分)总收视观众超出 11 亿人次,引起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6. ( 2016全国卷Ⅲ)联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关于《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事例,运用文化生活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

(10 分)识说明其成功的原由。

( 10 分)7. ( 2015全国卷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需要记着乡愁,传参照答案: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会合展现中国诗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好题过关)(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好题过关)(解析版)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单选题1.(2023·河南·模拟预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及国民文化素养的进步,电影已经逐渐融入大众生活,过年看场电影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2022年春节,全国电影票房60.35亿元,位居历史同期第二,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深受观众好评,很多一、二线城市的电影院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春节档电影市场火爆的原因有()①电影院进行票价打折促销,吸引大量观众②电影题材丰富,满足了不同市民观影需求③过年看电影成为“新年俗”,呈流行趋势④消费观念从重物质消费向重精神消费转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②:商品的质量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电影本身的题材、呈现形式等能否能更好满足观众的需求,影响电影的票房,②符合题意。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过年看电影成为“新年俗”,激发了人们的观影热情,③符合题意。

①:一、二线城市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出现电影票一票难求的情况,所以,电影院凭借打折促销,难以吸引大量观众,①与题意不符。

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物质上的消费水平迅速提升,而花费在文化领域的消费仍然远远不够。

人们的消费观念还没有从重物质消费向重精神消费转变,④说法不符合实际。

故本题选B。

2.(2023·广西玉林·模拟预测)部分景区兑换网购票后仅限当日使用,服务意识弱;某些视频平台会员费涨价后仍强制插播广告,附加费用多;有的文创商家品质配不上热度、客服跟不上销量,购物体验差……种种吐槽反映出当前文化市场在高速发展中,相关服务未能更好满足大众实际需求。

这需要()①文化市场必须把经济效益放第一位②政府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③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④消费者要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完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详解】①: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①说法错误。

2021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文化生活》综合题汇编(17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文化生活》综合题汇编(17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文化生活》综合题汇编(17题)含答案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年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候,他是不会想到21世纪的和平年代,家书再次出现“抵万金”的状况。

十多年前,书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而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沟通越来越方便,传统的书信往来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打电话”或是“微信”“QQ”联系。

如今,书信已然成为一种记忆,互联网时代,书信文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并且渐行渐远。

鸿雁传书,是否成为正在消失的历史?书信该不该传承下去?反对传承者认为,虽然书信是一种很有内涵的文化,写信给自己亲密的人,更利于事情的叙述和感情的含蓄表达,但是书信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写起来也很麻烦,远不如一段微信语音及视频来得方便快捷。

赞成者认为,书信有它的优势所在,它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这是社交网络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以,在网络时代里,书信的使用率虽然已远不如往昔,但是它们会携带着人性情感和纪念意义继续存在。

小到家风传承、情感交流,大到爱国教育,书信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不能在我们这里断档。

(1)你认为书信文化该不该传承下去?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书信文化走向衰落的原因。

(3)某市准备组织中学生写一封家书的活动,请你为该项活动写两条主题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答案】(1)观点一:反对传承。

①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

书信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写起来也很麻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要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doc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doc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试题汇编练习一、选择题1.(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9福建卷3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

《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3.(09天津卷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09山东卷20)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 ①②④B 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5.(08海南卷17)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B)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08广东卷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一、单选题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文字和书写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编撰和阅读书籍成了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累积、传承增长的重要方式。

这说明()A. 书籍一直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B.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和媒介C. 经验和知识的累积离不开文字和书籍D. 书籍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3.积极推进美育村建设,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举措。

美育村建设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这说明()A. 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B.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乡村也就全面振兴了C. 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有重要意义D. 文化建设需要对传统文化进于创造性转化4.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

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

读好书()A. 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B.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C. 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 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5.“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

由此可见()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中国最早发明了团扇、羽扇,还改良了来自日本的折扇,于方寸间开创出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赋予扇子以特有的文化意蕴。

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点:文化生活范文1份

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点:文化生活范文1份

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点:文化生活范文1份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点:文化生活 1(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9)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要保护民族传统节日①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

③有利于人民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增强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⑤有力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而且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④文化遗产对于我们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价值(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政治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政治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政治专题09 文化与生活考点1 文化与社会1.(2019·江苏高考真题)“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答案】C【解析】戏曲课间操是对传统课间操的发展,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戏曲课间操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享用文化,C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并存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而不是活跃了文化思想,B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有利于享受和传承文化,不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北京高考真题)“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

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

这表明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这表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时间是衡量文化价值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根本因素或决定因素,所以并不是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③中的“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说法错误,排除;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旅游开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④中的“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说法错误,排除。

高考政治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高考政治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专题20 文化与生活【母题来源】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母题题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的理念不同,即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入选。

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推动着人们对鹤的认识发生变化,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入选。

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文化并不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排除。

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并不会趋于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命题意图】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本专题的重要考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要求立足文化与生活整体,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文化的作用,抓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作用这两个关键,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与文化相关的精神,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命题方向】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考查,通常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化活动及文化现象为素材,分析体现的道理或理论依据,一般涉及三个角度: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如: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说明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高考真题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文化生活含答案

高考真题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文化生活含答案

2019年各地高考真题文化生活汇编选择题(2019全国卷一) 1.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9全国卷一)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全国卷二)3.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

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

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全国卷二)4.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文化生活》(注:因部分大题考察的角度比较多,综合性强,知识点分散,故一题多用,有重复现象,以便于把握不同知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2013全国Ⅰ)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B)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3天津)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B)A、文化对社会法阵有重要影响B.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 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3、(2013北京)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这段优美的话语(B)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4、(2013广东)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D)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2四川)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这体现了(B)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13江苏)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B)○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2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3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2013江苏)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D)A.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8、(2013浙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

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21分)(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10分)答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9、(2013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

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

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

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9分)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10、(2013广东)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

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

(10分)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

要大力发展经济,从而拉动文化消费。

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提高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③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功能。

要通过教育,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习惯。

④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为居民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

⑤政府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11、(2013重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12分)答案示例一: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

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答案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12、(2013天津)(2013天津)(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锅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历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

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答案:。

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传播1、(2013山东)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

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

由此可见(C)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2013江苏)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

这表明(C)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3、(2013北京)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

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与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

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C)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4、(2013重庆)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④主流媒体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3浙江)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

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与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

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C)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6、(2013广东)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

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