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料

合集下载

资本与剩余价值

资本与剩余价值

产品
W 总价值
W 社会价值
W 个别价值
超额 m
一般企业
20斤
60元
3元
3元
0
棉纱 (48c,6v,6m)
个别企业 劳动生产率
40斤 棉纱
108元 (96c,6v,6m)
3元
提高一倍
2.7元
12元
(3-2.7)×40
3、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
◆超额剩余价值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 件,是个别企业获得的,它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保持和延续
维持
与其它商品价值决定的共同之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生产和再生产 劳动力 所必需 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决定
A 的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 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延续 发展
练劳 费动 用者 。的
教 育 训
活生维 资活持 料所劳 的必动 价需者 值的家 。生属
活生维 资活持 料所劳 的必动 价需者 值的本 。生人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可以自己支配劳 动力
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 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A
成 条件 为
劳动者有完全人身自由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W 必须出卖 劳动力
在封建 社会末 期逐渐
形成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恢复、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m 生产 M 消费
分配
再次,生产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
产生 发展 灭亡
m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工资的现象和本质

《 资本和剩余价值》课件

《 资本和剩余价值》课件

01 02
市场供需关系
市场供需关系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产生影响,供大于求时企业 可能会降低价格以扩大销售,而需大于供时企业可能会提高价格以获取 更多利润。
政府政策与法规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影响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例如税收 政策、劳动法等。
03
企业战略与决策
企业的战略和决策也会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产生影响,例如投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本的来源
储蓄和投资
股权融资
个人或企业将储蓄用于投资,以实现 资本的增值。
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得资金用于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借贷
通过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贷,获 得资金用于投资。
2023
PART 02
剩余价值的产生
REPORTING
剩余价值的定义
剩余价值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 其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市场竞争与淘汰
剩余价值的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经营模式,优胜劣汰,有利 于资源优化配置。
资本和剩余价值对阶级关系的影响
阶级分化与冲突
剩余价值的积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冲 突。
劳资关系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剥削工人,导致劳资关系紧张,需要政府 和社会进行调节。
劳动者权益保护
随着社会进步和劳动者意识的提高,政府和社会更加注重劳动者权 益的保护,限制过度剥削。
利息
资本家将一部分利润支付给借贷 资本家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
工资
工人得到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 即工资。
2023
PART 03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REPORTING

资本和剩余价值课件 PPT资料共72页

资本和剩余价值课件 PPT资料共72页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 =m ÷ v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 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 而又叫剥削率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工 作 日(小时)
0
6
12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m'=
6小时 6小时
=100%
时间
时间
0
4
必要劳动
6
12
剩余劳动
m' =
8小时 4小时
=
200%
时间
时间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形成相对 缩短必要 降 低 劳 剩余价值 劳动时间 动力价值
前 提
提高社会 劳动生产率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W
G
W
为买而卖,取得使用价值
G
W
G
为卖而买,取得价值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WGW
G
WG
流通的形式不同 流通的目的不同 流通的限度不同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W
G
W
获得使用价值后 流通即结束
= 生产和再
生产A 所 决定 花费的社 会必要劳 动时间
A 的 价 值
生产和再 生产A 所 花费的生 活资料的 价值

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和剩余价值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 重要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m产生的源泉:v
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 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m’
– 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货币和资本的看法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本身并非资本, 只有当货币用来雇佣劳动力并占有剩余劳动, 才能成其为资本。资本不是永恒的东西,而是 历史的产物。货币如不用来雇佣劳动力只能是 货币而不会是资本。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和价值 规律是矛盾的
要解释总公式的矛盾不能只着眼于流 通,也不能脱离流通单纯研究生产,必 须将两方面结合起来。
“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 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 不在流通中产生。” ——马克思
16
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G 的 来 源

