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乳酸发酵工艺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发酵乳制品

第八章 发酵乳制品

教案首页授课顺序学时 6 日期20 年月日班级一、概念发酵乳:指以牛乳或含有同等无脂乳固体的其他乳(羊乳、马乳等)为原料,经乳酸菌(乳酵母)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糊状或液状产品。

世界乳品协会(IDF)明确规定,乳固体含量8%以上,乳酸菌或乳酵母活菌数在1000万个/ml 以上,大肠菌群属阴性。

二、发酵乳的种类1 按产品的形状、风味及制法不同分为5类(1)天然酸奶(淡酸奶)(2)调味酸奶(3)果浆酸奶:圣诞酸奶和搅拌型酸奶2 根据产品的化学成分即根据脂肪和非脂乳固体含量,FAO和WHO标明可以根据脂肪含量分为3种(1)全脂酸奶 3.0%以上(2)半脱脂酸奶 1.5%~3.0%(3)脱脂酸奶0.5%以下3 根据发酵后再加工(1)冷冻酸奶(2)疗效酸奶(3)浓缩或干燥酸奶:浓缩酸奶总固形物约在24%(乐口托福);干燥酸奶含水量约为6%左右(酸乳粉)。

4 根据所用微生物种类和发酵作用(1)酸性发酵乳:酸奶(保加利亚);发酵酪乳(美国);嗜酸菌乳(德国);双歧杆菌乳(德国);保加利亚乳(保加利亚);冰岛酸乳(冰岛)。

(2)醇性发酵乳:牛乳酒(Kefir)—高加索;马乳酒(Koumiss)—中亚;蒙古乳酒—蒙古(3)酸性奶油:格拉德菲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4)浓缩发酵乳:乐口托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三、发酵乳对人体的健康作用1 酸奶的营养价值(1)糖类(2)蛋白质(3)脂肪2 对疾病的效果(1)对癌症的效果(2)对胃病的效果(3)对慢性便秘的治疗作用(4)对糖尿病的作用(5)对肝病的效果一、菌种1 基本菌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以及乳酸链球菌等。

2 追加菌种:根据目的不同可以追加不同的其他乳酸菌(1)提高酸奶的保健作用,追加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功能菌,增加这些菌在肠道的定殖能力。

(2)为了增加产品的营养和生理价值,可以添加能合成维生素的特殊菌,特别是合成B族的乳酸菌,如能合成VB12的谢氏丙酸杆菌,能合成B12和B2的明串珠菌,能合成烟酸、Vc、VB12的嗜酸乳杆菌等。

酸奶发酵的原理

酸奶发酵的原理

第八章发酵饮料发酵饮料,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配制而成,酒精含量在1%(体积分数)以下的饮料。

第一节牛乳发酵饮料酸奶的分类:从形态上区分,可分为凝固型、搅拌型和饮料型三种。

还包括活菌型、杀菌型、果汁型酸奶、双歧乳杆菌奶酸奶的保健作用:(1)营养作用乳糖→葡萄糖+半乳糖↓↓乳酸、有机酸幼儿脑苷脂和神经物质的合成酸奶还富含钙、磷、铁、脂肪、B族维生素、烟酸和叶酸(2)可缓解乳糖不耐症(3)整肠作用(4)抑菌作用细胞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使肠道的pH值降低,从而抑制肠道中对酸敏感的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长。

双歧杆菌还可抑制黄色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粪链球菌。

双歧杆菌产生的胞外糖苷酶可以降解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杂多糖,可以阻止潜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对宿主起到保护作用。

(5)改善便秘作用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是醋酸和乳酸),能刺激肠道蠕动,还能增加粪便的湿度并保持一定的渗透压,有益于便秘的缓解。

(6)降低胆固醇人体肠道内12株固有的嗜酸乳杆菌可吸收胆固醇。

嗜酸乳杆菌2056菌株能抑制小肠壁对胆固醇的吸收。

双歧杆菌代谢产生烟酸的能力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也有一定的关系。

双歧杆菌通过影响β一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进一步来控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了总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7)抗癌作用肠道腐生菌分解食物、胆汁等,会产生许多有害代谢产物如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的降解会产生酚和对一甲酚,色氨酸则生吲哚和甲基吲哚,还产生胺、氨、H2S等,这些物质是潜在致癌物。

腐生菌还能将一些致癌前体物转化为致癌物,如还原偶氮和芳香环氮化合物形成致癌作用较强的N,N-二苯亚硝基合物。

双歧杆菌能通过抑制腐生菌的生长和上述致癌物在体内形成以及分解致癌物起到抗癌作用。

一、发酵剂菌种包括:母发酵剂、中间发酵剂、作发酵剂。

乳酸细菌是革兰氏阳性、不能游动、不产芽孢的一类微生物,产生乳酸作为主要的或惟一的产物。

植物蛋白饮料

植物蛋白饮料

四、豆乳饮料的生产工艺
(一)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精选→浸泡→清洗→脱皮→灭酶 →加水磨浆→分离脱臭→豆乳调制→ 杀菌→真空脱臭→均质→冷却→包装 →出厂
(二)工艺操作 1.原料 2.精选
3.清洗、浸泡 将要清洗的大豆以1份大豆3份水的比例 浸泡入水溶液中,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控 制浸泡时间为8~12h。以水面上有少量泡沫, 豆皮平滑涨紧,将豆粒搓成两瓣后,子叶表 面平滑,中心部位与边缘色泽一致,沿横向 剖面易于断开为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一、杏仁露
其他植物蛋白饮料
(一)杏仁营养成分及其加工特性 苦杏仁是山杏的种子,是制造杏仁露的 主要原料。杏仁中的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 含量为25%左右,主要是杏仁球蛋白和酪蛋 白。杏仁中的脂肪高达50%,主要是油酸, 此外杏仁中还含有糖、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
素。
(二)生产工艺流程
脱皮→脱苦→磨浆→浆渣分离→配料→均质
→真空脱气→灌装→封口→灭菌→冷却→ 包装→成品
(三)工艺要求和操作 1. 原料的要求及处理方法 ⑴ 原料的要求 ⑵ 浸泡脱皮

