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诗填词
新手入门——如何从零开始作诗填词
新手入门——如何从零开始作诗填词..先介绍几个工具给大家:根据我粗浅的尝试了几次之后,我认为,主要注意这几点即可:1、找好你想要填写的诗词格律:绝句和律诗在本贴中罗列好了,可以直接选用;词谱可到钦定词谱中选择本次想要填写的格律格式,每个词牌名可能会有多种略有区别的词律格式,挑选其中你要填写的那一种、复制到你的帖子中,以备查验3、关于用韵:反其道行之或许会更容易一些。
常用的韵是中华新韵和平水韵。
中华新韵以现代汉语拼音为基础,韵律划分也最简单;平水韵也有规律可循,只是太复杂。
我一般是一定会用某个字的话,那么其他需要押韵的字就在和这个字同韵的字中挑选即可;和这个字同韵的字可以从诗词总汇中根据三种不同的韵、查询到相应的同韵的字,作诗填词的时候注明用的是哪一种韵即可。
诗韵举要:〖简介〗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
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
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名词〗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韵部——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规则〗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1、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寄扬州韩祚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诗词微塾】填词技巧(上)
【诗词微塾】填词技巧(上)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诗摘词选采珠知境界,撷玉识情怀。
1043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诗词微塾填词技巧(上)词是一种最适宜表达芬芳绵缈之思的文体。
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又说“诗之境阔,词之境长”。
词的转折、腾挪远比诗复杂。
词要写得像词,有词的味道,就得善于用笔,尤以长调为然。
用笔之法,前人有主张“一气贯注,盘旋而下”的,有“着重上下照应”的,还有倡导“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的。
以上种种,实际上皆是指整篇的章法而言,本节课所要讲的用笔,指的是词中两个意象元之间的承接与转换。
有问答、提顿、对照、透过、翻转、折进、虚笔、逆写、开阖等笔法,以下逐一论之。
填词技巧之问答问答者,上句发问,下句作答,而所答之辞,又往往虚致空灵,不能是明确的答案。
如: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白《菩萨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黄庭坚《清平乐》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横塘路》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贺铸《石州慢》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万俟咏《昭君怨》填词技巧之提顿提与顿,本来都是书法上的名词。
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所谓提笔,是指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所谓顿笔,则是指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特出时,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
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
提与顿,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笔法,没有提,就无所谓顿,没有顿,提也就失去了意义。
词中提顿,第一种情况是是提笔在前渲染,而顿笔则在后明白了当地说明意思,这叫做正提顿。
如:羌笛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诗歌填词模板
诗歌填词模板因为岳飞的原因,《满江红》是诗词爱好者最熟悉的词牌之一。
但是有一部分人只是熟悉这个词牌的名字,对于如何填词却不甚清楚。
填词首先要知道的是:依谱填词。
认识词谱,是最基础的诗词知识。
否则,会误以为把字数搞对就是填词。
很多词牌有多种格式的词体,例如《满江红》就有14体。
这14体分平韵和仄韵两大类,最常见仄韵有13体。
13体中,柳永词体93个字,杜衍的词体94个字,叶梦得的2种《满江红》词体都是91个字。
平声韵的《满江红》只有一体。
我们填词的时候,任选一体即可。
一、词牌的正体1、柳永《满江红》词谱钦定词谱中的词牌字,柳永的这首词为正体。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岳飞的《满江红》就是柳永体。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横短艇,尽将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2、学习填词,首先要识谱。
谱中的符号各有意义。
其中,○,标平声,古代的平声类似于今天普通话的一声,例如第一句暮雨初收的“初收”就是两个平声字(○○);“●”,仄声,长川静中的“静”是仄声;古韵仄声包括上、去、入三种,上、去,类似于今天的三声和四声,例如马、骂。
今天普通话里没有入声了(个别方言中,还有入声),古代入声字已经进入了其他三声中,例如入声字:削、急、法、落,分别称为今天的1、2、3、4声字。
“⊙”,表示:应平可仄。
意思是,在这个位置,柳永这首词用平声,但是其他词作有用仄声的现象。
例如长川静中的“长川⊙⊙”二字改为“短坝”也可以。
“◎”,反过来,表示:应仄可平,例如暮雨初收的”暮◎“改为“晨”也符合音律;“▲”,表示此处押韵用仄韵字。
怎样学写词牌诗
怎样学写词牌诗怎样学写词牌诗学习词牌诗,主要是在格式里面填词,所以,填词要选准词牌,不能不管写啥内容,见词牌拿来就写。
为了帮助初学者选词牌,下面这段文字可供大家参考。
(一)填词必须有词牌写诗时的题目,表达了整首诗的基本内容,即便不好标题,也可弄个“无题”之类;而填词时的词牌,亦已规定了作者基本的感情,即使无标题也无关紧要,因为可以把首句作为词的标题,如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尽》等;即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有完整词牌、标题的作品,有些书中亦把它标成《念奴娇·大江东去》。
可见,词牌比词题更为重要。
选择一个最适合于表达自己创作感情的词牌,是填好一首词的第一步。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是古人拿来当歌唱的(后来逐步脱离乐器是另一码事),而词牌正是规定了一首词的音乐腔调。
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情,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
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
