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胶测试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IQC-背胶系列检验指导书

IQC-背胶系列检验指导书

IQC检验指导书
文件名称 规格型号 拟 制 背胶系列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 审 本 核 IQC-00* A0 页 码 1 2012-8-8 修定日期 批 准 检 登 查 录 量 数
序号 检验项目 一般检验项目 缺陷类别 AQL 1 包装检验
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CR 0 MA 0.4 MI 1.5
缺陷类别 CR MA MI ● 目视 检验工具
外包装箱有破损、变形、受潮 标签与实物不符 RoHS材料:外包装箱和开箱后的最小包装必须有 RoHS标识 轻微毛边、缺损、翘曲变形 拉力测试不合格 有明显断裂、毛边、缺损、翘曲变形 3 外观及性 能 检验 粘贴再撕下后脱胶 不干胶无UL、SONY T4000等标示 离形纸或背胶未打断 尺寸与样品承认书不符
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二.特殊检验项目 抽样为S-2抽样方案或按具体规定数量抽样 CR
AQL 无

2
RoHS标识

目视
AQL 无● ● ● ● 来自 ● ●缺陷类别 MA MI
目视,拉 AQL 无 力计
检验工具
检 登 查 录 量 数
1 备注:特殊检验项目检验时要求客户提供材料规格书、样品、工装具及可靠性试验申请,我司方 可作上述特殊项内容检验,如客户未能满足我司要求,则视客户认可接受此物料常规检验质量

玻璃背胶实验报告

玻璃背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玻璃背胶的基本性能和用途;2. 掌握玻璃背胶的粘贴方法;3. 分析玻璃背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

二、实验原理玻璃背胶是一种具有粘性的材料,主要用于玻璃、塑料、金属等表面的粘贴。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粘胶剂对基材的粘附力,使两种或多种材料紧密结合。

三、实验材料1. 玻璃背胶;2. 玻璃板;3. 刀片;4. 计时器;5. 温湿度计;6. 环境测试箱。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玻璃背胶裁剪成所需尺寸;2. 将玻璃板清洁干净,确保表面无油污、尘埃等杂质;3. 将玻璃背胶贴在玻璃板上,注意保持平整;4. 使用刀片将玻璃背胶边缘裁剪整齐;5. 将粘贴好的玻璃背胶放置在环境测试箱中,模拟不同环境条件;6. 记录玻璃背胶在不同环境下的粘贴效果和耐久性;7.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玻璃背胶粘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玻璃背胶在粘贴过程中,粘附力较强,能够牢固地粘贴在玻璃板上。

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粘贴效果良好。

2. 玻璃背胶耐久性实验过程中,将粘贴好的玻璃背胶放置在环境测试箱中,模拟不同环境条件。

以下是实验结果:(1)高温环境:在60℃的高温环境下,玻璃背胶粘贴效果良好,无明显脱落现象。

(2)低温环境:在-20℃的低温环境下,玻璃背胶粘贴效果良好,无明显脱落现象。

(3)高湿环境:在85%的相对湿度环境下,玻璃背胶粘贴效果良好,无明显脱落现象。

(4)盐雾环境:在盐雾环境下,玻璃背胶粘贴效果良好,无明显脱落现象。

综上所述,玻璃背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较好,适用于各种场合。

六、实验结论1. 玻璃背胶具有较好的粘附力,能够牢固地粘贴在玻璃板上;2. 玻璃背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较好,适用于各种场合;3. 玻璃背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建议1. 在粘贴玻璃背胶时,应确保基材表面清洁、干燥;2. 选择合适的玻璃背胶产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3. 在使用玻璃背胶时,注意产品的保质期,避免过期使用。

背胶泡棉检验作业指导书

背胶泡棉检验作业指导书

背胶、泡棉检验作业指导书1.0目的为来料检验人员明确背胶、泡棉品质质量要求,特制定此通用标准作为来料检验的标准,同时提供给供应商了解本公司的品质水平要求,加强品质管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背胶、泡棉材料入厂时的检验。

