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09章所得税
第九章 税收制度 《财政学》PPT课件
• 从税收公平看,累进税率是较优的选择。 • 从税收效率看,比例税率又是较优的选择。 •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选择,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选
择。 • 一般说来,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宜采用累进税率,商品课税
宜采用比例税率。 • 目前的普遍倾向是:为提高经济效率,应适当降低税制的累
• 也称“加法”,即把企业构成增值额的各个项目,如工资薪 金、租金、利息、利润等直接相加,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 值额乘以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计算公式
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薪金+利息+租金+其他增值项目+利润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 税基相减法
• 也称“减法”,即从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 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额乘以税 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一般营业税的税基是流转额,增值税的税基是增值额。 • 一般营业税在多环节对流转额课税,易造成税上加税的税负
累积效应,增值税只对各个环节上的增值额课税,可税负累 积效应。
表9-1 增值税与一般营业税的比较
产销阶段
采矿 冶炼 机械制造 批发 零售 合计
购买额
0 40 100 300 400
销售额
40 100 300 400 480
应纳税额
不含税价格 1-税率
税率
• 从量课税
中国的消费税
•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 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 征税范围: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
• 税率
• 比例税率 • 定额税率
营业税
• 营业税是对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营业收入额课征的一种 税收。
财政学第九章课件.ppt
标 准 辅 助
准
但也存在两个问题
能力标准的两层含义
横向公平
纵向公平
负税能力相同,税负相同
负税能力不同,税负不同
排斥特权阶层和区别对待
排斥平均主义或人头税
二、效率原则
(
税收成本与税收收入的比率
一
)
征税机关在征
纳税人为履行
税 税过程中发生的
纳税义务发生的
收 费用。
费用。
的
行 政 效
征收成本+奉行成本 税收行政效率==
2.供给弹性为0,税负不能 转嫁。
P
D
P1
E’
完全前转
P0
E
0
P S’ S P0
Q0
S
E D Q
特例:
3.需求完全弹性,税负不能 4.供给完全弹性,税负可以
转嫁。
完全前转。
P P0
E’ 0
P
E
S’ S D
P1完全E’ P0前转
Q0
S’
E
S
D
Q
第四节 税收效应
政
和 行 为 方 式 造 成 的 影 响
方面。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应纳消费税额=10×30% =3万元
【解释】该单位支付总价款10万元,化妆品厂再从 中支付消费税金3万元。
化妆品厂在核算利润时需要从10万元销售收
入中扣除3万元消费税金。
税收与价格分类法举例(2)
• 价外税举例: 某厂销售一批货物给另一厂商,实现不含税的销
售收入12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计算该厂本 笔业务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不含税价格=成本+利润
价内税课征的侧重点为厂家或
财政学第09章所得税
针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纳税人,允许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抵免 一定比例的境外已纳税款。
加速折旧政策
允许符合特定条件的纳税人,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以减轻纳税负担。
04
税收优惠与税收征管
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优惠
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残疾 人、烈士家属等,实行个人所
得税减免。
企业所得税优惠
居民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 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 股份制企业等。
非居民企业:包括外国企业、 外国政府、外国组织等。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 公司制企业:按照个人所得税 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基本税率
一般为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 得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的非居
所得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所得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适度的所得税可以刺激 劳动供给,促进储蓄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过 高的所得税会降低劳动和投资的激励,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所得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取决于税制的公平性和效率。公 平且高效的税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税收扭曲则会降低经 济效率。
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免税项目
一些基本生活费用和特定 项目如养老金、离退休金 等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税收抵免
一些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 以享受税收抵免,如子女 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 等。
税收减免
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纳税 人,如残疾人士、孤老等, 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减 免。
03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
记。
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期 限如实申报纳税,并缴
纳税款。
税务检查
009 财政学
6/14/2020
税收产生的条件:
• (1)剩余产品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前提; • (2)经常化的公共需要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
前提; • (3)独立经济主体的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经
济前提; • (4)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的上
层条件。税收是满足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6/14/2020
6/14/2020
• 3.固定性 • 表现在对征纳双方的约束力。课税对象的
连续性,收入的稳定性,征纳的规范性。 • 税收的上述特征是衡量一种财政收入是否
为税的标准。
6/14/2020
第二节 税收术语
• 一、纳税人 • 纳税人(Tax Payer)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
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人。 • 负税人是指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 转嫁的条件下;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 可以转嫁的条件下。 • 纳税人是法律上的课税主体;负税人是经 济上的课税主体。
财政学
主讲:赵文生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第九章 税收原理
Chapter 9 The Principle of Taxation
6/14/2020
本章概要
• 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因 此税收理论在财政收入理论中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本章对税收的基本术语与分类 做出介绍,并对税收原则、负担、效应问 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讨论最适度课税 理论。
6/14/2020
• 2.无偿性 • 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为国家所
