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验收及管理
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
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前言原材料是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1. 原材料验收的目的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求,杜绝次品料、假冒伪劣材料的进厂。
2. 原材料验收的原则(1)合法合规:所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且在正规的供应商处购买。
(2)质量保证:所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求。
(3)标识齐全: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和标签,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4)环保可持续:原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原材料验收的程序(1)采购申请: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填写原材料采购申请。
(2)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进行报价谈判。
(3)采购合同:确定供应商后,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原材料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等相关内容。
(4)原材料验收: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员根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入库,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退回供应商。
4. 验收标准(1)外观检查:原材料应具有正常的外观特征,如无明显破损、污染等情况。
(2)数量匹配:验收员应按照采购合同规定的数量进行核对,确保数量与规定相符。
(3)质量把关: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生产要求。
(4)标识核实:验证原材料的标识和标签是否完整,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5. 不合格原料的处理对于经过验收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仓库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协商退货或换货事宜。
同时,生产部门应重新调整生产计划,以确保原材料不合格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原材料验收管理流程1. 采购计划生产部门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和需求,提出原材料的采购申请,包括原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等相关信息。
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进行报价谈判及采购合同签订。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文(4篇)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材料使用率,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所有参与建设工程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管理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
第三条材料检查验收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第四条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土建设施材料、电气设备材料、机械设备材料等。
第五条本管理规定的术语解释:1. 建筑材料:用于建筑施工的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沙子等。
2. 土建设施材料:用于土建施工的材料,包括钢筋、砖块、水泥等。
3. 电气设备材料:用于电气设备的材料,包括电缆、继电器、开关等。
4. 机械设备材料:用于机械设备的材料,包括钢材、轴承、齿轮等。
第二章材料检查第六条材料检查应在材料进场前进行,目的在于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条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材料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及时、准确性。
第八条材料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材料标识检查:检查材料是否正确标识,包括材料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等信息。
2. 外观检查:检查材料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无裂缝、变形、破损等现象。
3. 尺寸检查:检查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4. 抗压强度检查:对需要抗压的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 化学成分检查: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成分合格。
6. 其他特殊要求检查:对特殊要求的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查。
第九条材料检查应编制相应的检查记录,记录材料的检查结果、检查人员、检查时间等信息。
第十条材料检查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处理三种情况。
第十一条材料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应尽快与供货方或制造方联系,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退换或更换,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不合格材料进行分类保存,并进行标识。
第三章材料验收第十三条材料验收应在材料进场后进行,目的在于确认材料的质量及时与正确。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流程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流程在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合理的验收与管理流程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风险,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达标。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的流程。
一、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首要环节。
在开始进行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明确所需的材料种类、规格和质量要求,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在材料交付现场时,质检人员应进行验收,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1. 材料检验对于每批次的材料,质检人员应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重量、颜色等方面。
检验结果应与供应商提供的质检报告进行对比,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抽样检测除了全面检验外,质检人员还应从每批次的材料中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例如,对于钢筋材料,可以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对于混凝土材料,则可以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水泥含量测定等。
3. 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包括外观要求、尺寸允许偏差、强度指标等。
