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资料

合集下载

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

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

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

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

鲁迅先生的简介资料

鲁迅先生的简介资料

鲁迅先生的简介资料鲁迅,字梦笔,号阿Q,浙江金华人,早年受中国现代最著名诗人顾嗣立、朱彝尊,及创立中国群众文学派的李大钊的影响。

鲁迅曾是北洋军官,主要文学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事新编》、《祝福》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他是中国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鲁迅的简历鲁迅,原名周树人,号梦笔,号画眉、小鹤,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金华,浙江温岭人。

鲁迅曾受中国现代最著名诗人顾嗣立、朱彝尊,及创立中国群众文学派的李大钊的影响;其子鲁滨逊受到他的父亲的影响而入伍,就读于北洋军校,担任过军官,1911年辞去军官职务,到美国深造,毕业后在上海创办《语丝》,参与创办《优知天下》,随即又创办《南早》等,并加入匪会的中央委员会,编辑《中华世界报》等,广泛参与共产党在中国的运动,后赴日本生活。

鲁迅一生著述鲁迅一生发表了大量的书籍、诗歌、文学和历史文章,其中有些自己创作,有些是编辑和收集,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事新编》、《朝花夕拾》、《老残游记》及《祝福》等,有批判性的小说,有张择端的短篇小说,有英雄悲歌,有抒情漫话,有诗歌酝酿的散文,有四部史诗,有历史剧,有时间性的报告文章,更有自传体文学作品《野草》,等等。

外,鲁迅在文学上提出了“闹剧风格”,被称为“鲁迅风格”,称他的文学作品有“天赋的诗学家”“批判的艺术家”“唯美艺术的奠基者”“社会史的编制者”“东方晚清文化开拓者”等。

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鲁迅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开拓了中国文学的新境界,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他的著作大多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尤其是批判的小说,劝谏清廷的文章,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式,其反映中国当时社会矛盾的抒情小说,深受读者和学者的赞誉,为中国文学界熠熠生辉。

此外,鲁迅把传统文学及自然神学和现代文学一道融入演说中,从而形成了“鲁迅风格”,其特色也受到了中国文学家们的赞誉。

鲁迅更是中国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和抒情文学影响了日后很多学者和文学家的创作方式,例如《插图小说》等。

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浙江宁波人,字梦笔,号阿Q,后改名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诗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及革命思想家。

鲁迅,中国近代重要的文学家,独特的文学思想家,人类思想文明史上伟大的精神改革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标志着新思想的到来,并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的新时代。

鲁迅从小喜爱阅读,诵读儒家文献,看着古代小说,立志长大要研习古文,少年时就作诗,笔名“惠”,“清绝”,“阿Q”,改名“鲁迅”。

鲁迅曾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但未获得学位。

1905年,他发表《古怪文学报》,发表许多有思想见解的散文、短篇小说,开始用文字剖析现实。

1918年,鲁迅先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集《围炉夜话》,这部作品创造了新的写作题材和手法,它是思想文学的艺术实现,体现了鲁迅一向崇尚新的作文理论,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文学分水岭。

鲁迅的小说被世人称为“新月传”,它立足于社会现实,兼牵传统文学,把激进派正义理想和悲剧意识以及批判意识融汇研究新型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了中国文学新的形式和审美价值。

鲁迅的散文受到国内外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他的话语久远延续,这是一种“缺乏偷听的民族思维”,它被整合在现代语言文学里,将隐含的“超现实诗性”藏于新的文学空间,它代表了当时小说的新方向。

鲁迅还注重政治参与、公众行动,1927年创办《新青年》杂志,后来又投身于中国共产党,敦促新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同促进中国民族独立和一体复兴,在新文化运动中领导和推动了改革与创新的进程。

鲁迅曾被《TIME》杂志评为亚洲20世纪百大人物之一,其小说、散文被广泛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读者中广为流传,他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中国文人,他创造了新时代的发展和改革,被誉为中国现代思想家。

今天,我们仍不曾忘记鲁迅先生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更不会忘记他劝说改革、敦促进步,筑梦四海,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宝贵的思想基础;在正义和真理方面他也给了后人无尽的启示,使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探索最真实的人生和最宏大的梦想。

鲁迅先生的故事和名言名句

鲁迅先生的故事和名言名句

鲁迅先生的故事和名言名句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文化巨匠,作家、思想家、翻译家,也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提倡现代文学、反对旧文学。

他用生命的热情、信念和行动阐明了一种精神向度、伟大而光辉。

一、鲁迅先生的故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笔名鲁迅。

出生于浙江绍兴,家境富裕,父亲是“爷爷式”的大地主,对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上学经常去杭州念书,鲁迅先生对那里的人民生活和习俗有很深的感触,也使得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逐渐加深。

