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表word参考模板
09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执行计划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概述1、专业名称及含义1.1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1.2 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涵盖的职业(工种)为装配钳工、机修钳工、维修钳工、电机装配工(维修电工)2、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且身体健康,反应灵敏,无色盲、色弱。
3、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自动化流水线操作、机械安装与维修及电气维修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培养和提高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本职工作的劳动者。
2、能识读、绘制机械制图、电气原理线路图,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机械装配与维修和电气检测及故障排除。
3、熟悉机电行业工艺管理流程,了解企业管理及生产组织,具有组织和指导初级工人作业的能力。
4、掌握机电一体化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的文化基础、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了解现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5、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掌握一的体育基本知识及体育锻炼技能,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
6、本专业毕业时,可获得我院毕业证书,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专业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设置(二)能力结构1、电工基本技能:2、普通机床的操作能力;3、普通机床的电气维修能力:4、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5、数控机床的编程能力:6、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技能:7、专业技能达到高级电工操作水平,并考取高级电工技能等级证书。
3.3、能力结构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具有CAD/CAM软件运用能力。
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机床设备的能力。
具有管理、维护机床电器设备的能力。
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机床加高技能型序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够深刻领会并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人文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面向机电行业,从事机电等工作岗位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一)知识结构1、基础知识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知识: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英语知识: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用英语进行一般会话与交际、有一定的阅读翻译能力。
计算机知识:熟悉计算机操作、汉字录入、Windows 系统等。
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普通话知识:具有普通信函、文件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普通话等。
2、专业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一般专用设备设计应具备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CAD/CAM、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各种普通机床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控线路设计应具备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等技术。
(二)能力结构1、通用能力(1)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能熟练地在因特网上检索、浏览信息、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2)外语应用能力: 可借助字典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及说明书,具有初步的口头交际能力;(3)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能有效运用信息撰写比较规范的常用应用文。
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研究论文及工作总结等,且书写工整;(4)自我管理能力: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新的或变化着的环境;(5)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实践)中善于动脑,乐于探索,有一定的创新见解。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编码:《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工教学计划一、概述1、专业名称及含义1.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1.2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研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2、招生对象技工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学生、或已获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身体健康,且反映灵敏,无色盲、弱视。
3、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1、掌握多种加工技术,其中一个以上工种达到高级工水平,能够完成典型、复杂零件进行的工艺分析、生产加工,能够对生产加工中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2、掌握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可获得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证书,经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教学原则1、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职业定向的特殊要求,突出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力求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与岗位要求相适应.2、在教学中充分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精神,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有创新思维,有创新及创业能力。
4、充分采用高科技手段,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模拟实习教学,使用生产型机械和电气类设备进行生产操作加工的实习教学。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编教材,本专业公共课课时安排如下:1、公共课2、专业课程设置六、教学计划综合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表拟设高级工专业任课教师配备计划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拟设高级工专业实习场所、实习设备情况表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三年高职专业适用)1. 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 应、往届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校毕业生。
学制: 三年。
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掌握常用机械绘图软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机床的维护、常用机床制造工艺和操作技能, 典型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独立操作一项或多项技能的, 实践能力强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培养规格3.1.素质结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和锐意进取、敢于承受风险与挫折的心理素质。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有健康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 对美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
3.2.知识结构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掌握一般专用设备设计应具备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CAD/CAM 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掌握金属工艺学、金工操作等基本知识与技术, 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车工、钳工、铣工、电焊等中级或高级证书。
掌握各种普通机床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控线路设计应具备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等技术, 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电工证或高级证书。
