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11课神奇的手(初中美术课件)
神奇的手
神奇的手教材分析:本课的设计是以“手”的造型作为切入点,综合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手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像脸一样富有表情,手在生活中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媒介,蕴涵着人们之间的朴素真情。
通过对手的形态和空间变化的全方位观察和利用,运用彩绘和添加装饰物的方法,塑造神奇的立体新形象,激发学生三维空间想象意识,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瞬间的能力,巧妙利用事物的一切自然美和可塑美,勤于动手,大胆实践,不让灵感与我们擦肩而过。
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即兴演讲,又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
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由小学生相向中学生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
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一定认识。
他们的思维正处在最活跃的时期,在课堂上喜欢提问、探究和自我表现、自己动手,但也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优势,给学生一些相对自由的空间,让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小组合作和即兴演讲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设计思路:新时期的美术教学应适应教改的要求,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相对自由的空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神奇的手》是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题。
在课堂上通过分组合作,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思想;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机,也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作品、才能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多赞赏少否定。
教学目标:1、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
2、基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手型的变化,活动双手,选择恰当的手势,通过彩绘、添加饰物等方式,塑造生动传神的新形象,完成手的联想、创意造型。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教材为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具体内容为第四章“形与空间”的第三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手部造型的基础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手部的结构与动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部的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部的结构特点,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把握手部的比例、动态和表情,使画面更具生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手部动态图片、绘画材料等。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部动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部的美,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手部的结构特点,如手指的长度、宽度比例,关节的位置等。
b. 讲解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如线条、明暗、比例等。
3. 实践环节:b.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部动态绘画练习。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个典型的手部动态,进行步骤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手a. 手部结构特点b. 表现手部动态的方法2. 绘画步骤a. 观察与分析b. 构图与草图c. 勾勒与细化d. 上色与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展现手部的结构特点和动态,线条流畅,明暗关系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手部动态,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手部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身体部位的形态与动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4年《神奇的手》教案(5则范文[修改版]
2024年《神奇的手》教案(5则范文[修改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美术》第五册第七章《人体艺术》,详细内容涉及“神奇的手”部分。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深入了解手部的结构、比例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部的结构、比例,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部的比例、结构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发现手的美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手部结构图、美术作品欣赏、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手部动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手部的结构、比例,让学生了解手部的基本知识。
(2)分析美术作品中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手部速写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环节(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手部创作,鼓励发挥创意。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手》2. 内容:(1)手部的结构(2)手部的比例(3)手部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手”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答案:作品要求表现手部的结构、比例,具有创意和美感。
2. 作业要求:按时完成,色彩丰富,画面整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手部的结构、比例掌握情况,以及创作环节的发挥。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手部动作,提高观察力。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拓展创作思路。
(3)开展手部雕塑、手影等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冀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11.神奇的手
11.神奇的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生动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造型意识,培养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手的延伸——示范——创作的过程启发学生进行绘制与添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手的认识与关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意识。
2学情分析第一次开设彩绘课,学生对水粉画具感到新奇,班级分组教学,目的是便于学生实际操作与互相学习并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设计美化手,让学生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立体造型能力的锻炼,情感的升华。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观看视频杨丽萍的《雀之灵》(2分钟左右)师:刚才放映的舞蹈中,大家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生:舞姿美、手很漂亮像只孔雀……师:舞者的手很灵活很美,仿佛有灵活、会说话,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双司空见惯的手有什么神奇之处。
