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精选】

合集下载

比兴手法的例子

比兴手法的例子

比兴手法的例子有哪些
1、《国风·郑风·有女同车》中,描写姜姓女子的美丽时,“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2、《诗经·陈风·月出》中,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3、《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的是比兴。

4、《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采用了“比”的手法。

5、《江南》运用比兴、双关的手法,委婉、含蓄的表达男女私情。

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什么是比兴手法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
引起所咏之辞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

能用比兴手法的经典诗句

能用比兴手法的经典诗句

能用比兴手法的经典诗句以下符合要求的古诗:
1、《君难托》
北宋:王安石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古诗十九首》比兴手法的运用

《古诗十九首》比兴手法的运用

《古诗十九首》比兴手法的运用作者:张娟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5年第03期比兴是《诗经》以来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对于比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根据这一解释,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诗人写诗时浮想联翩,触景生情,在诗的开头先用别的事物起兴,以引出下面所说的正文。

比兴能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托物言志,寓情于景,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因此是历代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

《古诗十九首》很好地吸收继承了这一方法,并且将比兴运用得恰当、自然,如风行水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十九首诗的兴通常和比融合,形成兴而比的特征,共同承担对于诗的作用。

诗中或感时而兴比,如“琳琳岁暮云,蝼蛄夕鸣悲”,“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上诗都以“冬”入诗,表现的不仅是季节的冬,而且是情感的冬,冬天的萧索,寒冷也像秋那样使人感到寂寞,凄凉;或感物而兴比,如“青青陌上柏,磊磊涧中石”“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都是很好的例子。

第一首诗人以柏、石起兴,是把它们作为长存者的象征,反喻人不如物,以致有下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感慨。

第二首,孤竹虽是细弱的植物,但能结根泰山,也就有了坚实的靠山,可以很好的成长。

而“兔丝” “女萝”则均为依附植物生长而不能为他物所依附的,这里以兔丝自比,以女萝比丈夫,意思是自己虽已结婚,但新婚远别,仍然是孤独而无依靠。

这两句以孤竹附泰山起头,反衬了女子新婚与丈夫分别后的孤独与无助。

单纯的比喻在《古诗十九首》中较为普遍,从形式上看,有以词为比,或明喻“若飚尘”“如玉”“如朝露”,或暗喻“策高足”;有的以全篇为比,即以神话传说入诗的《迢迢牵牛星》,诗人在想象中以织女表现了人间思妇的情怀;但比较突出的还是以句为喻,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愿为双鸣鹤,奋翅起高飞”“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思为双飞雁,衔泥巢君屋”。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鲍照《拟行路难》
类比联想,水喻生命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引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孔雀失偶,暗喻夫妻分离。渲染深沉悲哀的气氛, 为全诗奠定凄凉的感情基调。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Βιβλιοθήκη ,品味诗境,品析诗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黄河水一去不返喻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引出下句的哀叹 。 水之来势不可挡,水之去势不可回。空间的壮阔衬托时间的 短暂,极尽悲慨又豪壮的情感。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作用
(树梢树枝树根根),秦山亲水有亲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何为比兴?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 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 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 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 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 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分析比喻含义
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奠定感情基调。
类比联想,传情达意。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分析比喻含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奠定感情基调。类比联想,传情达意。
练习: 分析下面一首诗的比兴手法 《诗经·蒹葭》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0)比兴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0)比兴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0)比兴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0)|比兴原创:王珏珏哥讲语文 2017-06-19比兴是诗歌中常常连用的两种手法合称。

“比”就是比喻,“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即通过类比联想引进比喻客体,打比方。

“兴”就是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与兴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是类比联想思维的产物。

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就合指比兴手法。

一、比兴的分类比兴主要有比+兴、比兴叠用、兴寄(整体比兴)三种形式。

(1)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感遇》其二)(1)是“比+兴”格式,即想说某事物,而先说其它事物以起兴,且前后两者之间在某一点上具有可比性,又构成比喻。

