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的变化与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的变化与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IAS37)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颁布的一个关于计提和披露担保责任、法律负担和可能的负债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它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适当地计提和披露与担保责任、法律负担和可能的负债相关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做出准确的评估。
自发布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变化。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和影响:1.重新定义负债:在2024年的修订中,IAS37对负债的定义进行了重大变更。
修订后的准则明确指出,负债是企业在当前或未来必须履行的经济利益,并且直接或间接地由于过去的一些事件而引起的。
这个变化可能导致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其负债的范围和计量方法。
2.法律负债的确认:修订后的IAS37准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企业在法律负债存在的证据足够时,确认相关的负债。
这一变化可能使企业更加严格地审查其法律责任,并更准确地计提与之相关的负债。
3.测量方法的变化:IAS37规定了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是“成本法”和“现值法”。
在2024年的修订中,准则对现值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以提高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负债计量和披露产生重要影响。
4.披露要求的变化:在修订后的IAS37中,对负债的披露要求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变化。
准则要求企业披露其负债的性质、金额、时限和不确定性,并提供与负债相关的重大假设和判断的说明。
这些变化可能使企业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解释来满足披露要求。
5.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体化: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体化趋势,许多国家已经采用了或正在考虑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的变化和影响也适用于这些国家的企业。
这使得企业需要遵守统一的会计准则,并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满足跨国公司和投资者的需求。
总之,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的变化和影响包括重新定义负债、法律负债的确认、测量方法的变化、披露要求的变化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体化等。
关于iasb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讨论稿的初步意见
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有关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讨论稿的初步意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背景介绍1.1 IASB是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其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被全球范围内的上市公司所采纳和使用。
1.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获得对另一个企业的控制,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整合过程。
IASB此次发布的讨论稿旨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初步意见分析2.1 延续性假设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延续性假设是指企业在合并后继续存在并且不会中断其经营活动的假设。
在初步意见中,IASB强调了延续性假设在企业合并中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
2.2 控制力量的评估在企业合并中,如何评估控制力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IASB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控制力量评估框架,涵盖了对合并前后各方的权益、风险和潜在回报进行全面考量,以确定是否形成了控制关系。
2.3 合并成本的识别和计量合并成本的识别和计量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具有重要影响。
IASB 对合并成本的识别范围和计量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
2.4 合并后的会计报告在企业合并后,合并企业需要编制新的合并财务报表。
IASB就合并后的会计报告格式、内容和编制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合并后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影响分析3.1 对投资者的影响IASB此次发布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讨论稿,对投资者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更加明确和细致的会计处理规定,投资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合并的相关信息,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3.2 对企业的影响新的合并会计处理标准对企业而言意味着需要对内部的会计制度和报告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财务管理工作量,但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和透明度。
3.3 对监管机构的影响新的合并会计处理标准将对监管机构的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进行重大修订【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3 号——企业合并》的主要变化 1. 术语变化。修改后的 IFRS 3 在术语方面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 是将购买法(purchase method)改称购并法(acquisition method),因 为并非所有企业均由“购买”引致,通过股票交换或其他合约形式同样 可以实现对另一主体的控制,从而实现会计意义上的企业合并;二是将 少数股东权益(minority interests)改称非控制权益(non-
一、企业合并项目的简要历史沿革 2001年,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改组,成立了国际会 计准则理事会(IASB)。IASB成立之初,就把企业合并作为其最早运作的 一个重要项目,原因是企业合并的会计实务在全球范围内差异颇大、备 受关注。尽管 IASC以及相关国家会计准则制定者先前已进行了十几年的 研究,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多样性依然存在。2001年 IASB成立时, FASB已发布 SFAS 141,取消了权益结合法,并将商誉由摊销改为减值测 试。SFAS 141发布后,IASB收到了来自欧盟、澳大利亚的大量请求,要 求 IASB改变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因为与使用美国会计准则相比,使用国
7. 投资的部分处置。如果购并方处置其在被购并方的投资并因此而失 去控制权,应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剩余权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 间的差额作为处置利得或损失确认为损益,并视情况分别采用《国际会 计准则 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第 28 号——联营中的投资》或《国际会计准则第 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 计量》对剩余权益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内容
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内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经过修订的IFRS3企业合并和IAS27合并的与单独的财务报表。
同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修订版FAS141企业合并和取代原ARB51的FAS160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控制性权益。
下⾯让我们和店铺⼩编⼀起来了解相关内容。
⼀、准则修订背景IASB在2001年改组完成之后即致⼒于企业合并项⽬,当时美国FASB刚刚发布废⽌权益结合法和商誉摊销的FAS141和FAS142,于是IASB决定分两步⾛,第⼀阶段主要是追上FASB的步伐;第⼆阶段则准备与FASB联⼿打造⼀个⾼质量甚⾄是变⾰性的企业合并准则。
2004年3⽉,IASB发布IFRS3,取代此前的企业合并准则IAS22,宣告第⼀阶段研究功德圆满,此后遂和FASB⼀起致⼒于与第⼀阶段同步开始的第⼆阶段研究。
第⼀阶段最重要的成果是明确对独⽴主体间的合并只应采⽤购买法⽽废⽌权益结合法,但购买法的具体做法则基本沿袭旧路。
不过,IASB和FASB还是以不同⽅式展现了意欲从母公司观转向主体观的苗头:FASB从合并报表的⽬的和政策这⼀基本问题⼊⼿,期望统⼀思想后吹响向主体观全⾯迁移的号⾓——1999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修订版《合并财务报表:⽬的和政策》以及2004年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①即是例证;IASB则绕开概念基础,从列报形式和编报程序⽅⾯向主体观闯关——2003年12⽉修订IAS27要求将少数股权作为权益列⽰于合并股东权益和2004年3⽉发布IFRS3提出少数股权应按其在⼦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所占份额反映皆为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有⼀块奶酪——合并商誉——⼤家都没有动。
