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8大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316009e6910ef12d2af9e7fe.png)
X线分4期:
I 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关节间隙因软骨破坏而变窄。 III期:关节面出现虫凿样破坏性改变。 Ⅳ期:关节半脱位,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10、关节磁共振检查:对早期RA较X线更有意义,且可以了解关节软组织、肌腱炎症及软 骨情况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概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临床表现 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和血管翳的 形成。逐渐出现骨和软骨的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 失去
病因
病因不明:与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和免疫紊乱有关。
1环境因素
未证实有导致本病的直接感染因子,但目前认为一些 感染如细菌,支原体病毒等可通过感染激活TB淋巴细 胞,分泌致炎因子,产生自身抗体。感染因子的某些 成分通过分子模拟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类风湿性关节 炎与EB病毒的感染有关。
贫血常见,原因可能是多因素的: ✦ 病变本身所致; ✦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胃肠道慢性少量出血; ✦ Felty综合征: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及血小板极少减少,如减少可能与Felty综合征、药物等有关。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液、生化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虽然无特异性,但有助于诊断、预后及疗效等的评价。
7)眼部病变
可引起巩膜外层炎、巩膜炎或穿透性巩膜软化;可发生干燥综合征,导致角膜结膜病变及眼部干 燥。
8)肾脏损害
✦ 本身严重血管炎,但很少引起肾损害; ✦ 抗风湿药物毒性,如青霉胺、非甾体抗炎药等; ✦ 继发干燥综合征可引起肾间质病变,而出现肾小管酸中毒; ✦ 长期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淀粉样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08f84d1810a6f524ccbf8517.png)
一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常见的一种以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同时心、肺、肾、动脉、神经及眼等脏器也可能受到影响。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调节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目前对免疫因素研究较多,发现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进而刺激巨噬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如IL-1TNF-阿IL-6GM-CSF。
IL-1是一种最重要的破坏关节、软骨的细胞因子之一,可促进滑膜纤维母细胞合成释放前列腺素E2和胶原酶,后者再引发滑膜炎症和软骨基质的崩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有不同亚型,其病程、轻重、预后有所差异,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患者残疾。
目前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是由于现在尚未知的某种抗原对具有敏感性的某些遗传背景的人产生刺激后,发生免疫反应所引起。
通常认为与T细胞免疫反应和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均有关,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发现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Th1/Th2平衡、性激素、基因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RA属中医学“痹证”、“顽痹”、“骨痹”范畴,。
痹病是一类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累及骨、关节、肌肉、皮肤、血管等组织的疾病的总称,是一新兴的学科。
其包括范围甚广,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痛风、皮肌炎、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归类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代谢紊乱、感染或退化性病变等引起。
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关节疼痛、肌肉酸重、麻木、灼热、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甚内舍脏腑为主要症状。
1.主症行痹:疼痛呈游走性;痛痹: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着痹: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热痹:关节焮红,灼热疼痛。
痰瘀痹阻证:关节漫肿日久、按之稍硬,或有痰核、硬结出现,或肢体顽麻重着,肢体关节肌肉刺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5b209dd6aa00b52acec7ca05.png)
19
1、滑膜炎
滑膜炎特点:
( 1 )急性期:①渗出;②炎症细胞浸润,滑
膜下层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间质水肿,
管腔闭塞;
21
20
(2)慢性期:①滑膜肥厚,由1-2层增至10多 层;②滑膜下层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③微 血管新生,肉芽形成;④血管翳形成,形成许 多绒毛样突起。绒毛又称血管翳,有很强的破 坏性,是造成关节破坏的病理基础。它伸向关 节腔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骨质破
②其它病毒: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单关节炎与 人的RA病理变化很相似。 ⑵细菌:
①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蛋白与大鼠关节软骨的
一个连接蛋白具有相似的序列,有交叉免疫原 性.
