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心理学简答题模拟试题及答案:想象
【精品】2020年心理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2020年心理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2020年心理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简答题1.简述学龄儿童意志发展特点2.简述学龄儿童意志的培养二、实例分析1.二年级小学生张南刚刚向老师报告同桌的小明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
老师表扬了他,过后他却马上在课上玩起自己喜欢的玩具。
试对这种表现及其原因作具体分析。
2.小学低年级学生放学后,如果有人诱惑其去网吧玩游戏,他坚持回家做作业。
试对这种表现及其原因作具体分析。
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学龄儿童意志发展特点2.结合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论述其良好意志的培养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自觉性:行动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所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的要求方面的良好品质。
(2)坚持性: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3)果断性:善于辨别是非、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能力。
(4)自制性: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2.(1)明确行动的目的性(2)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3)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4)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二、实例分析1.意志的自制性品质2.坚持良好的意志自觉性质三、论述题1.(1)自觉性:行动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所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的要求方面的良好品质。
(2)坚持性: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3)果断性:善于辨别是非、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能力。
(4)自制性: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2.(1)行动的目的性(2)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3)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4)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2020年心理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五)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是在儿童已有的道德知识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
2.____________是学龄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
2020年考研《心理学》答案(文字版)
2020年考研《心理学》答案(文字版)【简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简要说明其发展的趋势?液体水平:即液体智力,是指在新的情境中能够随机应变、解决当前无固定答案问题的水平,主要基于先天禀赋和大脑的神经解剖机能,较少受后天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水平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液体水平属于人类的基本水平。
晶体水平:是指解决存有有固定答案问题的水平,即能够依靠对资料信息的记忆、辨认和理解来解决问题的水平,它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晶体智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2.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并简要说明二者的异同?(1)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实行时好的现象;与之相反的情形则称为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因为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的原因:因为团体人数众多,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对应降低。
当个人对于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群体归属感又不强时,很容易发生社会惰化。
(3)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产生的原因不同:产生社会助长作用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A.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升了个人的兴奋水平;B.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C.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因为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产生社会阻抑作用的原因:A.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分散与干扰了个体对活动的精力集中;B.被他人评价意识过强也可能产生焦虑,从而涣散了精神。
②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的条件不同: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
但即使在简单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错觉的主要理论。
正确答案: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
(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做有规律的扫描运动。
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即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
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涉及知识点:知觉2.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心理结构和基本特征。
意志行动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意志行动的目的性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的活动和行为始终是在有自觉目的的意志支配和调节下进行的。
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前提。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本单位,意志行动表现在随意运动中。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在人的活动中有许多是有目的的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但是有些行动,诸如饭后散步、闲时聊天并没有明显困难而言,故不认为他们是意志行动。
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产生的意志行动,才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真题(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3,分数:130.00)1.为了探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者设计了一些问题组成问卷,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回答,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是(分数:2.00)A.实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调查法√解析:调查法是对某一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让其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问卷法属于调查法。
2.下列选项中,心理学家与其所属的学派搭配正确的是(分数:2.00)A.苛勒-行为主义B.詹姆斯-构造主义C.华生-完形主义D.罗杰斯-人本主义√解析:考夫卡-完形主义,行为主-华生,机能主义-詹姆斯,构造主义-冯特。
3.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方式是(分数:2.00)A.声传导B.光传导C.电传导√D.化学传导解析: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它与动作电位具有密切关系。
4.人类的视觉中枢位于(分数:2.00)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解析:视觉位于大脑皮层的枕叶。
5.个体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分数:2.00)A.差别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解析:差别感受性表示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6.下列有关明适应与暗适应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暗适应时间更长√B.明适应时间更长C.两者时间相同D.两者无可比性解析:暗适应时间较长,而明适应的时间很短暂。
7.当驾驶飞机在机场降落时,飞行员会发现前方的景物似乎朝自己运动,近处快,远处慢。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数:2.00)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运动透视√D.对象重叠解析:运动透视是指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空气透视是指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脑功能的定位说。
正确答案: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大脑的某一结构与大脑的某一功能具有对应关系。
其历史演进包括下面三个阶段:(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颅相说,提出者是加尔(F.J.Gall)和斯柏兹姆(J.C.Spurzheim),认为颅骨的外部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具有联系。
这种观点在许多方面是不科学的。
