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为什么被禁

合集下载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的成长之路的见证,也是二战时期犹太人困境的真实记录。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呈现,记录了安妮在隐居阿姆斯特丹的藏身之所——阿纳·弗兰克的办公楼后阁楼上的生活。

通过安妮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自由和人性的无尽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那段黑暗岁月中人们的坚强和抗争。

以下是对《安妮日记》的细致解读。

一、日记的背景与意义《安妮日记》的背景是二战这个充满痛苦与骚动的年代。

安妮和她的家人因为是犹太人而被迫躲藏起来,以逃避纳粹的迫害。

落地窗后的未知世界成为教室,在日记里,安妮表达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她的日记记录了躲藏在阁楼上的每一天,同时向读者揭示了困境中家人之间的冲突和团结。

《安妮日记》的意义在于通过安妮的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并对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出了警示。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日记的作者,安妮是整个故事的主角,她善于表达与思考。

在日记中,她对父母、姐姐玛格特以及与她们共同躲避的另一家人——范·丹·平家的成员有着透彻的观察和分析。

安妮自省而敏感,她记录和分析了自己的情感、成长、幻想和矛盾心理,这些成为了她独特的见解和智慧的源泉。

此外,她还通过描绘她所处的情境和观察到的人物行为将其他人物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犹太困境与人性的折射《安妮日记》的核心是对犹太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对人性的思考。

在安妮的眼中,她不仅感受到自己作为犹太人的无奈,也意识到在战争中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压迫和伤害。

她通过自己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安妮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种族和国界的界限,共同追求和平与正义。

四、勇气与希望的追求虽然生活在困境之中,但安妮在日记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活意志和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她渴望自由和独立,积极地学习和不断进步。

她通过阅读,写作和思考来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将希望和勇气传递给了同样身处困境中的读者。

安妮日记 介绍

安妮日记  介绍

——
1930年,与姐姐父亲。 安妮崇拜父亲奥托,她亲切的称呼他为“皮姆”。 (事实上在战后奥托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仍然不 知道女儿为何如此称呼他) 在安妮的心中,父亲一直都是最伟大的人物。 他公平且和蔼可亲,对待小孩子总是充满耐心 和爱心——“将来我长大一定要成为象父亲那样的人!” ——安妮在日记里不止一次的如此下决心。 她渴望得到父亲完全的爱,因此相当不满他对玛各也 有同样的爱——她这种想法相当错误——奥托认为他 实际上把大部分的爱都给了安妮——“玛各更多时候都 与母亲亲近而不是我”奥托说道。
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 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 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 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 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 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 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 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 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 远……
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 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 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 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 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 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 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 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 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 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医治恐惧、孤独或者抑郁 的最好办法是走出去,走 到能独自和太空、大自然、 上帝接近的地方去,因为 只有在大自然的朴实的美 中,才能感觉到一切依然 是正常的,因为上帝希望 人们幸福。
有信仰的人是快乐的,因为并 不是人人生来都能相信崇高事 物

《安妮日记》作者被活活饿死的人间地狱纳粹暴行惨不忍睹

《安妮日记》作者被活活饿死的人间地狱纳粹暴行惨不忍睹

《安妮日记》作者被活活饿死的人间地狱纳粹暴行惨不忍睹
安妮·弗兰克于1945年3月被活活饿死在了纳粹德国开设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内,她的战时日记后来轰动了全世界。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位于德国北部汉诺威附近,纳粹德国最初的设想是把犹太人临时囚禁在这里,以交换德军战俘。

1943年它建成之初可关押1万人,由纳粹党卫军进行管理。

1944年被称为“贝尔森之兽”的党卫军中校约瑟夫.克莱默开始接受别的集中营里不能再进行苦役的囚犯,因此这个集中营的人数开始剧增,到1945年初的时候已经达到了4.1万人。

这里因为食品严重不足,犯人经常遭到鞭打,凌辱,而且没有医疗设施,瘟疫横行。

这个集中营虽然没有毒气室,但死于饥饿、疾病、过度劳累以及肮脏的生活环境者达3.7万人之多。

1945年4月这座集中营被英军解放,曾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布莱恩.厄克特就曾是当年解放的英军部队一员。

