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_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_963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中医治疗小儿腹泻以祛邪、通络为主,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西医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也较为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和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治相结合,综合运用中西医各类疗法进行治疗。
通过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的总结,可以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所在,为提高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内容结束】1.2 目的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发育。
目前,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小儿腹泻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现有的实验研究结果和临床案例分析,我们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原理和优势,为进一步完善小儿腹泻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1.3 意义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不仅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的复发率。
这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采取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儿腹泻的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有效调节患儿的脏腑功能,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减少腹泻的发作次数;另一方面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引起的药物耐药性问题,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因消化道功能未健全或受到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腹泻症状,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
腹泻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不适,还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依据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特点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出发,详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理论1.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理论中医认为,小儿腹泻病机主要在于脾胃功能虚弱、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腹泻。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腹泻的病因病机及病情特点,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调整脾胃功能,清除外邪,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2. 西医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理论西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食物中毒、肠道功能紊乱等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在治疗上,西医侧重于对病因的明确和药物的治疗,通过抗菌药物、止泻药物等方式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既兼顾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又综合了西医的病因病机分析和药物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理论在于,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和西医的病因分析手段,结合中西医药及其他治疗手段对小儿腹泻进行综合治疗,达到最佳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从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病因治疗出发,结合中西医药及其他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核心内容。
根据小儿腹泻的病因病机及病情特点,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苍术、白术、茯苓、泽泻等,具有健脾和胃、清热解毒、止泻固涩的功效,能够有效控制小儿腹泻症状,恢复肠道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概述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加上饮食不当、环境卫生差等原因,腹泻病发生率较高。
传统的中医方法和现代的西医技术在治疗小儿腹泻上各有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特点在中医看来,小儿腹泻通常是由脾湿、肠湿、肝郁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特点是以调整脾胃功能、清热利湿、理气解郁为主要方法。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针灸、中药、推拿、艾灸等。
西医治疗小儿腹泻通常是通过抗生素、止泻药物等药物治疗,以控制或杀灭致病菌,减少腹泻次数和缩短病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互协调,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
中医的优势在于调理脏腑、整体调节,可以改善小儿腹泻的整体体质;而西医的优势在于准确诊断病因、有效控制症状,可以快速缓解小儿腹泻的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可以使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同时减少因药物副作用和抗药性而引起的问题。
临床效果观察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病例,从中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病例一患儿,女,2岁,反复发作腹泻已有两周,每天腹泻6-8次,伴有发热、纳差等症状。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采用理气、清热、利湿的中药治疗,同时配合适量的止泻药物控制腹泻症状。
连续治疗5天后,腹泻明显减少,发热症状缓解,纳差症状明显改善。
患儿经过一个疗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腹泻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病情得到了控制。
以上两个病例是在临床上典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案例,从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积极临床效果。
治疗过程中,中医主要是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调整体质,改善免疫力;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控制病情,减少不适症状。
小儿腹泻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有效方法,以西药控制病情,中药调理体质,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指以中药为主要药物,辅以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等。
中药的疗效是渐进的,重在调理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西药治疗则主要是用西方药物抗菌消炎,对症治疗。
