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2004—2020年)

文本·说明书·图册

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00五年元月

湖北省京山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2004—2020年)

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00四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

第一章县域概况 (1)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1)

二、自然环境条件 (1)

三、县域社会经济现状 (6)

第二章规划背景、依据和指导思想 (7)

一、对原规划的评价 (7)

二、本轮总体规划的修编背景 (7)

三、规划依据 (7)

四、规划指导思想 (8)

第三章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8)

一、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8)

二、社会经济发展纲要 (9)

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0)

一、城镇体系现状 (10)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0)

三、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10)

四、县域经济区域划分 (11)

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1)

第五章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2)

一、旅游资源 (12)

二、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2)

三、旅游发展规划 (12)

第六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13)

一、县域交通网络规划 (13)

二、县域电力网络规划 (13)

三、县域电信网络规划 (14)

四、县域广播、电视规划 (14)

第二部分县城区建设总体规划 (15)

第一章绪论 (15)

一城区概况 (15)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16)

三、规划依据 (16)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6)

一、规划期限 (16)

二、城市性质 (16)

三、城市规模 (17)

第三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及城市规划区界定 (18)

一、自然环境条件及建设用地评价 (18)

二、城市发展方向 (19)

三、城市规划区范围 (19)

第四章总体规划布局 (19)

一、规划指导思想 (19)

二、规划原则 (19)

三、规划结构 (19)

四、各项用地规划 (20)

第五章园林绿地系统及风景旅游规划 (21)

一、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21)

二、风景旅游规划 (22)

第六章生态型城市概念规划 (23)

第七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24)

一、对外交通 (24)

二、道路广场规划 (24)

第八章市政工程规划 (26)

一、给水工程规划 (26)

二、排水工程规划 (29)

三、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规划 (30)

四、燃气工程规划 (32)

第九章防灾规划 (33)

一、城市消防规划 (33)

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35)

三、城市防震规划 (35)

四、城市人防规划 (36)

五、城市生命线系统规划 (37)

第十章环保、环卫规划 (37)

一、环境保护规划 (37)

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8)

第十一章郊区规划 (39)

一、郊区范围的界定 (39)

二、规划原则 (39)

三、郊区人口及居民点分布规划 (39)

四、有关城市设施在郊区的规划布置 (39)

五、农副产品生产用地规划 (39)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40)

一、规划指导思想 (40)

二、近期建设规模 (40)

三、近期建设用地布局 (40)

四、重点建设项目 (40)

第十三章远景规划 (42)

一、规划指导思想 (42)

二、发展规模及用地布局 (42)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42)

一、制定人口集聚政策 (42)

二、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43)

三、加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改革管理制度、加强规划宣传 (43)

四、依法建设和实施城市规划 (43)

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渠道 (43)

第一部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县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一)、地理位置

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东经112°43′~113°29′,北纬30°42′~31°27′之间。东与应城市、安陆市接壤,西与钟祥市毗邻,南与天门市交界,北与随州市相连。县人民政府驻地新市镇,东南距武汉市130公里,西距荆门110公里,全境东西最大横距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6公里,国土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

京山县早在公元前2750~前2650年的新石器时代,县域已进入农业社会,县境内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地名是新市,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取名新市,三国时,改称南新市县。南北朝刘宋时,南新市县改为新市县,隋初废郡。大业三年(607),改称京山县,因县域东有京源山,省“源”字而得名,唐,宋、元、明、清时期,京山县录属关系时有变更,但县名及县制一直未变,沿用至今。

二、自然环境条件

(一)、地质

1、地层

京山县境内地层比较复杂,除下泥盆系、下石灰系和上三迭系至侏罗系外,皆有露布。绿林至宋河以北主要分布元古界——下古生界,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类岩石及碎屑岩,主要有板岩、千枚岩、辉绿岩、砾岩等。绿林——宋河以南,新市镇——陈集以北,分布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志留系,以碳酸盐岩类岩石为主,主要有白云岩、瘤状灰岩、龟裂灰岩、泥质灰岩等。新市镇——陈集以南至钱场、一家岭一带、为志留系至中生界三迭系,由碳酸盐岩类岩石及碎屑岩组成,主要有泥质灰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等。宋河、罗店及山前盆地边缘,为一套中生界白垩系至新生界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属内陆河湖相碎屑沉积,主要有紫色砂岩、砾砂岩、砾岩等。永隆地区处汉江盆地内北部边缘,属新生界上第三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半胶结的碎屑岩,主要有泥灰岩、粘土岩、砾砂岩等。新生界第四系粘土广布于山前、山间的垄岗及平原地带,主要为冲积层。

2、地质构造

京山县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中段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交接地带。

淮阳山字型构造形成于印支和燕山运动,主要由一组北西向褶皱和同向冲断层组成。分为三个构造带。

王家大山——四股泉村左家畈一线以北构造带。以三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系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寒武系浅变质岩层,组成一系列北西向紧密倒转褶皱和同向冲断层褶皱带,断层走向延伸由10公里到10多公里。这组断裂有肖家冲断层、坪坝断层、天宝寨断层等。西部由元古界至打鼓石群地层组成背斜核部,下震旦系地层组成翼部,翼部岩层倾角较陡,核部较缓,断裂不甚发育,规模较小,走向延伸仅数公里。辉绿岩体侵入地层之中,奠定了北西向构造轮廓,燕山运动将其归并为淮阳山字形构造的一部分。

新市镇——陈集以北,王家大山——左家畈以南构造带。由下古生界震旦系至志留系地层组成,为一北西向紧密线型褶皱带,走向冲断层发育,呈迭瓦式排列。由于断层的破坏,褶皱多不完整;因地层向南西倒转,褶皱轴面多数倾向北东,形成南坡陡、北坡缓。断层呈北向密集成束,以枪杆山至九龙岭之间最为发达,两断裂间距不足1公里,局部1公里内发育数条,一般2~3公里可见一条。断层长度可达10~20公里,少数可达30公里,破裂带宽度由10余米到80米不等。这组断裂有林家寨断层、高帽山断层,坪洋关断层、马成河断层、童家朝门断层、王家岭断层等。除上组断裂外,这一带还发育一组北东向张性及张扭性断裂;走向北东50~60度,如曹家冲断层、摩天岭断层、曾家湾断层、易家畈断层等,走向延伸一般由几百米到几公里,最大不超过10公里。

新市镇——陈集以南,金家山——吴岭以北构造带。这带由古生界志留系至中生界二迭系、三迭系地层组成北西向褶皱。地层局部倒转,向—系列短轴背向斜,按北西向呈雁式排列,如柳门口向斜、卷岭山向斜、罗桥背斜、七宝山向斜、莲花山背斜;青棚山向斜等,长由几公里到20公里。这些背向斜皆由下古生界志留系地层组成背斜核部,中生界三迭系地层组成向斜核,上古生界泥盆系至二迭系地层组成侧翼。由于岩性抗风化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