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需要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合集下载

麦克兰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兰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前言: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到奥尔德弗的ERG需要理论再到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在激励理论的研究方面,专家学者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比如,成就需要理论,这是有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研究提出的激励需要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个人与环境存有某种关系,从而产生需要与动机。

一、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对成就、权力、社交这三个方面有着很强的追求,因此,就会产生对成就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在这些需要的驱动下,在工作情景中就会有行为动机,形成很强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大量研究,麦克莱兰对这三类基本需求作了如下的描述:(1)权力需要。

具有较高权力欲望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种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

他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

麦克利兰还将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利去分为两种:一是个人权力。

追求个人权利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要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并提出一个管理者,若把他的权利形式建立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不利于他人来续位。

二是职位性权力。

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

(2)友谊需要。

麦克利兰的友谊需要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得关系需要基本相同。

麦克利兰指出,注重友谊需要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3)成就需要。

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显示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过认真的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作的工作的个人责任,并希望得到所从事工作的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的需求理论
会计一班第六小组
目录
小组成员 背景
麦克利兰需要理论的内容 麦克利兰需要理论的启示
背景
Background
►成就激励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 利兰通过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于 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麦克 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要归纳为三种: 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
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要较高的人 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喜欢对别人发号施 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她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 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 别人,并乐于演讲。她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 位的场合和情境,她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这样 做并不像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 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或与自己具有的权利和地位相称。权 力需要时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麦克利兰的归属需要和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基本相同。 麦克利兰指出,注重归属需要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 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麦克利兰需要理论
(四) 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基础上,麦克利兰对成就绩效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进行了十分有说服力的推断。 首先,高成就需要者从这种环境中获得高度的奖励。麦克利
第二,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通过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 特征对于如何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
第三,对不同需要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激励 效果。
第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
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
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编辑词条快速导航目录•1理论简介•2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3权力支配需要Need for Power•4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5高需求类型与领导素质•6对成就需要理论的评价1理论简介成就需要理论,又称“三种需要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 1917年-1998年)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

麦克利兰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许多需要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而且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

很难从单个人的角度归纳出共同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

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当然就不同,所谓“自我实现”的标准也不同。

他认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三种平行的需要,这三种需要在人们需要结构中有主次之分,作为人们的主需求在满足了以后往往会要示更多更大的满足,也就是说拥有权力者更追求权力、拥有亲情者更追求亲情、而拥有成就者更追求成就。

同时,由于他认为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就称其理论为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有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他把人的素质描绘成一座冰山,这座冰山分为水面之上的和水面之下两个部分。

水上的部分是表象特征,指的是人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容易被感知和测量。

水下的部分是潜在特征,主要指的是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潜在特质、动机等,这部分特征越到下面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

麦克利兰指出,预测业绩的最好因素不是诸如学历、技能等外在条件,而是人的深层素质,也就是水下的冰山部分。

经过深入研究之后,麦克利兰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素质(competency),具体来说就是类似“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因素。

麦克莱兰德成就需要理论对教师管理的启示

麦克莱兰德成就需要理论对教师管理的启示


要 是 麦 克 莱 兰德 需要 理 论 的核 心 内容 , 理 论 对 高 成 就 需要 者 所 具 有 的 特 点 进 行 了研 究 , 人 才使 用规 律 进 行 了 该 对
揭 示 . 研 究 成 果 对 当代 学 校 教 师 管 理 具 有 重要 的 启 示 。 学校 管理 者 应 借 鉴 麦 克 莱 兰 德 的 成 就 需要 理 论 , 其 充分 认 识 到 高成 就 需要 的教 师对 学校 发 展 的重 要 价 值 , 于 选拔 和 引进 高 成 就 需要 的 教 师 , 使 用教 师 的过 程 中有 效 促 善 在 成 其 高成 就 需要 , 注 重 培 养 和 训 练 教 师 的 高 成 就 需要 。 并 关键 词 成 就 需要 理 论 教 师 管理 启 示