3.权责单位3.1检验规范由品保单位制定,品保单位经理核准后发行。

3.2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经原核准单位同意后修改之。

4.0检验依据4.1依据工程提供产品图纸进行检验。

4.2依据工程提供的产品样板进行检验。

4.3依据制定的检验标准以及相关的资料进行检验。

5.0检验标准5.1检验工具卡尺、工具显微镜、投影仪、点卡、刀片、3M600胶纸、RAC耐耐磨仪、硬度测试仪、酒精、棉布等。

5.2允收标准a. 外观按照MIL-STD-105E一般检验水准II抽样,AQL定为CRI=0、MAJ=0.65、MIN=1.0;b. 性能测试按照MIL-STD-105E特殊检验水准S-1抽样,AQL定为C=0;c. 尺寸按照MIL-STD-105E特殊检验水准S-3抽样,AQL定为C=0.5.3缺陷定义a. 缺陷(CRI):产品功能完全失常或会导致使用者或操作者生命安全之缺陷。

b. 缺陷(MAJ):产品部分功能、结构失常或严重的外观不良会导致客户拒收或抱怨的缺陷。

c. 缺陷(MIN):产品明显的外观不良可能会导致客户抱怨或包装方面的缺陷。

5.4检验条件a. 光源:标准光源灯光;b. 检物表面与眼睛距离:30~40cm;c. 视线与被检物表面角度: 45±15º;d. 检验时间:≤10S;e. 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6.0背胶、泡棉检验内容6.1外观检验:检验项目序号缺点类型不良内容描述判定备注C R I M AJ M IN1、外观1多胶切割边缘多胶V 2少胶切割边缘少胶V 3断胶贴粘面断胶V 4折胶胶面折胶V检验5油渍/脏污表面有油渍/脏污V 6难撕背胶不易从离心纸撕下来V7断切切割边缘切断,导致不好撕V 8变形背胶形状变形V9毛边边缘有线形状的胶丝V 10 杂物表面粘有异物,影响粘性V6.2粘性测试背胶、泡棉贴在手机壳上面,不能有不粘或部分不粘的现象;材质参照样品或相关的资料。

背胶初粘力测试方法一

背胶初粘力测试方法一
后结果,初粘力的单位亦可换算为g/in。
核准
审核
制定
3.3剪刀.
3.4标准汗布(棉布):未漂染色精纺32支纱,无后处理120g/m,标准品牌,尺寸为65mm×80mm。
4.内容:
材料A胶粘剂材料B
4.1
拉伸方向拉伸方向
夹具位置夹具位置
4.2将试样底面剪下,取其喷胶最多的一段,长度不小于80mm,宽度不小于62mm,将该段与绒毛浆(或试样内层)相连部分的表面处理干净,轻轻刮平,最好剥去除最后喷胶一层以外的所有层,作为试样备用,注意不要剥去离型纸,不要用手碰到胶面。
南通三星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作业名称
背胶初粘力
测试方法一
文件编号
制定日期
页数
第1页共1页
1.目的:
测试背胶在25℃下的初粘力。
2.适用范围:
用于测试卫生巾、卫生护垫的背胶初粘力。
3.测试设备:
3.1试验夹:上夹应能悬挂于任一支架上并保证其夹挂的试样能与水平垂直,夹缝平齐。
3.2标准压轮:2公斤的标准压轮一个。
4.3将上述备好的试样及标准汗布放置在25℃、相对湿度为50-70%的恒温套间处理30分钟。
4.4将上述备好的试样置于一平板上,撕去离型纸,将标准汗布对准试样正面向上(即反面对胶)轻轻放置于试样上,不得用手压,然后将标准压轮在汗布上来回滚一次(手不要施加压力)。
4.5按上图所示,将上述样条夹在拉力机上,以300mm/秒的速度拉伸,记录材料停止剥离时拉力机显示的读数,单位为N/in。