凡此种种,词牌基本上已经规定了。
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感情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
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情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
同样,《寿楼春》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
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
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如若违反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
跟我一起学填词(宋词)
跟我一起学填词(宋词)我是如何填词的◎南郭居士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国古代文学桂冠上一颗绚丽的明珠,与唐诗和元曲争奇斗艳,与唐诗并称双绝。
宋词对大多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喜欢又深奥,既能随口说出几句,却遗憾不能亲自写上几行。
这里讲一下本人学写填词的一些过程和心得与大家学习交流,若有不妥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在讲如何填词之前,我们先欣赏苏轼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词之美,通过此词,略见一斑。
甚至有人这样认为,词是汉语文诗文学发展的最高形式。
格律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宋词。
宋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唐末期,诗的音律美的发展已达到最高点,如果还在五、七言句法内去探索新的境地已不太可能,于是借助于音乐曲调艺术的繁荣,便产生出词这一新的诗文学体裁。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等。
宋词除了要讲究格律外,最具特色的就是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有时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会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因为各家的叫法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下面接着体会一下千古词帝李煜的一首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人填词讲究“依调填词”或“因声度词”,即按照音乐曲调或谱式来填词,并形成了很多曲调谱。
随着宋代音乐的逐渐消亡,宋以后的词便在宋代曲调谱的基础上,凝结而成格律谱或具体的作品范例来“填词”了。
谈诗说词|填词技巧(九):词的章法
谈诗说词|填词技巧(九):词的章法初学者学习填词时,应该先选择易填写的小令,用一词调多填几次,熟悉后再用其他词调。
在有了一定经验时,可试用声律较宽的常用长调进行练习。
总之掌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长期坚持,比较琢磨,经过一段时间便征服这一精美的古典艺术形式了。
一、填词的基本程序:1、立意:主体的感受,适合词体表达者,将它化为情绪。
最好选取生活中的特定场景,仅表现一点最优美的情绪,最深刻的印象,最真实的感觉。
2、选调:考虑所达之意与某词调之声情的吻合,而且要考虑内容的分量,看适合小令、中调或长调。
3、择韵:各韵缘有特殊的表情作用。
这须作者参考名篇,细心玩味,总结经验,首先考虑用平声韵或仄声韵,然后再考虑用哪个韵部。
初学者最好选择宽韵,即该部所收韵字较多的,避免选择窄韵,即该韵所收韵字较少的。
当然最好选择你所熟悉的韵部。
4、谋篇布局:小令单调,因篇幅短小,不须考虑布局,填写双调应大致确定上片与下片主要表现什么,如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忆旧,下描述现实等。
二、章法词的章法多取法于诗,但由于要紧密配合音乐,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开头、过片和结尾怎么写,可以说是词的章法的核心。
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写法。
(一)、起句词的起调、发端要“工”。
要象园林的门扉,使人一推开便能窥见佳景的一角,但又不能一览无余,这样才能引起读者一定要走进去、看下去的浓厚兴趣。
宋词中有一些比较常见而又有特色的开头:1、造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词的主旨或概括词的内容。
单从词句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似引弓待发,往往笔锋一转,便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
称之为“造势”。
这种方法不单豪放派词人指陈时事、言志咏怀时常常使用,就是婉约派的抒情作品也不乏其例。
柳永是很擅长铺叙的,他写钱塘一带壮丽景色和杭州繁华生活的名作《望海潮》,便有一个似乎颇为平直的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象散文一样直陈而出,粗笔勾勒了全词所写对象的轮廓。
宋词填词万能公式
宋词填词万能公式宋词填词万能公式1. 抒发情感公式•核心词 + 情感词 + 表达手法例:江水吴江水,吴江月年年。
青玉案迟迟,年年月月尽相忆。
2. 描述美景公式•核心词 + 描述词 + 描述手法例: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过月明故人来。
3. 表达心情公式•核心词 + 心情词 + 表达手法例: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叶落伴寂寥,人去留愁痕。
4. 情思依依公式•核心词 + 形容词 + 动作词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独上高楼,情思依依。
5. 追忆古人公式•古人名字 + 描述词 + 动作词例:杜甫故居,千年忧思难平。
站在石坊前,回首往事如烟。
6. 表白爱意公式•核心词 + 爱意词 + 描述手法例:曲径通幽处,青石板踏响。
与君相遇地,情愫浓浓。
7. 赞美自然公式•自然景物 + 描绘词 + 描绘手法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 怀念故乡公式•故乡景物 + 怀念词 + 怀念手法例:绿野仙踪,夕阳如火。
思念乡音,思念故乡的美好。
9. 表达思念公式•核心词 + 思念词 + 表达手法例:梧桐叶落,思念人归。
在这世界的角落,我始终思念着你。
10. 描写心碎公式•核心词 + 形容词 + 形容手法例:凄凄惨惨戚戚,抑郁倾人心。
独自长夜漫漫,心已碎成千片。
11. 表达孤独公式•核心词 + 孤独词 + 描述手法例:独坐寂寥房,孤影自怜。
月明星稀,孤独夜如烟。
12. 赞美爱人公式•爱人名字 + 赞美词 + 赞美手法例:你俏丽如花,如鹿般温柔。
举世凡尘,没有人可以与你相比。
以上是针对“宋词填词万能”的相关公式,并举例解释说明。
通过这些公式,你可以灵活运用,创作出充满情感和美感的宋词。
初学者怎样填宋词?
