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研究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商 业 银 行 经 济 资本 管 理研 究
白萨茹拉 白玉龙
摘 要 :2 0实际8 0年代 以来,各 国银行业和金融监管 当局 逐渐开始关注商业银行 的资本充足 情况和风险 管理水平 ,并 且随着金 融市 场的深化程度 的加强 ,对其进行监管和引导对监 管部 门和银行来说难度大幅度加强。1 9 8 8 年 《 巴塞 尔协议》 的推 出对银行监 管系统 引入 了 以风 险为基础的资本监管理念和标准。在 强化 资本 约束 的前提 下,如何通过合理配置资本使 其得到 更多的增加值 ,从 而实现银行 既定风险 水平 下的价值最大化 已成为 国际银 行业经营管理 当中着重考虑的 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经 济资本有关概念和 应用方法 ,旨在找 出适
合 我 国 商业 银 行 经 营模 式 的 管 理 办 法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键词 :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 ;风险 经济资本与经济资本管理 ( 一 )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又称 风险资 本 ( C a p i t a l a t R i s k ,C a R) ,是指 商业银 行 内 部管理层评估的 ,在一定置信水平下 ,用来缓 冲资产或业 务产生 的非预 期损失 的资本 。所 以,经济资本在数量上是等 同于非 预期损失的 。当商 业银行资产 的规模 、质量和结构发生变化时 , 非 预期损 失在一定置信水 平下将随之改变 ,从而经济资本的数值 也会相应 变化 。 ( 二 ) 经 济 资 本 管 理 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是体现经济资本对风 险资产增 长的约束和对经 济资本 回报 的明确要求 。基 于上述理 念 ,经济资本 管理 的 目标为 :一 、 控制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 。二 、提高风险约束下 的收 益。经济资本直接 针对 于风险 ,银行可通过对其分支机构和业务部 门制定 相应的经济 资本 额度标准来控制经营风险。 二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与配置 ( 一 )经济资本计量。 ( 1 ) 信用风 险的经济资本度量 。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 ,信用 风险是 其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 造成 违约从而给 商行经营带来的风险 。信用风险在现代又 增加 了包 括 由于债 务人履约 能力和信用状况的变化导致债权人利益遭受 损失的风 险 ,通 常称为信 贷利差风险 。对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度 量的模 型大体 框架为 :筛选和 度量风险因子 ,建立风险因子和风险损失 之间的对应关 系。信用风 险因 子包括的 5个最主要的风险因子 为:资产 面临 的风险暴 露 、该敞 口发生 的违约概率 、给定发生概率时形 成的损失 以及期 限因素和组合效应 ,即 违约相关性 ,它们是信用风险量化模 型的基本构成要 素。国际上基于风 险考量的信用风险评估模 型主要有 以下几种 :信用计 量 ( C r e d i t M e t r i c s ) 模型 、K M V模 型、信用风险 C r e d i t R i s k + 模型等 。 ( 2 )市场风 险的经济资本计量 。市场风险又称为价格 风险 。 是指可 交易资产或被用于交易的资产价值 发生变 动而遭受损失 的风险。通常存 在于银行交易业务和非交易业务 中。我 国于 2 0 0 4年出 台的 《 商业银行 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市场风 险的定义是指因利率 、汇率 、股 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 导致银行表 内和表 外资产遭受 损失的风险。 目前有两种度量市场风险的方 法 :一种是 巴塞尔委员会 所提出 的标 准法 ,即 “ 搭积木 发” ;另一种是在 险价 值计量模 型 ,它是一种 内部模 型法以风险价值为基础 。银监会 在 2 0 0 4年 2月颁 布的 《 商业银 行资本 充足率管理办法》 中采用 的市场风险计量办法是标准法。 ( 二 ) 经 济 资本 配 置 资本配置是指在理论 上或形式 上对一项业务所需资本额 做出预算的 过程。经济资本配置的基本 原则 和方式 : ( 1 ) 基 本 原 则 > 银行宏观发展利益为出发点 ,准确计量经济资本 ,使银 行承担的 总体风险匹配于银 行总资本存量 和股东风 险偏好 。 >以对业务单 元进行 风险控制 为出发点 ,对每个业务线条 进行合理 的资本配置 ,从 而达到银行 面临的总体风险和总资本相匹配。 > 风险调整后 的绩效评估 。高管 以风 险与 回报的角度去评估 业务单 元的绩效 , 作 为提供 经济 资本支持 的依据 ,也是全行实施风 险业务扩张 和控制的依据。 ( 2 )经济资本配置的基本方式 ①单独经济资本分配方式 。该分配原则将针对单个业务单 位进 行具 体的资本分 配,不考虑其业务单位之间或者业务单位与银行整体之间的关 系。分配到的经济资本与其利润直接挂钩,获得的利润越大 ,资本配置权重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摘要:在金融业开放不断加快、银行监管标准逐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新老资本协议的要求.2011年,我国将有第一批商业银行接受巴塞尔协议Ⅱ,接受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这就需要分析我国资本充足率的现状以及资本充足率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本文将对资本充足率的实施将会造成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的影响,及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资本风险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一)、资本充足率仍有待提高根据部分商业银行公布的2010年年报数据,除深发展外,其余银行通过上市融资、注资等方式补充了资本金,已达到巴塞尔协议对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但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建行、中行、工行、招行、交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及宁波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均达到10%以上; 而民生、华夏、兴业和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仅维持在要求线边缘,亟待进一步补充资本.(二)、资本结构单一作为银行的二级资本, 附属资本也能在一定程度发挥抵御风险的作用。