说“雨中黄叶树”的目的是为引出下句“灯下白头人”,这就是朱熹《诗集传》中所说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的起兴手法;而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又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这又是朱熹《诗集传》中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的比喻修辞。

(2)是比与兴重叠在一起。

表面写“羁鸟恋旧林”和“池鱼思故渊”,目的为引出深层意思“自己身处污浊官场而渴望归隐田园”,这是起兴手法;而这两句诗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又具有类似点,相似点是受束缚渴望回到原来生活环境中去,因此,又构成了类似于借喻的比喻。

通过比兴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除了单句的比兴手法外,还有整体比兴,即兴寄手法,兴寄就是用比兴手法来托物言志。

字面上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但隐含的意义也是完整的,有的甚至可以一一对应。

如(3)陈子昂的《感遇》其二,全诗赞美兰若风姿卓然,香色超群,感叹其风霜相逼芳华易逝。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课件(10张)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课件(10张)

细腻入微:比兴 手法能够细致入 微地描绘情感, 使读者产生共鸣
情感层次:比兴 手法能够展现情 感的层次性,使 读者感受到情感 的丰富性和复杂 性
情感传递:比兴 手法能够将作者 的情感传递给读 者,使读者感受 到作者的情感世 界
比兴手法:通过比 喻、象征等手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 象
艺术效果:使诗词 具有更强的艺术感 染力,让人回味无 穷
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以灯火阑珊比 喻繁华盛世,表达对 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 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 切》:以寒蝉凄切比喻 离别之情,表达对恋人 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 巧》:以纤云弄巧比喻 爱情,表达对爱情的赞 美和对爱情的期待。
示例一:《红楼梦》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以花喻人,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感 慨。
手法的运用
模仿创作:模 仿古诗词中的 比兴手法进行
创作
交流讨论:与 他人交流讨论, 互相学习,共
同进步
实践运用:将 比兴手法运用 到自己的创作 中,不断尝试
和改进
汇 报 人 :
PPT
《登高》:以登高为背景,表达诗 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静夜思》:以月光为背景,表达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
《江雪》:以江雪为背景,表达诗 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慨和对生活的 无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以明月比喻 人生,表达对亲人的思 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比兴手法: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 将抽象的情感、思想转化为具体的 形象,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比喻手法:通过比喻,将抽象 的情感、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略谈杜甫咏物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方式

略谈杜甫咏物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方式

略谈杜甫咏物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方式
杜甫的咏物诗常常采用比兴的手法进行表现,其中常见的比兴有拟人、象征、夸张和对比等。

这些手法的应用方式如下:
1. 拟人比兴:将物体赋予人的形象和动作,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情上的共鸣。

比如杜甫《石壕吏》中的“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运用
了拟人的手法,将天空中的鹰和江中的鱼都赋予了生命,具有极强的形象感和感情色彩。

2. 象征比兴:将物体转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现实。

比如杜甫《登高》中的“黄河远上
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里“黄河”、“孤城”、“万仞山”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历史的深沉和人民的苦难。

3. 夸张比兴:将事物描述得夸大其词,从而达到生动、夸张、引人注目的效果。

比如杜甫《赠花卿》中的“仙人掌生长岩上,千树葵其间;天隆寺悬空,百丈峰入云。

”这里的“千树葵”,“天隆寺悬空”,“百丈峰入云”等都是夸张的描写,增强了描写
的气势和生动感。

4. 对比比兴:通过对比来表达物体的特点和内涵。

比如杜甫《山行》中的“自疑古时到中流,天际好山看不足。

借问地名
何处好?古人楼阁留传处。

”这里将传统的山水诗描写与新的
社会现实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和当代的文化变迁。

使用比兴的诗句

使用比兴的诗句

使用比兴的诗句引言比兴,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通过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形象化,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本文将深入探讨使用比兴的诗句,分析其功能和魅力,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其在不同类型的诗歌中的应用。

比兴的功能比兴是一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修辞手法,通过类比和比喻的方式,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化。

