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管如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合集下载

预埋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预埋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预埋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讲述了大体积承台超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利用预埋冷却水管减少升温阶段内外温差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达到控制表面温度裂缝的产生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大体积承台混凝土预埋冷却水管1 工程实例1.1 概况拟建建筑物为24层商住楼(3层裙楼和2幢21层塔楼,)地下室为2层。

总建筑面积57800m2。

结构形式为内筒外框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高度71.3m。

1.2 基础结构形式本工程主楼地下室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承,共有84个承台。

其中两个核心筒承台,平面尺寸为10.8m×10.8m,最厚厚度达3.7m,该核心筒承台混凝土设计标号C35,抗渗等级S8,每个核心筒混凝土量333m3,全部采用现场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

2 承台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2.1 该核心筒承台混凝土厚度大(最厚达3.7m),整体性要求较高,设计要求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

此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2d~3d。

若能在这段时间内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内,温度陡降不大于10℃,就能有效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温度裂缝的综合技术措施3.1 优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于该承台浇筑采用现场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所以经与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家一起反复试配,选定的配合比中水泥:砂:石混合材为1∶1.9∶2.28,另NF-8高效减水剂2.7l/m3,坍落度为16cm~18cm。

该配合比中水泥选用525#II型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55%以下,初凝时间为6h~8h。

骨料方面选用最大粒径31.5mm花岗岩碎石(其中粒径10mm~20mm占48%),细度模数为2.5~2.8的中砂。

兼作钢筋支架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施工工法(2)

兼作钢筋支架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施工工法(2)

兼作钢筋支架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施工工法兼作钢筋支架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施工工法一、前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因此,为了保持混凝土适宜的温度,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冷却。

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兼作钢筋支架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施工工法,以解决混凝土高温问题。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包括:通过在钢筋支架中布置多层大直径冷却水管,将冷却水源与混凝土接触,实现混凝土的冷却效果;钢筋支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冷却水管的布置合理,能够有效均匀地冷却整个混凝土体积。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实际工程中,首先在钢筋支架中布置多层大直径冷却水管,然后通过泵将冷却水源与冷却水管连接。

冷却水经过管道进入钢筋支架中,流经整个混凝土体积。

在流动过程中,冷却水通过热交换与混凝土中的热量进行热传导,实现混凝土的降温效果。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搭设钢筋支架,保证其稳定性和纵横向的合理布置。

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体积的大小,确定冷却水管的布置层数和间距。

然后,将冷却水管连接起来,并与冷却水源和泵连接。

最后,打开泵,调整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保持混凝土的适宜温度。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工人进行钢筋支架的搭设和冷却水管的布置,同时需要配备泵工和调温工人进行冷却系统的运行和调整。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钢筋支架搭设工具、冷却水管连接工具、泵及其控制设备等。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需要进行以下控制措施:钢筋支架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冷却水管的连接要严密可靠,避免漏水;泵的流量和温度要根据混凝土体积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工人搭设钢筋支架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安全带和工具,防止坠落事故;使用电动工具时,要做好电源接地保护;冷却水管的连接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泄漏和烫伤。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处理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处理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掌握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要有效地处理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水泥水化热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厚实,热量难以迅速散发,从而使内部温度急剧上升。

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使得热量在混凝土内部积聚,内外温差增大。

外界气温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也有影响。

特别是在施工期间,如果气温骤降,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而内部温度仍然较高,这种温差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是导致裂缝的原因之一。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发生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这些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处理方法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可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同时,合理控制水泥用量,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水灰比和砂率,适当增加掺和料和外加剂的用量,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混凝土搅拌前,可以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

