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青少年发展_与心理健康教育(张文新)
申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提高青少年幸福感、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探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
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和竞争环境的激烈,许多青少年面临着沮丧、孤独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可以学会应对挫折、管理情绪,提升自我认知和情商,从而增强内心的稳定感和幸福感。
只有当青少年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心理问题易发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同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身份认同、情感问题等挑战。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可以学习到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积极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这将有助于预防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此外,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可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并在发展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业表现,还能提升社交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易事。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的设计。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了解,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同时,鼓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合力,共同关注和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氛围。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摘要】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等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心理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最终目的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更加坚强和自信。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 核心素养, 引言, 正文, 结论, 问题意义,重视, 提升,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开展, 建立, 培养, 综合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这些压力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情绪的波动、行为问题的出现甚至是心理障碍的发生。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固定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作为支撑。
只有让学生们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认识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问题意义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学生可能面临着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和社交能力,还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发展。
从心出发引导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发展
从心出发引导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发展从心出发,引导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发展引言:中学生是社会中的未来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从心出发,引导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以期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包括:1. 加强课堂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提供有效反馈: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反馈,积极正面地评价他们的努力和成绩,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动力。
二、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中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存在差异。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具体措施包括:1. 了解学生需求: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困惑等,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2. 留出个人成长空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节奏,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中逐渐成长。
3. 提供心理支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持心理健康。
三、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1. 家校沟通平台:学校应建立起家校联系的桥梁,通过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2. 家庭教育支持: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活动,向家长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育儿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关心和引导孩子的心理发展。
828-《青少年心理学》教案
《青少年心理学》教案
课程名称:青少年心理学
课程编号:4043213
学院、专业、年级: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专业任课教师:张文新
教师所在单位:心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课程简介
青少年心理学是面向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摈弃了以往课程设置的传统方式,以青少年期发展为主题介绍了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理论观点、青少年发展的背景以及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主题。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和了解青少年发展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现象的能力,培养其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青少年的生理过渡、青少年的认知过渡、青少年的社会过渡、青少年发展的家庭背景、青少年发展的同伴背景与同伴关系、青少年亲密感的发展以及青少年自我的发展等。
同时,本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以促使学生关注该门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研究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心理健康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健康在青少年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塑造他们的个人形象、个性特质和未来的社交能力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身体和心理上都经历着重要的变化。
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面临诸多身份认同、情感和社交方面的挑战。
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能力、情绪稳定性以及社交技巧的发展。
首先,心理健康有助于青少年的学习能力提升。
在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青少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理解新知识并有效地进行学习。
相反,如果遭受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等问题的困扰,他们的学习效果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的学术表现至关重要。
其次,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情绪稳定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青少年时期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和情感变化。
一方面,他们面临着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惑,可能会感到压力重重;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寻求自我认同和个性的建立,可能经历情感上的不稳定。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并增强他们的情绪稳定性。
此外,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的社交技巧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的社交能力,如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日后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除了个人发展方面的影响,心理健康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成瘾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障碍的发生。
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之,心理健康在青少年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对于个体的学习能力、情绪稳定性和社交技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
积极青少年发展及其启示
1 从 缺 陷 模 型 到 优 势 模 型 的转 变
青 少 年期 大致跨 越 了人 生命 历程 中的第 二 个 十 年 ( en r& Sen eg 0 4 。作 为 生命 周 期 的 L re tib r 。2 0 )
一
个 阶段 ,青 少年 在生 物 、认 知和 社会 性 领域 的过
J ) 9 ,与 此 同时 。一 些 实证 研 究 开始 关 注 青 少 年
世纪 9 O年 代 后 出 现 的 积 极 青 少 年 发 展 观 ( oiv Ps i te Y uh Deeo m t P r et e o t v Z9 e t es ci .P D) 超 越 了 这 一 1 t p v y
学 家关 于青 少 年 的看 法 建立 在 “ 陷”模 型 的基础 缺 上 .认 为青 少 年 处 于 “ 险 边 缘 ” 危 .他们 与 生 俱来
发 展 的情境 如历 史 背景 和亲 子关 系 .其研 究结 论 引
渡 性 特 点 引 发 了 众 多 发 展 科 学 家 的 研 究 兴 趣 从
2 0世 纪 初 到 迄今 为止 的百 年 间 .心 理 学 家 对 青 少
年 发 展 本 质 的认 识 大 致 经 历 了 三 个 阶段 ( e r L me .