使用比兴的诗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 传递情感和意象比兴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表达,传递诗人的情感和意象。

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为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人通过将戍鼓与人行、边秋与一雁声进行比兴,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愁绪。

比兴使诗句更具有画面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2. 增加意境和艺术性比兴可以在诗歌中创造独特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比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小院落花宜独立,蜂蝶纷纷过墙去。

”诗人通过将落花与独立、蜂蝶与过墙进行比兴,创造了寂静与活跃并存的意境,使诗句更富艺术性。

3. 表达抒情和寓言比兴还可以用于抒情和寓言,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情节,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通过将明月与地上霜进行比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诗句更具有感情色彩。

比兴在不同类型诗歌中的应用比兴作为一种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在不同类型的诗歌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结合各类诗歌的例子,探讨比兴在其中的作用和效果。

1. 绝句绝句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四行诗体,以其简练的形式和含蓄的意境而闻名。

比兴在绝句中的应用,能使诗句更具有表现力和意境。

(1) 杜甫的《秋空:深吟远自怀》秋空托云阔,乐府调英豪。

战骨悬枯树,原风吹故道。

杜甫通过将云与战骨悬枯树进行比兴,展示了历史的长河中英豪的荣光和奋斗,使诗句充满了悲壮和深情的意味。

(2) 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比兴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

比兴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

比兴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秦汉礼一、何谓比兴只要说到《诗经》,就会想到“六艺”。

“比、兴”,就是其中的二艺。

所谓“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说正事、本体之前,先说看似无关的话和事,来为说正事、本体做铺垫,引出话题。

兴,起什么作用呢?其实就是先做铺垫,渲染气氛,创造氛围。

有时说的事与本体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比兴手法共用了。

这就说到“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

”比,就是打比方,作比喻。

作用是,把生僻的、抽象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通过打比方,说得通俗、形象、浅显。

让人一听就懂,一想就明白。

由此可见,古人写诗,不是刻意把诗写的生涩难懂,而是追求浅显易懂,让读者勾起联想,思绪翩翩,才是诗的艺术效果。

二、比兴都是怎么运用的(一)先看看“兴”的运用。

《诗经》中的精妙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武帝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哦。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乐府》中精妙句子: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唐诗中精妙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江流,红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天,起兴的诗句还经常用到。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高堂饮美酒,几家流落在街头。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中央红军到陕北。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共产党来了晴了天。

古典诗歌中比兴的定义和用法

古典诗歌中比兴的定义和用法

古典诗歌中比兴的定义和用法扩展阅读:古诗词网(抓住规律解读诗歌结合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到比兴手法,本文精心整理了古典诗词中比兴的定义和常见的用法,供诗词爱好者根据需要进行参考。

一、古典诗词中比兴的定义: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

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

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与“兴”常常连用。

二、古典诗词中比兴的用法: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

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

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

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

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

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在这里,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

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短歌行》)这三处,单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接纳人才越多越好。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以上就是古典诗歌中比兴的定义和用法的全部内容,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希望对大家学习古诗词有所帮助。

比兴的经典例子唐代

比兴的经典例子唐代

比兴的经典例子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朝代,文化艺术繁荣,比兴的经典例子也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唐代比兴的经典例子。

1.花木兰《木兰辞》是唐代民歌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讲述了一个女子替父从军,并长期忍受艰辛,最终战胜强敌的故事。

这首词以“木兰”为主角,通过赞美她的勇敢和忠诚,来唤起读者们的情感共鸣。

2.骈文唐代的骈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兴例子。

骈文是一种辞章的体裁,以平仄对仗、声律韵味等修辞手法来进行表达。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韩愈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篇文章通过对杜少府的任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他的赞美和祝福之情,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3.唐诗唐代的诗歌也是比兴的经典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即是唐诗。

唐代的诗人以杜甫、白居易、李白等为代表,他们通过唐诗这种特殊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诗就是杜甫的《登高》。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过程中的美景,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和思乡之情,色彩丰富,意境深远。

