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实验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实验

运动心理学实验

实验9技能迁移测试实验目的熟悉仪器的使用,演示一只手的动作技能对另一只手的迁移性影响。

实验说明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掌握所发生的积极影响,称为技能的迁移。

学习的新技能与已掌握的旧技能所包含的共同成分愈多,二者的相似性愈大,那么迁移的程度也就愈大。

身体两侧对应器官所形成的技能容易相互迁移,如左右手、左右脚之间的动作技能的双向迁移。

仪器与材料BD—Ⅱ—401型触棒迷宫Automatic Tally Stylus Maze,遮眼罩,BD—II—308A型定时记时计数器,电源接线板,记录纸。

图2—15 触棒迷宫方法与程序1.触棒迷宫与定时记时计数器的“外控、地、计数”端分别接连。

选择定时记时计数器的“声音”反馈,接通电源。

2.被试戴上遮眼罩,主试把被试手拿的测试棒放在迷宫的起点。

被试听到“预备……走”的口令,手持测试棒在迷宫的通道中移动,从起点走到终点,记为一次实验。

如果测试棒进入盲巷,触到巷尾金属块,将发出提示声响,这就算错误一次。

记时计数器可以显示实验进行的时间与错误次数。

3.每做完一次后,在第二次实验开始前,主试应把测试棒放在迷宫的起点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让被试看见迷宫的路线)。

4.实验中将被试分为实验与控制两组。

实验组被试先用左手练习走迷宫10次,主试记录每次所需时间和错误次数。

5.实验组被试然后用右手练习走10次,记录每次的时间及错误次数。

要求被试休息10分钟,左右手均不做任何动作。

6.实验组被试再用左手练习走迷宫10次,同样记录时间及错误次数。

7.控制组被试,要求先用左手练习走迷宫10次,主试记录每次所需时间与错误次数。

然后要求被试休息10分钟,左右手均不做任何动作。

8.要求控制组用左手再练习走迷宫10次,同样记下每次所需时间和错误次数。

结果与解释1.根据练习结果,绘制两组被试前、后各10次左手练习所需时间和错误次数的比较曲线。

2.按下面的方法计算:设实验组用左手先与后练习时的第10次所需的时间(或取错误次数)分别称为测验前与后实验组10;控制组用左手先与后练习时的第10次所需的时间(或取错误次数)分别称为测验前与后控制组10。

《运动心理学》实验大纲

《运动心理学》实验大纲

《运动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一)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武汉体育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实验原理;学会操作基本的运动心理学实验。

(二)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共计10学时,1学分。

(三)实验指导:《运动心理专业实验大纲》,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专业内部教材。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肤觉两点阈1、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掌握两点阈的测定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实验要求Ⅰ.实验前预习实验前做好有关知识的预习工作,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或参考资料,对所做实验应具有较充分的理论和背景知识的准备。

Ⅱ.听从教师安排和指导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如有疑问或不甚明了之处,应及时弄懂弄清后再进行,避免盲目尝试性操作。

Ⅲ.遵守实验室规则在心理实验室内不可随意摆弄与教学、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或任意在小组间调换仪器;保持实验室的安静与整洁。

Ⅳ.做好心理实验记录在心理实验过程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记录,以便实验完成后讨论交流或撰写实验报告。

Ⅴ.爱护心理实验仪器在心理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爱护实验仪器,做完实验后,应认真清点、整理仪器,协助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仪器的归位工作。

2、实验内容方法与程序①.主试选定被试的同一只手背(A区)与前臂背面(分为B和C两个区)为测量区,实验区为A、c两个区。

在各区内划出圆圈,刺激在圈内进行。

②.使用时,两个尖点应垂直接触测量部位,施力均匀,且保持2秒。

主试可以先在自己手上练习几次,再在被试的非实验区练习几次。

③.根据初步测验确定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可以在7—15mm的范围内取5个点,每步变化在1mm。

每种问距做20次,随机安排顺序,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至少在5秒以上。

④.指导语如下:“整个实验是在佩戴遮眼罩的条件下进行的,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为二;一点时,报告为一;不能确定时,报告为不知道。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所涉及的心理特点。

在一般的体育运动中,研究各种体育运动所涉及的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特点和器官活动的灵敏度与感受性以及受意识支配的能力,研究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形成的一般规律。

