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苦苷的保肝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龙胆苦苷

龙胆苦苷

龙胆中龙胆苦苷研究进展1.龙胆苦苷简介1.1龙胆苦苷的基本性质龙胆有效药用成分中主要成分为龙胆苦苷,其广泛分布于龙胆属植物中。

龙胆苦苷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一种,容易在乙醇、甲醇以及水溶剂中发生溶解,其分子式为C16H20O9。

龙胆苦苷性状为淡红/黄色或者白色针状结晶,存在内酯苷类化合物颜色反应,龙胆苦苷具有较强亲水性,而脂溶性则相对较差。

英文名:Gentiopicroside分子式:C16H20O9化学名:5-Ethenyl-6-(β-D- glucopyranosyloxy)-5,6- dihydro- 1H,3H - pyrano[3,4-C]pyran-1-one分子量:356Mp: 191℃[α]D: -196.3(H2O)UV:λmax 270(MeOH)1.2龙胆苦苷的结构2.龙胆苦苷的来源与应用2.1龙胆苦苷的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 、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的干燥根及根茎.龙胆苦苷(Gent iopicroside)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的有效成分之一, 也是当药及獐芽菜等植物中的苦味成分, 属于裂环环烯醚萜苷类, 分子式为C16H20O9 , 白色粉末或淡黄(红)色结晶, 易溶解于水、甲醇及乙醇等溶剂, 阳光下易变色.龙胆具有利胆、抗炎、健胃、降压等作用。

龙胆中主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龙胆苦苷为其中主要有效成分。

2.1.1龙胆苦苷的植物来源全球龙胆属龙胆科( Gentiana L.) 植物超过500种,其中以热带高山以及温带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此类植物在我国也有广泛分布,其种类超过230 种,西南部为其主要产地,大部分龙胆属龙胆科植物均用于观赏,也有部分可入药。

2.1.2龙胆苦苷的药物来源来源于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也是当药及獐牙菜等植物的苦味成分。

中药龙胆草的研究进展

中药龙胆草的研究进展

中药龙胆草的研究进展摘要:龙胆草不仅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是提取多糖甙类,酚性成分,生物碱,甾体,萜类,黄酮及其甙类,内脂,香豆素或其甙类,鞣脂,有机酸,油脂类等化学成分的重要原料。

本文综述龙胆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归纳。

关键词:龙胆草原植物品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药龙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科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龙胆属(Gentiana)植物全世界约有400余种,分布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北部及新西兰,整个北美,并沿安第斯山脉达合恩角,非洲北部。

我国龙胆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247种[1]用种数有34种,分布遍及全国,西南高山尤其丰富[2]。

主要生长于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和灌丛中[3]。

目前国内外己研究过许多种龙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的分离鉴定、药理和临床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对于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为评价其药用价值和开发新药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龙胆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有裂环环烯醚萜类和环烯醚萜类、甙类、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五大类[4],龙胆药用全草,性苦、平,具调经活血,清热明目,利尿之功效。

用于头晕、失眠、小便不利、淋症、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白带、痢疾、腹痛等症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中药龙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1 原植物品种2000版药典收载龙胆品种为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前三种习称“龙胆”, 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其中条叶龙胆又称东北龙胆 ,龙胆又名为粗糙龙胆。