例如,对石子和砂进行遮阳覆盖,避免阳光直射;使用低温水或加冰搅拌混凝土;在高温季节,尽量安排在夜间或气温较低时浇筑混凝土。

3、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 300 500 毫米。

这样可以增加散热面积,使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能够更快地散发出去。

分层浇筑时,要注意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避免出现冷缝。

4、埋设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是一种有效的降温措施。

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开始之后 ,一定要将系统全部开启 ,让循环水和混凝土共 同进 行升高温度 。. 因为在这一时期混凝土正处于塑性状态 ,所 以需 要最大 的通水量 ,以此来将混凝土的热量带走。第三步 ,在启 动 系统之后 , 部分 的混凝土肯定 已经开始凝 固,这个时候就可 以根据温度情况来对水流量加 以调节。例如当混凝 土的温度和 入水 的温度差值 为二 十摄氏度 以内的时候 ,就需要增 大水量 。 如果温度差在二十摄 氏度和二十五摄氏度之间的时候 ,就需要 将水流量减小 。总而言之 ,要将混凝土的 内部温度与水温之间 的差控制在二十摄 氏度左右。当二者之间的温度 均为二 十摄 氏 度左右 的时候 ,就可 以停止抽水 ,使其 循环冷却 了。第 四步 , 当通水完成之后 ,可 以采用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差 不多的水 泥砂 浆将冷却水管堵住。 2 . 3 冷却 水管在大 体积混 凝土市政 工程应用 过程 中需要 注意的 问题 在 大体 积混凝 土市政工程 中 ,在埋设冷却试管 的同时最需 要注意 的问题就是一定不要忘记埋设一定数 量的测温器 。它们 的作用是为 了测量不 同时间内温度 特性 。一旦在 温控措施下所 取得 的效果不佳 ,没有办法达到温控标准 ,就可以及 时的采取 改善措施 。而当混凝土温度远远低于温控标 准的时候 ,就可以 相应的减少温控措施 ,以此来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关 于测温 器 的埋设 ,遵循 以下几点就可 以了 。首先我们要 了解测温 器所 采用的测温元件是 以铜热 电阻传感器为基 础的 ,并且 这种测 温 管上带有测温孔 ,测温孔的直径约为十毫米左右 ,埋设 的深度 大约为结构厚度的百分之七十。其 次在安装测温器 的时候一定 要在精准的位置上将其牢牢固定住 ,并 将导线沿着钢 筋引到混 凝土顶面上大约二十厘米作用。对 于导线的端头要使用胶 布包 裹好 ,不要将其弄脏 。最后要 将引出的导线 进行 统一有序 的编 码 ,这样做是防止弄混 ,便于对温度更好的监测 。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摘要】本文通过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揭示了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管的作用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循环冷却水管的安装方式、工作原理,以及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和对混凝土的影响。

最后讨论了循环冷却水管的维护与保养,并总结了循环冷却水管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展望了循环冷却水管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循环冷却水管在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原理,应用效果,影响,维护与保养,重要性,发展前景,工程领域,广泛应用1. 引言1.1 循环冷却水管的作用循环冷却水管是一种在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循环输送冷却水来控制混凝土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开裂或强度下降。

循环冷却水管通常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内部或表面,通过水流循环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率。

循环冷却水管的作用不仅可以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急剧上升,如果不及时冷却,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过大,进而引起开裂或结构变形。

而循环冷却水管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减缓温度梯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展性。

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未来的工程领域中,循环冷却水管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意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建筑物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指的是在单个浇筑过程中需要浇筑大面积或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如大型水泥梁、水泥墙等。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谭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描述,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增设冷却管降温措施,总结出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管的设计与施工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冷却管施工要点1、概述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主要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 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2-5天升温速度较快,弹性模量较低,基本处于塑性及弹塑性状态,约束力很低。

但是在降温阶段弹性模量迅速增加,约束拉应力也迅速增加,在某时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随着内部混凝土降温。

温度裂缝可能发展为贯穿裂缝,不仅影响到结构的强度还影响其耐久性,但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本文通过对跨长湖申航道桥承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计算和分析,增设冷却水管方案验算,较好的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2、工程概况长兴县陆汇西路工程跨长湖申航道桥,主桥为(36+60+36)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为两岸分别一联(3×30)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全长315.8米,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承台,下部结构为墩式和柱式结构,其中桥台承台尺寸为20.50m×4.25m×1.5m,主桥墩承台为19.00 m×6.30 m×2.50 m,引桥承台为19.00 m×4.5 m×2.2 m,混凝土标号为C30,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本工程的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围。

施工时间在6月中旬,平均气温20℃左右。

3、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为了有效控制温度裂缝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根据当地的原材料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指标。

