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的必备技能培训课件

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的必备技能培训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皮疹的治疗技能
病因与症状
皮疹可由过敏、感染、皮肤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水泡等。
治疗技能
治疗皮疹时应首先寻找病因,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感染引起的皮疹,应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皮肤病引起 的皮疹,应根据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皮疹引起感染。
案例二:儿童肺炎的治疗
总结词
肺炎是儿童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详细描述
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等,治疗肺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同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监 测病情进展,对于重症肺炎,可能需要进行氧疗、机械通气等治疗。
案例三:儿童腹泻的治疗
总结词
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 能是由于感染、过敏、饮食不当等原 因引起。
预防并发症
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如感染、过敏等。
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包括饮食、休息、活动等方面 的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
根据病情需要,指导患儿进行 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身体功 能的恢复。
医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皮疹的特点,如充血性皮疹、出血 性皮疹、丘疹、疱疹等。通过对患儿皮疹的颜色、形态、 分布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病史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 确定皮疹的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03
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技能
发热的治疗技能
病因与症状
发热是由于感染、炎症、免疫反 应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 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乏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治PPT课件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治PPT课件

眼底改变
编辑版ppt
14
诊断
尽早诊断是提高复苏效果的前提。凡患儿
突然昏迷,大动脉搏动或心音消失即可确
立诊断,不应为诊断而反复听诊,更动应
等待心电图的结果而延误抢救时机。开始
时不必强调病因诊断,因各种病因所致的
心跳呼吸骤停的一期复苏法并无区别,待
一期复苏成功后再进一步作病因诊断。
编辑版ppt
15
心肺复苏方法
编辑版ppt
9气道梗阻
➢代谢性疾病
➢意外 ➢中毒或药物过敏 ➢中枢神经系统疾
病 ➢神经肌肉疾病
➢胸廓损伤或双侧张 力性气胸
➢继发于心跳骤停或 惊厥后
➢婴儿猝死综合征
编辑版ppt
10
心跳骤停原因
➢心脏疾病
➢意外事故
➢药物中毒或过敏
➢严重低血压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医疗过程 意外
编辑版ppt
5
广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疾病和病症的分类标准为:
➢第一类: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呼吸窘迫、严 重创伤、大出血、过敏性休克、瘢痫持续状态、抽搐、 昏迷、超高热>40℃或体温不升<36℃。
➢第二类:急性腹痛、意识改变、高热(39.540.5℃)、中等面积烧烫伤、多发性骨折和裂伤、哮 喘、中毒、水电解质失衡(超过体重10%)、早产儿、 新生儿疾病(非生命危急状态者)。
编辑版ppt
23
复苏后处理
Ⅰ期复苏成功后应注意寻找病因,积极治疗 原发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维持有效循环:可予以肾上腺素、多巴胺、多 巴酚丁胺等。
➢2、继续脑复苏:脑细胞营养药、高压氧等。
编辑版ppt
7
心跳、呼吸骤停与 心肺复苏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
目录
• 儿科常见病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皮肤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营养性疾病 • 新生儿疾病
01
儿科常见病概述
儿科常见病的定义与分类
01
儿科常见病是指高发于儿童时期 的疾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 点和治疗方案。
02
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儿科 常见病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炎 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反 应、肿瘤等几大类。
要点二
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肝脏 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不足, 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此外, 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感染、药 物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
要点三
治疗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可以自行消退。对于病理性黄疸, 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 疗、光疗、换血等。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肠炎
定义 原因 治疗 预防
结肠炎是指结肠黏膜炎症,通常由感染、免疫、药物等因素引 起,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结肠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细菌或病毒、免疫异常、药物 刺激等。
治疗结肠炎需要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等。
预防结肠炎需要保持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
致气道痉挛和炎症。
症状
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通常 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治疗
以控制症状为主,包括使用吸入性 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药物治疗,以及避免过敏原等非药 物治疗。
支气管炎
定义
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或病毒 引起的支气管炎症,通常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肺 炎。
症状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