此外尚有红花龙胆[5],管花龙胆,小龙胆,新疆龙胆,天山龙胆,乌奴龙胆,双色龙胆,建德龙胆,亚木龙胆,德钦龙胆[6],提宗龙胆[7]及秦岭龙胆等[8]。

2 种植技术选择向阳、抗旱保墒、土层深厚、无农药残留、洼中岗地、排水良好 ,较肥沃的沙质土壤。

每亩施 1000 - 1500 公斤堆肥或厩肥 ,深翻、耙细 ,作成宽 60 - 90cm 的平畦床 ,畦长因地而宜 ,畦埂宽 20cm 为好。

龙胆对肝的保护作用分析

龙胆对肝的保护作用分析
二 、方 法
我 们 采用 昆 明种 小 鼠 , 计 3个 实验 , 现 关 龙 胆 地 上 部 分有 一 设 发
定的保肝 作用 , 降低各 种肝损伤模型 的 r AS AKP等 。 N, 可 , T, CC
取 关龙胆根浸膏 O9 g . ,加蒸馏水配成 O0 5 0 .1∥ml溶液备用 。给 小鼠按 2 ml g灌 胃给药 ( 当于生药 5 mg给药 ) 0 / k 相 g 。分别取关龙胆
药 , 1 /,连 续 4 。于 末 次 给 药 或 生 理盐 水 后 05 ,除 正 常 组 小 鼠 次 d d .h i 理 盐 水 2 ml g外 ,其 余 6 组 小 鼠分 别 按 1 0 /g 腹 腔 注 射 p生 0 / k 2 mgk 1%GlN,1h后 , 眶 取 血 , 0 0/ n离 心 1mi , 血 清 测 A T, 0 a 8 眼 30r mi 0 n取 L
地上 部 分 浸 膏 3 ., 1.,76 04 52 . g加 蒸 馏 水 配 成 O5 . ,015 l .,02 5 . m 2 溶 液 备 用 。给 小 鼠按 2 n &g灌 胃给 药 ( 别 相 当 于 生 药 2 ,5 , 0 ̄ 分 5 0
7 gk 5 /g给 药 ) 。
T A, l N都是引起肝损伤的传统肝损伤模 型, A Ga n 关龙胆地上部分可 使c l c 4引起的肝损伤转氨酶下降,和龙胆根及根茎作用一致 , 提示

三 、结 果
( )龙胆地上部分对 小鼠氨基半乳 糖( l N 急性肝损伤的保 一 Ga ) n
护 作 用 血 清 生 化 测 定 结 果 表 明 ,Gln 肝 损 伤 组 ( 型组 )小 鼠血 清 aN 模
转氨酶 A ,A T和 A均明显升高,说 明造模成功 。龙胆地上部分 u’ S 总提物高、中、低剂量组 ,龙胆根总提物 组与模 型组 比较虽然 可以在

昆明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昆明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三花 龙 胆 ( nin r lr a1) 坚 龙 胆 ( ni aiecn Get atioapl 或 a f . Ge t n r se s a g Fa c . 的 干燥 根 及 根 茎 【 。前 3 习称 “ 胆 ” 后 】 习 称 rn h ) 】 种 龙 , 种
“ 坚龙胆” 。其 中 , 坚龙胆为云南产道地药材并 畅销全国。
×2 0mm, m) 流 动 相 为 甲醇 ; 一 3 5 5 ; 水 0:7 , 速 1mI 0流 /
mi; 温 3 ℃ ; 测 波 长 2 0n 。 n柱 0 检 7 i n
确 定 昆 明龙 胆 的 最 佳 药 用 部 位 。方 法 : 龙 胆 苦 苷 为 指 标 , 以 采
振摇冷浸 1 , 行制备 5份供试品溶液 , 2h 平 各取 1 I 0 注入液 相 色 谱 仪 , 得 峰 面 积 为 1 16 4 1 24 9 、 5 .0 6 测 5 . 8 、 5 . 0 6 1 15 9 、
1 4 2 3 1 0 6 7 , 均 峰 面 积 为 12 14 , S 为 0 9 5. 7 、5 . 9 1 平 5 . 17 R D .8
用 HP 法测 定昆明龙胆 地上 部分 、 下部 分及 全草 的龙胆 I 地
苦 苷含 量 。结 果 : 个 部 位 均 含 有 龙 胆 苦 苷 , 上 部 分 为 3 地 3 7 , 下部 分 为 2 4 , 草 为 2 5 。 结 论 : 明 龙 胆 .2 地 .5 全 .7 昆
2 2 对 照品溶液制备 .
2 1 年第 3 卷第 1 00 1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5 5
实验研 究 ・
昆 明龙 胆 不 同部 位 龙 胆 苦 苷 的 含 量 测 定