某公司背胶贴纸检验规范

某公司背胶贴纸检验规范

背胶贴纸检验规范
一、目的:
为确保每一制程质量稳定度及满足客户的需求,每一站均需严格制程检验,并将检验之记录值填写记录表中,使制程中每一动作均能符合标准作业程序。

二、范围:
适合对本公司所生产的或外购的背胶、贴纸类辅料产品的检验。

三、检验环境:
光源800-1200Lux
四、检验内容:
五、流程说明:
1、产品批量生产前,生产应先送3-5PCS至品质,并填写好首件送检单交当班 IPQC确认首件;
2、首件OK,方可开始生产;首件NG,需重新调整后送检;
3、生产过程中IPQC要严格监督产线员工按工艺要求操作;
4、IPQC在巡检过程中,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生产责任人,单项不良超出5%,IPQC应及时开出品质异常联络单给责任分析改善,并追踪改善效果。

5、当生产出现重大异常时,如严重不良已导致报废不良比例在10%以上,应要求生产立即停线,并开出停线通知单。

6、IPQC要稽核现场的7S,并要求和监督现场操作人员对产品按要求作好防护措施.
六、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七、相关表格
《内部品质异常联络单》
《IPQC检验报表》。

背胶材料性能测试简介

背胶材料性能测试简介
T=0.025mmPET上* c.将物料胶面一端贴于SUS304#钢板上(图二) d.用2kg重的压轮以ν =300mm/min的速度来回滚压一遍(图三) e.将滚压好的物料放于22± ℃ ,40-60%R.H.的环境下静置20Min(图四) f.根据被测物的物性选用测试方法﹐记录数值﹐依SPEC判定结果
滾珠在膠面停住的距離
认为14#ball)﹐将滚珠以一定倾斜角度自然滚落﹐记录钢
珠滚落后﹐与粘着面上之移动距离
5.记录数值﹐依SPEC判定结果
注﹕测试过程中滚珠需让其自然滚落﹐不可借助于外力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背胶材料性能测试
十.注意事项﹕
1.SUS304#钢板需保证其表面光滑﹐洁净 2.贴合时手不可碰触胶面﹐减少胶面有气泡﹐皱折 3.取料时﹐对于易破损材料必须使用锋利刀片﹐边缘不可有粗糙状﹐以防测 试时材料被拉破 4.无基材背胶材料测试时﹐PET与被测物贴合需均匀﹐不可有气泡﹑皱折 5.测试时测试仪器夹具需夹紧﹐以防测试过程中脱落 6.测试数据需在两组以上﹐以保其准确性 7.测试过程中﹐不可接触材料或测试仪器测试部位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背胶材料性能测试—剥离力测试
三.名词解释﹕
剥离力将﹕背胶材料胶面贴于标准钢板(SUS304#)上﹐利用胶带剥离时之轻重来判断 其能及代表之特性﹐适用于---双面背胶材料
测试标准﹕ASTMD-1000
被粘力﹕将背胶材料胶面贴于材料自身不带胶面﹐然后使用专业仪器测试其力量﹐
注﹕若为无基材背胶﹐先将试片贴于0.025mm离型膜上再测试
圖三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背胶材料性能测试—初粘力测试
九.背胶材料初粘力测试﹕
步骤﹕
1.将物料按W=200mm*L=400mm规定取好

背胶作业指导书

背胶作业指导书
背胶作业指导书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更改日期
数量更改单号更Fra bibliotek内容摘要更改人
批 准
1.目的
为统一操作标准,达到安全合理规范化。
2.范围
厂内需背胶制品
3.定义