麦 克 莱兰 德及 其 同事 第一 次采 用 系统 、客 观 、 有 效 的方 法研 究人 的高层 次需 要与 社会 性 动机 。 在
进 行 了二 三十 年深 入 的观 察研 究后 , 克莱 兰德 提 麦
高成 就 需 要 者对 于 自己感 到 成 败机 会各 半 的 工作 , 现 得 最为 出色 , 们不 喜 欢 成 功 的可 能性 表 他 非常低 的工作 ,这 种工作 碰 运气 的成分 非常 大 , 那 种带 有偶 然 性 的成 功机 会 无 法满 足 他们 的成 功需 要: 同样 , 他们 也不 喜欢 成功 的可 能性很 大 的工 作 ,
因为 这种 轻 而易举 就 取 得 的成 功 对 于他 们 的 自身
能力不 具 有挑 战性 , 他们 喜欢设 定通 过 自身努 力才 能达 到 的奋 斗 目标 。对他 们 而言 , 当成败 可能 性均
体 而 言 , 三种 需 要 同时存 在 , 在不 同 的时 期 和 这 但

三种需要理论

三种需要理论

简介大卫·麦克莱兰1917.05.20-1998.03.27是美国著名的研究行为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

他从 20 世纪40-50 年代起就开始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three - needs theory),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需求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由大卫·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等人提出的三种需要理论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主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

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

3、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对成就的需要高成就需求者有三个主要特点①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

例如:有两件事件让你选掷骰子(获胜机会是1/3)和研究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1/3),你会选择那一样?高成就需求者会选择研究问题,尽管获胜的概率相同,而掷骰子则容易得多。

高成就需求者喜欢研究、解决问题,而不愿意依靠机会或他人取得成果。

②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

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

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

然后再选定一个难度力所能及的目标——也就是会选择能够取胜的最艰巨的挑战。

③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

目标对于他们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

这就是高成就需求者往往选择专业性职业,或从事销售,或者参于经营活动的原因之一。

对权力的需要种类1,个人权力需要对追求个人权力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求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2,职位性权力需要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

管理学-激励

管理学-激励

管理学-激励----019ba15a-7163-11ec-b85d-7cb59b590d7d人性假设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X-Y理论;美国的心里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谢恩归纳分类了人性的四种假设,即理性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的假设。

二、“经济人”假说——X理论(2021年50)简述x理论的主要观点。

A:⑴ 员工天生懒散,不喜欢工作,而且非常懒惰。

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避免工作。

⑵员工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

(3)只要有可能,员工就会逃避责任,满足于现状,缺乏创造力。

⑷员工不喜欢工作,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5)员工喜欢舒适,没有野心,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愿意接受他人的指导。

⑹员工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三、“社会人”假说⑴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的,并且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

⑵ 由于工业革命和工作的合理化,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只能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中寻求意义。

(3)应该更多地关注员工对同事的社会影响,而不是管理者给予的经济激励和控制。

⑷职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四、“自我实现者”假说——y理论“自我实现人”是马斯洛提出来的。

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

麦格雷戈总结并归纳了马斯洛与其他类似的观点,提出了y理论。

(一)大多数人都很勤奋。

如果环境条件良好,工作就像玩耍或休息一样自然。

⑵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目标的唯一手段。

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3)在适当的条件下,普通人不仅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会积极寻求责任。

⑷大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出高度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5)有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需求的人往往把实现组织目标作为他们努力实现目标的最大回报。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进入管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相当多,麦克利兰就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

他对人类动机和激励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三种需要并存的学说。

在这一基础上,他运用主题统觉测验方法,归纳出成就需要引发的动机因素,形成了测定“杰出”和“平庸”差别的量化标准。

在领导问题上,他对权力需要的个人化和社会化两种表现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在胜任素质研究上,他的贡献最大,形成了标准化的通用素质测评体系,影响遍及全世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产生了无可替代的效应。

他的许多观点,至今还在管理现实中振聋发聩。

作为成就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利兰与马斯洛、斯金纳等人并列,在管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成就动机理论的奠基人在管理学领域,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1917-1998)与马斯洛等心理学家齐名。