4.唐绘唐代的绘画也是比兴的经典例子之一。

唐代的绘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形式,其中最有名的画家是王羲之和顾恺之。

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它们通过绘画来表达文人士人的情怀和艺术追求,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5.古文唐代的古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兴例子。

唐代的古文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韩愈的《论语别录》。

这篇文章通过对于孔子言论的引文和解释,来表达作者对于儒家思想的崇拜和追求。

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犀利的观点,成为后世文化人的学习范本。

总结起来,唐代的比兴经典例子有花木兰、骈文、唐诗、唐绘和古文。

这些例子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对于人物、景物和事件的描绘和赞美,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比兴不仅在当时的唐代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古典诗词中的比兴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比兴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比兴手法“起兴”,“起”是开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这种手法是“借物托起,因物联想,触景生情,借题发挥”。

但所“兴”之事物,必须要与所咏之事情有必然的联系。

不能“东一钅郎头,西一棒子”毫无牵连。

例:曰头转影树转阴,先曰两人共条心。

今番讲着断情事,松毛做菜就刺心。

例:月光肚里一朵云,一曰不见如三春。

三曰不见涯妹面,鸡肉准饭也难吞。

例:燕子衔泥半壁企,两人相爱结夫妻。

莫像苦瓜心里苦,爱像腊蔗甜到尾。

这些山歌,首句是“起兴”,乍看起来,好似与整首无关,但接着一句连一句,细细考究,连在一起就成为有必然联系的“句子”了。

有些“起兴”句,也兼有比喻作用,如例③就是,以“燕子筑巢”之事勾起“夫妻”之情。

一、关于"起兴"的概念、特点、作用起兴即兴,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

关于"兴",从古至今,有很多不同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解释为:"兴者,起也......起情者;依薇以拟议。

"刘勰认为"兴"实际是托物起兴,依照含意隐微的事物来寄托情意。

这种解释并没把"兴"与"比"严格区分开来。

宋人朱熹释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起也,引物以起吾意"。

比较刘勰与朱熹的看法,共同点就是都认为"兴"是先言他物,•所言之物在其后。

不同之处是:刘勰认为所托之物与所要言之物之意之间一定有某种程度的联系或相似之处,而朱熹似乎想摆脱"兴"与"比"之间某种必然的联系,只说"引物以起吾意",那么所引之物与吾意之间有无关系,则不置可否。

如果说朱熹想淡化"兴"与比之间的关系,想给以"兴"这种表现手法以一个独立的地位,态度又不太明朗的话,那么清姚际恒则很明确地说:"兴者,借物以起兴,不与正义相关。

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中比兴手法广泛运用,其作用是通过把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类比,从而使诗歌表达更加生动、丰富。

以下是一些比兴手法的例子:
1. 借物比事:用某种物品来比喻某种情感或事物。

例如,“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中的流水和游龙分别比喻了车和马的速度和威风。

2. 借景比情:以某种景物来比喻人的情感或心境。

例如,“草木临池,鸟飞泉上”中的草木、鸟和泉水比喻了作者的心境,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和感慨。

3. 借人比物:以某个人物来比喻某个事物。

例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中的“江河”比喻了历史的悠久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民的尊崇与赞美。

4. 借物寓情:用某种物品来寓意某种情感或意义。

例如,“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中的“良人”实际上是指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情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热爱。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丰富多彩,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兴手法的赏析例句

比兴手法的赏析例句

比兴手法的赏析例句
【实用版】
目录
1.比兴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比兴手法的赏析例句
3.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
4.比兴手法的审美价值
正文
比兴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比喻和起兴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比兴手法具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含蓄委婉等特点,使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些比兴手法的例句。

首先是《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用雎鸠的相互呼应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其次是《楚辞·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人屈原用路漫漫其修远来比喻自己追求理想的艰辛,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再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人通过对古原草的比喻,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可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思想更加深刻。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第1页共1页。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作用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作用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作用
比兴是古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达到表达感情或描绘事物的目的。