5
4
②奇异变形杆菌:RA病人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
IgG 型抗奇异变型杆菌的抗体,细菌在尿路中 的持续存在为机体提供了持久的免疫原,最后 导致RA的发生。
6.肾损害: 本病的血管炎很少累及肾。偶有临床报道。抗风 湿药物可能引起肾损害
58
57
7.神经病变: 脊髓受压:由颈椎骨突关节的类风湿病变引起 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关节处受压引起
多发性神经炎:小血管炎的缺血性病变引起
8.血液系统病变: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或减少
59
58
费尔蒂综合征(Felty syndrome):
(Fas是一种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能
启动死亡信号转导。Fas分子又被称为“死亡受体”)
16
15
17
16
黄箭示 已切除 被滑膜 吃掉的 关节软 骨;蓝 箭示保 留的关 节软骨
18
17
三 、RA的病理 1. 滑膜炎 2. 血管炎 3. 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1eb8bb14b7360b4c2e3f645d.png)
类风湿因子结果判断
• 风湿病因为其呈现出慢性病程,可导致骨关节、内脏等 系统损害,严重的可导致残疾甚至威胁到生命,使得民 众对此类疾病一直存有恐惧的心理,尤其像类风湿关节 炎,未经恰当和及时的治疗,往往可导致手足残废,又 称作为“不死的癌症”。 • 首先,出现了四肢关节的慢性疼痛及肿胀,尤其是有手 部的关节肿痛,类风湿因子阳性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 其次,如果没有关节的肿痛,类风湿因子阳性,还得考 虑是否是“假阳性”,这类疾病常见的包括:乙肝病毒 感染、结核感染等,同时5%的正常老年人也会出现类 风湿因子阳性。 • 另外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如有关节的疼痛甚至肿胀, 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能患上其他的风湿病等。
晨僵
关节肿痛畸形二源自引起的表现。 (一)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
•
• • • • • • •
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血 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二)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 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 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脾,胰,肾,淋巴结及 睾丸等。 (三)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 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四)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较常见,肺小血管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 及单核细胞浸润,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 (五)肾脏损害。 (六)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 性关节炎常引起角膜炎。 (七)Felty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脾脏肿大,中性粒 细胞减少,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 (八)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 唾液腺等,导致腺体破坏和分泌减少或缺乏,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 的干燥症群。 (九)消化道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良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fad2885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2.png)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良方【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动脉、神经、眼等缔结组织;除关节炎外,还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眼部疾患(如巩膜炎、虹膜炎),并发血管炎以及周围神经损害等等,是一种广泛的结缔组织病,因此又称之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侵犯多个关节,从手足、腕等小关节起病,呈对称性,具有慢性、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
本病首发症状常在关节,表现为关节晨僵、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尤其中指指间关节最为多见,上肢比下肢常见,多呈对称性,持续数周,可有间歇性、游走性表现,常伴低热、疲乏、无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
其病理变化特点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滑膜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侵蚀,最后关节结构破坏,关节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如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等。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3.5。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
《素问·痹论》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做了经典的论述。
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阐明了痹证是由于风寒湿侵犯人体,留滞肌肉经络,导致气血闭阻,从而引起关节疼痛、麻木、酸楚、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疾病。
同时又指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说明古人也把本病看作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病、痛风等,而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差很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应与一般的痹证相区别,应属于痹证之“顽痹”、“白虎历节”、“骨痹”、“历节风”等病范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个世界范围性疾病,分布于各种族和各民族。
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
![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db97150f7ec4afe04a1df9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
导语:风湿关节炎是关节炎比较典型的一类疾病,因为这类疾病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变得比较的明显。
