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地球的形状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初步学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判断与计算。
2.了解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及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特征。
2.教学难点: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示意挂图或投影片。
2.“地貌类型”挂图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新课开始前,先播放“地球表面形态”教学录像或投影片,如无条件,可用“地形地球仪”替代。
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有一个固体外壳,称为地壳。
地壳的平均厚度有17千米。
地壳有一个很不平坦的表面,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
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海陆分布,有陆地和海洋,即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
而且陆地表面和海洋底部的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地球最低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那么,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如何在地图上表示这种高低起伏的地貌呢?今天我们学习“地球表面的形态”这一节课,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教师用投影仪或地理光盘出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课本图5-6),讲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1)我国将青岛(黄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作为海拔的基准面。
(2)向学生讲明一般地图上所表示的高度多为海拔高度。
(3)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a)与(b)的相对高度=(a)的海拔高度-(b)的海拔高度。
(二)陆地地貌教师提问:课余时间我们观察学校附近地貌,请学生回答学校附近有那些地貌类型。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貌,陆地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类。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2.1地球的形状1苏教版
2.1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了解地球的大小,运用有关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等。
4、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纬线和纬度的划分。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1、写出比例尺的公式。
复习旧知2、比例尺由哪三种表示形式?预习反馈3、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详略程度的关系?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巍峨的群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来认识她的面貌。
当我们遥望天空时,看到地球和月亮的形状是怎样的?二、指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学课本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古老的“盖天说”与“浑天说”→麦哲伦的环球教学过程航行证明地球是圆形的→科学家的精密测量: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4万千米3、地球仪的构造:地轴、两级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学生对照目标预习课本,找出相应的基本知识。
读图2-6记住三个数字观察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仪的构造。
学生活动复备标注自学方式自学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解决,也可以进行组际交流。
将疑难问题提出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2、描述地球的基本数据有哪些?自学文本学生小组内讨论找出答案并互相交流、记忆。
3、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的含义?问题预设4、纬度是如何划分的?5、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6、低中高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交流学习交流方式1、小组内交流;2、师生交流;3、组与组之间交流;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疑难解答处理学生在交流中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纬度是如何划分的?怎样表示?难点精讲赤道为0度,分别向北和向南各做90度到极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1我们的地球模型》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地轴、极点等概念,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地球模型,如球体、半球体、地球仪等,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的形状、地轴、极点等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地球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此外,学生已经熟悉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地轴、极点等概念,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基本形状、地轴、极点等概念。
2.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等活动的和指导。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地球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轴、极点等概念。
2.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模型:准备多种地球模型,如球体、半球体、地球仪等。
2.实验材料: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如直尺、圆规等。
3.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地轴、极点等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地轴和极点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球的基本形状、地轴、极点等概念,并借助地球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来探究地球的形状。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椭圆体特征3. 地球仪的使用4. 地球的探索历程5. 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了解地球的椭圆体特征。
2. 教学难点:地球仪的使用,地球的探索历程。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2. 实验法:通过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
2. 探究地球的形状: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
3. 地球仪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 地球的探索历程: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
5. 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理导航、气象预报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和椭圆体特征。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地球的形状,并简要描述地球的椭圆体特征。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和椭圆体特征的理解掌握程度。
2. 学生能够使用地球仪进行简单操作,展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3.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地球形状在现实中的应用,展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资源1. 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地球形状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地球探索历史资料:用于讲解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
4. 实际应用案例:用于讨论地球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内容为2.1《地球的形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的形状,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地球的形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地球形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难点:地球为什么是近似椭球体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2.图片资料3.视频资料4.学生实验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地球仪,分析地球的形状。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地球的形状。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是近似椭球体?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地球的形状图,并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的小短文。
8.板书(5分钟)以上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次《地球的形状》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地球的形状》教案
《地球的形状》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同时了解近代和现代人是怎样利用先进的科技进一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3、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用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在平面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从而进一步体会地球是球形的。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教学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地球仪、小船模型预要求:阅读课本14到16页的内容,了解有关地球形状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地球)2、教师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糊口的中央,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终究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这些知识。
3、板书课题:1、地球的形状二、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陆地的一部分。
其实在飞出地球之前,人类就曾经知道地球的形状了。
那么人类是如何逐步正确熟悉地球形状的呢?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
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熟悉,一张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熟悉。
学生看一看这两张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最初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这个时候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的都是“天圆地方”的猜想,他们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不过,后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出示课本第14页下面两幅图以及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相识XXX的浑天说和XXX的宇宙观。
可是XXX的浑天说和XXX的宇宙观并没有被众人所接受,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当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地球又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所以人们不相信他们两人的说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卫星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成果。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地球仪、卫星照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地球仪制作材料:纸板、彩笔、剪刀等。
4.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请提供相关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以便我为您编写详细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卫星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观察成果。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物品,尝试发现它们的形状特点。