从上世纪 6 0年 代 开始 .关 于 青少 年 的科 学研
言 之 .P D 是在 “ 势 ” 观 的 基 础 上 探 讨 并 致 力 Y 优
于促 进青 少年 的积 极发 展
究 进 入 到第 二 阶段 研 究 者 们 发 现 关 于 青 少 年 的
“ 疾风 怒 涛 ” 观 与事 实 并 不相 符 。例 如 .大多 数青
验证 相 关研 究成 果 的含义 及应 用 对 于发 展心 理学 家来 说 .可 塑性 的潜 能 和体现 意 味着 可 以对人类 个 体 及其 生态 学特 征进 行乐 观 的 、前瞻性 的探究 。并 可 以在 此基 础上 通过 调整 个体 和 背景 的优 势 .优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文献综述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文献综述在我国按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出来的应试教育,在西方形成了注重培养个人能力的素质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能否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创出一种更合理、更趋于完美的教育模式,是人们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
而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的比较,希望从比较中能得到一些对中国家庭教育的提升有所帮助。
下面由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家庭教育文献综述篇一: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文献综述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文献综述【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结果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们一开口就会问:“你在学校听老师话了吗?你的家庭作业做完了吗?”而孩子总是对这样的问话习以为常甚至相当反感;然而,在美国,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们会问:“你今天在课堂上问了哪些问题?”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向家长们讲述自己问的问题,如果让老师为难的话,还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这也许只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不足以说明中美家庭教育的存在差异,那么以下将就教育观的差异、教育方法及教育结果的差异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观念上的差异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
在我国,毋庸置疑子女是属于父母的,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
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
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
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钱,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钱。
在中国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孩子将来有出息,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责任: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陪读,双休日都搭在里面了。
青少年心理健康word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个逆反的孩子他们总是这样说:孩子,听话点儿——父亲爱吃葱,所有菜里都放葱,还逼着我吃。
可是一闻到葱味,我就犯晕。
几年来,一逢吃饭,我们就为“葱”争执,上个世纪的最后一顿晚餐,父亲双眼忧郁地对我说:“儿子,别倔了,你就吃点葱吧。
”忙里偷闲的父亲为读文还是读理和我彻夜长谈:“读理科,以后考清华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外企工作几年,然后去美国哈佛读一个MBA,那时……儿子,你的前途不可估量呀!”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看,隔壁的某某又考了全班第一,你怎么就不给我争口气呢?”老师评讲试卷,有同学提出疑义。
老师说:“你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还是以标准答案为准,因为高考是有标准答案的。
”父亲的朋友总把我这个五尺男儿的高一学生当成长不大的孩子,和他们聊天,没说上几句,他们就会深沉地来一句:“你们太幼稚。
我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很懂事了。
”我想对他们说——父亲,我尊重你吃葱的爱好,我也坚决捍卫我不吃葱的权利。
我知道我不能拥有一切,但起码我拥有自己。
父亲,你的十年规划确实很完美,什么IT、外企、哈佛、MBA,每一个环节都是当前最热门的。
你把一株幼梅弯曲成你喜欢的姿势,却限制了它冲向蓝天的自由生长。
一个梅园中,全是充满匠心的观赏梅,寻不到一丝自然的神韵,难道不是一种遗憾?母亲,衡量素质高低的并不只有学习成绩,能力不仅仅来源于课本。
老师,我忘了在哪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话:“中国人想象力差,模仿能力很强。
”我感到不服气,如果中国人没有创造力,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又是谁发明的?我同时感到悲哀,因为我们确实没有太多的想象力。
当西方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考题和答案时,我们在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我们“学习”能力增强了,创造力却萎缩了。
父辈们,不要动辄就说我们幼稚、什么都不懂。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灵感激情。
别以为我们嘴边老挂着“哇噻”、“酷毙”、“帅呆”的词儿并伴随着脸上极其夸张的表情,喜欢看卡通,时不时来一点让你们咋舌的“谬论”,就以为我们不懂事。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近年来,社会上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其核心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学生核心素养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中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坚强自己的重要手段。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要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学校还应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中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心理困扰。
家长和老师要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心孩子的成长成才,学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与孩子进行心灵交流。
家长和老师要教会中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自尊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基本素养,即是具备一定的基础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目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因为心理健康的存在,学生才能保持稳定的心态去学习。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对此要学生自己在实际中进行思考,结合学科知识对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提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多学科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分析比较
我国多学科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分析比较新时期我国家庭教育的研究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在多学科研究人员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为了推进家庭教育研究和整个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很有必要对以往20多年的家教研究作一番梳理。