最新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冷却水管布置方式

最新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冷却水管布置方式

最新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冷却水管布置方式在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散热,就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的施工中,冷却水管的布置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会发生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混凝土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此外,混凝土的收缩也是导致温度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冷却水管布置的作用和原理冷却水管布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循环的冷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从而减小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其原理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吸收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

同时,通过控制水的流量和温度,可以有效地调节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

三、常见的冷却水管布置方式1、水平布置水平布置是将冷却水管沿水平方向铺设在混凝土承台内。

这种布置方式施工较为简单,但冷却效果相对较弱,适用于混凝土厚度较小的承台。

2、竖直布置竖直布置是将冷却水管沿竖直方向插入混凝土承台内。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更好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但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注意水管的固定和密封。

3、立体布置立体布置是将冷却水管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同时铺设,形成一个立体的管网。

这种布置方式冷却效果最佳,但施工复杂,成本较高。

四、最新的冷却水管布置方式1、分层分区布置根据混凝土承台的厚度和尺寸,将其分为若干层和区,在每个层和区内分别布置冷却水管。

谈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谈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谈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王志红摘要:本论文结合实际采用设置冷却水管及其附属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中的应用,减少了因温差原因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目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内外温差的有效控制是减少温差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最有效途径。

在2012年,由我公司承建的开封新区东京大桥的主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4月下旬及5月上旬施工中,采用了在承台内埋置冷却水管主要施工工艺及相关附属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消除了温差引起的裂缝,下面结合施工实际予以介绍,以供同仁们参考:1 东京大桥大体积承台的基本情况大体积承台有两种结构尺寸:长×宽×高=14.7m×9。

5m×3。

5m(4个),长×宽×高=17.4m×10.5m×3。

5m(4个)。

承台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配合比标号如下:2 大体积承台绝热温升分析及计算由于承台混凝土体积大,相对水泥用量较多,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较高。

为控制承台基础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防止因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现对其进行绝热温升等分析和计算。

水化热绝热温度及最大水化热绝热温度T(t)(℃)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一般按下式计算:T (t)=[mcQ/c·ρ]*(1-e—mt)T(t)—浇完一段时间,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值,℃;m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本配比用量400kg/m3。

Q—水泥水化热量,J/kg;对于42。

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取用377J/kg;C—混凝土的比热,一般取0。

96KJ/kg·℃;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3e-常数,为2。

718;m—与水泥品种,浇捣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一般为0。

2~0.4。

本计算取用均值0。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循环水管对混凝土进行冷却,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本文将从该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循环冷却水管的原理循环冷却水管通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铺设水管,并通过循环水的方式,利用水的冷却性能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一般来说,水管会被铺设在混凝土的底部,以利于对整个混凝土进行均匀的冷却。

循环水管中的水会被循环泵抽入并循环流动,通过与混凝土接触来带走混凝土中的热量,从而使得混凝土的温度得到控制和稳定。

二、循环冷却水管的优势1. 控制混凝土温度:循环冷却水管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因高温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和变形等负面影响。

2. 保证混凝土质量:通过冷却水管的应用,可以避免混凝土因高温影响而导致的质量下降,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提高施工效率:循环冷却水管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持续进行冷却,加快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提高浇筑施工效率。

4. 节约能源消耗:相较于传统的冷却方法,循环冷却水管可以通过调节水的流动速度和温度等参数,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效果。

三、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案例1. 高速铁路桥梁工程: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桥墩的浇筑往往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且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

通过使用循环冷却水管,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率。

2. 大型水坝建设:在大型水坝建设中,由于混凝土浇筑的体积较大,一次浇筑的时间通常会比较长,因此混凝土受温度影响的风险也较高。

通过铺设循环冷却水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开裂和变形问题。

3. 大型工业厂房建设:在大型工业厂房建设中,为了保证混凝土地面的整体平整度和强度,常需要使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

通过循环冷却水管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处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地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哎呀,这可是个大活儿啊!咱们得好好聊聊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的布置问题。

话说这可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可不能马虎应付。

那我就跟大家聊聊,看看我这老家伙有没有点儿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的作用。

冷却水管嘛,就是用来给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的。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要是温度降不下来,混凝土就会变成一块块的“火炭”,那可就不好看了。