母亲的逝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也让他的心灵更加感动,投入了文艺创作和思想斗争的事业中。

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经典,不仅反映了中国现实的苍凉和无奈,揭示了自由、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也表达了个人人生的悲愤和独立品格的探求。

二、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作家的一生,总是留下许多语言的遗产,而鲁迅先生更是如此。

他的许多名言名句还深入人心,流传至今。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鲁迅先生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

他强调要读书,但读书不能只是量的积累,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总结,然后用所学的知识来创作,才能成为独树一帜的作家。

2. 不怕虎,只怕人。

这句话表面上是讲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深层次上讲的是对实质上的强权的挑战。

在鲁迅先生的朝代,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受到了各种政治权力的控制和限制,他希望通过文学来激起读者对于强权的关注和反抗。

3. 走自己的路,不必理会别人道路上的云和风。

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于个性和独立的重视。

在他的时代,个人的特色和不同以往的思想被正式界定为反革命、修正主义,甚至是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基本价值,这些都遭到冷遇和迫害。

他希望倡导人独立思考、坚守原则和走自己的路。

4. 用恶心去战胜恶。

这是鲁迅先生对于行为准则的表述。

他提倡讲道义、对错分明,但不同于权威、刻板、功利,更多的是关注对人的影响和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

鲁迅先生的资料简介

 鲁迅先生的资料简介

鲁迅先生的资料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号灵风,中国近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深受传统文化熏陶。

他自幼聪颖,精通经史子集,早年就读于绍兴求是书院。

后来,他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

在日本,他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危亡,思考中国社会的问题,并逐渐形成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鲁迅的文学创作开始于20世纪初,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小说《狂人日记》,该作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通过“我”的视角,鲁迅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因社会不公而发狂的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他的另一力作《阿Q正传》则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

除小说外,鲁迅还涉足散文、诗歌、翻译等领域。

他的散文以《呐喊》、《彷徨》、《野草》等集子为代表,揭示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丑恶的深刻认识。

鲁迅的诗歌以《红楼梦后感》、《临湖感怀》等为典范,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感情。

鲁迅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提倡文学要为社会进步而服务。

他的文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鲁迅一生坎坷,面对国家的危难,他坚定支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

他积极投身文学、政治和社会活动,呼吁文艺家要有社会责任感。

他曾任北大文学院教授,是中国左翼文学团体“鲁迅艺术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

1936年,鲁迅因肺病辞世于上海。

他的离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

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崇高品质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人物,他的思想和作品仍然在当今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优选】关于鲁迅简介资料

【优选】关于鲁迅简介资料
大家猜猜鲁迅的桌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面跟别人的桌面有 从此后,鲁迅在桌面刻了个大大的”早”字,暗下决心,要时时早,事事早。
鲁迅(1881-1936),浙 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 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 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 树人,字樟寿,号豫才; “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 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 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 习惯称之为鲁迅。
• 小时候的鲁迅家境宽裕,周围人都挺喜欢 这个小少爷, 这就是鲁迅小时候的卧室。
•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 《过客》等24篇作品。
•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 腔北调集》等。
• 鲁迅逝世时才55岁,可他的作品就有700多万字, 他的作品改编成连环画、电影等。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 (鲁迅·自嘲)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鲁迅12岁起就在三味书屋读书,在这里学习了5年。
鲁迅12岁起就在三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味书屋读书,在这 《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毛泽东
感谢观看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多了,便成了路。 (《故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鲁鲁迅先生的简介

鲁鲁迅先生的简介

鲁鲁迅先生的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
的开创者和杰出代表。

他的文学作品极具思想深度和社会关怀,尤其
是对于中国旧制度的批判和对于人性的探讨,使得他成为了中国现代
思想和文化的象征。

鲁迅于1881年生于浙江嘉兴,家境富裕,但由于父母过世,他
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先后在上海、江苏、杭州等地度过了青年时代。

1902年,鲁迅考入南京高级师范学校,三年后毕业后在天津沦陷
一事中担任了救济难民的义务工作,这一经历也是他社会思想和文学
创作的重要来源。

鲁迅最早的创作是汉文学说文章,不久开始接触英文,并于1918年开始用中文写作。

他的小说、杂文和评论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和道德混乱,深刻揭示了官僚和封建制度的黑暗和教育体制
的短处,无情地批判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人们的自私贪婪。

他的创
作充满着激情和苦闷,话语具有强烈的反叛性和启示性。

鲁迅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对于文学、艺术和文化传播的思考和
实践。

他曾创办《新星》等文学刊物,提倡现代主义文学和民族解放
的革新思潮。

他也是文化批评家,谴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腐朽和没落,并推崇西方现代文学和艺术的精髓。

