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8.29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能型的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肩负起了教育的重任。
在餐饮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促使了中职烹饪专业的快速发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育人模式成为了一个迫切思考的问题。
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育人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合餐饮企业需求的烹饪人才,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思考及探讨。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在展开专业教学工作时,采用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的一项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为目的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烹饪专业肩负着为餐饮行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并创新育人模式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使其在毕业以后能够具备良好职业能力,为餐饮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可以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机会欠缺的问题。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餐饮企业岗位上进行实习锻炼,亲身体会到独特的企业文化,开阔了眼界。
在企业师傅的引领下,学生的技术技能方面也能得到更多的训练,有助于他们找到职业归属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操守,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和员工身份的转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让餐饮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中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校和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后,学生通过在教室和厨房之间转换学习,提前接触到烹饪领域的职业环境,熟悉酒店厨房工作的开展流程和规章制度,掌握各式菜品的制作标准及出品要求,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员工角色,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摘要】现代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文探讨了传统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特点和在烹饪专业中的实践。
针对中职烹饪专业,还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应用效果。
通过研究发现,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望引领中职烹饪教育的未来发展。
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的也能获得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展望未来,中职烹饪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烹饪人才。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传统学徒制、实践、培养模式、探索、应用效果、可行性、发展、结语。
1. 引言1.1 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的应用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的应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烹饪行业,学徒制通过让学生跟随经验丰富的大厨学习技艺和实践,帮助他们逐步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
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更能够适应行业内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与大厨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大厨们的经验和智慧,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厨艺水平。
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的应用对于培养优秀的烹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技能和知识,为将来在烹饪行业中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重要性现代学徒制模式在烹饪专业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烹饪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烹饪专业学徒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的需求。
现代学徒制模式通过结合传统学徒制和现代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个性化培养,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烹饪人才。
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重要性还在于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传统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往往强调技能传承,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要】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烹饪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娴熟的动手能力,但是很多烹饪院校把培养技能放在了首位,然而这种方法在今天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满足企业长远的用工需求,也使得不少学生选择转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学校以技能之上的培养观念造成的,制定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技术至上;课程设置;人才培养1.前言餐饮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与同样发展了几千年的其他行业相比,手工操作的不可替代性尤为显得突出,纺织业等行业今天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而中式菜肴制作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还得靠厨师手工操作,这也决定了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有很高的技术性,特别是从事厨房工作的人员更是如此。
基于此种状况,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是师傅带徒弟这一模式,而在烹饪院校中,也没有摆脱这种束缚,技术第一,几乎是所有烹饪院校追求的目标。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烹饪院校的毕业生从业率自2000年起正逐年下降,有的高职院校几乎不到10%,这里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就业压力促使学生转行;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80后、90后的学生自尊心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倾向工作环境舒适和工作时间相对较短的行业;但根本原因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技术上还是不如相同年龄没有在烹饪学校学习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的初中毕业就开始在厨房锻炼,参加工作时间长,技术自然更加熟练。