4.权责
4.1作业人员:生产人员
5.作业程序:
5.1准备处理剂:
5.1.1具体依对应料号的SOP作业。
5.2将处理剂倒入适量于不锈钢容器中准备涂布于待背胶制品上。
7.5清洗毛刷及不锈钢容器后的含胶物品请清理至含胶类危险废弃物桶内。
7.6硅、橡胶处理剂及溶剂存放处请标示,并在10米内配备灭火器材。
编制:审核:批准:
5.3将已处理毛边之待背胶制品整齐排列于背胶台上,准备背胶。
5.4取用适当大小之毛刷,沾上少许处理剂均匀涂抹于待背胶制品的背胶面上,等处理剂风干后,粘双面胶带上,(处理剂风干至少需15分钟,双面胶带依SOP中所定义的胶带的进行背胶)。
5.5背胶完成之制品,检查橡胶制品与双面胶带间是否有空气留存,若有则用工具刺破
6.5刷胶后产品需停放风干10分钟后方可背胶作业。
6.6刷胶品摆放顺序及背胶取用顺序依照机台标示方向进行。
7.环安卫注意事项:
7.1硅、橡胶处理剂均为易挥发品,作业场所需保持通风。
7.2非背胶人员禁止进入背胶车间,作业人员配戴口罩。
7.3作业完成后,请彻底清洗双手,调配胶水时须戴橡胶手套。
7.4各类处理剂及溶剂之空余包装容器,请存放至含胶类危险废弃物桶内。
双面胶带将空气挤出。
6.注意事项:
6.1处理剂请依作业数量多寡,决定混合用量,未使用完之处理剂,请密封妥善保存, 保存期限为一周,并每两天进行一次检测。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橡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橡胶件检验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以确保橡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的步骤和指示,检验人员将能够准确地评估橡胶件的质量,并确保其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橡胶件检验之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巡视灯、测量尺具、夹具等;2. 确认检验要求和标准:查阅相关标准文件,了解对橡胶件的检验要求;3. 准备样品:准备待检验的橡胶件样品,并确保样品的数量充足;4. 为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说明:确保检验人员对检验过程和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检验步骤以下是进行橡胶件检验的步骤:1. 外观检验:- 检查橡胶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并排除任何明显的缺陷,如气泡、裂纹等;- 观察橡胶件的颜色和光泽,确保其符合要求;- 检查橡胶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与规格要求一致。

2. 功能性检验:- 根据检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使用适当的测量设备,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3. 化学性能检验:- 根据需要,使用合适的化学试剂进行化学性能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试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4. 物理性能检验:- 进行橡胶件的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抗压强度、耐磨性等;-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并记录测试结果。

5. 包装和标识检验:- 检查橡胶件的包装是否完整,并确保标识信息准确无误;- 如有需要,进行相关标识和包装的附加检验,如防潮性能等。

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个橡胶件样品的检验,应准确记录以下信息:1. 样品编号、批号等标识信息;2. 检验日期和时间;3. 检验人员的姓名和签名;4. 检验结果和评价;5. 如发现任何问题或缺陷,应记录详细的描述和可能的原因。

检验记录应保存并归档,以备将来参考。

根据需要,可以生成检验报告,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客户。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橡胶件检验的详细步骤和指导,旨在确保橡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018-塑胶产品作业指导书-精选word文档 (8页)

2018-塑胶产品作业指导书-精选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塑胶产品作业指导书篇一:塑胶部作业指导书深圳市凯鑫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成型作业指导书篇二: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1.02.03.04.0目的:为使检测人员能正确的掌握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统一报告制作格式,为项目、模具工程﹑制造﹑品保部门及客户提供正确规范的检测报告。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FAI测量,制程控制、来料、出货需用工显测量之产品。

定义:无权责:4.1 测量中心:按照测量原理及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标准化量测作业。