药用植物资源-滇龙胆

药用植物资源-滇龙胆

中药材滇龙胆摘要:采取文献调查、资料调查、上网调查等方法,对四川、云南、贵州省区野生滇龙胆资源分布、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状况及滇龙胆人工栽培现状、市场及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滇龙胆野生资源蕴藏量进行了估算,并对滇龙胆在药材资源、人工种植、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滇龙胆资源可持久续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滇龙胆;功效成分;药用正品;检索表;鉴别;资源情况;资源分布;开发利用;总结1、活性成分、功效主治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又名坚龙胆、小秦艽、蓝花根、炮仗花、苦草,是中国特有物种,常生于向阳荒地、疏林和草坡,云南是其道地产区[1]。

滇龙胆是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龙胆3种基源植物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为中国常用大宗中药材[2],是龙胆泻肝片、龙胆注射液、苦胆草片等200余个中成药的主要原材料。

滇龙胆首载于《滇南本草》[3],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生于海拔1100—3000米的山坡草地、灌木丛、林下及山谷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龙胆味苦,性寒。

归肝、胆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4]现代研究表明滇龙胆具有保肝、健胃、消炎等多种药理作用,龙胆苦苷则是其主要成分。

临床上,滇龙胆常被用于治疗肝胆疾病、皮肤病、急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5]滇龙胆的主要成分为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服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5.10%,龙胆苦甙含量5.01%。

地上部分含龙胆碱,秦艽碱乙(gentianidine),秦艽碱丙(gentiana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达乌里龙胆及其研究概况

达乌里龙胆及其研究概况

达 乌 里 龙 胆 及其 研 究概 况
王雪 玲 李 建 民 王媛 媛 李 善福 , , , ( ,. 海师 范大 学生命 与地理 科 学学 院 , 13 青 青海 西宁 800 ; 10 1 2 海 南大 学海洋 学院 , 南 海 口 50 2 ) . 海 7 28 摘要 : 文综述 了药用植 物达 鸟里龙胆 生物 学特 征 、 学成分 、 色体 核 型 、R A序 列 分析 、 要有 效 成 本 化 染 rN 主 分的 药理作 用 等方 面的研 究进展 , 并对其 以后 的研 究方 向进行 展 望 , 为该 物 种 资 源的进 一 步有 效 开发 利 用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 达鸟 里龙胆 ; 龙胆 苦苷 ; 生物 学特征 ; 学成 分 ; 化 药理作 用 中图分类 号 :3 2 S 1 文献标 识码 : A 达乌里 龙胆 (Gnin a ui i hr)又 et adh r aFs e , a c c 名 达 乌里秦 艽 、 秦艽 , 龙胆 科 (Gnin ca ) 小 为 et aee a 龙 胆 属 (G nin et a)多 年 生 草 本 , 大 叶 秦 艽 a 与 (G arpyl a1 、 茎 秦 艽 (G cas a l m coh l P l) 粗 a .rsi ui c s
隔区, 并完 成 了该二 间 隔 区扩增 产 物 的 D A碱 基 N 序列 的测 定 , 立 了对小 秦艽种 籽 的鉴定 标准 。 建
等Ⅲ 对小秦艽花醇提物进行分离 , 利用现代波
谱 学 技 术 , 定 出 7个 化 合 物 ;一 羟 基 水 杨 酸 鉴 5 ( 1 , 菜素 ( 3 , G )芹 G )a—D一葡 萄糖 苷 基 一a—D一 葡萄糖 苷 ( 3 , 荭 草 苷 ( 4 , G )异 G ) 异牡 荆 苷 ( 5 , G )