初学者怎样填宋词?
我入门初哥也交談。
唐代人称词叫“曲子词”宋朝时称“詩余”。
第一懂什么是词牌?是指词的不同格式名称。
词的格式有两千多种。
每种格式都需要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是词牌。
有的格式还不只一个如《贺新郎》又叫《金缕曲》。
第二词的分类(一)是按每首词字数划分;(二)是按分片情况划分。
填词要据内容表达所需,决定用小令,中调或长调,然后选定相应词牌。
第三填词要按词谱规定的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式来填写。
第四填词和作诗用韵大体可相通,填词用词林正韵,诗多用平水韵或中华新韵。
注意不同处a用韵宽严不同,词比诗要宽不但邻韵可相押也可通押。
b押韵方式不同,诗除第一可押可不押,逢双句必押韵,且每首诗一到底。
而词的押韵方式多样,位置不固定。
词的用到还有特定要求:甲,平仄韵不能改变,限用仄声韵词调,不能改押平声韵当词谱到明另一体的词调除外。
乙,相因成习惯的特定用韵。
第五词的平仄运用与律诗有不同。
(一)诗讲求粘对,而词不讲求(二)词的对仗不同,律诗在平仄上要求很严,位置是固定,且不能同字相对。
而词对仗较自由。
笫六,填词讲究择调,能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词调,表达情感用字需求,如《满江红》声调激昂雄壮,写缠绵柔情选《长相思》。
宋词填词的10种方法,喜欢写词的朋友建议收藏
宋词填词的10种⽅法,喜欢写词的朋友建议收藏1.【研究要诀法】词以空灵为主,⽽不⼊于粗豪;以婉约为宗,⽽不流于柔曼。
⾳旨绵邈,⾳节和谐,乐府之正轨也。
不善学之,则循其声调,袭其⽪⽑。
笔不能转,则意浅,浅则薄;句不能炼,则意卑,卑则靡。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要收得回,最忌⾏⾏愈远。
必如天上⼈间,去来⽆迹⽅妙。
词之章法,不外相靡相荡。
如奇正实空、抑扬开合、⼯易宽紧之类是也。
词之承接转换,⼤抵不外纡徐⽃健,交相为⽤。
所贵融会章法,接脉理节拍⽽出之。
空中荡漾,是词家妙诀。
上意本可接⼊下意,却偏不⼊⽽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栩栩欲动。
词要不亢不卑,不触不悖,蓦然⽽来,悠然⽽逝。
⽴意贵新,设⾊贵雅,构局贵变。
⾔情贵含蓄,如骄马弄衔⽽欲⾏,粲⼥窥帘⽽未出,则得之矣。
⽩描之句,不可近俗;修饰之句,不可太⽂。
⽣⾹活⾊,当在即离之间。
僻词作者少,宜浑脱乃近⾃然;常调作者多,宜⽣新斯能振动。
⼩令要⾔短意长,忌尖弱;中调要⾻⾁停匀,忌平板;长调要操纵⾃如,忌粗率。
能于豪爽中著⼀⼆精致语,绵婉中著⼀⼆激厉语,尤见错综之妙。
词有叠字三字者易,两字者难,要安顿⽣动;词有对句四字者易,七字者难,要流转圆惬。
词中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
换头多偷声,须和缓,和缓则句长节短,可容攒簇;煞尾多减字,须劲峭,劲峭则字过⾳留,可供摇曳。
词之押韵,不必尽有出处,但不可杜撰。
若只⽤出处押韵,却恐窒塞。
词之句语,有⼆字三字四字五字⾄六七⼋字者,若⼀味堆垛实字,势必读之不通,合⽤虚字呼唤。
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却⼜、那堪之类,三字如莫不是、最⽆端、⼜早是之类,此等虚字要皆⽤得其当。
若⼀词之中,两三次⽤之,便觉不好,谓之空头字,不若径⽤⼀静字,顶上道下来,句法⼜健,然亦不可多⽤。
填词必先选料,⼤约⽤古⼈之事,则取其新僻,⽽去其陈因;⽤古⼈之语,则取其清隽,⽽去其平实;⽤古⼈之字,则取其鲜丽,⽽去其浅俗。
填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
初学者怎样填宋词?
初学者怎样填宋词?
当你听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慷慨激昂语句时,你心情激昂,当你又听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你又觉得人生旅驿,知音何处觅,总之,宋词为你带进一个缠绵起伏的感情世界,这样的世界,我们能否也体验一番?
