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2 课件-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讲人口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讲人口第二讲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和流动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和特点:在人类社会(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古代农业社会的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土地开垦、逃离饥荒、战争、宗教迫害等地理发现,新路线的开辟和殖民主义的扩张,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避难、区域经济差异等特点往往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和流动,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迁移的永久移民比例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的形式在15~19世纪趋于多样化[著名教师笔记]【记】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注1]每年春节期间,中国有大量“农民工”不属于人口迁移。
尽管“农民工”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绝大多数人的居住地并没有“长期”或永久性地发生变化。
【注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国际难民和环境移民:2.人口流动(1)概念:因某种原因,暂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不改变户籍人口流动。
(2)主要形式:民工流和外籍劳工。
1.人口迁移的原因第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影响(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其他原因:地区间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① 迁出: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②迁入地: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 建立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② 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题把握]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其他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水和矿产资源等)有时也会起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复习(共31张PPT)
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原因是:经济发达, 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3.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 亿的国家有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 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 宾等。
(2)人口数量越多, 有限的资源无法承载过量的 人口消费,对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资源短缺 问题。
(3)人口数量的增加会造成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 增加,从而导致环境问题。
(4)过多的人口还会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 一系列社会问题。
• 5.如何保持人口合理容量
•
• (1)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 尽最大可能把人 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 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 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人口受教育水 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科技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均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 农业社会以个体农生产为主,人口主要 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
•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 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 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 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 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 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悠久的 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 有一定的影响。
2024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构成及人口容量人口增长
2024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人口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我们称为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能 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基础梳理:考点二
人口金字塔
基础梳理:考点二
人口金字塔 增长型(年轻型)
增长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
金字塔形,表明少年儿童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大,预示着未来 人口的发展趋势是增长的。
基础梳理:考点二
人口金字塔 稳定型成年型)
稳定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基本相
近,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出 生率、死亡率差不多,预示着未来 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稳定的。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1年年末中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 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 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3、人均消费水平
当资源环境条件相对固定时,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 量不同。消费水平越高,资源和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就越少, 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4、地域开放程度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37.8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但 日本目前有1.26亿人口。其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 都要从海外进口。
中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 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 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根据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 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 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 准,2021年,中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人口与地理环境
“高”“低”的划分标准,如自然增长率1%以上为高增长率,以下为低增长
率;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是60岁以上占到10%、65岁以上占到7%为人口老龄
化等;0-14岁划归为少年儿童,14-64岁为劳动力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等。
……
……
(2)判定人口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明确由于人口增长(或年龄 结构)产生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老龄化问题;二是要注意 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提取;三是对题目给定有关人口新概 念的理解,如人口红利、老少比等,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 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和老年人口的变化, 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人
口迁移量、人口变化等数据资料,继续考查人口变化特点和人口问题,仍是命题热
点趋势。这部分题目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均以数据图表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间的转化能力。
……
……
结合图文资料, 描述人口增长 的时间特点、 空间差异, 说明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运用资料, 描述人口分布的特 点, 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 因素; 结合资料, 说出人口迁移的含 义,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 说 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 比较并解释区域环 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 量的异同。
影响。
考点考情
考题
2020新课标卷3-4、5、6 2020天津卷-8、9
2020江苏卷-23、24 2019北京卷-40(2)
2019海南卷-20 2019年江苏卷-22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
-4、5 2019江苏卷-9、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与环境 课件(人教版)