所以呢,冷却水管的布置可得讲究。

咱们先来说说冷却水管的布置原则吧。

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分布均匀、流量适宜、管道畅通”。

啥意思呢?就是说,冷却水管要像一张大网一样,把整个混凝土都覆盖住,让每一处都能得到足够的冷却。

而且,冷却水管的流量要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散热效果。

冷却水管的管道要保持畅通,不能有堵塞或者漏水的情况。

接下来,咱们来说说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法。

其实啊,冷却水管的布置还是有点儿学问的。

咱们得根据混凝土的尺寸和形状来确定冷却水管的数量和位置。

这个呢,就要靠咱们的经验和想象力了。

一般来说,冷却水管应该沿着混凝土的边缘或者中间布置,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混凝土都能得到冷却。

当然啦,具体的布置方法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然后呢,咱们还得考虑冷却水管的材质和规格。

这个可不能随便选哦,得根据混凝土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冷却水管。

比如说,混凝土的强度比较高的话,咱们就得选用耐高温、耐压的材质;如果混凝土的要求比较严格的话,咱们就得选用密封性好、不易渗水的冷却水管。

总之呢,选材一定要慎重,不能马虎。

最后呢,咱们还得注意冷却水管的安装和维护。

这个可是个重要环节哦,要是安装不好或者维护不到位,那可就白费了前面的一切努力了。

所以呢,咱们在安装冷却水管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在维护的时候,也要及时检查冷却水管的状态,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好啦,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这么多啦。

希望大家能够从我的经验中学到一些东西,以后在布置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

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冷却管道方案

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冷却管道方案

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冷却管道方案
背景
大规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自身反应热量,可能导致温度过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冷却管道用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适用于大规模混凝土浇筑的冷却管道方案,以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方案
1. 冷却管道布置
冷却管道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布置。

在混凝土结构的不同部位,如底板、墙体和柱子,冷却管道的布置密度可以适当调整。

2. 冷却介质选择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来通过冷却管道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冷水或冷风。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单一冷却介质或组合使用多个冷却介质。

3. 冷却管道的材料和尺寸
冷却管道应选择耐腐蚀、散热效果好的材料,并具有足够的尺寸,以确保冷却介质能够充分流通,并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4. 控制冷却过程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控制冷却介质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并及时调整冷却过程,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5. 安全考虑
在设计和使用冷却管道方案时,需要考虑安全因素。

确保冷却管道的连接牢固可靠,防止漏水和渗漏现象的发生。

同时,对冷却介质的供应和排放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结论
通过合理的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冷却管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品质和耐久性。

根据具体情况,上述方案的细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冷却水管法在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工程中的应用

冷却水管法在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工程中的应用

是 从改 进建筑 材料 ,选 用水化 热 较低 的 水泥 和掺
板 厚 05 核 心筒 上部 平 面尺寸 1.mX2. 最 .m; 98 4m, 0
大深度 39 核心 筒承 台和部分 梁段属 于大 体积 混 .m,
和材 料 , 混凝 土温度梯 度 降低 。如加粉 煤 灰 、 使 矿渣
和缓凝剂等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过高 的 施工 方法 。这对 于强度 等级较低 且 混凝 土厚 度较 薄
理 系任 教 。
该工程采用在基础内部布设循环冷却水管带走 水泥水化热 , 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 从而达到降低或
减少温 度应力 的 目的 。首先论证 设 置 内循 环水 管冷 却水循 环降 温 的必 要性 ,然后再 进行 内置 冷却水 管

露 大 米 矿 投 木
设计。
20 年第 6 08 期
效果 比较 明显 ,但 对于 C 0及 以上 的混凝 土特别 是 3
厚度超过 1 .m的结构 , 0 由于水泥用量较多 , 即使用 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 , 混凝土的水化热也较高 , 据有 关 资料介 绍 混凝 土 内部 可达 到 6 —0C 0 8。 。二 是从 改
进施 工方 法和施 工工艺 ,将混凝 土 凝结 硬化 过程 中 产生 的 内部过高水 化热 带走 ,保 证 混凝 土施 工凝 结 硬化 中内外 温差 不超过 2。 [, 5c5这样 , 体 积混凝 土 ] 大 就不 会产 生有害 的温度 裂缝 。在施 工厦 门市 夏禾 路
苏廷 志
( 江建设职业技 术学院经 管系,浙江 杭 州 3 13 ) 浙 121

