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_虚实相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三:指出下面这首词中的虚与实 ( 温馨提示:1、注意标题 2、注意注释 )
渔家傲 ·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①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①谩有:空有
②三山:相传是神仙所居的三座山
(注:这是李清照南渡后写的一首词)
示例一:找出下面这首词中最明显的虚实相生处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 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 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上阙是实景,通过“候馆”“征辔”等词指出“行人”远行,
-----------------------------------------------考题模拟:分析《踏莎行》突出主题的手法,说说它的好处。 答:这首词突出主题的手法主要是虚实相生,通过实写 丈夫远行和虚拟妻子思念丈夫的悲切之状,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将 离愁这一主题抒发得淋漓尽致。
------------------------------------------------------------------------------------------------------------
考题模拟:简要分析李清照《渔家傲· 记梦》的表现手法。 答案:这首词以虚写实,用天界的温暖美好来反衬现实的 黑暗无情,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词人的对现实的失望与怀才不遇 的愤慨。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 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 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 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 诗以抒怀。

实:眼前之景 所处之境
所做之事 抒情之人
百度文库
诗歌中“虚”的表现形式
诗歌的“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 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一般说来,“虚”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三 类: 1、回忆的往昔之境。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三)
解说:
虚景是指对天帝的想像,如“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
勤问我归何处”等句;
实写的是人间疾苦。李清照南渡后,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她描述对仙界的向往,其实正是对黑 暗现实的极度不满。
结论:虚实结合,有时是因为表情达意的委婉,能让情感的表达
更加含蓄和深沉,从而突出中心。
示例二:找出本词的虚实结合手法
(温馨提示:注意上下阙的红字表达的内容)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 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 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二)
解说:
通过初春景象反衬他的离愁别绪。 下阙是虚景。通过设想“行人”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 “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结论:虚实结合,有时则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关键词:回忆
2、设想的未来或对方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或设想对 方的情景,它表现的情感一直延伸到未来,或者假托他人而实写自 己。前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后者如“今夜鄜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
——关键词:联想
3、神鬼世界和梦境。借想像出来的虚无境界以反应现实。例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关键词:想象
1、弄清此情此境(景) 2、找出区分标志 3、指出虚实结合的作 用
诗歌里的虚与实在表达上的作用:
“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 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实结合,虚
实相生的境界;从而超越现实,大大地 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 们的审美趣味,凸显主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此诗用虚实结合手法进行写景,(第一步)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 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 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第二步)

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 统一,人民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第 三步)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一)
解说:
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回忆往日扬州城十里
长街的繁荣景象; 实景是指“荠麦青青”,写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结论: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 ----------------------------------------------考题模拟:“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句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虚景“春风 十里”与实景“荠麦青青”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了词 人对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