烹饪院校的学生技术上没有竞争力,其他方面又没有优势,顶着科班出身的名头,他们的选择可想而知。
2.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诟病——技术至上“一技行天下”,学校教师便把技术训练看成了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全部,陷入了唯技术的泥潭,成了技术至上主义者。
我们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却肯定地说,缺少了“技术”的教育称不上是职业教育,没有“技术”的学生也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
但是唯技术主义,技术至上的倾向,却导致烹饪专业教学走进了误区。
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市场的持续增长,兴起了烹饪人才的需求,令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改革措施
的总结:
一、建立新的理念和体系
> 1.强化“实践”教育,增加综合性实践活动。
> 2.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视野,提高宏观实践能力。
> 3.认真研究餐饮市场,使学生了解当下餐饮企业的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调整培
养方案。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 1.提升烹饪专业师资力量,加强相关学科教师的培养能力。
> 2.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师资队伍,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 3.制定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保障师资队伍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注重实训能力建设
> 1.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食品级别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训技能和动手能力。
> 2.丰富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经历,培养全面的实践能力。
> 3.加强实训环境的建设,包括厨艺培训、技能竞赛等,增加学生的实战锻炼机会。
四、优化课程体系
> 1.以新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加强基础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职业技能
认证课程和行业岗前培训课程设置。
> 2.强化对专业类和地方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推进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完善。
> 3.完善数字课堂,加大网络环境下交互式课堂投入,增强学习质量。
以上就是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简要总结,希望能为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派上使用价值。
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1 0 2年第 4期
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水平 、 技 能 , 具 备 一 定 的 审美 意 识 , 应 生 专业 并 适 产、 建设 、 管理 、 务 第一 线 需 要 的 烹饪 高 素 质 技 服
人 才培养 目标 、 才 培 养 模 式 、 人 课程 体 系 建设 、 课
业, 近年来 呈 现 出高 速增 长的发 展势 头 。据 统计 , 中餐烹饪 专业 人才需 求量 居全 国人才 市场 岗位 需 求 量 的前 2 O位 。 江 苏 省 现 有 大 中 型 餐 饮 企 业 400 家 , 0 多 每年 需新增 高规 格 烹 饪餐 饮从 业 人 员
10 0 以上 , 每 年 全 省 烹 饪 专 业 毕 业 生 仅 有 0 人 而 6 0多 名 。餐 饮 业 结 构 的调 整 、 象 的升 级 急 需 0 形
程 改革 实施 、 教学 团队 打造等 几方 面人 手 , 谈 改 谈 革 的思路 与举 措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结 合 职 业 岗位 确 定 专业 人 才培 养 目标
式、 课程建设 、 师资水平、 实验实训设施及社会 服
务 能力 等方 面 与社 会 的需 求仍 存 在 一 定差 距 , 使 得 烹 饪专业 人才 培养 能力远 不能 满足餐 饮行 业 对 高技 能人才 的需求 。 目前 , 烹饪 类 专 业 人才 培 养 普 遍存 在 四 大 各 方 面 的问题 : 第一 , 学生 进入 工作 岗位却 不知 道该
1 1 餐饮 企业 对人 才需 求的调 查与 分析 . 针对 企 业 的人才 需 求情 况 , 过对 扬 州 市 1 通 0 家 有代表 性 的餐 饮 企业 的走 访 调 查 , 目前 的 餐 饮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我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人才培养广东教育·职教 2018年第4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我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文/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吴 周 周业锐 根据《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的实际,依托中餐烹饪专业部,我校与企业进一步深度合作,建立“双赢互利”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全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中餐烹饪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开设于2008年,现在发展成为茂名市综合实力较强、较有影响力的专业。
本模式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与建议等五部分。
一、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思想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秉承“德技双馨,品牌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以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把专业办成实力强、教学质量优、管理水平高、办学效益好、辐射能力大,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品牌专业。
2.以能力培养为本,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产教融合”理念指导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相融,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德—智—技”兼备的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理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境;形成由行业企业多元参与、以岗位需求为引领、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多介质融合的教学资源。
通过省财政对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的重点支持,大幅度提高我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办学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专业特色鲜明,并在同类专业中起引领和示范作用,在粤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这个话题就像一锅热气腾腾的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配料,滋味鲜美,聊起来可轻松多了。
中餐,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别看它千年传承,背后却有不少小故事。