答案: (1) 1 (2) 2010 (3) 1986 1990 (4) 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 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 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 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 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型。人口 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 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 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这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真题1】(2011·上海)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 塔图,回答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 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 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1) 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 下降了大约______%。 (2) 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 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思维过程】(接上)1953年5~9岁儿童出生时 逢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出生率低。1982年0~4 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 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 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1982 年5~9岁的儿童出生时逢文革中后期,国家对人 口生育控制较松弛。
【思维过程】 试题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用人口 金字塔图承载信息,紧扣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考 查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学生计算能力。 第(1)题,对比2010年与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2010 年0~4岁婴幼儿约为5.8%,2000年0~4岁婴幼儿约为 6.8%,十年中0~4岁婴幼儿比重下降约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
(1)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①②③④ 四 个 地 区 中 , 人 口 再 生 产 与 甲 市 处 于
(chǔyú)③
D.④
第二十三页,共49页。
【试解】 (1)________,(2)________。 【解析】 第(1)题,解答该题分两步:第一步根据户 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排除西宁和延安,因为这两市位 于西部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第二步根据人口 总数确定上海或者广州。根据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 人 口 总 数 ×100%( 或 死 亡 率 = 死 亡 人 口 数 / 人 口 总 数 ×100%)”,计算出甲市2008年的人口总数是1 383万左右, 据此可以确定该市为上海。注意户籍人口与实际居住人口的 差别,人口迁出地的户籍人口往往多于(duō yú)实际居住人 口,迁入地的户籍人口往往少于实际居住人口,城市中这种 现象特别明显
第九页,共49页。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口 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 保持在多少才适宜(shìyí);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承 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 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第十页,共49页。
第十一页,共49页。
第四十一页,共49页。
5.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róngliàng)的重 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第四十二页,共49页。
6.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 估计,其主要(zhǔyào)意义在于
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阶段复习课课件
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阶段复习课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地理环境•地理人口•地理环境对地理人口的影响•地理人口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录01地理环境定义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分类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定义与分类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貌形态: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等。
•气候特点:地球表面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河流与湖泊:河流和湖泊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水资源,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植被特征: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植被类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影响着城市和交通的发展。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也受到政策、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与交通:城市和交通是人文地理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文化特色:人文地理环境中各具特色的文化,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02地理人口定义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的集合。
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地理人口可分为不同类型,如自然人口、经济人口、农业人口、城市人口等。
地理人口的定义与分类地理人口的基本特征地理人口的数量和密度是不同的,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数量特征地理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与地理环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空间特征地理人口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方面,这些结构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结构特征地理人口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数量和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也与地理环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动态特征03地理环境对地理人口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地理人口的影响23气候对地理人口分布有明显影响,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的分布特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1·厦门三检)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
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
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 105.41万;2010年增至3 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
【考题·精细剖析】
(2021·山东等级考)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
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
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
2021年北京卷 2021年湖南卷 2021年天津卷
18题(2) 区域图+文字 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特点
1-2
统计图+文字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图+文字 以民工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安徽省作为外出人口大省,2012年以前净流出人口持续增加,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 回流现象,至2018年已连续六年持续回流。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如下图。 (1)(区域认知)2019年安徽人口流动呈现哪些新特点? 提示:区域间人口流动双向加速,省际间流动更加频繁;流向外 省人口远多于流入人口。 (2)(综合思维)安徽人口大多流向江苏和上海,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11.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三农”政策利好
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之后,人口盲目增长。
中国的婴儿潮示意图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二)“婴儿潮”
1.概念: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2.中国的婴儿潮: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 第三次是1981-1990年:结构性增长,这次 出生高峰并不是由于妇女的生育率高引起 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人口的年龄结构, 即育龄妇女,特别是旺育年龄妇女在总人 口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中国的80后,生育率快速下滑,第四轮 婴儿潮,自然就没有出现。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探究】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2023春·浙江金华·高三浙江金华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人口倒挂”现象是指 部分地区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下表示意我国某市2011-2019年户籍人 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国总人口共计141212万人, 超过65周岁的老年人口高达1.9亿人,占比13.5%,相较于2010年大幅度上升了4.6%。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一)人口老龄化
3.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1)老年人口基数大;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化的增速。 (3)老龄化进程不平衡: ①城乡不平衡:农村高于城镇; ②区域不平衡:东部快于西部,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 ③结构不平衡:我国出生人口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 老龄化进程也有明显阶段性的不均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 1950-1957年,第二次是1962-1972年,第三次是1981-1990年,在第一次出生高峰和第二 次出生高峰叠加的时候,老年人口比例将一下子急剧拉升提高8个百分点。
【精选】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谋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019/8/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5
谢谢欣赏!