要 : 大体积 混凝 土施 工 中, 用冷却 水循 环 法降低 混凝 土 内部 温度 以 实现控 制 混凝 土温差 裂缝效 在 采

水管冷却法在大体积砼温控中的应用

水管冷却法在大体积砼温控中的应用

水管冷却法在大体积砼温控中的应用一、前言混凝土材料,被认为是耐久性最好的传统建筑材料,它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

随着我国混凝土技术取得的突出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上得到应用,但是随之而来的结构开裂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温控指标: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C,内外温差不宜大于25。

C,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

C/d,但许多工程并未严格控制上述参数,由此造成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是十分普遍的。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条件比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性差异较大,因此,控制温度变形裂缝不是单纯的结构理论问题,而是涉及结构计算、构造设计、材料组成、物理力学性能及施工工艺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2.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定义,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除环境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结构温度剧烈变化或结构中各部分温度差别悬殊所导致的裂缝外,目前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过早开裂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是以大区段为单位进行施工,构件截面大,其内部水泥水化所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释放,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升高,一般在2~3d到温度峰值,内外温差达到最大。

由于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弹性模量较小,混凝土的抗裂性差,致使混凝土因温差应力过大而开裂,造成质量问题,尤其是地下结构、隧道、电站大坝、大型机械基础等裂缝,使结构出现渗漏,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寿命。

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必须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来防止裂缝的产生!水化热的大小和放热速度首先决定于水泥的矿物组成,其次也与水泥的细度、加水量、养护温度有关。

大部分水化热在水泥凝结硬化的l~3天内放出(1~3天放出热量约50%,7天内约75%)。

高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却管道方案

高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却管道方案

高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却管道方案引言本文档提供了一种高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却管道方案,该方案旨在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质量。

背景在高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较高的温度会导致混凝土过早硬化和强度降低,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

冷却管道方案本方案采用冷却管道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具体步骤如下:1. 安装管道:在混凝土浇注区域内,事先布置冷却管道。

这些管道应该覆盖整个施工区域,以确保混凝土能够被充分冷却。

2. 排水系统:为了防止冷却水积聚并对施工区域造成影响,需要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

确保冷却水能够顺利排出。

3. 冷却水源:准备足够的冷却水源,以保证长时间的混凝土冷却。

冷却水可以来自于地下水、水库或供水管道等。

4. 冷却水循环:通过循环系统将冷却水引入冷却管道,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的冷却。

冷却水可以通过泵送或重力流动的方式进行循环。

5. 监测温度: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混凝土温度。

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来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数据。

6. 调整冷却水流量:根据监测到的混凝土温度数据,及时调整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7. 完成浇注后的处理: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保持冷却管道的运行一段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逐渐降低到合适的水平。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一种高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却管道方案,通过冷却管道的布置和冷却水的循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质量。

在实施该方案时,需要注意排水系统的设置和温度的监测与调整,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浅谈冷却系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浅谈冷却系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浅谈冷却系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8-25T03:16:03.827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1月第1期作者:廖云[导读]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廖云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7摘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其施工过程中也常常因温度应力或收缩力应力而产生裂缝,在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措施: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埋设冷却管,通冷水降温;做好养护期间温度监控;做好混凝土外部养护工作。

本文以柳州市古灵地道工程为例,简述采用埋设冷却管防止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系统地道底板0 引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主要材料,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涵结构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体积大,水化热聚集会使混凝土散热不均匀,浇筑后2-5天升温速度快,弹性模量较低,约束力低。

随着降温,弹性模量增大,约束拉力也增大,当约束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因此,在施工中,在结构体内预埋冷却管,并及时通冷却水,利用水管的导热性能及冷却水的流动,带走混凝土的部分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以达到减小温度裂缝的产生机率。

正文1 工程概况柳州市古灵大道地道工程位于柳州市柳北生态新区,地道主线横断面为双向七车道,采用一箱两孔形式,地道主线全长2140米,敞开段长240米,中间暗埋段长1900米。