想要在这个领域里大展拳脚,首先得懂得其中的文化底蕴。
就像做菜,光有调料可不够,得有心,得有情。
培养中餐烹饪人才,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每道菜都有它的灵魂。
菜品的搭配、火候的掌握、刀工的精细,这些都需要经过不断的磨练,才能出得了好菜。
说到培养方案,咱们得从基础说起。
基础功夫就像是做菜的“底料”,得先熬得够浓。
要让学生学会切菜、剁肉、洗菜,刀工这一块儿可是重中之重。
小小的一把刀,能让你切出各种花样,让菜肴瞬间变得高大上。
火候控制也是极其重要的,煮、炸、炒,掌握好火候,才能让每道菜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那种“外焦里嫩”的感觉,简直是人间美味。
学习中餐,就得像打磨一块璞玉,慢慢雕琢,才能展现出璀璨的光芒。
再来说说调味,调料可是中餐的灵魂。
少了它们,菜肴简直乏善可陈。
培养学生的调味能力,不光是教他们如何放盐放酱油,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根据食材的特性去调味。
咱们的味道可不能死板,得灵活变通。
那种“千变万化”的感觉,正是中餐的魅力所在。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味,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鲁菜的醇厚……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
这可是培养中餐烹饪人才的重要一环,得让他们亲身体验,走遍大江南北,才能真正理解中餐的博大精深。
再来聊聊创新。
中餐烹饪不仅仅是传承,更要与时俱进,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老祖宗的绝技得在新的时代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举个例子,有些传统菜品加点现代元素,嘿,变得更好吃了!学生们得学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改良经典,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餐饮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才能让他们的名字在菜谱上闪闪发光。
沟通能力也很重要。
做菜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还得和团队合作。
厨房里可不能是“独木难支”,大家得齐心协力,才能把每道菜做得出色。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也发展得非常迅速,烹饪专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职业教育专业。
针对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崭露头角,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训模式在烹饪专业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探讨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应该从理论层面入手,解析现代学徒制的本质。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师徒关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做中学的模式为主要特点,强调学生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实施技能培训和岗位融合,以及为学员建立适宜的继续教育环境为宗旨,其目标是培养一批技能实用的高素质、应用型的职业人才。
其次,从实践层面来讲,针对烹饪专业,应该注重在上课之外建立健全学徒制培训机制,在课堂教学时打破单一传统教育模式,更多地引入学徒实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师徒厨房实践,凝聚师徒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和实习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学习,建立师徒关系,有效发展各方关系,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烹饪技能。
此外,应该从岗位融合的角度进行考虑,充分利用职业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有利于健全烹饪专业学徒制培训机制,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进行定向培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最后,重视学生职业教育和发展的角色,建立面向未来的师徒培训机制,并定期开展专业能力评价,按照学校的要求,定期开展专业能力的认证和认证。
综上所述,结合烹饪专业的实际,现代学徒制应用于烹饪专业人才培养,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岗位能力,提升素质,从而构建烹饪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烹饪课程改革论文
烹饪课程改革论文一、改革烹饪教育要将改变教学理念作为串联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要想改革烹饪教育,老师们就要摒弃摒弃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锻炼自己,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
我们需要:1.改变教材中心论,在实践中求真知烹饪教材作为众多中职院校长期使用的课本有着稳定不会出错的优点,却也有着缺乏新颖烹饪技能的缺点。
所以,仅仅对教材实行研究无法满足新时期餐饮公司对人才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餐饮人员不但要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了解新时期的职业道德、价值理念、创新思路等。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中职学生们就要超越课本,通过自身实践提升技能,自主研发新的工艺技巧,摸索行业道德所在。
相信经过长期的锻炼,学生们一定能形成自己的烹饪风格,从而独树一帜。
2.改变传统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向来都被称为传授知识技能的人,所以在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方式中,老师们只负责在讲台上把自己的知识讲述出来,而学生此时都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囊袋。
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正常教育模式,即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之后,学生实行死记硬背,考试时便直接生搬硬套到题目里。
但在重视真实水平、讲究真材实料的餐饮业里,永远都不会接纳这种没有自己观点只会粘贴知识的人。
所以,老师们在教育烹饪人才的过程中就要多鼓励学生们自主创新,并积极发挥高新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多多与学生实行沟通互动。
这有利于增加学生们对烹饪知识理解的信息量,使他们广泛而全面的实行总结,发掘自身潜能,依据自身兴趣,结合已学知识对已经认知的理论实行检验,对未知的领域实行探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学生们的实践过程中,会增强对真理的认知,实现综合技能的大幅提升。
二、作者对我国烹饪专职课程改革的建议1.老师们要摒弃以往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教授烹饪技能的老师们不但要拥有高超的满足各大现代餐饮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还要研究出适合的教育方式。
具体方法就是:首先,老师们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再宣扬自己的权威,让同学们能在自由的氛围里自主学习。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摘要】现代学徒制在烹饪专业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探析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特点。
本文首先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然后介绍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经验和优势。