等价

交换

不产生 剩余价值
49
2、可变资本 (v)
在生产中,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的形式 存在的,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创造 价值,而且可以创造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 的价值。可变资本在生产中不仅再生产出自 身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额外的价值——剩 余价值(m)。
因而可变资本发挥作用是资本价值增殖 的原因,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 条件的占有,以价值的形式无偿占有工人剩余 劳动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 =m ÷ v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 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 而又叫剥削率
剩余价值量 在生产中剩余价值量决定于两方面的因
素: 第一,剩余价值率; 第二,可变资本的量:它反映着工人的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
3
●社会生产关系的确切内涵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 系。”(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 言”) “政治经济学不是把财产关系的总和从 它们的法律表现上包括起来,而是从它们的 现实形态即生产关系上包括起来。” (马 克思:《 论蒲鲁东》)《论蒲鲁东》一文 是蒲鲁东去世后,马克思应《社会民主党人 报》的编辑施韦泽的请求于1865年1月24日 写的。
(2)《资本论》第2卷通过分析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 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论证了现实性
(3)《资本论》第3卷通过分析资本积累规律和利润率下 降规律,剖析了产生根源及发展趋势
“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 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
20
六、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科学预测
19
3、经济危机理论
(1)《资本论》第1卷通过分析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 手段,指出了潜在可能性
“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 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 “在这里,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 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限制,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交换。另一方面, 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
1、揭示了剩余价值一般 “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 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 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 来考察剩余价值。”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 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做资本。”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利润只是剩余价值 的第二级的、派生的和变形的形式,只是资产阶级 的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起源的痕迹消失 了。”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剩余价值一般→剩余价值特殊(利润、利息等) ↑↑

第2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2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根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
7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要在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内 得到解决,需要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 1、劳动力的定义: 人的劳动能力,即人体中存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1)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一无所有。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① 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区别:(1)顺序不同
(2)起点和终点不同 (3)交换目的
准确的资本流通公式:G —W —G'( G' =G+△G)
“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马克思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G—W—G' 是资本总公式,是所有资本运动的一般形式
(适用于商业、产业、借贷资本 )
原因:它表明了资本运动的最根本的特点:把一个价值额投入到流通,为的 是从流通中取出一个更大的价值额。
产业资本运动公式: G—W…P…W'—G' 生息资本(借贷资本)运动公式: G—G'
G—W—G'概括表明各种运动形式的实质都是为了攫取剩 余价值
“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中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 ——马克 思
值,而且还 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即剩 余价值。 ③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 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要素。 (3)劳动力的买和卖形式上平等的欺骗性 ①在劳动力市场上,买卖双方自由平等,缔结契约 (流
通领域)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docx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docx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是拥有资本并能不断剥削工人的使用价值的人,是不是任何有货币的人都叫资本家?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任何一个资木家在开始他的剥削活动时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用这些货币来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这叫做原始资本,资本和货币的区别是什么?1、货币和资本的区别■当货币作为一般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公式:W-G-W (运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 ■当货币在执行资本职能时,资本流通公式:G—W—G、(运动目的是更多的货币) 这两种流通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1)顺序不同。

它们在买和卖的顺序上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3)在整个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4)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合占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

在质上没有区别,但是量有区别,收回的货币在量上大于付出的货币,资本流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

究竟什么是资木?■资木流通过程的完整公式应该是:G—W—G'。

G' =G+AG,即原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

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

可见,资本流通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即实现了价值增殖,正是这种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木流通公式G-W-G z,概括了产业资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所以是资木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G-W-G '适用于产业、商业、借贷资本,是资本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有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匕①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②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02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工程

02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工程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 在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 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揭示了资本、利润等范畴 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 运用,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科学方法论的创立,马 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 提出了剩余价值一般的概念。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 剩余价值一般作了更广泛的探讨。他把剩余价值 一般和剩余价值特殊的转化关系,看做是资本一 般形式到资本特殊转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 《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阶段 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 阶段
对现实社会研究和理解的需要,是推动马克思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原因。
概括起来说, 主要体现在:
第一,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 第二,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问题又
作了综合性的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强调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才能对 社会生产实行“直接的自觉的控制”。 其二,提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 产基础上的“自然规律”。
在与奥格斯堡保守派报纸《总汇报》关于共产主义 的争论中,马克思深感有必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对共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性质作出探讨。
此外,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发展,要求他深入到政治 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去。
1844年8月马克思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是他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型练习(答案)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型练习(答案)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型练习(2010)导论部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劳动价值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重商主义经济学D.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关系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A、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B、商品经济产生的必然性C、经济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有()A. 开采中的石油B. 冶炼用的矿石C. 纺纱用的棉花D. 生产用的厂房E. 采伐用的原始森林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渗透到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促使其变化和发展,具体体现在()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B.它能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C.它能改变劳动创造财富的规律D.它能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E.它能革新或创造新的生产工具三、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8)2.什么是经济规律?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P12-13)第一章商品和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相等体积的黄金和木快,黄金的价值大于木快,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黄金的使用价值大B、生产黄金的劳动耗费大C、黄金的重量大D、黄金可以充当货币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C.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D.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3. 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表明( )A.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取决于其价值量B.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其使用价值量C.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与其使用价值无关D.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