回答,可以!因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不是某些人的专有专利,正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所以,只要你有创作冲动,有激情,你就可以填词,可以作曲。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规律,填词也一样,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是熟悉词的基本特点,词又叫诗余,长短句,诗余即诗之余,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古体诗,格律诗这么齐整。
是近体诗的一种,以宋词品位最高。
二是词原本是用来唱的,所以,又叫曲子词,能唱,则要依照一定的谱来唱,这样谱就叫词牌,不同词牌有不同要求。
三是当你有创作冲动,有题材,有内容了,你就可以根据内容,材料选择不同词牌来填。
四是初学者开始时从最简单入手,什么是最简单?词以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丶长调(91字以上),初学应从小令入手,不要急于求大。
填词有要求,不同的词牌不同要求。
共同点可为,词讲平仄,宽对偶,要押韵,押韵可押平声韵,或仄声韵,一般要求一韵到底。
五是如何选词牌填词,则起码要购一本词谱书来作样本,如《白香词谱》,这是一本很适合初学填词人使用。
总之,初学者不须怕,要有敢行敢试精神,又不是要做什么文学家,有什么传之于世责任,我笔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娱乐然,开心也。
写诗填词应知应会的知识
写诗填词应知应会的知识词是一种别体格律诗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者一代文学之胜。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代。
从广义上来说,词本和诗是一体的,然后,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过宋代无数的词人在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的晶莹、灿烂、温润、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艺术魅力的瑰宝,逐渐呢,它与唐诗如峰并峙(zhi),各有千秋。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比较诗词体制的短长,也是对唐朝的诗和宋朝的词进行比较的,抓住关键,颇具特识,当然了,也不可能将两者特征全部概括。
王国维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miǎo)宜修”的。
“要眇宜修”,是形容女子窈窕幽美而妆扮得恰到好处,“要眇宜修”的美,是一种最精致、最细腻、最幽微的美,是一种富有修饰性的、内外总相宜的美。
王国维所说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如此一种美。
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词能够表达诗难以表达的情感,但却不能取代诗的表达。
也就是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诗也能言词之所不能言。
二者不同,也只是不同而已,并没有优劣之分。
从形式上来说,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
词的句法参差,错落有致,音节呢,流转荡漾,极尽抑扬,总是有一种节奏韵律的美感,适宜于表达“幽约悱怨不能言之情”。
诗呢,它的句法整齐,合乎格律,铿锵可诵,一般多从阔处着眼、大处落笔,适宜于表达疏广阔大、典雅庄重的景象、意境。
诗呢,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发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纪事,什么都可以包括。
而词呢,一般只是写景抒情。
所以说是“诗之境阔”。
“词之言长”,“词之言长”呢,不是说词的篇幅长,也不是说词的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韵味悠长。
宋词填词万能公式
宋词填词万能公式
宋词填词是一项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其公式至今仍为人所追捧和
探究。
虽然此公式或许并不是万能的,但却能够为作词者提供一定的
指导意义,帮助其更好地创作出文艺精品。
宋词填词万能公式,其实就是“一句诗句话,两句所思佳,三句
别开怀,四句起故事”。
这四句话包含了宋词填词的核心要素:意境、意象、抒情和叙事。
首先是一句诗句话,它要求作词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现主题,洋溢着浓郁的意境和美好的情感。
其次是两句所思佳,这两句话要以
形象、色彩等方式表达出具体的意象,并展现出深厚的思考和诗意。
第三是三句别开怀,这三句话要以细腻的抒情方式,表达出诗人内心
世界深情绵长的感受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意味和美好。
最后
是四句起故事,这四句话要以生动的叙事方式,讲述一个具有思想性、情感性和观念性的故事,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在进行宋词填词时,作词者还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一是要注重押韵和平仄,以维护词曲的整体美感;二是要注意语言的
巧妙运用,让平淡的词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是要有独具特色
的创意和表现手法,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和心灵。
总之,宋词填词虽然不存在万能的公式,但其所蕴含的美学精髓
和人文内涵却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只要作词者能够找到诗歌的灵魂
所在,用自己的才情展现出世间点滴之美,那么无论是现代的流行词曲,还是古风经典的词牌,都会闪耀出迷人的光芒。
学填古诗词,须掌握十六字要诀!