他后来回忆说:“最初我以为堆着的是一捆捆的木材。

当我走近一看,原来那都是没有埋葬的尸体。


英军命令纳粹看守在装满尸体的汽车前站立拍照
被命令进行遇难者掩埋的纳粹看守如想休息,被英军士兵命令只能脸朝下趴在刚掩埋过尸体的万人坑里
尸体实在太多,英军不得不动用推土机进行掩埋。

安妮日记:二战犹太人的苦难之书

安妮日记:二战犹太人的苦难之书

【大历史】安妮日记:二战犹太人的苦难之书荷兰核安全峰会召开在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计划于赴会期间参观纪念《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兰克的博物馆,并就此书近期在日本东京被撕毁一事向馆方表示痛心。

作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见证,《安妮日记》数十年来打动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心。

<用日记展示避难心路>1942年6月12日,随家人从德国法兰克福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躲避纳粹迫害的13岁犹太少女安妮收到生日礼物——一个日记本,开始写日记。

同年7月6日,安妮一家藏进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

此后的日记中,安妮记录了避难生活的困窘,多次描写阿姆斯特丹被轰炸带来的恐惧,展示了一位少女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寻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1944年8月,安妮一家被人出卖,8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奥特幸存。

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在奥特的努力下,安妮的日记在荷兰出版,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安妮日记》。

<安妮密室改建博物馆>二战后,安妮躲藏的密室人去楼空,破旧不堪。

1955年,一家荷兰公司申请在此修建办公大楼,阿姆斯特丹人为此自发成立“行动委员会”,把密室改建成为博物馆。

1960年,安妮故居博物馆开放。

博物馆开放的最初10年间,参观者主要来自英、美等未被纳粹占领过的国家,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屠杀,希望通过《安妮日记》来了解那段历史。

安妮博物馆董事会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二战的兴趣会慢慢减小,博物馆未来可以关闭。

然而,之后来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博物馆不得不把每天的开放时间延长至12个小时。

<揭露暴政的世界标签>自从问世以来,《安妮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了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

在安妮的故乡荷兰,《安妮日记》并非小学生的必读书,但在绝大部分荷兰小学,校方都会组织孩子们讨论历史和二战。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阅读《安妮日记》的兴趣被有效激发。

时至今日,安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标签”,她象征着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受害者,甚至成为了宗教迫害和暴政统治下受害者的象征,“人们聊起那段历史,就会谈到大屠杀,就会谈到安妮”。

安妮·弗兰克——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

安妮·弗兰克——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

安妮·弗兰克——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安妮·弗兰克介绍中文名:安妮·弗兰克外文名:Anne Frank别名:Anne、Annelein国籍:德国民族:犹太人出生地:德国法兰克福市出生日期:1929年6月12日逝世日期:1945年3月9日信仰:犹太教(改革派)代表作品:《安妮日记》享年:15岁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女孩,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

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一颗编号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为“5535 Annefrank”。

安妮用13岁生日礼物日记本记录下了从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安妮亲历二战的《安妮日记》,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灭绝犹太人的著名见证。

安妮一家被捕后,日记被米普·吉斯发现并保存下来,二战之后的1952年再次出版为《安妮日记》,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图书之一,有多国语言的翻译版本,拍成戏剧、情景剧、短片和电影。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为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儿,家中还有母亲艾迪斯·弗兰克(Edith Frank)和姐姐玛戈特·弗兰克(Margot Frank)。

由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奥托便放弃于德国的事业而将家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过着较为平顺的生活。

她出生时名为安内莉泽·玛丽(Anneliese Marie),但家人和朋友都以昵称“安妮(Anne)”来称呼她. 有时其父也会叫她“小安妮(Annelein)”。

弗兰克一家住在一个犹太人与非犹太人杂居的同化小区中,而安妮和其它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小孩一样,经常接触到不同信仰的人士(如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以及其它犹太裔人。

弗兰克一家信奉犹太教的一分支—犹太教改革派,此教只遵守部分原犹太教条,而忽略及摒弃了大量原犹太教传统。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日记选读
• • • • 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最亲爱的吉蒂: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
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完满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时又一直弄 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 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
关于安妮之家
• 这是一个在房子后座三层高的空间,可以从地面 进入。第一层有两间细房,相连的洗手间;楼上 是一间大的开放式房间,旁边有一间细房。细房 可以通往阁楼去。通往这隐密之家的门被一个书 架盖住,保证不会被发现。主建筑在Westerkerk 教堂的一个街口外,表面上跟阿姆斯特丹其它的 房子没甚两样。
• •