中药治疗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在小儿腹泻的中药治疗中,常见的药物有:黄连、黄柏、陈皮、木香、草果、砂仁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止泻、扶正固脾、消食止痛、收敛固涩等特点。
小儿腹泻通常由于食物过敏或感染引起的肠粘膜炎症,肠黏膜局部炎症所产生的白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紊乱了局部的免疫系统,小儿身体免疫力不强,容易感染。
中药治疗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消除炎症,让肠道免疫功能逐渐好转,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西药治疗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在小儿腹泻的西药治疗中,常见的药物有:利福平、小儿整肠散、小儿复方蒙脱石散等,这些药物通常具有止泻、规律肠道、扶正固脾、增强免疫等多种功效,但是西药治疗通常是针对症状,对根本原因处理不彻底,容易引起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西药治疗的积极作用,控制病情,还可以运用中药调理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功能,预防复发。
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优异的疗效结果。
结语小儿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只要治疗得当,病情可以很快得到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针对病情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控制病情、调理体质、预防复发的多重效果。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注意小儿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要清淡,多补充一些有营养的食品,同时要保持乐观、积极心态,这样对小儿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帮助。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在一段时间内,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水样或稀溏,常伴有里急后重、发热、脱水等症状。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经常被用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理论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多因饮食不洁,感受外邪,中焦湿热及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
西医学认为小儿腹泻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胃肠炎症所致。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首先要根据腹泻的具体病因进行分析,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框架为中医治疗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及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以清热解毒、健脾止泻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连翘、苍术、厚朴等。
这些中药通过清热解毒,健脾止泻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腹泻症状,并且对小儿腹泻的病因有一定的疗效。
2.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煎剂蒸汽熏洗在患儿腹部,可以缓解小儿腹泻的症状,并且对缓解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3.西药治疗:西医治疗小儿腹泻常用止泻药物,如酚酞、偶酮和吗丁啉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的症状,减轻小儿的不适感,并且降低腹泻的发作次数。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止泻的特点,可以有效对腹泻进行控制,减少小儿腹泻的发作次数,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蒸汽的作用,缓解小儿腹泻引起的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改善患儿的舒适度。
西药止泻药物也可以快速缓解腹泻的症状,减少小儿的痛苦和不适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的耐药性,保护小儿的肠道菌群,更有利于小儿的康复。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注意事项1.治疗前要明确病因:小儿腹泻有多种病因,有感染性腹泻、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等,治疗前需要明确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病
(下转第186页)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
急性腹泻可导致脱水,而持续腹泻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及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等,他们相继出现,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中,小儿腹泻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而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多采取综合治疗加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就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科2011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最大的为5岁,年龄最小的为1个月,其中小于1个月患儿有1例,年龄在(1~6)个月的患儿6例,(7~12)个月的患儿22例,(2~5)岁的患儿共21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最大的为5岁,年龄最小的为1个月,其中小于1个月患儿有2例,年龄在(1~6)个月的患儿7例,(7~12)个月的患儿21例,(2~5)岁的患儿共20例。
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调整饮食、补液,纠正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口服蒙脱石散和妈咪爱。
当患儿出现腹泻的时候就立即给予足量的液体,避免其出现脱水现象。
补盐液(ORS ),该配方为师姐卫生组织所推荐,对于避免脱水有显著效果,该药物配方主要有氯化钾、氯化钠、葡萄糖、碳酸氢钠再加上适当水分配置的。
具体服用方法如下:如果患儿年龄没超过2岁的,则每间隔2min 左右喂一小勺,如果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以直接使用杯子喝补盐液。
患儿在服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呕吐症状则应该立即停止,在10min 之后慢慢喂养患儿,每间隔3min 喂养一勺,直到患儿腹泻症状完全停止为止。
另外指导患儿家长自行配置口服液,诸如糖盐水,需要500mL 白开水,10g 白糖还有1.75g 细盐即可。
中西医结合能治疗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能治疗小儿腹泻引言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均有各自独特的观点和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原理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蕴结所致,可以通过调整脾胃气机、清热利湿来治疗。
西医认为小儿腹泻往往是由于感染、肠道菌群失调或消化道功能异常引起的,可以通过抗菌药物、补充益生菌、调整饮食来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原理是综合利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病因治疗,全面调理机体,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1. 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方法,对于小儿腹泻同样适用。