龙胆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是多少

龙胆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是多少

龙胆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是多少功能•龙胆是一种中草药,具有多种功能和药理作用。

•主要功能包括护肝、解毒、降脂、抗炎、抗氧化等。

主治龙胆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和改善: 1. 肝脏疾病: - 龙胆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保护肝脏健康。

- 对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 胆囊疾病: - 龙胆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胆囊排毒。

- 对于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消化问题: - 龙胆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

- 对于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消化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炎症和痛楚:- 龙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不适。

- 对于关节炎、扭伤等炎症和痛楚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5. 改善免疫系统: - 龙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 对于免疫系统失调、感冒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用量•龙胆的用量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来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建议:1.成人每次口服龙胆草提取物的用量为200-400毫克。

2.可以根据需要每日服用2-3次。

3.儿童和老年人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少。

•注意事项:1.在服用龙胆之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2.严格按照医生或产品说明的用量使用,不可超量使用。

3.龙胆具有一定的苦味,口感可能不好,可以选择与其他草药或食物一同服用来减少苦味的感知。

4.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5.对于有特殊肝肾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结龙胆是一种具有护肝、解毒、降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能和药理作用的中草药。

其主治范围包括肝脏疾病、胆囊疾病、消化问题、炎症和痛楚、免疫系统调节等。

在使用龙胆时,应严格遵循医生或产品说明的用量,并注意注意事项,如咨询医生的建议、不超量使用等。

希望本文对于了解龙胆的功能主治和用量有所帮助。

龙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龙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9.36科学技术创新建模与装配。

试验效果表明,磁力驱动离心泵的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目标。

但当前磁力驱动离心泵的运行效率仍然低于普通离心泵,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损耗,下一步需要在本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泵的水力效率和磁力传输效率,以降提升泵的总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