在日常可能会出现一些疼痛难以忍受的症状,这时候我
风湿关节炎是关节炎比较典型的一类疾病,因为这类疾病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变得比较的明显。
在日常可能会出现一些疼痛难以忍受的症状,这时候我们适当的给关节按摩或者冰敷的方法及时缓解,并适当的活动筋骨,缓解一下关节疼痛的症状。
日常了解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对于治疗有帮助。
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可能作为始动因子,启动携带易感基因的个体发生免疫反应,进而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病原体包括EB病毒、细小病毒B19、流感病毒及结核分枝杆菌等。
性激素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2~4,提示性激素可能参与发病。
另外,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怀孕期内病情可减轻,分娩后1~3个月易复发,提示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失调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其他因素
吸烟、寒冷、外伤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有关。
病理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表现为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
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改变可分为炎症期、血管翳形成期和纤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369275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0.png)
03
关节畸形:关 节变形、功能
障碍
04
关节功能受限: 关节活动范围 减小,影响日
常生活
05
疲劳:乏力、 易疲劳,影响
生活质量
06
发热:低热, 伴关节疼痛、
肿胀
07
贫血:贫血, 伴乏力、头晕、
心悸
08
食欲不振:食 欲减退,体重
下降
09
抑郁:情绪低 落,对生活失
去信心
10
睡眠障碍:失 眠、多梦,影
内分泌因素:激素 水平异常可能导致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某些 基因突变可能导 致类风湿性关节
炎
环境因素:感染、 吸烟、饮食等因 素可能诱发类风
湿性关节炎
免疫系统异常: 自身免疫反应导
致关节损伤
炎症反应:炎症 细胞和炎症因子 在关节内聚集, 导致关节肿胀、 疼痛和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01 02 03 04
动情况
08
关节镜检查: 了解关节内部
病变情况
09
骨密度检查: 了解骨质疏松
情况
10
功能检查:了 解关节功能和 活动能力情况
诊断标准
01
晨僵至少1小时
02
3个或以上关节肿胀
03
关节肿胀持续6周或以上
04
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05
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侵蚀或破坏
06
排除其他关节炎疾病
处理要点
定期检查:定期 进行关节检查, 了解病情变化
常见护理技巧
疼痛管理
01
药物治疗: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 抗风湿药等药物
进行治疗
02
物理治疗:采用 热敷、冷敷、按 摩等物理方法缓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0b298003bb68a98271fefada.png)
④关节畸形 (鹅颈样伴尺侧偏斜)
④关节畸形 (手部肌肉萎缩,尺骨茎突突出)
④关节畸形 (尺侧偏斜)
一 关节表现
⑥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肿痛和结构破坏都引 起关节的活动受限 Ⅰ级:能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Ⅱ级:可进行一般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 Ⅲ级:可进行一般日常生活,但某些工作 或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Ⅳ级:日常生活的自理和工作均受限
COX 概念 ( 1995 )
内毒素 , 细胞因子 ,
花生四烯酸
有丝分裂原
COX-1
COX-2
前列腺素 E2 (肾)
血栓素 A2 (血小板)
前列环素 (胃肠粘膜)
炎性前列腺素
非甾体类药物 促发炎症
生理保护功能 副 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更新的COX概念
COX-1
前列腺素 PGE2, PGI2, TXA2
二 体液免疫反应
A型滑膜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均 可使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 球蛋白,其中包括类风湿因子。
病 理
滑膜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
血管炎:较典型的是类风湿结节
滑膜炎
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细胞浸润性, 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 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噬中性粒 细胞浸润。 慢性期:滑膜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 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骨质。
二
关节外的表现
(三) 呼吸系统 2、结节样改变 肺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 结节有时可液化,咳出后成为空洞。 3、胸膜炎 10%的患者。为单侧或双侧的 胸水,偶为大量胸水,胸水呈渗出性, 糖含量很低。
二
关节外的表现
(四)心 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心脏受累表现。UCG检查 约50%出现心包积液。 心肌可出现结节性肉芽肿和弥漫性纤维化 病变, 可有冠状动脉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与专家共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与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3dda3c312b3169a551a44a.png)
3. 类风湿结节:
• 大约有15-20%的患者有皮下结节(类风湿结节)。这些 患者RF常为阳性。临床上可将其分为深部结节和浅表结 节两种类型。浅表结节易发生于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 处。最初结节粘附在滑膜上,结节增大后则较为活动。 类风湿结节很少于RA起病时出现,多发生在RA晚期和有 严重的全身症状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控制,类风湿 结节可软化、缩小甚至消失。发生在内脏组织的类风湿 结节称为深部结节。尤其容易发生在胸膜、肺、心包膜 或心脏的实质组织。多数深部结节在尸检中发现。有类 风湿结节的患者,多指示病情活动,预后较差。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和专家共识
5. 血管炎:
•类风湿血管炎的典型病理改变为坏死性血管炎, 多影响中小动脉,并伴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任 何部位,多见于皮肤、甲床梗死、雷诺现象、指 端坏死、小腿溃疡或末端知觉神经病。当血管炎 累及中枢神经时,可表现为颅内局灶病变、弥漫 性病变,并可发生癫痫。血管炎累及肾脏时,可 表现为尿沉渣异常,晚期可有肾功能损害。类风 湿血管炎多伴有血清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冷 球蛋白阳性及低补体,免疫复合物水平增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和专家共识
4. 肺与胸膜病变:
• 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最多见为间质性肺纤维化。早 期可没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反复咳嗽、咯 痰、气短、喘憋。胸部X线早期表现为双侧肺底斑片肺泡 浸润,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肺部可出现网状或网状结 节状阴影,甚者可出现蜂窝肺,最终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一旦合并感染,死亡率较高。类风湿结节发生 在肺脏时,通常称为Caplan综合症、类风湿尘肺。胸部 X线表现为以多发性结节状阴影为主,也可以单发结节, 多居在肺周围部。累及胸膜时,多无自觉症状,少数病 人有胸痛,X线表现为胸膜肥厚,或少量胸腔积液。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15798f020b4e767f5acfce4c.png)
类风湿结节
关节外表现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的任何系统。查体 能观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现的血管炎,严重者可 出现坏疽。
指端血管炎
病理图片
关节外表现
3.肺:间质性病变(见于约20%的患者,临床常无症 状)、结节样改变(单个或多个)、胸膜炎(单侧或 多侧胸水,渗出性。见于10%的患者)。
关节外表现
4.心包炎: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B超可检出30%的 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多无症状。
关节外表现
5.胃肠道:可有上腹部不适、胃痛、恶心、纳差、甚 至黑便,但均为服用药物引起。 6.肾:很少累及肾。但可因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并发 淀粉样变引起肾损害。若出现尿检异常应考虑抗风湿 药物引起。
关节外表现
7.神经系统:脊髓受压(1-4颈椎小关节为好发部位 ,见于40%-70%的病人,多数病人主诉枕区痛,活动 时加重。很少影响胸腰椎)、周围神经因滑膜炎而受 压、小血管炎造成的多发性单神经炎等。 8.血液系统:贫血很常见,程度与疾病活动性、关 节炎症程度相关连。活动病变常见血小板增多,或与 关节外表现相关连。
9.干燥综合征:30%-40%患者出现,眼干、口干的症 状多不明显,须经多项检测。
关节外表现
诊断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院分类标准: 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②至少有3个关节区域同时出现有医生观察到的软组织肿胀或 积液(不包括单纯骨肥大)。关节区限于以下14个之内:左 或右侧掌指关节(MCP)、近端指间关节(PIP)、腕关节、 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MTP),并持续至少6 周; 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⑤有皮下结节; ⑥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⑦RF阳性(滴度大于1:20) 有上述7项中4项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病的发病因素
![类风湿病的发病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6028b2fccbff121dd3683b5.png)
类风湿病的发病因素
现如今,类风湿已经成为广大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对于类风湿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想必这是许多患者都想知道的吧,因为了解这些因素后对预防疾病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那么,了解类风湿病的发病因素,我们应该从何入手呢?
1、遗传因素本病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
2、细菌因素实验研究表明A组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可能为RA 发病的一个持续的刺激原,A组链球菌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
3、性激素研究表明RA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2~4,妊娠期病情减轻,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要治疗类风湿病应使用胡蜂醋治疗,据中医圣典《黄帝内经》记载,治疗类风湿病常见的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为水溶透皮术,该技术以优质中药提取成药液,引药入经,作用于病症部位,其效能超越普通膏剂几十部,乃至上百倍,具有渗透力强,吸收快等特点。
洛阳旺草胡蜂醋根据传统医学记载,采用二十一道古法秘制工艺,将多味名贵中草材料浸泡提炼,结合现代超临界提取技术配制而成,富含丰富的液态活骨素和强力透皮吸收因子,与人体的水分结构相近,具有透皮性强,吸收快等特点,效能超越传统膏剂30倍以上,可以直达病灶深处,起到断根除源的作用。
胡蜂醋的优点是:具有靶向渗透、载药量高,疗效更佳,而且不刺激皮肤,无不良反映。
胡蜂醋治疗风湿病显奇效:风湿引起的关节炎症消除,
关节疼痛肿胀、酸麻明显消失,关节活动自如。
4、病毒因素RA与病毒,特别是EB病毒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RA 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
内科护理学-类风湿性关节炎
![内科护理学-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b0f1f940e518964bcf847c24.png)
(一)病因
遗传因素
感染因素
RA
免疫因素
1、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易感基因 :HLA-DR、HLA-DQ以及HLA以外的某些基因被 证明与RA的发病、发展有关,即RA是一个多基 因的疾病。
2、感染因素
改变滑膜细胞或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活化B细胞、T 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3、免疫因素:80%RA病人血液和滑膜组织中存在抗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疾病概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 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滑膜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侵蚀性关节炎及
晨僵,部分病人可出现贫血、发热、皮下结节及 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 可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1、关节表现:典型表 现是对称性多关节炎。
主要侵犯小关节尤其
是手关节,腕、掌指 关节,近段之间关节, 其次是趾、膝、踝、 肩关节。
(1)晨僵: 病变关节僵硬一晨起或关节休息后明
显,统称晨僵。持续时间与关节炎症成正比。
(2)关节痛与压痛:是最早的关节症状。
(3)关节肿胀与畸形:因关节腔内积液及周围软