虽然FASB和IASB都将商誉摊销改为实施减值测试,但这实际上不过是准则制定的权⼒博弈过程中权益结合法能最终得以废⽌的交换筹码⽽已,商誉初始⾦额的确定仍然是合并成本与合并者所享有的被合并者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差,这样计算出来的商誉⾃然只是属于母公司的。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是负责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组织。
该组织的目标是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准则,以提高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理解。
近日,IASB发布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
本文将对该征求意见稿进行详细介绍。
该征求意见稿是对此前2024年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进行修订和更新的一次尝试。
该框架是IASB用于指导制定和解释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石性文件。
征求意见稿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首先,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重新界定。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辅助他们做出投资、信用和其他决策。
这一修订体现了IASB对财务报告目标的更为准确的定位,以及对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更高的关注。
其次,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损失等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解释。
这一修订旨在提供更清晰、全面的概念定义,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歧义性。
特别是,在对负债和权益的定义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更为具体和精准的解释,以便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债务责任。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和信息披露要求进行了修订。
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特征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财务报告应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可验证性等特征。
这一修订旨在引导企业提供更具价值和可信度的财务信息,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对于信息披露要求方面,征求意见稿强调了信息必须是“重要”的原则,即只有对用户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才需要披露。
最后,征求意见稿还涉及到根据商业模式和经济实质分类资产、负债和收入的问题。
提出根据商业模式和经济实质分类资产、负债和收入能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促进投资者对企业运营和风险的更好理解。
总的来说,这份征求意见稿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修订,并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介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仅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时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系列,此类公告有别于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系列。
广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指一整套的国际会计准则公告,包括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批准的准则和解释公告。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曾经被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它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
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要求所有的欧盟国家的公司到2005年都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系列以原则性为基础的准则,它只规定了宽泛的规则而不是约束到具体的业务处理。
到2002年为止,大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进方案是尽量找到并减少同一业务的可选处理方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Committee)。
1973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前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美国的16个职业会计师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目前,其成员已发展到包括104个国家的143个会计职业组织。
迄今为止,IASC已发布了39号国际会计准则,并公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
经过IASC的努力,国际会计准则日益完善并得到各国会计界的支持与认可。
根据IASC的章程,其基本战略目标是:第一,按照公众利益,制订和公布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同一会计准则,并促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执行。
第二,为改进和协调与财务报表的表述有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程序而努力。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主要差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主要差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是一套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制定的会计准则,它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财务报告框架。
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是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美国国内的企业。
1.整体与详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通常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框架,确保财务报告的信息全面、准确。
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通常比较详细,提供了更多具体的规定和指导。
2.框架与规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加注重框架性的准则,强调财务报告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则更注重具体的规定和制度,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和例外情况。
3.准则的变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变更通常较为频繁,有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准则进行调整。
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变更相对较慢,经过了更多的研究和公众评论。
4.资产与收入的确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资产和收入的确认要求比较宽松,注重真实和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资产和收入的确认要求相对较严格,更加注重可靠性和稳定性。
5.财务报表格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没有具体规定财务报表的格式,允许企业按照其业务实际情况设计。
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则具有较为统一的财务报表格式,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报告。
6.解释性指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解释性指南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可以作为实施准则的解释和指导。
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解释性指南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作为实施准则的依据。
7.合并报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在合并报表处理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制定的国际审计准则,并探讨它们在国际商业环境中的意义。
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IASB负责发展和推广用于商业和非商业组织的高质量、可比性强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IAS)是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前身)制定的第一套国际会计准则,后来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取代。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是确保全球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以提高全球资本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