地道顶面为生态公园。

本文拟用地道底板进行分析,地道工程底板宽度33.25米,厚1.0米,节长55米,一次浇筑体积近2000立方米,属大体积混凝土构件。

2 浇筑前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的估算根据混凝土搅拌站提供C40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混凝土用料水泥:砂:碎石:水:矿渣粉:减水剂=290:924:980:140:70:6.9(kg) 混凝土入模温度25℃⑴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 Tr(t)=WQ/Cρ*(1-e-mt) Tr(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取290kg/m3; Q-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在建筑行业,特别是在那些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中,冷却水管的布置可是个技术活儿。

你要知道,混凝土一旦浇筑完成,里面的水分和热量可不止是一点点,就像小孩玩水时撒了一地,咋整都是麻烦事。

大体积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就像是在大太阳底下暴晒的小伙伴,真是让人心急如焚。

为了避免混凝土“发热”,我们需要冷却水管来降温,别看这小小的管道,背后可是一套复杂的学问呢。

1. 冷却水管的作用1.1 温度控制,保安全首先,冷却水管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温度。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儿,混凝土如果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开裂、变形,真是后患无穷。

就像我们在炎炎夏日里,一定要及时喝水,避免中暑一样,混凝土也需要“降温”。

通过冷却水管流动的水,像是一阵阵清风,不仅帮助降低温度,还能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你想想,如果让它热着,早晚得出个“黑历史”,这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1.2 提高施工效率另外,冷却水管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混凝土凝固的速度可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了冷却系统,能有效地控制它的凝固时间。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固化,后续的施工工作就可以快速推进,真是事半功倍。

就好比下围棋,棋局一旦打开,接下来的布局都轻松了不少,不用在一个地方耗着。

2. 冷却水管的布置2.1 布置原则说到冷却水管的布置,咱得讲究点儿原则。

首先,管道的布置要均匀,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混凝土块的温度保持一致。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部分冷,一部分热,那就像是在吃火锅时,一口是辣的,一口是甜的,绝对没法享受。

所以,水管的间距和深度得合理安排,确保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水的温暖”。

2.2 选择材料和方式其次,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冷却水管一般采用的是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这可不是随便挑挑的。

就像买菜,不能只看外表,还得看新鲜程度和营养价值。

选择合适的管材,不仅能延长使用寿命,还能提升冷却效果。

至于布置方式,咱们可以选择环形、螺旋形等多种形式,每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大体积承台中冷却管的应用

大体积承台中冷却管的应用

大体积承台中冷却管的应用摘要:通过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水循环冷却管的布置与施工要点,提出水循环冷却管施工技术的要求。

实践证明,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工程中应用水管冷却进行温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裂缝;水循环冷却管;承台;温控1 前言高速铁路中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 m,或预计会因为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2~5天升温速度较快,弹性模量较低,基本处于塑性及弹塑性状态,约束力很低。

但是在降温阶段弹性模量迅速增加,约束拉应力也迅速增加,在某时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随着内部混凝土降温,温度裂缝可能发展为贯穿裂缝,不仅影响到结构的强度还影响其耐久性。

尤其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要求较高,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差、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0℃,本文通过山甲大寨特大桥承台施工浅谈一下冷却管在大体积承台中的应用。

2 工程概况新建××××标段××××特大桥位于××××,为跨河及不良地质而设。

设计桩号为D1K834+163.464~D1K835+083.753,孔跨为1×24m+8×32m后张梁+(45+72+45)m 连续梁+14×32m后张梁,最大桩基承台为连续梁主墩10#、11#墩,尺寸为15.8×17.9×4m,混凝土标号为C30,施工时间在3~4月,平均气温18℃~20℃左右。

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度,调节承台混凝土内外温差,现采取在承台混凝土内设冷却管通水降温措施。

3 水循环冷却管工作原理、设计布置及技术要求和成效3.1 水循环冷却管工作原理在施工过程中,预先在结构体内预埋水循环冷却管,当浇筑完成后或浇筑过程中及时通冷却水,利用水管的导热性能,由冷却水的流动带走混凝土的部分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冷却水管布置方式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冷却水管布置方式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冷却水管布置方

1.冷却水管采用直径40mm壁厚4mm的钢管, 管与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与之配套的接头。

