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变化》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化的影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化的影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化的影子》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基本特征,知道影子与光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学会观察和分析影子变化。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具:手电筒、各种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白纸、绳子。

2.分组材料:每组一套手电筒、白纸、各种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用手电筒照射物品,观察影子变化。

(二)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影子产生的原因: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挡住的部分形成影子。

2.实验一:观察影子的形状(1)教师将手电筒照射在白纸上,邀请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

(2)教师改变手电筒的位置,引导幼儿观察影子形状的变化。

3.实验二:观察影子的长度(1)教师将手电筒放在距离白纸不同距离的位置,邀请幼儿观察影子的长度。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影子长度与手电筒距离白纸的距离有关。

4.实验三:观察影子的方向(1)教师将手电筒放在白纸的不同方向,邀请幼儿观察影子的方向。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影子方向与手电筒照射方向有关。

(三)拓展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品产生的影子。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物品的影子形状、长度和方向各不相同。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拓展环节,让幼儿充分了解了影子的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简练,表达清晰,让幼儿能够轻松理解。

4.分组实验环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实验,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教学中存在不足:部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对影子变化规律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变化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变化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变化的影子》含反思【活动名称】会变化的影子【活动目标】1. 了解和认得影子的性质和形成原理;2. 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以及通过造影子认得四周环境中事物的变化;3. 促进幼儿们的语言表达本领和交际本领。

【适用年龄】4—5岁【前置学问】1. 幼儿已能够察看、描述一些简单的现象;2. 幼儿具有基本的语言表达本领。

【活动器材】投影灯、白色墙壁、纸板、玻璃、图书(《影子》《影子怎么来的》)【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以图书《影子》为例,与幼儿们一起赏识一张有影子的图片,激励幼儿们描述图片中的影子;2. 通过简短的故事和问题启发幼儿们,引入影子的话题:故事:一只小鸟在阳光下飞旋,它的影子也时时刻刻陪伴在它身边。

当它飞到一栋高楼前时,它的影子变得又大又长,小鸟惊诧地问:“我的影子怎么变这么大了呢?”问题:为什么会有影子显现呢?影子是什么呢?它是不是真的存在?二、讲解(15分钟)1. 导师通过投影灯在白色墙壁上产生的影子与幼儿们共享;2. 让幼儿们亲自尝试制造影子:将纸板或其他物体放在灯光前面,察看形成的影子,看看是否和实物一模一样;3. 借助玻璃和图案复制,加深幼儿对影子的认得。

三、实践(25分钟)1. 导师引导幼儿在自然光源下制造各种影子。

如:通过放置不同形状的物体让阳光照射,看看形成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们亲自尝试独立制造本身的影子;2. 借助于投影灯,导师让幼儿将本身面部的影子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让幼儿们体验到略有变形的影子。

引导幼儿思考影子的变化和成因。

四、探究(20分钟)引导幼儿讨论影子的产生原因,并和季节、天气、阳光方向等因素联系起来,通过探究影子在室内、室外、云天、雨天等环境下的产生变化,让幼儿们了解影子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五、总结(5分钟)1. 导师带领幼儿们复习本次活动所学到的关于影子的学问点;2. 给幼儿们规定“影子猜谜”的小游戏,激励幼儿们依据影子来猜想物品,并运用本身的察看和思考本领;3. 导师呈现幼儿的创意小作品(如本身制作的影子剪纸),让幼儿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影子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影子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影子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班科学活动《变化的影子》的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原理。

2. 观察不同条件下影子的变化,如光源位置、物体位置等。

3. 培养观察和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2. 实验材料:手电筒、小玩具、白色纸张或墙壁。

3. 观察工具:直尺、量角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 通过谜语或故事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如:有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到哪它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这是谁?- 展示影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特征。

2. 探究影子的产生- 讲解影子的产生原理:当光线照射到物体时,物体挡住了光线的传播,就会在背面形成影子。

- 进行实验:用手电筒照射小玩具,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并尝试改变光源位置和物体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3. 观察影子的变化- 引导幼儿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影子的变化,如光源的高度、角度、距离等。

- 使用直尺和量角器,让幼儿测量影子的长度和角度,并记录下来。

4. 讨论和总结- 回到教室后,组织幼儿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 总结影子的变化规律,如光源位置和物体位置对影子大小、形状和方向的影响。