3、糖皮质激素
强大的抗炎作用,可迅速缓解关节炎症状,改善关
节功能。
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者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
糖皮质激素治疗RA的原则:不需用大剂量时则用
小剂量;能短期使用者,不长期使用。
不良反应:向心性肥胖,痤疮,并发或加重感染, 高血压,高血糖,精神症状等。
手术治疗:
滑膜切除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组织炎症而引起关节肿胀,多呈对称性。尤指近
端指关节炎性肿大而附近肌肉萎缩,关节呈梭形 如梭状指。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87e6728964bcf84b9d57b66.png)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有哪些
*导读:大家都知道,任何的疾病都有引起的原因,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一样。
我们只有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才能更好的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才不会使我们患上这种病症。
……
大家都知道,任何的疾病都有引起的原因,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一样。
我们只有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才能更好的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才不会使我们患上这种病症。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
*1、内分泌因素
相信大家都了解到,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一般都发生在女性身上,等到女性怀孕时却能够发现这种疾病在减轻,那是因为应用肾上腺的皮质激素会抑制到这种疾病的症状。
由此,我们能够判断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内分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所以,如果有人的内分泌情况不太好,是很有可能会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病症的。
*2、遗传因素
通过临床上的调查显示出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跟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是因为家系跟同卵双生子和非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在支持
遗传因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里,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另外,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另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不注意保暖,因此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穿些衣物。
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
大家既然已经知道原因,就一定知道该如何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
同时,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种细菌所带来的病毒,以防被感染,那样也很可能会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08b43f1db52acfc789ebc994.png)
三、自理活动受限 (与关节疼痛、畸形引起的功能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进餐、洗漱、梳头,上卫生间搀扶。 2、多于患者交谈沟通,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 者的需求并积极给予帮助和满足。
四、躯体移动障碍(与关节疼痛反复发 作、功能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1、增强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意识,穿防滑鞋防跌伤
八、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
1、指导病员穿宽松、柔软、棉质内衣,勤剪 指 甲、勤翻身、勤换衣,加强基础护理 2、卧床休息时适当抬高双下肢,避免拖拉肢体, 保持床单元的干燥、整洁 3、指导病员增加蛋白摄入量,适当控制饮水量
十一、有免疫力下降,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1、给予患者0.9%氯化钠100ml+甘露聚糖肽粉针10mg每日 一次静脉滴注,以提高免疫力; 2、告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用药期间避免去人群集聚的 地方,防止感染; 3、禁止患有流感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家属或朋友探视, 预防相互传染; 4、防止皮肤损伤,避免感染发生; 5、指导患者勤洗会阴部,勤换内裤,防止发生尿系感 染。
关节功能障碍
• 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肿痛、结构破坏和畸形 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 工作能力。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将关节功 能按轻重程度可分为以下4级:
关节功能障碍分级 • I级:能正常地进行各种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 Ⅱ级:能正常地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和某
些特定作,其他工作受限。
• Ⅲ级:能正常地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不
饮食的原则: 营养要均衡:不嗜肥腻、辛辣、烟酒;荤素 搭配、营养平衡,无需刻意避吃某种食物 选择低油低脂食物:避免实用油炸食物,可 食用低脂和脱脂高钙牛奶 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不要吃过咸的食物:同服激素会致水钠潴留
类风湿性关节炎宣教
![类风湿性关节炎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bc20775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a.png)
类风湿性关节炎1、疾病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考虑由遗传因素或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或性激素等水平改变)而致病。
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对称关节炎,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
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
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以滑膜炎症、细胞浸润、骨膜翳形成,当累及软骨和骨质不同程度的残废,影响劳动力、生活质量等。