4.2 申请单位:送测量样品至测量室和详细填写申请单,并负责报告的签收。

作业内容:5.1 测量注意事项:5.1.1 测量室根据申请的内容核对是否正确,并确认产品外观及数量,根据工作量确认完成时间。

5.1.2 根据受控的图纸,确认产品是否和图面相符。

5.1.3 送检的产品应留一模,供测量室保存留样。

5.2 测量工具的选择:5.2.1 如果客户有要求测量工具的,按客户报告格式中要求的测量工具测量,保证测量工具的一致性。

5.2.2 客户没有要求测量工具的按下面的要求:工显测量:孔心距的尺寸,扣位尺寸,不规则的内长宽,两测量点连线和基准面不平行的外形尺寸,来料的贴纸,背胶,钢片产品,印刷尺寸(如图四、五)。

卡尺测量:外形长宽尺寸;电池仓内长宽;显示屏内长宽;摄像头装配位置;音量键、USB装配位置;按键孔的长宽尺寸等(如图一、二、三、六)。

针规测量:听筒、USB的孔径尺寸,选用针规测量(如图五)。

5.0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5.3 工显测量基准的设定5.3.1 平面基准的设定:选一个大的平面做放置基准(如图七、八、九),避开凸出的位置,放在平台上或贴在测量治具上,基准平面要保持与工作台平行,变形的位置要校平后测量.图七图八图九5.3.2 轴向基准的设定:选一个长的直边或在一条线上最远的两个圆孔做摆正基准,长边摆正短边归零。

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讲解

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讲解

1.0目的:为使检测人员能正确的掌握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统一报告制作格式,为项目、模具工程﹑制造﹑品保部门及客户提供正确规范的检测报告。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FAI测量,制程控制、来料、出货需用工显测量之产品。

3.0定义:无4.0权责:4.1测量中心:按照测量原理及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标准化量测作业。

4.2申请单位:送测量样品至测量室和详细填写申请单,并负责报告的签收。

5.0作业内容:5.1测量注意事项:5.1.1测量室根据申请的内容核对是否正确,并确认产品外观及数量,根据工作量确认完成时间。

5.1.2根据受控的图纸,确认产品是否和图面相符。

5.1.3送检的产品应留一模,供测量室保存留样。

5.2测量工具的选择:5.2.1如果客户有要求测量工具的,按客户报告格式中要求的测量工具测量,保证测量工具的一致性。

5.2.2客户没有要求测量工具的按下面的要求:工显测量:孔心距的尺寸,扣位尺寸,不规则的内长宽,两测量点连线和基准面不平行的外形尺寸,来料的贴纸,背胶,钢片产品,印刷尺寸(如图四、五)。

卡尺测量:外形长宽尺寸;电池仓内长宽;显示屏内长宽;摄像头装配位置;音量键、USB装配位置;按键孔的长宽尺寸等(如图一、二、三、六)。

针规测量:听筒、USB的孔径尺寸,选用针规测量(如图五)。

图一 图二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外形尺寸,内长宽,按键长宽用卡尺测量5.3 工显测量基准的设定5.3.1 平面基准的设定:选一个大的平面做放置基准(如图七、八、九),避开凸出的位置,放在平台上或贴在测量治具上,基准平面要保持与工作台平行,变形的位置要校平后测量.图七 图八 图九5.3.2 轴向基准的设定:选一个长的直边或在一条线上最远的两个圆孔做摆正基准,长边摆正短边归零。

三星客户产品的基准以两个O/P 的顶针孔做基准轴摆正(如图十、十三),零点以图面上标有B/P 的基准孔为零点测量,图面上有标注测量点的位置,应严格按照图面标注的位置测量(图十二)。

背胶工艺操作规程标准(3篇)

背胶工艺操作规程标准(3篇)

第1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司背胶生产工艺中,对背胶材料的制备、涂布、固化、检验等环节的操作管理。

二、术语和定义1. 背胶:指涂覆在基材背面,用于增强产品粘接性能的粘合剂。

2. 基材:指背胶涂布的底材,如纸张、布料、塑料等。

3. 涂布:指将背胶均匀涂覆在基材背面的过程。

4. 固化:指背胶涂布后,在一定条件下使其粘接性能稳定的过程。

三、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确保生产环境整洁、安全。

(2)核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2. 背胶制备(1)按照配方称取原材料,混合均匀。