障碍);泌尿系疾病(尿频、尿急、尿痛、
脓尿、血尿)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11
2.体格检查:
详细全面,结合病史及症状
一般情况+常见体征+特殊体征
精神、面色、神志、呼吸、生命体征
扁桃体炎---扁桃体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
麻疹---科氏斑;伤寒---玫瑰疹;猩红热---
鸡皮样皮疹;其它体征---肝脾大,出血点,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9
三.诊断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 需要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10
1.病史:
一般情况—年龄、季节、流行病学、
接触史、预防接种史、发病急缓、热型
及热程
伴随症状—呼吸道疾病(咳嗽、咳痰、
胸痛等);消化道疾病(呕吐、腹泻、腹
痛);NS疾病(头痛、呕吐、惊 厥、意识
湿、肝脓肿、粟粒性肺TB
间歇热:疟疾、间日疟、三日疟
波浪热:黑热病
不规则热:白血病、淋巴瘤
双峰热: 24h内体温有两次波动,
脊髓灰质炎、黑热病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3
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受大脑皮层及下
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丘脑的
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
产热⇌散热---动态平衡,维持正常
体温,小儿年龄愈小,体温调节中枢
的全身肌肉痉挛性抽动
③持续 1~2秒,发作频繁,每日数次至数十次
④初醒、 声音刺激、体位改变时发作
⑤常伴有明显智力及运动障碍
⑥ECG异常:高峰节律紊乱
⑦部分患儿对激素、VitB6、镇静剂有效
.
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22

儿科常见病培训课件

儿科常见病培训课件

心肺复苏术在儿科应用
重要性
心肺复苏术(CPR)是儿科急救中至 关重要的技能,对于挽救患儿生命具 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
确保患儿处于安全环境,遵循正确的 按压深度和频率,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予氧气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操作步骤
评估患儿意识和呼吸,启动急救反应 系统,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必 要时使用除颤仪。
05 泌尿系统常见病
尿路感染
定义
尿路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症状
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
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同时需消除诱因、防止复发。
急性肾小球肾炎
定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呼吸衰竭救治策略
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 困难、发绀、心率加快等 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救治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 疗和呼吸支持,治疗原发 病和并发症。
呼吸支持方式
根据病情选择机械通气或 无创通气等呼吸支持方式 ,以维持患儿正常呼吸功 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监护要点
临床表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表现为多个器官功能受损,病
儿科常见病培训课件
演讲人: 日期:
• 儿科概述 • 呼吸系统常见病 • 消化系统常见病 • 神经系统常见病 • 泌尿系统常见病 • 免疫系统常见病 • 儿科急救与重症监护
目录
01 儿科概述
儿科定义与特点
儿科定义
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 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 疗的科学。