2、心理指导:因大部分隐袭起病,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大多数人忙于工作、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及时就诊,经检查确诊后病人会出现忧郁、悲观的情绪。
护士应及时安慰病人,只要及时治疗,护理妥当,坚持服用有关的免疫抑制剂,可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3、饮食指导:病情较长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增加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进食鱼油、蜂王浆、人参、苹果醋、蒜、藻类、蜂蜜等,有益于类风湿性关节炎4、作息指导: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限制受累关节活动,避免受压,避免寒冷刺激,保持肢体温暖,但在亚急性或缓解期应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保持关节功能。
5、用药指导:在医生指导下按医嘱服用药物,饭后服用,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用药中出现皮疹、口腔溃疡、血尿常规变化、内分泌紊乱、消化道反应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6、特殊指导:有晨僵症状病人,鼓励其起床时进行温水浴或热水浸泡僵硬感觉的关节,活动关节,鼓励参与日常生活。
7、行为指导:症状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肢体活动,从被动向主动活动渐进,有计划地增加活动力,防止挛缩。
8、出院指导:(1)坚持服用有关药物。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免受风寒及各种感染。
(3)若有病情变化时,应及早就医治疗,防止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4)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肢体关节功能、防止废用。
病人反映意见:1、有个别护士输液技术不到位,希望护士扎针的时候更耐心一点,一针到位。
2、病房有时候太过吵闹,陪护人员过多。
3病房有家属抽烟,抽完烟不开门窗。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6b83061ff78a6529647d5389.png)
关节外表现
1. 类风湿结节(rheumatoid nodules) 多位于关节隆突及受压部位的皮下, 提示RA病情活动 2. 类风湿血管炎 可出现在任何系统。指(趾)、眼、 内脏血管 3. 肺损害 • 肺间质病变 30% • 肺结节样改变 • 胸膜炎
类 风 湿 皮 下 结 节
4.心脏损害
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脏受累表现
关节炎滑液WBC (2000~75000)×106/L,
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粘度差
关节镜及针刺活检 呈血管炎改变
诊 断 RA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
满足4条或4条以上即可诊断为RA
总分≧6可诊断RA
2012年国内推出的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晨僵≥30分钟 2、多关节炎(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以上部位关 节炎) 3、手关节炎(腕或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1处 关节炎) 4、抗CCP抗体阳性 5、类风湿因子阳性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概述
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 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 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骨 和肌腱等,导致关节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RA多见于中年女性,患病率:我国0.32%~0.36%,欧美为1%
鉴别诊断
(4)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本病主要侵犯脊柱,但 周围关节也可受累,特别是以膝、踝、髋关节为首发症状者, 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该病有以下特点:青年男性多见;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外周关节受累多以下肢不对称关节 受累为主,常有肌腱端炎;90%~95%患者HLA-B27阳性;类风湿 因子阴性;骶髂关节及脊柱的X线改变有助于诊断。 (5)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均可有关节症状,且部分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但它们都有相 应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 (6)其他对不典型的以单个或少关节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要与 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感染)、反应性关节炎和风湿热相鉴 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8大因素
1、类风湿关节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暖
尤其是在三月份到四月份期间气温逐渐回升,这段期间也是气温最为变换无偿的时间。
一些人就脱掉了厚重的冬装换上了春装,这段时间就因为关节受凉,日积月累导致了类风湿关节炎。
2、关节在过度疲劳和膳食不平衡会导致酸性体质
软骨浸泡在酸性体液中就会降解,滑液的润滑效果也会变差。
由此引起的发炎会限制关节的运动。
从而引起了类风湿关节炎。
3、长时间的情绪受刺激或长期心理受压抑者
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而且已患病者受精神刺激后容易发作,均说明本病与自身心理因素有关。
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形成的原因之一。
4、遗传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病人
家系以及同卵双生子和非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支持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结论。
5、长期过度使用关节也是致病原因
一般常见的慢性下腰劳损、腱鞘炎等,受累部常有长期过劳的历史。
这种慢性积累性损伤也可以造成受累组织的充血、水肿、粘连而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疾病。
年轻时不注意保护关节,上了年纪之后很容易患上类风湿关节炎。
6、生活无节
吸烟、饮酒、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过度劳累,均会损伤肝肾易引发历节风、骨骱痹,从而引起了类风湿关节炎。
7、现代污染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食品污染、核磁辐射、噪音等使许多毒素淤积在人体内,威胁健康。
例如食品污染,食品中的激素样物质、填充剂过多,人们食用后相当于口服了激素,致使人体肾上腺不分泌激素或分泌的少了,时间长了,导致肾上腺这个器官废用,甚至畏缩,易引发历节风、骨骱痹。
痛风、类风湿等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很频繁了,但是能完全治好这类疾病的药物却不多,唐宫方藤风饮治疗痛风患者,正常两个疗程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