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固涩剂精品PPT课件
方剂学第九章固涩剂 PPT
白果
----收涩止带
黄柏
----清热燥湿
车前子 ----清热利湿
配伍特点
补涩为主 清利为辅
运用
本方常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属肾 虚湿热下注者。
4、类方比较:
真人 养脏汤
重在温中补虚,重用罂粟壳,涩肠 止泻之力大。主治脾肾虚寒,而以 脾虚为主的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证。
均能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用于脾肾虚寒之不思饮食, 神疲乏力,腹冷痛,泄泻等证者。
脾虚:食少神疲
寒邪凝滞, 气血不和
下痢赤白,或便脓血 脐腹疼痛,喜温喜按
脾肾虚寒之象:舌淡苔白,脉迟细
【病机】 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气血不和。 【治法】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方解】
真人养脏汤
君:罂粟壳 ─ 涩肠止泻 臣:肉豆蔻 —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诃子 ─ 涩肠止泻。 *罂、蔻、诃相配,涩肠止泻力强
佐:人参、白术 ─ 益气健脾 当归、白芍 ─ 养血和血(芍兼缓急止痛) 肉桂 ─ 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木香 ─ 理气醒脾,止痛
【方解(续)】
真人养脏汤
使:炙甘草 ─ ①调和诸药 ②合参、术补中益气 ③合芍药缓急止痛
*配伍要点 罂粟壳+肉豆蔻、诃子;当归、白芍+木香 [方论选录]
【运用】
真人养脏汤
1、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久泄久痢证。
2、辨证要点:
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腹痛,食少神疲,舌淡
苔白,脉迟。
3、临证加减:
中气下陷脱肛者,加升麻、黄芪、柴胡;
脾肾虚寒较甚者,加炮附子、干姜、补骨脂。
4、现代运用:
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属脾肾虚寒者。
上锉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 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
第八章 固涩剂PPT课件
牡蛎散证的病机形成过程
气虚表卫不固 自汗日久 心 阴耗伤,心气受损 心阳失潜 阳 不敛阴 盗汗
功效: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方解:
牡黄
麻
浮
蛎芪
黄
小
根
麦
君臣
佐
运用
辩证要点: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 随证加减: 气虚明显或以自汗甚为主者,重用黄芪,酌加 参、术;阴虚明显或盗汗甚者,重用牡蛎,酌加 生地、白芍、橹豆衣、糯稻根。
方解
君 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臣 龙骨——宁心安神,收涩固精
龟板——滋阴潜阳,益肾补心(通心入肾) 二药助君药以固涩止遗,补益心肾
佐 人参——大补元气(益心气安神驭精) 当归——养血补心 茯神——宁心安神 菖蒲——宣窍宁心 远志——安神定志(通肾达心)
特点
寓补于涩,精神并治,心肾二调。 孔圣枕中丹(龟板、龙骨、菖蒲、远志)有交
使用注意:若泻痢虽久,湿热积滞未去者, 禁用本方。
四神丸
(《内科摘要》)
组成 肉豆蔻 五味子 补骨脂 吴茱萸 生 姜 大枣
主治 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肾泄、鸡鸣 泻)。 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腰酸,肢 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病机 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肠失固摄。 治法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牡蛎散与玉屏风散比较
第二节 敛肺止咳
九仙散
(略)
第三节 固涩止泻
适用病证: 脾肾虚寒,泻痢日久,肠滑失禁病证。
用药特点:以涩肠止泻药物,如肉豆蔻、诃子、 罂粟壳、赤石脂、乌梅、禹余粮等为主 ,配伍 温肾助阳、健脾益气、行气化滞、滋阴养血等 药。
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是以人名、功用结合剂型命名。“真 人”原方指出是纯阳真人,系古代传说的 八仙之一,吕纯阳真人;“养脏”是指补 养已伤之脏,即脾脏肾脏。本方能温补脾 肾之阳,涩肠止泻以复脾肾之功能,其服 后有神效,故冠以仙人之名以示不同凡响, 作为汤剂.