掌握编制数控机床加高技能型序和操作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
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数控操作工证。
熟悉工厂、车间生产管理特点, 掌握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目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1)《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纲 (10)《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16)《电机变压器》教学大纲 (28)《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4)《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40)《安全用电》教学大纲 (45)《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教学大纲 (51)《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59)《》实验教学大纲 (64)《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72)《钳工实训》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79)《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86)《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91)《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97)《变频与直流调速》教学大纲 (100)《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 (103)《管路拆装》教学大纲 (106)《可编程序控制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110)《触摸屏应用技术》教学纲 (112)《自动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115)《焊接技术》教学大纲 (119)《机电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124)《公共礼仪》教学大纲 (129)《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135)《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142)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16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修业年限:全日制 3 年。
二、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培养目标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维修、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能在机电行业从事生产、管理、维修、服务等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四、企业就业岗位群五、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一)职业面向从社会需求和实际工作岗位划分来看,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编程技术学徒、简单技术编程、设备维修学徒、基本故障维护人才和初级技师术管理部门及相关的高级工程技师研发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doc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业代码:580201一、学制与招生对象1.学制:全日制三年专科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必备够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定位于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操作和技术改进、运行、销售、管理等岗位。
2.基本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能够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2.能够熟练操作普通机床,达到中级技工水平;能较熟练地进行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3.熟悉机械制造与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4.掌握现代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数控技术、机械CAD/CAM技术、计算机语言,具备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以及机电的基本设计能力。
三、主干课程1.电工技术主要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三相交流电路,二端口网络,电路中的过渡过程,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
2.电子技术主要内容:现代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器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逻辑电路,信号产生电路,频率变换电路,反馈控制电路。
3.电机与电气控制主要内容: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直流电机;变压器, 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拖动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控制;其他种类的电机;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
4.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主要内容: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组成与工作原理,三菱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指令,步进指令, 功能指令,编程器及其使用,特殊功能模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
《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一、学制(一)招收对象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较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机电技术人才。
三、业务规格(一)业务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行业,从事车间或技术部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工程设计、电控线路设计,机床电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工作。
(二)岗位知识结构1、掌握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金属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和计算机操作基础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常规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一般专用设备设计应具备的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等专业知识;3、掌握各种普通机床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控线路设计应具备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电器测量等专业知识;4、掌握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应具备的电机与电力拖动、数控机床与编程等专业知识;5、熟悉车间、工厂管理的知识。
(三)岗位能力结构1、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2、具有选用、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3、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机床设备的能力;4、具有管理、维护机床电器设备和设计电控线路的能力5、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程序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6、具有模具的基本设计和制造能力;7、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岗位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2、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人生观、价值观正确;3、心理健康,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坚强的意志,勇于开拓;4、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交际;5、具有现代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大专)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专业
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五年
四、培养目标
一年级:学习专业、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创业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年级:重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就业创业素养,掌握专业基础技能,具有初等专业技术水平。
三年级:学习车、钳、焊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下一学年的技能培训奠定理论知识。
四年级:培养车、钳、焊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成为面向机电设备、自动化和生产线设备的制造、安装及维修(护)企事业单位的中等应用型人才。