据中医理论,小儿腹泻多为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或脾胃气滞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清热利湿法: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利湿止泻,如黄连、黄芩、白芍、石膏等药物。
•脾胃调补法:使用中药健脾益胃、调理脾胃功能,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药物。
2. 西医病因治疗西医治疗小儿腹泻主要从病因入手,针对感染、菌群失调等问题进行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
•益生菌治疗: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整肠道菌群,减少腹泻症状,常用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调整饮食: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多纤维素摄入。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强调综合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灵活选用中西医疗法,例如:•若属于湿热蕴结型小儿腹泻,可以选用中药清热利湿法,并结合抗菌药物治疗。
•若属于脾胃气滞型小儿腹泻,可以选用中药脾胃调补法,并结合益生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患儿的年龄、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是指小儿每天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水样,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腹泻在小儿中特别常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中。
腹泻病因复杂,其中大多数是由感染引起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已经逐渐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传统的中医治疗小儿腹泻主要是通过调整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抑制炎症、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西医治疗小儿腹泻一般是通过抗生素、止泻药物等药物治疗以及补充水分和营养。
过去,中医和西医各自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并不理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在逐渐受到医生和患儿家长的认可。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中,常规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以及西医药物治疗等方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药物中有很多针对小儿腹泻的有效药物,例如黄连、黄芩、连翘、厚朴、半夏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小儿腹泻时,通常会根据病情和患儿的年龄、体质等情况进行配伍,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手段。
据临床观察,针灸能够调整肠道蠕动功能,改善腹泻症状,同时还可以加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一些针灸点如足三里、关元、天枢等对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西医药物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严重的腹泻患儿,特别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还需要使用止泻药物或补充水分和营养等措施维持患儿的生命。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粪便次数减少,粪便性状得到了恢复,伴随的症状如腹痛、发热等也得到了缓解。
而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
除了治疗效果显著之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还有其他一些优点。
在治疗小儿腹泻时,中西医结合能够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避免了单一治疗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在一天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且患儿腹泻期间可伴有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泻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品质,严重的腹泻甚至可能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积极有效地治疗小儿腹泻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上,中医和西医各自有着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和方法。
中医认为腹泻是因为脾胃失调,肠胃功能失常而引起的。
而西医则从病原体感染、肠道炎症等角度进行治疗。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将结合临床实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注重辨证施治。
在中医传统认为,小儿腹泻多是由脾胃虚弱引起的。
中医在治疗小儿腹泻时,首先会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采用针灸、中药煎剂、按摩等方法来调和脾胃功能,改善肠道功能,从而减少腹泻发作的次数和程度。
通过临床实践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小儿腹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西医治疗小儿腹泻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和止泻药物来治疗。
当小儿腹泻是由肠道感染引起时,西医会首先采用抗菌药物来控制病原体的感染,然后通过止泻药物来减少小儿的腹泻次数,缓解腹泻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在控制腹泻症状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调理肠道功能和改善小儿的体质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患者小明,男,3岁,因腹泻和腹痛前来就诊。
经过初步检查,患儿被确诊为肠道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医生首先对小明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认为患儿是脾胃虚弱,导致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腹泻。
中医医生采用了中药煎剂来调理脾胃功能,同时通过针灸来缓解腹痛症状。
西医医生则采用抗菌药物来控制病原体的感染,同时使用止泻药物来减少小明的腹泻次数。
经过一周的综合治疗,小明的腹泻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粪便恢复正常,腹痛也减轻了很多。
经过随访观察,小明康复良好,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
小儿腹泻论文
浅谈小儿腹泻的几点体会摘要:小儿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发病率以夏秋季最高。
小儿脱水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常危及患儿生命,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笔者根据在罗甸县沫阳镇中心卫生院的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儿腹泻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儿腹泻发病率预防治疗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死亡率很高。
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