他在心理学领域耕耘达57年之久,其研究涉及到需要和动机、权力和领导、激励和成就等多个方面。

麦克利兰于1917年5月20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弗农山庄(Mt. Vernon)。

他的父亲是一位卫理公会教派的牧师,曾在伊利诺伊州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的女子学校麦克默瑞学院(McMurray College)担任校长。

麦克利兰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

在父亲的影响下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麦克利兰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且成绩优异。

1933年,麦克利兰中学毕业。

1935年,他进入韦斯利昂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学习心理学,1938年获得学士学位。

同年7月,麦克利兰与夏普莱丝(Mary Sharpless)结婚,次年获得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心理学硕士学位。

此后,麦克利兰又用两年的时间在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继续深造,并且在24岁时就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小苗自 我要求 高
4
这个案例中,李总在项目创始之初,对于小苗 和项目可行性的肯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李总 的及时反馈给了小苗极大的信心,促成了项目 最终的完成。符合了第二点特征。 小苗在面对公司给予自己的奖励住房,晋级, 职称,还有工资待遇上的奖励等这些方面都表 示出了巨大的满足,并且表示自己不能辜负领 导对自己的信任,也不能辜负一个知识分子在 工作上应该更努力的工作,为企业做出新的贡 献。这符合了高度成就需要的人的第三点特征。 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看出,具有高度成就需 要的人对于企业有重要的作用,企业也应该意 识到此类人群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谢谢观看!
7
理论的具体内容
3
结合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小苗他本身 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 人员,对工作的成功有强烈的 要求,他觉得自己应该有种追 求,用所学结合生产,发挥自 己的特长,成就一番事业。他 结合生产的需要,选择了一个 具有一定挑战程度的任务,在 领导和团队的支持下,专注6年 时间全身心研制出一项新的工 艺技术,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 收入,同时也给他自己带来了 锦绣的未来。符合了第一点特 征。
麦克利兰的权力、合群和成就需 要理论 案例分析
1
理论
结合案 例分析
启示
分析思路
2
麦克莱兰的将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权 力需要、合群需要和成就需要。而他研究的重 点是人的成就需要。他认为,具有高度成就需 要的人具有四个特点: 1、通常采取适中程度的风险措施。 2、要求及时得到工作的反馈信息。 3、会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 4、全神贯注于完成任务。
公司 鼓励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示 启示
2.尽可能为高成就 需要的人提供具有 挑战性的工作环境, 且对其工作成果及 时反馈。

《管理学》第9章激 励

《管理学》第9章激      励

激发力量:激励作用的大小 效价: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期望值:指采取某种行动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2、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3、管理实践的启示 要考虑到员工期望目标的多样性 提高效价水平 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 建立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
外部
动 机 行 为 目 标
个体的基本行为模型
(二)动机
动机是行为的心理动力,它引发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并由于行为后的有利结果而强化行为。动机具有三个方面的功 能:①引发功能;②导向功能;③强化功能。 从管理学的视角看,可以把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一般动机 和习得动机。 霍尔(C.L.Hull,1934)提出了动机激发是内驱力、习惯 和诱因的积的公式: E=D×H×I 其中,E(effort)——一个人付出的努力;D (drive)——一个人的内驱力;H(habit)——个人的习惯; I(incentive)——表示诱因。
1、欲望的含义 欲望是指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 欲望 形成欲望的两个条件:一是缺乏、不足之感;二是期待, 求足之感。就是说,由于人体内部维持生理作用缺乏某种东 西,并期待获得满足,就会产生欲望。 欲望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人产 生需要的前提。 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研究人们 的需要就是为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调动其积 极性。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需要 成为人的行动的出发点。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实行有效的管 理,就必须了解人们的需要。了解和掌握人们在想什么、有 什么问题要解决的情况,才能进而激发人们的动机和行为, 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2、研究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激励理 研究需要、 论的基础。 论的基础。 行为科学认为: 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 界刺激做出的反映, 界刺激做出的反映,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 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成就激励理论课件