五年级: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和生产线设备的制造、安装及维修(护)等工作、能够熟练进行车工、钳工、焊工操作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业的电路维修、故障检测,机床的操作和维修以及车工、钳工、焊工等工作。
学生实习就业单位主要有:易因特电子、音索伊电子、科达电子、富士康科技集团、宝源有限公司、海尔工贸等。
六、专业资格证书
劳动职业鉴定车、钳、焊、维修电工,家电维修的资格证书,安检部门的电工、制冷、焊接安全上岗证书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七、专业(实训)课程
八、专业方向模块与学分、课时分配
注:本专业方向模块为四年级在实训基地实施。
九、课程设置
三、二连读大专课程设置
备注:( )内为学分
- 11 -。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表
素质 提升 课程
2
1 2 2 3 3 3 3 4 4 3 4
6 4 4 6 5 6 3 4 5 3 4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表
实践 课程 教学 序号 类别 环节 7 8 9 10 11 12 13 课程名称 职业技能考证培训 毕业设计 创业培训 创业实训 专业实践 预就业顶岗实习 小计 创新和公益劳动类学 分 总计 课程课程 代码 212323 005203 学 分 2 3 2 1 4 6 33 5 141 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 理论 实训 考试 考查 1 2 3 4 5 6 课 课 19+3周 12+8周 15+5周 13+7周 8+12周 20周 2周 3周 3周 2周 2周 1周 1周 12周 12周 20周 20周 59 计划 总学 时 2周 大一、大二每学年安排劳动课一周,記一个学分。 理论 授课 25 26 24 20 0 0
005205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表
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类别 1 2 3 4 综合 素质 课程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职业 能力 课程 7 8 9 10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形势与政策教育 运动与健康 运动与健康(早操)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早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入学和安全教育 国防教育理论课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 业指导 小计 应用文写作* 应用数学 健康生活﹡ 电子商务基础 行业概述﹡ 艺术欣赏 演讲与口才 商务礼仪* 摄影艺术 小计 机械制图与AutoCAD 热工学与流体力学 液压与气动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机械基础 电机拖动与控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变频器应用与维护技 术 PLC原理与应用 小型空调装置 空调自动化技术应用 小计 职业 经理 人基 础课 1 2 3 4 5 1 2 3 4 实践 教学 环节 5 6 公关与沟通 企业法律实务 营销与传播实务 企业财税管理实务 企业管理 小计 军训与入学教育 社会认知与职业体验 实习 电工实习& 金工实习 水泵自动控制综合实 训 空调器安装与检修实 训 004206 004202 004203 004205 004207 005201 005202 342301 342302 342304 课程课程 代码 001201 001202 001203 001204 001204 001206 001206 001207 001209 001210 001213 004201 004208 004209 004210 004211 004212 004213 004214 004215 004216 342201 342204 342206 342202 342203 342219 342225 342209 342208 342207 342223 学 分 3 4 1 4 7 8 5 4 2 2 1 2 43 2 4 2 3 1 1 1 1 1 7 6 3 3 6 5 6 3 3 5 2 3 45 2 2 3 3 3 13 2 4 2 2 2 3 计划 总学 时 48 64 16 62 232 124 87 64 32 24 16 38 807 32 64 32 48 16 16 16 16 16 112 96 48 48 96 80 96 48 48 80 32 48 720 32 32 48 48 48 208 2周 8周 2周 2周 2周 3周 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 理论 实训 考试 考查 1 2 3 4 5 6 课 课 19+3周 12+8周 15+5周 13+7周 8+12周 20周 32 64 16 26 0 124 0 20 32 24 16 38 392 32 64 32 48 16 16 16 16 16 112 64 48 48 64 80 72 48 32 56 32 48 592 32 32 48 48 48 208 16 0 0 36 232 0 87 44 0 0 0 0 415 0 0 0 0 0 0 0 0 0 0 32 0 0 32 0 24 0 16 24 0 0 128 0 0 0 0 0 0 1 2 4 3 2 2周 8周 2周 2周 2周 3周 2 3 4 3 4 1 1 1 1-4 1 1-5 1 2-3 * 1 1-2 1-4 1-2 1-4 2 1-2 2 2 讲座 2 1*5 4 1*5 4 1 * * * 2 1 * 1 * 2 讲座 2 1*5 4 1*5 * * * * * * * * * * * * 讲座 1*5 讲座 1*5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适合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1、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机械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技术、微机应用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一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综合能力。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有一定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三、学制:2.5年四、办学形式:业余五、学生类别:大学专科六、主要课程内容介绍1、机械制图:点、线、面、体的投影,轴测图画法,工程制图的的国家标准,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图。
2、工程力学:力的基本概念,杆件受力分析,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计算。
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半导体二级管和三级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
4、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内容:联接件中的螺栓、键、过盈联接的设计,传动件中的齿轮、蜗轮、链、皮带的设计;轴系零件中的轴、滑动油承、弹簧的设计。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内容: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方法,工艺尺寸链解算,机械装配方法,以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机械制造工艺方面工作的能力。
6、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
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中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机械加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操作、保养与维护的中级技能人才。
1、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机械类普通工艺学及基本操作技能,初步掌握职业标准中规定的数控机床加工等高科技机械设备使用的中级操作技能;能够对本工种使用的主要设备进行调试和保养,熟悉安全生产知识,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3、专业理论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与所学专业(工种)操作技能相适应的理论知识,熟悉数控机床等常用高科技机械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和调整方法,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具有配合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使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5、身心健康了解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
三、周数分配本计划适用校企合作,招收初中毕业学生,学制3年。
总周数156周,其中理论教学60周,实习教学72周,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4周,公益劳动和机动4周,假期14周。
四、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公学年学期序号周数231政治1一1223323二423523三623课时合计290共课35789101112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业企业管理机械制图计算机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钳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车工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电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可编程序控制器机电控制系统传感器企业顶岗实习职业指导每周理论课学时数总计226424周2周18462422周2周18224644周4周182664周4周4186464241602040808010080406012060060054030专业课1314151617181920选修课综合实践212223242523周23周1五、课程设置与要求1、政治通过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世界观和人生观、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一、学制(一)招收对象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有较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机电技术人才。