2. 结合家庭生活,思考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教案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地球的形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让学生知道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略有差异。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差异约为21千米。
1.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形状。
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差异。
第二章:地球的大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直径和表面积。
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平均海拔。
2.2 教学内容: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00,000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海拔约为8,480米。
2.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直径和表面积。
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地球的平均海拔。
第三章:地球的自转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2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3.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自转。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四章:地球的公转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2 教学内容: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4.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公转。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五章:地球的运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形状,并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球的形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球形状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形状;2.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2.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地球仪模型实验,验证地球的形状;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的形状;2.图片:展示地球的各种形状;3.地球仪模型:用于学生实验验证地球的形状;4.教学课件: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
提问:“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仪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
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并简要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发地球仪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地球的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进一步巩固地球形状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和人类对其认识的历史过程。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以及通过一些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即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地球的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形状的具体特征,如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即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即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2.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
2.实验法:通过地球仪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形状。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用于观察和展示。
2.准备地球形状的模型,用于实验和实践活动。
3.准备小组讨论的表格,用于记录学生的讨论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地球的形状。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状呢?2.呈现(10分钟)呈现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球形状。
引导学生说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即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地球仪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形状。
每组选择一个地球仪,进行旋转和观察,记录下地球的形状特点。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到座位上,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完成关于地球形状的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课题:地球的形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的第一课《地球的形状》。
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2、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作出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2、不迷信权威;3、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2、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1、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2、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教师搜集一些人们不断认识地球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融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于一瞬。
2、由教师准备实验记录单和一些直观教具:地球仪、小帆船,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
(二)学生准备:搜集麦哲伦相关资料,自制的小纸帆船。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设计模拟帆船进出港、画麦哲伦航线、计算地球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中国国土面积、绕地球赤道一圈儿所用时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此,主要采用自学法,讨论法,演示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现代教育新理念。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钟)1、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宇宙科学的奥秘。
请同学们看视频。
2、播放视频,教师配合解说:这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地球的证据:地平线、卫星照片、地球仪等。
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地球的证据:地平线、卫星照片、地球仪等。
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地球的证据:地平线、卫星照片、地球仪等。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卫星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证据。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形状。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学生通过地球仪、卫星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三、课堂探究(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形状的证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证据。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发放地球仪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地球形状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地球仪、卫星照片等,学生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
2.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地球形状的证据。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4. 学生能动手制作地球仪,展示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地球仪、卫星照片等教具。
2. 地球仪制作材料。
小学科学《我们生活的世界》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生活的世界》教案第一章:地球的形状1.1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能够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地球的运动: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现象。
1.3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模型:让学生观察地球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地球的形状。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通过地球仪实验,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观察地球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现象,如日出日落等。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2.1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水的重要性。
能够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2 教学内容地球上水的分布:介绍地球上各种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等。
水的三态变化: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2.3 教学活动观察水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水体,如河流、湖泊等。
水的实验:进行水的沸腾、结冰等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讨论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水对地球和生物的重要性。
第三章:空气和天气3.1 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
能够描述天气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2 教学内容空气的成分:介绍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成分和作用。
天气的变化:解释天气的变化原因,如气压、温度等。
3.3 教学活动观察空气: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空气,尝试感受空气的存在。
空气实验:进行空气的过滤、气压实验等,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观察天气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晴朗、多云、下雨等。
第四章:土壤和植物4.1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重要性。
能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2 教学内容土壤的组成:介绍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如岩石、有机物等。
植物的生长:解释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叶子生长等。
4.3 教学活动观察土壤:让学生观察土壤的质地和颜色,了解土壤的组成。
土壤实验:进行土壤的过滤、观察植物的生长等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案_(1)【精品】
地球的形状
课程标准: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
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目的:
●能够提出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
●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能够描述出入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并记录下:
●能够运用列数据和比较的方法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教学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
层次2: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
层次3: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并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探究能力:
层次1:不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层次2: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层次3: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并知道假想—实证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材料:橡皮泥、火柴棒、小纸片、地球仪
教学步骤。
(完整)《地球的形状》教案.
(完整)《地球的形状》教案.