化学法 机械法
⑶ 脱苦
2. 磨浆
3. 浆渣分离
4. 配料
(1)配方
(2)配料方法
5.均质 6.真空脱气 7.装罐、杀菌
二、花生乳 (一)花生的营养成分与加工特性 (二)生产工艺 花生仁→烘烤→冷却 →脱皮→浸泡→磨浆 →离心分离→花生浆→调配→脱气→均质 →杀菌→灌装→封口→二次杀菌→冷却→ 检验→花生乳
3. 皂素 皂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配糖体,能使 水溶液显著发泡,有使油类乳化的作用。大 豆约含5%皂素。皂素与硬脂酸三甘油酯、醇 类、酚类起反应,形成难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大豆皂素不被肠吸收而被排出体外。

第八章发酵面制品

第八章发酵面制品

精选2021版课件
14
(二)乳酸菌对面团发酵的作用
(1)对风味形成的影响.酸面团发酵形成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 物,这些风味复合物可由乳酸菌和酵母菌单一或相互作用产生。
(2)对面团结构的影响.可用于改善烘焙产物特性。 (3)改善酸面团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价值.减少抗营养因子;转化 有毒化合物(谷蛋白)。
精选2021版课件
1
第八章 发酵面制品
精选2021版课件
2
第三节 面包制作
一、面包的分类及原辅料 二、面包发酵微生物及作用机制 三、面包制作工艺 四、面包的质量标准
精选2021版课件
3
一、面包的分类及原辅料
(一)分类
1. 按照风味分类:主食面包、特色面包、调理面包、丹麦酥油面包
精选2021版课件
冷却至35 ℃时应即刻包装,避免暴露时间长引起面包老化、
污染。
精选2021版课件
18
四、面包的质量标准
(一)感官要求
色 泽 : 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均匀一致,无斑点,有光
泽,不能有烤焦和发白现象 。
表面状态 : 光滑 清洁,无明显撒粉粒,没有气泡 裂纹 变形 等情况。
形 状: 各种面包应符合所要求的形状,枕形面包两头大 小应一致,用面包听制作的面包不粘听,用烤盘
(4)酸面团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乳酸菌对食品防腐和微生物 安全方面起非常重要作用,提高发酵产品的微生物稳定性。
精选2021版课件
15
三、面包的制作工艺
面包制作方法有很多,一般因搅拌及发酵方法的不同 来区分,最基本制作方法有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
精选2021版课件
16
面包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一)面团调制.原辅料混匀,面粉吸水形成适宜延伸性、韧弹

生物化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生物化学第八章糖代谢习题含答案第八章糖代谢习题一、是非题 1.判断下列关于戊糖磷酸途径的论述对或错:① 在这一代谢途径中可生成 5-磷酸核糖。

② 转醛酶的辅酶是 TPP,催化 -酮糖上的二碳单位转移到另一个醛糖上去。

③ 葡萄糖通过这一代谢途径可直接生成 ATP。

④ 这一代谢途径的中间物 4-磷酸赤藓糖,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起始物之一。

2.判断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的论述对或错:① 此循环的第一个反应是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② 此循环在细胞质中进行。

③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NAD+。

④ 该循环中有 GTP 生成。

3.判断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对或错:①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NADPH 和 ATP。

② 暗反应只能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③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需要两个光反应系统参加。

④ 在三碳(Calvin)循环过程中, CO2 最初受体是 5-磷酸核酮糖。

4.判断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叙述对或错:1 / 16① 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葡萄糖激酶高 100 倍。

② 己糖激酶对底物的专一性比葡萄糖激酶差。

③ 6-磷酸葡萄糖对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有抑制作用。

④ 在肝和脑组织中既有己糖激酶也有葡萄糖激酶。

5.判断下列关于糖异生的叙述对或错:① 糖异生是酵解的逆转。

② 糖异生只在动物组织中发生。

③ 丙酮酸羧化酶激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

④ 凡能转变为丙酮酸的物质都是糖异生的前体。

6.判断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叙述对或错:① 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是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

② 许多植物和微生物能在乙酸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细胞中有乙醛酸循环。

生物化学第三版 习题答案 第八章

生物化学第三版 习题答案 第八章

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第八章糖代谢自养生物分解代谢糖代谢包括异养生物自养生物合成代谢能量转换(能源)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物质转换(碳源)可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

糖的磷酸衍生物可以构成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NAD、F AD、DNA、RNA、A TP。

分解代谢:酵解(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最终氧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合成代谢:糖异生、糖原合成、结构多糖合成以及光合作用。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受神经、激素、别构物调整掌握。

第一节糖酵解glycolysis一、酵解与发酵1、酵解glycolysis (在细胞质中进行)酵解酶系统将Glc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 TP的过程。