在运动竞赛中,研究竞赛条件下具备的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和人格特点,竞赛中的动机水平、情绪状态对运动机能发生的影响。

在运动员选拔方面,心理选拔和测量方法的制定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体育运动心理学-介绍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近年来,心理科学的分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

体育教学是一种向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都要涉及心理学,例如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发展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等,都离不开心理学知识。

借助心理科学的研究,可以保证体育教学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坚实性。

心理学作为体育教学论的科学基础,突出地表现在利用它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的研究成果上。

1923年,被称为美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之父的格里夫斯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门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系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这一事件在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历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运动技能学习,运动技能操作以及体育运动中的个性问题。

1926年他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体育运动心理学教科书《教练心理学》;1928年,又出版了《运动心理学》。

在20世纪20——30年代。

前苏联的体育运动心理学也处于萌芽和初创阶段。

莫斯科体育学院和列宁格勒体育学院的心理学教研组研究了训练过程中技能形成的特点,体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育活动对发展知觉,记忆,注意和想象的影响,以及体育对个性形成,智力发展的作用等课题。

在20世纪40——50年代,体育运动心理学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许多运动技能学习实验室相继建立。

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领域之一,主要研究人类在运动和锻炼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心理过程,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和运动学习效果。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心理学也逐渐成为运动训练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分别从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介绍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实验室。

20世纪初,一些运动数据的收集和测量工作开始开展。

1930年代,光谱分析法被用于研究心理症状和人类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1949年,俄罗斯的儒略·安德烈耶维奇·斯卡里亚宾尼克提出了“心理手段”的概念,倡导将运动训练的灵魂转向人的心理状态,推动了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运动心理学开始从心理学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即开始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训练中。

这一时期,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聚焦于解释和测量体育中的情绪和动机。

7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者们共同开展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范围达到了认知和行为方面。

80年代起,运动心理学逐渐成为大学课程,许多著名运动队包括美国篮球队都纷纷聘请心理咨询师为其队员提供心理训练指导。

二、理论体系运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机理论:意味着个体为达成某一目标而向行为方向发起的动力。

动机理论包括成就动机理论、期望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目标取向等。

2.焦虑理论:人类身处一个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环境时,就会处于一定程度的焦虑中,影响人的表现和心理健康。

焦虑理论包括中枢激活理论、竞争性焦虑理论和个体差异理论等。

3.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四个方面。

常见的学习理论有社会认知理论、定向理论和操作条件理论等。

4.流理论:意味着人在运动时完全沉浸于活动中,没有意识到外部噪音的存在。

流理论主张,在运动过程中,人应该以自己的技能水平与运动任务的难度保持匹配,以此来创造流的体验。

体育心理学的实训报告

体育心理学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调控以及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自身在体育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体育心理学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测量技术,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理论课程学习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测量技术、运动员心理特征、心理训练方法、运动心理障碍及其预防等。

2.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在实训的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多项实验操作,包括运动员心理素质测试、运动心理干预等。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如问卷、量表等,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3. 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体育心理学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

例如,我们分析了著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运用心理战术,如何应对压力,以及如何调整心态等。

4. 实践教学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教学,模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场景,运用所学知识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和训练。

通过实践,我们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实训成果与体会1. 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本次实训,我对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心理测量技术,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2. 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提高了沟通能力,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

4. 对体育心理学应用的思考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体育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性。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所说的器,是指方法和手段。

进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解决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问题,掌握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先决条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尽可能严格地遵循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同时要具有严密性和严肃性。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一、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研究者在心理现象自然发生的情况下,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进行详细观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是通过观察外显的行为去了解人的内隐的心理,所以国外有人将自然观察法称为行为观察法。

在应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必须遵循一条基本规则,就是研究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去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活动,必须使原来的活动条件不致因为观察者的出现而有所改变。

也就是说,研究者不能改变环境中的变量。

例如,我们到一所中学看一堂体育课,从中研究学生的运动兴趣问题,如果一群陌生人突然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观察到的学生运动兴趣的指标就不能说是准确的。

因此,运用自然观察法,观察者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依照一定的计划,准备适当的观察工具,并做全面的记录(可用单相玻璃窗,或暗中录音、录像等)。