资本与剩余价值习题

资本与剩余价值习题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不同形态B.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的作用c.不变资本是客观要素,可变资本是主观要素D.以上均不对2.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

A.劳动的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劳动的报酬D.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格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4.个别资本家追逐的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

A.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提高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c.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D.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5.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劳动力的货币c.购买商品的货币D.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A.能够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B. 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c.能够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D.能保存资本的价值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以上均不对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自由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

A.由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的多少决定的B.由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c.由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D.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的10.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A.名义工资B.实际工资C.计时工资D.计件工资11.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

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A.从100%增加到150%B.从100%增加到200%C.从100%增加到250%D.从100%增加到300%12.资本总公式是( )A.G—W—GB.G—W—G′C.W—G—WD.W—G—W′1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1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1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1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8.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 )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D.物化劳动19.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20.资本从本质上说是( )A.生产中的机器设备B.流通中的商品货币C.银行中的货币存款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2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A.采用先进技术B. 贱买贵卖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部价值D. 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2.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剩余价值量的多少C.工人工资的高低D.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23.资本的最初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A.厂房、设备B.原材料C.劳动力D.货币24.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c+cB.c+v+mC.v+mD.c+m25.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工资变化的趋势是()A.上升B.下降C.与名义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D.与实际工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答案(天科版)范文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答案(天科版)范文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生产关系2.什么是经济规律?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生作用都是以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经济规律对人们经济活动的支配和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了旧价值。

具体劳动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成为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本质: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直接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4.什么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怎样?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

2、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核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作为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从而成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与剩余价值

资本与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资本与剩余价值摘要:本文描述了资本的产生来源,资本的总公式,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条件,以及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以及可变资本的关系。

关键词:资本,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正文: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货币只有在作为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时才可以成为资本,故而资本是流通中增值了的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流通就是首先从货币开始,人们用货币换取商品,进而直接出售或进一步加工再出售换取货币,若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G'表示比G更多的货币则可得公式G-W-G'。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本的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卖而买,从而获得更多的货币,内容是货币与货币的交换,实质是两极同质异量,可以进一步地体现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和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两个流通公式。

第一,剩余价值的生产离不开流通过程,货币投入流通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剩余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流通过程;第二,流通过程不产生剩余价值,在这其中等价交换与不等价交换两个相反的过程均存在。

既然资本流通中是从货币开始的,货币也可以成为资本,与货币有关,那么货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资本,及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因为只有劳动力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家只有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才能占有剩余价值,货币才能带来剩余价值;而货币只有带来了剩余价值才能成为资本,因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另外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货币在作为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才可以成为资本。

对于剩余价值,它的生产过程可以包括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_2022年学习资料

剩余价值的生产_2022年学习资料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了生产m,资本家必须支出资本以购买材-料、厂房设备、劳动力等;->根据它们(资 )在价值增殖中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7
1、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 值,不发生价值量-变化。->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18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两个特点:-①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并在资 家-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②劳动过程的成果即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而不是归劳动者所有。-6
2、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必须让工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但生产-目的是m,是价值增殖。->要说明价值增殖,首 分析价值形成过程。->W的价值由生产W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同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以价值形成过-程一方面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过程(具体-劳动转移和保存,另一方面 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7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 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3
图示->-必要劳动4剩余劳动4-8-m'=4/4=100%-剩余劳动8-12-m?=8/4=200%->由 劳动时间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m叫绝对m。-24
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w生产->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运用劳动两重性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4