本文笔者分析了小儿腹泻的成因及一些措施,并分析了本院的一些案例,以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一、小儿腹泻的成因分析小儿腹泻容易发生,究其自身原因,主要是小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的防御抗病能力差,故而在外来因素刺激或者机体内部功能发生变化时,容易直接或间接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具体弓}起小儿腹泻的病因复杂多样,目前还有许多病因尚未明确。
对于夏季小儿腹泻的治疗,遵循治疗原则主要有提早预防脱水、纠正体液不足及电解质失衡、提倡不禁食、合理使用药物。
具体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自身调节治疗等。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腹泻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由于婴幼儿体内的各种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和消化液分泌较少,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大量的营养物质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3]。
临床表现为粪便呈稀水样便,有酸味,患儿无体温升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无升高,粪便培养和轮状病毒结果均呈阴性。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0~≤3岁小儿腹泻以非感染性腹泻为主,占69.7%(包括菌群失调所致腹泻),对于这类腹泻只要按其形成原因对症治疗,适当给予助消化药物即可,无需使用抗菌剂。
二、家庭中的护理在家里,如果有小儿腹泻,而家离医院又远时,这时可以在家里进行简单的护理,以缓解小儿病情。
可用补液用米汤电解质口服液或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
①米汤电解质口服液:用磨碎的大米(或炒米粉)25克(半两),食盐1.75克(啤酒瓶半瓶盖),水500毫升(1斤),煮沸约8分钟,放凉后少量多次饮用。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
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潜伏期l-3天。
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
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
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
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秋季腹泻表现即感冒、呕吐、腹泻三大特征。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中西医结合疗【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64-01秋季腹泻是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是因为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的。
多发于秋冬季节。
成人一旦接触到这种病毒,又在没有做好清洁卫生的情况下给宝宝喂东西吃,或者食物本身不卫生,都有可能使病毒从口腔进入宝宝体内。
如果宝宝接触患病的孩子,空气中有病毒,也可能通过呼吸道被传染。
在感染了轮状病毒后,有时可能会发烧。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
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潜伏期l-3天。
多发生在6-3个月婴幼儿。
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
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
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1]。
笔者在临床中注意总结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改变给药途径,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我院门诊与病房患儿174例,均符合秋季腹泻(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
中西医结合论文小儿腹泻论文疗效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小儿腹泻论文疗效观察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小儿腹泻论文疗效观察论文小儿腹泻9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方法:17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72h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小儿腹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引起。
小儿腹泻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其所致的死亡数超过其他病原。
以前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仅限于补液及对症治疗。
抗病毒药物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仍不理想,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儿内科腹泻患儿170例,其中男97例、女73例;年龄<1个月者2例,1~6个月者14例,7个月~1岁者67例,2岁者61例,3岁者20例, 4~5岁者6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补液纠正或预防脱水,减少静脉输液。
从腹泻一开始,就予口服足够的液体预防脱水。
补盐液(简称ors),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配方。
主要成分有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和葡萄糖,加饮用水配制。
服用方法:<2岁的小儿,1~2min 喂一小勺。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直接用杯子喝。
如果患儿呕吐。
停l0min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min喂1勺,直到腹泻停止。
另外,患儿家长可自行在家配制口服液。
如糖盐水,取开水500ml,加白糖10g(两小勺)和细盐1.75g。
患儿能喝多少给多少,不必限量。
明确为细菌感染者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如伴水、电解质失调者可适当静脉补液。
婴幼儿秋季腹泻论文中西医结合护理论文: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婴幼儿秋季腹泻论文中西医结合护理论文: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关键词] 婴幼儿; 秋季腹泻; 护理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185例,效果满意,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典型秋季腹泻患儿158例,年龄6个月-2岁,均于发病3d内入院,每d腹泻6次以上,大便性状为水样或蛋花样,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脂肪球,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全部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粪便轮状病毒rv-1g(igm),其中阳性率为50%,将1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男45例,女40例;伴发热50例,伴呕吐35例。
对照组73例,男38例,女35例;伴发热45例,伴呕吐28例。
两组患儿平均年龄,入院时间,临床表现,rv检出阳性率以及接受治疗前的治疗情况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脱水者依据脱水性质,程度予以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体温超过38℃以上者常规给予退热药美林;同时口服妈咪爱,6个月—1岁者1-2g /次/d,1-2岁者1-3g/次/d。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回苓散加味,药物组成:白术5g,泽泻5g,茯苓5g,猪苓5g,山药6g,扁豆6个,沙薏仁6g,焦山仙各6g,大枣2枚,一剂/d水煎服。
每次10—20ml,2次/d。
两组患儿均不用抗生素。