四、活动延伸1. 影子游戏:在户外进行影子游戏,让幼儿尝试用手做出不同的形状,观察影子的变化。

2. 日常观察: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影子变化。

五、注意事项1. 进行实验时,要确保光线充足,但不要直接照射幼儿的眼睛。

2.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深度。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让幼儿在探究影子的变化过程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优质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优质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手册》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影子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观察和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的现象,掌握影子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因,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积木等)、白纸、画笔、剪刀。

2. 学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白纸、画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物体,用手电筒照射,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看到这个物体的影子了吗?影子是什么形状的?”(2)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的不透明物体,观察影子的形状。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的。

(2)讲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

(2)让幼儿用画笔和剪刀,将观察到的影子剪下来,贴在白纸上。

(2)提问:“如果光源改变了,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因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3. 实践活动:观察影子并剪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体,当光线照射时,它们的影子是什么形状的?2. 答案:影子形状与物体形状相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影子产生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察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线与物体的关系。

2.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想象力。

3.通过试验活动,了解阴影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重点:1.察看和描述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

2.了解阴影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难点:1.发觉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的阴影变化,培育察看力和想象力。

2.能够理解阴影的形成原理,把握影子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相机、光源、稳定物体,黑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环节老师通过举例调动同学的喜好,比如:“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在晒太阳的时候发觉过本身的影子?”;“有没有注意到阳光照射下,妈妈房间的桌子上会有影子?”;“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Step2. 活动1:察看影子的变化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察看室内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阴影,如关闭窗户、打开窗户、开关灯光等。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物体,如球,用手示范其阴影的变化,引导幼儿察看球的不同位置所形成的阴影及大小。

3.老师让幼儿分别站在窗户的不同角度察看,发觉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阴影是如何变化的。

4.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试验,让不同形状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产生阴影,察看阴影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Step3. 活动2:制作影子图1.老师发给每位幼儿黑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用黑笔描出物体的外形,再用彩色笔描出影子的颜色,形成影子图。

2.老师让幼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察看、制作影子图,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Step4. 活动3:拍摄影子变化视频1.老师将物体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将光源固定在一个角度,让幼儿用相机拍摄不同时间下物体的影子变化,制作成视频。

2.老师让幼儿察看、讨论视频中的影子变化规律,如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变化。

3.老师和幼儿一起赏识成果,并共享彼此的察看和发觉。

Step5. 总结和评价老师让幼儿回答问题,总结影子变化的规律,如影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都受物体形状和光照方向的影响,大小变化与距离的远近有关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背景本节课是大班科学课《影子的变化》。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2.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帮助幼儿发现影子和物体位置的关系;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PPT或投影仪;2.本节课实验所需的物品:阳光、黑色卡纸、同形同色的图形物体、墨镜等。

教学过程1.导入:引发幼儿兴趣,通过问问题开启本节课程。

问题1:为什么有了阳光,地上或墙上会出现影子呢?你们能看到什么?鼓励幼儿发言,引导幼儿探索。

2.观察影子:通过观察、发现和描述,让幼儿更好地感知影子。

(1)PPT展示不同时段观察到的影子,让幼儿看到影子的变化;(2)观察影子时要注意什么?鼓励幼儿尽可能多地发现影子的特征和变化。

3.影子的实验:让幼儿亲自参与实验,自主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

(1)用黑色卡纸制成中心有洞的圆形或其他图形,放到阳光下,观察所形成的影子(当幼儿很熟悉后可以用其他图形物体代替卡纸)。

(2)使用阳光对影子进行调整,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例如在影子中放入其他的物体、改变阳光的角度、加一层墨镜等等。

问题2: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鼓励幼儿发言,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结果。

4.操作实践:让幼儿自己操作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影子的认识。

(1)幼儿自己带上手环,在实验区进行操作,并进行同伴合作实验;(2)互相观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5.反思:回顾本节课,让幼儿自己总结、思考。

(1)通过提问的形式,鼓励幼儿进行反思;(2)评价课堂效果,并指导幼儿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操作实践、合作教学等,让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引导和管理,特别是在实验环节,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和规范操作。

最后,通过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总结经验,完善授课效果。

影子的变化大班科学教案

影子的变化大班科学教案

影子的变化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的第三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影子的形成、影子与光源的关系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如何形成的,知道影子和光源之间的关系。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幼儿能够掌握影子变化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子变化的规律。

重点:影子与光源的关系,以及影子的形成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物品(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在室内关灯,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物品在不同角度光源下的影子变化。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影子与光源角度的关系。

(2)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摆出不同姿势,观察影子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3. 影子变化的规律4. 影子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关于影子变化的观察记录表。