资本与剩余价值教材(PPT 98页)

资本与剩余价值教材(PPT 98页)
接下页
第三章
22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接下页
第三章
23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
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生活资料不是 仅指由生理需要所要求的生活资料,着 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决定劳动力 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方面也 起着重要作用。
2、共同点 3、区别
第三章
3
1、两种流通形式:商品流通形
式和货币流通形式
返回
商品流通形式 W1——G——W2
即:商品1——货币——商品2
货币流通形式 G——W——G
即:货币——商品——货币
第三章
4
2、共同点
二者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 每一阶段都有商品和货币的交换
第三章
返回
5
3、区别
返回
第三章
28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四、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经济
规律
返回
第三章
29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人类一般劳动过程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3、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返回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 体之中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现实的劳动 力还包括着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从 事劳动所需要的必要技能。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
第三章
20
2、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46页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46页
2、工作日的延长会遇到工作日的最高界限的限制。工 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生理界限。 第二,道德的界限。
3、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取决于劳动者与资本家之 间的力量对比和斗争状况。
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已定(或不变) 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 间相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的社会经济条件。
动画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④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历史的道德的要素。
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在这里,劳动力的买和卖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
行的,价值规律并没有被破坏。
(2)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3)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4)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 (5)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6) 预付资本的总量。 四、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扩大生产规模,并进一步无 偿占有工人的无酬劳动。 五、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不 断增大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
第四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剩余价值的来源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具有下列两个特点: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并在资本家的监督下,
为资本家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归劳动者所有。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又是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
(六)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有两个:

资本与剩余价值习题

资本与剩余价值习题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它们的不同形态B.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的作用c.不变资本是客观要素,可变资本是主观要素D.以上均不对2.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 )。

A.劳动的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劳动的报酬D.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格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4.个别资本家追逐的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 )。

A.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提高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c.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D.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5.资本的本质是( )。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劳动力的货币c.购买商品的货币D.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

A.能够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B. 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c.能够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D.能保存资本的价值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以上均不对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自由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 )。

A.由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的多少决定的B.由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c.由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D.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的10.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A.名义工资B.实际工资C.计时工资D.计件工资11.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

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A.从100%增加到150%B.从100%增加到200%C.从100%增加到250%D.从100%增加到300%12.资本总公式是( )A.G—W—GB.G—W—G′C.W—G—WD.W—G—W′1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1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1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1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8.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 )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D.物化劳动19.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20.资本从本质上说是( )A.生产中的机器设备B.流通中的商品货币C.银行中的货币存款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2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A.采用先进技术B. 贱买贵卖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部价值D. 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2.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剩余价值量的多少C.工人工资的高低D.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23.资本的最初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A.厂房、设备B.原材料C.劳动力D.货币24.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c+cB.c+v+mC.v+mD.c+m25.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工资变化的趋势是()A.上升B.下降C.与名义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D.与实际工工资变动的趋势一致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是( )。

知识点详解:马政经第二章剩余价值论(二)

知识点详解:马政经第二章剩余价值论(二)

三、资本主义的再⽣产和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简单再⽣资本主义简单再⽣产,虽然只是在原有规律上简单重复进⾏的⽣产过程。

但是,由于从连续性上来考察资本主义的再⽣产过程,可以消除仅从⼀次孤⽴的⽣产过程来考察⽽产⽣的⼀些假象,进⼀步揭⽰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实质。

⾸先,从再⽣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来购买劳动⼒所⽀付的⼯资是由劳动者⾃⼰⽣产出来的。

从⼀个孤⽴的⽣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是⽤⾃⼰的货币资本来购买劳动⼒的,这从现象上看似乎拿⾃⼰的资本给⼯⼈⽀付⼯资,是资本家养活了⼯⼈。

但是,从再⽣产的⾓度来考察,情况就不是这样。

资本家⽤来购买劳动⼒所⽀付的⼯资是⼯⼈在上⼀次⽣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部分。

因此,是⼯⼈⾃⼰养活了⾃⼰,⽽不是资本家养活了⼯⼈。

再进⼀步看,⼯⼈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含维持劳动⼒再⽣产的价值,⽽且还包含了被资本家⽆偿占有剩余价值。