接着讨论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探讨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前景,对烹饪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趋势,为烹饪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中职、特点、介绍、优势、挑战、改善、前景、影响、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烹饪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食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大量具备烹饪专业技能的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
烹饪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职业,需要掌握各种烹饪技巧、食材搭配和创新能力,只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
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具备传统技能和知识,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化烹饪技术的要求。
烹饪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有一批充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才,他们能够为行业引领新的发展方向和潮流。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培训和教育,结合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烹饪人才,促进整个烹饪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现代学徒制在烹饪专业的应用现代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共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现代学徒制在烹饪专业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实际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烹饪专业人才。
第四部分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四部分中餐烹饪专业“1.5+X+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一、行业背景、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工学交替1.目前中国餐饮行业已经成为国内第三大产业,成为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行业。
2011年11月8日,德勤中国在香港发布《2011年中国餐饮行业投资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在中国经济整体走势趋好的背景下,中国餐饮行业再次成功成为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基金(PE)的目标。
强劲内需,消费者对餐饮企业的要求更趋多元化,而尤其是来自连锁餐饮业和冷链物流业的企业投资机会巨大,均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大环境。
不容置疑,行业正处于产业化发展阶段,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外出就餐或者叫送外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10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达1.76万亿元人民币,预计行业的零售额将不断增长。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
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 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 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据了解,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每268人就拥有一家餐馆,而在我国约2000人才拥有一家餐馆。
这一数字表明,中国的餐饮市场远远没有饱和,潜力很大。
2、中餐烹饪专业目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就业方向(1)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据调查目前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多万。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分解成若干教学模块 ,以行业标准为依据 ,按生产产 品要求开展教学 ,
将专业理论知识融人实训教学 中。
[ 8 1 专业教 学法. 中德 职业教育 师资培训项 目. 2 0 1 2 .
5 . 2采用任务驱动 、 岗位模拟等教学方法, 在基本技能训练时 , 采用
( 上接 1 9 2页)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 , 并有选择性 的把这些话题作
为案例融人教学 中。实践证明这样做能有效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和参与度 ,有利于开展课堂互动活动。 ( 三 )注重互动的课 堂教 学
四 、结 论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我们认为基于互动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
康课程教学是一种新颖 、高效 、深受学生欢迎 的教学模式。一方 面,通 过把师生互动贯穿于教学整体设计 、具体教学方法设计 ,乃至课 堂教学
活动引导者的作用 , 在互动过程 中有效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教学质 量, 确保师生互动不流于形式。
改革 , 将总成绩的 3 0 % 单独作为课堂表现成绩 ,用于奖励积极参与课堂
互动的学生 ,只要学生主动发言即可获得 1 - 2分的奖励 。此外 , 还将总 成绩 的 l O % J  ̄ t ] 为课堂活动表现成绩 ,用于奖励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 ,只 要学生参与 1 次课堂活动 ( 如心理隋景剧 、主题辩论、经验分享、代表 小组发言等 ) 即可获得 1 — 5分的奖励。总体来看 ,这些措施得到了学生 的积极响应 ,能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也会遇到某些班级或部分 同学一开始不 是很敢于表达 自己 , 课堂互动可能会遭遇 “ 冷场”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 , 切不可放弃互动教学 ,转 回原来那 种 “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否则就将 前功尽弃。最好 的应对方法是耐心等待 ,并且做出适 当的自我表露 , 让 同学们尽快认识到老师乐于接受不 同的意见和看法。也可 以通过一些 小 游戏等活跃课 堂气氛 ,使大家能够放松心情 ,更积极 自 然地参与到课 堂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职烹饪专业具有职业规划明确、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点,随着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变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烹饪专业的实践中应运而生。
本文拟就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
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与相关理论支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传统制度下的学习与实践相互分离的积极变革。
它以工作实践为中心,注重知识、技能和业务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一种适用于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模式。
学校、企业和教学基地共同承担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考核和评价都进行共同管理。