多年以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 绝大多数是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 即核心资本。

而附属资本的比重从附属资本的构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各种风险准备, 债券占比为零,附属资本的构成极不合理。

而西方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大银行发行了长期次级债券, 提高了次级债务在银行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美林证券公司的分析显示,在国际大银行的资本结构中, 普通股股本所占比重平均为60% , 次级债券所占比重达到了25%.相比较而言, 我国商业银行较少运用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混合资本工具补充资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偏低,附属资本的比重过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盈利水平较弱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在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 少数股权数量很少, 核心资本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股东权益的变动。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_思路与模型构建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_思路与模型构建

2009年第2期经济经纬 ECONOM I C SURV EY N o.2 2009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思路与模型构建王 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 要:经济资本是一种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科学的配置能够使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和取得的收益协调一致,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首先探讨了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思路,继而在对动态配置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配置模型的构建研究。

最后,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对推进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资本;配置;模型构建作者简介:王炯(1968-),男,河南信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现任职于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2-04收稿日期:2009-01-06一、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研究综述经济资本配置就是在给定经济资本总量的基础上,如何把经济资本配置给各个部门,控制其业务发展规模,进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同时通过经济资本的合理配置,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符合战略发展的要求。

国外商业银行和学者对经济资本概念和配置方法的研究进行得较早。

M e rton(1993)提出以 边际风险资本 (M a r g i na lR isk Capita l)进行银行经济资本配置,决定是否开展或取消一项业务;Jam es(1996)基于美洲银行建立的RARO C体系研究了基于RAROC的银行资本分配原理;K i m ball(1997)提出了基于市场的独立配置方法,把银行的资本金自上而下地配置到各个业务中,并把这些业务和它们的资本金结构与理论上的结果进行比较;德国中央银行(2002)提出用 内部beta法 进行银行经济资本分配;Stoughton和Zechner (2006)研究了银行总部和各分支机构之间有关资本金最优分配的问题。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尽量提高股价。
面临的主要问题:高额股东权益的要求与缺 少较好的投资项目之间的矛盾。
解决的方法:国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股票回 购,使银行通过购回股票来降低股东权益。
弥补短期资本短缺的工具:可转换成股权的 债券——混合型权益——结合权益的特点与债 务的低成本。
(二)监管资本(法定资本)
二是银行资本的要求。银行必须持 有不低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8%的资 本。
3、监管资本的作用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监管资本是银行稳健性 的指示器。
1995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中有关资本充足 率的最低要求与监管资本要求的对比分析:
一个是按照巴塞尔协议评估美国银行历史上 的资本充足率。
另一个是通过监管者对银行的分类衡量的银 行实际稳健性(以骆驼评级结果和实际的资不 抵债状况为基础)。
特点:此类股票的股息低于不可 转换优先股票的10%~20%,其转换 价格则高于普通股票市价的15%~ 25%。
用途:一般用于银行的收购与兼 并。
在利率浮动情况下,优先股可分为:
固定股息率优先股,其股息率是固 定的,具有不可改变性。
可调整股息率的优先股,其股息率 随预先固定的市场利率的变化而浮动, 股息率的变动一般参照其他投资产品 的收益率变化而确定。
(二)盈余:资本盈余与留存盈余
1、资本盈余 定义:商业银行在发行股票时,发行
价格超过面值的部分,即发行溢价收入。 主要组成:股票发行溢价;资本增值
部分;接受捐赠所增加的资本。 性质:是权益资本,由外源资本渠道
形成。
作用:是调节银行资本金,制定股息 政策的重要依据。
两个方面的表现:
当银行决定增加注册资本时,可将资 本盈余划转股本实现或部分实现;
制定资本最低限额依据的演变: 由资本金与总资产规模的比(数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方式进行资金流转,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承担着风险管理等功能。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合理分配经济资本以应对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研究拟以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不同分配方法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对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分配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提供参考。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概念、内涵和计算。