方剂学各论固涩剂33页PPT
谢谢!
33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方剂学各论固涩剂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方剂学》之固涩剂 课件
第八章固涩剂第一节固表止汗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各30g)[用法]上三味为粗散。
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30g),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加小麦30g,水煎温服)。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多由气虚卫外不固,阴伤心阳不潜,日久心气亦耗所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卫气不固,则表虚而阴液外泄,故常自汗出;夜属阴,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加之汗出过多,心阴不足而阳不潜藏,故汗出夜卧更甚;汗出过多,不但心阴受损,亦使心气耗伤,故心悸惊惕、短气烦倦。
治宜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
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
君臣相配,是为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为佐药。
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为佐使药。
合而成方,补敛并用,兼潜心阳,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可使气阴得复,汗出自止。
本方与玉屏风散均可用治卫气虚弱,腠理不固之自汗。
但本方补敛并用而以固涩为主,为收敛止汗的代表方,善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
玉屏风散则以补气为主,以补为固,属于补益剂,且黄芪、防风相配,补中寓散,故宜于表虚自汗或虚人易感风邪者。
《医方集解》牡蛎散方将小麦改为浮小麦,则止汗之力更强,但养心之功稍逊。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所致自汗、盗汗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气虚明显者,可加人参、白术以益气;偏于阴虚者,可加生地、白芍以养阴。
中药学方剂学ppt11.固涩剂课件
涩
剂
方解:
君:黄芪 益气健脾,培土生金,
臣:白术 固表止汗
佐:防风——少量走表祛风
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
固
固表止汗·玉屏风散
涩
剂
运用 o辨证要点:
自汗恶风,舌淡脉虚
固
固表止汗·玉屏风散
涩
剂
?玉屏风散与桂枝汤
均可用于治疗表虚自汗, 临床应如何区别应用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潼蒺藜、煅龙骨、煅牡蛎、 芡实、莲子、莲须]
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
方解:
潼蒺藜(君),芡实、莲子(臣) ——补肾涩精
莲须、煅龙骨、煅牡蛎(佐使) ——涩精
固 涩 剂
功 用 : 补 肾 涩 精
主治:肾虚精亏(肾虚不固之遗精)
固
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
涩
剂
运用
o辨证要点:(亦可用于女子带下)
遗精滑泄,腰痛耳鸣,
舌淡苔白,脉细弱
o使用注意:
相火内炽或下焦湿热所致者,禁用; 兼见外感发热者须停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药期间节制房事
固
概述·使用注意
涩
剂
(1)固涩剂与补益剂的区别 (2)元气大虚,亡阳欲脱者,
不宜用固涩剂 (3)辨清实邪所致气血精津外泄
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黄芪、白术、防风]
固
பைடு நூலகம்
固表止汗·玉屏风散
涩
剂
主治: 肺卫气虚证
肺卫气虚,腠理失固------营阴不能内守 易感风邪 自汗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恶风
固
固表止汗·玉屏风散
各论
(十一)
固
《中药与方剂》课件固涩药固涩剂.ppt
➢诃子