三、业务规格(一)业务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行业,从事车间或技术部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工程设计、电控线路设计,机床电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工作。
(二)岗位知识结构1、掌握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金属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和计算机操作基础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常规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一般专用设备设计应具备的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等专业知识;3、掌握各种普通机床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控线路设计应具备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电器测量等专业知识;4、掌握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应具备的电机与电力拖动、数控机床与编程等专业知识;5、熟悉车间、工厂管理的知识。
(三)岗位能力结构1、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2、具有选用、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3、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机床设备的能力;4、具有管理、维护机床电器设备和设计电控线路的能力5、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程序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6、具有模具的基本设计和制造能力;7、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岗位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2、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人生观、价值观正确;3、心理健康,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坚强的意志,勇于开拓;4、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交际;5、具有现代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⒈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软件对机电产品进行结构设计和系统设计;熟练掌握机电产品常规制造方法和现代制造技术;掌握数控设备的结构原理、加工程序的编制、操作和维护的生产第一线技能复合型人才。
⒉业务培养要求具备一般机械结构的设计能力,掌握机电产品的结构和原理,解决一般设计、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生产线或机电产品进行维修、维护与管理能力;利用现代加工设备、加工方法,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检测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⒈车间工艺员、零件质量检查员和设备管理员。
⒉机电产品调研员和设计员。
⒊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员、操作员。
⒋设备安装、调试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岗位。
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⒈学制:三年。
⒉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期内,修满指导性教学计划135学分,同时取得职业技能证书4学分,即可获得专业毕业证书。
学生修满学分可提前就(毕)业,也可根据有关规定适当延长学习时间。
五、专业主干课程及实践教学设置(一)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设置⒈机械制图:主要讲授画法几何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有关制图标准以及公差配合基本知识。
- 29 -⒉电工学与电子学: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安全用电知识,讲授工业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电机特点及选用,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⒊工程力学: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组合而成,主要讲授静力学、材料的力学性能、杆件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强度理论。
⒋机械设计基础:由“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优化组合为“机械设计基础”。
重点突出机构原理、运动分析,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特点、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分析以及设计准则。
⒌金属工艺学:主要讲授工程常用材料牌号、性能特点、在不同热处理后所表现的性能,各种毛坯的制作方法、零件的冷加工方法等⒍ CAD/CAM软件应用基础:主要介绍CAD/CAM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与制造的一般技能。
机电一体化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教学计划(专业代码:5802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具有机械加工设备的应用能力,具有数控设备的操作和编程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能力。
可从事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机电产品的质量检测以及售后服务、机电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1、德育和体育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专业业务方面: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机械设计及制造、电子、计算机、设备控制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数控机床初级操作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较强的机械应用能力;(4)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遵照“重视基础,强化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以及创造实际动手的各种条件,培养应用型机械类综合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表
招收对象:普通高中及中职毕业生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理论
教学
时数
学期 教学周数及周学时分配
百分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4周
15周
14周
13周
14周
公共课
1
新基础
58
2
2
32.31
﹪
2
概论
54
2
2
3
体育
86
2
2
2
4
大学英语
170
4
4
2
2
5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144
4
4
2
6
普通物理学
六
8
毕业综合实习
顶岗实习
六
8
时间分配总表(以周计算)
学
年
理论教学
考
试
入学
教育
及
军训
机
动
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
假期Biblioteka 毕业实习毕业教育总
计
1
29
4
1
2
4
10
50
2
27
4
2
7
2
10
52
3
14
3
2
12
4
8
1
44
合
计
70
11
1
6
23
2
24
8
1
146
86
4
2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56
4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相同、相近专业毕业生。
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学生应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劳动,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具有本专业高等技术人员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编程及加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铁路数控装备(或工业数控、模具设计及制造)的应用、维修、改造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学创新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自觉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健康的审美意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美具有一定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5.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使用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加工编程、技术改造、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及CAD/CAM应用、车间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案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工学、模拟与数字电路、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液压与气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机电设备、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电机与电控、PLC应用、铁路数控装备、铁路数控检测设备、铁路装备的数控改装、CAD/CAM、特种加工、数控机床故障与维修、模具CAD、模具制造与调试、供电及电力拖动、计算机图形学、微机原理、现代制造技术。