安妮敬上。
1944年7月15日 星期六
谢谢 thank you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人心里有 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除非所有人没有例外都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 切都会被砍倒、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 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我已下定决心要过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人生,不想以后变成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我在这里的 经验,是一个有趣人生的一个好开头。碰到最危险的时刻,我都必须往它们幽默的一面看,并且笑一笑,理由──惟一的理由就在 这里。

德意志二战历史是怎样的

德意志二战历史是怎样的

德意志二战历史是怎样的德意志有什么样的历史呢?德意志二战的历史有哪些呢?今天店铺就来告诉你德意志二战历史是怎样的,欢迎阅读。

德意志二战历史简介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法西斯国家:德意志、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反法西斯国家: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根本原因由于一战战过后德意志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意志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直接原因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1929年10月2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这场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正是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中国沈阳,其后全面吞并中国东北,为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意志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意志。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那些年曾经被禁的畅销书

那些年曾经被禁的畅销书

那些年曾经被禁的畅销书有关禁书的书单,今天小编为大家从天涯论坛上找来了14本被禁过的畅销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1984》《1984》曾因“集权政府及审查制度危险”被美国图书馆协会禁止。

讽刺的是,这本书在被贴上“亲共”标签的同时,也被苏联方面认为是在批判苏维埃政权。

2.《日瓦戈医生》因描写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的苏联困境,《日瓦戈医生》一直被苏联政府列入禁书。

帕斯捷尔纳克于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迫于国内压力也最终放弃领奖。

3.《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记录了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然而该书因对犹太人的正面描写在黎巴嫩被禁,一同遭禁的还有《辛德勒的名单》和《苏菲的选择》。

4.《西线无战事》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雷马克写了小说《西线无战事》,控诉一战对德国青年的毁灭。

1933年,纳粹德国查禁并焚烧了他的作品,认为它是对德国军队形象的不利描写。

5.《尤利西斯》因《尤利西斯》中包含手淫等“淫秽描写”,作品于1921年在英国和美国遭禁,1922年才在巴黎得以出版。

直到1930年代,英美两国才相继解除了禁令。

6.《洛丽塔》1955年出版的《洛丽塔》讲述发生在12岁少女和中年男人之间的恋爱故事,1959年之前,它都被列为英国内政部要求海关严查的不得进入英国的书籍。

7.《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年出版后,立即因性描写“有伤风化”被英国列为禁书。

直到1959年《淫秽出版物法》修订,企鹅出版集团重新争取到它的出版权之后才被解禁。

出版日当天,该书就卖出了20万册。

8.《第22条军规》1972年,美国俄亥俄州曾将“黑暗幽默鼻祖”《第22条军规》列入禁书,理由是书中文字在一部分人看来是不雅的。

9.《达·芬奇密码》《达·芬奇密码》因“对于天主教的不准确表述”在黎巴嫩被禁。

2004年,天主教会也拒绝电影《达·芬奇密码》在罗马教堂内拍摄。

100部世界名著目录与介绍

100部世界名著目录与介绍

100部世界名著目录与介绍1《红与黑》(法)XXX作为禁书,叙述了一个青年的毁灭。

是一所解剖恶德败行的手术观察间。

2《巴黎圣母院》(法)XXX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将世间美与丑的强烈对照,融入了一个颠颠倒倒、是是非非的故事里。

3《》(意大利)XXX本书主要讲述发生在XXX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10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4《简·爱》(英)XXX面对争论纷起的舆论界,作者微笑着写道:“感谢读者,用宽容的耳朵倾听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XXX在苏联解体前,此书以161种文字印发了600多次,流传于世界各国,是一本举世公认的教育青年的“生活教科书”。

6《安徒生童话》(丹麦)XXX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中接触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歌颂了人世间永恒的真、善、美。

7《母亲》(苏)XXX本书问世不久,便立即以多种文字图外发行,XXX盛赞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8《鲁滨逊漂流记》(英)XXX一部描述人类返朴归真情结的冒险故事,其发行量几乎超出了欧洲其它读物,不同语言的译本几乎掩盖全天下各个角落。

9《理智与情绪》(英)XXX女主人公按照表面征象发生合情公道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固然不时发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征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料想的喜剧效果。

