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符号与模型详细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A.模型1.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3.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B.符号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1)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硫原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等B.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
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27图示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A.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1)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3)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B.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的构成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夸克1)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2)夸克还可以再分C.带电的原子——离子1.离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新版)浙教版
显正电
显负电
联系
得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失电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一.元素的种类
1.物质由元素组成,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110 多种,包括人造元素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
1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
离子
如:钠离子(Na+)、铜离子(Cu2+)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 离子所带电荷数取决于它得失电子的数目。
4、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核外电 质子数>核外电 质子数<核外电
子数
子数
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二章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2)化学式中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其个数,计算时可先求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质量,再乘其个数。如 的相对分子质量 。
(3)结晶水合物中的“·”表示结合的含义,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应将“·”前后两部分的相对质量相加而不是相乘。如 的相对分子质量 。
拓展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可以通过比较某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29的大小关系,判断该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若 (气) ,则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若 (气) ,则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气)与29相差越大,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越大。
辨析比较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性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
数值与单位
数值非常小,单位为“ ”
数值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质量相同的不同原子构成的纯净物,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物质所含的原子个数越多。如1克铁和1克铝,由于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1克铝中所含铝原子的个数比1克铁中所含铁原子的个数多
D
[解析] 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方法点拨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1.公式法:相对原子质量 。
2.比值法: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3.微粒法: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题型2 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概述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概述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4)模型的类型【说明】由于模型具有简单化、理想化的特点,为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应用模型方法时也要注意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模型毕竟不是原型,它与原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因此将由模型得来的信息处理后所得结果外推到原型时,要注意原型的各种复杂的条件和因素。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例如,s(路程)、t(时间)、g(克)等。
2.符号的作用(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符号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图形等。
某些公共标志,如交通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等也可以认为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
3.几种常见符号简介符号能简明地表示事物,在生产、生活、各学科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
(1)常见数学符号。
加、减、乘、除(+、-、×、÷)、三角形(△)、平行(//)、数的平方(n2)、数的开平方(√n)等。
(2)常见天气符号(如图所示)(3)常见物理符号。
力(F)、电流(I)、电压(U)、电阻(R)、速率(v)等。
(4)常见的通用符号(如图所示)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1)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2.5.2 表示元素的符号——元素周期表(学生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5-2表示元素的符号——元素周期表目录 (1) (2) (3) (5) (7)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作元素周期表。
1.编排结构(1)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表示7个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每个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元素,这正是“周期性”的具体表现。
(2)纵列(族)元素周期表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族,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其中,对于原子而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从元素周期表中可获得的信息①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可知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
②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等。
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1)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理论依据。
(2)由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材料、农药、催化剂等)。
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除第一周期外)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1~4主族以金属元素为主,副族全部是金属元素,5~7主族以非金属元素为主,0族全部是稀有气体元素。
说明自然界各元素间存在着元素性质等方面的周期性变化。
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周期性变化掌握元素的性质。
如判断元素的活动性:同一周期中越靠左金属性越强,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中越向下金属性越强,所以金属活动性Na>Mg>Al,K>Na。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课件--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解析] 图①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图②的变化过程中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也是这种情况
结论
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不同数量的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不同的分子
不同种原子以不同的原子数量可以结合成不同的分子
总结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特别提醒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不变,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改变
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解题通法巧解化学微观示意图题
此类试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图示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另一种是利用示意图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图中一般单个球表示原子,如 “ ”“ ”“ ”等;多个球连在一起表示分子,如“ ”“ ”等。图中若只有一种微粒,则属于纯净物,如图1所示;若有多种微粒,则属于混合物,如图2所示。
原子
[解析] 由图②、图③可知,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
(3)图②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混合物
[解析] 图②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A、地球仪;B、 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 O2★读图:书本P37图2-3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得:(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利用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2)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电解水最终变成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质量比为,这是个变化。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注: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3、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等,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识点分析】一.模型1.模型法: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2.模型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模型的分类:(1)对不易观测的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地球仪、行星模型、分子结构、细胞结构。
(2)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计算机图像。
(3)可以是对复杂的对象和过程的示意:比如化学反应过程模型描述。
(4)模型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模型。
二.符号1.符号的定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符号的分类:数学运算符号、交通符号、汽车标志、元件符号、商标、单位符号等。