板书《神奇的手》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1、师:大家思考一下手有哪些神奇之处,都能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呢?生:做家务,画画……师:那谁的手最神奇?生:魔术师、艺术家……师补充:建筑工人的手、农民的手、我们的手(引申到不同职业的劳动者都值得敬佩的情感教育)师:不同的手又不同的特点,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看这些手有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呢?PPT展示:婴儿的手、青年的手、老人的手。
师:儿时的稚嫩、青年的有理、暮年的沧桑这一变化过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生:生活的磨砺,岁月的流逝师:大家观察自己的手,同桌的手,有什么感受,老师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回家摸摸父母的手,告诉老师你的感受。
2、师:现在进入一段轻松的话题,老师带领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同学们都玩过手影游戏吗?你都会做哪些手影,勇敢上台展示。
生:上台展示手影师:教手影刺猬鹿等3、师:每位同学的手都非常的灵巧,如果把我们的这些手影连贯起来表演回事怎样的情景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非常好看的手影戏,让咱们的手跟着屏幕动起来PPT播放手影视频4、如果黑色的手影走到台前要用怎样的方法对这双手进行美化呢?彩绘法添加装饰物法5、课件展示彩绘手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分析,加深印象,强调绘制方法:抓特征,花纹等对比图片分析所得:同一个手势不同的彩绘会有不同的形象。
七年级美术上册《神奇的手》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创作欲望。
-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手部艺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传授:讲解手部结构的基本知识,示范如何观察和描绘手部,让学生掌握创作的基本技巧。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手部写生练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发挥个性和创意。
-评价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提高。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创作能力。
3.实践与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手部作品。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品中。
4.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和反思,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2.学习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手,发现手的美丽和神奇之处,培养审美观念和创作灵感。
-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状态下观察手的变化,提炼出具有美感的形象。
-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手与其他元素结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3.掌握运用不同材料、工具和技法,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手部作品。
-学习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材料,描绘出手部作品的细腻质感。
-激发学生对手部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细节的良好习惯。
3.小组讨论与互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和互评活动。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__神奇的手__教案
第11课神奇的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沟通。
2、能够运用联想,对某种手形进行添画,使之更生动地表现某种形象,从而加强立体造型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沟通。
2、难点:能够运用联想,对某种手形进行添画,使之更生动地表现某种形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视频欣赏《千手观音》
板书课题第11课神奇的手
一、学生自学
1、“手”能做什么,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在美术创作中,人物的手被称为‘第二表情’”,说说这些手势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
二、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解决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三、学生展示
找学生上台模仿手影教师评价与矫正
四、欣赏图片
引出美术名词术语:装饰
五、巩固提升
欣赏“手语”
爸爸一手伸拇指贴在嘴唇上。
妈妈一手伸食指贴在嘴唇上。
我一手食指指自己。
爱 一手轻轻抚摩另一手拇指
指背,表示一种“怜爱”的感
情。
你 一手食指指向对方。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优质教案
11.神奇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主要讲解第三章《我们手》第二课时《神奇手》。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手基本结构,掌握手画法,并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手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基本结构和画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美好事物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部结构和画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手模型、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手影游戏,引发学生对手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主题。
步骤一:展示手影游戏,让学生猜测影子是由哪只手形成。
步骤二:讨论手功能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手美。
2. 新课讲解:步骤一:讲解手基本结构,让学生解手部骨骼、肌肉和比例。
步骤二:演示手画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绘手部细节。
3. 实践环节:步骤一:让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并描绘对方手。
步骤二: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手形象。
4. 作业点评:步骤一: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步骤二: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神奇手》2. 内容:(1)手基本结构(2)手画法(3)创意手部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部作品。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手部作品。
2. 作业要求:(1)作品需包含手基本结构。
(2)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绘画、剪纸、泥塑等。
(3)作品要富有创意,体现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掌握手基本结构和画法,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手部结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创作手部作品,如剪纸、泥塑等。
2024年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24年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为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章详细介绍了手部结构、比例及表现手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感受手部的美感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掌握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部的比例关系和动态表现。
