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名词解释及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毛诗序》是我国古代第一篇诗论,汉代毛亨著
《尚书》诗言志 朱自清认为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
《典论.论文》我国文学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 曹丕著
陆机 《文赋》 中国古代的第一篇创作文论
刘勰 《文心雕龙》 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字理论专著 六观法“体大而虑周”
严羽 《沧浪诗话》 以禅喻诗 是为系统的著作
钟嵘 《诗品》 第一部诗歌批评专著,是一部评论五言诗的专著 “思深而意远”
三玄 《周易》、《老子》即逍遥经、《庄子》即南华经
皎然:取境 刘禹锡 境出于象外 荀子:化性起伪
司马迁 发愤著书 ;金圣叹 《六子才书》一庄二骚三史四杜五水浒六西厢
术语解释:
文质彬彬:仁义道德修养与礼仪文化修养兼备。孔子文质并重,要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
“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标准: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需要有适度的情感支配。情感的强调越大,自我被情绪支配的倾向就越大,卷入生活的程度就越高,容易失去自我,不利于进入艺术的境界。要进入艺术的境界,对情感而言,一方面,要激活情感,可以自由地进入艺术世界,一方面又不能因为情感过分强烈,又被迫走出艺术世界。
心性说:(1)诚:一种特殊的人能够自觉到的先验道德理性(2)心:思考、辨别、反省的先验能力(3)性:人的共同本性
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向,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接受)
养气:是指一种道德修养。孟子所言“浩然之气”,是指人们经过道德的修养所达到的博大而崇高的精神状况,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由义与道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养气以知言:一个人经过养气而具备了浩然之气,就能够知言,即具备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创作文本)
知人论世:向古人学习美好品德的方式,即将古人

创造的精神价值转化为当下的精神价值。虚静: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利禄、情爱、死生等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作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使主观精神和天道合一。(创作主体)
心斋:要求超越人的感官、知觉器官的作用,使自己无知无欲,绝思虑,进入空明寂静的心理状态。
坐忘:人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物化”:就指修养“道”的一种境界,在此境界中,生与死,醒与梦,人与物所有一切差别都消失了。人“物化”了,物也“人化”了。这种“物我两忘”和“物我转化”的境界,是从主体入手讲到与客体的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特点。即主张作为主体的人在体认客观事物之“道”的过程中,在心灵“虚静”的状态下,最后要达到、也能够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即彻底泯灭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
得意忘言:人们要真正理解文艺作品的意思,就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本身,而要通过语言文字所具有的象征与暗示的作用去理解文艺作品的意思。这就要求读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去领悟无限的“言外之意”。
情志说: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
“诗缘情”:陆机《文赋》中的文体特征,强调了诗歌抒发情感的特征,肯定了诗歌抒情化的发展方向,是对先秦以来传统诗言志理论的重大发展。
“神思”:身在此而意在彼,不受身观局限的艺术思维活动,即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
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取境: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观点,诗人通过构思活动,使形象化的艺术境界在自己的心中呈现出来。即一种诗歌意境的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