(2)将混合好的物料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物料过滤,去除杂质。

3. 涂布(1)调整涂布机参数,如涂布量、速度等。

(2)将制备好的背胶均匀涂覆在基材背面。

(3)检查涂布均匀性,确保涂布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4. 固化(1)根据背胶种类,选择合适的固化方式,如烘干、热压等。

(2)将涂布好的基材放入固化设备,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固化。

(3)检查固化效果,确保背胶粘接性能稳定。

5. 检验(1)对固化后的背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气泡、裂纹等缺陷。

(2)按照标准进行粘接性能测试,如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等。

(3)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6. 清洁与维护(1)操作完毕后,清理设备、工具,保持生产环境整洁。

(2)定期检查设备、工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维修。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

3.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4.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措施。

五、培训与考核1. 对操作人员进行背胶工艺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操作技能符合标准要求。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优质】背胶粘性检测指导书word版本 (5页)

【优质】背胶粘性检测指导书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背胶粘性检测指导书篇一:胶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胶料检验报告单篇二:密封胶检验指导书密封胶检验指导书密封胶检验指导书(一)密封胶的检验规定采样方法:用500ml塑料杯在同一批次的任一包装桶中取满杯密封胶。

(二)检验步骤1、颜色、外观目测,应为白色,均匀糊状物。

2、密度2.1取两只100ml比重杯,用正庚烷洗净,晾干。

2.2用分析天平称比重杯重量A。

2.3往比重杯内装满密封胶,盖上杯盖,并擦去多余密封胶。

2.4再次称比重杯重量B。

2.5计算密封胶密度:计算公式:(B-A)/1002.6重复2.2-2.5步骤,再做一次,结果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3、固体份3.1在140±3℃烘箱中,将两只瓷坩埚烘20分钟,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在分析天平上称重为A。

3.2取5-10克密封胶至瓷坩埚内,称重为B3.3将盛有试样的瓷坩埚置于140±3℃烘箱中,烘2小时,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称重为C 3.4计算固体份计算公式:(C-A)/(B-A)×100%3.5重复3.2-3.4步骤,再做一次,结果取两次固体份的平均值 4、旋转粘度用500ml塑料杯,按《ERICHSEN538-1-M旋转粘度计操作规程》,测定密封胶的旋转粘度。

重复测定两次,结果取平均值。

5、过滤性取100克密封胶,用500克汽油稀释后,用8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滤布上不得有残留物。

6、冷蠕性6.1用标准模板(规格:150×70×3mm,开孔尺寸:70×10mm,2个孔)压在与该密封胶相关的电泳试板上,刮出厚度为3mm的两道密封胶条。

6.2在密封胶的末端画一横线。

6.3在室温下,将试板(密封胶的末端朝下)垂直静止放置24小时。

卫生巾背胶剥离力测试方法(RD-TM-006)09修订版(word)可编辑

卫生巾背胶剥离力测试方法(RD-TM-006)09修订版(word)可编辑

丝宝股份中心实验室实验室测试手册编号:RD-TM-006-2009版本号: B修订日期:20090803卫生巾(护垫)背胶剥离力测试方法1 仪器与设备a)烘箱l台,量程为0-200度,精度±1度;b)电子智能拉力仪;c)0.25公斤压块(底面为长方形,尺寸为50*45mm);d)2公斤标准压辊;e ) 标准汗布若干块;f) 其他物品如温湿度计、剪刀、白纸片等。