2. 教学重点:观察手部结构,运用线条和明暗表现手部动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板、画纸、铅笔、橡皮、彩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板、画纸、铅笔、橡皮、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部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手部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手部结构、比例关系,演示表现手部动态的方法。
a.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部,了解手部的骨骼、肌肉结构。
b. 分析手部比例关系,讲解如何用线条和明暗表现手部动态。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尝试绘制手部静态结构,注意比例关系。
b. 鼓励学生尝试表现手部动态,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明暗。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绘制手部动态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手》2. 内容:a. 手部结构:骨骼、肌肉b. 手部比例关系:1:1、1:2、1:3c. 表现手法:线条、明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2. 答案要点:a. 正确表现手部结构、比例关系。
b. 运用线条和明暗表现手部动态。
c. 创意独特,画面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手部结构和动态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比例关系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手部动态,尝试用摄影、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手部美感。
七年级美术教案:神奇的手
七年级美术教案:神奇的手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手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的形态和动态。
3.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画纸、铅笔、橡皮。
2.色彩材料: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
3.展示图片或艺术作品的投影仪。
三、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不同艺术作品或照片中人物手的图片,询问学生对这些手的印象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手有何种形态特征?手能够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动作?学习手的基本结构(1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示范画作品,解释和示范手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
2.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用铅笔在画纸上按照示范画手的基本结构。
用线条画手的形态(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观察手的骨骼和肌肉,以及手指关节的弯曲。
2.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的左手,尽量准确地表现出手的形态特征。
3.学生用线条刻画手的纹理、皱褶和手指之间的关系。
用线条画手的动态(20分钟)1.老师展示一些关于手的不同动作和情感表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线条和形态特点。
2.学生用铅笔画出手的动态示意图,包括手的运动、姿势和表情。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画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用色彩表现手的神奇(20分钟)1.老师介绍一些优秀的手部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手的神奇之处。
2.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某一种颜色,用水彩或颜料对铅笔画进行着色,强调手的表达和神奇之处。
3.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品,讨论色彩运用的效果和感受。
总结(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所画作品的表现力。
2.学生对手的形态和动态表达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3.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观察和表达身边的事物。
四、教学延伸1.探索其他艺术家的手部绘画作品,比较不同艺术家之间的表现手的方式和风格。
2.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表达手的形态和动态,进行自由创作。
2024年美术公开课标准教案神奇的手
2024年美术公开课标准教案神奇手一、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内容选自人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手神奇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手基本结构、比例关系、手动态表现以及手部装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基本结构、比例关系,能准确表现手动态。
2. 培养学生对细节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手部装饰审美趣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基本结构、比例关系和动态表现。
难点:手部装饰创新设计和绘画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画、手部装饰素材。
学具:铅笔、橡皮、绘画纸、水彩颜料、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手部动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神奇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手基本结构、比例关系。
(2)讲解手部动态表现方法。
3. 实践环节(10分钟)(1)让学生现场模仿不同手部动态,观察并描绘。
(2)教师示范手部装饰绘画步骤。
4. 课堂练习(3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手2. 内容:手基本结构、比例关系、动态表现、手部装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结构清晰,比例关系准确,动态表现生动,手部装饰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手部动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材料、技法手部装饰创作,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环节中学生动态模仿和描绘。
2. 教学难点——手部装饰创新设计和绘画表现。
3. 作业设计中作品结构和动态表现要求。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施。
一、实践环节动态模仿和描绘观察手在运动中形态变化,特别注意指关节和手腕活动。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系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手部造型的描绘与创意设计展开,详细内容包括手的结构比例、动态表现、以及手的功能与美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手部的结构比例,掌握手部动态的描绘方法,并能够进行有创意的手部造型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对生活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部比例结构的掌握,手部动态的描绘。
难点:创意手部造型的设计,将手的功能与美的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实物手模型、画纸、画笔、彩泥等。
学具:素描本、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职业人的手部照片,引发学生对手的观察和思考,导入本课内容。
2. 新知传授(10分钟):讲解手部的比例结构,分析手部动态的表现方法,示范创意手部造型的设计。