它涵盖了财务报表的各个方面,包括会计政策、报表结构、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等。
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采用。
二、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和国际审计准则(ISA)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是国际会计鉴证和审计服务机构的主要标准制定机构。
IAASB负责制定和发布国际审计准则,旨在确保全球审计服务的质量和一致性。
国际审计准则(ISA)是IAASB制定的准则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审计工作。
国际审计准则旨在规范审计程序、方法和报告,以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并增强公众对财务报告的可信度。
它包含了审计的目标、责任、程序和报告等方面的规定,并指导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遵循一定的准则和要求。
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意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在国际商业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应用可以确保全球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促进全球投资者的跨境投资,并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2. 保障投资者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增强市场的信心。
新保险合同准则 ifie
新保险合同准则 ifie新保险合同准则(Insurance Contracts Accounting Standard)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制定的一项标准,于2017年5月1日起生效,旨在统一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比性。
该准则对保险合同的识别、计量、分析和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新保险合同准则明确了保险合同的定义。
根据该准则,保险合同是指与保险商订立的、输出风险管理服务的合同。
其中,风险管理指的是承担被保险风险并为其提供经济补偿的能力。
该定义有助于明确保险合同的边界,确保准则的适用范围准确。
其次,新准则规定了保险合同的识别标准。
即当合同的交易对parties 来说,存在不确定性且能够提供经济补偿时,保险公司应将其识别为保险合同。
这一标准对于确定何种合同应视为保险合同具有重要意义。
新保险合同准则还规定了保险合同的权责和收益处理。
根据该准则,保险收入和相应的责任都应当在合同期间进行确认。
保险收入是指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期间承担风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与此相对应的保险责任则表示由于风险事件可能发生而进行的经济补偿支付义务。
准则要求保险公司根据合同期间内实际发生的赔付事件来估算保险责任负债,并根据该估算值对收益进行调整。
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记录和披露保险业务的情况。
此外,新保险合同准则引入了一种叫做用现持有价值为基础的利润模式(profitability approach)的计量方法。
用现持有价值为基础的利润模式综合考虑了所有现时点的现金流,并将合同期间的利润平均分配到每个会计期间。
该模式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和风险承担。
综上所述,新保险合同准则在保险合同的识别、计量、分析和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提高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比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会计准则(IFRS)与国内会计准则之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IFRS)与国内会计准则之比较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比较简介: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是一套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制定的统一的会计准则框架。
国内会计准则则根据各国内部立法机构或会计专业机构的制定,以满足国内会计和金融报告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比较IFRS和国内会计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同:1. 核心原则与基本特征:IFRS强调公允价值计量、持续经营、会计主体和会计周期等核心原则,并强调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基本特征。
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历史成本计量和谨慎性原则,关注企业偿付能力和稳定性。
2. 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IFRS要求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权益变动表等,以及主要会计政策和附注信息。
国内会计准则根据国情和监管需求对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进行调整。
3. 会计处理和会计政策:IFRS对于会计处理和会计政策给予较大的灵活性,允许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
国内会计准则则相对更为规范,少有选择权,强制执行标准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政策。
4. 公司合并与业务组合:IFRS对于公司合并与业务组合的会计处理更加详细和具体,要求按照市场价值进行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国内会计准则则对公司合并和业务组合的会计处理相对较为简化,侧重于合并方案的编制和披露。
5. 资本化与费用化的界定:IFRS对于资本化与费用化的界定较为灵活,要求企业根据可确认的未来经济利益和相关成本的可计量性做出判断。
国内会计准则则相对更为严格,要求企业按照成本的发生顺序和可确认的未来经济利益进行界定。
6. 特殊行业的会计处理要求:IFRS针对特殊行业的会计处理要求较少,更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对于金融、石油、航空等行业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指导。
issb 《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
issb 《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原创版】目录1.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背景和意义2.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主要内容3.我国企业在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方面的情况4.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5.结论正文一、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决策依据。
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主要内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环境方面:企业应当披露与环境相关的政策、目标、绩效和风险,包括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管理等。
2.社会方面:企业应当披露与社会相关的政策、目标、绩效和风险,包括员工权益、健康与安全、社会责任等。
3.经济方面:企业应当披露与经济相关的政策、目标、绩效和风险,包括财务绩效、市场价值、税收政策等。
三、我国企业在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方面的情况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逐步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
一方面,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鼓励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在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披露水平,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信息。
四、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1.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绩效和风险,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2.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国际会计名词解释
国际会计名词解释国际会计是指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会计准则和规定的会计体系。
在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国际会计成为了全球商业交易和跨国公司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国际会计中,存在一些重要的名词,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旨在提供统一的会计报告标准,使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更具可比性。
IFRS现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特别是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