学填古诗词,须掌握十六字要诀!《填词十六字要诀》清、轻、新、雅、灵、脆、婉、转、留、托、澹、空、皱、韵、超、浑。
清天之气清,人之品格高着,出笔必清。
五采陆离,不知命意所在者,气未清也。
清则眉目显,如水之鉴物无遁影,故贵清。
轻重则板,轻则圆。
重则滞,轻则活。
万钧之鼎,随手移去,岂不大妙。
新陈言满纸,人云亦云有何趣味。
若目中未曾见者,忽焉睹之,则不觉拍案起舞矣,故贵新。
雅若语言面目,接之欲呕,以其欠雅也。
街谈巷语,入文人之笔,便成绝妙文章。
一句不雅,一字不雅,皆足以累词,故贵雅。
灵惟灵能变,惟灵能通。
反是则笨、则木,故贵灵。
脆莺语花间,动人听者,以其脆也。
音如败鼓,人欲掩耳矣。
故贵脆。
婉恐其平直,以曲折出之,谓之婉。
如清真(注:北宋词家周邦彦,号清真居士)低声问数句,深得婉字之妙。
转路已尽而复开出之,谓之转。
如“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当时送行,共约雁归时。
人赋归欤。
雁归也,问人归如雁也无”,“甚近来翻致无书。
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皆用转笔,以见其妙者也。
留何谓留,意欲畅达,词不能住,有一泻无余之病。
贵能留住,如悬崖勒马,用于收处最宜。
托何谓托,泥煞本题,词家最急。
托开说去,便不窘迫,即纵送之法也。
澹花之淡者其清香,友之淡者其情厚。
耐人寻绎,正在于此,故贵澹(淡)。
空天以空而高,水以空而明,性以空而悟。
空则超,实则滞。
皱石以皱为贵,词亦然。
能皱必无滑易之病,梦窗(注:南宋词家吴文英,号梦窗)最善此。
韵韵即态也,美人之行动,能令人销魂者,以其韵致胜也。
作词能摄取古人神韵必传矣。
超识见低,则出句不超。
超者出乎寻常意计之外,白石(注:南宋词家姜夔,号白石道人)多清超之句,宜学之。
浑何谓浑,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注:五代十国·南唐·冯延巳《鹊踏枝》),“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注:晚唐词家温庭筠《菩萨蛮》),“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注:李白《忆秦娥》)皆以浑厚见长者也。
初学填词(十三):渔歌子
初学填词(十三):渔歌子
《渔歌子》,唐教坊曲,后成词牌名,单调小令,五句二十七字,四平韵。
中间两句三字句要用对仗,读起来才更具韵味。
代表作以张志和为正体:
?西塞山前白鹭飞,中仄中平仄仄平(韵)桃花流水鳜鱼肥。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青箬笠,绿蓑衣,平仄仄,仄平平(韵)斜风细雨不需归。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张志和(732一774),唐代诗人,这首渔歌子是其代表作,人们说起渔歌子,就必然提起张志和。
可见一个人只要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也足以名垂千古了。
箬笠:斗笠;蓑衣,以前是农家必备,再穷的人家都有一顶破斗笠,一件烂蓑衣,现在怕是已完全淘汰了,只在一些偏远山区有老人的家庭还有。
鳜鱼:我们这里称桂鱼,肉质鲜美,是上好佳肴。
此词欢快流畅,适合填写快乐优美的词句。
笔者也跃跃欲试,试填一曲:细雨蒙蒙瑞雪飘,寒风瑟瑟腊梅摇。
磨糯米,做年糕,农家欢聚乐淘淘。
你也来试试吧!?。
如何开始学习填词
如何开始学习填词1.宋词填词软件填写诗词是用作者的灵魂、思想情感来写的,软件怎么可能?如果你是初学者,想陶冶一下情操,我建议你可以下载一个叫《诗词快车》的软件,上面有诗词的格律,常见的词牌都有,用圆圈三角等标出平声、仄声,哪些地方要押韵,对着填就是了。
押韵就看看旁边的平水韵表。
多读读名家的词,例如欧阳修、周邦彦、晏殊等(是我比较喜欢的)的作品,就能够填出工整的词了。
如果想深入学习,就得看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夏承焘先生的《天风阁学词日记》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等著作。
可以丰富知识,提高眼界。
多查查韵书,懂点音韵学最好。
2.想学习填词,如何开始创作诗词其实并非难事,走出第一步,只要兴趣足,态度真,一段时间后即容易有进步,关键要多读多品。
品味经典诗词中的意象与感情,并扩散开来想象出更广更详细的场景,再联系自己的感情品味,力求把每一次读诗词都当做向古人学习的机会,慢慢培养出古典的、高雅的审美观,这是从内容上。
形式上,读诗词的同时要注意词汇积累,有的人写出诗词半文不白或生硬造词,都是不好的,都是因为写东西时无话可说就一气乱说,真正文字有功底的人不会被文字桎梏,而是能驾驭文字。
要摆脱白话文的规范与习惯,渐渐适应并享受以至于掌握古典诗词的优美文辞。
词比诗的韵稍微宽些,临近的韵可以通押,这个可百度百科查《词林正韵》。
格律不复杂,创作时稍微参考上面的链接,注意一点点就可以了。
初学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管有些大诗人都“不以辞害意”而出韵,或者其它一些出(诗)格、离(词)谱的特例。
扎实的功底与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你可以到新华书店买相关的一点书,如王力的《诗词格律》和龙榆生的《词学十讲》,或者到网上找一些资料来看,如百度诗词吧精品贴分类里的,这样可以增进自己的知识素养。
当然,实际的作品还是多读的,多少都不算多,那是享受。
草草的学一样东西谁都可以,怕就怕认真起来。
如果怀着一颗喜爱与敬畏的心潜入其中,加上勤奋,那么一日千里的效果是不难见到的,加油吧。
诗词知识 写诗填词ABC 引用自寒冰的word精品文档12页
诗词知识写诗填词ABC 引用自寒冰的诗词知识---写诗填词ABC(引用自寒冰的)关于写诗填词,网上的贴子很多,但一般写得都太复杂,并不适合于初学,尤其多数是从学习欣赏诗词的角度介绍诗词的基本知识,对如何学写诗词针对性不强,不少内容并非学写诗词所必须了解掌握的,而有些必须了解掌握的又没有谈深谈透。
还有些帖子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过于求简化,表述上存在很多不严谨之处,甚至包括严重的错误,容易形成误导。
有感于此,我试从初学诗词写作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基本知识。
笔者自身也才疏学浅,错谬之处敬请指正。
旧体诗包括古体诗(即古风)和格律诗(即近体诗,也称今体诗)。
格律诗在写作上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今人写旧体诗一般也以格律诗为主,故有必要对其格律要求先有个了解。
本文所说的诗,如非特别注明,指的都是格律诗。
关于词,所指很明确,就不多说明了。