来源:使君子科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能: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 功用: 1.涩肠止泻:治久痢久泻。 2.敛肺止咳:治肺虚久咳。 3.清肺利咽开音:治肺热或痰热之咽喉
不利、失音。 用法: 生用——长于清肺利咽开音
煨用——善于涩肠止泻
➢罂粟壳
来源:罂粟科罂粟的干燥成熟果壳 性能:酸、涩,平。归肺、大肠、肾经。 功用: 1.涩肠:治久痢久泻。 2.敛肺:治肺虚久咳。 3.止痛:用于腹痛、筋骨诸痛
来源: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能:甘、涩,平。归脾、肾经。
功用: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 久泻久痢,肾虚不固之滑精、遗精,白浊、带 下等。
麻黄根
➢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 根及根茎。
➢ 性能:甘,平。归肺、心经。 ➢ 功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证,常配
伍黄芪、白术或麦冬、牡蛎等同用。
收涩固精:用于遗精、滑精
3.敛汗止血:用于自汗、盗汗;
出血证——崩漏、便血、外伤出血 4.收湿敛疮
海螵蛸
来源: 乌鲗科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性能:咸、涩,微温。归肝、肾经。 ➢ 功用:
1.固精止带:治 (1)肾虚遗精、滑精。 (2)肾虚或脾肾虚之带下不止。
2.收敛止血:治多种内外出血证,如崩漏、 吐血、便血、咳血等。
用法: 止咳宜蜜炙;止泻、止痛宜醋炒
注意: 有毒,易上瘾,不宜过量或久服
肉豆蔻
来源:肉豆蔻科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 性味:辛、涩,温。有毒。 ➢ 功用:
1.涩肠止泻:治 脾胃虚寒之久泻久 痢,配入理中丸; 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如四神丸。
2.温中行气:治胃寒气滞之胀痛、 食少呕吐等。
《中药与方剂》课件固涩药、固涩剂图
调理气血
固涩药能够调理气血,促进气 血流通,改善机体内部环境。
抗衰延年
固涩药具有抗衰延年的作用, 能够延缓衰老过程,保持身体
健康。
02
固涩剂概述
固涩剂的定义
01
02
03
固涩剂
指以收敛固涩药物为主, 治疗气、血、阴、阳耗散 滑脱病症的方剂。
收敛
指将散漫、流失的精气神 或其他物质收聚起来,使 其归位。
全鹿丸
全鹿丸是一种以鹿茸、人参等为主要成分的温阳固涩剂, 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固涩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 致的尿频、遗精等症。
05
固涩药与固涩剂的应用
固涩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收敛止汗
用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症 状,如五味子、浮小麦等。
涩肠止泻
用
固涩药的分类
收敛止汗药
收敛止血药
涩肠止泻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用于治疗气虚自汗、阴 虚盗汗等症。
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病证。
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等 症。
用于治疗遗精、遗尿、 带下等症。
固涩药的功效与作用
01
02
03
04
收敛固涩
固涩药通过收敛作用,固涩滑 脱病证,缓解症状。
补虚扶正
固涩药具有补虚扶正的作用, 能够补充体内正气,增强机体
用于多种出血症状,如紫珠草 、仙鹤草等。
固精止遗
用于肾虚遗精、遗尿等症状, 如金樱子、莲须等。
固涩剂在临床中的应用
固表止汗剂
适用于体虚自汗、盗汗等症,如玉屏风散。
收敛止血剂
适用于多种出血症状,如紫珠草汤等。
涩肠止泻剂
适用于久泻不止、大便滑脱等症,如桃花汤、 赤石脂丸等。
固精止遗剂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固涩剂
【主证】 下元虚寒之小便频数证
缩肾气不足
泉
膀胱虚寒
丸
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或溺有余沥 舌淡,脉沉弱
【病机】 下元虚寒,膀胱失约
【治法】 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方解】
君:益智仁─温补脾肾,固涩缩尿