答案:记录表包括日期、时间、光源角度、物品形状、影子形状等内容。

2. 作业题目:用身体摆出不同姿势,观察影子变化,并与同伴分享。

答案:幼儿需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变化的规律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并记录影子变化,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探索影子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了解影子形成原理和影子与光源关系的掌握。

2. 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环节。

3. 教学难点:影子变化规律的掌握。

大班科学教案:记录影子的变化(通用10篇)

大班科学教案:记录影子的变化(通用10篇)

大班科学教案:记录影子的变化(通用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记录影子的变化(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到你!大班科学教案:记录影子的变化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时段影子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线有关。

2、能有始有终做好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粉笔等。

活动过程:1.、观察上午的人影:教师带领幼儿到操场上,幼儿两两组合,选择一个地方站立,用粉笔画下对方的人影,并在人影旁边写上两人的名字。

教师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记录人影的任务。

2、观察中午的人影:记录的方法同上午。

幼儿在上午记录的人影旁边记录中午的人影,并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

——“你们有没有发现中午的影子和上午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幼儿讨论,教师倾听幼儿的解释并进行辅导。

3、观察下午的人影:同样的方法记录下午的人影。

——“为什么三次记录的情况不一样?”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大班科学教案:记录影子的变化篇2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3、知道影子变化与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活动准备: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一个卡通形象标志2、操作材料:几个手电筒、若干个胶水瓶、铅笔、橡皮、积木3、奖牌、奖杯4、课件5、录音机、投影仪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2、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教室,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座位坐下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都看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4、请幼儿猜谜语(看着像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一举一动都学我,我走哪里它跟着)(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实验过程中利用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给小组命名,并进行小组擂台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幼儿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变化的好奇心)二、探索发现1、师引导幼儿小组操作材料进行实验,探索影子的变化2、幼儿小组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①影子能变换方向②影子有时长有时短③影子会动(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三、解决问题1、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1)影子会变换方向,为什么?①师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②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叮当的一天,并回答问题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光照的方向变了,影子的方向就会变(2)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为什么?①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②观看课件——大头儿子旅行记,进一步验证影子的这一变化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线斜方向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长长的,当光线在物体的上方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短短的(3)影子会动,为什么?①请幼儿到屏幕前演示②师放手影课件,幼儿欣赏③幼儿到屏幕前表演手影,并随音乐跳舞,边跳边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④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动影子就会动(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幼儿验证自己实验的正确性,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四、活动延伸影子的作用之一——皮影戏请幼儿观看课件——皮影戏(让幼儿欣赏皮影表演,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五、结束:幼儿随音乐出教室大班科学教案:记录影子的变化篇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使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与变化是与光源的变化有关的。

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变化影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

然而,你是否曾对影子的变化产生过好奇?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影子的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影子。

影子是由于光线被物体遮挡而形成的暗区。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部分光线被物体吸收,而另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反射或折射。

当光线被遮挡时,就形成了影子。

那么,为什么影子会发生变化呢?原因有两个主要因素:光源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

首先,让我们讨论光源的位置对影子的影响。

当光源(通常是太阳)处于较低的位置时,例如早晨或傍晚,光线的角度会较倾斜。

这会导致物体的影子变长。

这是因为光线需要经过更长的距离才能达到地面,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早晨和傍晚的影子较长。

与此相反,当光源处于较高的位置时,例如中午,光线的角度较为垂直。

这会导致物体的影子较短。

光线无需经过太长的距离就能达到地面,因此形成的影子较为短暂。

除了光源的位置,物体自身的位置和形状也会影响影子的变化。

当物体位于垂直于光线方向的位置时,其影子变得最长。

这是因为光线从一个较长的距离上接触到物体,从而产生长影子。

当物体位于光线上方或下方时,它会产生较短的影子。

这是因为相对于光线而言,物体不再横向或纵向延伸,所以它的影子也会相应地变得更短。

此外,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影子的变化。

如果物体表面有凸起或凹陷的区域,那么这些不规则的部分会改变光线的路径,从而导致形成的影子与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多个影子的现象。