成就激励理论课件

建立公正的评估和奖励机制
组织应建立公正的评估和奖励机制, 以表彰员工的成就,激发员工的积极 性和创造力。
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组织应营造一种鼓励创新、追求卓越 、尊重个人贡献的文化氛围,以增强 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对个人的启示
设定明确的目标
个人应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 实现这些目标付出努力,以获
得成就感。
负向强化
负向强化是指通过消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期望行为的出 现频率。企业管理者应关注不良行为的出现,并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纠正和惩罚。
公平理论在企业薪酬设计中的应用
薪酬公平性
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对薪酬的公平感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应确保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力。
绩效与薪酬关联
强化理论
总结词
强化理论认为奖励和惩罚等外部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表现,通过正向和负向强化 可以激发个体的动机和工作表现。
详细描述
强化理论认为,通过给予奖励或惩罚等外部因素的正向或负向强化,可以激发个体的动 机和工作表现。正向强化包括奖励、表扬等,能够促使个体表现出期望的行为;负向强 化包括惩罚、批评等,能够减少个体不期望的行为。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如个人目标、价值观、需求等。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激励是一
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02
挑战二
环境因素的影响:除了个体差异外,环境因素也对成就激励的效果产生
影响。例如,组织文化、团队氛围、工作条件等都可能对个体的成就动
机产生影响。
03
挑战三
长期效果的评估:目前对成就激励理论的探讨多集中在短期效果,如提
,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来自公平理论要点一

4.5激励理论以及优点与缺点

4.5激励理论以及优点与缺点

激励理论及各自优点与不足学号:******专业:企业管理******激励理论及各自优点与不足主要的激励理论有三大类,分别为内容型激励的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调整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

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

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

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马斯洛把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借助于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有价值,人的需要结构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

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

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管理学 成就需要理论

管理学 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 成就的需要,指渴望完成困难的事情、 获得某种高的成功标准、掌握复杂的工 作以及超过别人;
• 友谊的需要,指渴望结成紧密的个人关 系、回避冲突以及建立亲切的友谊;
• 权力的需要,指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 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高于他人的职权的 权威。
主要论点
• 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 更重要。
• 第二,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有重 要作用
• 第三,如何发现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 • 第四,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培
养出来的
成就需要理论的应用
• 能鼓励全社会成员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家 的才能
• 激励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做出更大成就 • 确立追求卓越和完善的高标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的区别高成就需要者高权力需要者高合群需要者希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更有成绩希望影响别人渴望友谊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喜欢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环对应着创业精神对应着领导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不足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就需要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不尽相同但麦克利兰对此没有做必要的分析评价麦克利兰从心理学和企业管理的角度入手把激励理论广泛地推演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层面并用以观察分析和改造社会这确实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对于我们今天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品PPT
评价(píngjià)
• 麦克利兰从心理学和企业管理的角度入手,把激励理论广 泛地推演到整个(zhěnggè)人类社会的层面,并用以观察、 分析和改造社会,这确实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对于 我们今天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一个人有没有强烈的“成就需要”,决定了他会 不会、能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有没 有强烈的“成就需要”,决定了这个企业、这个单位会不 会、能不能获得经营、工作的成功;一个社会是不是具有 浓烈的“成就感”氛围,也就决定了这个社会会不会、能 不能走向繁荣与富强。很难设想,一个充满颓废、享乐、 靡奢风气的社会,会造就一个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伟大强国。
精品PPT
三、归属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 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归属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xǐ ài)和接纳的一种愿 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 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需求者 渴望亲和,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 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 。

二、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及其启示_管理学——原理与实务_[共2页]

二、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及其启示_管理学——原理与实务_[共2页]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212(二)对管理实践的启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如果需要激励员工,就要了解员工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通过适当的管理手段,帮助他们满足这一层次或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此过程中不断激励他们的士气。

①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对其需要应进行科学分析并区别对待。

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同一时期需要也各不相同,因此,管理者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的主要需要,然后有针对性地激励,以收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预期激励效果。