本文采用系统文献分析法,分别从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学科中各选取两种较为权威的学术期刊进行系统检索,这就是1991年-2002年的《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学研究》、《社会》。
笔者还参考多位同行专家的意见,检索了另外两种来源的家教研究资料:一是从1998年到2002年间举行的五次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中收录的内地学者的论文,这是世纪之交海峡两岸华人学者举行的最高规格的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所收入的优秀家教研究成果;二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服务网络在线提供的2000年到2002年的《家庭教育研究》索引的论文与报告,这是高校信息情报专业人员从全国上千种社会科学期刊中选出的最新的家庭教育研究精品,是目前被检索和引用的频率较高的家教研究成果。
一、家庭教育研究成果的学科取向及其交融笔者20世纪90年代初在向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首届会长卢乐山教授讨教家庭教育研究方法论时,她曾形象地把家教研究成果比喻为“拼盘”,强调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研究是由多种学科研究成果拼凑起来的,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学科;①1996年吴奇程教授在《家庭教育学》中指出:“除了教育学外,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人类学等都与家庭教育学有密切的关系。
”②笔者90年代初期在同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林崇德教授讨论我国家教发展状况时,他认为“90年代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正由普及阶段发展为普及与提高并重阶段”,相应的家教研究水平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笔者后来在同王宝祥研究员等家教研究专家讨论时,他们也赞同林崇德教授的判断。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中发展性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中发展性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作者:彭秋瑾欧阳永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9期摘要:积极心理学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宽阔视野与鲜活动力。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提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三大转型;对建设以积极和发展为核心特质的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具体构想;并在教育实践中,以建立“高中生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对发展性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实施与评价,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全员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它强调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即心理学不仅要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青少年研究领域出现了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以下简称“PYD”);这是一种关于青少年发展本质的观点,是从力量建构的视角界定和理解青少年的发展过程,强调青少年自身蕴藏着发展的潜力,认为应该把青少年作为一种资源去培育,而不是作为问题去管理。
青少年积极发展观认为:所有的青少年都具有积极成长和发展的固有能力;青少年生活的良好环境会激活他们积极发展的轨迹;当青少年参与到多重的、“滋养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中时,会进一步促进积极发展;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从良好环境中获益;社区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可行且关键的“运载系统”;青少年是自身发展的主导者和创立促进积极发展的关系、背景、生态和社区的重要资源。
基于积极心理学,特别是积极青少年发展观,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种种羁绊中出来,我对高中发展性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做了如下构想:一、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亟须解决三大转型问题1.工作重心由“问题解决”转变为“素质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要求工作重心必须由“问题解决”转变为“素质发展”。
第一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笔记 反思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学习笔记反思与感悟开学了 (学习感悟之一)今天,是我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学的日子。
坐在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室里,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学生时代。
重新做学生,感觉真好~开学典礼仪式非常隆重,出席开学典礼的领导有东营市教育局局长张洪生局长,山东省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张文新院长,心理学院副院长孙春晓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张景焕教授,东营市师训科科长赵志敏及师训科舒峰老师,台下是来自我们东营市的来自各个县区和市直的50位学员。
开学典礼首先由张文新院长为张洪生博士颁发了聘书聘请张博士为心理学院教授,然后由泰山学者——张文新教授致词。
张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张教授讲到了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培训班,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差,结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导致小学生心理发展出现各种问题,除了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思想教育缺少方法和针对措施,缺乏教育内容和活动。
有些人把某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归结为道德问题,而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交叉,但并不重叠。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原则,首先是面向全体,第二是体现差异。
以前一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咨询,现在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它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有效适宜的活动,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而心理咨询则是针对个别有障碍的孩子进行的一种活动。
从目前看,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在实际推进方面做得很少,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没有举办相应的培训活动。
庆幸的是张洪生局长以前瞻性的目光,走出了有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
所以我们有幸成为东营市首期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同时也是全省首批心理培训班成员,被老师们称为黄埔一期的学员,感到万分的荣幸与自豪。