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Glc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 TP 和水,所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若供氧不足,NA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fermentation厌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氢,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称乳酸发酵。

若NA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

、视网膜。

二、糖酵解过程(EMP)Embden-Meyerhof Pathway ,1940在细胞质中进行1、反应步骤P79 图13-1 酵解途径,三个不行逆步骤是调整位点。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反应式此反应基本不行逆,调整位点。

△G0= - 4.0Kcal/mol使Glc活化,并以G-6-P形式将Glc限制在细胞内。

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A 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究竟物上的酶称激酶,一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好像是激酶的共同特征。

乳品工艺学 第八章 其它讲课文档

乳品工艺学 第八章 其它讲课文档
62.5%~64.5%。
现在六页,总共五十三页。
2. 冷却结晶 真空浓缩锅放出的浓缩乳 , 温度为 50 ℃
左右 , 如果不及时冷却 , 会加剧在贮藏期 变稠与褐变的倾向 , 所以需迅速冷却至常 温。 通过冷却结晶可使处于过饱和态的乳糖 形成细微的结晶 , 保证炼乳具有细腻的感 官品质。
现在七页,总共五十三页。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五十三页。
8.奶油的压炼 通过压制使奶油粒形成特定结构奶油层
的过程称为压炼。 压炼的目的:使奶油粒变为组织致密的
奶油层 ;使水滴分布均匀 ;使食盐全部 溶解 , 并均匀分布于奶油中;同时调节水 分含量 。
现在三十三页,总共五十三页。
现在三十四页,总共五十三页。
9. 奶油的贮藏 奶油包装后应送入冷库中贮藏 ,4~6 ℃
有一定的硬度及弹性, 需要降低稀奶油的 温度 , 使乳脂肪凝结为固体。一般要将稀 奶油在 2~10 ℃的低温下停留一定时间 , 这个过程称为物理成熟。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五十三页。
4. 添加色素 为了使奶油颜色全年一致 , 当颜色太淡
时 ,应对照“标准奶油色”的标本 , 添加 色素进行颜色的调整。
最常用的色素叫安那妥 , 它是天然植物色 素。安那妥的 3% 溶液 ( 溶于食用植物 油中)叫奶油黄。通常用量为稀奶油的 0.01~0.05%。奶油色素除安那妥外 , 还可 使用合成色素,如β-胡萝卜素。
现在二十九页,总共五十三页。
5. 奶油的搅拌
将稀奶油置于搅拌器中 , 利用机械的冲 击力使脂肪球膜破坏而形成脂肪团粒 , 这 一过程称为 “搅拌” 。
现在十五页,总共五十三页。
4.小样试验 小样实验目的 稳定剂的种类、作用与使用量 小样试验方法

生物化学总结下生科第八章糖代谢一名词

生物化学总结下生科第八章糖代谢一名词

⽣物化学总结下⽣科第⼋章糖代谢⼀名词⽣物化学总结下————By ⽣科2005 狐狸Z第⼋章糖代谢⼀、名词解释:糖酵解途径: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分解⾄⽣成丙酮酸的阶段。

是体内糖代谢的最主要的途径。

糖酵解: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在⼈体组织中,经⽆氧分解为乳酸和少量ATP的过程,和酵母菌使葡萄⽣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同,故称为糖酵解作⽤。

糖的有氧氧化: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和⼆氧化碳的过程。

巴斯德效应:指有氧氧化抑制⽣醇发酵的作⽤糖原储积症:是⼀类以组织中⼤量糖原堆积为特征的遗传性代谢病。

引起糖原堆积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代谢有关的酶类。

底物循环:是指两种代谢物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的单项互变过程。

催化这种单项不平衡反应的酶多为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

乳酸循环:指肌⾁收缩时(尤其缺氧)产⽣⼤量乳酸,部分乳酸随尿排出,⼤部分经⾎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作⽤和成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糖,⾎糖可在被肌⾁利⽤,这样形成的循环(肌⾁-肝-肌⾁)称为乳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代谢⽣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称为⼰糖磷酸⽀路。

糖蛋⽩:由糖链以共价键与肽链连接形成的结合蛋⽩质。

蛋⽩聚糖:由糖氨聚糖和蛋⽩质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别构调节: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以次级键结合,使酶分⼦的构想发⽣改变,从⽽改变酶的活性,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共价修饰:指⼀种酶在另⼀种酶的催化下,通过共价键结合或⼀曲某种集团,从⽽改变酶的活性,由此实现对代谢的快速调节。

底物⽔平磷酸化:底物⽔平磷酸化指底物在脱氢或脱⽔时分⼦内能量重新分布形成的⾼能磷酸根直接转移ADP给⽣成ATP的⽅式。

激酶:使底物磷酸化,但必须由ATP提供磷酸基团催化,这样反应的酶称为激酶。

三羧酸循环:⼄辅酶A的⼄酰基部分是通过三羧酸循环,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氧化碳和⽔的。

发酵工艺原理知识点归纳

发酵工艺原理知识点归纳

发酵⼯艺原理知识点归纳所学内容:1、菌种:选育、培养、保藏;2、发酵的概念、原理、参数控制;3、介绍⼀些产品的发酵过程第⼀章绪论⼀、发酵1、发酵的定义:培养⽣物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微⽣物)来制得产物的过程。