验收标准需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一致,确保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数量验收数量验收是确保施工现场材料供应的充足性和合理性的关键环节。
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采购之前,应制定详细的物料清单,并与供应商共同确认采购数量。
1. 供应商交货单供应商在交付材料时,应同时提供交货单,该单据上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批次、数量等关键信息。
施工单位应与交货单进行核对,确保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与所购买的材料一致。
2. 材料登记施工单位应对每一批次的材料进行登记,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批次、数量等信息。
登记后的材料应妥善保管,并在需要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查找和调用。
3. 库存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材料库存管理制度,定期清点库存,记录入库和出库的数量,及时补充不足的物料,并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以免造成资金浪费和仓储困扰。
三、追溯管理追溯管理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施工单位应做好材料的追溯工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到原材料的来源和批次。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1. 验收前准备- 确定现场材料验收的标准和要求,以及验收的时间和地点。
- 与供应商协商材料的交付方式和时间,确保材料的及时交付。
- 准备验收记录表格,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信息。
2. 材料验收- 按照验收标准逐一检查材料,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 根据验收记录表对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进行详细记录。
-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更换或修复。
3. 材料入库管理- 将验收合格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入库,按照分类、规格和数量进行标识和管理。
- 制定入库登记表格,记录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并贴上相应的标签或编号。
- 对入库材料进行仓库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整理,确保材料的安全和完好。
- 在入库管理中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材料的使用顺序。
4. 材料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计划和需要,及时领取和使用合格的材料。
- 在使用前要进行材料的核查和确认,确保质量和规格的符合要求。
- 对于使用过的材料,要及时清理和整理,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5. 材料报废处理- 对于验收不合格或过期的材料,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进行处理或退换。
- 对于无法退换的材料,要按照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6. 相关记录和报告- 对于材料验收和入库管理的所有过程和结果,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 定期编制材料验收和入库管理的报告,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
以上是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的一般办法,具体操作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原材料质量验收管理规范
原材料质量验收管理规范一、引言原材料是产品制造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原材料质量验收管理体系。
本规范旨在指导企业进行原材料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合格原材料的选用,并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验收标准1.原材料的质量验收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内部标准。
2.原材料的质量验收标准包括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限度等方面的指标。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并确保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验收流程1.原材料验收应由专门的质量控制人员负责,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
2.验收流程主要包括取样、实验室测试、评定结果等环节。
取样应根据抽样方法和数量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实验室测试应选择可靠的机构进行,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四、质量问题处理1.如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2.处理措施包括:暂停使用受影响的原材料,对已生产或储存的产品进行检查和排查;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要求查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有必要,可选择其他供应商进行替代。
3.处理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究责任和索赔。
五、质量管理持续改进1.制定和执行原材料质量验收管理规范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不断总结验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对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期进行原材料质量验收工作的评估和审查,在发现问题和隐患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验收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总结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原材料质量验收管理体系,企业可以确保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验收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
一、验收规定
1. 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2. 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应由专人负责,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3. 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应在供货单位送货后24小时内进行,验收人员应认真检查材料的品质、数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4. 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应按照材料清单进行,验收人员应核对清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要求。
5. 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应将验收结果填写在验收记录表上,并签字确认。
二、材料入库管理
1. 施工现场材料的入库应按照材料清单进行,入库人员应核对清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要求。
2. 施工现场材料的入库应由专门的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入库前应对材料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材料的完好无损。
