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信息窗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好的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难点:认识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冰激凌盒子。

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还是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吗?请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生1:这些物体什么形状?生2:这些形状的物体各具有什么特征?谈话: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它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生1:圆锥是尖尖的,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而圆锥是一头大,一头小。

生3:圆柱有2个圆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面。

生4:圆柱从正面看过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看来圆柱和圆锥在很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要把握它们,认识它们,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

二、合作探索1.认识圆柱的特征。

(1)其实圆柱形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很多张光碟叠放在一起的形状、圆柱形状的卫星、航天火箭的一部分、可乐罐子的形状、可乐瓶盖子以及贴商标的一部分、牙膏口的形状、想象挤出来的一部分牙膏的形状、同学收集的盒子……并将有代表性的物体逐步抽象成圆柱直观图。

(2)大家桌上都有圆柱,找到它,看一看、摸一摸、你可以想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是怎样研究的,从顶点、面、棱(长、宽、高)也可以再和圆锥比一比,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谁来汇报你的发现。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青岛版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青岛版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青岛版教学目标-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和特征2. 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3.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4. 圆锥的定义和特征5. 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6. 圆锥的表面积计算方法7. 实际问题应用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圆柱的定义和特征1. 引入圆柱的概念,介绍圆柱的定义和特征。

2.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圆柱,了解圆柱的外形特征。

3. 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并进行记录。

第二课时: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1. 复习圆柱的定义和特征。

2. 引入圆柱的体积概念,并讲解计算公式。

3. 通过示例演算,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

4. 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1. 复习圆柱的定义和特征。

2. 引入圆柱的表面积概念,并讲解计算公式。

3. 通过示例演算,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4. 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课时:圆锥的定义和特征1. 引入圆锥的概念,介绍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2.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圆锥,了解圆锥的外形特征。

3. 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圆锥的底面半径、高和斜高,并进行记录。

第五课时: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1. 复习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2. 引入圆锥的体积概念,并讲解计算公式。

3. 通过示例演算,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

4. 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课时:圆锥的表面积计算方法1. 复习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2. 引入圆锥的表面积概念,并讲解计算公式。

3. 通过示例演算,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锥表面积的方法。

4. 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课时:实际问题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 让学生分享自己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点。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胜、实效,培育学生察看、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育学生主动研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课要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课难点:圆柱、圆锥特点的研究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前方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 说明:创建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育空间观点的情形,并经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研究,成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在平时生活中,有好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是圆锥。

请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许圆锥?(生举例,师生评论)请看大屏幕,老师采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获得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同学们已经能鉴别圆柱、圆锥的形状,并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那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详细到抽象,指引学生研究新知,让学生真实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旁。

]2、研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第一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点?请听清要求,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点,小组长要把你们的发现实时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针对这个小组的报告状况,谁能做出评论?还有不一样发现的吗?(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联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点。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一章:圆柱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圆柱的定义及特征。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圆柱体,并运用圆柱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1.2 教学内容圆柱的定义圆柱的特性:上下底面平行,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关系1.3 教学活动观察生活中的圆柱体,如圆柱形饮料瓶、圆柱形笔筒等。

让学生触摸并观察圆柱的特征,如上下底面平行,底面是圆等。

进行圆柱的模型制作,加深对圆柱形状的理解。

第二章:圆柱的面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2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定义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πrh+2πr^22.3 教学活动利用圆柱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表面积。

进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圆柱的体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3.2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定义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πr^2h3.3 教学活动利用圆柱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体积。

进行圆柱体积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圆柱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圆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圆柱形饮料瓶的容积计算、圆柱形笔筒的表面积计算等。

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章:圆锥的认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圆锥的定义及特征。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圆锥体,并运用圆锥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5.2 教学内容圆锥的定义圆锥的特性: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是高5.3 教学活动观察生活中的圆锥体,如圆锥形雪糕、圆锥形沙堆等。

让学生触摸并观察圆锥的特征,如底面是圆,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是高等。

进行圆锥的模型制作,加深对圆锥形状的理解。

第六章:圆锥的面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圆锥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2.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3.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重点】1. 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难点】1.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的理解2.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1. 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2. 提问:除了这些几何图形,你们还知道哪些其他的几何图形?3. 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圆柱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模型,了解圆柱的特征。

2. 讲解圆锥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模型,了解圆锥的特征。

3. 引导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加深对它们特征的理解。

4. 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进行推导。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 总结解题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

2. 提问:你们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3. 老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课后作业。

2.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这两种几何图形的知识。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

教学内容:1. 圆柱和圆锥的定义。

2. 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饮料瓶、漏斗等。

2. 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第二章: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深入了解圆柱的形状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圆柱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

2. 圆柱的形状特征。

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圆柱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饮料瓶、圆柱形笔筒等。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圆柱的形状特征,如底面形状、侧面形状等。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深入了解圆锥的形状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圆锥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圆锥的定义。