儿科常见病症诊治PPT课件

儿科常见病症诊治PPT课件
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 严重细菌感染组;而与发热<24h组相比, ﹥48h 组严重细菌
感言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血症时体温≥39 ℃时间 亦较短 。
第10页,共99页。
儿童常用的退热方法
当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 建议采用退热剂。
药物降温 退热剂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
33社区的一般治疗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紫雪丹或新雪丹安宫牛黄丸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紫雪丹或新雪丹安宫牛黄丸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液痰热清注射液34重症早期35预防增强免疫力36目录儿童呼吸系统用药37三急性中毒杀鼠药中毒38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复方苯乙哌啶又名复方地芬诺酯由地芬诺酯和硫酸阿托品组成
第17页,共99页。
临床问题
9、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应 用于儿童。尼美舒利禁用
10、高热是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 法联合退热。
11、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
第18页,共99页。
目录
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 手足口病的诊治 急性中毒的处理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 儿童呼吸系统用药
第22页,共99页。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 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 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 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 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病毒:腺病毒肺炎、巨细胞包涵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炎等。
c) 寄生虫: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阿米巴脓肿。
d) 支原体:支原体肺炎。
e) 真菌:白色念珠菌病、新型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病。
f) 螺旋体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斑疹伤寒
、羌虫病。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FUO 病因
感染 结缔组织病 肿瘤性疾病 最终诊断不明者
>87% 13%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5
发热
3.患儿年龄: 不同年龄组FUO的病因具有各自不同的规律
6岁以下患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特别 是原发性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全身感染; 6~14岁——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和小肠炎症性 疾病为最常见的病因; 14岁以上的成人——感染性疾病仍占首位,但肿 瘤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接诊病人,发现症状 有的放矢的采集病史 有的放矢的查体及重要检查
重复原则
作出诊断,治疗
诊断不明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2
• 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 有所遗漏
医生遗漏或忽视 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
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 征是逐步显现出来的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 病毒是主要病原体 非感染者仅占少数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3
发热
2.判断发热时间长短:
b) 原因不明发热(FUO): 指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超过38.5 ℃,经完 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实检查 不能明确诊断者。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4
发热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张斌、张晓洁对上海地区 100名FUO患儿随症状和体征:
① 发热伴畏寒、寒战: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疟疾。
② 发热伴多汗:风湿热、败血症。盗汗见于结核。 ③ 发热伴少汗或者无汗:外胚叶发育不全、暑热
症、鱼鳞病等。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8
发热
④ 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考虑泌尿系感染。 ⑤ 发热伴头痛、惊厥、昏迷:提示中枢神经系统
断有参考意义。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23
发热
VIII.细菌或真菌培养:有助于诊断全身或者局部 的细菌或真菌感染。
IX. 免疫血清学检查(肥达试验、噬异凝集试 验):有助于诊断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
X. 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DNA抗体等:有 助于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6
发热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的目的: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于 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7
发热
建议:
1. 儿童体温<38.5℃(腋),不需要使用退热 药,解开衣服,头部、颈部或腹股沟处冷敷等 物理降温即可。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d) 其他(约占10%):药物热、高钠血症、朗格罕细胞 组织增生症、烧伤、捂热综合症、血肿、抗生素引起 的菌群失调等。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1
发热
四、发热的诊断思路: 1.判断是否有发热:
如果无法判断,建议测肛温q4h,观察48小 时体温。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2
发热
2.判断发热时间长短:
a) 急性发热: 指自然病程在两周以内。
感染,也可提示颅内出血及肿瘤。 ⑥ 发热伴咳嗽、气急、紫绀:考虑呼吸道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等。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9
发热
⑦ 发热伴皮疹:风疹、麻疹、败血症、风湿热、 恶性淋巴瘤、药物热。
⑧ 发热伴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结核或炎症、白血病、SLE、川崎病。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20
8
发热
建议:
2. 儿童体温>38.5℃(腋),可能诱发小儿高 热惊厥,需要积极退热。 3.新生儿发热时尽量不用退热药,以物理降温 为主。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9
发热
三、发热的常见病因:
1. 感染性发热(约占40%)
a) 细菌:败血症、深部脓肿、肺炎、化脓性脑炎、化脓性 心包炎、伤寒、副伤寒、结核等。
II. 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网织红细胞:对 血液系统疾病有诊断意义。
III.血涂片:帮助诊断寄生虫,如疟疾等。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22
发热
IV.尿常规:有助于诊断泌尿系感染。 V. 粪常规:有助于诊断肠道感染。 VI.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诊断结核感染 VII.血沉:对功能性疾病及器质性疾病的鉴别诊
10
发热
2. 非感染性发热:
a) 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约占20%):系统性 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
b) 血液病与恶性肿瘤(约占20%):各型白血病、恶性 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c) 神经系统疾病(约占10%):中毒性脑病、颅脑损伤 、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等。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16
发热
4.热型: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 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3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4
发热
一、什么是发热?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19世纪,Carl Reinhoid August Wunderlich 对25000人进行了近100万次的腋温测量: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5
发热
发热 测体温部位有腋下(腋表)、口腔(口表)、 直肠(肛表)。儿科测体温以肛表为主。 根据热度分为:低热(37.7~38℃)、中度 热(38.1~39 ℃)、高热(39.1~40.5 ℃ )、超高热(40.5 ℃以上)。
发热
⑨ 发热伴肝脾肿大:以肝肿大为主多见于肝炎、 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等;以脾肿大为主多见 于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⑩ 发热伴多系统损害:见于某些结缔组织疾病, 如SLE、结节性多动脉炎、恶性肿瘤等。
儿科常见症状诊疗分析
21
发热
6.辅助检查:
I.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助于感染性疾病及血 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