就像张教授讲的那样,无论是对个人成长,对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这都是一件大事。
心理健康与青少年发展
心理健康与青少年发展导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并提供一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1.身心发展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如性成熟、身体形态的改变等。
而心理健康的失衡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自卑心理以及社交问题等。
因此,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2.学业表现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的学业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学习动力和专注力,促进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相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学习压力过大、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从而影响学业成绩。
因此,保持心理平衡对于青少年取得良好学业成绩至关重要。
3.社交能力心理健康与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密切相关。
青少年时期是他们建立社交关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与同伴和家庭成员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而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孤立感、人际冲突等,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社交能力。
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法1.建立支持体系家庭和学校应建立一个良好的青少年心理支持体系,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家长和老师可以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同时,提供合适的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
2.培养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音乐艺术等兴趣爱好,有助于释放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学业压力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学校和家庭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如合理的作息时间、良好的学习氛围等。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压力。
4.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
《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Student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课程代码:322058X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课程性质:专业慕础课开课单位: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后续课程:教育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与教学法等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张家口学院师范类学生的人才培养冃标和规格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实践需要,本课程的目标是: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主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主心理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教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冃标。
具体冃标如下:(一)知识目标:结合课堂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学,了解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内涵,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为从事小学教育打下理论慕础。
通过学生自学阅读相关学习材料,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有关的教育观念与理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并能够与别人交流,完善问题。
(-)能力冃标:能够运用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的基木理论和规律来解释小学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掌握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科学方法,提高对小学小学生心理世界把握的能力并具备教育反思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冃标:养成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现代教育心理观念,提高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
使学牛具有积极关注和参与各种社会机构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热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不断进取的态度。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课程为考试课,需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
(%1)成绩评定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包括学业压力大、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困扰等诸多挑战。
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积极成长。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现代社会给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因此他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有效地应对挑战和困难,更好地规划未来。
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会积极应对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会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理解和尊重他人,避免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培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中学生需要更好地与人合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可以学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实现共赢。
心理学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教案:心理学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1. 引言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适应能力。
本课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困扰,迈向健康成长。
2. 青少年的发展2.1 生理发展青少年是身体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之一。
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第二性征的出现等特征都是青少年生理发展的表现。