3. 施工现场材料的入库应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和存放方式进行,入库人员应将材料放置在指定的区域,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4. 施工现场材料的入库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优先使用早入库的材料。
5. 施工现场材料的入库应及时更新库存信息,库存记录应准确、清晰,并定期进行盘点。
三、材料质量监管
1. 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管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2. 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管应由专门的质检人员进行,质检人员应了解材料的质量特点和检测方法。
3. 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管应在进场验收、入库和使用过程中进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管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对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 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管应定期进行检验和检测,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三篇)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的材料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条材料检查验收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公正、科学、透明。
第四条材料检查验收分为初验和复验两个阶段。
初验是指在材料进场前或进场后进行的一次性的验收工作,主要检查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数量;复验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对材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验收,主要检查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执行情况。
第五条材料检查验收应有专门的检查验收人员,检查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经过规定的培训和考核合格。
第六条材料检查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
第七条对于不符合检查验收要求的材料,应及时进行整改或更换。
第八条在材料检查验收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
第二章初验第九条建设工程材料进场前应进行初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检查材料的质量和外观,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二)检查材料的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条件,确保材料的完好无损;(三)检查材料的数量,确保与采购合同和设计要求一致;(四)检查材料的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确保材料的合格;(五)对于具有危险性的材料,应进行特殊处理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条初验应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十一条初验合格的材料应及时进行验收登记,填写相应的验收表格,并由三方单位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对于初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向供货商提出整改要求,并且限期完成整改。
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初验。
第十三条初验合格的材料可以进入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使用,但仍需经过复验的检查验收。
第三章复验第十四条复验应包括定期复验和不定期复验。
(一)定期复验是指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验收。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三篇)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是一个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项目要求,有效控制材料的供应和使用。
一、验收范围和目的1. 建筑材料:钢材、水泥、砂石等;2. 电气设备:电线、电缆、开关等;3. 室内装饰材料:地板、瓷砖、油漆等。
验收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施工现场的要求,以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工期。
同时,也避免采购到低质量、假冒产品或者数量不足的材料。
二、验收程序1. 材料到货验收:- 检查物料外包装是否完好;- 检查是否与合同要求的品种、规格、数量一致;- 检查产品标志、商标是否齐全且合法;- 检查材料是否有损坏或者质量问题。
2. 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进行验收;- 可以参考已验收过的合格样品。
3. 验收记录:- 对每一批次的材料进行验收记录,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将验收记录存档,并与供应商签署验收合格证明。
4. 不合格品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及时通知供应商退货或重新提供合格品;- 不得将不合格品带入施工现场;- 材料损坏的,需提供损失清单并责令供应商承担相应责任。
5. 材料入库管理:- 按照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存放和保管措施;- 配备专人进行材料的入库、出库登记及盘点;- 做好材料的防火、防盗措施,确保材料的安全性。
三、验收责任1. 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
2.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 相关供应商需提供合格的材料,并负责不合格品的退货和赔偿。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提高材料使用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材料验收管理制度(4篇)
材料验收管理制度(4篇)材料验收管理制度(4篇)1(941字)(1)、材料保管员兼作材料验收员,材料验收时应以收到的《材料清单》所列材料名称、数量进行验收入库,并对入库的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数量超过申请数量者以退回多余数量为原则,但必要时经领导核定审批核准后可以追加采购手续入库。
(2)、材料的验收入库应当在材料回场时当场进行,并开具《入库单》,在材料的入库单上应详细的填写入库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品牌/入库时间/经手人等信息。
且应在入库单上注明采购单号码,以便领导复核,如因数量品质、规格有不符之处应采用暂时入库形式,开具材料暂时入库白条,待完全符合或补齐时再行开具材料入库单,同时收回入库白条,不得先开具材料入库单后补货。
(3)、所有材料入库,必须严格验收,在保证其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实测数量,根据不同材料物件的特性,采取点数、丈量、过磅、量方等方法进行量的验收,禁止估约。
(4)、对大宗材料、高档材料、特殊材料等要及时索要“三证”(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测报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须加盖红章。
对不合格材料的退货也应在入库单中用红笔进行标注,并详细的填写退货的数目、日期及原因。
(5)、入库单应一式三联。
一联交于财务,以便于核查材料入库时数量和购买时数量有无异议。
一联交于采购人员,并和同材料的发票一起作为材料款的报销凭证。
最后一联应有仓库保管人员留挡备查。
(6)、因材料数量较大或因包装关系,一时无法将应验收的材料验收的,可以先将包装的个数、重量或数量,包装情形等作预备验收,待后认真清理后再行正式验收,必要时在出库中再行对照后验收。