10《一千零一夜》一座东方文学辉煌绚丽的丰碑,一颗古老文明神秘绚丽的瑰宝。

《希腊神话故事》“这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

”——XXX11《》(意)XXX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

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

本书揭露禁欲主义,宣扬个性解放,详尽描述人对世间欢乐的不倦追求,被奉为“人曲”而流传于世。

12《牛虻》(英)XXX·伏尼契“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

安妮日记-reading背景资料

安妮日记-reading背景资料

重点短语: 1. be crazy about sth 对… …疯狂 2. stay awake 保持清醒 3. by oneself 独自地 4. far too much + 不可数名词 far 程度副词,修饰 too much 5. happen to do sth 碰巧做某事 6. outdoors adv. 在户外 play outdoors 在户外玩耍 sleep outdoors 睡在户外
总结:
主句中用的是一般现在时,则从句中用现在完成时. 主句中用的是一般过去时,则从句中用过去完成时.
15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ost Office? ——I’m sorr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_ here.
3. It was in the street that I met Tom yesterday. 强调地点状语 in the street 4. It was yesterday that I met Tom in the street. 强调时间状语 yesterday
It + be + 被强调部分 + that/ who从句
It was this morning that I saw John on my way to school.
20
A. Was
B. am coming
D have come C. came D.
翻译: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
It was the third time that I had read the book. It is the third time that I have read the book.

《安妮日记》:纳粹暴政下的少女成长

《安妮日记》:纳粹暴政下的少女成长

安妮日记:纳粹暴政下的少女成长《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一位犹太裔少女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躲藏地中写成的一部日记。

这部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安妮个人的成长经历,同时也展示了她所处时代纳粹暴政下犹太人遭受的种种困境。

背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发动侵略并占领了许多欧洲国家,包括荷兰。

犹太人在纳粹统治下面临着非常严苛的待遇,遭受歧视、迫害和灭绝计划。

安妮与躲藏地为了逃避被捕和送往集中营,安妮家族决定与其他几个犹太家庭一起躲藏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个秘密藏身之所。

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两年时间。

日记书写和内容在躲藏期间,安妮用她收到的生日礼物——一本日记本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

她将日记命名为“Kitty”,以此作为自己的朋友和倾诉对象。

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她的内心情感、对外面世界的观察,以及她与家人和其他藏身者之间发生的冲突和困扰。

她还探讨了成长、爱情、梦想和对未来的希望。

文学价值和影响尽管《安妮日记》最初只是安妮个人内心世界的记录,但该日记战后被她父亲保存并出版,成为了一部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

它揭示了纳粹暴政下犹太人所经历的苦难,并强调了希望与坚韧精神。

《安妮日记》对于人们理解二战时期的犹太人遭遇以及纳粹主义的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本书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使更多人能够了解这段黑暗历史,并从中汲取教训。

总结《安妮日记》是一部描述纳粹暴政下的少女成长的重要文学作品。

它展示了安妮在躲藏地中度过的两年时间内经历的心理挣扎、困惑与希望。

这本日记书不仅具有个人性质,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犹太人所面临的残酷现实。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段黑暗历史,并对种族歧视和暴力行为保持警惕。

安妮日记战争与希望的纳粹时代

安妮日记战争与希望的纳粹时代

安妮日记战争与希望的纳粹时代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在二战期间写下了著名日记的犹太女孩。

这本日记被称为《安妮日记》,记录了她在纳粹统治下隐居在阁楼的日常生活和内心的感受。

《安妮日记》成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揭示了战争与希望在纳粹时代交织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梦想成为作家的少女安妮从小就展现出了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她渴望成为一名作家,用笔记录她的思想和生活。

然而,1933年的纳粹党上台后,安妮的生活变得截然不同。

犹太人面临着歧视和迫害,她们被迫失去了很多基本的权利。

安妮的梦想似乎都变得遥不可及。

第二章:躲避迫害的生活为了躲避纳粹迫害,安妮和她的家人搬到了阿姆斯特丹的后藏书阁楼。

她们与几个犹太家庭一起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以避免被纳粹发现。

在这里,安妮用她的日记来记录她的内心世界和逃避现实的梦想。

她坚强而乐观地面对困境,寄托希望于未来的美好。

第三章:困境与团结生活在阁楼上并不容易。

安妮和其他人必须安静地生活,以免被邻居发现。

他们面临着食物短缺、恐惧和疾病的威胁。

然而,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们也经历了真正的团结和友谊。

安妮的日记记录了她与父母、姐姐玛格特以及其他居住在阁楼上的人之间的感情,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困境。