中职烹饪专业是国家实行“双证书”制度的高速增长中产业,占据了整个餐饮行业的绝大部分。
现代烹饪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各类烹饪课程的培训标准也日益提高,因此,烹饪领域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应的是教育模式方法的更迭和更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烹饪专业的引入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培养模式仅重视理论,缺乏实践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培育出优秀的烹饪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
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和知名酒店及餐厅为核心,通过协同推行工作坊学习、同行业餐饮对接、实践教学等方式,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流程和教育模式,培养烹饪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学生打造“百分之百”就业率、产业化和市场化晋升的顶尖人才。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在校方、工作坊、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的联动之下,实现了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开辟具有特色的“实操工作坊课”的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大化人才的社交网络、透明度和对标对比能力,不断推出新技能、新业务,激励学生积极性,培养抗压能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新时代烹饪教育的全面升级。
烹饪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应用到中职教育中去。
在学校与相关行业协会,餐饮商家、名厨大师等有机结合下,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得以深入实践工作坊情境中,自主运用学习的技能与知识,以此获取学习的成就感和实践的满足感。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改革
2 0 1 4年 第 1 8期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改革
潘 岚
【 摘
广 西梧 州 市职 教 中心 二 职 中
要】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和学训交替等各方面的改革和探讨,努力把烹饪专业建设成为教育教学理念先
进 、定位 明确 、特 色鲜 明 、培 养规 划标 准 、符合 社会 经济 发展 要求 ,毕 业生质 量 高 ,深受行 业欢 迎 的 、国家级 的精 品专 业 。 本 文将 烹饪专 业 的人才培 养模 式进 行 改革探 讨 。
展 的一种 班会 活动 。在 中职 Nhomakorabea校里 ,有 一部 分学 生是 由于某
随着社 会 主义市 场经 济体 制 的逐步建 立 、 科 学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产 业结 构 的调整 升级 以及 劳动力 市场 的需 求变 化 , 烹饪职业教育的教学状况已远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的需要 , 反 映在培 养 目标不 够 明确 , 教 育观念 和教 学模 式较 陈旧,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因此笔者认为 烹 饪专 业有 必要在 人才 培养 模式 上进行 一 些探讨 与 改革 。 设立 一个 总体 目标 利用 3 ~ 5年 的时 间 ,将 我校 烹饪 专业建 设成 为教 育教 学 理念 先进 、 定 位 明确 、特 色鲜 明 、培养 规划标 准 、 符 合社 会经济发展要求 , 毕业生质量高, 深受行业欢迎的、国家级 的精 品专业 。 二 实施具 体 的 目标 1 . 建立 一种新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根据该专业岗位群对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的要求, 进一 步健全符合烹饪职业特点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 建立 校企合作的办学实体,大力推进 “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餐饮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前景,餐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迎合这一要求,中职院校需要创新对烹饪人才的培养方案。
将“工学结合”运用于中职烹饪专业,能够很好的为学生,企业以及学校带来共赢互利的结果。
一、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于中职烹饪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于中职烹饪专业中存在很多的优势,但是就长期的实践可以看出,它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例如,有部分企业在对人才需求上仍采用陈旧的观念,以及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有的企业在给学生的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得依然不够,他们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最终导致原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不能很好地完成等。
这些问题都是在实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需要学生、学校以及企业共同探讨以找出关键的措施,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烹饪专业中的创新与实践(一)校企双方要严格执行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烹饪这一行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它会受工作日以及季节的影响。
因为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利益不同,因此他们也会有不同的目标。
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多数的烹饪性人才,而企业的目的则是获得更高的金钱上的利益,所以校企双方要进行制定合理的方案,这一方案既要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烹饪技能,又能够为企业赚更大的利益。
例如:厨师在淡季的时候能够对学生进行多点指导,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通过在时间上进行协调,来提升“工学结合”的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烹饪人才。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企业过于重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学生的感受,以及校方对参加实习的学生关注度不够等。
而存在的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当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的时候,便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太理想。
这个时候学校要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并且要通过了解学生情绪的反应,推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发展。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47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周 铮(常州科技经贸技工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1)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变革,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中职烹饪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优化与突破。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烹饪专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需求的产物,是一种创新、高效、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应用为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