表9.1列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密切结合的相关表。

表9.1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需要的层次诱因(追求的目标)管理制度与措施生理需要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工作条件、工资制度、住房制度、福利制度(含各类社会保险)安全需要职位的保障、意外的防止雇佣保证、健康保险、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社交需要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的接纳、组织的关怀和谐的工作小组、同事的友谊、团队活动制度、互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娱乐制度尊重需要地位(职称、职务)、名分、权力、责任、与他人薪水之相对高低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奖金制度、选拔制度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成长空间、成就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②努力将本组织的管理手段、管理条件同被管理者的各层次需要联系起来,不失时机、最大限度地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

二、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及其启示自我测试假定你的前面有1袋豆子和5个靶子。

你的任务是要用豆子击中靶子。

靶子一个比一个远,因此一个比一个更难击中。

A靶子很容易击中,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你击中,会得到20元。

B 靶子稍远一些,约有80%的人能击中,报酬是40元。

C靶子的报酬是80元,约有一半的人可以击中。

很少有人可以击中D靶子,但如果击中报酬是160元。

最后,如果击中E靶子,报酬是320元,但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

需要成就理论_麦克利兰ppt

需要成就理论_麦克利兰ppt
-
成就需要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麦克利兰通过对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大量研究,得到以 下结论:组织中拥有越多的高成就需要者,组织就发展得 越快;而且高成就需要者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获得。这对 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1)提供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
(2)尽可能为高成就需要的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 且对其工作成果及时反馈。
麦克利兰的研究,为激励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解决 方法。但是,从理论的角度看,麦克利兰强调人的成就 动机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并加以培养的,还缺乏 严密的理论证明。所以,对他的理论,一直有着学术性 的质疑。但是,麦克利兰对自己理论的潜力坚信不疑。 他深信,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他的理论能够得到逐步完 善。
(3)注意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4)由于成就需要可以后天培养,因此组织应当为员工创造 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5)高成就需要的人未必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由于高成就 需要者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工作本身,而不是如何去影响他 人的工作,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应当是高权利需要和低友 谊需要的人。
-
理论背景
麦克利兰从 20 世纪 40-50年代起就开始对人的需求和动 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three needs theory),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他的 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渴求成就》(1966)和《 权力的两面性》(1970)两篇论文中。
在麦克利兰之前,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 对动机进行了研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用 释梦、自由联想等方法研究动机,他们往往将人们的行为 归于性和本能的动机,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很难得 出有代表性的结果、可重复性差、无法得出动机的强度。 行为主义者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动机,使得动机的强度可以 测量,但是他们用动机实验研究动机,把动机定义得过于 狭窄,主要集中于饥、渴、疼痛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上,没 有区分人的动机与动物的动机。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企业的激励机制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企业的激励机制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企业的激励机制【摘要】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探讨了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及不同层次需求对应的激励措施。

通过基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激励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马斯洛的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激励框架,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激励计划。

最终,本文总结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激励机制的启示,指出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内在需求满足,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制度,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

通过理论的指引,企业可以更好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水平,实现共赢发展。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企业,激励机制,重要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启示。

1. 引言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简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这个层次结构中,人们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之前必须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基本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个人安全和稳定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被接受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被认可和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则包括个人发展和实现潜力的需求。

马斯洛的理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需求层次,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通过合理激励员工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稳定。

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制定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企业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积极性、士气和工作效率。

通过激励机制,企业可以引导员工朝着企业目标努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率,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现代企业激励理论评析及对管理的意义

现代企业激励理论评析及对管理的意义

方 面 ,马 斯 洛 的需 要 层 次 理论 为我 们 研 究人 的行 为提 供 了

个 比较科 学 的 理论 框 架 成 为激 励 理论 的基 础 。他 将 人 类 千差
按 照 成就 激 励 理论 .在 企 业 管理 中可 以 用 四种 方 法 来增 强成
就 激 励 一 是对 被激 励 者 进 行及 时反 馈 .使 其 及 时 了解 自 己的成

现 代
[ 摘
励 理论
耀卢砚 青 方 巍 赵春 霞
管理 的意 义
河北科 技 师范学 院
要]本文针对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中的主要激励理论进行优 缺点评析 ,并研 究其砷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和作 用,有助
于企 业 实 践 中 更好 的应 用各 种 激 励理 论 ,提 高 企业 人 力资 源 管理 水平 。
同时 . 占主 导地 位 的优 势 需要 会 随 着人 们 经 济状 况 的 变化 而 改 变 。
( ] 需要 层 次理 论 的评 析 1对