2、比较分析不同分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包括静态方法(历史成本法、标准方法等)和动态方法(风险加权资产法、价值调整法等)。

3、利用实际数据研究不同分配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包括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资本利润率等。

4、探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问题的优化方案,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学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具体如下: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学术论文、政策文件、专业书籍等,了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的理论和实践。

2、统计学分析法:利用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和财务报表,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分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3、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分配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实践经验和成功经验,并提出启示和建议。

三、研究预期目标本研究将通过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问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标:1、深入探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概念、内涵和计算方法,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提供理论基础。

2、比较分析不同分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提供理论支持。

3、利用实际数据研究不同分配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探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分配的优化方案。

4、为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现代营销中旬刊XDYX 经济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管理方式,是国内外商业银行改革和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种资本管理的方法,经济资本管理把资本与风险整合起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银行管理的特点。

本文主要分析经济资本管理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典型经验,并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

一、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概念及要点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实现资产增值,力求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银行在经营的同时也承担着风险,因此需要在经营过程中综合考虑风险、回报与增长率。

(一)经济资本的内涵众所周知,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的风险渗入其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了更好地抵御风险,银行的资本必须覆盖风险,也就是说,用来抵御风险的资本必须大于银行遭受风险时承担的损失。

经济资本是经过计量得出的资本量,具有风险量化的特质,主要用于计算银行对非预期风险需要承担的损失。

经济资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而是通过特定的数据模型计算出来的,主要用于对风险进行量化,也可看作对风险的认识。

由于银行承担的风险具有经济的性质,因此风险量化也称为经济资本,指当经济风险发生时表现出的真实资本,从而用来抵消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本质是对所有风险因素的经济计量,它以银行业务风险为基础,通过极端假设的情况计算损失的发生,对银行风险度量并做出结果估算。

经济资本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概念,与银行业务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银行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关键手段。

经济资本不仅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核心,还有利于转变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进一步提高银行资本的回报率。

(二)经济资本管理的原理资本是银行进行经营的基础。

为提高银行风险计算的精确度,商业银行一直在探索和设计用于进行信用、操作和市场风险计量的数据模型,力求准确得出抵御风险需要的资本量。

目前,经济资本管理已经被国内外知名商业银行接受,并将其作为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据。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具体指,在一定的范围内,银行利用相关数据模型对风险进行计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资本配置,从而达到更好承担风险,保证风险与收益匹配,形成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资本金规模不足、资本资产配置不合理和风险管理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增加资本金规模、优化资本资产配置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加大资本金投入,优化资本资产配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建议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关键词】经济资本管理,商业银行,资本金规模,资本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资本金规模增加,资本资产配置优化,风险管理措施,未来发展,建议和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金融中介、信贷、支付等多种功能。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并扩大业务的重要保障,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净值和风险承受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部分商业银行存在资本资产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未能有效利用资本资源。

由于金融市场风险不断涌现,一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和风险管理,对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抵御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运作效率和风险抵御能力,实现经济资本的有效管理和最大化利用。

通过研究,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整个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任通

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任通

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任通发布时间:2023-07-18T08:59:46.278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3年9期作者:任通[导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商业银行要想在白热化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从多个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此,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进行简单探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商业银行要想在白热化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从多个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此,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优化措施1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决策影响因素1.1资本管理问题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目前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资本管理制度,并且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资本计量方法。

但是面对经济发展新环境,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使得其在资本管理中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

例如由于资本计量方法的不合理,使得资本的分配不科学,计量系数不准确,计量数据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分配结构缺乏效率,影响了资本收益,增加了经营风险;为保证资本配置的整体性,资本配置方案通常都是在总行进行,下属银行只具备资本配置方案的执行权利,而在层层落实过程中,分配政策经常会出现疏漏,导致上情无法下达,影响了资本管理与利用效率。

1.2成本管理问题首先,商业银行在成本管理的主体方面缺乏与其他部门的管理配合,商业银行内部的其他部门没有参与到经济管理的任务当中,绝大多数经济管理任务都是由财务部门所承担,但是如此庞大的职责是无法仅由一个部门就独立完成的。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运行机制及改进建议--以J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运行机制及改进建议--以J银行为例

Industrial Finance 产业财经13摘 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如何实现资本约束下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

J行作为首批由监管批复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银行之一,其资本管理方面的经验无疑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介绍了J行经济资本运行机制,总结了在理念传导、配套措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经济资本;运行机制;商业银行一、引言经济资本又称为风险资本,是对经营风险的具体测算,据此银行能引导资源向风险小、收益高的业务上配置,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内涵式增长。