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的格律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它大致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到了盛唐、中唐时期经过诗人的大量创作实践才逐步有了一套定型的规则。
后来的诗人写旧体诗除了故意模仿古风效果的以外,都是严格地按照格律的规则来写的,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旧体诗的高峰是唐诗,唐诗中大部分都是格律诗,不合格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古风,这是一种特殊的诗体,往往篇幅较长,句式长短不一,中间经常转换韵脚,二是创作于格律未定型的时期,多见于初唐和盛唐早期。
唐朝以后的诗人直到现在写的旧体诗,基本都是格律诗。
词形成的时期略晚,大概产生于盛唐时期,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极盛。
词从一开始就是有格律的。
讲究格律,写起诗词来难免束手束脚,是无聊文人的文字游戏或作茧自缚吗?不是。
诗之所以讲究格律,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艺术效果。
区分平仄,声音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时见对仗,字面上下呼应,和谐美观。
词的格律最初是为了能入乐演唱。
后来词与音乐分家以后,格律是为了保证音律的美感。
总之,格律来自诗词审美的需要。
打个比方来说,诗词的格律好比是足球比赛的规则,没有了出界、越位等规则,就不成其为足球,人家用脚踢、用头顶,你却抱着球满场跑,那只能说是在草地上撒野,充其量只能说你玩的是橄榄球而不是足球了。
写诗填词让自己写明白了
写诗填词让自己写明白了我自幼喜欢古典文学,读过背过一些古典作品,但是写却是另一回事。
通过不断实践地写和填,写诗填词的水平虽然提高不大,但是逐渐让自己写明白了。
一、明白了怎么读诗词最初读一些诗词曲赋全凭喜欢,上学时读和背是为了考试,而今自己写并读,是以一种玩的心态无拘无束,反而明白了一些诵读的规律。
《诗序》上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可以看出,诗词是充满情感的,所以要咏歌之,这种“咏歌之”绝不是随意读,而是有着独特的诵读习惯的。
高声诵读自己的诗词作品,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情,读出音节,两字或者三字相连要有停顿,上句的末一字要提起,下一句的末一字,要沉吟,特别在一首诗或者词的结尾,要读出其中绵绵不断的情味来。
再有不同的情感会有不同的读法,悲壮、豪放、柔婉、掩抑等情绪不一样,读法也不能一样,尤其读自己的作品,更应该如此!有时读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地手足舞蹈,很过瘾呀!不要小看诵读,是很需要玩味的,读出平仄高低,读出味道,有意思极了!《登高》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我在读时,读出与众不同的感觉,也明白了此诗的意思。
节奏这样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读时,体会这首诗的句法,无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景物描写非常紧凑,并且相当工整。
句法,前三联皆为4/3 式,而其上四和下三组合句。
这六个组合句都采用那种大小景互衬法,上四为时空恢弘的大景: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下三则是与之衬托的特写小景,既有引发愁绪的景物,也有诗人伤感的自我写照。
最后两句是2/5式,上二下五组合句,形成因果句。
因为“艰难”,所以苦恨繁了霜鬓;因为“潦倒”,所以新停了浊酒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加强上二后的停顿,增加句中的断裂感,那么诗人抒发内心感慨的情感则不言而喻。
写诗填词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写诗填词应注意的几个地方写诗填词应注意的几个地方/网络学写诗填词一段时间了,可是现在却感觉写出来的越来越空洞了。
这让孤灯想起任评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最适合写诗的人:一是恋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孤寂的人,四是踌踌满志的人,五是无意为诗人的人,之外的人最好不要为诗。
唉,孤灯一非热恋中人,也算不得失意孤寂,踌躇满志已是陈年旧事,唯一可说得上的就是无意为诗人吧。
好在在和博友唱和中可以打发无聊时光,在车马喧嚣的日子里增添了一丝温情。
为此孤灯曾写道:。
休言网络充虚伪,对语银屏有挚诚。
曲赋诗词常榷论,哪知窗外已天明!在和博友讨论中也让孤灯学了不少知识。
从学写古诗词到现在,感觉每天都或多或少的增长了不少诗词知识。
这让孤灯避免了一些出错。
为让自己能更好的学习,现将一些写诗词应注意的一些地方写出来,以供大家共学:一:初学古诗词应先了解平仄格律:很多新学写诗词的朋友不明平仄格律,写出来的句子优美,意境非凡,妙句连连,可惜就是未按格律,令孤灯感到很遗憾。
孤灯在初学时是看王力教授的《诗词格律》(点击可进入)在此孤灯不一一贴了,博友可自行去看。
在此孤灯只说些易出现的错误:1:失粘失对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
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
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
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
初学填词(十八):最美宋词《青玉案元夕》
初学填词(十八):最美宋词《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以辛弃疾《元夕》最为有名,并被誉为最美宋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仄、中平仄(韵)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韵)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平仄仄,中仄平平仄(韵)
辛弃疾(1140一1207),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少年英雄。
曾单骑独闯敌营,手刃叛将,扬长而去。
是承继苏轼成为南宋豪放派词人领军人物。
一个豪放派词人,武将出身,却能写出这般唯美词作,真不敢想象!