(7)、材料入库后,各级主管领导或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对入库材料进行复验,如发现与入库情况不符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员赔偿。
(8)、对于不能入库的材料如周转架料、钢材、木材、砂、石、砌块、土建用的装饰材料等物资材料的进场验收必须由仓管员和所使用该材料的施工班组指定人员二方共同参与点验并在送货单上签字,每批供货完成后据此验收依据一次性直接由工长开出限额领料单拨料给施工班组。
原材料入厂验收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原材料入厂验收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入厂验收工作。
三、职责1.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订货和供应商的管理。
2.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原材料的检验和验收。
3. 物流部门负责原材料的运输和保管。
4. 生产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领用和生产。
四、原材料验收流程1. 采购部门在签订采购合同前,应对供应商进行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2. 采购部门在收到供应商的送货通知后,应提前通知质量检验部门和物流部门做好验收准备。
3. 质量检验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和检验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4. 物流部门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原材料数量、包装完好、标识清晰等。
5. 质量检验部门和物流部门共同对原材料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
6. 验收合格的原材料由物流部门负责入库保管;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由质量检验部门通知采购部门处理。
五、原材料验收标准1. 外观检查:原材料应无破损、无锈蚀、无污染,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2. 数量检查:实际收货数量应与采购合同规定数量相符。
3. 检验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内部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六、验收记录1. 验收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原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供应商、生产日期、检验结果、验收日期、验收人员等。
2. 验收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3. 验收记录应妥善保管,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
七、不合格原材料处理1. 对于不合格原材料,质量检验部门应立即通知采购部门。
2.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协商,要求退货或更换。
3. 对于无法退货或更换的原材料,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八、监督检查1.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原材料入厂验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验收人员的业务水平。
3.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原材料验收记录进行抽查,确保验收工作的规范性。
一、材料进场验收管理流程
一、材料进场验收管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现代社会中,材料进场验收管理流程对于各个行业的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4篇)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旨在规范和规范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安全和施工质量。
一、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1.建议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2.建设工程材料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3.建议工程材料应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和检测设备。
4.建议工程材料应具有相应的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明。
二、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程序:1.材料检查:对建设工程材料进行外观、尺寸、质量等方面的检查,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2.材料试验:对建设工程材料进行理化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试验。
3.材料鉴定:对建设工程材料的合格性进行鉴定,并出具相应的鉴定报告。
4.材料验收:对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试验和鉴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决定是否予以验收。
5.验收记录:对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好档案保存。
三、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责任:1.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检查验收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
2.建设单位应组织对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监理单位应根据合同要求,对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对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以上是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的基本要求、程序和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实施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2)1、建设工程材料(包括钢材、工厂配置的钢制卷管、钢筋、焊条、高强螺栓、烟囱用耐酸胶泥、水泥、黄砂、石子、商品砼、预制砼构件、墙体材料和管道、门窗、防水材料等)的质量,对确保电厂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十分重视,按各方相应的职责和责任层层把关。
2、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商应当采购具有生产许可证或者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的建设工程材料;应当采购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的建设工程材料;如果工程设计对建设工程材料的使用有配套要求的,应当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套材料。
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内容
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规范原材料验收管理工作,保障公司生产安全、质量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原材料验收的生产部门。
三、原材料验收流程1. 产品订单验收(1)接到物料订单后,首先需对订单进行核对,确保订单信息与实际需要整合一致。
(2)对于新供应商的订单,需对其供应商资质进行全面核查。
2. 原材料到货验收(1)供应商送达原材料后,由物流部门进行货物签收。
(2)厂内仓库收到货物后,需按照订单要求进行检验,包括数量、规格、质量等。
(3)对于易腐败、易变质的原材料,需按规定时间内及时验收。
3. 验收标准(1)数量验收:检查货物数量与订单数量是否一致。
(2)规格验收:检查货物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质量验收:对货物外观、气味、颜色、形状等进行详细检查,确保货物符合质量标准。