有,是价值的单方面向国家转移。
• 国家征税并不直接以向纳税人提供相应数 量的公共产品,不付出代价,这区别于收 费;
《财政学》第09-16章在线测试
《财政学》第09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税收的()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A、收入效应B、支出效应C、替代效应D、挤出效应2、政府征税使纳税人减少高税商品需求,增加低税商品的购买,被称为:()A、挤出效应B、收入效应C、支出效应D、替代效应3、供给学派认为()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高B、低C、中D、不变4、()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A、所得税指数化B、个人所得税C、税收支出D、社会保险税5、我国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在商品课税税制的设计上也体现了()的原则。
A、税收负担B、税收转嫁C、税收中性D、税收替代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对个人储蓄行为的()作用越大。
A、越高、抑制B、越低、抑制C、越高、促进D、越低、促进2、税收指数化的主要方法有:()A、特别扣除法B、实际所得调整法C、税率调整D、指数调整法3、政府征税给纳税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效应主要有:()A、收入效应B、支出效应C、挤出效应D、替代效应E、紧缩效应4、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A、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B、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C、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D、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必然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E、税率、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
B、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C、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分配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D、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财政学课件第九章税收原理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负担必须在纳税人之 间公平分配,具有相同纳 税能力的人应缴纳相同的 税款。
税收效率原则
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 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 经济效率两个方面。
02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的概念
税收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税收 职能,在税收分配过程中遵循的法律 原则、法律准则、法律程序和税收组 织形式构成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负担归宿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主 体,即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
税收负担的分布
1 2
税收负担分布的公平性原则
税收负担的分布应遵循公平性原则,即相同经济 条件的人应承担相同的税负,经济条件不同的人 承担不同的税负。
税收负担分布的影响因素
影响税收负担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纳税人的支付 能力、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财政收入等。
税收公平的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制设计应遵 循比例原则,即税收负担应与纳 税人的经济能力成比例,避免对 弱势群体的歧视和过度负担。
税收效率的概念与原则
税收效率的概念
税收效率是指政府征税应尽可能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促进资源的有效 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增长。
税收效率的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要求税制设计应遵循中性原则,即税收应对经济活动不产生过度干 预,保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税收制度的改革
01
税收制度的改革是指对现有税收 制度的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
02
税收制度的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 入手,如优化税制结构、降低企 业税负、加强税收征管等。
03
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的概念与衡量
财政学-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一概念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二纳税人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三纳税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1)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个人所得额。
但如何确定应税所得,西方经济学界有两种对立的理论:一种是“所得来源说”即认为只有从一个可以获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来源”中取得的收入,才应被视为应税所得;另一种是“净增值说”即认为应税所得应包括所有的净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劳务以货币价值实现的福利,所有的赠与、遗产、中奖收入、投资收入和年金等各种周期性收益,但要从中扣除所有已支付的利息和资本损失,国际上通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有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三种模式。
五征税内容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
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无偿性 1、无偿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收 就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 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和代价。 2、税收为什么要具有无偿性 3、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固定性 1、固定性的概念: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形式,事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及征税的额度, 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 (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 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等
印花税、屠宰税、筵席 税等
(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 接税和间接税。
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将其分 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 依据的税类。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四、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1.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含义
❖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 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 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财政学第九章
第三节 所得税
第四节 资源税 第五节 附加税和附加费
2015-6-28 7
财政学
一、商品税概述
第二节 商品课税
商品课税是对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 就我国现行税制而言,包括增值税、营业税、 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关税以及一些地方性的 对工业和商业企业征收的税种。 特点:1、课征普遍 2、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实行比例税率 4、计算征收方便