比兴手法在古代诗人的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古诗词更加生动、形象、深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诗人的意境。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比兴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增强表现力
古诗词中的比兴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使描述更加形象具体。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饮酒作为喜悦人生的比喻,令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表达了诗人豪迈的人生态度。

二、增加诗歌的韵味
比兴手法可以使古诗词更加优美动人,增加诗歌的韵味。

比如,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使用了草木枯荣的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情动人。

三、表达含蓄的情感
比兴手法可以使诗歌表达更加含蓄和深刻的情感。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采菊为喻,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境界,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展现诗人的思想
比兴手法可以使诗歌更加深邃,展现诗人的思想。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大自然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总之,比兴手法是古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增强表现力、增加诗歌的韵味、表达含蓄的情感、展现诗人的思想等。

只有在正确的运用下,比兴手法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让诗歌更加优美、动人,传递更加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学填词论比兴:苏轼名作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学填词论比兴:苏轼名作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学填词论比兴:苏轼名作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谈到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除了特别措意于音律的和谐,做到“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的地步,也就是要使诗歌的语言艺术必得富有音乐性之外,它的表现形式,总不出乎赋、比、兴三种,而比、兴二者尤为重要。

关于比兴的意义,刘勰既著有专篇(《文心雕龙》卷八《比兴》第三十六),又在《明诗》篇中说到:“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在《辨骚》篇中说到:“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

”我国古代诗人,总是把“风”、“骚”作为学习的最高标准。

张惠言在他的《词选》序上,首先就提到这一点。

他说: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曰词。

传曰:“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盖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则近之矣。

这一段话,虽然是以说“经”的标准,有意抬高“曲子词”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也就是前人所谓“尊体”,不免有些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一般富有想象内容的作品,都得“同祖风骚”(借用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论》中语),措意比兴,这看法还是比较正确的。

唐孔颖达在解释“诗有六义”时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他又引汉儒郑玄的话而加以引申:“比者,比方于物,诸言如者皆比辞也。

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毛诗·国风·周南》疏)这说明赋、比、兴都是作诗的手法,但“比显而兴隐”,所以运用的方式略有不同,要不外乎情景交融、意在言外,它的作用是要从骨子里面去体会的。

用比兴来谈词,就是要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内蕴,也就是前人所谓要有“寄托”。

《乐记》谈到音乐的由来,就是这样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诗词比兴_精品文档

诗词比兴_精品文档

诗词比兴导言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凝聚着智慧和情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其中,比兴手法被广泛运用,使得诗词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探讨诗词中常见的比兴手法,以期加深读者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一、比兴简介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达到增强表现效果的目的。

比兴手法常用于诗词中,使得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咏物比兴1. 蝉妻比兴古代诗词中常使用蝉来喻示短暂的人生。

如唐代诗人陆游在《赠蝉》中写道:“蝉妻黄色堪捧玉,声怨乳声宛转磬。

”这里通过蝉妻来比喻人生如贵妇一样短暂,凸显了生命的无常。

2. 草花比兴草花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主题之一,代表着生命的美丽和脆弱。

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草花的凋谢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三、情感比兴1. 冰雪比兴冰雪代表着冷漠和无情,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例如唐代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楚。

”通过冰雪的冷酷无情,来表达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2. 春风比兴春风代表着温暖、希望和新生,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激动和喜悦。

例如宋代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通过春风的轻柔和温暖,来表达心境的愉悦和幸福。

四、自然景观比兴1. 山水比兴山水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美好和壮丽。

例如唐代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山水的辽阔和壮丽,来表达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2. 星辰比兴星辰代表着广阔的宇宙和光明,常被用来形容理想和希望。

例如唐代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星辰的明亮和神秘,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运用比兴手法的古诗