4. 验收记录(1)对每批验收的原材料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货物名称、数量、规格、质量检验情况等内容。
(2)在验收记录上需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保证验收数据的真实性。
5. 异常处理(1)如果发现原材料不符合验收标准时,需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汇报给上级领导。
(2)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包括退货、报废、整改等。
6. 质量追溯和反馈(1)对于通过验收的原材料,需要对其进行追溯,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
(2)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情况进行反馈,及时做好相应的调整和纠正措施。
四、相关责任1. 供应商责任(1)供应商需严格按照订单要求供货,确保货物数量、质量及时到达。
(2)对于质量问题的货物,供应商需要积极配合公司协调处理。
2. 物流部门责任(1)进行货物签收时需认真核对货物数量及相关信息。
(2)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3. 仓库管理部门责任(1)核对收货合同、发货单、装卸单等货源资料,确保无误后再收货入库。
(2)仓库管理员需对入库货物进行保管,确保货物质量不受损害。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制度背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特制定本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工程项目,所有涉及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遵守该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制度内容1. 材料验收管理责任1.1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监督工程材料的验收工作。
1.2 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门的验收人员负责具体的材料验收工作。
1.3 材料供应商应当对提供的材料质量进行自检,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或合格证明。
2. 材料验收流程2.1 材料进场前检查(1)验收人员应提前了解材料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规定,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验收人员应对材料提供的货运单据以及检测报告进行核对,确保材料符合批次和数量。
(3)对于易受潮、易挤压或易受其他外力影响的材料,验收人员应当进行特殊处理。
2.2 材料验收(1)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材料无损坏、无错位等情况。
(2)对材料进行尺寸检查,确保材料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3 材料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应当在验收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等信息。
(2)验收记录应当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留存备查。
三、验收管理制度执行1. 项目经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验收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并对验收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2.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经理的要求配合验收工作,并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 材料供应商应当加强质量管理,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
对于因质量问题而被退货的材料,供应商应当负责瑕疵品的处置和相应的赔偿。
4. 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项目经理应当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验。
四、验收流程优化1. 针对项目特点和要求,可以制定特定的验收流程和标准,提高验收效率和准确度。
2. 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验收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模版(3篇)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内容包括材料验收的范围和程序、合格材料的入库管理、不合格材料的处理等。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制度,并将该制度送审批部门备案。
第二章材料验收第五条材料验收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设备、机械、工具、用品等。
第六条材料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第七条材料验收程序如下:(一)材料验收应由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
(二)验收前,验收人员应对材料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查阅材料技术资料和验收标准。
(三)验收人员应准备验收记录表,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材料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质检报告等。
(四)验收人员应在材料到达现场后,按照验收标准对材料进行检查。
如发现不合格情况,应立即通知供货方。
(五)验收人员对合格材料应及时出具材料验收单,加盖单位公章和项目负责人签名。
第八条合格材料验收单上应包括以下内容:材料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质检报告等。
第九条若经验收人员确认材料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货方,同时将不合格材料隔离妥善保管,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监理单位或业主代表有权对材料验收进行检查和抽查。
第三章材料入库管理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材料入库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十二条入库操作应按照材料验收单和相关单据进行,保证材料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入库操作应分区域、分品种进行,保证材料分类明确、易于管理。
第十四条入库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定期对库存情况进行盘点。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对库存材料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特殊材料的管理和保管,确保特殊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制定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工程材料的验收流程,确保所有进场材料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供应商。
二、管理责任1.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材料验收工作,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验收过程,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标准的材料,并协助完成验收工作。
三、验收程序(一)材料进场前准备1. 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材料预计进场时间。
2. 供应商需提供材料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
(二)初步验收1. 材料到场后,施工单位应对材料的外观、规格进行初步检查。
2. 如发现明显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记录在案。