三.模型与符号的应用1.表示物质变化的过程:2.简化事物的描述【例题分析】【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此图为交通信号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B.此图是坐标图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是细胞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此图是分子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A.足球烯B.电路图C.m-V图D.危险品标识【答案】D【解析】A.图中为足球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电路图是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为m-V的关系图象,属于物理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安全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3.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svtB.C.D.【答案】C【解析】A.这是一个速度的计算公式,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 .这是一个水分子模型,故B 不符合题意;C .这是一个人行横道的警示标志,故C 符合题意;D .这是一个C 60分子结构模型,故D 不符合题意。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2.7.2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分子质量(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7-2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分子质量目录 (1) (2) (3) (8) (12)一、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作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的一种相对质量(用符号M r表示)。
【说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质量也越大;②质量相同、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越多。
二、根据化学式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如: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H:O=(1×2):(16×1)=1:8练习:(1)计算二氧化碳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硫酸(H2SO4)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碳酸氢铵(NH4HCO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计算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00%=2/18×100%≈11.1%练习:(1)求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计算碳酸氢铵(NH 4HC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硝酸铵(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说明】由上可知,知道了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比,也知道该物质的量,就能算出一定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思考】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180克水中含有多少氢元素和氧元素?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的五种基本类型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要注意将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原子个数,再进行求和。
结晶水化合物中的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在内,如Cu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5×18=250.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A m B n 为例)()()m A A m m B B n⨯=⨯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模型模型是依照实物的现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等。
知识点二:符号代表事物的标记。
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电流I、电压U、电阻R等。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模型1.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现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3.类型:①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表示一个过程的示意图;④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金属中的自由电子B.衣藻结构图C.电流表D.水分子解析:A、这是原子核与自由电子的结构模型,故正确;B、这是衣藻结构图,是模型,故正确; C、这是统计用电情况的电流表,不是模型,错误; D、这是水分子的结构模型,故正确.答案:C变式训练一:如图所示水的三态变化的粒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状态甲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而改变B. 状态乙是水蒸气C. 蒸发是由状态丙转变成状态乙的现象D. 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时,需要吸收热量答案:A变式训练二:如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答案:组成方面: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故填: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结构方面: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故填: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性质方面: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变化方面: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考点2.符号1.符号:代表事物的标记。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浙教版八下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注:公式是模型,如:RUI;而单独的字母I 是符号。
各种标志是符号,如。
电路图是模型;而电路图中各种单一的电路元件是符号,如。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4、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 等)5、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
体积一般是10-10米数量级,质量是10-27千克的数量级。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道尔顿(认为原子不可再分,实心球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枣糕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
2、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对于原子而言: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几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如氕原子没有种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科学-(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
(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带正电荷质量很大的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电)(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 知识点归纳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
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 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1)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是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 数
(五)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名称的符号。。 2、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除H、N、 O、F、Cl、Br、I外,其它元素还可表示一种物质。 3.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2)元素根据其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按原子结构规律排成的周期表叫元素周 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5、离子:(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失去电子——阳离子 得到电子——阴离子 6、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 合物。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 稀有元素: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在自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
7元素的分布 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含意最多的是 铝,其次是铁。 ②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和氢。铁、碘、锌等为微 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应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过
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③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含量较高的还有氯元素和 钠元素。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 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 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 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 太阳运转一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磁性是指物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其中铁质的磁体叫做磁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化是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因此,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是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它们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磁感线不相交,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三、地磁场:地磁场是指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这个现象首先由我国宋代的XXX发现,磁针在指向真北方的同时,还会偏离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叫做磁偏角。
四、电生磁: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两端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当电路中有电流时,测电笔会发出声音或者亮灯,表示电路通电。
3、用电安全:①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②不要在使用电器时接触水或者其他液体;③不要随意拆卸电器;④不要在电器过载时继续使用;⑤不要在电器损坏时继续使用;⑥不要在电器故障时自行修理,应该找专业人员维修;⑦不要在插头插座上拉扯线缆;⑧不要将电器插头插入不匹配的插座中;⑨不要在电器使用时离开现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
(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模型
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3.类型:
(1)物体的复制品
(2)事物变化的过程
(3)图片
(4)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2课时)
一、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1、认识水分子模型(如图)
蓝色球――氢红色球――氧
2、水分子电解模型
3、道尔顿(英)的原子学说理论
――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及其变化的新纪元。
4、电解水实验结论: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5、思考: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具有水的性质,而是具有它们各自的特性;
在该变化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自身一直没有变化。
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6、物质的构成:
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类物质、碳、氦气、氖气和氩气(稀有气体)等
二、不同种类的物质
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以字母组合成单词为比喻,说明物质的微粒构成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读图思考: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的结构,说明了什么?金刚石的石墨的性质一样吗?