(2)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后期对失语病人的研究。
波伊劳德(J.B.Bouillaud)指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P.Broca)的研究表明言语运动中枢定位于左侧额叶,威尔尼克(C.Wernicke)的研究表明言语听觉中枢定位于颞叶。
(3)20世纪中期以来的研究表明,颞叶、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
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脑的某一部位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符合人们对于事物的朴素的认识,一些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学说。
但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一特定的功能并非简单、精准地定位于某一部位。
因此,其他学者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2.什么是不随意注意?举例说明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正确答案:(1)不随意注意的含义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指刺激物异乎寻常的特性。
例如生活在海南岛的人来到北方看到雪花,会引起他们的不随意注意。
刺激物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一声巨响属于绝对强度,夜深人静时候的时钟滴答声属于相对强度。
另外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如突然飞来的蝴蝶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②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兴趣、期待、过去的经验等人自身的状态因素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心理学想象考试题答案
心理学想象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心理学中,将人的心理过程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A. 认知、情感、行为B. 感知、记忆、思维C. 感觉、知觉、想象D.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答案:A2.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中,哪一部分代表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注意力B. 记忆C. 情绪D. 社会行为答案:D4. 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巴甫洛夫B. 斯金纳C. 弗洛伊德D. 荣格答案:A5. 心理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量个体的智力水平?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智力测验D. 实验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以下哪些?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业心理学D. 教育心理学E. 临床心理学答案:ABCDE7.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的记忆?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环境因素D. 个体差异E. 记忆策略答案:ABCDE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些属于基本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E. 生理需求答案:ABE9.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A. 单盲实验B. 双盲实验C. 随机对照试验D. 交叉设计E. 纵向研究答案:ABCDE10.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社会支持E. 放松训练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心理测量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收集数据;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变量来测试假设;调查法是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数据;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个个体进行深入研究;心理测量法是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质。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新颖性: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2)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4)灵感状态: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典型特征。
涉及知识点:思维2.简述长时记忆的特征。
正确答案:(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
(2)长时记忆对信息保留的时间很长。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能保持数年甚至终生,是一种长久性的存储。
(3)长时记忆中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获得的。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3.简述言语的功能。
正确答案:言语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是人们运用言语和他人进行交际或自己思考时的一种过程。
言语具有以下功能:(1)交际功能:言语的交际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活动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2)符号功能:言语的符号功能是指言语中的词总是标志客观事物的一定对象或现象。
(3)概括功能:言语的概括功能是指言语不仅标志客观事物的个别对象或现象,还可以标示某类事物的许多形象。
由于词是客观事物的对象或现象的概括,因此,人类借助词才有可能进行抽象思维,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涉及知识点:言语4.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比较两种人格特征的区别。
正确答案:(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无好坏之分。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皮亚杰的发展观的异同,以及两种发展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正确答案:(1)相同点①都强调主体的活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都强调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不同点①皮亚杰认为个体发展是生物适应的过程,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制约,强调人的社会本性。
②在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于儿童的独立探索活动,成人的直接教育是不重要的;维果斯基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环境、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智力发展的质量。
③在发展是否存在阶段性上,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阶段性;维果斯基认为发展是连续的,没有绝对的阶段。
④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上,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维果斯基认为语言的发展决定思维的发展。
(3)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启发我们,要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探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发我们,要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
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水平来设计教育训练活动。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简述判断声源方向的主要线索。
正确答案:对声源方向的判断,主要有三种线索:双耳强度差、双耳时间差和双耳周相差。
双耳强度差:当双耳与声源的距离不同时,会产生强度上的差异,声源很少发自人体的正中面,这样它与双耳的距离之差就会导致双耳声强差。
强度差不仅与方向有关,还与波长有关。
双耳时间差:来自非正中面的声音,不仅会产生双耳强度差,还会产生双耳时间差,它是辨别声音方向的重要线索。
双耳周相差:当声源不在正中面上时,声波是由一系列正压和负压组成的,因此最大的正压到达两耳的时间不同,声调在两耳产生周相差。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3.简述人格大五理论。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举例说明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正确答案:(1)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例如,当看一个英文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诸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一些字母,字母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
由于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这种类型的加工因而称为自下而上加工。
(2)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例如,我们常说“1 000个读者有1 000个哈姆雷特”就反映了自上而下的加工,读者的立场、经验、期望影响了对于知觉对象的加工和理解。
解析:自下而上加工的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是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Ifindsay和Norman将自下而上的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个体已有知识经验所引导的加工,Lindsay和Norman将之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两种方向不同的加工,两者结合形成统一的加工过程。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2.简述视觉的基本现象。
正确答案:(1)明度。
①定义。