自然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的行为未受干扰,比较真实,所获得的材料较为可信,符合实际,方法简便、经济、易行。

但自然观察法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在没有仪器对行为进行记录的情况下,行为出现得快,消失也快,无法全面把握观察情况,所以观察容易肤浅,不能深入。

由于自然观察法是在非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不能按照研究者的意图来变更行为,想要获得某些特定的行为表现,观察者只能被动地等待;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数量化,统计处理也比较困难。

所以运用自然观察法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心理变化之间精确的关系。

二、自我观察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时候也可以采用自我观察法。

运动心理学简介

运动心理学简介

运动心理学简介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涉及运动、身体活动和心理因素的交叉学科。

它探讨了人类在运动、锻炼和竞技比赛中的心理过程、行为和体验。

运动心理学不仅关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心理训练,还研究与运动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身体自我概念、心理技能训练、动机、应激管理和心理疲劳。

身体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能力和外貌的主观评价和感知。

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通过心理干预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行动的内部或外部力量。

应激管理是指个体在应对挑战和压力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心理疲劳是指长期心理负荷导致的心理能量的耗竭。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运动员、体育爱好者、锻炼者和患者。

运动员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他们在竞技比赛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体育爱好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因为他们参与运动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应对不同的心理挑战。

锻炼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新兴对象,因为锻炼在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特殊对象,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运动康复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实验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检验假设。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在运动场景中的行为和表现来收集数据。

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和自我报告来收集数据。

案例研究法是通过深入了解个别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总之,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对于提高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竞技水平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人类在运动中的心理过程的了解将更加深入,从而为提高人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摘要:体育运动是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心理因素在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心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和观察研究等,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竞技水平;心理素质Introduction体育运动是一项受广泛认可和欢迎的活动。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和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比赛的结果。

因此,人们需要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研究,以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心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心理行为的学科。

它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例如实验研究、问卷调查以及观察研究等,来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现象。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学也通过这些方法来研究、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状况,以帮助他们提高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些特定的因素对人的心理和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

在体育运动中,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对运动员进行实验来确定何种因素对其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项实验,来确定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的运动员进行实验,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运动员的心理状况、竞技水平和赛前准备等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大量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况,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例如,在一项重要比赛之前,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运动员的情绪、压力和自信心等方面的状况,从而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调整。

运动心理学实验

运动心理学实验

运动心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运动员在不同运动情境下的心理变化,以探究运动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的心理状态、认知过程、情感变化以及应对策略等。

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运动员在不同运动情境下的心理变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教练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三、实验步骤1. 选取一组运动员,包括男性和女性,年龄在18-35岁之间,具有不同运动水平和经验。

2. 将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相等。

3. 对照组按照常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实验组则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入心理训练环节。

4. 在不同的运动情境下(如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对两组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记录相关数据。

5.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两组运动员在心理状态上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组运动员在比赛前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员,说明心理训练有助于降低运动员的焦虑情绪。

2. 实验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更加稳定,心理状态相对较好,而对照组运动员则表现出一定的波动。

这表明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实验组运动员在比赛后的恢复速度较快,说明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表明,运动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心理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不同运动情境下的心理变化,提高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降低焦虑情绪,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

此外,心理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加快比赛后的恢复速度。

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加入心理训练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在未来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更加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积极开展心理训练,为运动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运动心理学》课程简介

《运动心理学》课程简介

课程介绍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体育运动条件下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对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有着重要意义。

天津体育学院是在国内体育院校中较早开设《运动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之一,自1958年建院至今,运动心理学一直被列为我院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程。

从初创时的艰难到再到目前的全面发展,历经五十载,课程组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积累了丰富的运动心理学有关教学经验,形成了目前的“以运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服务为主导,以科研促进教学,集‘案例引导、理论阐述、干预设计和实践应用’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的课程特色,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目前,《运动心理学》课程是我院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我院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课程,因此,在我院该课程覆盖面大,50%左右的在校生都要学习该课程。

课程的教学时数54学时,还包括16个学时的实验课,共计3个学分。

1.初创阶段(1958年—1980年)天津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天津体育运动学校,于1954年在全国的体育运动学校中率先开设《体育心理学》课程,1958年建院后,基于为运动实践领域服务的目的,又进一步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