2、发酵⼯业:根据有⽆风味要求分为酿造⼯业和发酵⼯业。

3、实现发酵需具备的条件:①适宜的微⽣物;②保证微⽣物进⾏代谢的条件(pH、营养、温度等);③进⾏发酵的设备;④有提取精制产品的⽅法和设备⼆、发酵⼯业的沿⾰①天然发酵阶段:嫌⽓发酵、⾮纯种培养(靠的是经验),质量不稳定。

②纯种培养技术的建⽴:巴斯德认识到发酵是由微⽣物所进⾏的化学反应;柯赫建⽴了单种微⽣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

——表⾯培养、产量少③通⽓搅拌发酵技术的建⽴:青霉素④代谢控制发酵技术:运⽤动态⽣物化学、遗传学知识,控制⽣物合理代谢。

⑤开拓发酵原料时期;⑥基因⼯程阶段三、发酵⼯业的范围1、微⽣物菌体发酵:酵母、微⽣物菌体蛋⽩(scp单细胞蛋⽩)、藻类、活性乳酸菌制剂、真菌、⽣物杀⾍剂。

2、微⽣物酶发酵:⼯业应⽤的酶⼤都来⾃微⽣物发酵。

3、微⽣物代谢产物发酵初级代谢产物:对数⽣长期所产⽣的产物,是菌体⽣长繁殖所必需的,如氨基酸、核苷酸、蛋⽩质、核酸、类脂、糖类等次级代谢产物:菌体⽣长静⽌期中,某些菌体能合成在⽣长期中不能合成的、具有⼀些特性的产物,如抗⽣素、⽣物碱、细菌毒素、植物⽣长因⼦等4、微⽣物转化发酵:利⽤微⽣物细胞的⼀种或多种酶把⼀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的⽣化反应,特点是特异性强,包括反应特异性、结构位置特异性和⽴体特异性。

最古⽼的⽣物转化就是利⽤菌体将⼄醇转化成⼄酸的醋酸发酵。

5、利⽤⽣物技术所得的⽣物细胞发酵①消除环境污染;②保持⽣态平衡;③湿法冶⾦;④利⽤⽣物技术所得的⽣物细胞发酵四、发酵⼯业的特征1、发酵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2、微⽣物菌种的选育及扩⼤培养3、发酵设备选择及⼯艺条件控制4、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5、发酵废弃物的回收利⽤五、发展趋势第⼆章⼯业微⽣物的⽣长与产物的⽣物合成微⽣物的特点:体积⼩、繁殖快、吸收转化快、适应性强、容易变异、分布⼴、种类多、代谢类型多。

8_第八章_发酵豆制品(2)

8_第八章_发酵豆制品(2)

(五)关于酱油色泽
• 美拉德反应——非酶褐变,主要途径。 • 酶促褐变:多酚氧化酶(米曲霉产)将蛋白质的
水解产物酪氨酸氧化成黑色素。
• 非酶褐变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每增加10℃, 褐变速度加快3~5倍,所以,高温低水分发酵时 色泽增加;过滤后酱油巴氏消毒时,颜色也明显 加深。但经高温褐变后,氨基酸损失较多。
• 沪酿1.08植物乳酸菌 与沪酿2.14蒙奇球拟 酵母在固态低盐发酵后期中协同作用,短 期发酵所得酱油风味,可与老法长期天然 晒油相媲美。
• 此外,酱醪发酵的全过程,始终能查到一 定数量的芽孢杆菌,如枯草杆菌、地衣芽 孢杆菌:与某些生香物质有关。
(四)对酱油生产中曲霉的要求
• 不产黄曲霉毒素; • 蛋白酶、淀粉酶活力高,有谷氨酰胺酶活力; • 生长快速、培养条件粗放,抗杂菌能力强; • 香味好,不产生异味。
日本制曲用混合曲霉,米曲霉79%,酱油曲霉21%。 我国多用纯米曲霉菌种制曲,也有用混合曲。 ——决定了原料的利用率、酱醪发酵成熟的时间及产 品酱油和酱的风味和色泽。
3.As3.350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高产酸性蛋白 酶。在沪酿3.042米曲霉固体制曲中,添加一定量 As3.350黑曲霉种曲混合制曲,谷氨酸含量提高20 %以上,酱油鲜味增加。
2 沪酿214蒙奇球拟酵母(T.mogii SB214)
上海酿造科研所分离,有很强的酒精发酵力,酒精 含量在7%以上,能在18%食盐中生长,在10% 浓度的食盐酱醪中发酵旺盛。与植质乳杆菌协同 作用,对产生酱香有良好效果。
3 酱醪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major) 也是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在酱醪接近成熟时生产 较多,能进行酒精发酵,赋予酱油醇香味。