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身体形象观念,提供适当的营养和运动,对他们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2 思维发展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开始形成逻辑思维,能够进行抽象思考,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道德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2.3 情感发展青少年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能够建立更加深入的人际关系,开始独立思考和感受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正确表达情感并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1 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的平衡和稳定状态,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积极面对生活。
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的发展非常关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
3.2 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可能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可能影响学习兴趣和成绩,甚至导致行为问题和社交隔离。
3.3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教师作为学生主要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这包括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重视情绪表达和倾听,提供支持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4. 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4.1 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教授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 帮助青少年更好地 理解自己和他人, 从而形成良好的人 际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 教会青少年如何有 效地表达自己的情 感和需求,从而提 高沟通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 帮助青少年学会如 何处理冲突和矛盾, 从而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 引导青少年关注他 人的感受和需求, 从而培养同理心和 同情心。
人际交往: 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 系,学会 沟通和合 作
目标设定: 设定合理 的目标, 激发动力 和热情
挫折应对: 学会面对 挫折,培 养抗压能 力
自我提升: 不断学习 和成长, 实现自我 价值
心理健康教04育对青少年
积极人生态度的影响
增强自信心与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增强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案例三:某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亲子活动、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形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 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二:某大学设立心理咨询中 心,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 心理测评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 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案例四:某企业开展员工心理健 康培训,通过心理测评、心理辅 导、压力管理等手段,帮助员工 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 年积极人生态度的培
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发表时间:2012-12-03T10:18:28.3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2月总第70期供稿作者:韩秀荣[导读] 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韩秀荣内蒙古包钢第八中学014000摘要: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新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阻碍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
本文立足我国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对新时期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
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对环境的适应。
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
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
三、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纲
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两种理论模型
积极青少年发展
PYD的理论基础
启示
2
一、两种理论模型
3
1、缺陷模型( —1950s )
霍尔(S. Hall)的“复演学”(个体发展复演种系发 展)—青少年处于种系发展史上从野蛮向文明的过渡 期,其特征是“Stress and Storm” 早期的发展科学家(霍尔、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 假 定“青少年是存在缺陷的”,青少年期是问题行为 (抽烟、喝酒、犯罪、不安全性行为、学业失败、抑 郁、焦虑等)的多发期,即青少年是存在缺陷的。 相应的,青少年健康发展=没有问题行为发生(Benson, Scales, & Mannes, 2003; Damon, Menon, & Bronk, 2003)
化、个体—社会对立的割裂观
或然渐成论(probabilistic epigenesis) 发展情境论(developmental contextualism)
发展的行动理论(action theory)
18
1.1 发展系统理论——或然渐成说
关于个体发展过程特征的两种对立观点(Gottlieb, 1970):
预成渐成论(Predetermined Epigenesis)—— 遗传物 质以单向的方式来决定个体的发展
或然渐成论(Probabilistic Epigenesis)——个体的发
展经历一个个体与影响因素间交互影响的过程。发展不是 以一种预定不变的或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一种或 然可变的或不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六条指导性原则
4、强调促进学生的优势,而非减少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 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中:专业工作者处于一种被动反 应型的角色(应对问题); 基于PYD的心理健康服务中,专业工作 者在扮演着一种积极主动的角色并能够为更多学生服务。 5、强调基于证据的干预和实践 科学应用的两个特征: 基于理论预测(科学理论指导) 基于证据(实践证据) 6、参与创设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向的学校环境
着发展的潜力而不是“可能的”缺陷。认为应把青少年
作为一种资源去培育,而不是作为问题去管理 (Damon,2004; Roth & Brooks-Gunn,2003)。PYD标志着 对青少年发展本质认识的一种根本性变化(Damon,2004)
9
2、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六条原则
所有的青少年都具有积极成长和发展的固有
1、缺陷模型( —1950s )
直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科学家关注的重点一直“青 少年是如何变坏的”(Larson, 2000),以及“如何 解决青少年问题”等方面(Benson, et al., 1999)