鲁迅先生于1936年在上海去世,留下了光辉的文化遗产和激励
人心的政治遗志。

他的思想和创作承载了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内涵,
并对后代作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精神所在,包括对于自
由与民主的坚定追求、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关注、对于真理和正义
的执着不懈,值得我们永远记忆和缅怀。

描写鲁迅先生资料

描写鲁迅先生资料

描写鲁迅先生资料
1. 鲁迅先生,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号漱石,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作家和革命家。

2. 鲁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 鲁迅先生的父亲是一位地方官员,他的家庭环境相对较为富裕。

他从小就展示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4. 鲁迅先生在北洋政府的考试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奖学金前往日本留学,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医学。

5. 鲁迅先生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社会问题和人权的思考。

6. 鲁迅先生在留学期间开始写作,他的作品被称为“迅猛”风格,真实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7.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许多经典之作,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草地》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于普通人民的同情。

8. 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现代意识的唤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启蒙者。

9. 鲁迅先生也是一位重要的革命家,他积极参与了反对帝制和封建制度的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10. 鲁迅先生于1936年逝世,他的离世引起了广泛的哀悼和追思。

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

鲁迅的简介 文档

鲁迅的简介 文档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豫亭,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

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2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1]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编有《鲁迅全集》。

[1]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物关系周树人外文名Zhou Shuren,Lu Xun,Lution别名鲁迅、令飞、迅行、周逴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职业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毕业院校仙台医学院主要成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开放者中国首位白话文作者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1生平经历▪家世/家人概况▪早年▪从政▪革命2文学旅程▪笔名▪病逝▪分类3个人成就▪文学成就▪历史成就4个人作品5人物评价6相关纪念▪鲁迅文学奖▪鲁迅文化奖▪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生平经历编辑家世/家人概况鲁迅祖籍湖南道州,后迁居绍兴,到鲁迅这一辈,已是第十四代了。

他的先祖,由农民不断发家成了财主。

一个共同的宗祠下分成好些“房”,如“覆盆房”、“清道房”、“竹园房”等等。

鲁迅一家属于“覆盆房”的一个分支。

“支覆盆房”全盛时期占地三千多亩,还有七、八座当铺。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七篇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和开路先锋,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篇1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与章闰水建立友谊,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

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

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

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

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

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同居生活。

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

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简介

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简介

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鲁迅的少年时期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

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13-14]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

每每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

家境益艰。

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

鲁迅求学时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

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20-22]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

3月,公费赴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为日语学习速成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剪辫。

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24-25]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于弘文学院结业。

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6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

夏秋间,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

鲁迅先生背景

鲁迅先生背景

鲁迅先生背景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号独树。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先驱者之一。

下面是鲁迅先生的背景信息。

早年生活
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世家。

他的祖父是儒家思想的追随者,父亲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医生。

鲁迅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培养了他深厚的学识和思辨能力。

留学经历
鲁迅曾经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医学院。

在日本期间,他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潮,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落后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段经历对鲁迅的思想触动极大,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文学事业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他的文学作品深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他以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苦难,并呼吁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思想影响
鲁迅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学作品被广泛传阅,激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他的呼吁“以百姓之言,破朽决”,“以百姓之言,兴觉醒”,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终年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逝世,享年55岁。

他的去世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思想和作品将永远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

以上是对鲁迅先生背景的简要介绍,他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在中国文化史上。

鲁迅先生简介

鲁迅先生简介

鲁迅先生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用来形容鲁迅的)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

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

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故乡》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

(其中《少年闰土》就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17课),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种文字。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鲁迅先生的笔是投枪,是匕首,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是最任性的。

《鲁迅全集》融会了20多年来鲁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内容更加充实严谨,学术资料的可靠性更强。

鲁迅先生名言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鲁迅·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鲁迅·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趣味知识小报鲁迅先生的资料

趣味知识小报鲁迅先生的资料

趣味知识小报鲁迅先生的资料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决不是一个专事挑剔世界或者专事贬损他人的写手,也不是一个执意要以破坏和批判的方式发泄怨愤的刻薄者。

事实恰恰相反。

鲁迅是一个目的明确、标志清晰、开宗立旨的建设者。

他要建设的是什么?第一是人,第二是人国。

早在留学日本时期,年轻的鲁迅就执著地追究这样的问题: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以巨大的热情十分勤勉地考察了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努力从中寻找救人于倒悬、救国于水火的途径。

1907年,26岁的鲁迅用文言写出了《文化偏至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观、文化观、文学观、人性观。