运用比兴手法的古诗

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白居易《卖炭翁》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诗》
1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明·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汉·曹操《龟虽寿》
15、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南北朝·佚名《敕勒歌》。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课件(10张)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课件(10张)
比兴手法通过比喻和象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描绘事物,使诗歌更加生 动形象。比喻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而象征则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比兴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帮助诗人含蓄地表达 情感,还可以使诗歌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比兴手法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比兴手法发展的高峰期。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善用比兴手法,如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等也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如 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比兴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明代诗人袁宏道、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等 都对比兴手法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如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01 02
含蓄表达情感
比兴手法可以帮助诗人含蓄地表达情感,避免了直接抒情可能带来的直 白和肤浅。通过比喻和象征,诗人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和事物中 ,使诗歌更加深刻和感人。
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比兴手法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通过比喻和象征,诗 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艺术传承
比兴手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 要遗产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文学艺术 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跨文化交流
比兴手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表 达方式,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与世 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促进了
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05 总结与展望
比兴手法的总结
比兴手法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情 感、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离骚》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离骚》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离骚》中比兴手法的运用长诗《离骚》是诗人追求理想而不得的一曲痛苦悲歌。

全诗共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重点,是抒情诗的高潮。

诗中主人公在太空中遨游,突现诗人不忍离去,不愿离去,又回到苦难沉重的故国大地。

那千缕柔情的乡国之思,故国之爱;那百折不回的抗争精神,持守和实现“美政”的时代使命感,在抒情诗的高潮中完美地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

比兴对于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离骚》之前《诗经》已经大量而普遍地运用了比兴。

例如“硕鼠硕鼠,勿食我黍(《魏风·硕鼠》),用硕鼠比喻贪婪狠毒的剥削者;“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邶风·新台》),以戚施比喻荒淫无耻的统治者。

以上为比的一般情况。

用兴的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关雎》),以雎鸠的雌雄和鸣来象征和烘托君子淑女美好的爱情。

这些比兴形象而贴切,含蓄而富于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多是单一和孤立的,即在一首中往往都是用孤立的一个事物去比另一个事物,或用孤立的一个事物去为另一个事物起兴,所以诗歌形象和意境未免稍嫌单调和狭小。

屈原一生,在抒发他在政治斗争中的种种感受“自铸伟辞”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比兴的内容,提高了比兴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屈原对于传统的比兴方法的发展,不仅在于同时运用了多种多样的物象,而且在于赋予它们丰富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内容,同时使这众多的物象具有和谐统一的特征。

屈原通过比兴把众多的物象与政治道德上的是非善恶沟通起来,赋予它们以丰富的社会内容,从而使得诗歌艺术形象既富于具体感性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

在屈赋中,常以恶草臭物比奸佞小人,以香花芳草比贤臣贵良。

这些物象本身在性质上是对立的。

但又同属草木类,而且都是楚国的特产。

这样就可以通过完整统一的形象表现出社会政治生活中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的不同本质。

此外,象征理想的神女美人与象征追求精神的乘鸾驾凤;象征用贤为治的车马征行与象征法度修明的规矩绳墨等等,都具有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分析比喻含义
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奠定感情基调。
类比联想,传情达意。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分析比喻含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奠定感情基调。类比联想,传情达意。
练习: 分析下面一首诗的比兴手法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鲍照《拟行路难》
类比联想,水喻生命ຫໍສະໝຸດ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引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孔雀失偶,暗喻夫妻分离。渲染深沉悲哀的气氛, 为全诗奠定凄凉的感情基调。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析其喻义,多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黄河水一去不返喻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引出下句的哀叹 。 水之来势不可挡,水之去势不可回。空间的壮阔衬托时间的 短暂,极尽悲慨又豪壮的情感。
古诗词中比兴手法的作用
商丘市回民中学 英才班专享资料
(树梢树枝树根根),秦山亲水有亲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何为比兴?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 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 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 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 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 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客体在前,主体在后。两者有比喻,类比的关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赏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兴,是对眼前或想象事物的一种类 比联想,并形象拟化和感情的整合。 所以,在赏析诗文中“比兴”手法的 作用时不仅要理解比喻含义,还要多 方联想,品味诗境,品析诗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