发展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发展心理病理学 修复或预防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的实践模式,其基本 范式首先是对青少年问题(如学业失败、酒精滥用、 暴力行为、未成年怀孕等)加以鉴别,然后针对性地 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或进行早期预防以避免其发生。
发展心理学融合诸多相关学科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 门新兴学科——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应用发展科学更强调生态化研究、发展性研究、积极干 预和发展知识的普及
它力图实现多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效以及深入社会的知 识研发和应用,从而更好地以问题为中心来解决影响个 体发展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是自身发展的主导者和创立积极发展的 关系、背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动因
11
3、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资源
发展资源(development assets)是指哪些能够 有效促进所有青少年获得健康发展结果的相关经 验、关系、技能和价值观(Benson,1998),是 “增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和心理优 势”(Benson, 2003)
小结
积极青少年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更 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问题行为或者缺陷,同时更要致力于 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行为的发展,帮助其获得积极的发展 结果。没有问题不等于发展良好。 心理健康教育好更加重视发挥学生在发展中的主动性。 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学校环境,注重学生、教师、班 级、学校、社区和宏观社会文化等多水平资源的整合,实现各 种资源的融合增效。
19
1.1 发展系统理论——或然渐成说
20
研究证据 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男孩攻击行为的发展轨迹 (张文新等,2011)
21
1.2 发展系统理论—发展情境论
发展情境论(development contextualism)是发展系统理 论的一个代表性范例。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 Richard Lerner 提出。 认为个体的发展发生在一个水平(多层次)的情境之中。 有机体影响情境的同时,情境也在塑造有机体,同时两者 又会相互制约(或限定)对方。这一过程既提供了人类个 性和可塑性的一面,同时又使人类具有共性和稳定性的一 面。
5
1、缺陷模型( —1950s )
但事实上,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解决方法通常 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即使在实施干预之后,高 风险行为依然有高发生率(Great Transitions: Preparing Adolescents for a New Century)
6
2、优势模型(1990s—)
无问题行为发生≠不等于发展良好
26
3、人类发展的生态学模型
时 间 系 统
27
四、启示
28
1、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一些错误认识
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青少年良好发展
青少年良好发展只是学校或家庭的责任 不良青少年是家庭经历或自身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引起 的 青少年被动地经历自身的发展过程,被动地等待自身的 发展结果
23
发展情境论:个体与多水平的 背景之间动态交互作用
发展情境论
24
1.3 发展系统理论——发展的行动观
发展的行动观关注意向性(intentionality)在引导 和调节个体参与社会和符号环境中的作用,认为人类 通过反省他们参与的社会活动并从中学习以产生引导 其后继行为的意向。行动观强调,个体既是自身发展 的积极建构者,又是自身建构的产物(Brandtstädter, 1998)。 这一观点是PYD重要的理论出发点之一,它意味着青少 年个体,而不仅仅是环境,是塑造他们积极发展轨迹 的主角。
青少年拥有的发展资源与其问题和危险行为之间 存在负向联系。拥有发展资源愈多,愈有利于积 极发展。
12
3、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资源
外部资源
支持、授权、限制与期望、合理安排时间;
例如,授权包括:社会、社区重视青少年;将青少 年看成一种资源;服务他人;安全。 内部资源 包括致力于学习、积极的价值观、社会能力、积极 的同一性; 例如,积极的价值观包括:关爱;平等与社会公平; 正直;诚实;责任感;克制。
25
2.毕生发展观
从受精卵形成至死亡历程中的持续发展 人在与环境互动中通过选择(selection)、最优化 (optimiz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SOC)过程更 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选择是指根据可供选择的范围来考虑如何使用有限 资源的过程,它主要涉及发展的方向、目标和结果 问题 最优化是指获取、改进和维持那些能有效达到期望 结果,并避免非期望结果的手段或资源 行为调整
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主题会在进入成年后自然完成
29
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和干预视角还是基于青少年发展的缺陷模型
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
尚未构建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特征模型 尚未揭示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发展轨迹及背景因素 尚未建立实现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项目机制
30
3、从发展心理学到应用发展科学
13
4、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特征指标
14
4、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特征指标
如果青少年具备前了5个C,那么通常会获 得第6个C,即”contribution”
— to Self, family, community
三、PYD的理论基础
16
17
1、发展系统理论
发展系统理论(developmental systems theory)是当代最具解 释力的宏理论,它是关于人类发展的多个理论模型的总称 。这些模型均采用整合的关系观分析生物的、个体的和情 境的因素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反对天性—教养、生物—文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六条指导性原则
1、
促进全体学生在其文化背景中的发展 人与文化背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心理辅导应 该考虑并整合有关文化背景因素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积极发展。 2、促进学生个体的优势 基于优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或者提升他们的 优势和能力(胜任力)。 3、创建有利于提升学生优势的环境 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重要功能是,通过领导、合作、 倡导和学校水平上的干预,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
青少年自身具备健康发展的潜力或者优势 (strengths)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ng
Development, PYD)
7
二、积极青少年发展
8
1、什么是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YD)
积极青少年发展(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是关于 青少年发展本质的一种观点,其本质是从力量建构的视 角界定和理解青少年发展的过程,强调青少年自身蕴藏
良好环境会激活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轨迹
当青少年参与到多重的、“滋养发展”的关系、 背景和生态中时,会进一步激发积极发展 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从良好环境中获益。例如, 支持、授权、承诺对所有青少年来说都是重要的 发展资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