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幸福感的对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小学生幸福感的对策研究》实施方案

南张庄乡中心小学王景龙

一、课题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一)现状——我们的学生幸福吗?

今天的孩子自出生起就备受呵护,条件良好,生活富足,然而,当今的孩子到底是否幸福快乐,因为什么而幸福快乐,却难有详细、准确的回答。

(1)家庭关系幸福感稳中有降

小学生家庭关系幸福感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说明在小学阶段,儿童在家庭关系中幸福感随着成长逐年下降,但整体比较稳定。这一下降趋势有两方面的原因;从小学儿童自身来说,自我意识逐渐清晰、自尊心增强,此时如果家庭氛围不够民主,儿童会敏感觉察并有所不满。从外界来说,岁年纪增长,学习任务加重,家长压力越来越大,亲子关系满意度下降。

(2)师生关系幸福感明显降低

小学生师生关系幸福感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叛逆心理萌生,课业负担加重,给师生双方带来压力,使师生矛盾逐渐形成。

(3)学习的幸福感持续下降

小学生学习幸福感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同年末期,学习的幸福感急剧下降,这一结果虽在情理之中,但不可小视,小学中高年级学习压力大,毕业班更是面临小升初的巨大竞争,如何

在学习面前,让孩子尽量保全一个完整快乐的童年,这是个一直在探索、从未被解决、永不能放弃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少年儿童总体幸福感较高,这是值得欣慰的。不容忽视的是,小学儿童在学习方面幸福感较低,城乡儿童幸福感差异明显,小学生在家庭、教师和学习等多方面都越长越不幸福。这些严峻的调查结果不得不引起家长、教育者及整个社会对课程教育改革、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理念更新等问题的指示和迫切反思。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理想在于让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我们可以据此反思;我们的工作真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幸福吗?我们是否以“为了明天的幸福”为借口而牺牲今天的幸福?我校地处农村中心镇,属中心小学。目前有学生800多人,教师20余人。本地经济不是很发达,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比较重视,但缺乏教育方法,留守儿童较多,调查得知,学生中一部分认为学习是一种幸福另一部分认为学习压力较大,感觉不到幸福。

教师和学生在校园内缺少幸福感,大部分是因为负担重。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深刻,而是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如父母的期望,升学的压力等。沉重的负担下,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缺少幸福感,体质下降眼睛近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教师同样疲于应付,埋在作业堆里,埋在无味的检查中。

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提出了《如何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

(二)对策——实践“轻负担,重质量”,实现幸福校园

我校积极开展“高质量,轻负担”探索和实践,营造和谐幸福校园,实现“好读书”的目标。

教育是一种幸福,教育的理想是引领孩子们一心一意、时时刻刻去追求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幸福,去成为他们本来就应该成为的那种人。每个学生都是好的,所以教育要关注每个孩子,是每个孩子都健康的成长!

如何借助高质轻负的实施,实现小学生幸福感的培养,营造幸福校园,是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对象。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空调的研究综述

1、幸福教育的理解

刘次林老师在《幸福教育论》中认为,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教育,他要培养能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产生两种理解:

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

二是把幸福当做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做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的教、幸福的学”。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教育。

2、幸福教育的维度、层次

上海师大的刘次林教授认为,构建幸福教育的过程可以从三个维度,三个层次进行:知情统一的智育、身心统一的体育、自我扩展的德育。

本课题组将借鉴同行的经验,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课外活动,作业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生幸福感的培养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预期目标

1、通过研,探索出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作业设计等方面展开幸福教育的策略。

2、通过研究,探索出在学校、班级管理等方面开展幸福教育的策略。

3、积累大量的案例资料,研究心得。

(二)主要内容

1、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如何通过实施“重质轻负”,增强师生的幸福感。

2、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成就感,培养“幸福的学生”

3、如何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4、改进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5、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引导和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管理,分工明确,保证质量。

2借助教研平台,开展研究。

3将课题研究与重质轻负工作有机结合。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定期抽样调查,了解师生对目前校园学习、生活幸

福度的看法。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评价。

2、行动研究法: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展开研究,发现问题,教学反思。

3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和网络资源,吸收最新经验,改进自身实践。

4、个案研究法:在世时过程中,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6月)

(1)开展我镇《小学生对校园生活幸幅度的的调查》,分析现状。(2)、做好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研究初期相关知识的学习。2、实施阶段(2013年7月——12月)

(1)开展案例研究,收集本校及其他学校的相关案例。通过研究分析,制定“重质轻负”工作实施细则与评价制度、措施。

(2)开展“有效教学,幸福课堂”研究。

(3)完善作业评价与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4)中期评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对实验方案和实施方法进行修改、改进;撰写阶段研究报告、论文,改进研究方法。

(5)开展课内外兴趣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并通过活动,充实师生生活,引导学生兴趣。

(6)通过家访,家长会,校园网,致家长的信等平台,深化幸福校园的建设。

3、总结评价阶段(2014年1月——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