笔者每读此词,总是一咏三叹,绝不敢用自己苍白的语言来解读此词,因为任何解释翻译都是蹩脚的。
要想欣赏此词,必须自己反复咏诵才能领略其独特魅力。
此词这般唯美,又勾起笔者尝试心理。
想到幼时曾听过牛郎织女故事,就来一首《七夕》吧:
寒窑长记当时路,春风转、花如雨。
织女牛郎结日暮。
浇园挑水,
垦荒破土,竟夜同欢舞。
晴天忽报来王母,掠掳贤妻去天宇。
从此天人分隔阻。
银河相望,
鹊桥相会,七夕魂归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写诗填词诗词,很多人都喜欢写上几笔,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
然而,真正懂得诗词格律的人却很少,多数人只是字数对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韵等,一概不对。
很多人也不愿看书,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觉得书上讲得太复杂。
我这里说一个最简明的方法,教会大家诗词写作的基本格律。
诗词的格律看似很难,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坚持把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钟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没有任何基础。
一、平仄:从成语开始什么是平仄?我们都学过汉语拼音,这个貌似小学一年级就学的。
汉语拼音有四声: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那么,粗略地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
也就是说,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
为什么说这只是个粗略地划分呢,后面我们会说到,实际上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划分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
这个我们可以先不管它,我们现在先按现代的四声来吧。
现在我们先来看成语。
曾经在某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要求在场的学生随口说出一个四个字的成语,也就是最先想到哪个成语就说哪个。
学生说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胆忠心、一马平川、疾风劲草、井井有条、峰回路转等等。
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它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就会发现,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胆(仄)忠心(平)、一马(仄)平川(平)、疾风(平)劲草(仄)、井井(仄)有条(平)、峰回(平)路转(仄)。
当时学生报上来20多个成语,除了两个不符合这个规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大多数成语符合这么一条规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如果翻开一本成语词典,就会发现,大多数成语符合“二四分明”这一规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过统计,但凭感觉来说,应该有70%到80%,而那天学生报出来的比例要更高些,当时有20多个学生报了成语,只有两个人的不符合这一规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
这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1、说明汉语存在一种平仄交替的声律。
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声律,纯粹按概率的话,这种“二四分明”的现象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
2、说明有这种平仄交替规律的成语更容易被人记忆。
因为如果纯粹按概率的话,学生报出的成语,符合“二四分明”的应该与成语词典里的一致,就是70%到80%,而现在达到了90%以上。
说明有这种规律的成语更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容易让大家脱口而出。
我们知道,成语大都产生于唐以前,早至商周时期,这说明,汉语的声律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是人为硬性规定或编造出这么一个东西。
这种平仄交替的声律,就如舞步的鼓点,既有规律,又抑扬顿挫的富于变化,能达到悦耳美听的效果。
因此说汉语是形与音谐美的文字,汉语格律诗是形、音、意三者一体的完美结晶。
虽然四声和平仄是早已潜伏于汉语中的规律,但直到南朝,周颙、沈约等人才明确提出四声的概念,沈约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做诗中,提出了“四声八病”说。
“四声八病说”可以说是近体诗格律的前身。
近体诗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
或者换句话说,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在唐代形成的。
我们会听到,格律诗有几个名称:近体诗、今体诗、旧体诗。
近体诗、今体诗这两个名称,是唐朝人命名的,因为格律诗产生于唐朝,相对于更早的古体诗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诗叫近体诗,也有叫今体诗的。
旧体诗这个名称,是五四运动以后,搞新文化运动的那帮人命名的,因为这时候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就是白话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新诗”。
因为有了“新诗”,所以原来的诗就被称为“旧诗”、“旧体诗”。
但也有一些人对“旧体诗”这个名称很不满,认为隐含着“过时”的贬意。
再顺便说一句,一些写新诗的人,对中国的传统诗歌一概称之为古体,这是不对的。
古体和近体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
二、格律诗的格律我们今天写格律诗,不必再考虑“四声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
下面就来讲讲格律诗的格律。
既然四个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规律,那么六个字呢?八个字呢?我们自然会想到,这种规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事实上确实是可以延伸的。
我们知道,常见的格律诗有两种,一种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
那么,有没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诗呢?理论上是可以有的,但极少见。
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则几乎没有,或者只见于某些游戏诗中。
我们先来看一首著名的五绝:红豆(仄)生南(平)国春来(平)发几(仄)枝愿君(平)多采(仄)撷此物(仄)最相(平)思我们注意它每句的第二、四个字,会发现,和成语一样,它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再来注意它的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的偶数位置上的字,会发现,平仄也是相反的。