(三)质量检验1. 对关键材料和难以通过外观判断的材料,应进行抽样检测。
2. 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
(四)正式验收1. 根据检测结果,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确认材料是否合格。
2. 合格的材料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需退场或替换。
(五)记录与归档1. 所有验收活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材料批次、检测结果、参与人员等。
2. 相关记录应整理归档,作为日后查询和追溯的依据。
四、异常处理1. 对于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2. 若供应商无法及时处理,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五、监督与考核1.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材料验收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验收规定的行为,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变更,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流程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流程一、引言在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验收以及合理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的流程,旨在帮助施工单位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二、材料验收流程1. 材料到货前的准备工作在材料到货之前,施工单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材料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标准和流程。
- 指定专人负责材料验收工作,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 搭建材料临时存放区域,保证材料有序、清晰地摆放。
- 准备验收所需的测量、检测设备和工具等。
2. 材料到货验收材料到货后,施工单位需按照验收计划进行验收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是否有破损、变形、锈蚀等情况。
- 进行数量核对,确保与订货数量一致。
- 对材料的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进行核实,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 进行抽样检测,对于需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的材料,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取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测试。
- 对于涉及安全的材料,如起重机械、消防设施等,需由专业验收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和验收。
3. 材料验收记录在进行材料验收时,施工单位需要详细记录每次验收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批号等基本信息。
- 到货数量、实际使用数量、剩余数量等。
- 外观检查结果,如有破损、变形等,需记录具体情况。
- 抽样检测结果,包括测试数值和测试标准。
- 验收人员签字、验收日期等。
三、材料管理流程1. 材料分类与存放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施工单位需对材料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存放措施。
一般可分为易燃易爆、化学品、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多个类别。
对于易燃易爆材料和化学品,应进行单独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2. 材料清单管理施工单位需建立材料清单,明确每一类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并进行动态管理。
随着工程进展,材料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化,需要及时更新清单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要点
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与管理要点一、材料验收前的准备工作材料验收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进行材料验收之前,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应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制度,确定可靠的供应商。
同时,应明确材料采购的方式和标准,包括品牌、规格、数量等。
其次,施工单位应编制材料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时间、地点和验收人员,从而保证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验收人员,熟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最后,施工单位应做好验收记录的准备。
制定材料验收记录表,记录每次验收的材料名称、数量、日期、验收标准等信息,以备后续管理和追溯。
二、材料验收的过程和标准材料验收的过程主要分为初验、复验和终验三个环节。
初验是指材料进场后的最初验收工作,复验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再次核实,终验则是在工程完工前对材料进行最终检查。
在进行初验时,应重点检查材料的标识和质量。
材料的包装上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名称、品牌、规格、批号等。
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需求。
复验的重点是检查材料的使用和安装情况。
从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出发,对材料的尺寸、形状、颜色等进行复核,确保与设计一致。
同时,对材料的连接、固定、支撑等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终验时,应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测。
通过试验、抽检等方式,检查材料的强度、硬度、耐久性等物理性能,保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同时,对材料的外观、色泽、装饰性等进行全面审查。
三、材料验收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材料验收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验收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辨别能力。
对于特殊材料或重要部位的材料,应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验收,确保验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其次,验收人员应全面了解施工合同或技术协议中对材料要求的规定。
只有明确了材料的要求,才能准确评估材料的合格与否。
第三,对于样品或抽查的材料,应保留足够的样品,以备日后的检测或鉴定需要。
材料的验收及管理
材料的验收及管理材料的验收及管理是指对采购的各类材料进行检验、验收,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等方面的判断和控制。
合理的材料验收及管理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控制。
下面是对材料的验收及管理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材料验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采购的材料符合项目的需求和规格要求。
验收应该在货物到达现场之后立即进行。
检验人员应仔细检查货物的数量、质量和包装是否与采购合同的规定相符。
如果存在数量、质量或包装问题,应及时向供应商提出异议,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可以采取不同的验收方法。