缩 臣:乌药 ─调气散寒 泉 丸 收散有序,开合有度,涩而不滞
佐:山药 ─健脾补肾,固涩精气
使:盐、酒 ─引药入肾,驱寒
四 臣:肉豆蔻9g ─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二神丸
神
温肾暖脾,补火生土,固涩止泻
丸 佐:五味子9g ─固肾益气,涩精止泻 五味子散
吴茱萸9g─温暖肝脾肾以散阴寒
使:生姜、大枣 ─ 调和脾胃
【功用】 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运用】
四v淡辨苔证白要,点脉:沉五迟更无泄力泻。,不思饮食,腹痛腰酸肢冷,舌 神v若脾肾阳虚甚者,加肉桂、附子。 丸【名词解释】
可加乌药、小茴香。 v现代用于阴道炎、宫颈糜烂等属肝脾不和,湿浊下注 者。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运用】
v本方为治体虚自汗,盗汗证的常用方
牡 vv辨若证气要虚点自:汗汗 者出 ,, 加心 党悸 参, 、短 白气 术, 、舌 并淡重,用脉黄细芪弱;兼阴虚 蛎潮热者,加生地、白芍、五味子。 散
【类方比较】
牡蛎散——玉屏风散
【主证】 久泄久痢,脾肾虚寒证
久泄久痢
真人 养 脾肾虚寒
车前子15g ─利湿化浊 陈皮5g ─理气健脾燥湿,气化湿化
柴胡5g ─疏肝解郁,与白芍配伍,恰合肝性
黑芥穗5g ─①辛散祛风以胜湿②炒黑以助收涩止带 ③升发脾胃清阳之气 ④助柴胡疏肝
【配伍特点】
完补养,以补静土药以白胜术湿、;山用药动为药主陈,重皮用、至柴两胡,、大黑其芥量穗用等以为 带佐,量不及钱,小其量用以消散,寓补于散之中,补
《方剂学》PPT课件:08-固涩剂
[治法与方药配伍]
君: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
敛阴止汗 臣: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益气固表 佐:麻黄根--收敛止汗
佐使:小麦--益心气,养心阴 清虚热
补敛并用 标本兼治
[主治证病机]
真人养脏汤
脾 久泻久痢 肾 损伤脾肾 虚
寒
关门不固 泻痢无度 (肠失固摄) 滑脱不禁
中气虚陷----脱肛坠下
3、本方为温、补、涩之剂,凡泻痢初起,病证属实 或虽久泻久痢而湿热积滞未尽者,均忌用。
[主治证病机]
四神丸
命门火衰
火 不
脾
生
肾
土
虚
寒
脾阳亦衰
阳虚当升而不升 五更泄泻
阴气极盛而下行 (鸡鸣泻) 脾失健运---不思饮食
食不消化 温煦不足---腹痛,腰酸肢冷
阳虚则神衰---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 脉沉细。
[治法]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2、由于本方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之功, 亦可治久泻属于脾肾虚寒者。
[类方鉴别]
温暖脾肾,涩肠止泻 治脾肾虚寒泄泻
四神丸:偏于温补命门真火,兼以 温脾涩肠,主治命门火衰,火火不 生土之肾泄。
真人养脏肠:涩肠止泻力强,偏于 温中补脾,兼以温肾;主治脾肾虚 寒,以脾阳虚寒为主之久泻久痢, 滑脱不禁。
[主治证病机]
[方药配伍]
君: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 二神丸
臣: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
佐
五味子散
五味子---固肾涩肠止泻
温肾暖脾 固肠止泻
生 姜---温胃散寒
使
温补脾胃
大 枣---补脾养胃
[临床运用]
1、本方是治肾泄的代表方,以五更泄泻, 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为证 治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 组成 收涩药为主 功用 收敛固涩 主治 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
何为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 与补益剂立法与主治证候有何异同?
正虚不固 程度较重
自汗盗汗
临 久咳止已 床 久泻不止
表
现 遗精遗尿
崩漏带下
分类
固表止汗 敛肺止咳 涩肠固脱 涩精止遗 固崩止带
3 组方结构
固涩药 + 补益药
第五节 固崩止带
固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方配伍要点
1.集煅龙牡、棕榈炭、海螵蛸、五倍子 等大队收涩止血之药;配入茜草化瘀止 血,共治出血之标;
2.重用白术、黄芪益气补脾,以治出血 之本;
3.配入山茱萸、白芍补肝肾而养血敛阴。
问题
本方与归脾汤均可治疗脾虚血失 统摄之崩漏,其功用及适应证有何不同?