1980年,我院又在全国体育院校中率先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购置了一批心理学基础实验仪器,开设了实验课,奠定了我院《运动心理学》课程在实验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领先地位,一时间全国各体育院校纷纷参观取经,络绎不绝。

初创时期,我院的运动心理学教师主要来自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前身)等有着心理学、教育学历史积淀学校的心理系或教育系,这使得天津体育学院的《运动心理学》课程从发端开始就传承了严谨、科学、认真和极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内核。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文化传承,初创时期的课程组教师很快就将教学内容与体系定位于为运动实践服务,并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第一章内容第一节运动心理学怎么发展起来的1.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最早出现的运动心理学文献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诺曼.特里普里特于1897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

3.在1913年的洛桑会议上,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明确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推动了心理学与体育运动相互结合的科学历程.4.1923年,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的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若斯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1926年,他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运动心理学教科书《教练心理学》。

1928年,又出版了《运动心理学》。

1938年,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咨询专家.5.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运动心理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其重要的标志有两个:第一,1965年,由意大利运动医学联盟倡议,在罗马召开了第一届运动心理学会议,成立了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此后,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

第二,197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刊物《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2003年,改版为《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

6.苏联在二战后成立了“运动心理委员会";美国在1967年成立了“运动心理学全国协会”。

目前世界上有4种运动心理学专业学术期刊。

二.中国运动心理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1.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2。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心理测量、心里选材和运动心理训练、心理咨询。

3.运动员心理测量是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的第一步。

广义的体育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之相对的学科是: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身体锻炼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涉及的三大领域:运动心理学包括: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于是广义运动心理学涉及三大领域:竞技运动、大众健身、体育教育。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运动和体育领域中的心理过程与表现,包括认知、情绪、动机、自信、焦虑等方面。

运动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表现,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应用。

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期,运动心理学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运动训练中提高体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卢戈曼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概念,并开始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与表现之间的关系。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嗜好性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心理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

80年代,运动心理学开始研究情绪、动机、自信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

90年代至今,随着运动训练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涉及到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团队合作、教练员的管理和心理辅导等。

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态度和行为。

通常,研究者会编制一份问卷,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调查。

2.实验法:实验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干预来研究某些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

实验通常会建立一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中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其对运动员的表现有无影响。

3.观察法:观察法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者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行为、言语及非言语表现,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进行信息处理、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在运动中,认知对运动员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运动员需要通过认知过程来处理复杂的情境,例如分析比赛的形势、判断对手的策略等。

2.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特定对象或事件产生的情绪体验。

体育实验课教案:探究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实验课教案:探究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实验课教案:探究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一、教学目标1、知道运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2、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3、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4、探索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二、课堂准备1、课堂布置:课堂安排桌子和椅子供学生使用,并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

2、实验材料:心电图仪等心理测试仪器。

3、实验设计:1.无运动实验组;2.运动实验组。

三、教学过程1、引导探讨教师可先提出“运动对人体的好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反馈: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等等。

2、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探究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实验设计:a)实验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15分钟后,进行心理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b)对照组:学生进行静坐休息15分钟后,进行心理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3.实验步骤:a)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b)实验组学生进行15分钟有氧运动,运动形式可以是慢跑、登山、跳绳等;c)对照组学生进行15分钟静坐休息,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d)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心态、焦虑、压力等指标,并记录测试数据;e)分析和总结测试数据,探究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实验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实验组学生的心态以及对压力和焦虑的应对方式相比对照组明显转变得更积极且有效。

可以得到,运动对于心理健康有极积性的积极作用。

4、总结反思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于人们的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实验,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并验证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评价在本次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有效的引导探讨和实践操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的体验到了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其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

同时,本次实验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观察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是本次实验课的亮点。

简述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简述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它旨在帮助运动员克服压力、焦虑,提高自信和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

在体育心理学研究中,主要有几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现场观察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简要描述。

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体育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实验的方式,控制变量来观察体育活动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探索因果关系。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研究者通常会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试者,对其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然后观察和记录其心理和行为的表现。

实验研究通常需要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体育心理学中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来研究体育活动中运动员的心理问题。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大量受试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揭示其规律和变化趋势。

调查研究方法具有收集数据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试者的真实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3.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体育心理学中一种深入了解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对个别运动员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变化和适应过程。