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负责制定和发行IFRS的国际机构。
IASB的目标是开发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增加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3.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资产可以是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不动产等,通过这些资产企业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4. 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的经济义务和责任。
负债可以是应付账款、借款、长期债务等。
负债是企业向他人承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5.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属于所有者的资金。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的资本、留存盈余等。
6. 收入:收入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可以来自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
7. 费用:费用是企业为了实现收入而发生的成本。
费用可以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租金等。
8.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输出方式,用于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9.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信息。
10.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情况。
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企业的经营成果信息。
以上是国际会计中一些重要的名词的解释,这些名词对于理解和应用国际会计规则和准则非常重要。
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会计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研究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㊀孙永尧摘㊀要:为应对气候变化ꎬ西方发达国家纷纷立法并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ꎬ碳会计由此产生ꎮ会计上是否应确认碳排放权以及如何确认㊁计量与披露方面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ꎮ但在碳排放权是否为资产㊁如何确认获得的碳排放权㊁碳排放权资产和负债变化如何影响利得与损失等关键问题方面ꎬ尚未取得普遍共识ꎮ期间ꎬ虽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起合作研究ꎬ但在是否确认无偿取得碳排放权配额以及如何反应㊁有偿取得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何类资产㊁应采用何种方法披露等方面还存在重大分歧ꎮ吸收国际上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成果ꎬ对完善我国碳排放会计建设有十分积极的意义ꎮ关键词:碳排放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㊀确认㊀计量㊀披露中图分类号:F23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3151(2018)39-0035-091990年ꎬ美国颁布了«空气清洁法修正案»ꎬ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排放权交易ꎮ2003年ꎬ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成立ꎬ成为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市场ꎬ是全球第一家具有期货性质的规范的气候交易市场ꎮ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ꎬ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ꎮ«京都议定书»规定ꎬ到2010年ꎬ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 2%ꎮ«京都议定书»签订后ꎬ欧盟于2005年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ꎬ即由欧洲主要国家共同建立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ꎮ欧盟委员会于1998年6月发布了«气候变化 后京都议定书的欧盟策略»ꎬ提出了构建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议ꎮ2000年ꎬ欧盟公布了«温室气体绿皮书»ꎬ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治理气候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ꎮ2003年ꎬ欧盟公布了«排放贸易指令(2003/87/EC)»ꎬ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地位ꎮ并由此创立了 欧盟排放许可 (europeanunionallowanceꎬEUA)ꎬ将碳排放权变成了受法律保护的资产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ꎮ从IFRIC3发布到撤销再到重新启动该项目ꎬ研究富有成果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坚持把碳排放权归类为无形资产ꎬ配额分配作为政府补助ꎮIASB在2002年7月的例行会议上开始关注排放权交易制度所产生的会计影响ꎬ并令其下属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开始考虑 总量与交易机制 下的会计问题ꎻ此后ꎬIFRIC开始了对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的系统研究ꎮ一、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碳排放权交易2002年12月12日ꎬIFRIC讨论了碳排放权会计三个问题:(1)一项交易制度是否产生净资产或净负债?是否单独确认资产或负债?(2)持有的配额应确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 金融工具(IAS39)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 无形资产(IAS38)?(3)如果确认一项单独的负债或收益ꎬ是否应确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IAS20)下的递延收益还是减排义务?针对以上三个问题ꎬIFRIC的初步结论是ꎬ同意确认为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观点ꎮ但讨论是否要求IASB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IAS38)ꎬ即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形资产ꎬ并将无形资产的增值确认为损益ꎻ当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获得配额时ꎬ应确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IAS20)下的递延收益ꎬ配额和补助都应该用公允价值计量ꎮ2003年10月ꎬIFRIC发布了IFRIC3 排放权交易草案ꎬ主要观点如下:(1)排放配额应该根据IAS38无形资产确认ꎬ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ꎻ(2)当政府授予的配额低于公允价值时ꎬ支付的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应该根据IAS20确认为政府补助ꎻ(3)当排放产生时ꎬ将交付配额的义务根据IAS37确认为负债ꎮ2003年12月ꎬ针对IFRIC3草案ꎬIASB对IFRIC的建议是:(1)IASB认为IFRIC所做出的结论是目前最佳的会计处理ꎬ即以公允价值对配额进行初始计量ꎬ并且后续价值的变动确认为损益ꎮ然而ꎬ这是目前IAS38所不允许的ꎮ(2)IASB了解到IFRIC肯定配额是流动资产ꎬ因此有必要与IAS38中的无形资产相区别ꎬ配额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可以用来解除现实义务ꎮ(3)IASB同意IFRIC的意见ꎬ即对IAS38进行有限的修订ꎮ(4)IASB以前也试图取消IAS20并取而代之以新的IFRSꎬ使之与概念框架一致ꎮ根据IFRIC对配额的处理ꎬ加之其他准则制定者也关注IAS20ꎬIASB要求其工作人员加快修订IAS20ꎮ2004年12月2日ꎬ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公布会计指南解释第3号 排放权会计(IFRIC3)ꎮ该解释公告旨在指导如何将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应用于 限额排放和配额交易 排放权计划ꎮIFRIC3指出ꎬ«京都议定书»出台后ꎬ部分国家已经或正在制订计划来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ꎮIFRIC3适用于 限额排放和配额交易 排放权计划的参与国所采用的会计制度ꎬIFRIC3中的某些规定也可能涉及其他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ꎮ在 限额排放和配额交易 排放权计划中ꎬ政府或政府机构通常向参与者发放的配额在数量上等于其限额ꎮ发放的配额可能是免费的ꎬ也可能由参与者向政府支付款项ꎮ参与者可以自由买卖配额ꎬ由此形成了活跃配额市场ꎮ在实施期间以及额外的 调节时间 结束时ꎬ政府会要求参与者交付等于其实际排放量的配额ꎮIFRIC3规定:无论是政府发放的还是购买的配额都是无形资产ꎬ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进行会计处理ꎮ当配额以低于公允价值的金额发放时ꎬ支付的金额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属于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范围内的政府补助ꎮ无论配额是持有还是出售ꎬ该补助应初始确认为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收益ꎬ并在发放配额的实施期间按照系统的方式确认为收益ꎮ发生排放时ꎬ应将交付等于已发生排放量的配额确认为一项负债ꎮ该负债属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范围内的准备ꎬ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履行现时义务所要求支出的最佳估计对其进行计量ꎮ通常就是截至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排放量所需配额数量的现行市价ꎮ2005年1月ꎬ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会议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 