对于标准化的材料,可以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进行。
对于成批次的非标准材料,应对每批次进行全面的检验。
对于易变质的材料,如食品、药品等,应严格按照贮存条件进行检验,并出具相应的质量检验证书。
在材料验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供应商的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与其共同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对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可以进行质量信用评估,并按照信用等级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材料的管理是指对采购的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和使用。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流程,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制度和流程应明确材料的接收、入库、出库、使用和报废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
其次,材料的存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材料应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库房中,根据材料的特性合理进行分类、分区和储存。
同时,要做好防潮、防尘、防腐等措施,保证材料的品质不受到损害。
材料的出库和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出库时应有相关的手续和记录,并经过审批。
材料的使用应按照项目的需求和计划进行,避免浪费和滥用。
对于过期或损坏的材料,应及时报废或退换。
报废材料的处理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员的伤害。
最后,材料的验收及管理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和改进。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与供应商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提高材料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施工材料验收与管理
施工现场施工材料验收与管理在施工现场中,材料的验收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施工现场施工材料的验收与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施工材料验收流程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需编制材料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时间、方法、标准等,并将计划提交给监理单位进行审批。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提前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设备和验收人员。
2. 材料送检施工单位按照材料验收计划,将待验收的材料送交给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检测单位根据相关标准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
3. 材料检验验收人员根据检测报告对材料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外观质量、技术性能、规格尺寸等方面的检查。
同时,还需对材料的包装、运输过程进行评估,确保材料没有破损、混凝土没有结块等问题。
4. 验收合格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验收人员将签字确认,并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
同时,还需将合格材料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人员使用。
5. 验收不合格如果材料不符合标准要求,验收人员将在验收记录表中标注不合格,并通知供货单位整改或更换材料。
同时,还需将不合格材料进行标识,以免误用。
二、施工材料管理1. 材料库房管理施工单位需建立专门的材料库房,对进场的材料进行统一的储存和管理。
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材料应按照类型、规格等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清点和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进场材料登记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时,需对每批材料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
通过登记,可以实时掌握材料的进场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3. 材料使用计划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制定材料使用计划。
计划包括材料的使用数量、使用时间、使用部位等信息,以便及时调拨和使用材料。
4. 材料追溯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材料,施工单位应建立追溯管理制度。
通过对材料的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进行记录,可以追踪到每一批材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为质量监控和事后处理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的验收及管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严格执行公司标准工作程序,健全施工现场(以下简称现场)材料收、保、发程序,完善账目手续,明确职责,堵塞漏洞,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最终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属项目部及在公司承担施工任务的劳务分包方的现场材料管理。
3、术语和定义采用GB/T 19001-2000、GB/T 24001-1996、GB/T 28001-2000标准,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及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分公司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规定,分公司材料组负责督促、检查物资验收单位对物资的验收、保管、发放。
现场材料员1)现场材料员负责对进场物资进行质量和数量验收、标识,并对规定复检的物资取样送检。
2)现场材料员负责对复检不合格物资信息的传递,参与处置并保存资料,编制台账。
3)现场材料员负责编制进场物资的原始记录、台账、发放记录、统计报表。
4)现场材料员负责对分包单位自行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5、程序材料验收验收是使用有关手段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数量进行检验和办理验收的过程,是现场材料管理的首要环节,包括验收准备、核对凭证单附件、质量和数量检验、办理验收手续及遗留问题的处理。
验收准备材料进场前必须作好各项验收准备,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为下步的材料堆放、保管创造良好条件,验收包括场地和设施准备、苫垫物品准备及验收计量器具和有关资料的准备。
在材料进场前,根据用料计划、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存料场地及设施准备,场地应平整,并按需要建棚建库。
对进场露天存放需要苫垫的材料,应做好苫垫材料的准备,确保验收后的材料能妥善保管,避免损坏变质。
根据材料计量需要,在材料进场前配齐所需的计量器具,确保验收计量的顺利进行。
材料进场前必须做好有关资料的准备,包括用料计划,加工合同,翻样配套表及有关材料的质量标准,一般材料于当月5日前向供应部门提出需用计划,特殊材料、非标加工件,应提前15天向供应部门提出需用计划,并提供翻样配套表、加工图、样品、模型等。
核对凭证单附件办理材料验收首先要认真核对进料凭证单附件,经核对确认是应收的材料后方能办理质量、数量的验收,凡无进料凭证单附件和确认不属于应收的材料不得办理验收并及时通告供应部门处理。
进料凭证单的附件一般包括运输单(小票)、出库单、调拨单,核对凭证单附件应根据材料计划采购合同、加工合同、加工图样品、翻样及配套表等核对进料凭证单附件的名称、规格、数量、其中各种构件、半成品应核对合同编号及加工单位。
