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合集下载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ppt课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7
• 8、细胞免疫
• LADA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从理论上说,探讨 LADA的发病机制及提高诊断效率,采取直接检测针对胰岛 自身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要优于测定针对同一抗原的自身 抗体水平。1992年Zavala等发现LADA患者的外周血单个 核细胞(PBMC)可抑制大鼠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证明 LADA体内活跃着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现在越来越 多的研究关注T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其检测。近年,倾向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检测PBMC分泌的细 胞因子。ELISPOT较普通增殖试验更容易检测到1型糖尿 病体内的GAD反应性T细胞,ELISPOT联合胰岛自身抗体 检测可以提高LADA的诊断效率。
• 4、LADA中有关T细胞对胰岛自身抗原的反应过程知之甚少。
精选课件ppt
9
三诊断特点
• ①年龄
• ②病程
• ③体重指数(BMI)
• ④胰岛β细胞功能
• ⑤慢性并发症 • ⑥易感基因标志 • ⑦体液免疫 • ⑧细胞免疫 • ⑨组织病理学
精选课件ppt
10
• 1、年龄
• 关于LADA的起病年龄,报道不一,从15~69岁不等 ,其中以30岁最为多见。儿童青少年亦 存在缓慢 进展的自身免疫糖尿病 ,称为年轻人隐匿性自身 免疫性糖尿病(LADY)。
• 2、诊断糖尿病后一段时间内不依赖胰岛素 则可与经典1型糖尿病鉴别
精选课件ppt
21
• 二、与糖尿病的某些临床亚型鉴别
• 1、成人晚发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 依赖胰岛素治疗出现的早;
• 2、β细胞衰竭型2型糖尿病:为较重的 T2DM,可测定胰岛自身抗体鉴别;
• 3、线粒体糖尿病:45岁前发病,母系遗传 史,基因突变,常伴神经性耳聋;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医学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医学

并发症的防治
心血管疾病
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控制 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
素。
神经病变
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的患者,可 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眼部病变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眼部病变。
05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预防与筛查
高危人群的识别与预防
肥胖
长期肥胖或体重超标的人群,由 于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增加,
预后
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寿命。
04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胰岛素替代疗法
新型降糖药
对于无法分泌足够胰岛素的患者,需 要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 以控制血糖水平。
随着医学的进步,新型降糖药如胰高 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 酶-4抑制剂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03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并 发症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口渴、多尿、多饮
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尿糖排泄 增加,出现口渴、多尿等症状 。
体重下降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 抵抗,导致血糖无法正常利用 ,身体消耗脂肪和蛋白质,引 起体重下降。
疲劳、乏力
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 ,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 细胞能量不足,引起疲劳、乏 力等症状。
病理生理
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胰岛细胞的自 身抗体,导致胰岛细胞受损和凋 亡,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和 血糖升高。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进行鉴别,如1 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 病等。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护理PPT课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护理PPT课件

运动指导
01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和抗 阻运动相结合
02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以 不引起不适为宜
03
运动时间:每次30-60分钟, 每周至少150分钟
04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
05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后监 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或饮 料,以防低血糖发生
药物治疗
1
胰岛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并发症预防
01
定期监测血糖,预 低血糖和高血糖
02
定期检查肾脏功能, 预防糖尿病肾病
03
定期检查心血管功能, 预防心血管疾病
04
定期检查眼部,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05
定期检查足部,预防糖 尿病足部溃疡和感染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解疾 病,减轻心理压力
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情 绪波动
2
口服降糖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
3
免疫抑制剂: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
4
抗炎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5
降压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如ACEI、ARB等
6
调脂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
鼓励患者参与疾病管理,提高自 我管理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 性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01
成人隐匿性自 身免疫性糖尿
病的定义
02
病因和发病机 制
03
临床表现和症 状
04
诊断和鉴别诊 断
05
治疗方法和药 物选择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用课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用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疾病病理生理机制
发病机制
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胰岛B细胞被破坏,胰岛 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升高。
遗传易感性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 性糖尿病的风险,如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等。
环境因素
如感染、饮食等环境因素可能触发免疫反应, 导致糖尿病发生。
病理改变与并发症
01
02
心理支持与干预措施
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 对存在的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 疏导和干预。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 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在 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患者更 多的支持和帮助。
应对压力与挫折
教导患者如何正确面对生 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增强 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患者依从性与自我管理效能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疾病基础知识
向患者详细解释糖尿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以 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药物治疗与自我管理
教育患者关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以及日常生 活中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饮食与运动
教授患者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以 维持健康的体重。
LADA属于T1DM的亚型,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胰岛功能减退甚 至衰竭。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01
LADA在各国的发病率不尽相同, 但总体来说,该病在成人糖尿病 中的比例较高,约为10%-15%。
02
LADA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种 族等因素无关,但与地理位置、 环境因素等有关。
03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汇报ppt课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汇报ppt课件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指导患者识别和预防糖尿病相关并 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 等,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
心理干预策略及技巧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减轻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提高应对压 力的能力。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 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以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血糖检测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 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等,用于评估 血糖控制情况。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如GAD-Ab、ICA等, 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自身 免疫反应。
胰岛功能评估
通过C肽水平或胰岛素 释放试验来评估胰岛功 能状态。
其他辅助检查
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 蛋白检测等,用于评估 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发病机制
LADA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患者携带某些易感基因,如HLA基因型,使得免疫系统对胰岛β细 胞产生异常反应。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暴露等也可能触发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攻击导致胰岛β细胞逐 渐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LADA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 所有糖尿病患者的10%-15%。 然而,由于LADA的隐匿性特点 ,许多患者可能被误诊为2型糖
个体化治疗需求
由于患者的遗传背景、免疫状态和环境因 素存在差异,如何实现个体化治疗是当前 面临的挑战之一。
B
C
并发症防治压力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多 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防治 并发症的任务艰巨。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 ,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精准诊 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用课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用课件