第八章发酵乳制品

第八章发酵乳制品

➢动酸摇奶剂加:工工艺要点—配料 ➢作用:提高黏度,防止蛋白质沉淀,
肪分层,
➢添加量:普通添加量0.1%-0.5%。 ➢常用的动摇剂:果胶、CMC、黄原胶

➢糖及果料
酸奶加工工艺要点—均质
➢配料后,采用双联过滤器或管道过滤器, 条件差的可以用4-5层纱布过滤。
➢均质目的:经过均质使乳脂、蛋白质颗 粒纤细化,平均溶入乳中,提高消化吸 收应用率,酸乳感官细腻,口感地道浓 香。
果蔬预处置:钝化酶,沸水6-8min
乳酸菌饮料质量控制
乳酸菌活菌数 GB16321-2003规则:乳酸菌出厂时活
菌数≥106cfu/ml,销售进程中必需要 有活菌数被检出。
因此可选用耐酸性强的乳酸菌 柠檬酸较苹果酸抑制乳酸菌作用更强,
因此可运用复配酸化剂,对风味也有利。
沉淀 乳酸菌饮料质量控制
乳蛋白中80%为酪蛋白,其等电点为 此在参与果汁、酸味剂时,假定酸渡过大 混合液温渡过高或加酸速渡过快及搅拌不 惹起局部过度酸化而发作分层和沉淀。为 胶粒在饮料中呈悬浮形状,不发作沉淀, 下几点:
罐装 入零 售容 器
酸奶加工工艺要点—原料奶验收
选用契合质量要求的新颖乳、脱脂乳或 再制乳为原料。
干物质含量不得少于11.5%,SNF不得少 于8.5%,否那么将会影响发酵时蛋白质 的凝胶作用。
残留抗生素、杀菌剂、防腐剂等的乳不 能用于酸乳消费。
乳房炎乳不能用于酸乳的消费,对乳的 风味和蛋白质的凝乳才干有影响。
国际酪农联盟〔IDF 1972〕曾提出以
水含量为规范,将干酪分为
软质:水分含量40-60%
新颖—农家干酪
成熟----细菌
霉菌
半硬质:水分含量36-40%

发酵重点1-8

发酵重点1-8

1、发酵工程的基本定义?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来大量生产人们所需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体系,是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酵工程也称作微生物工程,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菌株选育与保藏、菌种的扩大生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制备,同时也包括微生物生理功能的工业化利用。

2、提出研发一个发酵新产品的可能路线发酵生产工艺流程除某些转化过程外,典型的发酵工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6个基本过程①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②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③扩大培养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定比例将菌种接入发酵罐中;④控制最适的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⑤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⑥ 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

3、发酵工业的特点①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条件较温和②较廉价的原料生产较高价值的产品③通过生物体的自适应调节来完成,反应专一性强,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④可以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⑤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订单安排通用发酵设备来生产多种多样的发酵产品1、为什么需要进行微生物菌种改良?①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生产效率和效益!②提高目标产物的纯度,减少副产物可有效降低产物分离成本。

③改良菌种性状,改善发酵过程改变和扩大菌种所利用的原料范围、提高菌种生长速率、保持菌株生产性状稳定、提高斜面孢子产量、改善对氧的摄取条件并降低需氧量及能耗、增强耐不良环境的能力(如耐高温、耐酸碱、耐自身所积累的过量代谢产物)、改善细胞透性以提高产物的分泌能力等。

④改变生物合成途径,以获得高产的新产品2、你认为菌种筛选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筛选方法(1)平皿快速检测法肉眼可观察的变化。

显色法、变色圈法、透明圈法、生长圈法和抑制圈法…(2)形态变异的利用(3)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3、如果尽量保持菌种不发生退化?(1)控制传代次数基因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复制和繁殖过程中,繁殖越颇繁,复制的次数越多,基因发生变化的机会也就越多。

第8章乳酸发酵工艺

第8章乳酸发酵工艺

2 乳酸发酵微生物
乳酸细菌
1)乳酸菌分离 酿造发酸食品采样 泡菜形式富集 碳酸钙透明圈法分离(倾注法倒平板) 2)产D-乳酸细菌 德氏乳杆菌:77g/L,转化率90%,D-乳酸比例:90% 保加利亚乳杆菌:40g/L,转化率72%,D-乳酸比例:99% 左旋乳酸芽孢杆菌 菊糖芽孢乳杆菌: 98g/L,转化率97%,D-乳酸比例:99%
1)浓缩:12-13波美度(乳酸钙26—28%) 杂质影响(杂质增加1%,乳酸钙溶解度增加10%),浓缩前要除杂
第8章乳酸发酵工艺
乳酸钙结晶酸解工艺
2)结晶 初始温度30℃---------- 23 ℃(1h),投放6—7%晶种 23 ℃-------18 ℃(1.5h) 后温度每1h降低2 ℃ 终温10 ℃,保持3—5h
第8章乳酸发酵工艺
同型乳酸发酵
2H(乳酸脱氢酶)
C6H12O6 EMP 2CH3COCOOH
2CH3CHOHCOOH
同型乳酸发酵的特点:1mol的G产生2mol乳酸,理论转化率是 100%。另外有很少量的乙醇、乙酸和二氧化碳等。
第8章乳酸发酵工艺
①同型乳酸发酵
2乳酸
2ATP 2ADP
葡萄糖
2NAD+ 2NADH
第8章乳酸发酵工艺
二. 代谢途径及产乳酸微生物
1 乳酸代谢途径
细菌乳酸途径
厌氧菌或微需氧菌,按发酵糖类过程和产物不同,可分为同型和 异型和双歧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它们利用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还原产 生乳酸。发酵产物中主要为乳酸的称为同型乳酸发酵,如乳链球菌 (Streptococcus lactics)、乳酪链球菌( Streptococcus cremor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 bulgaricus)等。