(一)知识结构(见附表一)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哲学、政治经济学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高中三年制)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3月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机电产品(自动化)的加工工艺、安装、调试及维护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工作岗位1、产品设计员、车间工艺员和生产线操作员。
2、机电技术设计主管或助理。
3、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
4、机电产品销售。
5、数控编程员。
(二)知识结构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
3.掌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与电子学、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基础、PLC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等。
4.掌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常用数控设备、自动线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使用与调试,加工与编程、故障分析与处理,设备的数控改造,CAD/CAM 等。
5.具有运用新技术的理论知识。
如计算机操作应用,特种加工、测试技术等。
6.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设备管理、经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三)能力结构1.具有对常用数字控制设备的使用调试、加工编程、养护维修的能力。
2.具有分析和排除数字控制设备一般故障的能力。
3.具有对一般的专用机械和工艺装备及其电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
4.具有对一般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掌握钳工和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计算机运用技术的初步能力。
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图形表达能力和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2、学制:三年。
四、主干课程及说明1、机械制图、主要讲授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图、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高中三年制)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3月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机电产品(自动化)的加工工艺、安装、调试及维护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工作岗位
1、产品设计员、车间工艺员和生产线操作员。
2、机电技术设计主管或助理。
3、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
4、机电产品销售。
5、数控编程员。
(二)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
3.掌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与电子学、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基础、PLC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等。
4.掌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常用数控设备、自动线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使用与调试,加工与编程、故障分析与处理,设备的数控改造,CAD/CAM 等。
5.具有运用新技术的理论知识。
如计算机操作应用,特种加工、测试技术等。
6.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设备管理、经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三)能力结构
1.具有对常用数字控制设备的使用调试、加工编程、养护维修的能力。
2.具有分析和排除数字控制设备一般故障的能力。
3.具有对一般的专用机械和工艺装备及其电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
4.具有对一般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掌握钳工和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计算机运用技术的初步能力。
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图形表达能力和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2、学制:三年。
四、主干课程及说明
1、机械制图、主要讲授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图、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2、电工学与电子学、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工业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3、机械设计基础、由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优化而成。
重点突出机构原理、运动分析,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工艺要素,机械零件的力学性能和强度校核等。
安排中等复杂机械拆装、测绘等实训环节。
4、机械制造基础、主要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热处理方面的知识。
安排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实训环节。
5、CAD/CAM软件应用基础、培养学生使用CAD/CAM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一般技能。
6、PLC控制技术、主要讲授机床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与选用,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典型数控机床的强电控制线路的原理、控制特点、PLC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7、微机原理、讲授微机的指令系统、接口技术及开发系统与应用系统开发。
重点让学生熟悉单片机工作原理、编程技能、组成应用系统的方法。
8、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传动的流体学基础知识,组成液压系统的动力、执行、控制和辅助等四种液压原件,以及传动介质,组成液压系统的若干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9、机电一体化技术、讲授机电系统的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机、电、液在自动控制过程中的结合及时序控制原理,典型的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
10、金工实训、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加工实习和钳工实习。
理解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论和计算有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学习机械的基本结构和校核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机制工艺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通过设计,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工艺过程的编制能力。
13、毕业实习、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工厂实际相结合,同时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和调研,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通过查阅技术文献对设计题目进行论证,完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毕业设计。
使学生掌握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能完成技术数据的收集、查阅参考文献,设计总体设计方案和具体的结构设计和理论计算,完成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五、教学时间安排表(三年制)
见附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表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说明:J:军训 A:金工实习 S:课程设计 D:等级鉴定 E:毕业设计、答辩 B:毕业实习
其它为理论教学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八、有关说明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是依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结合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及工业工程系的实际教学条件编写而成。
2、不计任意选修课,总课时为2990,理论教学占:51.1% 实践占:48.9%。
第五学期安排二门课程,其它时间在校内进行生产实习。
第六学期安排在工厂进行毕业顶岗实习,然后回校进行毕业设计与答辩。
3、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的应用)、液压气动技术和PLC控制技术。
4、课程考核考试与考查是督促学生学好功课、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每学期安
排3~5门考试,其余为考查。
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单独进行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