无形资产的限制性修订案ꎮ建议修订案将损益计入利润表的损益中ꎬ然而仍未解决错配问题ꎬ因为期初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予以确认ꎬ然而相应的负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增加ꎮ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递交了一份议案ꎬ建议将碳排放权加入套期会计模型ꎬ将利用现金流量套期原则解决错配问题ꎮ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IFRIC成员的支持ꎬ当然也有不少国家持2018年第39期/总第2887期反对意见ꎮIASB指出ꎬ对38号准则的修订不足以解决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提出的问题ꎬ但与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的建议并不冲突ꎮ因此ꎬ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的修订将会解决那些不使用套期会计的会计主体问题ꎮ如果采用套期会计ꎬ企业很难达到相应的标准ꎬ尤其是拟将其用于预测未来ꎬ也会因此带来许多可选空间ꎮ原则上ꎬ满足某些限制条件时ꎬ套期会计是可以采纳的ꎮIFRIC认为应当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进行修订ꎬ但须确认无论是否采用对冲方法ꎬ修正案都是必要的且该修正案并非对IFRIC引入套期会计产生限制ꎮ在企业仅持有碳配额期间ꎬ需要对碳排放权套期会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判断ꎮ在2005年6月的会议上ꎬIASB决定立即撤销IFRIC3ꎮ虽然IASB认为ꎬIFRIC3是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针对欧洲排放交易计划的适当解释ꎬ但是IFRIC和IASB都承认ꎬ由于遵循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ꎬIFRIC3会产生计量不准确和报告不匹配的问题ꎮIFRIC已经向IASB提交了解决方案以消除这些不匹配ꎮ然而ꎬIASB目前正在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 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援助的揭示ꎬ在这些解决方案没有将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考虑进去之前ꎬIASB不会接受这些解决方案ꎮIASB担心ꎬ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短期修订可能导致排放权会计处理的一系列变更ꎬ这对财务报表的编制人员和使用者都是无益的ꎮ鉴于该项解释报告的紧迫性减弱ꎬIASB决定立即撤销IFRIC3ꎬIASB可以更加深入的思考相关会计处理问题ꎮ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的讨论在2007年12月的会议上ꎬIASB决定重启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研究ꎮ理事会把碳排放权会计范围限定在由碳排放权交易所产生的会计问题上ꎬ而不是广泛研究所有的政府补助问题ꎬ并在本次会议上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四个主要问题ꎬ供委员们讨论ꎮ问题1:碳排放权是资产吗?购买的碳排放权ꎮ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ꎬ一个企业将从体系内的其他参与方或者交易商那里获得碳排放权ꎮ这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本质ꎬ也是为什么企业事先购买碳排放权比排放后对二氧化碳缴税要节约企业成本的原因ꎮ政府出售碳排放权尚未成为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关键特性ꎬ因为在第一阶段ꎬ大部分碳排放权配额都是免费的ꎬ而到了第二阶段ꎬ政府将对10%的碳排放权进行拍卖ꎮ事实上ꎬ如果政府能碳对碳排放权的价格进行计量ꎬ所有的碳排放权都会在最初就被政府拍卖ꎬ而非免费ꎮ欧盟是否以及何时对所有碳排放权进行拍卖尚没有时间表ꎮ但是ꎬ有必要考虑该问题ꎬ因为企业获得碳排放权的方式不同ꎬ后续处理也会不同ꎮIFRIC得出结论ꎬ购买的碳排放权是一项资产ꎬ需要进行确认ꎮ当然ꎬ该观点一直被质疑ꎮ政府出售的碳排放权低于公允价值ꎮ拍卖碳排放权是理想的观念ꎬ在第二阶段至少90%的碳排放权是免费的ꎮ当政府的价格低于公允价值时ꎬ购买的碳排放权是否还需要进行确认就成为讨论的重点ꎮIFRIC得出结论ꎬ分配的碳排放权也是资产ꎬ需要进行确认ꎮ无论该碳排放权是政府分配的还是购买的ꎬ对于企业来说两者并没有区别ꎮ两种方式获得的碳排放权都可以进行交易ꎬ或者企业自己在未来使用ꎮIFRIC认为企业如何获取碳排放权和该碳排放权是否进行确认并不相关ꎮ然而ꎬ一些观点认为ꎬ不同方式获得的碳排放权应该区别对待ꎬ从政府处免费获得的不应该确认为一项资产ꎮ这种观点主要是考虑了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的影响ꎮ在该制度出台前ꎬ企业的碳排放量不受限制ꎬ但是在该制度出台后ꎬ企业的碳排放量需要控制在特定水平ꎬ实际排放量一旦超过规定的水平ꎬ企业将支付额外的费用ꎮ虽然该限额可以进行交易ꎬ但企业并没有达到最优的状态ꎬ企业的排放额受到了限制ꎮ问题2:企业获得碳排放权时贷方科目是什么?如果企业获得碳排放权时确认为一项资产ꎬ则面对的问题是:贷方科目是确认为一项负债还是收入ꎮ这个问题IFRIC至今没有明确ꎬ当一个企业以低于市价获得碳排放权时是否导致一项现时义务ꎮ如果企业没有任何义务ꎬ而确认为一项收入ꎬ则在企业发生排放费用时ꎬ该项收入还会被抵消ꎮ这个问题涉及IFRIC关于修改20号会计准则的项目ꎬ因为政府分配碳排放权符合20号会计准则中对政府补助的定义ꎬIFRIC至今没有修正该项定义ꎮ在IFRIC修正20号准则的项目中ꎬ决定将政府补助确认为收入ꎬ来补偿企业为达到某种条件所花费的支出ꎮ并且ꎬIFRIC决定将政府补助被定义为无条件的政府补助和有条件的政府补助ꎮ前者在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同时确认一项收入ꎮ后者确认为一项资产时ꎬ再确认为一项负债ꎬ这代表着当企业没有达到某项特定条件时ꎬ企业有返还政府补助的义务ꎬ只有当该条件得到满足时ꎬ附有条件的政府补助才可以确认为一项收入ꎮIFRIC决定不考虑20号准则中的规定ꎬ允许企业将其确认为一项非货币性的资产ꎮ如果不考虑IFRIC上述决定ꎬ专家组认为关于政府补助中 条件 的定义需要进一步讨论ꎮ目前为止ꎬIFRIC已经把 条件 定义为当某项要求没有发生时政府有权收回补助的资源ꎮ关于授予的碳排放权是赋予条件的还是不赋予条件的ꎬ一些观点认为它们是没有限定条件的ꎬ因为政府没有权利收回该碳排放权ꎮ碳排放权被视为企业加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鼓励ꎮ企业收到碳排放权后不承担任何义务ꎬ甚至可以关掉企业ꎬ卖掉碳排放权ꎮ每个排放碳的企业都会分到碳排放权ꎬ所以上述情况同时发生不太可能ꎮ但在英国ꎬ个别企业从用碳产能变到用气产能的情况还是可能发生的ꎮ另外ꎬ即使以后企业需要购买碳排放权ꎬ它们也不负有义务ꎮ因为无论碳排放权是免费获取还是从政府处购买ꎬ企业都可以自由买卖与使用碳排放权ꎬ不会因为获得碳排放权的方式不同而有任何差异ꎮ既然免费获取碳排放权时企业没有任何义务ꎬ那么从政府购买碳排放权的企业也同样不承担义务ꎮ然而一些观点认为ꎬ企业还是负有义务的ꎮ例如ꎬ企业实际排放量不应超过授予的排放量ꎬ企业有降低实际排放量的义务ꎮ免费获取碳排放权贷方应计入的科目ꎬ可以参照其他政府免费授予的资产ꎮ如果IFRIC认定碳排放权是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政府补助ꎬ根据20号准则贷方应计入收入ꎮ如果IFRIC认为碳排放权是有限制性条件的政府补助ꎬ根据20号准则贷方应计入负债ꎮ当限制性条件得到满足时ꎬ负债将被抵消ꎮ当企业产生碳排放的时候ꎬ是否就是限制性条件得到满足的时候呢?问题3:碳排放权如何计量?如果碳排放权被确认为一项资产ꎬ委员会需要规定该项资产如何计量ꎮIFRIC认为碳排放权更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ꎬ而非金融资产ꎮ碳排放权是可交易的ꎬ该性质更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义ꎮIFRIC认为ꎬIAS38号准则没有给碳排放权的计量提供合适的依据ꎮ因为计量碳排放权最合理的方式是采用公允价值ꎬ而IAS38号准则认为碳排放权价值要么为成本减去折旧或摊销ꎬ要么为公允价值减去折旧或摊销ꎮ并且公允价值高于成本的部分被确认为权益而非损益ꎬ这与排放负债发生变化时的处理并不相符ꎮ针对以上疑问有三种解决方式:对IAS38号准则进行修正ꎬ使无形资产发生价值变化时该变动计入损益ꎬ而非资产ꎻ对IAS38号准则进行修正ꎬ增加第三种计量模式ꎻ对IAS38号准则进行修正ꎬ将碳排放权认定为金融工具ꎮIFRIC对第二项解决措施展开了研究ꎮ第三个解决方案2018年第39期/总第2887期需要委员会提出将碳排放权确认为金融工具ꎬ而其他可交易的配额确认为无形资产ꎮIFRIC认为ꎬ碳排放权更像是货币而非许可证ꎮ后两种解决方法都需要考虑是否将碳排放权与其他可交易的配额相区分ꎮIFRIC可能提出ꎬ企业有意交易碳排放权与为满足排放需求而持有的碳排放权相区分ꎮ问题4:碳排放权资产和负债变化如何影响利得和损失?