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346/ ki.37-1101/c.2010.04.016

文 史 哲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

2010年第4期(总第319期)No.4,2010(Serial No.319 Array

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

路 遥

摘 要: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

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对传统社会“正祀”、“淫祀”与

民间信仰的复杂关系,应从其动态流变去探究。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将中国传统的佛道教与民间信仰

斥为“迷信”,由此引发了中西不同宗教信仰的激烈博弈,这也恰恰展现了中国民间信仰富有强固的生命力

和民族的凝聚力。对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进行客观考察,有助于民间信仰之学科性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传统社会;民间信仰;宗教;迷信

何谓“民间信仰”?它能否被称为宗教?这是在民间信仰研究领域中最受争议的问题。首先,“民间信仰”一词并非普遍流行于东西方。在西方欧美国家多以Po pular Religion或Fo lk Relig ion 称之,在东方也只盛行于日本和中国大陆,而在港澳台多不用此词。有研究者指出:在台湾除了佛教与基督教之外,“大多数宫庙皆以道教自居,不明白什么叫民间信仰”,“民间信仰实际上是学术界定义下的概念……不仅官方不承认`民间信仰'是宗教,连民众在认知上也是混沌的”①。这是颇有代表性的观点。对中国民间信仰究竟如何界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与时空相联系,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内涵并不完全一样,若硬设一固定框架去套析,则往往会陷于困境。这就是民间信仰概念难于清晰界定的极为重要原因,而这一点恰少有人详予述及。这里首先还得从学科性研究谈起。

一、中国民间信仰之学科性探索始于西方人类学与社会学

1.高延(De Groot)的研究

当前不少论著都认为对中国民间信仰较早进行学科性研究而具有代表性的,当首推荷兰的J.J. M de Groo t(1854-1919),继而是法国的M arcel Grane t(1884-1940)②。J.J.M de Groo t取中文名为“高延”,人或译之为“高罗特”③。他是荷兰人类学者,1880-1883年为荷印政府担当汉语翻译,住居荷属东印度群岛之西婆罗洲首府———坤甸,那里的主要居民是华人移民。他在荷印公司支持下开始着力研究中国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于1888至1890年间居留中国,在福建省东南部特别是在厦门及其周边地区专门从事人类学研究。他同当地平民、和尚、道士、农夫一起生活过,收集过各种

作者简介:路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04JZD00030)的支持。

① 郑志明:《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文史哲》2006年第1期。

② 参见刘永华:《“民间”何在———从弗里德曼谈到中国宗教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

谁之“信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9页。

③ [荷]包乐史(Leonard Blus se):《中荷交往史(1601-1999)》,庄国土、程绍刚译,阿姆斯特丹:荷兰路口店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为荷印政府所需材料,从而使荷印政府更好地了解和顺利地控制秘密会社组织①。三年后他回到荷兰,在莱顿大学做了人类学教授。从1892年起至1910年,他陆续出版了六卷本的《中国的宗教体系》专著。这是用人类学方法调查结合文献对中国宗教包括民间信仰在内,具有开拓性探索的权威著作。该书副标题是“古代形式、变迁、历史与现状及其相关的习惯风俗与社会制度”②。高延是怎样研究中国宗教的?据该书“总序”,大约有如下几点:第一,他认为以往欧洲汉学对中国宗教的撰写都差强人意,只是通过某些行为规范或向某类无形鬼神灵物祷告求福、祈禳免灾,而对在人们生活中所遵循的礼节、仪式和行为规范则尚未详细勾勒出来。他则要在宽阔视野下,探悉中国宗教的真实生活及其对家庭、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第二,他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的调查,发现各地社会与宗教生活中的风俗、行为习惯在一定层面上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因此每一地区都可视之为源自整体的一种形态。第三,他定期参加调查的对象既有限于家庭活动的信仰者,也有在寺庙观庵接触不同宗派的僧道、驱邪术士以及通灵者、占卜者、风水师……,凡可能接触的相关人士他都加以咨访,从而搜集了未被披露的丰富资料。第四,在他所著书中涉及的宗教信仰、仪式、习俗、制度等都建置在历史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对书中所提到的行为习惯、风俗、实践和仪式等尽量寻其源头,这样就要必备中国古代的知识。

基于此,该书列丧事葬礼、坟墓安置、随葬物品、风水选择、灵魂鬼怪、祖先崇拜和巫术通灵等,作为中国宗教体系之有机构成部分。对于巫术部分,它分为汉以前巫术和汉以后巫术两大阶段;汉以后的巫又分为预言占卜与驱除邪魔两种;还分析了当代的驱鬼之巫术与女性之巫。对以上的宗教普通模式阐述,高延都有较为丰富的文献征引和具有感性的田野调查。他征引了先秦典籍《礼记》、《仪礼》以及其他有关文献记载,接受了“礼不下庶人”的观念,认为“庶人”心胸狭隘、举止粗鲁,遂择中国富裕阶层以及权贵家族作为描述对象③。高延对精英与庶人的宗教形式区分是很明确的,认为两者虽可转化但庶人宗教乃源于精英阶层。1901年他又撰成两卷本《中国各教派受苦史》,认为中国的文明(即使是最精英的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比,也只能算是“同一般的半文明人群一样”④。1890年他从中国返回荷兰后在莱顿大学任人类学教授时作了一次就职演说,题目是“了解中国政治学术方面对我们殖民地的重要意义”⑤。可见,他对中国宗教体系的研究是为荷兰殖民事业服务的。

2.葛兰言(Marcel Granet )的研究

继高延研究之后,法国社会学家与汉学家葛兰言对中国宗教也有较系统的研究。英国人类学家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 ,1920-1975)在《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一文中,对葛兰言之中国宗教研究及其影响给予了相当篇幅的评价。葛兰言是法国现代社会学派开创者涂尔干和法国中国学派开创者之一沙畹的学生。他先在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任教,后受梯也尔基金会资助于1911-1913年住居北京,1919年在中国又小驻数月⑥。他迷恋于对中国的研究,先后撰写的论著主要有《中国古代的婚俗》(1912年)、《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年)和《中国人的宗教》(1922年)等,其中以《中国人的宗教》尤为重要。

83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①②

④⑤⑥[荷]包乐史:《中荷交往史(1601-1999)》,第133页。

J .J .M .De Groot ,The religion sys tem of China :its ancient form s ,evolution ,history and p resent aspect ,manners cus tom and social ins titutions conn ected therew ith ,6Vols ,Leiden :E .J .Brill ,1892-1910.M au rice Freedman ,On the Sociological of Chinese Religion ,P28,Chinese S ociety Edited by A rthu r P .W olf ,S tanford Uni -versity Press ,S tanford ,Califo rnia 1974J .J .M .de G root ,Sectarianism and Religious Pers ecu tion in China ,In trodu ction ,Leiden ,Ju ly 1901,Publis hed by Litera -tu re Hous e Ltd .T aiw an 1963.

[荷]包乐史:《中荷交往史(1601-1999)》,第135页。

M arcel Gran et ,The Religion of the Chines e People ,In trodu ctory Es say by M aurice Freedman :M arcel G ranet ,1884-1940,S ociologist ,First Pub lished in 1922by Pres ses Univers itaires de France (Paris ),Copyright in the tran slation and editorial m atter ,M au rice Freedman ,19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