鼓 励 超过 物 质 鼓 励 的作 用 把 报 酬 看 作是 衡量 成 就 大 小 的 工具 。 组 织 中具 有 高成 就 需 要 的 人 越 多 越 有利 于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 ( 成 就 理论 对 管 理 的意 义 2)

内 容 型工 作经 验 的 需要 。然 而 很难 看 出 ,如何 按 照 马斯 洛 低层 次 需 要的 子 的 方式 文化 背 景 、组 织 的 习惯 做 法 等环 境 因 素也 会 影 响人 们 具 有 高成 就 需 要 的人 的特 点是 :事 业心 强 比较 实 际 敢 冒
来 激 发 、 引导 、保 持 和 归化 组 织 成 员 的行 为 ,以有 效 地 实现 组 织 及 其 成 员个 人 目标 的 系统 活 动 。 对 激励 理 论 的研 究 , 习惯上 划 分 为 内容 型 激 励理 论 和 过 程 型 激 励 理论 两 大类 。

成就需要理论案例

成就需要理论案例

成就需要理论案例在我们追求成就的道路上,理论和案例都是至关重要的。

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想的指引,而案例则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经验。

理论和案例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理论的作用。

理论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追求成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各种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指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比如,在管理学领域,我们学习了各种管理理论,比如泰勒管理学、麦克格雷戈的XY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组织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管理实践,从而取得更好的管理成就。

然而,光有理论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案例的支持。

案例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情境下的实际操作和应对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理论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各种市场营销案例,了解到不同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营销理论,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市场营销实践,从而取得更好的市场营销成就。

理论和案例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追求成就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不断积累各种案例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而言之,成就需要理论案例的支持。

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只有理论和案例的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在追求成就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不断积累各种案例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启示_管理学——原理与实务(第2版)_[共2页]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启示_管理学——原理与实务(第2版)_[共2页]

第九章 激励 185(1)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可以被高度激励。

对于高成就需要者,可以通过给他想干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或满足他的工作需要来进行激励。

(2)高成就需要者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尤其是对规模较大的组织而言。

比如,一名高成就需要的推销员,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销售部经理;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系主任。

补充说明有些人业务能力强但不愿意当“官”,可我们许多企业都喜欢把那些工作出色的员工提拔为管理者,结果就发现,这个人当了“官”之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而这个人自己也在苦恼为什么坐到这个职位上总是很别扭,就是这个道理。

(3)归属需要与权力需要和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

最优秀的管理者是权力需要很高而归属需要很低的人。

对于高权力需要者,可以通过职位的晋升和授权或者是给予自由来进行激励。

对于高归属需要者,可以通过给予尊重和认可、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氛围来激励。

(4)员工可以通过训练来激发他的成就需要。

如果某项工作要求高成就需要者,那么管理者可以通过直接选拔的方式找到一名高成就需要者,或者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自己原有的下属。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启示(一)理论内涵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将员工的需要归结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因此又被称为激励—保健理论。

补充说明赫茨伯格认为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功与失败。

为此,他调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他要求人们在具体情境下详细描述他们认为工作中特别好或特别差的方面。

基于调查结果,他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而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1.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指的是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一旦没有满足就会导致员工产生不满意感的外部因素。

例如,管理政策与制度、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福利待遇、职务、地位、工作安全等。