个案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个体心理特征,发现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

个案研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和深入访谈,以获取丰富的个体心理数据。

4. 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体育心理学中一种直接观察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心理行为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亲身观察和记录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表现和变化,深入了解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心理特征和应对策略。

现场观察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真实地观察到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为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运动心理学实验

运动心理学实验

练习曲线。
实验六 (实验六) 注意力集中能力实验
(一)实验依据: EP701C注意力集中能力测试仪是根据体育 运动心理训练的实践,心理学科研和实验及 教学需要而设计的,可进行视觉动作学习和 注意力测定,以达到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集 中的能力和增强运动员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在教学上,它既能做演示实验,又能做视 觉动作学习的教学实验;在科研上,它能研 究和测定各种职业人员的注意力集中水平。 在测试过程中,本仪器能记录在预定时间 内被测试人员动作失败(即离靶)的次数, 还能记录总的在靶时间,同时还可根据需要 制造各种干扰因素,以测定在各种干扰环境 下被测试人员的抗干扰能力。
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 进入电复位状态(也可在任意 时刻按“红色”键进行复位)。 仪器面板上的转速显示“50” 定时“0030”,在靶时间显示 “0000.00”,并且转速显示 在不停闪烁。
3、仪器进入转速设置及定时设置,此 时仪器转速显示开始闪烁,接着按定 时定速键组的按钮,选择转盘速度, 在每个键的左上方分别标有“10、20、 30……90”选择相应的键,以决定转 盘速度,例如:按标有30的键,则转 盘速度是每分钟转30圈。完成转盘速 度选择后,转速显示停止闪烁。
(四)实验结果:
1、列出测量动作稳定性的成绩表,并计算其平 均数和标准差,分析右手与左手的动作稳定性。 2、比较左手与右手的动作稳定性 3、写出实验报告
姓 名
1
时 间 错 次
2
时 间 错 次
3…
时 间 错 次
10
时 间 错 次 时 间

x
错 次 时 间
S
错 次
左 手
右 手
(实验二)运动时反应时实验 实验二
学习使用测定动作稳定的仪器,测量 简单动作的稳定性,检验情绪对动作 稳定的影响。

运动心理学双重任务技术实验报告

运动心理学双重任务技术实验报告

运动心理学双重任务技术实验报告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类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以及能力和人格(个性心理特征)三大方面,及其对行为之影响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象:个体心理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2)情感过程: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3)意志过程:控制行为、克服困难的过程2.个性差异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理想和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稳定性:能力、气质和性格3)自我意识:人对自身的觉知与体察:自我认识、体验、控制运动心理学:研究体育运动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研究内容: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及人的个性与体育运动的关系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竞技运动领域:心理评定,心理选材,心理训练2.体育教育领域: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心理健康3.大众健身领域: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动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动机作用: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起动、调节、维持和制止的作1.选择行为的定向功能2.激发行为的始动功能3.促进行为的强化功能4.持久行为的维持功能动机理论:1.认知评价理论:每一事件均具有两种功能,即与自我决策感相关的控制功能和与能力感相关的信息功能。

2.自我效能理论: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3.目标定向理论: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

前者关注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后者关注自己与他人相比的成绩。

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二、合理运用强化手段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四、变化训练比赛环境,间接激发动机五、给予自主权,培养责任心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主试记录数据,被试取下眼罩。
6、按仪器的RET按钮,仪器复位,数 字显示0000.00。 7、第二次实验,被试再一次观察迷宫 的走道和盲道,作为第二次学习,然后戴 上眼罩重复上一次实验。
8、被试连续三次无错误地完成整个迷 宫后,即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时间曲线 和出错曲线。
(四)实验结果
1、每人连续做无错的三次实验。 2、列表整理每次的练习结果。 3、根据结果,用坐标纸画出两条
3、拉出小抽板,拿出试笔,被试者手 握试笔,将笔头的起点,试笔应尽量和迷 宫平面保持垂直,开始实验前,被试作为 第一次学习,应仔细观察迷宫的走道和盲 道,然后被试者戴上眼罩。
4、开始实验被试者将笔在迷宫内滑动, 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时试笔达到终点时, 仪器的蜂鸣器鸣响,计时计数器停止工作, 按动N/T按钮,数字显示实验时间和出错 次数。
二、声光反应时的测定
1、声光反应时先按4号键“n4”为声光反应时,显 示“20”、“40”、“60”、“80”。 2、同上设置测试次数。 3、被试者将手指放在反应键盘上任意圆孔中, 主试按下2号键开始。 4、仪器自动显现声光次数相等。 5、实验途中,手指放回键盘圆孔中实验继续。 6、结束同上。 7、连续按3号键,显示依次的数据。