3. 实践环节(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铅笔在素描本上练习手部动态描绘,随后用彩泥进行手部创意设计。
4. 随堂练习(15分钟):个人独立完成一幅手部动态画作,并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手部造型。
5. 展示评价(10分钟):分组展示作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中心主题:神奇的手1. 手部比例结构手指长度比例手掌与手指宽度比例2. 手部动态表现弯曲与伸展开合与抓握3. 创意手部设计结合日常生活融入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手”为主题,完成一幅手部动态描绘作品,并设计一个创意手部造型。
2. 答案要点:手部比例正确,动态表现自然,设计富有创意,能够表达个人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的手部动作,尝试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如剪纸、摄影等)表现手的魅力。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为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手的外形结构,了解手的比例关系;学习通过观察、描绘手的表现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手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的外形结构,掌握手的比例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手部美的感知,激发学生对手工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的比例关系和细节描绘。
教学重点:观察手的外形结构,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手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手部解剖图、手部绘画作品、各种创作材料(如彩泥、纸张、画笔等)。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部解剖图,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外形结构,讨论手的功能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手的外形结构、比例关系,示范如何描绘手部细节。
3. 实践:a. 学生观察自己的手,进行手部写生练习。
b. 学生分组,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如彩泥手、剪纸手等。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手》2. 内容:a. 手的外形结构b. 手的比例关系c. 手的表现方法d. 创作材料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手”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
2. 答案:a. 手部写生作品,要求比例正确,细节描绘到位。
b. 手工创作作品,要求创意新颖,制作精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绘画和创作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比例关系和细节描绘方面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a. 收集手部绘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b. 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如废旧物品、植物等。
c. 了解手部文化,如手势语、手部装饰等,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手的外形结构和比例关系2. 手的表现方法和细节描绘3. 创作材料的运用及技巧一、手的外形结构和比例关系1. 手的外形:手由手腕、掌部、指骨和指尖组成。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的构造和动作
2.了解手的表现方法
3.掌握手的绘画技法
4.通过手的造型表现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手的构造和动作
2.掌握手的绘画技法
3.通过手的造型表现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手的重要作用。
2. 活动过程
2.1 手的构造和动作
1.分析手的构造,做手的形态练习。
2.了解手的各种动作,比如拳头、张开、握住等等。
2.2 手的表现方法
1.教师讲解手的表现方法,并出具体例子。
2.利用实例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表现。
2.3 掌握手的绘画技法
1.讲解手的绘画技法,比如线条的表现和阴影的刻画。
2.通过技法演示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手的绘画技法。
2.4 通过手的造型表现人物形象
1.讲解手的造型在人物形象中的表现方法。
2.要求学生在绘制人物形象的时候,注意手的表现和角度。
3. 总结和展示环节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并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手的构造和各种动作,掌握手的绘画技法,并通过手的造型表现人物形象,学生的绘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同时,课程也能够增进学生对艺术的了解,提升其艺术素养。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手的构造、功能和表现方法;2.掌握手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表现方法;3.能够基于实际观察,画出具有立体感和生动形态的手。
教学重点1.手的结构和特点;2.手的动态表现方法;3.实际观察与画画技巧结合。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际观察,把握手的三维形态和动态特征;2.如何灵活运用画画技巧,画出形态生动、富于变化的手。
教学准备1.教师:粉笔、黑板、课件;2.学生:素描本、铅笔、橡皮擦、修正带。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手的短视频,让学生欣赏手的美感和神奇之处。
然后,让学生交流对手的印象和感受,引导他们产生学习手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 手的结构和特点教师讲解手的构造、功能和表现方法。
通过黑板画图,让学生了解手掌、手指、骨骼、关节等部位的位置、形态和关系,强化学生对手的结构特点的理解。
2. 手的动态表现方法教师讲解手的动态表现方法,包括手的角度、位置、姿态、肌肉的收缩和伸张等方面。
通过课件展示和生动的示范,让学生加深对手的动态表现方法的理解。
第三步:示范教师展示手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掌握手的特点和形态。
然后,通过黑板画图和一些动态的自由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手的特点和形态。
第四步:练习1. 观察与练习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练习,要求学生在素描本上按照自己观察的手的形态和动态特点,逐渐练习手的构造和表现方法。
教师可以站在黑板前,展示自己的手,并加以解说和演示,辅助学生的练习。
2. 自由练习在学生掌握了手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表现方法后,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由练习。
教师可以组织几个形式各异的练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进行实际观察和自由练习,提高手的构造和表现能力。
第五步:总结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手的构造、特点和动态表现方法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手的形态和动作,并养成记录和练习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观察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手的结构和动态表现方法。
11.神奇的手
课堂练习
手彩绘
学生看书分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并做了总结性发言,强调要点<多变的手
(播放课件“多变的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手彩绘作品)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拍手歌》的表演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做了准备活动。
“情感的手”让学生了解对手的表现与塑造让我妈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中国的传统手
游戏一一手影,还介绍了新的玩法一一手彩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注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