一些观点认为ꎬ碳排放权资产和负债会影响利得和损失ꎬ造成利得和损失的 人为变化 ꎮ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ꎬ因为根据IAS38号准则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ꎬ要么导致计量口径的不一致ꎬ即资产以成本计价ꎬ负债以公允价值计价ꎻ要么导致后期处理的不一致ꎬ即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计入权益ꎬ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计入损益ꎮ损益的这种人为变化会导致权益的误解ꎮIFRIC建议通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解决该问题ꎮ然而ꎬ这种方法不能解决影响损益的其他因素ꎮ因为碳排放权授予在先ꎬ而使用在后ꎮ因此ꎬ如果资产和负债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ꎬ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改变会先于负债的公允价值的改变ꎮ只有当授予排放量等于实际的排放量时ꎬ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改变才可以相互抵消ꎮ资产发生增减时确认所有者权益ꎬ当负债发生变化时再将所有者权益转化成损益ꎮ然而ꎬ一些观点认为ꎬ由于时间差异导致的变化不是人为的ꎬ只是企业碳排放权市场价格变化的作用ꎬ该变化只是真实反映了实际情况ꎮ如果碳排放权被认定为没有限制条件的政府补助ꎬ那么将会导致其他时间差异ꎮ因为在实行碳排放权开始期间ꎬ碳排放权资产增加ꎬ收入就会增加ꎻ而根据最新版本的IAS20号准则ꎬ收入会推迟到实行碳排放权期间结束时才确认ꎮ如果IAS20号准则修订为在确认碳排放权时确认收入ꎬ那么影响就会很严重ꎮ即使企业没有义务必须排放碳ꎬ但是如果企业要保持盈利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存续下去ꎬ至少会排放与授予的排放数量相等的碳ꎮ因此ꎬ该企业产生的排放费用将会和确认的收入相抵消ꎮ中期利润表就会误导信息使用者ꎬ因为利润表中包含因确认碳排放权而增加的收入ꎬ而该收入将会被未来产生的费用抵销ꎮ碳排放权确认的日期距离中期报告期结束日越近ꎬ则碳排放权确认对损益影响就越大ꎮ一些观点认为ꎬ信息使用者有权表达他们对信息的需求ꎮ需要知道信息使用者是否也有这样的担心:因碳排放权而确认资产与负债ꎬ同时增加了损益ꎮ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碳排放权的会计讨论随着国际上碳排放权交易量日益扩大ꎬ自2007年起ꎬ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计划ꎬ加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在2007年增加了碳排放权会计研究ꎬIASB再次启动了排放权交易会计项目ꎬ并开始寻求与FASB合作ꎮ早在2005年9月ꎬIASB就决定将排放权会计纳入议事日程ꎬ而不是制定一个新的IFRSꎬ以解决实务处理上的多样性问题ꎮ这个项目的成果是期望修订现有的准则ꎬ以更好解决排放权会计中的主要会计问题ꎮ2007年12月ꎬIFRIC的工作人员建议限制碳排放权会计项目的范围ꎮ另外ꎬ为消除IFRIC3的非匹配性ꎬ研究人员认为应该考虑碳排放权核算模式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综合影响ꎬ而不是在单项基础上考虑ꎮ在2008年10月的会议上ꎬIASB与FASB讨论了总额控制交易机制下收到配额与基准和信用机制下基准的会计问题ꎮ在排放基准与信用机制和总额控制交易机制中ꎬ减排信用和碳配额是否属于资产?企业是否应确认减排信用量和碳配额?是否确认未来分期付款额?在排放基准和信用机制下ꎬ基准是否为一项资产?企业是否应当确认排放基准?企业何时产生排放义务?确认基准和碳配额时相应的科目是什么?不同机制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一致?在2009年12月的会议上ꎬIASB与FASB讨论了在总额控制交易机制下强制参与碳排放交易与自愿参与碳排放交易计划的会计处理问题ꎮ具体地说ꎬ他们讨论了在每一个排放期期初分配配额的处理ꎬ以及在每一个排放期期末配额抵消ꎮIASB讨论了主体何时能够控制未来分期付款的两种观点ꎮ观点1:主体只有在收到配额权利的不确定性消失时才能控制该资源ꎻ观点2:在主体拥有一项收到配额权利时就控制了该资源ꎮ这种权利是一种选择权ꎬ可以通过主体的具体行动来实施ꎮ当一个主体自愿参与排放交易计划时ꎬ它就承担义务ꎬ即在承诺期内对每个排放单位支付一单位配额ꎮ作为交换ꎬ该主体获得配额分配的权利ꎬ允许主体在一定限度上排放并且不会产生排放成本ꎮ允许排放的水平通常低于历史排放水平并且反映了主体的排放目标ꎮ在限额之下分配的配额采取可交易项目的形式ꎮ计划管理者通常会建立一种有助于买卖配额的交易ꎮ出于行政原因ꎬ排放交易计划的承诺期通常要年度排放期ꎮ这意味着一个主体:(1)在每个合规年度开始时ꎬ按年以分期付款的形式收到配额ꎻ(2)在每个合规年度结束时交还配额ꎬ以抵消该合规年度的排放ꎮ在未来分期付款下ꎬ获得配额的权利通常取决于符合条件的主体继续可以排放的时间ꎮ如果一个主体不排放ꎬ则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再有权获得配额ꎮ不同的方案决定了关闭排放的形式ꎮ关闭排放包括临时或部分关闭以及全面关闭ꎮ排放操作可以在完全停止运行即零生产ꎬ或其生产或排放量低于某一阈值时被视为关闭ꎮ在2010年10月的联席会议上ꎬ初步确定了分配的配额应以再估的公允价值计量ꎬ同时以相同的方式确认一项负债ꎬ然而对于购买的配额应该如何计量会议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ꎮ会员们认为ꎬ不论选择哪种计量模型ꎬ对于分配配额和购买配额的计量应该是一样的ꎬ因为两者不存在本质区别ꎮ如果两者计量不一致ꎬ那么会计主体就要采用不同计量方式ꎮ如果对分配配额和购买配额用完全不同的计量方式ꎬ将会导致确认一项与配额相关的负债失去应有的意义ꎮ即如果购买配额和分配配额都确认为负债ꎬ那么这项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相关的配额使用采取同样的计量方式ꎬ否则会导致同一个要素有不同的计量模式ꎮ对于购买配额的初始及后续计量ꎬ可供选择的计量模型如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型ꎻ视配额的预期用途而定 持有自用的配额ꎬ应该相应确认一项负债ꎬ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型ꎬ但在之后期间不进行再计量ꎻ对于用于交易的配额ꎬ应该采用再估公允价值计量ꎮ在2010年11月的会议上ꎬIASB和FASB共同讨论了总额控制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三个问题:碳排放权负债初始确认与计量㊁购买配额计量以及它们的披露方式ꎮ碳排放权负债初始计量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ꎬ理事会工作人员赞成了其中两种观点ꎮ这两种观点仅在确认时点上存在差异ꎬ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区别ꎮ一些委员赞同在整个排放期间确认ꎬ一些则赞成仅在超排时确认ꎬ但他们都同意碳排放权负债初始计量以分配配额的数量为基准ꎮ返回配额的计量也存在两种计量方式:预期报酬法与终止确认法ꎮIASB要求讨论这两种计量方式ꎮIASB暂时决定对购买配额以公允价值进行期初和后续计量ꎮ在总额交易机制下ꎬ如何披露排放权资产与排放权负债方面ꎬ存在三种不同观点:总额法㊁净额法与联合法①ꎮIASB倾向总额法但也不反对联合法ꎮFASB则倾向于联合法ꎮ四、启示综上所述ꎬ由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而产生的碳排放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ꎬ在国际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ꎬ在是否应把碳排放权确认为主体的一项资产上几乎不存在什么争议了ꎬ但在应确认①Alinkedpresentationwouldpresenttheassetsandliabilitiesgrossꎬbuttheamountswouldbepresentedtogetherandtotaltoanete ̄missionassetornetemissionliability。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介绍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IASB官方网站IASB的前身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
2001年3月,原来的IASC基金会(IASCF)改组为一个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的非营利性公司。
IASCF是IASB的母公司,在英国伦敦注册。
2001年8月1日,IASB宣布从其前身IASC接手会计准则指定的权利。
这是国际会计准则机构改革的实质性改变。
IASB的结构图请参考如下参考资料。
IASB的母体IASC基金会主要有两个部分:受托人(Trustees)和IASB。
此外还有准则顾问理事会(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 )和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Interpretations Committee)。
受托人指定IASB成员,监管运作和提供资金。
但IASB在会计准则指定方面是独立的。
重组前,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IASC Board)承担。
理事会由13个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的代表以及不超过4个在财务报告方面利益相关的其他组织的代表组成。
除理事会外,IASC还成立了咨询团(Consultative Group)、顾问委员会(Advisory Council)和常设解释委员会(Standing Interpretation Committee)三个机构。
咨询团定期开会,与理事会讨论国际会计准则项目中的技术问题、IASC的工作计划及战略,在IASC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应循程序(Due Process)以及推动承认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顾问委员会的作用是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可信度,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广泛承认。
常设解释委员会定期考虑因缺少权威指南而出现分歧或不可接受的处理方法的议题,起草解释公告(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后报经理事会批准。
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全球会计准则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全球会计准则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国际会计准则: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简介: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全球会计准则,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探讨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和重要性,并分析其对全球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
第一部分: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起,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会计准则千差万别,导致财务报告的可比性较低,投资者难以比较和理解不同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运而生。
第二部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是负责制定和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的全球性机构。
该理事会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会计组织组成,致力于制定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权威性的会计准则。
IASB的成员具有丰富的国际会计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全球视野和专业性。