激励方法与策略

激励方法与策略

第一节 激励及其要义
二、激励的实质
(二)端正动机 在强化组织成员需要过程中,需要利用组织文化影 响和相应的管理机制鞭策组织成员端正满足个人需要的 动机,从而产生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三)提供环境条件
强化组织成员的需要,端正组织成员的动机,仅为 鼓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产生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行为奠定 了基础,在实践中还需要管理者从决策等方面为其创造 条件和营造环境,及时地帮助、指导组织成员在为实现 组织目标服务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干劲和拼搏精神。
讨论题:从激励的作用角度分析,这名职员的行为 在公司中产生了何种影响? 【案例分析】这位员工自掏腰包及时把信送到了收 信人手中,及时得到了的奖励。这种激励使组织成员受 鼓舞,对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组织 内部形成良好风气的过程中,不仅使组织成员的素质有 所提高,而且也增强了组织成员的向心力。
激 励
方法很重要,技巧也很重要,但是 激励却更重要。
——[USA]Benjamin Nathan Cardozo
第一节 激励及其要义
一、激励的基本涵义
激励是指管理者利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组织 成员产生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工作动机,从而使组织成 员产生推动组织目标实现行为的过程。 二、激励的实质 (一)强化需要 组织成员的需要不仅复杂,有时还相互矛盾。不仅不 同种类的需要之间存在着矛盾,即使同类需要之间也存 在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必要的管理手段强 化那些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
第一节 激励及其要义
三、激励的特点 (一)目的性 (二)自觉性 (三)持续性 (四)有限性 四、激励的作用
领导人
(一)有利于开发组织成员潜力 (二)有利于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 (三)有利于加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就需要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公共事业管理 133 43 李晓成摘要: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McClelland),在1955年对马斯洛理论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对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实现”有无充足的根据也表示怀疑。

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许多需要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而且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

很难从单个人的角度归纳出共同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

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当然就不同,所谓“自我实现”的标准也不同。

马斯洛的理论过分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内省和内在价值,忽视了来自社会的影响,失之偏颇。

关键字: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一、成就需要理论提出背景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

属“内容型激励理论”之一种。

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

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麦克利兰利用心理投射方法对人的成就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不探讨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主要是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获得满足的前提下人还有哪些需要。

二、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麦克利兰认为:在一个组织中,人们最重要的是成就需要,其次是权力需要和友谊需要(合群需要)。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对成就、权力、社交这三个方面有着很强的追求,因此,就会产生对成就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在这些需要的驱动下,在工作情景中就会有行为动机,形成很强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大量研究,麦克莱兰对这三类基本需求作了如下的描述:1.成就需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渴望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的欲求状态在脑中的反映。

当某人接受了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成就要求时,就会转化为他的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的高低,影响着个体的成就效果。

个人的成就需要,受全民族和国家成就需要的影响。

麦克利兰的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需要与他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气氛也制约着人的成就需要。

麦克利兰发现,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往往明显地表现出三个特点:一喜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具有挑战性的成就会引发人的快感、增强奋斗精神、对行为起主要影响作用,他们事业心强、进取性大,希望独立地完成任务,只有独立地解决问题才会感到满足;二是具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富有冒险精神,既对成功有强的要求又很担心失败,一件事成功概率在50%时他们干得最好;三是注意自己工作成就的反馈,由成功而带来的喜悦与振奋会超过物质奖励,他们把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上级那里得到嘉奖、晋级、增加工资会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报酬是衡量成就大小的工具。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有重要作用,一个企业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则发展就越快、获利就越多,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则越兴旺发达;高成就需要的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造就。

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显示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过认真的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作的工作的个人责任,并希望得到所从事工作的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

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全身心的工作,并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即使真正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

一般来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

麦克利兰认为,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要的人,那么,公司就会发展很快;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权力需要:指人渴望获得权力的欲求状态在脑中的反映,是影响他人和控制他人的愿望。

这种愿望高的人喜欢“负责”,喜欢追求社会地位和对别人的影响,喜欢别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意愿,希望支配别人并受到社会的尊重,较少关心别人的有效行为。

权力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权力有个人权力和社会权力之分。

个人的权力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同,一般的变化是:依赖别人→相信自己→控制别人→自我隐退。

具有较高权力欲望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种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

他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

麦克利兰还将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利去分为两种:一是个人权力。

追求个人权利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要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并提出一个管理者,若把他的权利形式建立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不利于他人来续位。

二是职位性权力。

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

3.友谊需要(合群需要):指个人渴望获得友谊,渴望相互交往、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欲求状态在脑中的反映。

有这种需要的人以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而感到满足,富有理智的人往往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信赖。