2. 圆锥的形状特征。

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锥形沙堆、圆锥形漏斗等。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圆锥的形状特征,如底面形状、侧面形状等。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圆锥的底面和侧面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圆柱和圆锥的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培养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

2. 圆柱和圆锥的不同点。

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饮料瓶和圆锥形沙堆。

2. 学生观察并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1.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整体课程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整体课程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整体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在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分数等知识。

然而,对于圆柱和圆锥这两个立体几何图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性质以及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描述和识别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性质;- 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3.1 圆柱- 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圆柱的直径、半径和高-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3.2 圆锥- 圆锥的定义和特点- 圆锥的底面和侧面- 圆锥的直径、半径和高- 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3.3 实际应用- 使用圆柱和圆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制作几何模型等。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

6. 课程安排共安排8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1-2课时:圆柱的定义和特点、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第3-4课时:圆柱的直径、半径和高、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第5-6课时:圆锥的定义和特点、圆锥的底面和侧面- 第7-8课时:圆锥的直径、半径和高、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实际应用7. 教学资源- 教材: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 练习题:针对本课程的练习题和拓展题- 实践活动材料:如模型、实物等8.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制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案:《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97页至第99页,主要包含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圆柱和圆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直尺、圆规、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有底面和侧面,但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圆锥的底面也是圆形,但只有一面。

2. 圆柱的认识(1)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如底面、高、侧面等。

(2)讲解圆柱的定义:一个底面为圆形的立体图形,两个底面之间的部分为高。

(3)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圆柱的模型,并剪下来,贴在白纸上,标注出底面、高、侧面等。

3. 圆锥的认识(1)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特征,如底面、高、侧面等。

(2)讲解圆锥的定义:一个底面为圆形的立体图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为高。

(3)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圆锥的模型,并剪下来,贴在白纸上,标注出底面、高、侧面等。

4. 圆柱和圆锥的联系和区别(1)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1)讲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V=πr²h。

(2)讲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1/3πr²h。

(3)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制作的圆柱和圆锥模型的体积。

六、板书设计圆柱:特征:底面圆形,两个底面,侧面定义:一个底面为圆形的立体图形,两个底面之间的部分为高体积计算:V=πr²h圆锥:特征:底面圆形,一个底面,侧面定义:一个底面为圆形的立体图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为高体积计算:V=1/3πr²h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4.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4.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特征,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以及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和母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圆柱的认识:侧面、底面、高2.圆锥的认识:底面、侧面、顶点、高、母线3.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底面、高以及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和母线。

2.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尤其是圆柱的侧面和圆锥的母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2.学具:剪刀、纸、胶带、直尺、圆规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总结出它们的侧面、底面、高以及圆锥的顶点、母线。

3.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重点讲解侧面、底面、高以及圆锥的顶点、母线。

4.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圆柱的认识- 侧面:曲面- 底面: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2.圆锥的认识- 底面:圆- 侧面:曲面- 顶点:圆锥的顶部- 高: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 母线:从顶点到底面边缘的线段七、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
3.能够利用圆柱和圆锥计算体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区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
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观察分析球、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引入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 圆柱的认识
1.讲解圆柱的定义及其特点,包括底面积、侧面积、高、直径等概念;
2.展示圆柱的图形、实物并让学生练习计算圆柱体积。

3. 圆锥的认识
1.讲解圆锥的定义及其特点,包括底面积、侧面积、高、直径等概念;
2.展示圆锥的图形、实物并让学生练习计算圆锥体积。

4. 圆柱和圆锥的比较
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图形和实物为载体进行比较;
2.让学生自行练习区分圆柱和圆锥,加深对两者的认识。

5. 综合练习
将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材料放在一起,让学生自行练习并测试,巩固本课学习的内容。

四、课堂互动
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新事物和物体,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圆柱和圆锥:将图形和实物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3.综合练习:将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材料放在一起,让学生自行练习并测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等形式,对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时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执教人孙菊执笔人孙菊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课时 1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探究过程教师活动个性化修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出示)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师: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板书课题)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感知圆柱、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就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就是圆锥。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演示转的过程,形成圆柱。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演示转的过程,形成圆锥。

教师活动个性化修改探究过程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侧面是粗细均匀的?学生举例,师生评价。

学生观察、思考,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

学生思考。

学生利用学具,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交流、补充。

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从①观察;②画剪③量直径④拆下来比较用绳子量的方法交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青岛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主题是圆柱和圆锥,这是青岛版教材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93页至第95页的内容,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高、体积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相关的图表和幻灯片。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柱子、粉笔盒等,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知识讲解:我会通过幻灯片和模型,详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包括底面、高、体积等。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计算公式。

我会用清晰的图形和文字,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并标注出它们的底面、高和体积。

答案:略2. 请计算一个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柱的体积。

答案:圆柱的体积=3.145510=785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讲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还是有些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2.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圆柱和圆锥的空间想象和实际应用。