本文通过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周铮,常州科技经贸技工学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行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逐步向更加精细化和高标准的方向发展,餐饮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对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学生的就业及餐饮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进行紧密的联系。
现代学徒制模式在中职烹饪专业的推广和应用,加强了校企合作、提高了中职烹饪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与创新性,为学生就业实践及自主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指导,是顺应新时代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企业人才需求的创新教学方法。
1 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14年《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旨在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当前人才培养的机制[1]。
具体来说,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间的深度合作,由学校教师、企业的师傅进行联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以创新创业及实践技能提升为主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重视技能的传承,由校方和企业作为项目共同的主导人,设计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指导的标准化课程内容及考核方案,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结合。
现代学徒制模式在中职烹饪专业的应用,加强了学生的烹饪实操能力,开拓了学生对烹饪专业实际的岗位需求的全面认知,强化了学校教育与学生就业的有效对接,提高了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共赢局面。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餐饮行业发展迅速,所以很多餐饮企业对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现象使得中职学校教学中烹饪专业人才生源数量增多,如何培养更多烹饪专业人才成了当今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
但是想要提高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教学质量需要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烹饪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下面本文将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中餐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我国的餐饮类别,比如有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以及山东的鲁菜等等,这些菜系都是中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些餐饮类别,从而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加深记忆和理解,摆脱以往教学模式中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和依赖课堂的现象,使学生感受烹饪专业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一)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好基础,创新教学方式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好基础,因为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对烹饪专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价值等产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正视自己的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
此外,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可以学习工作岗位的内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可以学习老员工身上优秀的行为和习惯,同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在未来的就业和工作中更加高效地投入其中,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课堂、对教师过于依赖的现象,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所以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教学方式创新的体现。
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小康社会中,中国人民日益关注自身营养与健康。
越来越多的家庭追求营养平衡的饮食安排,越来越多的企业餐厅也需要高素质的烹饪人才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之下,职业院校中的餐饮烹饪培训体系正发生重大变革,以适应这种新兴变化。
一方面,职业院校餐饮烹饪课程将着力提升培训内容的质量,加强培训的实践性,深入研究烹饪技术的技术、科学的多样性和先进性。
其中包括研究和开发营养健康的餐饮新产品、科学烹饪材料的把握、新型烹饪装备的使用等。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餐饮烹饪课程也将与国内外烹饪技术发展趋势保持同步,更新课程安排,并进一步拓展烹饪知识面,鼓励学生接触各种新颖的烹饪技术。
职业院校中餐饮烹饪技术培训模式的改革也必须从教学方式、教学大纲和培训对象上考虑到变化。
首先,加强学分制管理,以确保每一位学生准确掌握培训内容;其次,推行小班教学,以更好地指导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最后,完善培训岗位,不仅仅培训学校的学生,而且要招募企业的实习生,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餐饮烹饪培训行业的变革也反映在职业教育改革之中。
职业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自身的发展,让学生有把握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把教学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着力重塑餐饮烹饪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未来职业院校餐饮烹饪课程将会以更加科学全面性的方式,不断深化开展培训内容,培养学生掌握营养健康的餐饮新产品、新型烹饪装备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应对新兴变化,实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刘敏吴芳宁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01期[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餐饮行业发展迅猛,餐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大幅上涨,烹饪专业技术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矛盾突出。
中等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严峻的困难和深刻的变革。