专家答疑解惑
问题二
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血糖水平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患者应遵循医生制定的饮食计划,合理搭配食物, 控制热量摄入。同时,适当运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包括口
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等。
THANK YOU
早期筛查与预防
早期筛查
通过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早发现成 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迹象。
预防措施
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体 重、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 患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健康饮食
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 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的摄入。
适量运动
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 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学习血糖监测方法
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技巧 ,了解血糖正常范围和异 常情况。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到医院 复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 疗效果。
05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的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成功治疗案例
案例一
患者张先生,52岁,因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就诊,确诊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经过严格的饮 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血糖控制稳定,未出现并发症。
诊断标准
诊断LADA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年龄大于30岁、存在自身抗体阳性、起 病缓慢、胰岛功能受损等。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 糖代谢异常。
02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的治疗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 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产生的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 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但早期无明 显症状,常在诊断时已经存在胰岛功能受损。

【优秀文档】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疗共识PPT资料

【优秀文档】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疗共识PPT资料
DQB1*0303及DQA1*03-DQB1*0401 ,这 与高加索人群不同。
三、遗传学特征
▪ 抗体阳性的数目联合HLA高危基因型对于 LADA 胰岛功能的预测优于抗体滴度 。2型 糖尿病易感基因TCF7L2在LADA中亦有研 究 。另有研究显示TCF7L2基因型可以帮 助区分年龄较小的自身免疫糖尿病(15~ 34岁) ;且其在LADA患者中与空腹C肽水 平相关,可能与该基因可调控胰岛素分泌 有关 。LADA的易感基因仍有待在中国人 群中开展大样本研究。
三、遗传学特征
▪ 而HLA-DQ易感基因型与< 55岁组LADA胰 岛自身抗体相关 。新近研究表明,35岁以 后LADA的HLA易感基因型与1型糖尿病存 在差异 。在中国人群中,HLA-DQ易感基 因型在糖尿病疾病谱中亦呈现由经典1型糖 尿病、LADA至2型糖尿病的递减趋势其中 最为常见的易感基因断和干预LADA,对于保留残存的胰岛β细 胞功能、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实际 意义。鉴于LADA的诊断与治疗目前仍存在困难 和争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于 年9月在长沙、11月在北京就LADA如下8个方面 (命名、流行病学、遗传学特征、免疫反应、与 其他自身免疫病的关系、代谢特征及慢性并发症、 诊断标准、治疗策略)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并形 成共识,以期提高认识和推动我国对LADA的转 化研究与临床实践水平。
HLA-DR3、DR4及DR3 /4频率在LADA与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LADA的潜在优越性受到关注,该类药物尚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并能降低1型糖尿病模型NOD小鼠的发病率
及减轻胰岛炎症; 周智广研究组3年随访研究显示罗格列酮单用或与胰岛素合用均可保护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经典1型糖尿病相似,且随LADA诊断年龄增 试验结果尚属初步,亟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因素:LADA本质上属于1型糖尿 病,同样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环境 因素的触发而引起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的损 害所致。LADA的进展较经典的1型糖尿病 缓慢可能与易感基因和保护性基因的比例 降低有关。
(二)免疫因素
1、体液免疫:与糖尿病有关的自身抗原 包括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GAD)、酪 氨酸磷酸酶即ICA512/IA2、胰岛细胞、羧基 肽酶-H(CPH)等。体内可产生针对上述 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具有自身免疫破坏 作用,使胰岛素、C肽合成分泌减少。 GAD-Ab是糖尿病患者体内最早出现的自身 抗体,在临床表现出现前数年甚至10余年 前即可存在。
(四)具有IDDM易感基因
(五)胰岛细胞自身抗体(GAD-Ab、ICA、 IA2-Ab等)阳性。
(六)排除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及青少年 起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