1.3 疗效判定方法经过补液抗病毒治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显效:治疗72h大便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
有效:治疗72h症状减轻,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脱水纠正,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无效:治疗72h大便形状,次数无改变,甚至恶化。
2 结果治疗组显效60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8%。
3 护理3.1 及时补液防脱水轻度脱水患儿用口服补液盐按医嘱服用。
中重度脱水或吐泻频繁的患儿及时补液,补液速度先快后慢,见尿补钾3.2 臀部皮肤的护理婴幼儿皮肤特别娇嫩,腹泻时排出的大便酸性较强,排便次数较多,若不及时更换尿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臀,严重者可致皮肤糜烂[1]必须加强护理。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护理论文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护理论文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薄和水样化,常伴有腹部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小儿腹泻的发生与日常饮食、生活环境、感染、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正确的中西医护理至关重要。
一、西医护理西医护理主要针对小儿腹泻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感染性腹泻则需用抗生素治疗。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小孩在腹泻期间,由于胃肠道的水分被大量丢失,容易引起脱水,因此要保证足够的饮水。
同时,选择易于消化吸收,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馄饨汤、鸡蛋、面包等,但要避免油腻、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避免挑食和吃生冷食物腹泻会使小孩的胃肠功能受到损害,容易引起挑食,选择吃一些不该吃的食物,如冰淇淋、糖果等。
此外,生冷食物也要尽量避免,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带来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加重感染和炎症。
3、保持屁股清洁和干燥腹泻后,小孩的屁股和尿布区域很容易感染,因此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经常更换尿布并使用专门的尿布清洁剂进行清洗。
二、中医护理中医护理主要针对小儿腹泻的症状和病因进行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按摩推拿等方法。
1、药物治疗中医药可以根据病因进行中医治疗,缓解腹泻症状。
一般的药物有止泻药、清热解毒药等。
但是,必须根据病情、年龄和体质,确定用药方案,并严格实施医生的分量和用药方法。
2、饮食调理中药对于小儿腹泻的饮食方面,提出了很多中医养生建议。
如腹泻食疗,主要是要避免食用高脂、高纤维、难以消化的食物;要多喝汤、喝粥,以补充肠道丢失的水分。
3、按摩推拿通过按摩腹部、足三里和中脘,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并减轻腹泻症状。
但是,按摩推拿一定要动作轻柔,时间适当,不得过度。
总之,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小儿疾病,必须进行正确的中西医护理才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香港的赤脚医生也是这样进行医疗,在小环境中完成对于疾病的管理和治疗,这对于有些社区人群,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摘要】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其临床效果中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腹泻疾病的背景和研究目的,接着分析了中西医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和优势。
随后描述了临床试验设计以及治疗结果分析,着重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
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小儿腹泻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通过综合分析,本文论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临床试验、有效性、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泻是指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多,稀溏呈水样或糊状。
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常由于感染性原因引起,病因复杂。
腹泻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注重辨证施治,通常采用中药煎剂、中药汤剂或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小儿腹泻则主要采用抗生素、止泻药物等药物治疗,也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水等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单一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有限,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却能有效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医单独治疗和西医单独治疗的效果,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为小儿腹泻患儿的康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将从实际临床治疗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中医传统理论,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全面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机制,完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为小儿腹泻的治疗和管理贡献更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小儿慢性腹泻病中西外治法论文
浅析小儿慢性腹泻病的中西外治法摘要:中医外治法为祖国传统医学特色疗法,尤其在儿科更突显其优越性。
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对于小儿慢性腹泻病采用中医辨证推拿和穴位敷贴疗法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疗效可靠等特点。
关键词:小儿泄泻小儿腹泻中西外治法中医推拿穴位敷贴小儿泄泻,现代医学称为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症的儿科常见消化道疾病.中医外治法为祖国传统医学特色疗法,尤其在儿科更突显其优越性:儿科推拿和穴位敷贴疗法避免了药物口服、注射的困难,操作简单,价廉,使用方便、易于开展,施用安全、一般无副作用,疗效可靠,广泛被患儿和家长接受。
为此,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推拿和穴位敷贴疗法:脾虚者,以参答白术散为基础方加减,治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夹食积者合保和丸消食化积;兼湿热者合葛根琴连汤清热利湿止泻。
另外,视病情加用培菲康治疗64例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患儿,观察临床疗效,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1 病例选择的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的对象:病例来源于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儿科门诊。
1.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3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1)观察资料不齐全者。