这是因为光线可以经过多个物体的反射和折射,从而形成多个影子。

例如,在阳光照射下,我们站在一个树木周围,可能会看到我们的身体投射出一个主要的影子,而树叶也会产生一些零散的小影子。

总结一下,影子的变化取决于光源的位置和物体自身的位置和形状。

光源位置不同会导致影子的长度变化,物体位置的不同会导致影子的位置变化,物体形状的不同会导致影子形状的变化。

通过观察和思考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线的传播和物体对光的干扰。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化的影子》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化的影子》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化的影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会变化的影子”。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发现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影子与光线的关系,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板、画笔、剪刀、卡片、尺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物体,让幼儿观察地面上产生的影子,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手电筒照射卡片,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4. 影子探索(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通过改变光线方向、物体形状等方法,观察影子的变化,发现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5. 影子创意画(10分钟)幼儿利用画纸、彩笔等材料,创作出有创意的影子画。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图2. 影子与光线的关系表格3. 幼儿影子创意画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影子观察记录请幼儿在家中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影子的变化,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

答案示例:时间:下午5点光线:阳光物体:玩具汽车影子长度:10厘米2. 作业题目:影子创意画请幼儿利用家中物品,创作一幅影子画,并描述画面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观察和描述影子特点的能力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1)组织户外影子探索活动,让幼儿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影子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含反思教案名称:《影子的变化》教案类型:综合活动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2.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变化;3.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变化;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2.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光源;3.纸笔;4.摄像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次学习的内容,即光线的传播和光源的种类。

2.提问:你见过影子吗?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请观察周围是否有物体的影子。

步骤二:新课讲解(10分钟)1.展示PPT幻灯片,简单向学生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

2.解释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3.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影子,并提问:光源的位置和光线的强度对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影响?步骤三:实践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形状的物体和一个光源。

2.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的影子变化,包括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3.学生回到教室,归纳总结各组实验的结果,并和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

步骤四:总结归纳(10分钟)1.邀请学生上台分享各组的实验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与光源的位置和光线的强度有关。

3.与学生讨论:有哪些物体不会产生影子?为什么?步骤五:反思(5分钟)1.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实践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2.学生进行互动反思:小组间交流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对比各组的实验结果,是否有不同之处?为什么?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活动,比如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变化,尝试用光线遮挡物体,等等。

《变化的影子》大班教案

《变化的影子》大班教案

《变化的影子》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影子的产生和变化2.影子与光的关系3.制作影子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2.教学难点:制作影子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产生的呢?2.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影子的产生过程。

请小朋友们拿一张白纸,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纸上出现的影子。

师:谁能告诉我,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幼: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形成了影子。

3.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师:那我们来探讨一下,影子与光有什么关系呢?幼1:光越强,影子越清晰。

幼2:光越弱,影子越模糊。

4.制作影子游戏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影子游戏。

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用手电筒照射另一个代表,让另一个代表在墙上做出各种影子的造型。

师:哪个小组的影子造型最有创意,影子最有趣,就可以获得小奖品哦!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了解了影子与光的关系。

那么,你们觉得影子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幼1:影子可以用来测量身高。

幼2:影子可以用来做皮影戏。

师:很好,影子确实有很多有趣的应用。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关于影子的奥秘。

五、作业1.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影子的应用,记录下来,明天分享给全班同学。

2.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影子创意作品,下节课展示给大家。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让幼儿了解了影子与光的关系,培养了观察和探究能力。

在制作影子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管理。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影子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影子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影子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影子的定义和形成原理2.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3.影子的变化和影响因素4.影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准备1.教具:手电筒、不同形状的物体(如三角形、圆形、方形等)、白纸、画笔、尺子。

2.场地:室内光线较暗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在哪里见过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

2.影子的定义和形成原理(5分钟)讲解影子的定义,即光线照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形成的阴暗部分。

通过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过程。

3.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光源(如手电筒、台灯等)和不同物体(如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对影子的影响。

引导幼儿总结出: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物体越靠近光源,影子越清晰。

4.影子的变化和影响因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如改变光源的角度、物体的形状等,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5.影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分钟)讲解影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影、皮影戏等。

让幼儿了解到影子不仅可以带来乐趣,还可以传递信息。

6.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

引导幼儿思考:影子还可以有哪些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精神。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影子的认识和理解。

2.评价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对影子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

4.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影子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了解和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

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光和影子产生之间的联系,体验光、遮挡物与影子的位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乐意探究影子产生及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了解光和影子产生之间的联系。

2.活动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光、遮挡物与影子的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1.学具:幼儿制作好的游戏卡“会变的我”每人一个、手电筒每人一个、铅笔橡皮每人一套、小盆九个。

2.教具:制作好的“会变的我”卡片、舞曲音乐。

3.课件:手影游戏《变变变》。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观看课件《变变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片段,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来表演的?)二、基本部分1.幼儿玩手影游戏,教师引导其发现“出现影子需要的条件”:光、遮挡物(挡光的物体)、屏(墙壁、地面或其它物体)。

