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1.4税收基础教案(9.10)

1.4税收基础教案(9.10)

《税收基础》教案
4.财产和行为税
财产和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
税对象或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类税。

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和行为税主要有:房产税、车船税、印
花税和契税。

5.特定目的税
特定目的税,是国家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对特定对象发挥调
节作用而征收的一类税。

我国目前开征的特定目的税主要有: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和船舶吨税。

(二)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四)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课堂互动设计
(五)按计税标准分类
二、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税法体系的构成,依据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1.税收实体法体系
我国税收实体法体系包括的现有税种: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和船舶吨税。

(1)税种征收部门
①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②其他税种都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2)税法制定部门
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车船税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

②其他税种都是经全国人大授权立法,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教案:税收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爱护公共财物》中的一课时《税收基础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含义、作用以及纳税人的义务,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含义、作用以及纳税人的义务。

2. 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税收的含义、作用以及纳税人的义务。

难点:依法纳税的意识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税收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税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税收的含义、作用以及纳税人的义务。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税收的含义、作用以及纳税人的义务。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税收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税收的作用和纳税人的义务,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例题讲解,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依法纳税,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六、板书设计税收的含义、作用、纳税人的义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税收的含义是什么?(2)税收有什么作用?(3)作为纳税人,我们有哪些义务?2. 答案:(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3)纳税人的义务:纳税人应当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义务,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税收的分类和主要税种。

4. 使学生了解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

二、教学内容1. 税收的定义与特征1.1 税收的定义1.2 税收的特征2. 税收的作用2.1 税收的经济作用2.2 税收的社会作用3. 税收的基本原则3.1 公平原则3.2 效率原则3.3 适度原则4. 我国税收的分类4.1 直接税4.2 间接税4.3 其他税种5. 主要税种介绍5.1 增值税5.2 企业所得税5.3 个人所得税5.4 房产税5.5 关税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的作用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要税种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 税收案例资料3. 小组讨论指南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2. 讲解税收的作用,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阐述税收的基本原则。

4. 介绍我国税收的分类和主要税种。

5. 分析主要税种的特点和作用。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税收的理解和看法。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 评价学生对税收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税收基本原则的掌握。

3. 评价学生对我国税收分类和主要税种的了解。

4. 评估学生对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税务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税收征管的实践。

2. 组织学生参观税务机关,增进对税收征管工作的认识。

3. 开展税收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难点1. 税收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我国税收分类和主要税种的区分。

3. 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的理解。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可编辑范本】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可编辑范本】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班级:职高2014级财会班姓名:王娜第三章税负制度第一节税负制度概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税负制度的法律级次。

能力目标:掌握税负制度的概念;税负制度的构成要素。

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税负制度,明白税负制度与每个人的关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税负制度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法律级次。

教学难点:税负制度的构成要素。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税负制度的概念税负制度简称“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各项税负法规和征负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制度依据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定准则。

税负制度的核心是税法。

(一)税负制度的广义和狭义1.广义的税负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税种设置及各项税负管理制度。

它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种税的基本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和征负管理办法等。

其中,税法通则是一个国家征税的基本的法律,主要规定一个国家征税的总政策、税负原则、税种设置等内容。

2.狭义的税负制度是指国家在设置某一具体税种的课征制度,它由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负优惠、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所组成.(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个适合要国国情的税负制度具有的意义1.税负制度是处理税负分配关系的载体2.税负制度是实现税负作用的载体3.税负制度是税负征纳的依据二、税负制度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法律术语称为课税主体。

2.作为纳税人的法人,一般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查批准和登记、具备必要的生产手段和经营条件、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能承担经济责任、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的单位、团体。

3.作为纳税人的自然人,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如从事工商营业活动的人、有应税负入或有应税财产的个人等.(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法律术语称为课税客体。

中职《税收基础》课程教案一税收概述

中职《税收基础》课程教案一税收概述

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 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 种税。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 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以及增 加财政收入。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税收的定义、本质和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征收 的财政收入。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增值税是对商品和劳务在流转过程中 新增价值部分征收的税,它采用逐环 节征税、逐环节扣税的方式,最终消 费者承担全部税款。
增值税特点
增值税具有普遍性、连续性、逐环节 征税和税基广阔等特点。
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识别
一般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应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按照 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其他相关部门
如财政、审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 范围内协助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 收管理工作。
01
02
国家税务总局
负责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指导全国税收工作。
03
海关
负责进出口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 ,包括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 消费税的征收等。
04
03
增值税概述及计算方法
增值税基本原理和特点
增值税基本原理
税收原则与功能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包括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和公平原则。财政原 则是指税收应为国家筹集充足的财政资金,满足国家职 能需要;经济原则是指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 经济的稳定增长;公平原则是指税收应公平对待所有纳 税人,实现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收功能
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和监督管理三个 方面的功能。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功能,通过征 税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调节社会经济 是税收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调整税率、税收优惠等措 施可以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监督管理功能是 税收的派生功能之一,通过税收征管可以监督纳税人的 经济活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国家权益。