本文在分析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专业教学综合改革思路,为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综合发展提供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1)01-0082-03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tourism, the cater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Catering enterprises rise sharply in the demand for talents. Cook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market supply falls short of demand, and the contradiction is promin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ese cooking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exist, meanwhile facing more difficult tasks, severe difficulties and profound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cook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ideas for vocational schools cooking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Key words:Vocational schools;Chinese cooking;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餐饮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餐饮服务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前景明朗,行业人才需求也大幅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餐烹饪专业“1.5+X+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任鹏冯弋蒋玉兰喻善平摘要:中餐烹饪专业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办学适应市场需要才是硬道理。
射洪县职业中专校在烹饪专业建设中为了让该专业学生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在充分吸收了行业、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不拘常规,大胆改革,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1.5+ X +1.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本文阐述了新模式产生的现实依据和该模式中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效果,并介绍了实施该模式的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中餐烹饪专业“1.5+X+1.5”工学结合探索一、“1.5+x+1.5”工学结合新模式产生的现实依据1.行业、企业调研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2200万。
仅遂宁市城区2010年共有中西式餐饮共3000余家,烹饪从业人员达25000多人。
我校对省内外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调研,目前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员中,百分之七十的是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出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只在民办烹饪培训班经过三个月或半年时间短期培训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是经过正规学历教育、系统全面培训的。
所以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
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势头持续看好,预计我国餐饮行业急需大量经过正规学历教育、系统全面的培训的高素质从业人员,缺口达1000万之多。
由此可知,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就业很容易,但做好做专比较困难。
从有利于个人与企业的发展来说,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调能力等基本素质,更要具备专门化的生产能力、了解市场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相应的核心能力。
2.企业专家建议与我专业订单培养合作企业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等企业、行业专家认为:中餐烹饪专业的实践性最为突出,应缩短在校学习时间,注重在“做中学,学中做”,特别是要多到企业去实习、实践,在企业里“做学教”合一,所用食材无需学生承担费用,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技能提升很快,应该这样改革。
不要认为这是随意缩短课时,节约教学成本,而完全是从实际出发。
至于在企业的实习,也不是放手不管,可以由企业师傅或兼职教师指导,适时衔接一些专业知识,也可以在现场直接辅导学生,在紧张地完成工作任务中尽快学到谋生的本事。
因此,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参考行业、企业专家意见,经过研讨、论证,提出了“1.5+x+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1.5+x+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结构图示与课程设置表1、培养目标面向旅游、餐饮企事业单位,培养热爱餐饮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能从事厨房、前厅各岗位工作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2、结构图示3、课程设置一览表__中餐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三、“1.5+x+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1、校内“学知训能、边学边做”阶段(前1.5年)第一、二、三学期在专业教室和校内实训室,以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餐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教学内容,以“边学边做”的模式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重点培养中式烹调与中式面点制作等基本技能。
其中在第三学期进行中式烹调和中式面点的专门化培训。
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学中做,做中教”,即“边学边做”。
我们一方面取舍和精选“最有价值”服务于掌握技能“必须、够用”的知识来学习,即在“任务驱动”过程中与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知识,本着“精要好懂”的原则,或先懂后做,或先会后懂,或手脑并用,只要有利于有效完成学习与实训任务,便可适时采纳之。
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学生厌学专业理论的实际情况,除了做相应相宜的思想工作外,我们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练习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动手之前或动手之中,发现了“知”的不足,从而产生求知欲,于是在任务(项目)的驱动下学习相关理论,再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评讲纠错阶段,教师引导他们适当衔接某些专业理论知识或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更是能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思考。
如我们在热菜制作这个大项目中,将宫保鸡丁、坛子牛肉、水煮肉片等列为一个个子项目。
在每个子项目的实训中,师生结合工艺标准,共同设计提出方案。