(2)家长或患儿依从性差,治疗过程不配合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3)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者.2. 治疗方法:64例腹泻患儿均进行饮食调理、中医辨证推拿和药物敷脐,视病情加用培菲康治疗。
2.1调理饮食(1)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牛奶,先从1:1,然后根据病情,逐渐添加到全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2一3天,以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3个月以上者,每天喂1一2次米糊,6个月以上小儿可选用粥、面条、或烂饭,加些蔬菜、鱼或肉末等。
可加少量新鲜水果汁或水果补钾.每日加餐一次,以乳品喂养为主者逐步加大谷类食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也是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小儿腹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而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类别多样、疗效确切。
根据不同病情,中医可以根据腹痛、发热、腹泻病情对症施治,如根据腹痛出虚火的病情,可使用阿胶、白果等温中止痛的中药,如出现阴虚火旺的病情,可使用生地、石斛等滋阴除热的中药。
这些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治疗小儿腹泻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西医在治疗小儿腹泻中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药物,如口服补液盐水、维生素补充、抗生素应用等,可以对小儿腹泻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尤其是在病菌性腹泻的治疗中,西医可以通过抗生素的应用,迅速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减少细菌毒素的产生,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
这些现代技术和药物的应用,可以使小儿腹泻患者的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
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小儿腹泻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远高于单纯使用中医或西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是互补的。
中医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西医则注重病因学、发病机理和严密的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如调和脾胃、消肿止泻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同时又可以针对病因进行西医的治疗,如抗生素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治疗小儿腹泻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还具有绿色、经济的特点。
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
中药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
中医在治疗小儿腹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西医的治疗方法则注重药物治疗和先进的诊疗技术,可以快速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小儿腹泻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疗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8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9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
结果:通过对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病程的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9.31%,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秋季腹泻秋季腹泻是临床上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多见于每年秋冬季,临床以频繁发烧、大便次数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腹泻为蛋花样或水样特征。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但发生此病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也非常严重,一般会引起营养不良、脱水或酸中毒,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
2010年7月~2011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9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小儿秋季腹泻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2个月~1岁11例,1~2岁13例,2~3岁5例;病程3~5天;无脱水16例,轻度脱水9例,中度脱水4例。
对照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2个月~1岁13例,1~2岁12例,2~3岁4例;病程3~6天;无脱水16例,轻度脱水8例,中度脱水5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常规予以病毒唑10~15mg/(kg·日)抗病毒,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同时加用中药口服,中药口服,基本处方:葛根10g,山药10g,白术10g,茯苓10g,炒扁豆10g,乌梅10g,鸡内金6g,山楂10g,车前子10g,薏苡仁10g,藿香10g,木香3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1岁以内小儿量酌减,并以食盐(炒热)热敷脐周。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参照《儿科学》[1]中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每日数次至10多次,大便常规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无黏液、红细胞及脓细胞。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内容摘要:目的观察金双歧与止泻散外敷神阙穴治疗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随机选择90例患儿,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补液对症治疗。
另45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与止泻散敷脐联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效率82%,住院时间2~6天;对照组总有效率71%,显效率38%,住院时间3~12天。
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金双歧联合中药敷脐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达到了以菌治菌,解毒止泻双重功效,为治疗小儿腹泻的很好选择。
目的观察金双歧与止泻散外敷神阙穴治疗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随机选择90例患儿,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补液对症治疗。
另45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与止泻散敷脐联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效率82%,住院时间2~6天;对照组总有效率71%,显效率38%,住院时间3~12天。
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金双歧联合中药敷脐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达到了以菌治菌,解毒止泻双重功效,为治疗小儿腹泻的很好选择。
小儿腹泻止泻散外敷神阙穴金双歧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以寒温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而导致小儿腹泻。