第八章-食品加工工艺(共99张PPT)可编辑全文

第八章-食品加工工艺(共99张PPT)可编辑全文
12
㈡ 乳蛋白质
2. 乳清蛋白质
pH 4.6~4.7时,煮沸20min,发生沉淀的一类蛋白质,
乳白蛋白
乳球蛋白
•热稳定乳清蛋白:这类蛋白包括蛋白眎和蛋白胨,约占乳清蛋 白的19%。 • 热不稳定性乳清蛋白:乳清pH4.6~4.7时,煮沸20min,
发生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约占乳清蛋白质的81%。包括乳 白蛋白和乳球蛋白两类。
水物,其在枯燥状态下稳定,但在有水分存在时,易吸水而
成为α–乳糖水合物。
※ β-乳糖
β-乳糖是以无水物形式存在的,是在93.5℃以上的水
溶液中结晶而成的。β-乳糖比α-乳糖易溶于水,且较甜。
〔2〕、乳糖不适症:
乳糖在消化器官内经乳糖酶作用而水解后才能被吸 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 不能分解和吸收乳糖,饮用牛乳后出现呕吐、腹胀、 腹泻等不适应症。
一类亚胶束是由αs-酪蛋白和β-酪蛋白组成的疏水性强 的亚胶束,主要位于胶束的内部〔丝状β-酪蛋白构成网状结构, 其上附着着αs-酪蛋白,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大小一致的多个玫瑰 花结构的亚胶束〕;
一类是由αs-酪蛋白和κ-酪蛋白组成的亲水性很 强的亚胶束,位于胶束的外部。
κ-酪蛋白C端的“毛发层〞增加了胶束的空间位阻和静 电斥力,提高了胶束的稳定性,同时因为其缺乏疏水基团,限 制了胶束的增长。
〔2〕、原料乳的冷却
冷却到4℃以下,
目的:抑制微生物繁殖。
冷却设备:板式换热器
加工工艺
2、原料乳的预处理
〔3〕、原料乳的贮存
保温:防止温度上升 搅拌:防止脂肪上浮
加工工艺
图3.5贮乳罐
2、原料乳的预处理
加工工艺
〔4〕、牛乳的标准化
目的:使乳制品中脂肪与非脂乳固体的比值 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第八章 果蔬汁加工技术

第八章 果蔬汁加工技术

高 低 温 调 配 缸
八、均质
加工混浊汁或带肉果汁时,为防止产 生固液分离,必须进行均质处理。
均质——将果蔬汁在高压下通过均质 机的阀座和阀杆间的缝隙,使细小颗粒 进一步破碎,果胶和果蔬汁亲合,保持 均一性。
均质压力一般在15~40MPa。
均质机工作原理
均质机 内部结构
高压均质机↑ 胶体磨→
(五)其它
1. 自然澄清法 2. 加热澄清法 3. 冷冻澄清法 4. 海藻酸钠、碳酸钙澄清法 5. 蜂蜜法
六、过滤
澄清后的果蔬汁必须过滤,除去细小 的悬浮物。
常建的过滤设备:袋滤器、纤维过滤 器、板框压滤器、真空过滤器、离心分 离机等。滤布有帆布、不锈钢或尼龙滤 布、纤维、石棉、木浆、硅藻土等。
空气加热器、真空泵、干燥室、收集 系统、鼓风机等组成。喷雾头有高压喷 头、二液喷头和离心喷头三种。 4. 流化床干燥
喷 雾 塔 下 部
十二、包装、杀菌
果蔬汁灌装有冷包装和热包装两种。 冷包装——包装前先杀菌,冷却后进 行包装。 热包装——乘热灌装,后杀菌。 果蔬汁杀菌对象为酵母和霉菌,酵母 66℃下1分钟,霉菌80℃下20分钟即可 杀死。 超高温瞬时杀菌:107~116℃下2~3s
多用于仁果类果汁处理,其方法: 鲜榨汁采用离心或直接用酶制剂处理 30~60min,加明胶液,静置1~2h以上, 再用硅藻土过滤。
(四)硅藻土法
硅藻土是硅酸的水溶性胶体(15~30%), 具有乳状混浊,使用前用蒸馏水稀释。
加温有利于加速澄清(40~50℃)。 此法除去可分离蛋白质,促使混浊物形 成絮状沉淀,吸附过剩的明胶。
2.破碎、除梗:葡萄清洗之后,立即进行破碎 与除梗,便于榨汁,减少果梗带来的异味。
3.加热:将破碎后的葡萄浆加热至60℃左右, 维持1小时,软化果肉,有利于果皮与果肉中 的色素的溶出和榨汁。

乳酸发酵原理

乳酸发酵原理

乳酸发酵原理乳酸发酵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发酵过程,它在食品加工、饮料制作和生物制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乳酸发酵的原理是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进行代谢,产生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发酵条件和底物的选择也对发酵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乳酸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括乳酸菌和酵母菌。

乳酸菌是最常见的乳酸发酵微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和乳糖等,进行发酵代谢,产生乳酸。

而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酵母菌也能够进行乳酸发酵,但产酸效率通常比乳酸菌低。

在乳酸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代谢成乳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底物的分解、乳酸的生成和代谢产物的形成。

首先,底物被微生物内的酶分解成代谢物,如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然后丙酮酸再被还原成乳酸。

这个过程中,NADH在还原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同时氧化成NAD+,使得代谢过程得以进行。

乳酸发酵的条件对发酵过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度、pH值、氧气和底物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代谢。

一般来说,乳酸发酵的最适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pH值在6.0-7.0之间,氧气对乳酸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影响较小。

此外,底物的浓度和种类也会影响乳酸的生成速率和产量。

乳酸发酵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酸奶、酸奶饮料、奶酪等乳制品都是通过乳酸发酵制成的。