2010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II》确立了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计量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要求,2012年国内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也同步跟进,明确经济资本是在一定置信度水平上,一定时间内为弥补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所需要的资本,并制定了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时间路线图。

2014年银监会首批批复J行在内的6家银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内评法),2018年银保监会正式核准J行扩大内评覆盖范围并结束并行期,标志着该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已经趋于成熟。

二、经济资本运行机制经济资本的有效管理离不开良好的运行机制,J银行的经济资本运行体系主要包括计量机制、应用机制、考核机制,其中计量是基础,应用是对计量的深化,考核是结果,对经营管理产生激励约束作用。

(一)计量机制1.目的通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准确识别、量化并进行数据质量的复核,帮助银行精准计算出所需的经济资本,为各种应用决策和业绩考核提供数据支撑。

2.方式以三大风险中最主要的信用风险为例,J银行通过建立各机构、客户维度的经济资本明细和汇总数据的管理平台,实现计量流程的信息化运转。

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1)违约概率(PD):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2)违约损失率(LGD):违约发生时风险暴露的损失程度;(3)风险暴露(EAD):违约发生时的风险暴露敞口;(4)有效期限(M),这些因素由银行内评系统评估得出,以此为基础就可计算出相应的信用风险经济资本。

基于EVA理论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EVA理论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EVA理论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日益完善以及对资本稀缺性问题的深刻领悟,将价值最大化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以成为股东、银行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共识,不计资本成本的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终将被新的绩效评价方法——EVA所替代。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绩评价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应用EVA方法对其绩效进行评价,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其年度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一、EVA值的计算根据EVA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我国商业银行EVA的计算公式初步设计为:EVA值=损益表中的“净利润-营业外净收入(+营业外净支出)”项目±调整事项-资本成本。

EVA的计算公式很简单,但是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调整事项的确定和资本成本的计算较为复杂。

1.调整事项的确定通过对会计报表进行合理的调整计算得到的经济增加值,从而使经济增加值对银行价值的创造提供了一套更为准确的度量方法,消除了传统会计体系的失真。

在计算EVA指标时,商业银行通常涉及的调整事项主要有:(1)准备金调整。

(2)应收利息的调整。

(3)其他因素调整。

2.资本成本的计量根据《巴塞尔协议》中的有关规定,银行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资本成本=经济资本×资本期望回报率经济资本=∑风险资产×经济资本分配系数(1)经济资本的含义经济增加值基本公式中的资本既包括债务资本,又包括权益资本,是适用于各种企业的。

对于非银行企业来说,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股本的主要用途是支持投资、生产与营运,提供现金流,股本的规模是和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匹配的。

非银行企业债务的作用与股本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两者的成本。

因此,对于非银行企业来说,将债务和股本同视为资本有其现实意义。

国有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其企业性质与一般企业相比有两个特性: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统一法人体制,财务管理体制是“统负盈亏、分级管理”,权益资本全部集中于总行管理使用。

商业银行盈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盈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格考虑了政策调节因素,根据全行资产 一致,二是存在人工录入情况,就有可 为粗放,对经济资本配置体系还需进一步
负债结构、资金调控等因素动态调整, 能会出错,比如在信贷系统中将中型企 探究。细化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结合客户
以达到调节资金投向的经营目的,资金 业录入成大型企业,造成分析时结果不 风险等级分类,构建多维度经济资本风险
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提高数据的利用
科学性,比如按规模、账户数、拨备后 3 优化多维度盈利分析的措施
利润等动因进行分摊,实际上分摊至账
率,减少手工数据的录入,提高数据分 析的准确性,搭建统一的数据仓库,有
户级的费用与这些动因的关联程度是否 3.1 完善业绩评价体系
数据仓库进行数据的抽取、分析、供数,
有效值得商榷,国际上先进的作业成本
财经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商业银行盈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士欢
(长城华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面对利率市场化、经济新常态的严峻挑战下,商业银行由粗放式的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依靠管理会计 系统的搭建,商业银行构建了多维度盈利分析体系。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基于管理会计下的盈利分析框架进行 阐述,从盈利分析框架下的要素及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入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 提出优化盈利分析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管理会计 经济增加值 盈利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运营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消耗费用和 险暴露 * 风险权重 * 目标资本充足率,
的逐渐展现之一。商业银行逐步丰富了 分摊费用,对于分行来说,直接消耗费 资 本 成 本 = 资 本 占 用 * 经 济 资 本 回 报

银行业去杠杆化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银行业去杠杆化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银行业去杠杆化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杠杆率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杠杆率的主要因素,进而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杠杆化所处的阶段,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杠杆率来降低危机对银行的冲击。