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
实验一
动作情绪稳定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测定动作稳定的仪器,测量 简单动作的稳定性,检验情绪对动作 稳定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EP704B九洞平衡实验仪 EP704A凹槽型平衡实验仪
(三)实验步骤:
1、测定动作稳定的程度 (1)先将EP704B九洞平衡实验仪、计数器等连接好, 被试者坐时面对动作稳定器,使稳定器的边缘与桌边齐 平,并与被试者的右肩相对。然后被试者手握试棒,手 臂悬空,试棒与动作稳定器表面垂直。 (2)当主试发出“预备”口令时,被试者用试棒笔尖 端插入最大的洞孔内,深度为1—2毫米,然后主试发出 “开始”口令。同时计数器记时间。被试用试棒插入最 大洞中并立即取出,要尽量做到不碰洞边,再依洞的大 小顺序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其余的八个洞,如果电笔碰到 第七洞边,讯响器响了,计时计数器计出错一次,碰壁 指示灯点亮,当做到小孔时碰到孔底计数停止,结束指 示灯点亮,同时蜂鸣器鸣响,实验结束。按动计时计数 器上的N/T按钮,记录获得实验的数据。 (3)要求左手与右手各实验10次,在每次左右手轮换之间 相隔15秒钟。
练习曲线。
实验六 (实验六) 注意力集中能力实验
(一)实验依据: EP701C注意力集中能力测试仪是根据体育 运动心理训练的实践,心理学科研和实验及 教学需要而设计的,可进行视觉动作学习和 注意力测定,以达到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集 中的能力和增强运动员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在教学上,它既能做演示实验,又能做视 觉动作学习的教学实验;在科研上,它能研 究和测定各种职业人员的注意力集中水平。 在测试过程中,本仪器能记录在预定时间 内被测试人员动作失败(即离靶)的次数, 还能记录总的在靶时间,同时还可根据需要 制造各种干扰因素,以测定在各种干扰环境 下被测试人员的抗干扰能力。
(四)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三) 实验三 双手协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试学生注意力分配能力,掌握 双手协调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EP711型双手协调器和EP105型计时计数器
(三)实验步骤:
1、接通计时计数器输入插座(注意方向一致)。 2、打开电源开关,计数器显示0.000 00状态。 3、通过双手,即右手完成上下移动轨迹,左手 完成左右移动轨迹,将动作目标按圆的轨迹正 常移动。 4、根据被试完成一次所用时间及错误次数,观 察其注意力分配的能力。 5、每人测试5次,记录结果。
6、被试按主试的要求将L型光笔头放在 实验图形板的轨迹上的某一处(由主试 定)。 7、主试按“开始”键,被试即可进行 测试,并手持L型光笔跟踪图形板下运 动的红色接收靶,当光笔头第一次跟踪 到红色接收靶时,仪器正式开始计时、 计次。同时仪器发出“嘀嘀”两声,以 示仪器开始正式测试。当定时结束后, 仪器会再次发出“嘀嘀”两声。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试各种职业人员的注意力, 学会使用EP701C注意力集中能力测试 仪
(二)实验仪器:
EP701C型机、实验图形板3块 L型光笔一支、耳机一个
(三)实验步骤:
1、硬件连接:将L型光笔插头插 入主机反面“光笔输入插座”处; 如需干扰,则将耳机的插头插入 主机的“耳机输出”处;如需外 接干扰信号,可通过CSX3-3.5型 立体声插头插入“干扰信号输 入”,最后插上电源插头。
(三)实验步骤:
一、光反应时的测定 1、将光电反应键盘RS232-9插头插入主机连接 电源。 2、按下1号键显“20”为测定次数,按1号键 可显示“40”、“60”、“80”、 “20”。 3、主机按2号启动键,测试开始。 4、四种颜色的光刺激自动呈现无规则。 5、被试者根据不同颜色刺激呈现,用手指按 下反应键盘上的对应颜色的圆孔,按错仪器会自 动处理时间,不计入统计。 6、测试完后,仪器自动鸣响告知结束。 7、按下3号键显示器将依次显示数据。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反应时运动 时的概念,掌握实验操作技术,为运动训 练、选材提供依据。
(二)实验仪器:
EP206-P型运动时反应时仪
(三)实验步骤:
1、连接电源,打开电源,显示“SEL”。 2、设置实验次数,如需“20”按面板上按键“20”。 3、被试者按住反应键,当随机的刺激呈现(灯亮点)仪器 开始计时,当被试者手指离开反应键时,计时停止,仪器内 部将自动记录这次的反应时间,与此同时仪器又开始重新计 时,当被试者按下相对于刺激的目标键时,计时又停止,仪 器内部也将自动记录这次的反应时间,按错的时间将不计入 总时间。 4、被试者手指再按反应键,就可以进入下一次实验。 5、当显示“END”设置的实验结束. 6、主试者按功能键,此时显示实验统计数据(主机板面有 显示的内容)。 7、一组的人每人左、右手格做5次,每次设置10次,记录结 果,分析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4、仪器定时显示开始闪烁,按定时定 速键组的按钮,选择定时时间,在每 个键的右下方分别标有“1、2、 3……0”按动相应的按钮,输入定时, 时间数值即可,如分别输入“2”、 “7”、“3”,即完成定时273秒,此 外,仪器也可按缺省运行,跳过定速 定时设置步骤,直接按“开始”键仪 器即按转速50转/分,定时30秒运行。 5、调节干扰噪声音量旋钮,可改变干 扰强度。
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 进入电复位状态(也可在任意 时刻按“红色”键进行复位)。 仪器面板上的转速显示“50” 定时“0030”,在靶时间显示 “0000.00”,并且转速显示 在不停闪烁。
3、仪器进入转速设置及定时设置,此 时仪器转速显示开始闪烁,接着按定 时定速键组的按钮,选择转盘速度, 在每个键的左上方分别标有“10、20、 30……90”选择相应的键,以决定转 盘速度,例如:按标有30的键,则转 盘速度是每分钟转30圈。完成转盘速 度选择后,转速显示停止闪烁。
(四)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个人及整组分析:
1号测试者 第一次 第二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平均数 2号测试者 第一次…. 第五次 平均数 用 时 错误次数