2019/8/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6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地理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自学导航
双基达标
名师点拨
读图指导
能力提升
8.结合下面的相关图表,分析完成问题。
地理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自学导航
双基达标
名师点拨
读图指导
能力提升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 22.6%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可能是不断增长,耕地发展的趋势可能是不断减 少。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耕地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农业生态系 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①把“实行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②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配套课件:第1章第3节人口容量
地理(必修2·第二册)
区域
具体措施
世界
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__合__理__的规模之内 建立_公__平__的__国__际__秩__序___,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
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
地区 __________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返回导航
第一章 人口
地理(必修2·第二册)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地区的对外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区域资
正相关
开放程度
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人均消费水 平
负相关
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 承载力越小;人均消费水平越低,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返回导航
第一章 人口
地理(必修2·第二册)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经济发达程 正相关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自主梳理·探新知 合作探究·释疑难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梳脉络 随堂达标·测达标 课时作业·测等级
第一章 人口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必修2·第二册)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资源 1.了解区域资源环境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承载力的概念。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资源环境承 2.掌握影响区域资 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源环境承载力的因
第一章 人口
地理(必修2Biblioteka 第二册)合作探究·释疑难返回导航
第一章 人口
一
地理(必修2·第二册)
区域资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 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 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 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桶板,这 就是木桶的“短板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 图”。读图,回答7~8题。
7.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D ) A.人口总数减少 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 D.劳动力增多
8.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C ) 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日本人口红利期最短 B.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 C.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致 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
4.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 B )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 B.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
A.60% 鼓励生育 B.65% 采取移民政策 C.8% 计划生育 D.34% 鼓励人员出国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该 系数可知,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盈亏平衡期”“人口负债 期”。下面为“1950—2050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 测图”。据此完成3~4题。
第8题,根据第7题可知,2016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50岁 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出,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 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小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 的影响,外出上学,引起该部分人口所占的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 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C。医疗水平改善 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的变化主要为中老年人增多,这与题意不符。生育 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人口比重的变化, 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
第10题,限制城郊农业发展,并不能缓解人口压力,故A错误;一些 劳动密集型产业可适当转移,而不是重点发展,故B错误;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并不能缓解人口压力,故C错误;为应对大量的外来流动 人口,缓解人口增多带来的交通、住房等压力,长三角地区应该加 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区域协作,故D正确。
6.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B)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上海、 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都很高,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老年人口占比高。 故A项正确。
第6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老人多留守农村。据此可知,人口迁移是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 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
10.为应对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长三角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D ) A.限制城郊农业发展 B.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作
【解析】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1980—2016年,与广东相比,长三角地区 GDP 所占比例始终较高,故A错误;20~39岁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幅度 更小,但所占比重比广东大,故B正确;20~39岁户籍人口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 趋势,但不表示总量减少,故C错误;20~39 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 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长三角经济竞争力稳定,有 一定的增长,故D错误。
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变 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为1980—2016年广东和长三角地区的GDP、 20~39岁常住人口及该年龄段户籍人口占全国比例980—2016年,与广东相比,长三角地区( B ) A.GDP所占比例始终较低 B.20~39岁常住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幅度更小 C.20~39岁户籍人口总量减少 D.经济总量增长慢且经济竞争力减弱
【解析】第7题,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 此无法判断出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及以上人 口大于10%, 65岁及以上人口大于7% 2016年相对于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虽有所上 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因此B错误。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 说小于25岁的人口占比下降,而26~50岁人口的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 龄呈增大的趋势,而非减小的趋势。C项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64岁具有 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
(2017·江苏地理卷,13~14)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的比重图”。读图,回答5~6题。
5.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级行政区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的现象比城市明显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2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 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图上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②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 应措施正确的是( C )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显示,人口负担较小的时候为人口红利期。 图中显示法国的人口红利期最短且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小,A、B错 误;人口负债是由于劳动力人口比重过低造成的,老年人口过多或 者青少年过多都会造成人口负债,C错误;目前,中国的人口负担系 数较低,人口红利较丰厚,D正确。
第4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应对社会负担较重的问 题,减小压力,A正确;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不能改变人口比例, 也不能有效地减轻社会压力,B错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 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行业,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C正确;发展职业技术 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缓解劳动力紧张问题,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 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