本文选取2013年至2016年所有在沪、深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银行业的“去杠杆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来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银行的经营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去杠杆化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资本规模越大,杠杆率越高,银行资本风险水平越低;杠杆率越低,银行盈利能力越强,进而提出科学性建议使商业银行在今后发展中合理调整杠杆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杠杆率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隆照金 张勇 欧发勋 吴远凤一、引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发展。

由于杠杆化的金融产品具有低利率和较强的流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各家银行都购买了大量杠杆化的金融产品。

然而,在金融危机和疫情的影响下,高杠杆运作化公司的多收益来源导致的风险分散作用被完全对冲掉,从而滋生较大的风险。

因此,中国银行业需要改变业务模式,开拓表外业务,发展金融创新,未来中国的银行业也必将会进入去杠杆化阶段以维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健康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以及监管工作。

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银行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以及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改革。

周洁(2015)利用2007-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年报中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提出股权结构优化、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高资产质量以及加大监管力度优化资本结构。

然而,杨添富、张强(2020)通过对中国9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8年财务报告深入分析,得出银行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盈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对银行资本结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探析

2008年第2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78期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探析谢 敏1,李 婧2(1.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北京 100081;2.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摘 要:经济资本管理是国际商业银行进行内部管理的主要工具,已成为银行监管合规行为的一部分。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探索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借鉴国外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对策,迅速提升我国银行业经济资本管理的水平,是逐步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经济资本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08)02-0025-03一、经济资本的内涵经济资本系统是国际银行界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最终形成的一种新型风险管理手段。

对于经济资本的定义,理论界尚没有统一。

Michael Kong 指出,经济资本是银行为不确定的潜在损失而预留的资本,其目的是保证在损失真正发生时能够维持运营,在债务人违约时能够缓解银行的破产压力。

Angelo A ranltis 则认为经济资本是在给定置信区间内,在确定的时间段内,银行所能容忍的最大的损失值。

乔埃尔贝西斯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指出经济资本是对银行整个组合的潜在损失的度量,它代表了吸收非预期损失的所必需的资本额,一定置信度下的经济资本等于同一置信度下潜在损失值的水平。

我国学者武剑从银行资本对风险控制的作用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不是银行的真实资本,其与银行的非预期损失等额。

章彰指出,经济资本是由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内部评估而产生的配置给资产或某项业务用以减缓风险冲击的资本[1]。

从以上这些定义可以看出,经济资本是为抵御非预期损失而进行的资本预留,是由商业银行内部评估而产生的配置给某项资产或业务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资本。

二、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 自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各商业银行在建立风险资产扩张的资本约束机制、以资本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有效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2008年第3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79期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陈晓瑛,陈 婷,李 君(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经济资本管理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其应用日益广泛。

通过经济资本管理,银行可以量化经营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并确定抵御风险的资本。

实现经济资本管理,需要建立银行内部的评级体系,这涉及银行数据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由于整个社会信用文化的缺失以及有效数据的缺乏,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需做大量工作。

关键词:经济资本;内部评级法;数据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08)03-0004-03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

要想在各种风险包围之中稳健运行,商业银行除了采取措施防范和降低风险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用来抵御风险、防范风险损失的最后准备,资本金的多少(或比例的高低)能够反映一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

巴塞尔协议正是为了有效监管商业银行的风险而产生的,即用资本来对银行的业务进行约束。

随着巴塞尔协议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际银行业资本管理的发展日新月异,银行自身加强资本管理的愿望也与日俱增。

一、经济资本的内涵和意义经济资本是指在给定置信水平下,银行用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量,也称风险资本。

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风险的非预期损失额相等的资本。

经济资本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它是“算”出来的,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

除了经济资本外,银行还有两种资本。

一是权益资本,即银行财务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二是监管资本,它是按监管当局的要求计算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权益资本和经济资本都是为了弥补银行的风险损失而存在的,经济资本仅是银行度量风险的方法和技术,是虚拟的;而权益资本是银行真实拥有的资本金。

我国商业银行中经济资本的计量及其应用效果

我国商业银行中经济资本的计量及其应用效果

我国商业银行中经济资本的计量及其应用效果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银行界逐渐摸索形成了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模式——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是根据内部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内部模型和方法计算出来的用于应对非预期损失的“资本”,也是银行自身根据其风险量化、风险管理能力确定的应该拥有的“资本额”。

近年来,这一新模式已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得到初步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如何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从而确定合适的计量方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标签: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风险管理一、引言1.经济资本的概念经济资本又名风险资本,是银行为了弥补风险应该保有的资本,它的数量随着银行实际承担风险的大小而变化,具有一定的虚拟特征,是应管理需要而构造出来,不能从银行账面上直接看到也不是一个精确的财务概念,而是通过一定的专业化手段获得。