第四章:纳粹统治下的绝望与希望随着战争的深入,纳粹在欧洲的统治变得更加严酷。

安妮在日记中描述了她对纳粹政权的愤怒和对战争的悲伤。

然而,她也保持着希望,相信未来会有改变。

她相信人类的善良和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她仍然相信战争的结束会带来和平和自由。

第五章:安妮的生命和遗产然而,命运对安妮并不宽容。

1944年,她和家人被发现并被送往集中营。

安妮在那里生病,并在1945年去世,享年15岁。

尽管她的生命短暂,但《安妮日记》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这本日记被出版后,成为了一部国际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通过安妮的文字,人们可以感受到战争时期的绝望和希望,同时也铭记了纳粹时代的残酷与深思。

关于苦难的名人素材

关于苦难的名人素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苦难的名人素材:
安妮·弗兰克: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囚禁在集中营中的犹太女孩。

在这段苦难的经历中,她写下了《安妮日记》一书,通过文字记录了她和家人在集中营中的生活和感受。

尼尔斯·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曾在二战期间因为自己的犹太血统而逃亡至瑞典。

他在此期间独自生活,并不断思考量子力学等物理问题,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黛尔·哈姆普顿:美国黑人女性,曾经在20世纪初期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而奋斗。

她的家庭曾多次遭受种族歧视和暴力袭击,但她始终坚持不懈地为黑人权利而奋斗。

纳尔逊·曼德拉:南非前总统,曾因为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被囚禁27年。

他在监狱中学习,写作和思考,最终成为了南非历史上的重要领袖和民主运动的代表人物。

玛拉拉·优素福扎伊:巴基斯坦女孩,因为反对塔利班组织对女性教育的限制而被击中头部,濒临死亡。

她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始终坚持学习和写作,并成为了一名活跃的教育活动家和人权捍卫者。

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些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苦难中,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坚韧和智慧,通过学习,思考和行动来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安妮日记简介_《安妮日记》主要内容简介

安妮日记简介_《安妮日记》主要内容简介

安妮日记简介_《安妮日记》主要内容简介安妮日记简介《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是其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

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安妮日记内容简介《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

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

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

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

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安妮日记主要内容安妮本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人家里,为了躲避纳粹党的残害而移居荷兰,不久,纳粹党占领了荷兰,便开始四处搜捕居住在荷兰的犹太人,安妮的姐姐玛格收到了被拘捕的传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开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

安妮日记历史 沉重见证

安妮日记历史 沉重见证

安妮日记历史沉重见证提起《安妮日记》,我的思绪就被拉回到了那个特殊的时代。

那是一段黑暗得让人窒息的历史,却因为一个女孩的文字,让我们得以窥见其中的一角。

安妮·弗兰克,一个本该无忧无虑享受青春的少女,却被迫在狭小的密室中藏匿,只为躲避纳粹的迫害。

她的日记,不是什么华丽的篇章,而是在绝望中闪烁着希望的点点星光。

想象一下,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被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不能自由地奔跑在阳光下,不能畅快地呼吸新鲜的空气。

那是怎样的一种压抑和痛苦啊!安妮和她的家人以及其他的避难者,挤在那个秘密的后屋里,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

那个后屋,空间狭小得让人难受。

房间里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利用。

安妮的小床紧挨着墙壁,晚上翻身都怕碰到旁边的东西。

白天,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不敢弄出太大的声响,生怕被外面的人发现。

吃饭的时候,简单的食物也显得格外珍贵。

一块小小的面包,都要分成好几份,大家互相谦让着,希望能让别人多吃一点。

安妮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她在日记里记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会为了一点小事和姐姐争吵,也会因为一本书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会偷偷地观察着一起避难的人们,记录下他们的一举一动,那些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在她的笔下变得如此生动。

有一次,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安妮紧紧地抓住手中的笔,手心里全是汗水。

她害怕极了,但还是强装镇定,安慰着比她更小的孩子。

那一刻,她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还有一次,安妮发现了一只小老鼠在角落里探头探脑。