本文以中西医结合之法即运用中药散外敷脐部(即神阙穴)和西药金双歧的共同用药来治疗小儿腹泻。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患儿,起病时间2~6天,年龄6个月~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治疗组:男26例,女19例;重型腹泻18例,轻型腹泻2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重型腹泻18例,轻型腹泻27例。
1.2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患儿大便增多,日达3~5次,甚更多。
腹泻便色淡黄,呈稀水或蛋花汤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只是我精心从网络上搜集来的,我保留了原作者的姓名。
如果有侵犯了你的权利,请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删除处理。
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
另外,如果文章中出现了应该有图片而没有显示出来的,可能是因为文档在转换过程中的丢失造成的问题,如果图片的请和我联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_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金双歧与止泻散外敷神阙穴治疗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
法根据设定标准,随机选择90例患儿,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补液对症治疗。
另45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与止泻
散敷脐联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效率82%,住院时间2~6天;对照组总有效率71%,显效率38%,住院时间3~12天。
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金双歧联合中药敷脐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达到了以菌治菌,解毒止泻双重功效,为治疗小儿腹泻的很好选择。
【关键词】小儿腹泻止泻散外敷神阙穴金双歧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以寒温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
失宜,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而导致小儿腹泻。
本文以中西医结合之法即运用中药散外敷脐部(即神阙穴)和西药金双歧的共同用药来治疗小儿腹泻。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患儿,起病时间2~6天,年龄6个月~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治疗组:男26例,女19例;重型腹泻18例,轻型腹泻2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重型腹泻18例,轻型腹泻27例。
1.2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1]。
患儿大便增多,日达3~5次,甚更多。
腹泻便色淡黄,呈稀水或蛋花汤
样。
所有患儿均伴有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镜检未发现脓球、
血球及霉菌,大便培养为阴性。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按临床表现和体征分为风寒泻和湿热泻两型。
风寒泻
者临床症状:大便色淡,带泡沫,无明显臭味,腹痛肠鸣。
或伴鼻塞、流涕、身热。
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采用暖脐膏治疗;湿热泻者泻如水样,每天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
可有黏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口渴。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用清热膏治疗。
暖脐膏由吴茱萸6g,肉桂6g,丁香3g,五倍子4g,干姜6g,黑胡椒5g,制附片5g组成;清热膏由葛根6g,苦参10g,木香2g组成。
分别将诸药研成细末,混匀密封备用。
每次用量:<6个月者用2g,6~12个月者用2?5g,>12个月者用3~6g。
用时将药末加植物油调成糊状,制成直径约3cm的圆形药饼,敷于脐部,以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金双歧,<1岁每天半片,3次/d;1~3岁每次
1~2片,3次/d。
治疗时间至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
对照组常规抗病毒、补液及对症治疗。
所有病例均给予流质淀粉类非脂饮
食,治疗前后记录每天大便次数、性状、病程天数和治疗效果。
1.4疗效观察其标准参照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
效评定标准》(1988年)[1]。
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亦恢复正常;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化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
2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3天,最短2天,最长6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
7?5天,最短3天,最长12天。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显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见表1。
表1临床疗效分析
3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秋季最频,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以往一般
用补液、抗病毒、口服思密达等治疗。
为了缩短病程,减轻患儿服药之痛苦、家长喂药煎药之困难,今采用金双歧与止泻散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其腹泻原因正如吴瑭在《温病条辩?解儿难》
中指出的小儿“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主要是由于脾胃薄弱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水走肠间所致,且脾虚湿胜为其病理关键,因脾喜温燥而恶湿。
据此,止泻散选药皆辛香走窜之品,如:丁香、肉桂、干姜、胡椒等,药透达力强,更能发挥疗效。
所敷穴位为神阙穴。
即俗说脐之所在,此敷穴即敷脐。
敷脐乃祖国医学传
统方法。
脐位于任脉,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古人称道“无神之阙庭”,《医宗金鉴》谓之能“主治百病”,且脐善治中焦之疾。
从解剖学角度看,因脐局部皮肤薄弱,无皮下脂肪,脐下双侧有腹壁下动脉和下静脉及毛细血管网,故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
止泻散局部外敷,可使药直达病所,收到药少效捷、解毒止泻之功效。
金双歧为双歧杆菌的多价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为婴儿胃肠道天然定居益
生菌,对人体亲和力强,微生态作用明显[3]。
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抑
制肠道病原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用此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有效率高,显效率快,病程缩短,充分说明外敷药
有内服药的疗效。
中西药联合给临床工作带来诸多方便,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快捷的解除患儿的痛苦,疗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7;176.
2王茂贵.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临床就用评价.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253.
!}
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利益,请立刻和我联系,我将第一时间内做出处理!!
另外,如果有需要购买着,不方便在豆丁购买的,请和我联系,支持支付宝,T*B交易,八折优惠。
如果实在是需要的,免费给你一篇也没有关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