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胆2010版药典

合集下载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资料001—350号药材2010年版药典功效一览表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资料001—350号药材2010年版药典功效一览表
麻黄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53
金钱草
刺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254
广藿香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255
荆芥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256
车前草
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
257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败坏气。
258
穿心莲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259
青蒿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
68
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69
天冬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70
麦冬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71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72
山药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73
仙茅
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
74
莪术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75
姜黄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76
远志
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
77
拳参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176
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177
山茱萸
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178
连翘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179
马钱子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180
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181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182
瓜蒌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183
槟榔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141
淫羊藿

2010年版药典中药饮片用法用量表

2010年版药典中药饮片用法用量表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木通 木棉花 木蝴蝶 木鳖子 五加皮 五味子 五倍子 太子参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松 瓦楞子 牛黄 牛蒡子 牛膝 毛诃子 升麻 片姜黄 化橘红 月季花 丹参 乌药 乌梢蛇 乌梅 火麻仁 巴豆 巴豆霜 巴戟天 水飞蓟 水牛角 水红花子 水蛭 玉竹 功劳木 甘松 甘草 炙甘草 甘遂 艾片(左旋龙脑) 艾叶 石韦 石吊兰 石决明 石菖蒲 石斛 石榴皮 石膏
老鹳草 地龙 地枫皮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黄 熟地黄 地榆 地锦草 芒硝 亚乎奴(锡生藤) 亚麻子 西瓜霜 西红花 西青果 西河柳 西洋参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虫白蜡 肉苁蓉 肉豆蔻 肉桂 朱砂 朱砂根 竹节参 竹茹 延胡索(元胡) 华山参 自然铜 伊贝母 血余炭 血竭 全蝎 合欢皮 合欢花 决明子 冰片(合成龙脑) 关黄柏 灯心草 灯盏细辛(灯盏花) 安息香 防己 防风 红大戟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椿皮 槐花 槐角 雷丸 路路通 蜈蚣 蜂房 蜂胶 蜂蜡 蜂蜜 锦灯笼 矮地茶 满山红 滇鸡血藤 蔓荆子 蓼大青叶 榧子 榼藤子 槟榔 焦槟榔 酸枣仁 磁石 豨莶草 蜘蛛香 蝉蜕 罂粟壳 辣椒 漏芦 赭石 蕤仁 蕲蛇 槲寄生 暴马子皮 墨旱莲 稻芽 僵蚕 鹤虱 薤白 薏苡仁 薄荷 颠茄草 橘红 橘核 藏菖蒲 藁本 檀香 翼首草

《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增补本一部修改品种明细

《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增补本一部修改品种明细

①【鉴别】薄层鉴别:多处修订及订正; ②增加增加【浸出物】【含量检测】检测项; ③饮片:增补检测项 ①【鉴别】薄层鉴别:“加10%盐酸的50%甲醇溶液”改“加10%盐酸的50%甲醇溶液 地榆 50ml” 当归 ①饮片项下酒当归检测项后面的性状删除 ①增加【鉴别】“显微鉴别”粉末、【检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 出物】【含量检测】等检测项; 红大戟 ②【鉴别】“薄层鉴别”全新修订,增加对照品 ③饮片:增补检测项 ①【含量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分子式(C27H30O15)改(C27H32O16) 红花 麦芽 ①【鉴别】显微鉴别:多处修订 赤小豆 ①来源:“umbeuata”改“umbellata” ①来源:增加好望角芦荟,习称“新芦荟” 芦荟 ②【检查】“水分、总灰分”标准要求各增加一倍 ③【含量检测】标准要求分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 ①【鉴别】“薄层鉴别”删除对照品 苏木 ②【含量检测】删除 ①拉丁文“HERBA”改“FOLIUM” 巫山淫羊藿 ②【性状】“二回”删除 吴茱萸 ①【含量检测】对照品溶液的制备“0.15mm”改“0.15mg” 佛手 ①【含量检测】对照品溶液的制备“15ul”改“15ug” 诃子 ①【鉴别】薄层鉴别“C18固相萃取小柱”改“C18(300mg)固相萃取小柱” 补骨脂 ①【鉴别】薄层鉴别“显相同的两个蓝白色荧光斑点”删除“蓝白色” ①炮制方法“食用胆巴”删除“食用” 附子 ②【含量检测】“总生物碱”删除 ③饮片项下炮附片【含量检测】“总生物碱”删除 ①增加【检查】“水分、总灰分”检测项 青皮 ②饮片项下相应增加【检查】“水分、总灰分”检测项 苦杏仁 ①【检查】过氧化值(附录ⅨD)改(附录ⅨP) 枇杷叶 ①【鉴别】显微鉴别“中柱”改“束” 京大戟 ①增加【鉴别】“薄层鉴别”、【检查】“水分”【浸出物】【含量检测】等检测项 泽泻 ①来源:“orientalis”改“orientale” ①【含量检测】马兜铃酸I(C17H11O7N)改(C17H11NO7) 细辛 ②【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改“解表散寒” 茺蔚子 ①增加【含量检测】检测项 北豆根