第三部分: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1.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使得不同公司之间的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
投资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不同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2. 增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公司以透明的方式披露财务信息,防范潜在的欺诈行为。
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促进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稳定。
3.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统一的会计准则有助于跨国公司进行跨境经营,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国际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
4. 强化监管和合规性:国际会计准则为监管机构提供了一个较为统一和规范的基准,更好地实施监管和监察,并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风险的监控。
第四部分:国际会计准则对全球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1. 企业层面:全球性的会计准则使得跨国公司在各个国家间的财务报告更加便捷和可操作。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促进业务扩张和合作。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理解和应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理解和应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该领域的认识和了解。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制定的一套国际会计准则。
这些准则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统一的财务报告基准,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
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要性1. 提供全球标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可以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和原则,使得各国财务报告间具有可比性,为全球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均等的竞争和投资环境。
2. 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严格制定和标准化要求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企业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可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3. 促进国际投资和融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统一标准为跨国企业开展国际投资和融资提供了基础和便利。
投资者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1. 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被广泛应用的,各国会计师协会和会计监管机构通常会将其作为制定本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参考依据。
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又确保了会计规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财务报告的编制:企业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遵循该准则的规定和要求,采取相应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
财务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公允公正、真实准确、完整清楚的原则,确保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准确披露。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际会计的定义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际会计的定义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会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会计的国际化以及国际会计的定义,并分析其对企业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
会计的国际化会计的国际化是指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会计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和协调。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国经营,面临着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税收政策等差异。
因此,全球范围内的会计标准和规范的一致性变得尤为重要。
会计的国际化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的作用不可忽视。
IASB的目标是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会计规范的统一。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作为其会计准则的基础。
国际会计的定义国际会计是指跨越国界的会计活动和原则。
它包括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国际间的投资和融资活动、跨国公司的税务筹划等内容。
国际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还要考虑不同国家间的会计制度和规范的差异性。
国际会计的定义还包括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应用。
IFRS是全球范围内业务往来日期和总会计期度结束的财务报告的准则。
采用IFRS的财务报告能够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方便国际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了解和评估。
国际会计的影响1. 降低信息不对称国际会计的规范化和统一化降低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这使得跨国投资更加透明和稳定。
2. 促进国际间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国际会计的统一化促进了国际间的投资和融资活动。
一致的会计准则使得不同国家的企业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跨国融资和投资,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3. 提升企业竞争力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企业能够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会计作业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内涵与背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是制定及批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个独立私营机构。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监督下运作。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1年成立,取代了先前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IASB)。
IASB的前身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在2000年进行全面重组并于2001年初改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C是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爱尔兰以及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于1973年发起成立的。
从1983年起,作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简称“IFAC”)成员的所有会计职业团体均已成为IASC的成员。
中国于1998年5月正式加入IASC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ASC的目标是,制定和发布国际会计准则,促进国际会计的协调。
重组前,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IASC Board)承担。
理事会由13个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的代表以及不超过4个在财务报告方面利益相关的其他组织的代表组成。
除理事会外,IASC 还成立了咨询团(Consultative Group)、顾问委员会(Advisory Council)和常设解释委员会(Standing Interpretation Committee)三个机构。
咨询团定期开会,与理事会讨论国际会计准则项目中的技术问题、IASC的工作计划及战略,在IASC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应循程序(Due Process)以及推动承认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顾问委员会的作用是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可信度,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广泛承认。
常设解释委员会定期考虑因缺少权威指南而出现分歧或不可接受的处理方法的议题,起草解释公告(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后报经理事会批准。