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

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

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教案一: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和纳税义务;3.理解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个人所得税的定义和特点;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3.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4.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个人所得税的定义、特点和纳税人范围,帮助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4.概念澄清解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包括税款的申报和缴纳义务,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税率和计算方法解析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和计算方法,以便学生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过程。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和应缴税款的义务。

教案二:增值税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增值税纳税人范围和纳税义务;3.理解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教学内容:1.增值税的定义和特点;2.增值税的纳税人范围;3.增值税的纳税义务;4.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教学步骤:1.导入引出增值税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增值税的定义、特点和纳税人范围,帮助学生对增值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增值税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

4.概念解释解释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包括纳税申报和缴纳义务,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计税方法和税率介绍详细介绍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表,以便学生理解增值税的具体计算过程。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增值税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纳税义务的履行。

教案三:企业所得税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和纳税义务;3.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2024版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2024版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包括税收中性、税收公平、税收效率 等原则,这些原则为国际税收合作与 交流提供了基础。
国际税收组织
如OECD、联合国税收委员会等国际 组织,致力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税 收信息交换和税收征管协助等。
国际税收协定
各国之间签订的税收协定,以避免双 重征税、防止逃税和避税等为目的,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跨国企业税收管理挑战
1 2
税收信息交换机制 各国税务部门通过税收信息交换协议,共享跨国 企业税收信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双边与多边税收合作 各国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加强在税收 征管、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3
国际税收征管协助 各国税务部门在国际税收征管中相互协助,共同 打击跨国避税行为,维护国际税收秩序。
THANKS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目 录
• 税收概念与原则 • 税收法律制度 • 税收计算与申报 • 税收征收与管理 • 税收与经济发展 • 税收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税收概念与原则
税收定义及功能
税收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 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 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 式。
税收功能
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社会 经济、监督管理和维护国家权益等 功能。
纳税申报流程
申报准备
整理相关涉税资料,如 财务报表、税务登记证
等。
申报表填报
申报提交
税款缴纳
按照税收政策和规定进 行申报表的填报。
将申报表及相关资料提 交至税务机关进行审核。
根据审核结果,按照规 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税
款缴纳。
税收优惠政策利用
了解政策
及时掌握国家发布的税收优惠政策,了解政 策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教学过程


课堂互动设计
税收三个特征的相互关系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三者
相互配合,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是这个整体的
核心。
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
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

学习指导与练习: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板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含义:
计 二、税收的本质
三、税收的特征
(一)强制性、(二)无偿性、(三)固定性
税收三个特征的相互关系
教 学 反 思
课件名称 或课件网址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又具有哪些职能作用呢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 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 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堂互动设计
税收含义: 1.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2.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4.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征收 5.税收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特殊方式 二、税收的本质 我国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三、税收的特征 (一)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 对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进行规范,依据法律进 行征税。 (二)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 算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 (三)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前预先规定了统一的征税标 准,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 含义: 第一,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 第二,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

中职税收基础第六版教案

中职税收基础第六版教案

中职税收基础第六版教案第一章税收基础知识。

一、税收的概念和作用。

1. 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财政收入,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税收是国家的财政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 税收的作用。

税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收入分配。

通过税收制度,可以调节不同阶层、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2)调节经济发展。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减免税等方式,对经济进行调控,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调节资源配置。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税收的差别征收,引导资源向社会需要的领域倾斜,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税收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分类。

(1)个人所得税。

是针对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

(2)企业所得税。

是对企业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

(3)消费税。

是对商品和劳务消费征收的一种税收。

(4)资源税。

是对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所得的税收。

(5)财产税。

是对个人和企业的财产征收的一种税收。

2. 按征税方式分类。

(1)直接税。

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给国家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2)间接税。

是指由纳税人间接缴纳给国家的税收,如消费税、增值税等。

三、税收政策的制定。

1. 税收政策的制定目标。

税收政策的制定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调节收入分配。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税收政策的引导,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4)促进企业创新。