2.冷却水管空间位置及尺寸
本桥梁连续梁工程承台厚度分2.5m、3.0m等, 承台长和宽不等。

以152#承台为例: 下层承台尺寸为10.6m×14.6m×3.0m, 上下层冷却水管分别距承台顶面和底面50cm, 中间位置加设冷却水管间距为100cm, 共设三层。

每层冷却水管平面成“弓”字型直线布设, 最外排冷却水管与混凝土边缘距离为55cm, 冷却水管间距为 1.9m, 每层共设6根。

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伸出承台顶面40cm。

3、冷却水管在埋设和浇筑的过程中, 接头部分采用胶带缠裹, 防止漏水, 使用完毕后灌浆封孔, 露出承台部分切除。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冷却水管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冷却水管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冷却水管布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冷却水管布置这个话题,一听就知道不简单,但也不用担心,咱们慢慢聊,捋一捋。

你知道吧,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特别是那些大体积的混凝土,可不是什么“低温热菜”那样容易搞定。

因为啊,混凝土一凝固的过程中,它内部可是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就像是给混凝土“烤”了一下,越烤越热,有时候热得都能烧起来,这下可糟糕了。

过高的温度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还会影响它的强度和耐久性。

听着是不是有点“唉呦”?所以说,要想让混凝土温度不至于失控,冷却水管布置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我们先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说起。

你想啊,普通的小体积混凝土,搅拌好了,运过去倒了,快,轻松,没啥大问题。

但是一旦到了大体积混凝土,情况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在一些特别庞大的工程里,比如说大型桥梁、核电站的基础、甚至是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面积大,数量多,密度大,这么一弄,里面的水化热一发作,温度可高得吓人。

别看表面温度正常,内部就像个蒸笼,热得很呢。

你要是不给它降温,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啊,在混凝土里埋上一条条的冷却水管,给它“降降温”,那才是上策。

说到冷却水管的布置,咱们得先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个是布管的位置,另一个是布管的间距。

布管的位置呢,得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形状和施工的环境来决定。

你可不能随便乱布,要是布得不均匀,哪一块地方管子没埋到,那温度不均衡,裂缝就可能来了。

通常呢,水管是埋在混凝土核心位置,保证核心部分也能降温。

这样呢,整个混凝土从里到外,温度都能被有效地控制。

说白了,就是要让温度在整个体积里分布得均匀,避免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

至于布管的间距,这事儿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通常呢,管道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间距太大,冷却效果差,冷却不到位;间距太小,管道就密密麻麻的了,这不仅施工麻烦,反而容易堵塞,搞不好就“坏事”了。

所以说,这个间距,要根据混凝土的体积、施工周期等条件综合考虑,才能算得上是最优解。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引言随着现代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和高度化,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

在大型混凝土结构中,常常会因为混凝土体积庞大、固化速度缓慢而导致温度升高,从而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大、裂缝产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循环冷却水管被引入到混凝土结构中,以帮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循环冷却水管是一种通过水流的方式将混凝土中产生的热量带走的设备。

它能够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快速降温,有效减缓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上升速度,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广泛应用循环冷却水管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

本文将从循环冷却水管的原理、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安装方式、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对循环冷却水管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推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需要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固化和硬化过程,传统的冷却方式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循环冷却水管可以通过循环水的方式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温度,减少外部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 提高混凝土质量:混凝土中的高温会导致内部应力较大,易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

循环冷却水管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减缓混凝土的升温速度,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质量缺陷的出现。

3. 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高温会加速混凝土的老化速度,减少使用寿命。

通过循环冷却水管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研究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循环冷却水管将在工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循环冷却水管的原理循环冷却水管的原理是通过将冷却水循环流动于混凝土内部,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工程技术界都认为,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筋不产生锈蚀。

各同的规范中有关允许最大裂缝宽度的规定虽小完全一致,但基本相同。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A-0~C55等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高,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30℃以上,温度应力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

竖向受力结构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减小截面,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计算要求下,采用C20~C35的混凝土,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概念。

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

(2)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3)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廊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

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6.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

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7.对标高位于±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0.0以上的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8.在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措施。

而大体积砼在成型过程中,较易产生纵横裂缝,不管是何种原因产生何种裂缝,轻则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重则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可以说混砼裂缝是建筑质量的较为常见的通病。