所以,⼯⼈不仅养活了⾃⼰,还养活了资本家。

其次,从再⽣产过程来看,全部资本都是由⼯⼈⽣产出来的。

从现象上看,在资本主义⽣产过程开始时,资本家所预付的货币资本,好象是与雇佣劳动⽆关的由原始积累形成的。

但从再⽣产的⾓度来考察,可以看出资本家投⼊的全部预付资本,和可变资本⼀样,是⼯⼈创造出来的,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

再次,从再⽣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再⽣产⼜是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再⽣产。

从⼀个孤⽴的⽣产过程来看,⼯⼈的个⼈消费是同资本主义⽣产⽆关的个⼈⾏为。

但是,从再⽣产过程来考察,⼯⼈的个⼈消费只是为资本再⽣产劳动⼒,把⾃⼰的劳动⼒不断地出卖给资本家,使资本主义的再⽣产过程不断进⾏下去。

所以,从再⽣产的⾓度考察,资本主义的⽣产过程不仅⽣产商品和剩余价值,⽽且还不断地再⽣产出资本家雇佣⼯⼈的社会条件,即资本主义的⽣产关系。

以上分析还说明,资本主义再⽣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产,⽽且也是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再⽣产。

因⽽,资本主义再⽣产是物质资料再⽣产和资本主义⽣产关系再⽣产的统⼀。

2、资本主义扩⼤再⽣产和资本积累如果资本家把⼀次⽣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全部⽤于个⼈消费,那么,他的再⽣产过程只能是简单再⽣产。

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课件

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课件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第17页/共59页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 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18页/共59页
例题 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劳动力价值 3元
6小时
剩余 价值
利率平 利利率润均 润润
商品 价值
食品
工平业均利润7率0
纺织 工业 80
=
3剩0 余1价00值%总额30 2社0 会1总00资%本 20
23200% 222000%%
130 120
机械 工总业额
90 10 100% 300
第49页/共59页
10 12200% 110 60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G–W–G’
买卖
2)流通内容不同
3)流通目的不同
4)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
第3页/共59页
1、资本总公式
G—W—G’ 其中, G’ = G + G
两者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m。
第4页/共59页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G—W—G’
矛盾的表现
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
第5页/共59页
矛盾的解决:
G—W—G’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第23页/共原材料
厂房
机器设备
第24页/共59页
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原有价值转移, 价值量f没有k变化
使原有价值 , 能增产殖生f k
剩余价值
第25页/共59页
劳动力
划分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本章重点剩余价值、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工资等概念;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本质,工资的本质等理论。

本章难点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等理论本章结构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第一节货币转化为商品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普通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货币流通公式:W——G——W资本流通公式:G——W——Gˊ1、循环形式不同2、运动目的不同3、价值所处的地位不同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二、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在于健康的活的人体中的。