IASC重组是1997年提出来的,IASC为此专门成立了“战略工作组”(Strategy Working Party)。
1998底,战略工作组提出了重组方案,具体体现在《重塑IASC未来》这一研究报告中。
该方案建议,新IASC设基金会、理事会和制定委员会三个层次,基金会任免理事会成员和制定委员会成员,理事会负责审议和投票表决,制定委员会负责研究起草准则。
这个方案与原结构的差别在于,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由专职成员负责,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由指导委员会这样的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性讨论落在制定委员会这个层次上,理事会更象一个表决机构。
因为研究制定和表决通过由两个机构分别负责,因此有人称之为“两院制”。
上述方案受到美国等几个英语国家的反对。
1999年11月,战略工作组向IASC理事会递交了题为《关于重塑IASC未来的建议》的最终报告。
根据这一方案,除了设立类似于基金会的管理委员会(Trustees)外,不再分设理事会和制定委员会,而是合二为一,称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即IASB,这个理事会由专职人士组成,对会计准则有最后的决定权。
因为研究制定和表决通过由一个机构负责,因此被称为“一院制”。
目标一、本着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且可实施的全球性会计准则,这套准则要求在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提供高质量的、透明的且可比的信息,以帮助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其他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二、促进这些准则的使用和严格实施;三、促成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于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组织结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要结构特征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包括两大主体:管理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此外还包括准则咨询委员会和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员由管理委员会任命,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察和集资,而会计准则的制订则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负责。
在推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发挥的作用跨国兼并和收购,企业估值是一种会计计量,从各国不同的功能。
例如,在P电子/电气估值倍数。
国际资本市场提高外部融资是指在国外的财务报告必须越来越多国际旅行。
全球竞争竞争标杆需要国际上的比较报告问题时,业务超越国界:外国帐户合并会计外币波动会计和价格变化国际计划和控制绩效评价海外业务财务风险管理国际税收和转让定价。
IOSCO:国际证监会组织内涵国际证监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 简称IOSCO)是证券监管领域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83年。
其前身为成立于1974年的证监会美洲协会。
IOSCO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现有193个会员机构,其中包括110个正式会员(ordinary member),11个联系会员(associate member)和72个附属会员(affiliate member)。
根据IOSCO章程,同一辖区(jurisdiction)下只能有一个监管机构成为正式会员,其它监管机构可成为联系会员(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交易所、金融机构等可成为附属会员。
作为专业性国际组织,IOSCO强调非政治原则,所有国际会议上不悬挂国旗、不奏国歌。
目标一、维护证券市场的公正、有效和合理发展;二、会员相互交流经验、交换信息,促进内部市场的发展;三、设立国际标准,建立对国际证券与期货交易的有效监督;四、遵守有关准则,有效打击违规行为,相互提供协助,确保市场的完善与发展。
组织结构IOSCO主席委员会由IOSCO正式会员与联系会员机构的主席组成。
执委会是IOSCO实际决策核心,技术委员会和新兴市场委员会向执委会报告。
按照所属地区,IOSCO会员机构分属非洲/中东地区委员会、亚太地区委员会、欧洲地区委员会和美洲地区委员会。
IOSCO还设有秘书处和咨询委员会。
EC: 欧盟委员会内涵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简称欧委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也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
背景委员会是中国大陆的叫法,台湾地区称为欧盟执委会。
欧盟委员会源于《1951年巴黎条约》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四个重要机构之一的高级公署并由莫内出任第一届主席。
随着1958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出现了另外两个机构: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委员会,此两机构是仿效欧洲煤钢共同体但超国家特质却大为减少,此时欧洲煤钢共同体的高级公署被执委会所取代。
1967年这三个机构通过(“设立欧洲共同体单一理事会暨单一执委会条约”简称《合并条约》)合并组成了欧洲共同体,并将其三机构最知执行机构合并成单一的执委会。
欧共体执委会是欧盟执委会的直接前身。
第一任执委会的主席是比利时的吉恩‧瑞伊(JeanRey),执委会共有14名执委,任期是1967.07~1970.07。
1970.07之后执委会的执委人数减少至九位。
直到1995年,历任主席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委员会任期为5年,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
该委员会由20人组成,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2人,其他欧盟成员国各1人。
自2003年2月《尼斯条约》开始生效后,欧盟各成员国都选派一名委员,因此目前欧盟委员会有27个委员。
组织结构欧盟委员会设有27个委员,其中一名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领导整个委员会,非主席的那些委员也根据其职责领域被称为欧盟某某(比如外交)事务专员。
基本上,欧盟委员会每五年在欧洲议会选举结束的六个月内换届。
欧盟委员会主席由欧盟理事会和成员国政府首脑一起决定,并需要得到欧洲议会的赞成。
主席被任命后需要和各成员国政府商榷,确定委员会的成员,而主席的这一共同决定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始于1999年。
各成员国都选派一名候选人,随后刚刚完成换届选举的欧洲议会对候选人进行调查并就此发表声明,不过欧洲议会只能对整个委员会的组成表示反对。
随后欧盟委员会将得到成员国的任命。
自2003年2月《尼斯条约》开始生效后,欧盟各成员国都选派一名委员。
委员会的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共同制定政策。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一样,每届任期五年。
委员会的每个成员都拥有一个由6到9名政治官员组成的工作团队。
2007年签署的里斯本条约当中,决定精简欧盟委员会组织,原先27人(一国一名代表)将自2015年起改为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共18人。
主要作用盟委员会的任务在《欧洲联盟条约》221条及以下得到规定。
欧盟委员会是整个欧共体行政体系的发动机:其具有主动权,可以建议法律文件,并为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准备这些法律文件。
在法律提案还没有获得决议的情况下,欧盟委员会可以随时撤回其法律提案。
作为欧盟执行机构,其负责欧盟各项法律文件(指令、条例、决定)的具体贯彻执行,以及预算和项目的执行。
作为欧共体在国际舞台的代表,进行特别是商贸和合作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谈判。
IFA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内涵与背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 IFAC) 于1977年10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成立,其前身是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召开的第10届国际会计师大会上成立的国际会计职业协调委员会。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英文缩写IFAC)成立于1957 年,是一个以国家组织为其成员的国际性学术组织。
1956 年9 月,德国工程师协会(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 (VDI)) 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erband Deutscher Electrotechniker (VDE))在德国Heidelberg 举办了一次重要的控制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瑞士、美国等19 个国家的代表。
美国科学家R.Oldenburger 应邀在这次会议上致开幕词。
当他到达Heidelberg 后,从大会秘书G.Ruppel 处获悉,仅在1956 年里,欧洲国家就举办8 次类似的会议。
他认为在同一年中仅在欧洲就举办8 次这样的会议是得不偿失的,这将使愿意参加此类会议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难以承受。
为此在大会的第二天,即9 月26 日,R.Oldenberger 就向G.Ruppel 提议应该有一个国际性的机构来负责组织定期地举办控制方面的国际会议,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而且也可大大地减少他们为保持对本领域的了解所必须参加的会议的次数。
目标联合会的宗旨是以统一的标准发展和提高世界范围的会计专业,促进国际范围内的会计协调。
其任务是决定国际会计师大会的主办国;保持与参加国际会计师大会的各国的联系;促进国际的地区机构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参考和吸收各国提出的意见,扩大国际会计职业协调委员会的业务,并为改进业务提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