此外,蔬菜、水果和肉制品的酸奶发酵也是利用乳酸发酵的原理。

乳酸发酵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香味,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总的来说,乳酸发酵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发酵过程,它利用微生物将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乳酸,产生丰富的乳酸制品。

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和微生物的选择,可以实现乳酸发酵的高效生产,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同时也为生物制药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第八章 发酵工艺的控制

第八章  发酵工艺的控制

发酵工艺过程,不同于化学反应过程,它既涉及生物细胞的生长、生理和繁殖等生命过程,又涉及生物细胞分泌的各种酶所催化的生化反应过程。

发酵工程是生物应用工程学科,是微生物学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是化学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延伸,是生物、化学和工程等学科的综合利用。

8.1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1. 物理参数(1)温度(℃)直接影响发酵过程的酶反应速率,氧的溶解度和传递速率,菌体生长速率和合成速率。

(2)压力(Pa)影响发酵过程氧和CO2的溶解度,正压防止外界杂菌污染。

罐压一般控制在0.2×105~0.5×105 Pa。

(3)搅拌速度(r/min)搅拌器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动速度。

其大小影响发酵过程氧的传递速率,受醪液的流变学性质影响,还受发酵罐的容积限制(见下表)(4)搅拌功率(kW)搅拌器搅拌时所消耗的功率(kW/m3),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动速度。

其大小与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有关。

(5)空气流量(m3空气/(m3发酵液·min))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发酵液里通入空气的体积,一般控制在0.5~1.0(m3空气/(m3发酵液·min))(6)粘度(Pa·s)细胞生长或细胞形态的一种标志,反映发酵罐中的菌丝分裂情况,表示菌体的浓度。

(7)浊度(%)反映应单细胞生长情况(8)料液流量(L/min)进料参数(6)粘度(Pa·s)细胞生长或细Array胞形态的一种标志,反映发酵罐中的菌丝分裂情况,表示菌体的浓度。

(7)浊度(%)反映应单细胞生长情况(8)料液流量(L/min)进料参数(3)溶解氧浓度(ppm或饱和度,%)溶解氧是好氧发酵的必备条件,是生化产能反应的最终电子受体,也是细胞及产物重要的组分。

通常用饱和百分度表示。

(4)氧化还原电位(mV)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及生化活性的因素之一。

在某些限氧发酵(如氨基酸),氧电极以不能精确使用,氧化还原电位参数控制较为理想。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第八章糖代谢自养生物分解代谢糖代谢包括异养生物自养生物合成代谢异养生物能量转换(能源)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物质转换(碳源)可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壹步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

糖的磷酸衍生物能够构成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NAD、F AD、DNA、RNA、A TP。

分解代谢:酵解(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合成代谢:糖异生、糖原合成、结构多糖合成以及光合作用。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受神经、激素、别构物调节控制。

第一节糖酵解glycolysis一、酵解和发酵1、酵解glycolysis(在细胞质中进行)酵解酶系统将Glc降解成丙酮酸,且生成A TP的过程。

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Glc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NADH 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 TP和水,所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若供氧不足,NADH把丙酮酸仍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fermentation厌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氢,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称乳酸发酵。

若NA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

有些动物细胞即使在有O2时,也会产生乳酸,如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线粒体)、视网膜。

二、糖酵解过程(EMP)Embden-MeyerhofPathway,1940在细胞质中进行1、反应步骤P79图13-1酵解途径,三个不可逆步骤是调节位点。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反应式此反应基本不可逆,调节位点。