由此定义可见,经济资本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

2.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在银行业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受到大量贷款损失的冲击,美国一些先进银行着手研发一个更好的量化信用风险的方法,而经济资本这一概念便起源于1978年美国信孚银行创造的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模型。

进入80年代,《巴塞尔资本协议》实现了资本管理重心从监管资本向经济资本转移的重大飞跃。

到90年代后期,经济资本管理方法已被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广泛应用和完善,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先进银行战略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和风险覆盖的核心管理手段。

国内最早引入经济资本理念的是建设银行。

1999年起,建设银行开始探索通过经济资本量化各类业务敞口的风险水平,计算抵御风险所需的资本金额,据以调整风险偏好与发展战略。

到2002年,建设银行正式确立了经济资本概念,初步建立了经济资本分配方法。

2004年3月银监会推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办法》后,商业银行通过资本来约束信贷扩张的意识普遍增强,国内更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借鉴、研究并逐步推行经济资本管理方法。

经济资本配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

经济资本配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

评论Comments摘要:银行作为特殊行业,其资本管理模式是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结构较为特殊。

对于资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阶段,采用何种方式对资本进行运作,并最大程度的提升利润降低风险是银行面对的问题之一。

本文就经济资本配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经济资本配置;商业银行;应用研究资本是企业存在的基础,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数量规模如何体现是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从某些程度上来说是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

银行管理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风险的管理。

经济资本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资本,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经济资本重视较晚,在经验以及数据的积累方面处于逐步发展阶段。

一、资本的概念经济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美国一家银行提出的,之后在西方某些国家银行被广泛应用。

经济资本也被称之为风险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一定时间内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计损失所需要的资本。

相比于其它资本,经济资本有自己特征。

首先体现在对于风险的防范以及对于价值的创造存在于银行工作的各个环节。

从市场角度来看,对资本的计量是基于市场价格。

二、商业银行对于资本认识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由于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业务拓展的结果。

银行业务涉及到的面过于广泛,与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面临的风险范围也逐步的扩大。

银行必须要对相关板块进行风险分配,并依据风险分配的内容对资本进行分配。

从银行管理工作的角度来看,银行不断对自身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股份制形式成为商业银行较为普遍的制度形式,股东对于银行的资本投入就成为了最珍贵的资源,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银行价值的创造,银行与股东之间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在管理体系的设计方面用经济学方法替代了原有的会计学的方法,经济资本在银行管理中的地位也由此确立。

从技术的发展方面来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对于相关方面风险的计算衡量变得复杂,一些新的方法在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经济资本在银行实施提供了可能。

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问题的思考

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问题的思考

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问题的思考作者:张彩玲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管理这个词语逐渐出现在各大财经报刊的头版头条,资本管理,即一种有效的风险资本管理方式,它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个新名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下,备受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业银行中经济资本管理问题以及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通过现状发现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日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对于将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银行来说,货币高风险性是银行经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资本管理能力意味着商业银行对待货币风险性的应对措施,一旦银行在货币经营方面遇到了风险,那么资本将发挥着缓冲的重要角色。

最近几年,我国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进行了众多的研究,各大银行也越来越重视经济资本管理以及它在银行当中的运用,2010年以后,我国的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资本管理的措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问题也逐渐成为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在商业银行中引入经济资本管理,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一、我国银行资本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都已经开始推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最早开始实行的银行,它于2002年就对经济资本进行初步的改革,2007年至2009年间,建设银行根据最初制定的经济资本管理方案,对银行内部的分配方式、管理流程、计量对象以及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

2011年开始,中国建设银行大力推行风险管理机制改革,从总行、分行、子公司三个地点出发,加强风险资本的经济管理。

2012年至2014年间,建行实施了全面的资本管理方针,基本覆盖了管资本、经济资本和账面资本三个方面,从而加强了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研究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研究

作者: 束兰根[1];何自冬[2];梁非[3];马俊[4];李逸[5];曹婧[6];冯晓明[7]
作者机构: [1]交通银行南京分行;[2]交通银行;[3]交通银行;[4]交通银行;[5]交通银行;[6]交通银行;[7]交通银行
出版物刊名: 新金融
页码: 20-24页
主题词: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分配
摘要:经济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工具.本文在简要概括经济资本相关概念及其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经济资本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两项工作—经济资本的计量和经济资本的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经济资本计量和分配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内部评级法在经济资本计量中的应用,以及在经济资本的分配工作中如何引入科学合理的工具,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研究经济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工具。