中药龙胆的应用传承

中药龙胆的应用传承

中药龙胆的应用传承吴立宏【摘要】Based on approaches of herbalism and phytotaxonomy,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on Chinese gentian root wa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rigin of Chinese gentian root varied from the single origin Gentiana scabra Bge. before the Five dynasty to the two-origin Chinese gentian root, which are G. scabra Bge.and G. manshurica Kitag. , after Song dynasty. And then the four-origin Chinese gentian root appeared with some substitute and fake materials. The producing area and authenticity have also been changed from place to place historically. The collecting and preparing methods innovated continually.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action and utilization developed constantly in clinic practice.%运用本草学和分类学方法对古今本草涉及龙胆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表明中药龙胆品种在五代以前由龙胆Centiana scabra Bge.单一来源到宋以降由龙胆和条叶龙胆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两个来源再到现在4个来源的变化,有正品、代用品和伪品差异,产地与道地性随历史而变迁,采制与炮制方法不断改进,性、效、用因临床应用而不断完善.【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1(013)002【总页数】8页(P340-347)【关键词】龙胆;本草;本草学;传承【作者】吴立宏【作者单位】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新资源与质量标准综合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龙胆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及泻肝胆火之功效,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龙胆生产工艺规程

龙胆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龙胆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龙胆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饮片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龙胆5.1.2规格:段5.1.3性状:龙胆:本品呈不规则形的段。

根茎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

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有的有横皱紋,具纵皱纹。

切面皮部黄白色至棕黄色,木部色较浅。

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本品呈不规则形的段。

根表面无横皱紋,膜质外皮已脱落,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

切面皮部黄棕色,木部色较浅。

5.1.4企业内部代码:5.1.5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肝、胆经。

5.1.6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5.1.7用法与用量:3~6g。

5.1.8贮藏:置于燥处。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无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龙胆生产工艺流程图:6.2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 6.2.1领料6.2.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龙胆原料。

6.2.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药材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2.2净制:6.2.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龙胆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2.2 .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药用植物资源-滇龙胆

药用植物资源-滇龙胆

中药材滇龙胆摘要:采取文献调查、资料调查、上网调查等方法,对四川、云南、贵州省区野生滇龙胆资源分布、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状况及滇龙胆人工栽培现状、市场及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滇龙胆野生资源蕴藏量进行了估算,并对滇龙胆在药材资源、人工种植、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滇龙胆资源可持久续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滇龙胆;功效成分;药用正品;检索表;鉴别;资源情况;资源分布;开发利用;总结1、活性成分、功效主治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又名坚龙胆、小秦艽、蓝花根、炮仗花、苦草,是中国特有物种,常生于向阳荒地、疏林和草坡,云南是其道地产区[1]。

滇龙胆是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龙胆3种基源植物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为中国常用大宗中药材[2],是龙胆泻肝片、龙胆注射液、苦胆草片等200余个中成药的主要原材料。

滇龙胆首载于《滇南本草》[3],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生于海拔1100—3000米的山坡草地、灌木丛、林下及山谷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龙胆味苦,性寒。

归肝、胆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4]现代研究表明滇龙胆具有保肝、健胃、消炎等多种药理作用,龙胆苦苷则是其主要成分。

临床上,滇龙胆常被用于治疗肝胆疾病、皮肤病、急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5]滇龙胆的主要成分为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服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5.10%,龙胆苦甙含量5.01%。

地上部分含龙胆碱,秦艽碱乙(gentianidine),秦艽碱丙(gentiana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龙胆泻肝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龙胆泻肝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龙胆泻肝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与改进赵森铭【摘要】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龙胆泻肝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进行研究与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甲醇提取样品,10%硫酸乙醇显色,365 nm波长荧光检视,同时检测栀子、龙胆、地黄和甘草;采用薄层色谱法,甲醇提取样品,254 nm波长荧光检视,同时测定柴胡、当归.结果方法简便快速,斑点完全分离、清晰.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龙胆泻肝丸的快速鉴别.【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3(022)020【总页数】3页(P51-53)【关键词】薄层色谱鉴别;龙胆泻肝丸;改进【作者】赵森铭【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洛阳 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R286.0龙胆泻肝汤方出自清代汪昂《医方集解》[1],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炙甘草等10味药材组方[2],是中医治疗肝胆实火、三焦湿热的重要良药[3],临床应用广泛,治疗效果颇佳,剂型亦较多,其中龙胆泻肝丸是常用剂型。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龙胆泄肝丸薄层鉴别前处理方法操作烦琐复杂,不利于日常快速监督检验。