△G0=-4.0Kcal/mol使Glc活化,且以G-6-P形式将Glc限制在细胞内。

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A 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壹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似乎是激酶的共同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东大学生科院
米根霉乳酸途径
缺点:提取过程中杂酸较难去除,L-乳酸纯度下降,严 重时产生白色沉淀
优点:好氧条件下,合理控制营养和环境条件,可以为 同型乳酸发酵,糖转化率接近细菌的同型乳酸发酵
注意:微生物产乳酸的那种光学异构体,由胞内乳酸 脱氢酶决定 1)L-乳酸脱氢酶 2)D-乳酸脱氢酶
鲁东大学生科院
鲁东大学生科院
三. 乳酸生产工艺
1 原料及预处理
碳源 1)蔗糖 2)糖蜜 3)葡萄糖 4)淀粉 辅料:麦根、麸皮、米糠、玉米浆、毛发水解液
鲁东大学生科院
2 பைடு நூலகம்酵工艺
细菌发酵工艺
1)菌种(德氏乳杆菌) A)同型乳酸发酵的乳酸菌 B)营养要求简单 C)耐高酸,反馈抑制作用小 D)耐高温,最好在50℃以上 2)菌种扩大培养(种量5-10%) 菌种成熟指标:乳酸5-7g/L,细胞含量7-8*1010个/ml,镜检可以看到 2-4个细胞排列成链,原生质均匀,无大的异染颗粒,无杂菌
酸解酮酶途径。该途径的特点是: ①有两个磷酸酮解酶参与; ②在没有氧化作用和脱氢作用下,2分子G分解为3分子乙酸和2分 子3-磷酸甘油醛。接着,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参 与下, 3-磷酸甘油醛转化为乳酸,转化率为50%。
鲁东大学生科院
③双歧发酵
磷酸己糖解酮途径HK
2葡萄糖
2葡萄糖-6-磷酸
鲁东大学生科院
同型乳酸发酵
2H(乳酸脱氢酶)
C6H12O6 EMP 2CH3COCOOH
2CH3CHOHCOOH
同型乳酸发酵的特点:1mol的G产生2mol乳酸,理论转化率是 100%。另外有很少量的乙醇、乙酸和二氧化碳等。
鲁东大学生科院
①同型乳酸发酵
2乳酸
2ATP 2ADP
葡萄糖
2NAD+ 2NADH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乳酸发酵生产工艺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一. 概 述 Introduction
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旋光异构体
生产方法:化学合成(10%)和发酵法(90%) 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领域 目前普遍使用DL-乳酸 L-乳酸天然性,将是发展方向,特别应用聚乳酸(可降解生 物材料)
通过该途径,1mol的G产生1mol的乳酸,乳酸对糖的 理论转化率是50%。另外有比例较高的乙醇、乙酸和 二氧化碳等。
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及 葡聚糖明串珠菌(Leuconostoc dextranicum)通
过该途径进行异型乳酸发酵。
鲁东大学生科院
②异型乳酸发酵:
应用范围: 同型乳酸菌发酵的微生物已经用来发酵产生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的微生物,例如双歧杆菌,已经用于发酵 生产活菌饮料,
鲁东大学生科院
米根霉乳酸途径
好氧异型发酵,和细菌异型发酵不同,通过糖酵解途径,副产物 有:乙醇、富马酸、琥珀酸、苹果酸、醋酸 乳酸对糖转化率为:75%
可以以淀粉为原料发酵 糖酵解成丙酮酸,存在三条途径 1)丙酮酸脱羧酶---------乙醇 2)丙酮酸羧化酶--------草酰乙酸(形成三羧酸循环副产物:富马酸、 苹果酸) 3)L-乳酸脱氢酶--------L-乳酸
2 乳酸发酵微生物
乳酸细菌
1)乳酸菌分离 酿造发酸食品采样 泡菜形式富集 碳酸钙透明圈法分离(倾注法倒平板) 2)产D-乳酸细菌 德氏乳杆菌:77g/L,转化率90%,D-乳酸比例:90% 保加利亚乳杆菌:40g/L,转化率72%,D-乳酸比例:99% 左旋乳酸芽孢杆菌 菊糖芽孢乳杆菌: 98g/L,转化率97%,D-乳酸比例:99%
鲁东大学生科院
2 乳酸发酵微生物 乳酸细菌
3)产L-乳酸细菌 乳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 趋势:嗜热乳酸杆菌,厌氧高温发酵(50℃以上) 部分微生物乳酸全部为L型,部分含少量D-乳酸 产乳酸细菌较多,根据需要选择 个别菌属可产淀粉酶(嗜淀粉乳杆菌)
鲁东大学生科院
2 乳酸发酵微生物 米根霉 果园、菜园、花盆土壤中或谷物上分离 马丁(Martin)培养基分离纯化 最适温度30℃,产酸多,副产物多,对糖利用效率低, 但可以以淀粉为原料(分泌淀粉酶、糖化酶)
鲁东大学生科院
2 发酵工艺
细菌发酵工艺
培养基配方:还原糖 15%,麦根 3.75%,磷酸氢二铵 0.25%,碳酸钙 10% 种子培养:50℃,24h,接种量 1-10% 发酵操作: 填料系数0.8 碳酸钙分批添加,控制pH不低于5.0 温度: 50℃ 发酵罐敞口,利于二氧化碳逸出 残糖低于1g/L发酵结束 周期:5-6d 发酵结束,加石灰乳调pH10.0,提温至90 ℃,澄清后进入提取工段。
磷酸己糖解酮酶
同EMP
6-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逆HMP途径
4-磷酸-赤藓糖
2木酮糖-5-磷酸
磷酸己糖解酮酶戊
2甘油醛 -3-磷酸
2乙酰磷酸
乙酰磷酸
乙酸激酶
2乳酸
2乙酸
乙酸
特别提醒: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一般都不是单一的,不论 同型乳酸发酵还是异型乳酸发酵,实际代谢产物都不象 代谢途径中那样单纯,两类乳酸发酵的代谢产物没有不 可逾越的界限。
3-磷酸 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2丙酮酸
4ATP 4ADP
2( 1,3-二-磷酸甘油酸)
Lactococcus lacti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异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同时还有比例较高的乙酸、乙醇、二氧化碳 等,称为异型乳酸发酵。其生物合成途径有两种。
a 6-磷酸葡萄糖酸途径
磷酸戊糖酮解途径PK
乙醇
乙醛
乙酰CoA
ATP ADP NAD+ NADH
NAD+ NADH
葡萄糖
6-磷酸 葡萄糖
6-磷酸葡 5-磷酸 萄糖酸 -CO2 木酮糖
乙酰磷酸
3-磷酸 -2H 甘油醛
乳酸
2ADP 2ATP
b Bifidus 途径(双歧途径)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进行的乳酸发酵也是一条磷
鲁东大学生科院
二. 代谢途径及产乳酸微生物
1 乳酸代谢途径
细菌乳酸途径
厌氧菌或微需氧菌,按发酵糖类过程和产物不同,可分为同型和 异型和双歧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它们利用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还原产 生乳酸。发酵产物中主要为乳酸的称为同型乳酸发酵,如乳链球菌 (Streptococcus lactics)、乳酪链球菌( Streptococcus cremor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 bulgaricus)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