劳动力价值决定的特点1、有一个最低的限度2、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3、劳动力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力使用价值:它是价值的源泉,不仅能够制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量更大的价值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劳动者借助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2、劳动产品为资本家所有价值形成过程:生产过程既转移了旧价值又包含了劳动者新创造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剩余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补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体现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必要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时间必要劳动: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劳动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本质: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表所掩盖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用C表示。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用V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资本才能增殖:
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一种商品, 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创造价 值,并且而在它的使用中能够创造出比 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将这一更大的 价值加以出售实现,就使最初投入的货 币变为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增殖。 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劳动力买卖实质上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 者与一无所有的劳动力之间建立雇佣劳动 关系。虽然买卖过程是平等、自愿的,但 是当他们之间建立了雇佣劳动关系后,生 产资料的所有者就成为资本家,在生产中 处于支配地位,而劳动力的出卖者成了雇 佣工人,处于被支配地位。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产品只是作为 价值的载体,更准确地说,是作为剩余 价值的载体被生产出来的。生产物质产 品是为了借此生产剩余价值,占有剩余 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虽然例如皮靴在某种意义上构成社会进
步的基础,而我们的资本家也是一位坚
决的进步派,但是他制造皮靴并不是为
一般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如下区别: 1、运动的形式不同 2、运动的内容不同 3、运动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4、运动的限度不同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1、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形式 一般货币:W1——G——W2 即:商品1——货币——商品2 作为资本的货币:G——W——G 即:货币——商品——货币 在两个运动形式中:顺序、起点与终点、
因为它反映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通过某种商品为媒介实现自身的增殖。 商业资本: G—W—G’ 产业资本: G—W……P……W’—G’ 借贷资本:G——G’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以等价方式进行的, 因而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但资本的运动结果 却产生了价值增殖。因此,所谓资本总公式的 矛盾就是资本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资本概念的丰富:
资本的无限运动反映出:货币、商 品只不过是资本在增殖自身的运动中 交替采取的不同外观。
资本既不是货币也不是商品,而是 在运动中通过不断变换形态来实现增 殖的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 G—W—G’ 为什么G—W—G’是资本的总公式?
了皮靴本身。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绝
不是本身受人喜爱的东西。在这里,所
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
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马克思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产品是作为商品生
产出来的,因此,生产是为了获得价值。 但是,仅获得商品的价值是不够的,还必 须获得比生产中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 即获得剩余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由劳动、劳动对象
和劳动资料组成。
劳动过程
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
产品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结 果是使劳动对 象发生适合于 人类需要的变 化。
劳动是人类生 存、发展的永 恒条件。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 条件
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以等价交换方式 购买了劳动力,在生产中使用劳动力就 可以得到比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
这样,就说明了资本总公式中呈现出 的矛盾。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
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生活资料不是 仅指由生理需要所要求的生活资料,着 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决定劳动力 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方面也 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一 定阶段上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不是向社 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产品,而是使资本 的价值得到增殖。“生产剩余价值或赚 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本章研究资本是怎样通过资本主义生 产过程来实现价值增殖的。
24.11.2020
1、劳动力与劳动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
之中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现实的劳动力还 包括着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从事劳动 所需要的必要技能。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仅指出 它在劳动过程上的特点并没有触 及到它的最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劳动过程, 更本质的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结果是物质产品,而对于 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物质产品决不是生 产者(资本家)所需要的。
过程的媒介存在着区别。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2、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内容
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表示 的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货币仅 仅是交换的媒介。
G—W—G (货币——商品——货币)表示 的是价值从货币形态出发,以商品为媒介 再向货币形态的回归,货币是运动的起点 和归宿。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它可以劳动,在
商品经济中,劳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在劳动中,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变成产品,
从而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 一定时间的抽象劳动可以创造出新价值。而且, 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可以大于自身的价值。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料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本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和生产过 程。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说明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 的条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是雇佣 劳动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说明商品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下如何成为价值增殖的过程。
24.11.2020
或: G—W—G’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初步概念:
当货币以G—W—G+Δ G的形式运动, 从而带来增殖额Δ G时,这个货币就不再 是一般的货币,它已经转化成资本,尽管 在表面上看它与一般货币没有区别。
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带来的增殖余 额ΔG,我们称之为剩余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社 会性质——雇佣劳动。
雇佣劳动除具有一般劳动过程的各种 规定性外,还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 按照资本家的意志进行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本节共分为五部分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二、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
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的作用,资本的本质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 值规律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本节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分三步 进行: 第一步:人类一般劳动过程分析; 第二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分析; 第三步: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分析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4、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G—W—G’分为两个阶段:
G—W和W—G’
(1)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W—G’阶 段上,只能发生在G—W上;
(2)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W的价值上, 只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4、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1、价值形成过程 2、价值增殖过程
24.11.2020
政治经济动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价值增殖,即 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价值增殖需要借 助物质产品的生产来实现,因此,从一 般劳动过程的分析入手可以更清楚地认 识作为价值增殖过程的资本主义生产与 一般物质产品生产的本质区别。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再生产它所 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当 于劳动者恢复和发展劳动力所需的必要 生活资料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劳动力价值等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 需的必要生活资料价值。
24.11.2020
政治经济学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
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续)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
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 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 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 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 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 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 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