负有全局责任的管理者,把友谊看得比权力更为重要。

麦克利兰认为:不同的人对成就、权力、友谊这三种需要的排列层次和所占比重不同,个人行为主要决定于其中被环境激活的那些需要。

麦克利兰的友谊需要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得关系需要基本相同。

麦克利兰指出,注重友谊需要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他还认为:了解和掌握上述三种需要,对企业管理者的培养、使用和提拔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麦克莱兰成就需要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1、在新员工培训过程中:通过情境设计分辩不同人群的有效激励需求点。

在分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情境设计分辩不同员工激励需求点。

通过打散原有部门结构的混编分组可以满足不同职级和岗位的新员工在入司伊始就可以有充分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在三天的全过程培训中,获得不同层面的认同感和价值观的同一调和。

麦克利兰认为影响需求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

不同人对影响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

影响需求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在新员工培训中,我们注意到,每个组都会有这样一类同事,在分组介绍组建班子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的行为特征;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

在班主任的巡回观察中,小组的团队主导就自然形成了,喜欢出头露面的人十有八九会被小组成员指定为组长。

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求是个人在内心中对做好事情和发挥个人效率和作用的欲望。

具有成就需求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过认真的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作的工作的个人责任,并希望得到所从事工作的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

新员工在第一天个人自我介绍时,会有一些自愿承担PPT制作和观点归纳整理的同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会被指定为发言人,他们喜欢表现自己。

而事实证明,这些人一般会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表述中,精彩的呈现出小组整体意识和理念。

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全身心的工作,并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即使真正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

麦克利兰认为亲和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

高亲和需求者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

分组时,一些亲和度较高的同事会处于从属地位,附和一些强势的自然形成的团队主力。

2、针对不同激励需求占的员工,注重在培训中的过程激励。

通过第一天的培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与介绍自然辨识出每个员工不同的激励需求,考虑到每班培训的员工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二个班主任的观察可能照顾不到全面。

所以,我们根据观察结果,注重对特殊人的过程激励。

我们观察到,每一次培训过程中,总有一些职位在事业部副总以上的干部或者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上,甚至二进宫,熟悉公司历史文化却限于公司离职超过二年以上必须接受新员工培训规定不得不来参加培训的老员工,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在心理上会有抵触情绪,由于这类人一般会在小团体中产生自然的影响力,尤其是90%的观察结果表明,他们的参与感较差,甚至激励不到关注不到位的话,容易产生极其有杀伤力的负面影响力,严重降低培训效果。

具有较高影响欲望的人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到同组人员,我们安排他们在团队过程中充当指导人、裁判和高参的角色,充分调动他们的影响力,使团队小组成员能够在他们的引领下自然融入所有的培训过程。

而那些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

他们会从这种环境中获得高度的激励。

我们会安排他们充当团队的骨干成员,在重大的活动中充当策划和实施的执行力量,并且在此前会加大活动的重要性说明以及完成的难度。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接受这样个别辅导的激励后,都会按照我们的要求一同前进。

而对于大多数承担技术岗位和职能岗位的员工,尤其是刚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我们会在培训之初就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界面,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感受。

这些员工都具有高亲和动机,他们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

而且私下里的交流也便于澄清一些他们入司一段时间由于制度、流程、人际关系、组织绩效考核方面给他们心理上造成的一些不良干扰,有助于他们更深的融入公司正常的组织运作中。

组织中拥有越多的高成就需要者,组织就发展得越快;而且高成就需要者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获得。

总结起来这对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1)提供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

(2)尽可能为高成就需要的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且对其工作成果及时反馈。

(3)注意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4)由于成就需要可以后天培养,因此组织应当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5)高成就需要的人未必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由于高成就需要者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工作本身,而不是如何去影响他人的工作,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应当是高权利需要和低友谊需要的人。

四、对成就需要理论的评价成就需要理论对于我们把握管理人员的高层次需要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就需要的特征和表现也就不尽相同,对此,麦克利兰未作充分表述。

成就动机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成就动机都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麦克利兰不仅强调了成就动机的作用,还指出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气氛下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