教师提问:“影子哪去了?”(为什么不清晰了)—需要光源。

“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发光的物体?”(自己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举例让幼儿理解“遮挡物、屏”。

2.教师小结:影子从哪里来。

(光线投射到遮挡物上,光线被遮挡,形成阴影,就产生了影子)3.操作探索:光、物体与影子的位置关系。

教师: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想快快长大成为大人,有些小朋友呢还想再做一回小宝宝,有些小朋友想让自己神奇的变来变去,那今天老师想了个办法来满足大家的愿望,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会变的我”。

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我自己”这张卡片,等一下请每位小朋友拿一支手电筒,试一试卡片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它的影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当老师拍手时,请大家停止活动面向老师坐。

①幼儿自由进行“会变的我”游戏,讨论发现影子大小的变化。

教师小结:当我们改变了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影子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

②幼儿再次进行“会变的我”游戏,探索发现光源、遮挡物与影子的位置关系。

教师: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请大家观察,当卡片的位置不动,我们不断改变手电筒位置的时候,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小结:卡片不动,当光源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影子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影子的变化》,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在物体背后形成的阴影;2. 探索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变化规律;3. 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说出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在物体背后形成的阴影;2. 使学生能够观察到影子的方向和大小随光线和物体的变化而变化;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在物体背后形成的阴影;观察到影子的方向和大小随光线和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手电筒、玩具、卡片等。

学具:每人一个手电筒、玩具或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着手电筒和玩具或卡片,在教室里自由探索影子的形成。

引导学生发现,当手电筒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背后就会形成影子。

2. 讲解与示范:通过PPT展示影子的形成原理,讲解光线、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影子的方向和大小随光线和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拿着手电筒和玩具或卡片,尝试改变光线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玩具或卡片,探讨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在物体背后形成的阴影。

影子的方向和大小随光线和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你今天学到的关于影子的知识。

答案:今天我学到,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在物体背后形成的阴影。

影子的方向和大小随光线和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2. 请用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下面这两个问题:问题1:为什么早上太阳出来的地方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子?问题2:为什么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物体的影子会变得很短?答案:问题1:早上太阳出来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影子,是因为太阳的位置很低,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很大。

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自然科学现象)

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自然科学现象)

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自然科学现象)活动目标:1.探究影子有趣的变化,感知光、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2.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对影子的变化感兴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影子的形成以及影子的变化。

2.材料准备:手电筒、动物玩偶、记录表。

3.环境创设: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记录表整理、布置成展板。

活动指导一、结合前期游戏的记录引发谈话,激发幼儿探究影子变化的兴趣。

1.引导语:我们和影子做游戏的时候,影子会变吗?怎么变?二、师幼共同玩游戏“会变的影子”,感受光、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1.引导幼儿猜想:影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呢?2.幼儿玩游戏,观察、记录影子的变化,感知光、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三、交流讨论,重点了解幼儿对影子变化原因的想法。

1.引导语:(1)你们玩影子游戏的时候发现影子有哪些变化?(2)为什么玩偶的影子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又在旁边呢?(3)怎么做能够让影子会变大变小、变长变短呢?(4)什么时候影子看起来很明显,什么时候看起来比较模糊?(5)这些变化和什么有关系?2.通过图画或符号梳理小结。

影子的方向会变:光在左边时,影子在右边;光在右边时,影子在左边;光在前时,影子在后;光在后时,影子在前。

影子的方向和光的方向是相反的。

影子的长短会变:光斜着照的时候影子较长;光直射时,影子较短。

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的长短也会改变。

影子的大小会变:当光比较远时,影子就变得很模糊,看上去比较小;光比较近时,影子就变得清晰,看上去比较大;光晃动时,影子也会动,好像在跳舞。

影子的明暗会变:光线不同,照出的影子就不一样,强光照出的影子明显,而弱光照出的影子比较暗淡。

、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晚上在灯下观察影子的变化、玩手影游戏,积累更丰富的光影经验。

主要优缺点:符合大班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收集数据,对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探索,认真思考,主动参与其中,学会与其他小伙伴合作完成等目标要求。

《会变化的影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会变化的影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会变化的影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影子的基本特征,知道影子与光的关系。

2.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手电筒、各种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白纸、绳子、夹子等。

2.环境准备: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保证幼儿安全。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手电筒有什么作用吗?它发出的光线照在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二)基本环节1.观察影子(1)教师将手电筒照在白纸上,引导幼儿观察白纸上的影子。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让幼儿自己操作手电筒,观察影子的变化。