可以说,鲁迅是目的与方法是同时找到的。

建设具有尊严意识、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个人,是这位26岁的年轻思想家所设定并且日后终生信守的文化目标,走向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冲破物质的束缚,突出精神的意义,表现个体生命的价值,抗拒以群体名义对个体价值的压抑和取消(“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尊个性而张精神”——语见《文化偏至论》)。

具体方法是什么呢?鲁迅认为,需要一大批精神界战士,按照“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尊个性而张精神”的基本意旨,破坏吃人的旧文化,建设立人的新文化。

精神界战士从哪里来?从那些具有精神觉醒的文化人士中产生。

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企图做一个精神界战士,披荆斩棘、踏遍废墟、义无反顾地走向自己所设计的立人蓝图,实现立人理想。

鲁迅先生生平事迹

鲁迅先生生平事迹

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鲁迅先生生平事迹鲁迅先生生平事迹5篇鲁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思想家,在过去的社会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大家读过他的故事都会知道,不妨一起回顾一下吧。

鲁迅简介简版

鲁迅简介简版

鲁迅简介鲁迅(1898年3月18日-1922年5月25日),字鲁直,笔名周海婴、周树人、洪应明、三船夫解语等,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在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段动荡混乱的时期。

由于当时人们大都受到封建主义统治时期所产生的一种思想——封建意识的影响而没有能力创造出新的文学作品来。

鲁迅先生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处于这样一个动荡混乱的社会中,他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思想传统和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位承前启后并且开创着一个新时代的伟人。

他以他非凡的才华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一、人物形象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位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学家。

从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批判到对人生的超越与思考,这一切都表现出他崇高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且形成了以自己为代表意义的人物形象和思想体系。

鲁迅先生从自身经历中发现人之初性本善出发,“以本为源”,强调人必须有自觉性,这是一种思想自由和人格解放,也是鲁迅一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思想魅力上来看,鲁迅先生是对封建传统的一种否定和批判以及对于未来人生观念的认识。

在这些思想体系中鲁迅先生有着自我批判精神并在以后创作中逐渐向自我否定靠近:既要肯定自身的优点也要批判自身缺陷;既要反映出封建社会底层人民对美好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追求;又要揭露封建社会统治者为满足个人私欲而采取的种种禁锢手段;还要以丰富且深刻的思想内涵来充实自己,从而实现人生态度上至理想境界上至道德境界上到社会责任感上均达到了高度一致。

鲁迅先生笔下那些鲜活人物形象,也正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而又独特而深厚的理解和认识,才构成了鲁迅独特的人生内涵和高尚人格魅力。

二、文学创作鲁迅的小说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杂文”,也就是短篇小说,或者是杂文。

他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始终坚持了对“国民”这一概念的立场上去。

鲁迅先生的生平资料

鲁迅先生的生平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革命家、教
育家。

十七岁之前曾用名
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并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
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
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
门学校(今日本的东北大学)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共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

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
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他是对我们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个人概况
中文名:鲁迅
外文名:Lu Xun
别名:周树人、周樟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
会稽县
出生日期:1881年9月
25日(辛巳年)
逝世日期:1936年10
月19日
个人背景
职业: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毕业院校:仙台医科专门学校(日本东北大学)
个人贡献
主要成就: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文学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其他信息
身高:161厘米
血型:O型。

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的资料一、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曾用笔名芸隐、士隐等。

他是中国近现代作家、思想家、文化评论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

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实践探索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境界。

二、生平1.早年经历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贫寒的书香门第。

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中文、日文和英文。

1902年,他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加拿大温哥华大学和东京医科大学。

在日本期间,他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等思想的熏陶。

2.文学生涯鲁迅的文学创作分为两个时期:白话文学时期和实事小说时期。

他以白话文为载体,试图革新文学语言和形式,致力于书写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

在实事小说时期,鲁迅以散文体撰写了大量杂文和评论文章,对时事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观察和批判。

三、思想1.民主主义思想鲁迅是中国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倡导平等、自由、科学、民主的社会制度,呼吁人民的觉醒和革命。

2.文化批判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主张摒弃旧有的陈腐观念,追求新的人文精神。

3.人道主义思想鲁迅对人道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关注和反思。

他通过小说和杂文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怀,呼吁消除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追求人类的共同幸福。

四、影响1.文学影响鲁迅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白话文打破了古文的束缚,为现代汉语文学奠定了基础。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观察而闻名,成为国内外文学研究的热点。

2.思想影响鲁迅的思想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指导,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他的文化批判和人道主义思想也引起了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关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 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

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

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

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

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呐喊〉自序》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

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

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

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

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

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

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

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

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

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

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

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

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

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

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

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

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

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

这使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

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

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

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

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

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

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

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

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

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

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

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

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

《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

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

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

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

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

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

《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

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

《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

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

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

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

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