明度是指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明度不仅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②视亮度。
视亮度是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
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而与物体的照度无关。
(2)颜色。
①定义。
颜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睡眠的阶段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第一阶段: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缓慢,但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
这一阶段约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频率更低的波,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即一种短暂爆发、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
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个体很难被唤醒。
这一阶段大约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的脑电波。
身体继续放松,血压、心跳、体温下降。
该阶段约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的脑电波开始呈现为δ波。
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
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尿床等大多发生在这个阶段。
个体在此阶段很难被唤醒。
前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要经过1个小时到90分钟,上述四个阶段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身体如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肌肉松软,呼吸急促,血压不规则。
睡眠者的眼球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
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5至10分钟,大约90分钟后,会出现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
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中,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
随着黎明的接近,第三和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
最后一次快速眼动睡眠长达1小时。
解析:关于睡眠的阶段要明晰的是为什么是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不是直接划分为五个阶段。
这是因为四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脑电波的变化,这四个阶段的脑电波和觉醒状态不一样,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脑电波和觉醒状态的脑电波类似。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2.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
正确答案:知觉组织原则包括:(1)闭合原则,指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不完整的图形看成是完整的图形。
(2)连续原则,指个体在知觉中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
心理学想象考试题答案
心理学想象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中,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部分的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卡尔·罗杰斯D. 让·皮亚杰答案:B2.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A. 自我实现B. 性本能C. 社会认同D. 求生本能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审美需求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布拉罕·马斯洛B.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C. 莱昂·费斯廷格D. 卡尔·罗杰斯答案:C5.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霍华德·加德纳B. 丹尼尔·戈尔曼C. 阿尔伯特·班杜拉D. 乔纳森·布朗答案:B6. 根据艾瑞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冲突是: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C. 勤奋与自卑D. 身份与角色混淆答案:D7.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让·皮亚杰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8. 根据认知行为疗法,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遗传B. 环境C. 认知D. 生理答案:C9. 心理学中,将学习分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 伊万·巴甫洛夫B. 约翰·华生C. B.F. 斯金纳D. 爱德华·桑代克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B. 环境C. 社会支持D. 经济状况答案:ABCD2. 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下哪些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A. 原型B. 个人经历C. 梦境D. 文化背景答案:A3. 在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情绪识别B. 情绪调节C. 情绪表达D. 情绪理解答案:ABCD5.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记忆保持?A. 学习材料的性质B. 学习的时间C. 复习的频率D. 个体的注意力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脑功能的模块说。
正确答案: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
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解析:模块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块说强调独立的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2.简析产生注意动摇的原因。
正确答案:注意的动摇或称注意起伏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中,注意的起伏都是要发生的。
所以在注意的稳定性过程中包含着注意的起伏波动。
对于注意动摇的原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注意的动摇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地下降;另一种意见认为有机体的一系列机能活动都具有节律性,如呼吸、血压等,注意的动摇是由有机体的这种节律性活动引起的。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3.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冲突种类。
正确答案: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回避某一目标。
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双趋冲突: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
②双避冲突: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现。
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回避——回避型冲突,也就是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受威胁而需要回避。
④多重趋避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接近——回避型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
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
进退维谷指的是进退两难的情况,是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只有一个目标,其他三种冲突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简述想象的种类和功能。
正确答案:(1)想象的种类:①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②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它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2)想象的功能:①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同时,想象的新颖性、形象性也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②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获得更多知识。
③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得到满足。
④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2.简述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正确答案:气质与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气质与性格作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具有生物性;而性格是后天的,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
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不具备社会评价意义:性格主要反映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性格有好、坏和善、恶之分。
(2)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气质与性格都与人的神经活动有关,因而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首先,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
性格的形成依赖于个体的生活环境,而气质作为性格形成的一个变量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就表现出来了。
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具备独特的色彩。