本文在简要概括经济资本相关概念及其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经济资本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一经济资本的计量和经济资本的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计量经济资本计量和分配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内部评级法在经济资本计量中的应用,以及在经济资本的分配工作中如何引入科学合理的工具,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相关概念经济资本的管理体系由经济资本的计量、预算分配和考核三部分组成。

其中经济资本计量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经济资本的预算分配和考核是经济资本管理的两大应用领域,其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利润和风险调整后的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等经济资本的相关工具,对经济资本进行事前的合理配置和事后的考核,从而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1、基本概念(1)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预期损失是银行能预见的损失,可以通过长期的历史数据来估计,是一个统计平均值,一般通过计提损失准备而直接进入当期成本。

非预期损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超过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损失,它反映的是损失的波动性,因此认为非预期损失是银行真正面临的风险。

(2)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需要用来弥补风险造成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量。

严格地讲,它是指在一个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用来吸收或缓冲非预期损失的资本。

(3)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即经济增加值(EVA),通常定义为:经济利润=税后利润-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成本率其中经济资本成本率根据股东要求的回报率等因素确定。

(4)风险调整后的经济资本回报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capital,下称:RAROC)RAROC=风险调整后收益/经济资本×100%其中风险调整后收益是剔除了预期损失(即减去准备或拨备)的收益。

2、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作用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控制风险和创造价值的工具,是银行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工作语言和标准,随着经济资本逐步成为具体、可量化和可操作的管理系统和工具,它已经成为现代银行管理体系的主轴,并代表了银行管理的发展方向。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经济资本是各类风险的衡量标尺和最终承担者,它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量和预测,直接反映了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

因此有效的经济资本管理机制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资本管理的核心。

银行不仅要计量当前的经济资本总量,更要在发展、盈利目标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未来经济资本的最佳需求量,从而对其利润的分配与留存、筹资的渠道和数量等进行管理。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业务发展的旗帜。

一方面,RAROC体现了银行的不同机构、不同产品、不同板块的真实盈利水平,是决策者正确判断业务与产品取舍的标准:另一方面,银行决策者审时度势,对下级机构经济资本的分配又体现了银行的发展战略和导向。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绩效考核的中心。

经济资本相关的考核指标同传统绩效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充分考虑到了风险因素的影响和资本的成本,体现的是最真实的价值贡献和盈利水平。

因此,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以经济资本、经济利润和RAROC为中心,引导银行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近几年来,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管理已经逐步为国内商业银行所接受。

但是,由于经济资本的管理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它实际上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其经济资本的管理体系总体上还比较粗放,经济资本的有效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1、经济资本计量基础还很薄弱经济资本的计量是根据历史统计特征和目前的业务特征对银行面临的非预期损失(真正的信用风险)进行的一个估计。

这个估计过程所体现的精确程度代表了经济资本计量的水平。

由于经济资本的计量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经济资本的计量水平直接决定了经济资本管理的水平。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的计量上普遍采用系数法,交行所采用的系数法建立在巴塞尔资本协议标准法的基础上,基本原理就是加权风险资产减去调整项(调整项是根据银行的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导向在标准法的基础上所做的一个调整)后乘以8%。

系数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其精确度和敏感度很低,是一种最原始最粗放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因为每笔授信业务的客户背景、授信条件不一样,那么该笔业务面临的非预期损失也千差万别,而系数法只能给予某一大类资产一个特定的经济资本占用系数,例如标准法给予所有对公贷款的经济资本占用系数都为8%(100%的风险权重乘以8%)。

虽然标准法引入了风险缓释工具考虑到了某些抵质押所带来的风险缓释作用,但是风险缓释工具的使用范围太过狭窄,仅涵盖了现金类资产(存单、本票、支票等)的抵质押以及政府和银行等信用等级极高的主体所提供的保证或质押等,对于目前大量使用的其他有效抵质押如房产、土地使用权、设备等,难以用一个合理客观的系数来反应其风险缓释作用,因此大量的抵质押方式都没有纳入风险缓释工具的范围。

2、经济资本的分配工作有待改进经济资本分配的目的,一方面是约束风险资产的低效率扩张,一方面是促进真实价值的创造,从而使银行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

正常情况下,银行的存量资产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占用了大量的经济资本,因此一般可用于分配的经济资本是相对于原有规模的增量,又称增量经济资本。

目前,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已制定了一套增量经济资本分配的原则和办法,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的经济资本分配工作还不能满足要求,在经济资本的约束、引导等方面难以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集中体现在:(1)仍然存在以贷款规模决定经济资本分配的情况在总行的层面,经济资本的分配原则综合考虑了效益、质量、战略发展等多种因素,但是在分行的层面,经济资本的分配则主要参照当年下达贷款指标的情况,这种普遍存在的让先进的经济资本工具向传统的贷款指标看齐的情况,毫无疑问是一种颠倒了的思路。