2 砼裂缝形成原因砼产生裂缝原因有多种,主要是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原材料选择及配比影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同时气温的降低也会在砼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砼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砂石的级配、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是否合理等也可导致裂缝的产生。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材料合理选择)引起的约占80%以上。

在大体积砼工程施上中,主要是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砼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2 温度变化产生影响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砼内部和砼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砼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在砼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砼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砼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②在拆模前后,这时砼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③在砼内部温度达到高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

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砼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升高,一般每100kg水泥可使砼温度升高10℃左右,加上砼的入模温度,在2~3天内,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50~80℃。

而砼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即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砼会产生0.01%的线膨胀或收缩。

经验表明,在无风天气,砼表面温度与环境气温之差大于25℃时,即出现可见的温差收缩裂缝。

.3 湿度变化影响①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自干燥作用,导致砼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及体积减小,因自身收缩而产生裂缝;②砼在初凝前由于水分蒸发,砼内部水分不断向表面迁移,形成砼在塑性阶段体积收缩,一般砼的塑性收缩约为1%,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③砼工程在硬化后,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失水,当施工时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时,砼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供应不上蒸发量的情况下,砼表面失水,受下面砼的约束,导致砼由表及里逐渐产生干燥收缩,收缩变形量导致的收缩应力大于砼的抗拉强度时,砼就会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由于水泥释放水化热,混凝土的温度升高,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

由于混凝土温度急剧变化,极易发生裂缝。

这种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称为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技术,是国内外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要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开裂,首先要了解什么事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是怎么形成的?大体积混凝土是否允许发生裂缝?如何控制看裂缝的发生? 对于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明确的定义。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指出:大体积混凝土是“最小断面任何一个方向尺寸大于0.8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其尺寸以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温差,控制温度应力与裂缝开展的混凝土”。

这个定义强调两点:①最小断面的任一方向均在0.8米以上;②必须控制温度应力而引起的开裂。

王铁梦在《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一书中,对大体积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一章中指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一般现浇连续墙式结构、地下建筑结构及设备基础等容易有温度收缩应力引起裂缝的结构,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其观点主要从控制结构温度开裂为出发点,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式结构的伸缩缝和施工缝,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外较大的温差造成的。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界面大,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的变形,由此形成的温度应力是导致产生裂缝得得主要原因。

这种裂缝分为两种:(1)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花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石混凝土的温度很快上升。

但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条件好,热量可向大气中散发,因而温度上升较少;而混凝土内部由于散热条件差,热量散发少,因而温度上升较多,内外形成温度的梯度变形不同形成内约束。

结果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而面层产生拉力,当该拉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混凝土表面就产生裂缝。

(2)混凝土浇筑后数日,水泥水化热基本上已经释放,混凝土从最高温度逐渐降温,降温的结果引起混凝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碳化等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外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导致长生温度应力(拉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则从约束面开始向上开裂形成温度裂缝。

如果该温度应力足够大,严重时可能产生贯穿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水性,影响正常使用。

为此,应尽一切可能坚决杜绝贯穿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其深度一般可以分为便面裂缝、深度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

贯穿性裂缝切断了结构断面,破坏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危害严重。

深层裂缝部分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的危害性。

表面裂缝虽然不属于结构性裂缝,但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断面削弱且易产生应力集中,能促使裂缝进一步开展。

国内外有关规范对裂缝宽度都有相应的规定,一般都是根据结构工作条件和钢筋种类而定。

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对混凝土裂缝的最大允许宽度亦有规定:一类环境(室内正常环境)下为0.3mm;二类环境下为0.2mm。

一般来说,由于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初始裂缝,不影响结构的瞬时承载能力,而对耐久性和防水性产生影响。

对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裂缝,为防止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酥松剥落等,应对裂缝加以封闭或补强处理。

对于基础、地下或半地下结构,裂缝主要影响其防渗性能。

当裂缝宽度只有0.1~0.2mm 时,虽然早期有轻微渗水,经过一段时间后一般裂缝可以自愈。

裂缝宽度如超过0.2~0.3mm,其渗水量与裂缝宽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渗水量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增加甚快,为此,对于这种裂缝必须进行化学灌浆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个支点间的约束(内约束)阻止这种状态。

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总结以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情况,可以知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如下:1.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所以会引起急骤升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