她一开始被吓了一跳,但很快就被这只小老鼠的可爱模样吸引住了。

她静静地看着小老鼠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心里竟然有了一丝温暖。

在这个充满恐惧的地方,这只小老鼠似乎成了她的一个小伙伴。

安妮的日记里,也有她对爱情的懵懂幻想。

她会偷偷地想,等战争结束了,自己会遇到一个怎样的白马王子。

她会因为自己身体的变化而感到羞涩和不安,这些都是一个少女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记》1942年7⽉9⽇——《安妮⽇记》的作者安妮·法兰克⼀家躲⼊暗室。

电影《安妮⽇记》剧照战争使⼈成熟,使⼈的思考更深刻。

安妮写,虽然⾝体被禁锢了,可是灵魂还是⾃由的,还可以去渴望:“许多⼈都觉得⼤⾃然很美丽,许多⼈曾经在⾃由的天空下⼊眠,许多被关在监狱或者医院⾥的⼈,每天都在渴望着,重新⾃由⾃在地去享受⼤⾃然,可是很少有⼈会去锁住他们的渴望,去隔绝那些不论对穷⼈还是富⼈都平等的东西。

”“我知道,只要这⼀切还存在(阳光、树林、动物),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不管是谁,只要他幸福,他也能令别⼈幸福。

拥有勇⽓和真诚的信念的⼈是永远不会在不幸中消亡的。

”——《安妮⽇记》听⼈说安妮代表着600万⼤屠杀的受害者。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