通过税收政策的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 税收政策的制定原则。

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原则。

税收应当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2)简洁原则。

税收制度应当简洁明了,便于纳税人理解和遵守。

(3)稳定原则。

税收制度应当稳定可靠,不宜频繁调整。

(4)激励原则。

2024版《税收基础》教案

2024版《税收基础》教案
秩序的重要措施。
04 纳税申报与征收管理实务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纳税申报流程 登记纳税人信息
核定税种、税目和税率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领取纳税申报表 填写纳税申报表
提交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缴纳税款 纳税申报要求
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纳税人应如实填写纳 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06
实务操作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概述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概念
指纳税人将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合并后按年计算全年最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再减除纳税年度已预缴的税款后,计算应退或者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补税
的过程。
汇算的内容
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的全年收入额,减去全 年的费用和扣除,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 得税,再减去年度内已经预缴的税款,向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结清应退或应补
发票管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01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 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 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 用情况。
02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 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 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 手续。
05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操作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概述
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 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 据。
税目
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反映具 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01
02

税收基础教学设计

税收基础教学设计

税收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熟悉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了解税收的各种形式;3.掌握税收的征收和计算方式;4.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5.了解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和政策。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税收的种类和形式;3.税收的征收和计算方式;4.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5.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和政策。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3.课外研究。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讲师将介绍税收的概念、重要性和相关背景,以便让学生能够对整个课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步:讲授基础知识讲师将讲解税收的定义、种类、形式、征收和计算方式以及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和理解。

第三步:案例分析讲师将选取一些经典的税收案例,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以及税收征收和计算方式等内容,更加深入地掌握税收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四步:课外研究讲师将布置课外任务,要求学生自学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和政策,并写出一份短报告。

通过课外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国际税收形势,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第五步:总结讲师将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并总结学生在本次学习中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以下方面进行:1.知识掌握情况;2.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与其他学生合作情况;4.课外研究报告质量。

六、教学时长本课程教学时长为3学时,每学时为45分钟。

七、教学材料和设备需求本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设备需求如下:1.幻灯片或黑板;2.教学手册或课件;3.案例材料;4.课外研究指导书。

八、教学参考书目1.《税收学》,姚中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2.《用好税收政策促进产业升级》,李金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年;3.《世界税收体系和政策》,韩鹏,中国税务出版社,2017年。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税收概论第一节税收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与特征、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税收的定义,明确政府为什么征税和纳税人为什么缴税,理解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税收基本特征,要求掌握税收的职能作用,了解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教学重点】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与特征、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税收基本特征。

税收的职能作用。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税收的产生税收,全称“国家税收”,简称“税”,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标准,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一)税收产生的条件社会条件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分配,国家的产生是税收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

国家是阶级的产物。

经济条件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私有制的存在。

除了取决于国家公共权力这个前提条件以外,还取决于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

税收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种分配形式,是一个经济范畴。

一个经济范畴的出现,必然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

(二)、税收产生的历史过程中国自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在夏、商、周三代,土地均归王室所有,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当时的国王不仅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

国王对其所拥有的土地,除了一小部分由王室直接管理外,大部分分封给诸侯和臣属,也有一小部分授给平民耕种。

在这样的土地所有制度之下,中国税收的产生,同西方奴隶制国家有所不同,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于国家凭借其政权力量进行强制课征的形式——贡。

到商代,贡逐渐演变为助法。

到周代,助法又演变为彻法。

夏,商、周三代的贡、助、彻,都是对土地原始的强制课征形式,在当时的土地所有制下,地租和赋税还难以严格划分,贡、助、彻既包含有地租的因素,也具有赋税的某些特征,从税收起源的角度看,它们是税收的原始形式,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1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2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3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4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5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6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7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08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9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10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11
教师: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12
教师:张小D。

税收基础教案范文

税收基础教案范文

税收基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税收的分类;3.了解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4.了解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税收的分类;3.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4.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以“你认为什么是税收?为什么需要税收?”为题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出本课的主题。

Step 2:讲解税收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税收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税收是国家依法强制收取的一种财政资源,用以满足公共支出和调节经济的需要。

Step 3: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税收(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并以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然后逐一讲解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Step 4:讲解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向学生介绍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便利原则。

引导学生理解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应当公平、高效和便利。

Step 5:探讨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组的研究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总结各种不同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利弊。