错误次数
实验四 (实验四)声光反应时运动时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会操作仪器,并测量在不同声音条件下 和不同光色下的反应。 (二)实验仪器: 89C52型主机一台和光电反应键盘RS232-9
(四)实验结果:
一、光反应时的测定
姓 名 1、 2、 3、 总均 时间 红光 均时 绿光 均时 蓝光 均时 黄光 均时 均错 次数
二、声光反应时的测定
姓名 1、 2、 3、 声光平均 反应时 光刺激 反应时 声刺激 反应时
( 实验五)动作技能的练习曲线 实验五 (迷宫)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会绘制练习曲线
(二)实验仪器:
EP713型迷宫 、变压器 、试笔
(三)实验步骤:
1、将随机附件电源变换器输出插头插入 仪器的电源伸入端,然后将电源变换器插 入交流220V供电电网的插座。(电压为9V)
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数字显示 (0000.00)的计时状态,使用者可按动 N/T按钮来选择仪器数字显示计时状态 (0000.00)或计数(错误次数)状态 (000)。
8、主试记录结果。 9、当完成一次测试后,转速 及定时时间显示闪烁。如再次 按下“开始”键,仪器将以刚 才的设置参数运行。如需改变 设置则需按“复位”键进行复 位,再重复步骤3、4。
(五)实验结果: 实验完成后,记录数据 分析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
1、列出测量动作稳定性的成绩表,并计算其平 均数和标准差,分析右手与左手的动作稳定性。 2、比较左手与右手的动作稳定性 3、写出实验报告
姓 名
1
时 间 错 次
2
时 间 错 次
3…
时 间 错 次10Fra bibliotek时 间 错 次 时 间

x
错 次 时 间
S
错 次
左 手
右 手
(实验二)运动时反应时实验 实验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