2015-6-28 22
财政学
第二节 商品课税
四、营业税 是对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 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1、特点 征收面广,税源普遍 。第三产业和建筑业, 按行业设置税目和税率,同一行业统一税率 税负较低,设有起征点(5000元)。 价内税 征收简便 2、征税范围——9个税目,税率3-20% 3、计征方法:应纳税额=营业额(或销售额)×税率
财政学
第九章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概述 概念和意义 税制改革与 现行税制体 系
商品课税
特点与功能
所得 税
资源税 特 征
附加税和附加费
城市维护建设 税
特
征
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
教育费附加
2015-6-28
1
财政学
第九章 税收制度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
第二节 商品课税
第三节 所得税 第四节 资源税 第五节 附加税和附加费
2015-6-28 32
财政学
第三节 所得税
(五)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 新税率2008.1.1实行25%税率 原享受优惠税率的,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 到法定税率。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 2008年按18%税率执行, 2009年按20%税率执行, 2010年按22%税率执行, 2011年按24%税率执行, 2012年按25%税率执行; 原执行 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 33 2015-6-28
财政学所得课税制度
26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 (一)纳税人
现行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人包括中 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 的外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2024/4/12
27
(二)课税对象
现行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 象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 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 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 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 其他所得。
2.允许扣除项目:是指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 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 除的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 和损失。
2024/4/12
12
具体范围和标准扣除项目有:
(1)借款利息支出。 (2)工资支出 (3)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
育经费。
(4)公益、救济性的捐赠。 (5)其他扣除项目
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始于1980年。 现行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是2005年下半年,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的。
2024/4/12
25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具有几个特点: 1.征收范围广 2.遵循国际惯例,确定课税对象 3.实行分项课征方式 4.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5.税收优惠比较适中,切实可行
2024/4/12
2024/4/12
22
(五)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主要可分有: 1.地区优惠 2.产业优惠 3.再投资退税优惠
(六)关联企业的税务处理 (七)纳税期限
2024/4/12
23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
国企业所得税按年交纳,纳税年度按公历年
度计算(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如果企
财政学9(中国现行税制)
• 有偿,包括从购பைடு நூலகம்方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 (2)特殊规定:
A、视同销售货物 B、混合销售货物 C、兼营 D、含税销售
2020/10/14
《财政学》
4
视同销售:
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 (一)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 (二)销售代销货物; •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
2020/10/14
《财政学》
9
4、增值税的减免税以及起征点:
•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单独核算免税、 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单独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 减税。
• 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财政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 免征增值税。
• 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 • 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 (一)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2000元。
2020/10/14
《财政学》
11
销项税额——
•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 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 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二)关税制度 (三)关税计算
2020/10/14
《财政学》
19
第二节 所得税类
一、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的内资企业就其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
财政学第九章税收原理
2010年8月23日,财政部官方网站转载了《人民日报》 一篇文章,文章称“我国宏观税负实际偏低”。文章指出,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口径,2007年至2009年 我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和25.4%,这不仅远低于工 业化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则在其《中国财政政 策报告2009/2010》中指出,按照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 》标准,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定义为一般预算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 基金收入,这构成全口径的政府收入。以此计算,中国全 口径政府收入已经从1998年的1.73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 的10.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20.4%上 升到2009年的32.2%,上升了约12个百分点。2007年至 2009年,宏观税负水平分别达到31.5%、30.9%、32.2%。
5.8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与消费 10487.46 税
2758 35.7 14.3
证券印花交易税
544.17
33.79 6.6 0.74
20.2 0.2
12.6 0.65
车辆购置税
1792.03 628.11 54.0 2.4
4.6
2.16
上述税收税入合计
68770.75 11678.9 16.98 94.04 85.4 82.71
济活动。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 完成情况显示,2010年我国累计完成税收
收入7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在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到 88.1% 。
2010年税收收入和主要税种税入表(单位:亿元)
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