安妮的⽣与死纯属她个⼈的命运,只不过这种命运重复了600万次⽽已。

安妮不能、也不该代表被纳粹分⼦夺去⽣命的许多⼈。

每个受害者都有各⾃的理想和世界观;每个受害者都在世界上、在亲戚朋友⼼中占据只属于个⼈的独特的位置。

……我⽆法拯救安妮的⽣命,这是我久久不能释怀的莫⼤遗憾。

但是我帮助她多活了两年。

在这两年⾥,她写了⽇记,呼吁理解和宽容,给全世界⼈们带来了希望。

这印证了我的信念:有为胜于⽆为。

有所作为未必有好的结果,但⽆所作为却只能⼀事⽆成。

——蜜普·吉斯《安妮⽇记》(2001)电影剧照⽚段剪辑:⼀部剧情⽚,根据犹太⼈安妮·弗兰克所写的记录她真实的两年密室⽣活的⽇记⽽改编。

犹太少⼥安妮·弗兰克,1929年⽣于德国法兰克福。

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的浪潮,安妮⼀家被迫迁居荷兰。

安妮在晒⽇光浴安妮⽣性活泼,有着天⽣的表达欲。

因为太爱说话,⽼师唤她“话匣⼦”,安妮专门写了⼀篇《话匣⼦》的作⽂反击,反⽽被⽼师当成范⽂,四处炫耀⾃⼰教学有⽅。

她有着超越同龄⼈的成熟,针对⼀个问题总能剖析得头头是道,邻居笑称“上帝⽆所不知,安妮⽐上帝还明⽩”。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建议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协约国”的暴行2.《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3.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A.突袭波兰B.进攻苏联C.偷袭珍珠港D.包围斯大林格勒4.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的是( )A.日军进犯卢沟桥B.德军入侵波兰C.德军入侵苏联D.日军偷袭珍珠港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诺曼底登陆成功6.[2018·连云港]《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其根本目的是( ) A.开辟欧洲战场 B.打败法西斯C.粉碎日本侵略D.建立联合国7.1943年2月,罗斯福就某战役的胜利致苏联斯大林贺信: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据此可知,“某战役”是( )A.中途岛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攻克柏林战役8.2018年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74周年纪念日,多国元首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盛大纪念活动.当年诺曼底登陆战役的重大意义在于( )A.挫败了德军企图夺取英国的计划B.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C.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9.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0.1945年5月8日中国《新华日报》消息:经过了五年八个月零六天的欧洲战争,终于在民主国家全盘而彻底的胜利中结束了.“彻底的胜利”是指( )A.打败了日本法西斯B.打败了同盟国集团C.打败了德国法西斯D.打败了拿破仑帝国11.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A.都是德国挑起的战争B.中国都是战胜国之一C.都以德国、日本的失败而告终D.两次战争的性质不同12.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都遭到失败.下列会议中,与惩罚、处置德国有关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会议④雅尔塔会议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③1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莫斯科保卫战②德国突袭波兰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③二、材料分析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宣告结束.(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战后这一同盟正式分裂的标志又是什么?哪一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中,哪一事件证实了列宁曾预言的“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材料二使纳粹国家接受无条件投降条款,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会议还决定成立联合国.(2)材料二所述是哪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为战后哪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格局结束的终点事件是什么?材料三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间合作或冲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面对当前世界发展趋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联合国家宣言》材料二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二战中的历史事件:(1)材料一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什么?(2)材料二中图一为“二战”期间在苏联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三巨头”,请说出此会议的名称.(3)材料二中图二是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情景,这也标志着“二战”结束了,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准确时间.(4)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你能说出大战全面爆发、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大战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吗?(5)“二战”以及“一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C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慕尼黑协定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事实上”,即在实际中《慕尼黑协定》所起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助长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故选B.3.A4.D [解析] 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袭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世界最大规模,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故选D.5.B6.B7.B [解析] 根据时间1943年2月及这次战役是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可知,该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8.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内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东西南三面夹击中,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投降.不列颠之战挫败了德军企图夺取英国的计划,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所以答案选D.9.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规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所以答案是D.10.C11.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挑起的,中国都是战胜国,战争的性质都具有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日本在“一战”期间出兵中国山东,参加对德作战,是“一战”的战胜国.故答案选C.12.C [解析] 慕尼黑协议发生在“二战”前,并且是德国扩张而不是被处罚的协议,华盛顿会议处理的是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所以②、③错误.1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准确识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攻克柏林战役即柏林会战(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据此分析可知先后顺序为②①③④,故选B项.14.(1)《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杜鲁门主义出台.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2)雅尔塔会议.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3)国家利益.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等.(言之有理即可)15.(1)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2)雅尔塔会议.(3)1945年9月2日.(4)全面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日本突袭珍珠港;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5)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等.(言之有理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妮日记》为什么被禁?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12岁的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期间包括她在内的一行人躲藏在密室里生活。

故事的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希特勒上台,对犹太人大肆屠杀,安妮·弗兰克跟随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密室里,他们一行一共8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她们不能说话,不能有任何动静,食物补给不足,生活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他们只能靠父亲的同事供给食品和生活用品,同时获知外界的一切消息,在黑暗又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的日记本“基蒂”记录下了她在密室里的生活。

这部日记不是一篇普通的生活流水账,而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内心世界的独白。

日记中记录了她从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女孩儿变成一个成熟懂事的少女,从刚开始与密室中的人处处针锋相对到后来理解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在恶劣的环境中她迅速成长,对自己的成长她有了更多了认识。

在日记中,她谈到了自己的友情,爱情和亲情,随着她的成长,她更能理解妈妈对她的爱,开始学着体谅妈妈;更能体会爱情的力量,享受着春心萌动带来的困扰和喜悦;更能学着反思自己,面对密室中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学着改变自己的态度。

她幻想着战争结束可以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可以继续追求她的爱情,然而这些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然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这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和安详会重新回来。


日记中不仅记录了她的成长,同时也记录着发生在身边的战争。

它更是德军占领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面对每天有可能被发现的恐惧,面对不时传来的身边的朋友又被抓到集中营的噩耗,和密室外不时发生的爆炸,密室中人心惶惶,每个人从未有过对自由的向往,他们只能以自己还活着聊以慰藉。

安妮思考着战争,思考着反犹太人主义,思考着宗教,思考着上帝。

在密室度过了两年多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5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1944年8月他们因被检举而遭到逮捕。

安妮和其他七个人被送进集中营。

一个花季少女却死于纳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

写作时的孤独与秘密的保存,却转为诗人的广大回响。

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00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纳粹,任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

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都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都是绝望的哭喊。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

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贝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
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日记》对纳粹对于犹太人进行大屠杀以及迫害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控诉了战争的丑恶,使人们认识了大屠杀、反犹太主义,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她的童真、善良仁慈,很多人从中获得了鼓励,对那些被压迫的民族人民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她的犹太主义却无法被纳粹想要排除异己的想法,它影响了纳粹法西斯主义的发展,逆大流而行,纳粹为了宣扬自己的法西斯主义进而统治欧洲,不得不禁《安妮日记》,阻止犹太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害怕纳粹的残暴行为被世人所知道,想要掩埋事实。

《安妮日记》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

然而在今天,《安妮日记》已经成为每个人了解历史的必读书籍,它体现的精神内容无一不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