考研教育心理学模拟题55有答案
考研教育心理学模拟题55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情绪理论是A.机体知觉理论B.丘脑情绪理论C.认知一评估说D.机体一分化理论答案:C2. 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气质类型。
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黏液质答案:B3. 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外受感觉D.运动觉答案:B4. 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记忆。
A.形象B.词语C.情绪D.动作答案:D5. 荣格提出性格的A.内、外倾理论B.场依存与场独立说C.性格三维度说D.激素理论答案:A6.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
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答案:D7. 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称为知觉。
A.运动B.空间C.时间D.方位答案:B8. 与人的责任心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热情答案:A9. 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A.深度B.大小C.形状D.方位答案:D10. 遵守纪律属于性格的特征。
A.态度B.行为C.意志D.情感答案:A二、填空题1.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再造想象2. ______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答案:不应期3. 奥尔波特进一步将一般特质分为首要特质、________特质和次要特质。
答案:中心4. 维果斯基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______。
答案:最近发展区5. 心理学家沙赫特做了一个著名的________的实验。
答案:“情绪归因论”6.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_________关系。
答案:反比7. 能力测验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_________两项指标来衡量。
答案:效度8.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人的智力分为______、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
心理学第四章想象力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四章想象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想象力通常被定义为:A. 记忆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创造性思维能力D. 分析能力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想象力的特点?A. 创新性B. 形象性C. 逻辑性D. 多样性答案:C3. 想象力在心理学中通常被分为几种类型?A. 两种B. 三种C. 四种D. 五种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关于想象力的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C.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D.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答案:D5. 想象力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学习B. 增强记忆C. 抑制创造力D. 激发兴趣答案:C二、判断题1. 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培养。
()答案:错误2. 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答案:错误3. 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正确4. 想象力的高低与个体的智力水平无关。
()答案:错误5. 想象力可以通过练习和训练得到提高。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想象力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答案:想象力在解决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能够帮助个体超越现实的限制,探索多种可能性,从而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想象力还能帮助个体预见潜在的结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描述如何通过日常活动提高想象力。
答案:提高想象力可以通过多种日常活动实现,如阅读文学作品、参与艺术创作、玩想象力游戏、进行头脑风暴等。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新想法的产生。
四、论述题1. 论述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答案: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思维空间和可能性。
创新能力则是想象力的具体表现,通过实践将想象转化为现实。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章的测试题,我们对想象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想象力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关键因素。
想象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想象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想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想象力及其在心理过程中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关于想象心理学的测试题及答案,旨在评估对想象心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想象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哪项?A. 记忆力B. 想象力C. 注意力D. 情绪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想象力的类型?A. 创造性想象B. 再现性想象C. 抽象性想象D. 具体性想象答案:C3. 想象心理学认为,想象力在以下哪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 问题解决B. 情绪调节C. 记忆恢复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想象力的培养方法?A. 阅读文学作品B. 参与艺术创作C. 持续进行数学计算D. 进行思维导图练习答案:C5. 想象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想象力的益处?A. 增强创造力B. 提高学习能力C. 减少社交能力D. 促进心理健康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培养。
(错误)7. 想象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正确)8. 想象力与记忆力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联系。
(错误)9. 想象力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如成人。
(错误)10. 想象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正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想象心理学中的“创造性想象”。
答案:创造性想象是个体在心理活动中,对现实世界以外的事物或情境进行构建和构思的能力。
它涉及新概念、新想法的产生,是创新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
12. 如何通过日常活动提高个人的想象力?答案:提高个人想象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阅读、写作、绘画、音乐创作、参与角色扮演游戏等,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和锻炼个体的想象力。
13. 想象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哪些?答案:想象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设计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使用故事讲述和情境模拟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以及通过艺术和文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考研心理学简答题模拟试题及答案:想象
1.想象分哪些种类?
答:想象按其分类标准不同,可分如下几种:
从有无目的性来看,可分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前者是有自觉的想象目的与任务,有意识的想象;后者是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起事物形象的过程。
从想象活动的独立与创新水准来看,可分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前者是根据别人的词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的事物的形象;后者是根据某种刺激,在人脑中独立地产生新事物的形象。
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看,可分幻想、理想、空想。
幻想是一种同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积极的幻想是理想.理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能够实现的;消极的幻想是空想.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
2.影响再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答:再造想象的生动、形象、准确依赖很多条件:
刺激物(如言语、图表等)本身是否清晰、鲜明、生动、形象,会影响再造想象的效果,一般来说,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述方式,要比普通叙述方式的再造想象效果好;
主体本身记忆表象储备水准的影响,主体自身的旧经验、旧表象越丰富、越深刻.再造想象也越容易;
主体是否能准确地理解词语和图表等实物标志的意义,主体识图水平强弱,也会影响再造想象;
主体掌握与理解知识经验的深度和广度,理解越深刻、越广泛再造想象效果越好;
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力量在再造想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情感不但能够推动人的再造想象持续丰富、持续发展,而且情感差异会影响人们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时的再造想象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