金刚石石墨足球烯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4、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
三、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和原子都是非常微小的粒子,那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究竟有多少呢?
原子半径:10-10米数量级
原子质量:10-26千克、10-27千克数量级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2课时)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
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浸入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的电子嵌在中间。
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核式模型”实验过程――用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
大部分沿直线运动、极少发生偏转、有的被反弹
4、玻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5、“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
有的区域多,有的区域少
――说明建立模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修正
的过程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
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并且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
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很小,但原子核更小。
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作一个大型运动场的话,原子核就像运动声里的一粒芝麻。
二、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通过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
⑴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⑵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比重极小,可忽略不计,因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⑷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的分析:
水→水分子→氢、氧原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夸克
三、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宏观概念
2、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举例①氧的三种同位素,它们都是氧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②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
3、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四、带电的原子-离子
*演示实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①观察钠和氯气的状态和颜色
②在空气中点燃钠,并将它置入氯气中,观察现象
③现象:产生白烟,最终得到一些白色粉状固体
本质分析:钠在氯气中燃烧,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两种离子所带电荷相等,电性相反,互相吸收,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
离子:构成物质的第三种微粒
区分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一、元素的种类
1、各种化学元素的原子组成了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
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110多种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
4、组成物质的元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金属元素: 组成物质的元素
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
二、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元素:
氧>硅>铝>铁
2、海水中的元素:
除了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外,还含有
氯元素、钠元素等
3、有机化合物中主要还有碳、氢、氧三
种元素组成
4、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碳、氢、氧、氮
(介绍人体中各元素的作用)
(一)元素的种类
1、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得出“物质由元素组成”。
物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由无数个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但所有的碳原子都归为同一类,即碳元素;所有的氧原子都归为同一类,即氧元素。
因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
2、结合上述实例适当介绍原子和元素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3、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它们组成了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
举例:仅碳、氢、氧三种元素就能构成上百万种物质。
4、在区分纯净物、混和物后辨别单质、化合物,建立物质的简单分类思想。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及少量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因此空气是一种混和物,而其中的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则属于纯净物。
纯净物还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投影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讲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氮气、氧气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1课时)
一、元素符号
1、书写规则: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使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Oxygenium 氧,表示为O Hydrenium 氢,表示为H
当第一个字母与其他元素重复时,可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并用小写表示。
2、常见元素符号介绍
3、元素符号的意义
以Cu为例来说明:
可以表示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1个原子、还可以表示铜单质。
思考:2H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为2个氢原子,注意不能表示为两个氧元素)
1、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例:C、O、H等。
思考:钙元素和铜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相同,钙元素和铜元素应是什么?
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
例:H、Ca、Cu、Mg等
2、运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教材中的几种元素符号,分散难点,化整为零,这是记忆元素符号的“诀窍”之一。
3、讲解记忆元素符号的“诀窍”之二:采用韵语和文字与字母对照记忆法。
记忆时,一边口念元素名称,一边手写元素符号,这样反复练习,便可较快地记住这些元素名称和符号了。
二、元素周期表
探究:寻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提出问题: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建立假设:…………
设计方案:寻找同一周期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分别在什么位置?
在同一族元素中,以什么元素为主?
记录考察结果:观察周期表,了解上述元素所处的位置
检验假设:以某一种元素为例,根据我们已知它的性质判断假设是否正确。
交流。
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