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观点反驳专项(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反驳专项(录课)(讲义)

【真题示例】

总观点:无纸化,应用电子产品软件对中小学生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讨论,给了三个论据:

论据一是电子产品会损害学生们的视力和书写能力;

论据二是学生较缺乏自制力,面对电子产品,娱乐功能会大于学习功能;论据三是依托电子软件辅助教学,老师们存在着不用心备课,照本宣科的情

况。

请对上述论据进行反驳。

【真题示例】

观点: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了,并给出了以下三个理由:

理由1: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认为不关我的事,何必多管闲事。

理由2:现在人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人际交往越来越少。

理由3: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越来越少,也缺少邻里之间的沟通。请你就上述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观点反驳专项(录课)(笔记)

【说在课前】

本节课讲解观点反驳题目的作答思路和答题技巧。

【解读】

课程分为三大部分,首先课程会介绍什么是反驳题目;第二部分讲解经常使用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最后通过两道例题进行示范讲解。

【题型认知】

【梳理】

1.以上三道题目出自于历年省考真题,2018年国考第一次出现之后,天津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也相继出现,反驳题目备受命题人青睐。其特点是问法比较直接,不容易出现模板。

2.题目分析:

(1)第一题是浙江省考的真题,看起来是反驳题目,但是实际上没有完全脱离态度观点题目的答题思路,只是在态度观点和综合分析上略加变形。

(2)第二题是典型的反驳题目,给出总论点和三个论据,要求进行反驳。

(3)第三题是天津真题,省考经常考查综合类的内容,本题将反驳题目和

材料题结合,这道题目的背景是根据材料得出要素对观点进行反驳,实际上,材料题的难度比非材料题目简单些,能够从材料找到素材,提取关键信息作答,通过材料找到解答思路,降低作答难度。

3.共同特征:不论问法多么复杂繁琐,核心都是对某一句话进行反驳,有些句子比较长需要进行分解,但是核心是一句话。

【思路及方法】

1.抛出观点:即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我对这句话不认同/我完全不认同/我认为存在……问题”。

2.剖析问题、多元论证:对这句话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多元论证。

3.

得出结论:“我认为/我觉得哪个观点正确”。

4.在以上话术中,抛出观点和得出结论比较简单,语言比较固定,在剖析问题和多元论证方面是重点和难点,即如何找反驳点和解决方法,这也是本节课要重点讲解的5个答题技巧。下面通过例题的剖析与讲解各个技巧的使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解题思路:直接否定(常识判断)】

1.例题分析:

(1)根据个人判断可知,这句话存在常识性错误,城市一定要通过宣传提升影响力,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天津也不例外。即城市文化需要宣传,如果不宣传,则会失去对外界的吸引力,不利于发展旅游业,产生很多问题,这是通过常识判断得出的。因此本题属于通过常识进行直接否定的题目。

(2)常识即国家政策、社会实际、法规以及社会公序良俗,以此进行判断,说明题目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然后找到错误,使用归谬法进行总结,如果真的

7

如题干所说(城市文化不需要宣传),将会产生哪些后果。

2.示范答题:我不认同这句话,城市文化不能脱离宣传,这是一个常识,当下,我们天津市固然有悠久丰富的城市文化历史,但我觉得酒香也怕巷子深,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城市在我国不在少数,天津如果像题干中所说的一样抱残守缺,就会失去向外界展示自己良好风貌的前沿阵地,丧失很多吸引外资、人才甚至发展旅游的机会,因而放弃宣传是不明智的,题干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

3.方法总结:表明观点+指出错误+进行归谬。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很多常识积累,可以学习其他带有技巧性的方法。

【解题思路:直接否定(部分否定)】

1.看完这句话的第一感觉是这句话很对,从南京的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但是我们参加的是公务员考试,要认识到经过多年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不会一直向着负面发展。因此如果题干出现对于道德、文化、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持否定态度,则一定要认识到题干的错误。

2.首先思考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到人情冷漠的信息?多数是报刊、电视、自媒体、微信、微博等,这些主体通常从自己的职业利益出发,为了赚取观众眼球、吸引人们关注,而乐意选择性报道一些有轰动性的社会新闻,固然社会有温馨的场景和画面,但是在他们眼中,这些消息没有新闻爆点,因此媒体倾向于报忧不报喜,久而久之,造成了大众的误读,社会并不是冷漠的。

3.本题的问题:社会中,个体固然有问题,但是大方向是正确的。这是这道题目的思路,即部分否定。如果直接否定,说明社会到处充满爱,则过于绝对,有“文化道德洁癖”的嫌疑,不令人信服。

4.示范:我认为这句话说得不准确,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当下社会的确存

8

在一些诸如老人摔倒不敢扶等不文明或者让人感到冷漠的现象。但这些现象都是个例,我们这个时代是在向一个好的方向不断发展的,遗憾的是部分媒体热衷炒作一些负面社会实践赚取眼球,喜欢报忧不报喜,给社会群众造成人情冷漠的错误感觉。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爱是与日俱增的,我们熟悉的水滴筹APP就是借助互联网实现对陌生困难群众的捐助,在这一募捐过程中,大家为素不相识的求助者转发或慷慨解囊,这都体现出我们这个社会充满关怀、充满温馨。

5.总结:老师在示范过程中进行了举例,如果自己有相关积累也可以表达进行

反驳(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人们慷慨解囊等)。

【解题思路:扩大概念】

1.扩大概念:“概念”可能不完全包含解题思路,讲解过程中会进行详细说明,掌握技巧即可,概念的准确与否不要纠结。

2.例题:

(1)人工智能确实很强,与柯洁下棋的阿尔法狗一晚上能够复盘无数次,很

多工业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可以完全代替人类。为了反驳题干,要抠字眼。

(2)“人工智能”是主体,对“学习能力”下定义:学习能力可能是记忆力、输出程序严格执行、记忆叠加,如果是这样,则其必然比人类强。但是“学习能力”不仅仅如此,学习能力包含的要素是很广的,对其进行重新的概念定义:不仅包含数据叠加,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创新、从零到一的突破。如果这样理解学习能力,则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人类。

3.将原句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和审视,使其更加全面和准确,则观点本身无法站住脚,这种技巧适合于看起来没有问题,从感觉和常识得不出问题的题目,而且能够答出亮点,吸引考官眼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