2.实验探索(1)教师将手电筒放在不同位置,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2)教师提问:你们发现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影子的大小有什么变化?(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让幼儿自己操作手电筒,观察影子的变化。

(2)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影子与光有什么关系?4.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影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影子知识。

(2)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手电筒,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尽可能多的影子。

(三)结束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探索影子的奥秘。

2.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影子,并记录下来。

六、活动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教师反思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幼儿对影子知识的掌握情况。

3.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后续教学计划,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重点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对话示例: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影子吗?对了,因为有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影子的变化》,主要内容涵盖了对影子概念的引入,影子的产生、变化及其与光线角度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影子在不同情况下的形态变化,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形成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影子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的形态变化。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光线角度变化对影子形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手电筒、玩具、教学卡片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玩具,用来观察和记录影子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影子的概念,让孩子们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形成的。

2. 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实验,观察影子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的形态变化。

并和同学们分享。

4.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思考光线角度变化对影子形态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影子的概念、影子产生的原因、光线角度变化对影子形态的影响等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自己的玩具观察和记录影子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的形态变化,并画下来。

答案:孩子们的作业应该包括对影子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形态变化的观察记录和绘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到户外进行影子游戏的实践,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探索影子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光线角度变化对影子形态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影子的概念,让孩子们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形成的。

2. 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实验,观察影子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的形态变化。

大班教案 影子的变化

大班教案 影子的变化

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教案标题:大班教案影子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实践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灯光、实验用具(如纸板、玩具、墨水等)。

2. 教材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或故事书,以引起学生对影子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影子的形成原理,引起学生对影子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影子是由光线遇到物体后产生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光线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利用灯光和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影子的形成过程。

4.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影子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6.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对影子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影子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讨论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影子实验,与家长分享实验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影子创意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学生对影子的理解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计划《影子的变
化》
《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01003010适用于大班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它促进儿童之间的协商与合作,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促进儿童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并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过来看看幼儿园班。

科学《影子的变化》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而有兴趣地探索阴影的产生和变化,以使儿童的阴影的发现和产生与光源的变化有关。

2.促进幼儿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并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3.引导幼儿了解阴影在生活中的使用,并丰富他们对阴影的理解。

活动准备: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手电筒,一些小玩具和圆柱形的木头,每人一张记录卡,每人一个记号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4.测试孩子的反应能力并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有趣,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学习知识。

活动程序:
一,手影游戏导入:猜小动物
第二,阴影的产生。

1.第一次手术观察:孩子们使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阴影实验,以探索光线,物体和阴影之间的关系。

2.交流:您如何帮助物体找到阴影?
指导孩子:打开手电筒,板上有光-没有阴影,让光线照在阴影上-阴影出现在板上,关闭手电筒-板上没有阴影。

3.总结:因为有光,所以物体挡住了光,所以有阴影。

4.讨论:生活中还能发出什么其他光?
5,总结:生活中的阳光,月光,光和火都能显示物体的阴影。

三,影子的变化
1.提供多媒体课件,向儿童展示他们生活中的影子图片。

当您看着孩子时,您会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光源?
2.交流:您发现这些生活中的阴影是一样的吗?
3,总结:阴影很大,有些很小,形状各异。

4,第二次操作观察:指导孩子从不同方向拍照,并找出阴影变化的方向和大小。

5.交流:您的影子如何变化?
6.总结:灯光在左边,阴影在右边;灯在右边,阴影在左边:灯在亮,阴影很小;光线在侧面,阴影很大。

7.第三条操作记录:让我们再试一次并记录您的测试结果。

8.评论记录卡。

第四,使用阴影。

1.交流:您知道生活中阴影的用途是什么?
2.总结:人们以阴影为原则发明了电影。

该项目使用高层建筑的阴影来计算高层建筑的高度;科学家利用山的阴影来计算山的高度。

艺术家用阴影原理发明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皮影戏。

3.讨论:阴影给生活带来了什么不便?
4.引入无影灯:在医院中,如果医生的手术中有阴影,会使它们不可见,并发生医疗事故。

因此,他们向科学家寻求帮助。

科学家发明了无影灯。

不再。

活动额外资讯:
向父母和老师学习无影灯的原理。

小百科全书:阴影是一种光学现象。

由于物体遮挡了光的传播,因此我们经常说阴影是无法通过不透明物体形成的较暗区域。

分为阴影,半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