如第一句第二字为仄声字“豆”,那么第二句第二字就相反了,是平声字“来”。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联”的概念,所谓“联”,就是诗的每两句构成一联。
比如这首诗,就是由两联组成,第一、二句构成一联,第三、四句又构成一联;每一“联”的头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这里的“联”与对联有相同也有不同。
不同的是,不一定非得对仗,相同的是,偶数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
比如第一句豆(仄)南(平),第二句来(平)几(仄)。
这种一联中两句的偶数位置平仄相反的关系,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叫“相对”,也就是说,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对”的。
我们再来看两联之间的关系。
比如这首诗的第一联和第二联,大家看出什么道道来没有?嗯,有一个规律,就是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
第一联是:豆(仄)南(平)来(平)几(仄)第二联是:君(平)采(仄)物(仄)相(平)因为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那么,也就是说,第二联的出句(即前一句)与第一联的对句(即后一句)的平仄相同。
对这首诗来说,也就是第三句与第二句的平仄相同。
这种关系,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相粘”。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格律诗的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第五句与第四句相粘;第六句与第五句相对;第七句与第六句相粘;第八句与第七句相对……这个规律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下去。
看完这首五绝,我们再来看一首七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讲了前面的五绝,七绝应该就是顺延的事。
我们知道五绝是“二四分明”,那么七绝就是“二四六分明”了。
事实正是如此。
月落(仄)乌啼(平)霜满(仄)天江枫(平)渔火(仄)对愁(平)眠姑苏(平)城外(仄)寒山(平)寺夜半(仄)钟声(平)到客(仄)船我们可以看出:1、偶数位置上的字,都是平仄交替的。
2、符合粘对规律。
即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
许多不懂诗词格律的朋友总以为格律很复杂,视作畏途。
有人在写教科书时也将格律写得艰深古奥,令人退避三舍。
其实学格律诗并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要用心,半小时即可掌握。
兹简要说明之。
先说平仄众所周知,字的声调有平仄之分,按现代汉语音韵的划分来看,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
古代又有入声字,入声也为仄。
如“衣”、“移”为平声,“倚”、“意”为仄声,“一”为入声字,属仄韵。
入声字都是一些发音较急促的字,如“急”、“竹”、“族”、“逐”、“读”、“俗”、“出”、“觉”、“局”、“节”、“舌”、“石”、“敌”、“乏”、“得”、“识”、“国”等。
入声字有许多衍化成现代汉语的平声,但在格律诗中应用作仄声。
这是最令当代写格律诗的人头疼的事。
不过,这样的入声字数量有限,常用的也就三百多个,掌握并不难。
格律诗多见七言与五言,分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长诗通篇用律诗句式者称为排律,六言诗较少见。
学格律诗,只要弄懂七律即可,其余可依次类推。
七言律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一句共七个字,第七个字或押韵或不押韵,押韵为平,不押韵为仄。
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即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要求较严,平仄分明。
其中有规律可供掌握。
兹以鲁迅一首七律为例看其规律:运交华盖欲何求,仄平平仄仄平平未敢翻身已碰头。
仄仄平平仄仄平破帽遮颜过闹市,仄仄平平平仄仄漏船载酒泛中流。
仄平仄仄仄平平横眉冷对千夫指,平平仄仄平平仄俯首甘为孺子牛。
仄仄平平仄仄平躲进小楼成一统,仄仄仄平平仄仄管他冬夏与春秋。
仄平平仄仄平平(其中“过”可平可仄,“一”为入声,属仄)两句为一联,首联中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果第一句押韵,则为平;第二句必须押韵,平;之后是隔句押韵。
押韵字为平,不押韵为仄。
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这样一看,平仄的规律就很明显了。
第一个特点是每句中总是两平夹一仄或两仄夹一平,这叫相间;第二个特点是每联总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平,下联必为仄平仄;或上联为仄平仄,下联必为平仄平。
这叫相对。
第三个特点是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同,这叫相粘。
如果你打算写首七律,决定第一句押韵,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么整首诗的平仄便可依次类推。
当然,所谓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不论,要避免“孤平”(一句中只有一字为平)、三连平、三连仄(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等诗病。
当然,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要大体上掌握一下格律就可以了,有了好句子,出律也是可以的。
偶尔一句出律可以,但每句都不合格律,只能说明作者对格律一窍不通。
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
将七律的头两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七绝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五绝的格律。
再说对仗对仗可以体现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对联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
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严格说来,要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人名(地名)对人名(地名)……对仗的学问较深,有工对、流水对、别义相对、本句自对、隔句相对等等。
对仗的水平,代表了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说用韵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不仅反应了唐人的用韵准则,也成了后世诗人的用韵规范。
《平水韵》分上平声、下平声两部分:上平声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为: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可见,平水韵与现代汉语音韵大为不同,今天“东”、“冬”是押韵的,但写格律诗就不能通押;“来”、“回”在今天是不押韵的,但在平水韵里属同一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