笔者发现,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龙胆泄肝丸薄层鉴别2方法操作,即使无龙胆药材的阴性样品,在龙胆苦苷对照品相应位置也会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经证明此斑点为栀子苷的斑点,说明该法专属性不强[4-5]。

因此,笔者建立了一个可以同时鉴别龙胆与栀子的薄层鉴别方法。

在此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全信息薄层鉴别理论,经过研究和优化,进一步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栀子、龙胆、甘草和地黄薄层鉴别方法。

经过试验,还建立了同时测定柴胡和当归薄层鉴别方法。

通过2个薄层色谱法做到了对6味中药材进行鉴别,可大幅度节约分析成本,全面、直接地反映药品的质量。

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Reprostar 3型薄层数码成像系统,TLC pLate HeaterⅢ薄层加热板,940型TLC紫外灯箱,均为Camag公司生产;瑞士普利赛XT型电子天平;F8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KQ2200B型超声清洗仪器;HH-6型恒温水浴锅;GF254薄层板(自制,10 cm×10 cm,10 cm×20 cm)。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及饮片拟收载品种中医标准修订内容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及饮片拟收载品种中医标准修订内容1

品名
一枝黄花
丁公藤
丁香
九节菖蒲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 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 腹冷痛,肾虚阳痿。 原无“归经”,今据 开窍化痰,醒脾安神。用于热病 辛,温。归心 增加“归心、胃经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神昏,癫痫,失眠健忘,耳鸣耳 、胃经。 ”。 (中药材第一册)》 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外治 增加。 痈疽疮癣。 辛、微苦, 增加了“归肝、 温;有小毒。 胃经。” 归肝、胃经。 咸,温。归肝 (未改动) 、脾、肾经。 原标准中没有注明归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 经。今据功能主治及 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 临床应用增加。 肿痛,虫蛇咬伤。 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 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 膝酸痛。
大蒜
根据《纲目》“入太 阴、阳明”,《本草 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用于痈 辛,温。归脾 增加归经,补“脾 经疏》“入足阳明, 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 、胃、肺经。 、胃、肺经”。 太阴,厥阴经”补之 泻,痢疾。 。 苦、涩,凉。 增加“凉”。 归心、肝经。 因大蓟性凉,故增。 凉血止血。用于衄血,吐血,尿 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 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 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 骨蒸潮热。
“诸痛痒疮皆出于心 ”并参照《本草求真 》记载“入心、肺” 修订。
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 疮,清肺化痰。用于跌扑伤痛, 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 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八角茴香
辛,温。归肝 、肾、脾、胃 (未改动) 经。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 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 腹冷痛。
八角莲
三白草
-2-
品名 三棱
性味归经修 性味归经修订的部 性味归经修订的理 订后 分 由 辛、苦,平。 (未改动) 归肝、脾经。 苦、寒。有毒 。归肝、胃、 增加归经。 大肠经。 苦、辛,温。 未改动 归肝、肾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胆
Longdan
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茎。

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 3~l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

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

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鉴别】 (1)本品横切面:龙胆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较厚。

皮层窄;外皮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栓化;内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每一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

韧皮部宽广,有裂隙。

形成层不甚明显。

木质部导管3~10个群柬。

髓部明显。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坚龙胆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

木质部导管发达,均匀密布。

无髓部。

粉末淡黄棕色。

龙胆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扁方形的小细胞。

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平周壁显纤细的横向纹理,每一细胞由纵隔壁分隔成数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大多连珠状增厚。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约至45μm。

坚龙胆无外皮层细胞。

内皮层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平周壁的横向纹理较粗而密,有的粗达3μm,每一细胞分隔成多数栅状小细胞,隔壁稍增厚或呈连珠状。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备用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
液5μl、对照品溶液1p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s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9.0%(附录ⅨH 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Ⅸ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36.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

理论板数按龙胆苦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龙胆苦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滤液备月,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lO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龙胆含龙胆苦苷(C16H2009)不得少于3.0%;坚龙胆含龙胆苦苷(C l6H2009)不得少于1.5%。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龙胆本品呈不规则形的段。

根茎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

根圆柱形,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有的有横皱纹,具纵皱纹。

切面皮部黄白色至棕黄色,木部色较浅。

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本品呈不规则形的段。

根表面无横皱纹,膜质外皮已脱落,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

切面皮部黄棕色,木部色较浅。

【含量测定】同药材,龙胆含龙胆苦苷(C16H2009)不得少于2.O%;坚龙胆含龙胆苦苷(C l6H2009)不得少于1.0%。

【鉴别】(除横切面外)【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用法与用量】 3~6g。

【贮藏】置干燥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