参考文献[1]Brodersen S.Magnetic-drive pumps:technology and new applications[J].Hydrocarbon Processing,2001,80(3):45-48. [2]Thompson K.What the future holds for magnetic drive pumps[J].World Pumps,2007,2007(495):28-29.[3]孙静如,屈晓云,周以松,操瑞嘉,王凯.高温高压磁力泵流场模拟及轴向力分析[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9,37(1):25-30. [4]孔繁余,张勇,邵飞,王志强,薛玲.高速磁力泵隔离套的磁涡流损失[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61-65,295.[5]符杰,宋文武,李世.基于CFD分析的磁力泵优化设计[J].水泵技术,2011(1):29-32.[6]袁丹青,李建萍,何有泉,张贺.Halbach型磁力联轴器传动转矩的特性分析[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1,42(1):36-40.[7]孔繁余,陈刚,曹卫东,孙建,季建刚.磁力泵磁性联轴器的磁场数值计算[J].机械工程学报,2006(11):213-218.[8]谭林伟,施卫东,孔繁余,张德胜.磁力泵冷却循环回路的设计及数值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8):84-91,316-317. [9]关醒凡.现代泵理论与设计[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4.[10]陈子侠,陈良深.基于NX模型的凸轮转子叶片马达定子结构分析与参数优化[J].机械设计,2019,36(10):105-109. [11]王充聪,牟娜,吴红琼,熊永钊,刘洪波.基于NX UG的燃气轮机MBD工艺制造技术应用[J].船舶工程,2019,41(S1):68-72. [12]马岩,邓凌,石敏,李毅,刘旭东.基于Siemens NX和Sinumerik 的铣头部件再制造[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9):94-98. [13]朱博文,高跃飞,王月桐,刘松.NX平台下枪管CAD/CAE一体化系统开发[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8,39(2):65-69.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A086);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ZK2018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胆苦苷的保肝作用研究作者:刘占文, 陈长勋, 金若敏, 史国庆, 宋纯清, 胡之璧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刊名:中草药英文刊名: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年,卷(期):2002,33(1)被引用次数:60次1.林原;刘玉华;苏成业龙胆苦苷对CCl4、扑热息痛毒性的保护作用 1991(03)2.KONDO Y;Takano F;Hojo H Suppression of chemically and immunologically induced hepatic injuries by gentiopicroside in mice[外文期刊] 1994(05)3.王海燕;宋纯清;孙昌高不同产地商品药材龙胆、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比较 1999(06)4.Matzkies F;Webs B Wirkung eines pflanzlichen kombinationspraparats auf die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zeit und die gallensauren-ausscheidung 1983(27-28)5.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 19916.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19947.丁庆;谭俊峰;张丽娟甲基莲心碱对豚鼠离体胆道平滑肌的作用 1996(04)1.冯英菊.杨甫昭.郭五保.顾莹.孙文基龙胆苦苷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2.陈长勋.刘占文.孙峥嵘.宋纯清.胡之壁龙胆苦苷抗炎药理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2003,34(9)3.陈雷.王海波.孙晓丽.孙文基.CHEN Lei.WANG Hai-bo.SUN Xiao-li.SUN Wen-ji龙胆苦苷镇痛抗炎药理作用研究[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5)4.冯怡.曾星.陈延.刘奕明.邓远辉龙胆苦苷在健康受试者的尿药动力学研究[会议论文]-20085.冯怡.曾星.陈延.刘奕明.邓远辉.FENG Yi.ZENG Xing.CHEN Yan.LIU Yi-ming.DENG Yuan-hui龙胆苦苷在健康受试者尿中的药代动力学[期刊论文]-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1)6.王一娜龙胆的药理作用[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06,19(5)7.陈雷龙胆苦苷衍生物合成及药理作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8.郭海凤.朴惠顺龙胆苦苷的研究概况[会议论文]-20099.李艳秋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的主要药效学研究[学位论文]20021.姚新武.刘长霞.张鹏响应面法优化龙胆苦苷脂质体的复乳法制备工艺[期刊论文]-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2.白兰.赵明琴.尹蓉莉.李东芬龙胆苦苷脂质体含量测定及包封率考察[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7)3.陈露露.徐关丽.袁红梅.蔡江晖.刘颖菊龙胆苦苷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23)4.黄元元.陈光.皮新梅.喻长远真菌对龙胆苦苷的生物转化研究[期刊论文]-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3(2)5.白兰.尹蓉莉.李东芬.赵明琴龙胆苦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 2012(8)6.刘学伟.曹敏.刘树民龙胆碱的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24)7.张得钧.高庆波.李福安.李永平.俞科贤青海野生与栽培麻花艽psbA-trnH序列的比较[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1(10)8.马丽娜.张铁军.田成旺.王圣明.韩世柳.赵强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川西獐牙菜中环烯醚萜苷类和(口山)酮类成分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0(2)9.鲁艳柳.王长虹.王峥涛龙胆标准提取物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08(24)10.周源.刘英姿.李锋.郭智獐芽菜苦苷对乙醇致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中国新药杂志 2008(20)11.崔兴日.郑光浩.南极星关龙胆提取物的保护肝脏作用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4(3)12.冯波.朱鹤云.关皎.郝乘仪.郭小存.顾景凯HPLC同时测定龙胆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3)13.阮洪生.苗晶囡.马丁.刘树民HPLC法同时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和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期刊论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6)14.