地球的形状
李凤 201210240521
1.教学内容
《地球的形状》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本课通过想象建立假设、实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是球形的过程,是后续学习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地表的迁移等内容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4。
教学难点
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5.教学方法
观察法、对比法、实验探究。
6.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学习科学课的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学生对我们的地球的形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整个发展过程却不甚了解。
基于此,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从人类最初对地球的认知开始,逐步了解整个认识过程。
7.学法指导
本课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教学中采用假设和实验探究,学生在合理的质疑中不断推动科学探究,得出结论.
8.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纸船、桌面、球体、伞面、圆柱体、圆锥体等模型。
9.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地球与宇宙》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是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难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地球的形状有一定的感知,但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教具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形状的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了解地球的赤道和极轴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等教具,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和极轴的概念。
2.难点:地球形状的理解,地球赤道和极轴的确定。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等教具,了解地球的形状。
2.讲解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图片、视频等。
2.教学材料:教材、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等教具,呈现地球的形状,讲解地球的赤道和极轴的概念。
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形状。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形状的确定方法,如地球的引力、地球的自转等。
学生进行讨论,拓展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2. 难点: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3公里。
三、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2. 平面地图。
3. 绳子、测距仪等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3公里。
3. 课堂实验:用绳子、测距仪等器材,模拟测量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地球的形状。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证明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6. 拓展延伸:通过平面地图,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地球形状的简图,标注出赤道和极点。
2. 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的短文,阐述地球为什么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形状。
2. 组织学生参观地理博物馆,通过实物和模型,增强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十、教学计划本节课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共45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形状》创新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
2、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教学难点:
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
地球仪、纸船、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件出示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逐渐消失的画面。
提问:如果这艘轮船一直向着同一个方向航行,它最终会到哪里去呢?学生猜想发表意见。
你想不想知道正确答案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在1519年,葡萄牙有一个航海家叫麦哲伦,他就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自己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提问:麦哲伦的轮船从葡萄牙出发,绕了一圈后又回到葡萄牙,我们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地球到底是不是球形的。
(二)探究地球的形状
1、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一下。
(1)教师演示小船在地球仪上出港进港的方法,边演示边讲解。
小船是由船身和船帆两部分组成的,从你面前开向地球仪的另一面叫出港。
从地球仪的另一面向你开来,叫进港。
仔细观察船在出港时什么先消失,什么后消失;船在进港时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
说明注意事项:船在地球仪上航行时眼睛看的位置要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观察船帆和船身的变化。
船行进的速度一定要慢。
(教师示范观察方法)
(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船的变化情况。
学生实验速度较慢,给足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同学们实验做得非常认真,观察也很仔细。
(2)学生实验,小船在桌面上移动的情形,提出注意事项:视线要与桌面保持平行。
(教师示范观察的角度)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猜一猜,小船在桌面上一直走下去,不拐弯,能否回到原地?交流汇报。
你们今天学会了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力又提高了一步,以后继续努力。
提问:比较这两个实验船身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最后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教师:科学探究,不仅要会动手,还要会动脑。
教师小结:船在地球仪上出港时,船身渐渐地先看不见了,只看到船帆,最后连船帆也看不见了。
进港时,恰恰相反,先看见船帆再看见船身;在桌面上移动时,帆和船一直都能看到,这与我们在码头看到的轮船行驶中船的变化是一样的。
地球仪是球形的,说明地球也是球形的。
这与麦哲伦的看法是相同的。
同学们也能像科学家们一样,用实验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努力吧!
2、今天我们还可以用更先进的方法验证地球是球形的。
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有关航天知识的两段内容。
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中,我们看到地球确实是球形。
3、提问:现代人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来证明地球是球形,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1)课件出示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对地球认识的图片。
(2)学生对照教材第14页文字理解图片内容。
提问:古代印度人、中国人、希腊人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他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内容。
教师:古人不能完整地认识地球的形状,所以只能进行猜想,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为什么不用实验来证明呢?要知道,我们是站在他们的肩上,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麦哲伦为了证实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科学探究的道路是漫长的,而且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
(三)总结: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一说。
学生讨论。
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交流板书:猜想——实践——精细观察。
教师:现如今,科学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你想要知道更多的科技知识,到学校图书室去找吧。
(四)了解地球大小的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地球大小的知识,算算绕赤道一周你的年龄。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
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提示:先算出一天行多少千米。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再算出一年行多少千米。
最后算你的年龄。
学生汇报。
教师:如果你每小时走4千米,一天走8小时,大约要三年半的时间才能绕赤道走一圈,如果要乘速度是每小时800千米的飞机,大约需要50小时,而要乘坐宇宙飞船只需大约一个半小时。
同学们,地球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解开,你做好准备了吗?
(五)板书设计: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地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