具备第①点加②③④点中的任何一点则 疑诊。
具备①⑤⑥三点可确诊。
五、鉴别诊断
(一)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
为晚发性1型糖尿病,有自发酮症倾向, 无较长的非胰岛素依赖阶段,常在起病时 即需要胰岛素治疗。
(二)胰岛功能差的2型糖尿病 常在2型糖尿病的晚期出现,需要胰岛
素治疗,但血清中的自身抗体阴性。
(三)MODY:
属常色染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有两代 以上的遗传史,发病年龄小于25岁,病情 较轻,多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自身抗体阴 性。
(四)线粒体性糖尿病
为线粒体RNA核苷酸3243A-G基因突 变所致,这种基因突变改变了胰岛β细胞对 葡萄糖的反应。其临床特点为母亲遗传倾 向、起病较早、体型消瘦,可伴神经性耳 聋。基因检测、家族史及自身抗体检测可 与LADA相鉴别。
(四)噻唑烷二酮类:通过激活过氧化酶体 增殖物活化受体Γ (PPARΓ )有潜在的抗 炎和调节免疫作用,可能有延缓免疫破坏 作用。
(五)免疫抑制剂:尼克酰胺可能有一定疗 效。
谢谢!
六、治疗:
(一)胰岛素治疗: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延 缓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
(二)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可刺激 胰岛素分泌,增加含有胰岛自身抗原的分 泌颗粒的释放,可能会加剧正在进行的免 疫破坏,促使胰岛β细胞衰竭,故促泌剂不 能应用。
(三)二甲双胍:此药不能阻止胰岛中淋巴 细胞的侵润而阻断糖尿病的发生,提示此 药对LADA的免疫破坏无作用,但其降糖作 用可能会使胰岛细胞免受高血糖的刺激而 起到有益作用。
(四)自身免疫标志: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 性对成人起病的2型糖尿病诊断为LADA起 决定性作用。目前最常用的抗体为ICA和 GAD-Ab, GAD-Ab的检出率高于ICA,但 两者阳性的一致率不高,而CPH抗体多出 现在GAD-Ab阴性者中,因此联合检测可提 高对LADA诊断的敏感性。IA2Ab多出现在 青少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中,其在成年起病 者中的阳性率极低且常与GAD-Ab重叠存在, 研究结果表明IA2-Ab不能增加对LADA诊断 的敏感性。其他一些非胰岛细胞的器
(七)其他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紊乱
研究发现GAD-Ab阳性者的TPOAb阳性 率较高,说明LADA可同时伴有其他腺体或 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四、LADA的诊断 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一)起病年龄>15岁,且起病6个月内无酮 症发生。
(二)发病时非肥胖
(三)伴甲状腺或其他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 或自身免疫疾病。
检出率随体重指数降低而增加。体重指数 小于21kg/m2的糖尿病患者中,GAD-Ab的 阳性率可达38%,而在体重指数大于25kg/ m2的患者中的比例为8%。但肥胖的糖尿病 患者中也有一定数量的LADA,肥胖不是排 除LADA的标准,因此对所有的新发糖尿病 患者进行抗体检测,以期早期正确分型。
(三)病程:LADA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非胰岛 素依赖阶段和胰岛素依赖阶段。在病程早 期(非胰岛素依赖阶段)LADA的表现与2 型糖尿病相似,可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 糖、无自发酮症倾向;后期出现胰岛β细胞 功能衰竭、继发性口服降糖药物失效、需 依赖胰岛素治疗。但每一个体从发病至出 现胰岛素依赖的时间不一,一般需要3-5年。
2、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免疫可致胰岛炎 引起糖尿病。
三、LADA的临床特点:
(一)起病年龄:起病年龄具体界限尚无统 一的国际标准,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界 限不同;我国起病年龄暂划为>15岁,是 基于糖尿病者ICA(酪氨酸磷酸)或GADAb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二)体重:与抗体阴性的2型糖尿病相比, LADA患者以非肥胖者多见,且GAD-Ab的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 性糖尿病(LADA)
一概述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糖尿 病患病率在我国迅速增加。
▪ 根据病因发病学将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糖 尿病。
▪ 这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自身 免疫性疾病,与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 机制相同,以胰岛β细胞呈缓慢性破坏为主。
▪ 本病虽然处在1型糖尿病的范畴,但它的起 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 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在诊断后平均27 (13~45)个月无需使用胰岛素,这点又 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点。因其临床表现介乎 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又称为“1.5型糖 尿病”,即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人们所熟知 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而看起来跟2型糖尿 病又没有什么两样,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 糖尿病。
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胃壁细胞抗体 对LADA的诊断有辅助价值,但无特异性。
(五)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具有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但其胰 岛素的分泌能力较2型糖尿病患者差。LADA 的患者中有22%合并有代谢综合症。
(六)并发症:
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LADA患者的 BMI、腰臀比和C肽水平等较低,而HDL较 高,高血压发生率较低,但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微量白蛋白尿和心血管死亡率 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