Step 6: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

四、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白板和白板笔;3.学生讨论小组。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谈谈自己对税收的认识和对税收制度的看法;2.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讯,了解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并写一份300字左右的报告。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讨论的参与情况;2.考察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评价学生完成的作文和报告。

税收基础 教案

税收基础 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教案标题:税收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税收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不同类型的税收和其特点
3. 理解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税收的定义和作用
2. 不同类型的税收和其特点
3. 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税收相关的案例和实例
3. 学生练习题和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入税收的概念,让学生讨论他们对税收的理解和认识
2. 展示税收的定义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
1. 介绍不同类型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以及其特点
和征收方式
2. 分析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包括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支出的用途等
三、实例分析
1. 展示税收的实际案例和实例,让学生分析不同税收政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讨论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影响
四、练习
1. 布置学生练习题和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税收案例
2. 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税收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税收影响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税收实际案例的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税务人员或者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到班级进行讲解和交流
2. 组织学生参观税收相关的机构或者企业,加深他们对税收的认识和理解。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

税收基础教案教案标题:税收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 理解税收的种类和分类;3. 掌握税收的征收原则和程序;4. 能够分析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2.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3. 税收相关的案例或新闻报道。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税收的思考,例如:“你知道税收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讨论学生的回答并引导他们思考税收的作用和重要性。

知识讲解:1. 定义税收:将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收入按一定比例强制性地交给政府,以用于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的一种财政收入。

2. 税收的作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等。

3. 税收的种类和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4. 税收的征收原则和程序:公平原则、合法原则、便利原则、效率原则;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稽查等。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税收相关的案例或新闻报道,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税收种类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例如税收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等。

练习与讨论:1.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或工作表,巩固所学的税收基础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利弊,并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税收基础知识和概念。

2. 强调税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关注税收相关的新闻和政策。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和政策。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税务局或邀请税务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加深对税收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新闻报道,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基础教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税收基础》电子教案课程名称:税收基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任课教师:迟寿政教学对象:09报关动漫教研科室:第一教研室荣成市电视大学2010-3-11前言一、本课程的发展现状、前景本课程为一村一09报关班和09动漫班学生。

本课程侧重税法实务,体系更完备,内容更详实。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财税专业学生的税法实际操作技能,使其具备从事税收及税收相关业务的工作素质和能力。

《税收基础》课程作为一村一09报关班和09动漫班学生,在本科教学课程设置规划中地位突出。

二、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税收税法实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税收税法的相关概念;了解税收的构成及我国现行税收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掌握商品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各税类税种的基本原理、立法原则、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和征收管理;熟悉税收征收管理相关法规。

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税收理论及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际税收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三、本课程的作用帮助一村一09报关和09动漫专业学生具备必备的税收知识,了解我国现行税收法制法规,作为专科学历水平必备的知识体系。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可以为一村一09报关和09动漫专业学生教学规划中其他专业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讨论相结合,结合实验室教学,适度配合课堂案例教学和课后作业。

具体学习方法见下表。

课程介绍课、专业选修课。

教学日历第二部分同步练习答案第一章练习一:一、基本概念1.税收: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产品进行的一种强制、无偿的分配,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2.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一再直接返还给原纳税人,也不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3.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并运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和征收的,是一种强制性课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与国家的政治权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4.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前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征纳行为规范,征纳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不能随意变动。

税收的固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税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税收征收数量具有有限性。

二、填空1.政治权力2.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3.财产权力政治权力4.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5.社会管理者生产资料所有者6.有偿性三、单项选择1.C2. C3.C4.A5.D6.A7.A8.D9.C10.A11.D12.A四、多项选择1.AB2. BCD3.BCD4.ABCDE5.ABCD五、判断题1.×2.×3.√4.×5.×6.√7.×8.√六、问答题1.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产品进行的一种强制、无偿的分配,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2.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形式特征,通常称为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一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税收的无偿性必须以税收的强制性作保障,但没有无偿性,也就不需要强制性。

同时,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

3.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征税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

因为政府担负着为纳税人提供各种公共品的职责,如国防、安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有些完全由政府出资,有些由政府部分出资。

资金从何而来由纳税人上缴。

政府把纳税人的钱拿过来,应该为纳税人服务,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练习二一、基本概念1.税收职能:税收职能是指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和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工具自身所固有的、内在的职责或功能。

2.税收的财政职能:税收的财政职能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税收把经济单位及个人占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或价值集中起来,形成由国家集中支配的财政收入,以满足国家提供公共品需要的职责或功能。