耳鸣案
脾虚清阳不升夹湿 与补中益气汤证同中有异
某男,35岁。耳鸣如蝉伴听力减退1年。
经西医诊为“神经性耳鸣”,予维生素B1、
B2等药治疗不效。伴倦怠纳少,头昏如蒙,
大便时溏,而色黄白,舌淡胖边有齿痕,
苔白腻,脉濡细。
予完带汤去车前子,加石菖蒲,黄芪, 10剂后诸症减,1月后耳鸣消失,听力复常。
写在最后
二神丸 五味子散
问题
四神丸与真人养脏汤功用与适应证 之异同?
第四节 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医方集解》
组方配伍
沙沙苑苑蒺蒺藜藜、莲子、芡实
莲须、煅龙骨、煅牡蛎
功用 补肾涩精
补肾固精 涩精止遗
问题
1 本方组成及功用特点如何?
集大队补肾固涩之品,固肾涩精效佳。
2 本方与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均可治 疗肾虚遗精,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制方原理
主治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立法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配伍意义 白术、山药、人参、苍术、
车前子、陈皮、柴胡、黑 芥穗、白芍、甘草
配伍要点
1.白术、山药为君,补气健脾化湿 2.车前子利湿泄浊,令湿有去路 3.柴胡、荆芥穗配白芍疏肝解郁;伍参
、术升阳止带
临床应用
1、使用指征 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
泻痢日久不愈,畏寒喜温,舌淡苔白, 脉细弱
2.临证加减
若阳虚明显,畏寒较甚者,加? 伴有脱肛或下坠感者,加? 若舌苔黄腻者,反映何种病机?如何加减?
四神丸
(《内科摘要》)
配组伍成意义
(君) 补骨脂 (臣) 肉豆蔻
吴茱萸 (佐) 五味子
生姜、大枣
温肾暖脾 温中涩肠 温中散寒 涩肠止泻 补脾温胃
脉濡缓。
2、病案讨论
泄泻案
脾虚夹湿伴肝郁 与参苓白术散证同中有异
某女,40岁。病历二载,每自行经即腹泻,
日3~4次,虽经治疗,但时愈时作。月经应
时而至,但量多,色淡,伴少腹胀痛,纳差,
神疲肢软,带下淋漓,舌湿胖苔白腻,脉沉 缓。
予完带汤加炒苡仁、茯苓,10剂证大减。 嘱经前10天服上方6剂,调治3பைடு நூலகம்而愈。
证候轻重之别,标本立法之异
桑螵蛸散
《本草衍义》
配组伍成意义
(君)桑螵蛸
补肾固精缩尿
(臣)龙骨、龟甲
益肾宁心涩精
人参、当归
益气养血补心
(佐)
茯神、远志、菖蒲 宁心宣窍
缩泉丸
《魏氏家藏方》
提要
1 治疗膀胱虚寒遗尿的代表方 2 以遗尿而兼虚寒之象者为用方要点 3 亦用于肾虚不固,津液外泄之多涕、
带下等病证。
第三节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泻痢方剂回顾
实证
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痛泻要方
虚证
理中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治本之剂
配组伍成意义
(君)罂粟壳 肉豆蔻、诃子
涩肠止泻
涩
人参、白术 当归、白芍
益气健脾
养血和血
补
肉桂
温肾暖脾
木香
理气醒脾,使涩而不滞
炙甘草
合参术补脾,合白芍缓急 兼调药性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4 使用注意
防收涩敛邪
第一节 固表止汗
桂枝汤——病后、产后阴阳失调之自汗 当归六黄汤——阴虚火旺盗汗 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生脉散——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
治本 之剂
牡蛎散
1.治标止汗之剂 3.适宜于各种虚证之汗出
第二节 敛肺止咳
九仙散
《卫生宝鉴》
本方所治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 证,与生脉散、炙甘草汤证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