2.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课件、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进而引入新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2. 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1)圆柱:展示圆柱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

(2)圆锥:展示圆锥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讲解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3. 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圆柱:通过课件展示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锥:通过课件展示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思考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

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识别和理解。

2. 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圆柱和圆锥模型或实物。

2. 直尺、圆规、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3. 白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4.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新课导入: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底面、侧面和高。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尝试自己动手绘制。

4. 活动二: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并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2. 板书内容:- 圆柱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 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基础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拓展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深入研究圆柱和圆锥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它们的特征(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它们的特征(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它们的特征(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圆柱和圆锥的模型;2.准备板书板书工具及课件;3.准备课前问题清单,便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出课题,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并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例子;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 认识圆柱和圆锥1.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它们的外形;2.根据模型,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如边界、截面等等;3.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截面,分类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3. 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2.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通过课件展示实例;3.让学生自主计算圆柱和圆锥表面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4. 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2.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通过课件展示实例;3.让学生自主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5. 应用题解析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讲解解题方法,并引导学生独立解题;3.数学拓展:讨论其他几何体(如球体、棱锥等)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模型、课件等教具和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组探究等互动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果;3.在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实践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名称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圆柱的认识:圆柱的定义、圆柱的底面、圆柱的高、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 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定义、圆锥的底面、圆锥的高、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2. 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的理解。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5. 解决问题:出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 分析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步骤: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如饮料瓶、漏斗等。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特征,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4. 让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教具,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圆柱的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的高、底面半径等基本参数的定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研究圆柱特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圆柱的高、底面半径等基本参数的定义。

2. 分析圆柱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圆柱教具,发现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定义。

2. 讲解圆柱的高、底面半径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圆柱教具的高和底面半径,并记录数据。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圆柱基本参数定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第三章:圆锥的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锥的高、底面半径等基本参数的定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研究圆锥特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圆锥的高、底面半径等基本参数的定义。

2. 分析圆锥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圆锥教具,发现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定义。

2. 讲解圆锥的高、底面半径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圆锥教具的高和底面半径,并记录数据。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圆锥基本参数定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第四章:圆柱和圆锥的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的主要特征。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把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对圆柱圆锥特征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以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说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生举例,师生评价)请看大屏幕,老师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形状物体的图片,如果沿着屏幕所显示的实物图的轮廓画线,将实物图隐去,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同学们已经能辨别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并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研究圆柱的特征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的认识(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几何特征,能够识别并描述圆柱和圆锥。

2. 使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几何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的空间想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几何特征。

2. 使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利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一、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圆柱?圆柱有哪些特点?二、探究新知1. 让学生观察圆柱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讲解圆柱的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3. 引导学生推导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4. 讲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对圆柱的认识。

2. 教师挑选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圆柱的认识。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圆锥的认识一、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锥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圆锥?圆锥有哪些特点?二、探究新知1. 让学生观察圆锥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圆锥的几何特征: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16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2.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概括和抽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圆柱圆锥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圆柱圆锥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锥的高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媒体课件、圆柱圆锥教具学生准备:每人圆柱圆锥实物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时间预设4分钟)1、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吗?(冰淇淋盒)看到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些冰淇淋盒是什么形状的?如果学生提不出教师可直接提出并板书)2、这些冰淇淋盒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回答:左侧四个是圆柱形,右侧四个是圆锥形。

教师板书:圆柱圆锥)3.课件展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圆锥的几何图形。

4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最显著的不同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柱上下一样粗,而圆锥上下粗细不一样)5.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哪些物品是圆锥形的?指名学生说几个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

然后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形物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板书:的认识形成完整的课题:圆柱圆锥的认识)二、主动探究,认知特征(时间预设24分钟)(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自主提出问题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还想知道有关它们的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①我想知道圆柱有几个面?②我想知道圆锥有几个面?③我想知道圆柱的高在哪儿?④我想知道圆柱、圆锥每个面的是什么形状?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谈话: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圆柱、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三角尺的直角边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的圆柱上下粗细相同,叫直圆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圆柱、圆锥的认识》公开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把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对圆柱圆锥特征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以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
[说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生举例,师生评价)
请看大屏幕,老师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形状物体的图片,如果沿着屏幕所显示的实物图的轮廓画线,将实物图隐去,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
同学们已经能辨别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并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
2、研究圆柱的特征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把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对圆柱圆锥特征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以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
[说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生举例,师生评价)
请看大屏幕,老师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形状物体的图片,如果沿着屏幕所显示的实物图的轮廓画线,将实物图隐去,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
同学们已经能辨别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并
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
2、研究圆柱的特征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把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对圆柱圆锥特征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以长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
[说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生举例,师生评价)
请看大屏幕,老师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形状物体的图片,如果沿着屏幕所显示的实物图的轮廓
画线,将实物图隐去,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
同学们已经能辨别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并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
2、研究圆柱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