在这种思路下,经济资本的分配仅仅是下达贷款指标的附属物,仅仅是为了经济资本的分配和相关考核所做的被动工作,经济资本的主动管理功能也就从很大程度上丧失了。

(2)经济资本分配方法“欠科学”。

经济资本的分配实际上是一个运筹学问题,其目标通常为要让增量经济资本最终创造出最大的真实价值,但约束条件很多,例如总的增量限制、每个分配单元不同的存量、不同的RAROC、不同的潜力、不同的增长限制因素等等。

这种带有众多约束条件的最优化运筹学问题往往求解是复杂的,特别是当变量个数(即分配单元)大量增加的时候,要求解出一个最优解或者是较优的解,通常非人力所能为,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建模和计算机求解。

这就是经济资本分配过程中的“科学化”处理。

但是经济资本分配涉及的一些因素无法完全建模,或者说,如果考虑所有的约束条件和特殊因素,模型很可能无法构建,或者无法求解。

所以,经济资本分配过程中又需要人为的调整,这就是经济资本分配过程中的“艺术化”处理。

(3)目前的经济资本追加方法不甚合理经济资本的分配实际上是对下级经营机构风险扩张的一种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对经济资本占用的考核来实现的。

经济资本占用的考核通常是比较经济资本当年实际占用额度是否超过计划占用额度,如果超过,则会根据超过的比例在绩效评定上受到惩罚,如果没有超过,则会根据节余的比例在绩效考核上给予奖励。

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经济资本计划通常是“年初计划、年底核定”。

即用于年底考核的经济资本计划在年初计划的基础上可以在年底调整核定,调整的规则就是在该分行超额完成利润计划的基础上,按照利润超过计划的比例调整经济资本计划。

例如某分行当年的利润计划为1,年初分配的经济资本计划为10,如果年底该分行实际完成的利润为2,那么重新调整核定的经济资本计划则为2,调整后的经济资本计划参与考核。

这种经济资本的追加方法使经济资本的风险约束作用打了折扣。

因为假设某分行的RAROC(即真实效益,利润比上经济资本占用)很差,为该分行计划的RAROC(利润计划比上经济资本计划)也会较低,如果该分行利润超计划,那么该分行的经济资本计划也会相应成比例调整,而该分行实际占用的经济资本可以逼近调整后的经济资本计划而不受任何惩罚,这样一来,全行平均的真实盈利水平将会下降,面上实现了利润的扩张,但是风险却扩张得更快,真实盈利水平下降了。

也就是说,经济资本本应发挥的风险约束功能,特别是对真实盈利水平较差的分行的约束功能在这种方法下没有发挥作用。

实际上,各分行的RAROC通常差别是很大的,在交行内部,RAROC较低的分行一般在10%以下,甚至有时会出现负值,而RAROC较高的分行则能够达到30%以上。

因此上述假设的例子在现实中有可能成为现实。

三、对经济资本管理的思考和相关建议1、对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IRB)计量经济资本的探讨用内部评级法来计量信用风险(即经济资本的占用)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大的创新成果。

下式罗列了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模型的核心部分:其中:N(x)、G(x)、b(X),M等都是模型提供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数学函数;R是相关系数,不同类别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模型,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作进一步介绍:0.999(即99.9%)是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抵御风险的99.9%的置信水平;PD、LGD和EAD是银行需要估算的三个参数。

其中,PD是授信对象的评级,影响因素包括客户的行业、地域、规模、财务状况等,同时参考外部评级;LGD是对授信业务的评级,即违约损失率,影响因素包括授信种类、抵质押状况、担保情况等:EAD是风险暴露水平,影响因素包括客户违约前对额度的提用比例、现金转换系数、产品偿付率等。

内部评级模型除了对每笔授信业务本身风险要素的细致考虑外,还从资产组合风险分散化的角度出发,对模型结果进行了校验,解决了加总每笔授信业务的风险会导致风险总量被过度计量的问题。

此外,内部评级模型还考虑了经济周期以及贷款的不同期限的影响。

综上可知,内部评级法是目前计量经济资本最为先进也是最为精确的方法。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的内部评级项目正在不断推进,内评系统也开始逐步在全行推广,但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无论在系统建设、制度建设、数据质量的要求等各方面短期内难以真正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

为了探寻内部评级法在经济资本计量方面的特点,本文通过国内某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的模拟分析模块,筛选和整理了部分模拟数据,用于观测一笔特定的授信业务在内部评级法下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如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客户和相应授信业务的基本情况,内部评级法考虑的因素远不止表中罗列的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