冯波.朱鹤云.关皎.郭小存.李进山龙胆中环烯醚萜苷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7)15.何希瑞.李茂星.尚小飞.贾正平.张汝学秦艽与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期刊论文]-药学实践杂志 2011(4)16.郭小存.朱鹤云.冯波.周海波.李兵.王帅.臧君家.王海杰正交试验优选龙胆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1(5)17.魏莉霞.漆燕玲秦艽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科技通讯 2010(7)18.吴虹丽.赵俊.张秘.孔传涛.马林七种真菌对龙胆苦苷的生物转化研究[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0(21)19.庄绪会.张超.张庆芝昆明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1)20.屈朝霞.马朝东.王文林苦胆草对斯氏狸殖吸虫致大鼠肝纤维化中TIMP-1表达的影响[期刊论文]-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5)21.齐香君.陈如意.王薇秦艽细胞悬浮培养研究(Ⅱ)[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0(4)22.齐香君.王薇.陈如意秦艽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研究[期刊论文]-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23.孙磊.田金改.金红宇.林瑞超HPLC法测定印度獐牙菜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期刊论文]-中国药事 2010(7)24.齐香君.陈如意.王薇秦艽细胞悬浮培养研究(Ⅰ)[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0(3)25.齐香君.王薇.陈如意秦艽组织培养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5)26.王志恒含秦艽、龙胆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7)27.彭定伟.刘丹.齐刚利胆中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5(1)28.王长虹.王峥涛均匀设计法考察影响龙胆苦苷煎出率的因素[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5(1)29.魏征骥紫丁香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30.田成旺.张铁军.蒋伶活HPLC法同时测定藏茵陈胶囊中7种有效成分[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3(6)31.刘学伟.刘树民.柳长凤龙胆碱镇静催眠作用及对小鼠脑内5- HT、GABA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唐庆栓龙胆的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3)33.孙磊.徐纪民.田金改.金红宇.林瑞超印度獐牙菜的生药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材 2011(1)34.张兴旺.于瑞涛.梅丽娟.邵谮.陶燕铎不同提取方法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35.杨书彬.于鹤丹.李俊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酒炙龙胆最佳炮制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 2008(2)36.武洲.刘建利.令亚萍.王玉英.黄卓谦龙胆汤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37.王焱.宋小玲.陈银芳.王金钱.王跃生.郑颖龙胆总苷胃漂浮微丸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2(9)38.王丽宏.吉红.张宝彤.萧培珍.张波中草药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博览 2012(11)39.林燕.韩贺东.胡海清.李荣娇.李琰.王晓玲3种藏药秦艽花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24)40.王艺蓉.李雅娜.宁巍巍.李京敏.褚君豪.白咸勇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期刊论文]-解剖学杂志 2011(4)41.王焱.曾文雪.宋小玲.陈银芳.张爱玲.郑颖.王跃生龙胆苦苷药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配伍应用[期刊论文]-西北药学杂志 2012(5)42.郑丽丽.陈文.冯书晓.应雪.谢巧抗肝炎病毒植物药有效部位筛选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2)43.郭海凤.朴惠顺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0(1)44.周大成.朴惠善.秦文杰.叶祖光当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11(2)45.刘莹.田成旺.张铁军藏茵陈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0(5)46.穆祯强.于洋.高昊.焦伟华.姚新生龙胆属秦艽组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9(16)47.杨书彬.王承龙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5(6)48.左予桐.高文远.贾伟.段宏泉.肖培根中药防治胆石症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4(9)49.马玉花.孙峰.孙菁.陈桂琛.徐文华藏药麻花秦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5(9)50.芦启琴.娄灯吉.沈建伟.张晓峰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29)51.黄清杰.李茂星.刘雄中医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西部中医药 2012(7)52.王艳艳.王英平.王晓杰.魏云洁.许世泉.焉石.孙成贺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特产研究2006(3)53.车彦云.梁敬钰龙胆属植物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8(3)54.陈千良.孙文基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3(2)55.崔兴日长白山道地中药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56.马丽娜.田成旺.张铁军.张丽娟.徐晓宏獐牙菜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8(5)57.王彩君.王智民.王维皓.彭新君龙胆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9(23)58.王臣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awa)栽培生物学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59.刘娟.刘斌.折改梅.姜艳艳单萜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0(2)60.朱华拳卷地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引用本文格式:刘占文.陈长勋.金若敏.史国庆.宋纯清.胡之璧龙胆苦苷的保肝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20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