质量验收对进场材料必须认真检验质量,确保验收后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不得验收、发放。
现场材料质量的检验主要通过目测材料外观的质量和材质性能证件的检验,必要时送检。
一般材料外观检查应依据有关标准检验材料的规格、型号、尺寸、色彩及包装,并应有文字记录。
特殊材料、非标加工件的外观检验,应依据加工合同、图纸及翻样资料、样品等会同技术部门进行质量验收,作好质量检验记录。
凡公司已经明确必须附有材质证明的材料,由现场依据供方随材料提供的材质证明进行质量验收,并在办理验收手续时,注明材质证明的编号。
公司规定要求“取样复检”的材料如:钢材、水泥、商砼等,除了索取产品出厂合格证外,还必须按国家规定取样送公司试验室检验,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并注明材质证明的编号。
金属材料(钢材、模板、五金等)外观无腐蚀,规格、型号统一,包装器材无破损,理化性能技术指标资料完整齐全,卸货时要轻卸轻放,尽量减少半卸时产生的噪声。
焊条、焊剂和焊药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砖和砌块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外观几何尺寸符合规定标准,颜色一致。
预制砼构件应有出厂合格证。
水泥、水泥制品、新型建材必须符合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
检查井座、井盖及其它各类构件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性能实验报告。
外加剂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技术检验单、产品说明书。
用于结构工程的外加剂应符合市建委有关规定,并有实验报告(外加剂特性指标);防冻剂应进行钢筋的锈蚀试验和抗压强度的试验,严禁使用含氨的外加剂。
各种防水材料的供应方必须提供材料试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同时应有防伪标志。
防水卷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品种、标号等各项技术指标,并且防水卷材使用前应提供试验结果报告。
保温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厚度、密度及热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装饰材料:各种内外墙瓷砖、通体砖、大理石、人工合成石材等视其颜色应与外界环境协调,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油漆、有机涂料、溶解剂等化学品要具有产品合格证。
砂子、石子、石屑等颗粒大堆散装材料:砂子的颗粒级配、含砂量等符合规定标准。
石子的颗粒级配、含砂量、泥块含量、针状颗粒含量、压碎值等达到规定标准。
石屑的颗粒均匀,无混杂物。
数量验收对进场材料必须认真点数、核重、检尺、办理数量验收,对分批进场的材料要做好分次验收记录。
对超过规定磅差范围的应通知供料部门及时处理,对地方材料、水泥及成箱成捆的材料应按照以下规定办理数量验收。
地方材料实行砖码笼点数,砂石采取收车方或量地方的方法验收。
包装水泥按包点数,同生产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每季度抽查20包,填制水泥抽包记录,散装水泥按磅单抽查,做好记录。
如果正负误差超过规范要求应通知供货方处理。
对有包装的材料,除按包装件数实行全数检验外,属于重要的、专用的、贵重的及配套性强的应开箱拆包逐件点数、检尺和核重,属于一般通用的,可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得低于10%。
验收手续经核对质量和数量检查无误后,由现场材料员立即开具收货凭证。
并将凭证单附件附于收货凭证单之后留存记账,装订成册。
验收手续可依据以下两种情况办理:1)每月由现场材料员依据收货凭证一式五联开具验收单,一联留存记账。
2)每月由现场材料员依据收货凭证一式五联开具拨料单,一联留存记账。
该验收单必须有开具收货凭证的材料员和该工程材料负责人两人的签名,二者缺一,财务部门将拒绝将该笔材料入账。
全部验收单必须为电脑打印,手写无效。
验收问题的处理凡进场的材料如发生质量、数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通知供货部门,能退货的应及时退货,一时不能退货的,在协商期内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损坏。
材料保管经过验收合格的材料依据平面布置图,材料入库入棚,露天存放应苫垫的要苫垫,做好标识,搞好材料的堆放和保养,确保材料不丢失、不损坏、不变质。
包装水泥按品种、强度等级分别存放,并在显眼位置悬挂标识牌,标识还应注明“待检、三天强度合格、合格、不合格”字样,以防不合格水泥误用。
包装水泥存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2包,库存期超过三个月必须经过再次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散装水泥按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分库贮存,并按品种规格用油漆做好标识。
地方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场地应平整。
砖成笼、砂石成堆、石灰入池,做到不混不串,清底使用。
砼构件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场地平整不积水,该入架的入架,该成堆的成堆,防止断裂、倒垛。
门窗及木附件应入库入棚管理,做到防雨、防潮、防盗,如需露天存放,须上苫下垫,做到防雨、防晒、防浸、防变形。
钢筋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地点分规格码放,防止混杂,并做好标识。
周转材料按品种分别堆放,不需用的要及时退场、及时维修,不得随意锯断或挪作它用。
对价值较高、易损、易坏、易丢的材料应入库保管,对量大且价值较高的装饰材料必须落实保管措施,防止丢失和损坏。
关于保管责任的划分,凡库内的材料(指存放库内、棚内及现场发出前)由现场材料人员保管,凡已领出的材料,由领料人保管,应负其责,承担各自的保管责任。
除钢材、水泥、顾客提供材料和不合格材料必须明确标识外,各施工现场在发放和领用时容易混淆和误用的材料也要明确标识。
新材料的贮存、保护按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予以贮存、保护。
粉煤灰、白灰、石膏粉等粉状颗粒材料,在运输保管过程中应加盖苫布,卸货时严禁抛洒,杜绝扬尘。
材料的发放与领用发放与领用是现场材料管理中心环节,标志着材料从生产储备转向生产消耗,管理责任的转移,为确保材料发放与领用方向的正确,必须严格领发依据,明确领发责任,健全领发手续。
材料的发放与领用必须依据合法的用料凭证,用料凭证由现场材料负责人出具,领料人签名确认。
没有合法的用料凭证,仓库管理人员不得发料,使用人不得领料。
依据用料凭证办理材料发放和领用,必须坚持领发程序,认真检验质量数量。
实行领料制的由领用人(班、组)持规定的用料凭证到指定地点领料,仓库管理人员审核无误后发料,并将领料单留存,装订成册备查。
属于难以逐项发放和领用的大堆材料,除实行指定岗位清底使用外,对砼、砂浆所使用的砂石,实行按水限用量控制办法,按所搅拌砼、砂浆的不同标号配合比计算领发数量。
耗料与调拨耗料是现场材料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志着材料领出后被消耗,变为工程实体,是计算工程材料成本的依据,必须采取正确的耗料办理方式,确保耗料的正确和及时。
根据现场材料的不同管理方式,采取不同的耗料方法。
现场地方材料实行定额耗料与盘点相结合的办法,每月的水泥实际耗量,依据配合比计算地方材料的定额应耗量,结合月末实际盘点计算当月盘点消耗量,与定额应耗量对比分析后确定当月的耗料数量。
现场其它材料实行以领料单为依据的耗料办法,为保证月度成本的正确性对影响成本较大的已经领出但末消耗的那部分材料实行假退料的办法由领用人(班、组)于月末对已领未用的那部分材料进行盘点填表,仅供计算当月成本调整领料耗料数量用。
现场材料人员依据确定的耗料办法,将当月所耗材料及其收入,结存填报材料月报表。
现场材料月报表必须于月末25日前报送财务部门计算成本,于月末26日前报送工程项目管理部。
材料调拨是指材料在不同管理者之间的调动,标志着所属权的转移,是现场材料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保证施工需要,加速施工需要,加速材料周转,压缩库存,必须加强材料调拨工作的管理,明确权限、责任、健全手续。
项目部内部现场、仓库之间的调拨,一律凭项目部材料负责人及相应主管领导签发的调拨单,调出方作拨出进账,调入方作拨入进账。
各项目部之间调拨材料,由分公司统一宏观协调,项目部的材料人员办理拨料单具,一式五联,项目部材料负责人凭单据作拨入或拨出进账。
凡施工剩余材料必须及时组织退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最终环节,包括班组退料和现场退料。
班组退料应执行谁使用谁退料,谁发的谁收回办法。
班组完成施工任务后,剩余材料必须及时退库,并办理退料手续。
现场退料,尽可能挪作下一工程使用或拨其它现场。
账务及盈亏处理项目部各现场应建立反映材料收、发(耗)、存的台账,做好材料登记台账,周转材料登记台账,自有周材登记台账,低值易耗登记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