在项目实施中,由教师与小先生一起商量,布置项目,分配任务,制定计划,统一采购食材和相关佐料,在开始实训后,先作必要的理论讲解,讲清具体加工制作流程、工艺规范和操作方法,再示范,或边讲解边示范,然后由学生操作学习,人人动手、动刀,配菜,上灶,熟制,盘饰,从而完成项目。
其间由教师与小先生巡回指导,及时纠错,与学生共同解决出现的一个个问题。
完成项目后,再展示成果,学习评价。
“边学边做”的“学”还体现在学习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方面,因为学好文化基础知识,有利于学好烹饪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学生在校时间少了一学期,文化基础课课时必然减少,我们便利用晚自习给学生补课,力争在1.5年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两年的文化课学习任务。
2、校内“利用课余、边做边学”(即x)针对农村职校学生实际,为达成家长的意愿,前1.5年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见习、实习,既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又让打工在外的家长放心。
于是我们在新模式中设置了“x”。
“x”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利用学生节假日完成实习计划,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我校作为农村职业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学生放假后基本无事可做,反而容易沾染上不良社会风气。
据我们对08级和09级两届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96.7%的学生,98.6%的家长希望放假休息几天后学校能给学生安排一些见习、实习的岗位。
对学生来说既让假期过得充实,又可以增长技能、了解社会,还可以给父母减轻负担;对家长来说帮助管理了学生,他们也能安心在外工作。
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时数,我们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中餐烹饪专业应有四至六个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时间调整为节假日、课外活动(即x),每个学生每期必须完成100学时见习、实习。
凡是校方安排到企业参加节假日实践活动的学生,由学校与实践企业根据“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责权利。
同时,学校与家长或监护人也签订了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力与义务,不能说子女到了企业作家长的就不问不管了。
成立以校区负责人为组长、学科带头人为副组长、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为组员的节假日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节假日实践活动工作计划,安排实践活动日程,做好思想动员和各项准备工作;编定节假日学生实践活动小组,选派实践活动小组长,配备指导师傅;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和后勤工作。
学校制定了学生参加实践的责任书、签到表、成绩册,还吸收企业的意见,制定参加节假日实践活动的带队领导与教师必须遵守的工作手册,促使企业对参加节假日实践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与管理,配合岗位师傅做好学生实践期间遵章守纪、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任务完成等方面的考核与评估工作。
学校还制定了节假日实践指导教师的管理办法,从工作要求、待遇、考核细则与奖励等方面进行规范,突出管理的实效性。
同时还敦促企业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制定指导师傅职责和相关的企业管理考核细则,作好学生的实践指导和鉴定。
表2:中餐烹饪专业学生课余实践量化考核细则3、企业“工学结合、边做边学”阶段(后1.5年)把本来该在学校课堂与实训室里完成的“0.5年”学习任务搬到企业完成,将“消耗性实训”直接变成“生产性实践”。
学生在最后一年半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岗位锻练,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在操作上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在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岗前培训一个月后,安排企业师傅一对一指导学生,学生下店跟师学艺,学校派2-3名教师驻店管理、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实施全程跟踪,指导教师按岗位分组管理,全天候跟踪学生实践实习情况并加强考核。
每个月由学校带队教师和各实习小组长一起对学生当月德育分作出评价,由企业师傅给出学生技能考核分,此两项评价各占50分,合计作为当月实习考核分;每月考核分累计后求得的平均分即是该生的实习考核分。
实习的前0.5年实际上是将学校课堂搬到企业,半年内学生轮流实习6个工种以上,每周一次定点专门教学;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一般每3名同学有一名师傅专门指导其实习。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及订单班班主任到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并兼管2--3名学生;现校外实习学生186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实习指导师傅63人。
四、实施“1.5+x+1.5”工学结合模式的成效与思考1、初步成效根据“1.5+x+1.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和企业、行业专家一道编写出适合该模式的校本教材《中式面点制作》、《中式烹调技术》、《企业特色菜制作》。
结合各类专业大赛与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增长了学生对行业的认识。
学生在市级以上大赛中累计获奖超过30人次,连续3年全市中职技能大赛,我专业学生均获第一名。
近3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100%,为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输送人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95%,该公司已将我校作为厨师培训基地,不少毕业生已成为该企业技术骨干,普遍受到欢迎。
2、两点思考(1)“1.5+x+1.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前边的1.5年在校内边学边做,是为后边的1.5奠定基础,“X”是利用在校内的课余及节假日到周边企业见习、实习,既是补充前1.5年中实习之不足,也是为后边1.5年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作准备。
后边的1.5年放在企业里边做边学,既彰显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又突出了烹饪专业有别于其它专业的特点,即食材贵,有利于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又能增加收入,因而能得到学生、家长、企业、学校的充分肯定。
(2)虽然我们把在校学习时间设置为一年半,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视中餐烹饪专业知识类课程的学习。
一方面我们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开好了课程,特别是在开好课程方面作文章,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删减了与培养能力关系不大的部分艰深繁杂的知识,即传授与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工作化知识。
但文化知识的教学我们也不放松,因为到学校学习比直接拜师学艺容易形成人文素养与专业文化素养,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培养现代厨师的必然要求。
作者简介:任鹏:男,射洪县职业中专校高级教师、高级面点师,中餐烹饪专业教师指导委员会委员;冯弋:男,射洪县职业中专校一级教师、高级烹调师、高级营养师,中餐烹饪专业专业带头人;蒋玉兰:女,射洪县职业中专校一级教师、高级营养师,中餐烹饪专业骨干教师;喻善平:男,射洪县职业中专校高级教师,中餐烹饪专业教师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研究方向是中职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