它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3.税收的经济职能:税收的经济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影响个人、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职责或功能。

4.税收的社会职能:税收的社会职能,又称税收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均衡社会成员之间占有收入或财富的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责或功能。

二、填空题1.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2.财政职能3.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的稳定性4.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社会生活5.调节行为的权威性调节范围的广泛性调节措施的灵活性6.收入再分配职能7.高收入者有产者8.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开征社会保障税三、单项选择题1.A2.A3.D4.B5.A6.D7.B8.D9.A10.C四、多项选择题1.ABCD2.BCDE3.ABC4.ABCDE5.ACE6.CDE7.CDE8.ACDE五、判断题1.×2.×3.√4.√5.√6.√7.√8.√9.×10.√六、问答题1.税收职能是指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和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工具自身所固有的、内在的职责或功能。

税收作为实现国家职能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三个基本职能,即财政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的基本职能,因为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即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

税收之所以具有财政职能,是因为税收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依据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形式,可以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分散的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可供国家支配的财政收入,以满足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

税收的财政职能是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税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由实物到货币的演变形式,但始终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而存在,并将随着国家的存在而存在下去。

所以说,税收的财政职能是原生的,其它职能是派生的。

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最基本的职能。

2.与其他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比较,税收手段对经济的调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调节经济的权威性;第二、调节范围的广泛性;第三、调节措施的灵活性。

3.税收职能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

国家向纳税人征税,从国家方面看,可以形成由国家集中支配的财政收入,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过程中,调节经济活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从纳税人方面看,纳税人向国家缴税,相应地减少了其可支配收入,从而相对降低了纳税人的消费能力或投资能力,最终影响了其消费或投资选择。

可见,税收职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各个税收职能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

同时,税收职能又具有差异性。

其中,税收的财政职能是其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

因为税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是在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过程中实现的,或者说,税收的后两个职能寓于税收的财政职能之中,离开了税收的财政职能,其他职能就无法独立存在。

同时,税收的经济职能用社会职能又能更好地保证税收财政职能的实现,如果失去税收的经济职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稳定、协调地正常进行,财政收入就无法实现;如果失去税收的社会职能,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不力,对低收入者的财政救助不够,就会有失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公正,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税收的财政职能也就难以有效实现。

练习三一、基本概念1.税收原则:即税制建立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判断税收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2.税收财政原则:是指税收应能为国家财政提供稳定充裕的财政收入来源的基本准则。

它是我国税收基本的、首要的原则。

3.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亦称公平税负原则,是指国家征税应使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4.经济公平:税收的经济公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的平等(主要是竞争环境的平等或者说是机会均等)和国家税收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

5.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政府应利用课税机制达到社会有序发展的目标,通过公平税负,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力图以效率的最小代价达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二是在一国(地区)内全体社会成员之间所享有的经济福利不能过分悬殊,收入和经济福利差距不能过大。

6.税收效率:所谓税收效率,是指以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税收收益。

它通过税收成本和税收收益的比率衡量。

二、填空题1.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财政原则2.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3.收入水平消费水平4.税收成本税收收益5.内在稳定器作用相机抉择作用6.税负公平机会均等7.税务行政资源利用经济运转的效应三、单项选择题1.B2.B3.B4.A5.D6.B四、多项选择题1.AB2.AB3.BCD4.CD5.ABCD五、判断题1.√2.√3.×4.×5.×6.×7.√六、问答题1.组织税收收入要做到适度合理,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取之有度。

税收收入的取得要适度,防止取之过度,影响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损害公平和效率。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把税率定得太高,但也不是说把税率定得越低越好,而是要找出税率的最佳点。

第二,取之合理。

取之合理主要是指政府在运用税收取得财政收入时,向谁取以及取多少(即税负在纳税人之间的分配)要公平合理,符合税收的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2.税收的经济效率旨在考察税收对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

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税收的额外负担或超额负担最小化;二是税收的额外收益最大化。

3.税收的经济公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的平等和国家税收在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机会平等。

政府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实现机会平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外部竞争环境不同,使一部分企业处于有利地位,另一部分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则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改变以至消除由企业外部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不平等竞争环境,使竞争者大致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公平竞争。

二是税收负担合理分配。

税收负担合理分配是税收经济公平的第二层含义。

其核心是要解决税收负担是否与纳税人的条件相一致问题和税款的使用是否给纳税人带来利益。

练习四一、基本概念1.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指因国家课税相应地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数量或份额,从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