2 试验程序2.1 初始剥离力的测试2.1.1 样品前处理:将样品放室温下放置至少30分钟。

2.1.2 样片的制备和处理:按试验要求的长度和宽度(推荐尺寸:70mm*45mm)切取样品,并将样品上除离型纸、底膜和少量附着物外的其他结构层全部剥离。

将样片的离型纸折起约10-20mm,并将一片白纸贴于揭开的背胶上,形成手接触部位和仪器夹持部位。

2.1.3 标准汗布的贴合:将标准汗布平放在玻璃平板上,反面朝上,将贴好白纸的样片覆盖在汗布上,小心揭开离型纸,同时轻轻将样片附着在汗布上。

注意:1)不得用手碰到背胶部分;2)棉布必须全部覆盖在样片上;3)注意区分棉布的正反面,贴合面应为反面,即布纹不清晰且有起绒的一面。

2.1.4压紧:使用2公斤压辊,以200mm/min的速度共来回1次对贴合好的汗布进行压紧处理,使汗布紧贴样片背胶,形成测试样。

进行压紧处理的样片必须马上进行测试。

2.1.5 仪器测试:将上述测试样的一端夹到电子智能拉力仪的下夹头上,然后轻轻地将牵引胶带夹到上夹头上夹紧。

按仪器的操作说明,把所有参数设置好后,将位移、拉力值及时间等数值清零,即开始测试。

测试参数规定为:剥离起始点20mm,卫生巾有效剥离长度50mm,剥离速度为500mm/min。

2.1.6数据记录:将有效的实验结果保存在计算机中。

以手工记录的数据应包括实验环境条件,背胶实际宽度,测试平均值。

2.2 TTP剥离力测试2.2.1按上述2.1.1、2.1.2、2.1.3的步骤进行样片处理和粘合。

背胶测试操作规程(3篇)

背胶测试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背胶产品的质量,验证背胶的粘接性能,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背胶产品的粘接性能测试。

三、测试仪器与材料1. 测试仪器:- 背胶剥离强度测试仪- 计时器- 刀片- 电子秤- 试样夹具2. 测试材料:- 背胶- 被粘材料(如塑料、金属等)- 标准试验板四、测试步骤1. 试样准备- 从背胶卷材上裁取一定长度的试样,确保试样长度符合测试仪器的测试范围。

- 将试样一端与被粘材料粘接,另一端与标准试验板粘接,确保粘接牢固。

2. 测试仪器调整- 调整背胶剥离强度测试仪的夹具,使其能够牢固夹住试样。

- 设置测试速度,一般设置为200mm/min。

3. 测试过程- 启动测试仪,使试样在设定的速度下进行剥离测试。

- 在测试过程中,观察试样的剥离情况,确保试样在标准试验板上保持平整。

4. 数据记录- 当试样完全剥离后,立即停止测试,记录下剥离强度值。

- 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 结果判定- 根据背胶产品的技术要求,对比测试结果,判定背胶产品的粘接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五、注意事项1. 试样处理- 在进行测试前,确保试样表面干净、无油污、无水分。

- 试样在测试前需在标准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放置24小时。

2.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3±2)℃,相对湿度控制在(50±10)%。

3. 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应熟悉测试仪器的操作,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记录- 记录测试数据时,应准确无误,并注明测试日期、时间、测试人员等信息。

六、附则1. 本规程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规程,可以确保背胶测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为背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背胶质量,规范背胶测试操作,本规程对背胶测试过程进行详细规定,以保障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背胶产品的测试工作。

背胶机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系列文件 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操作规程

背胶机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系列文件 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XXX-XXX背胶机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20××年10月10日发布20××年10月10日实施标准、完整的Word版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当修改,自由编辑,适合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实际使用请删除本行文字。

背胶机操作规程1、上班时应穿戴好一切防护用具。

2、操作前,必须检查机器的磨损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如有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修。

3、机器在正常运转时,严禁将手放到机器内。

如需要检查,必须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检查。

4、下班前,应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5、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安全操作规程十条规定1、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冒险作业。

2、工作前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检查设备及作业场地,做到安全可靠、文明生产。

3、不准擅自开动别人操作的机械、电气开关设备。

登高作业应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并有专人监护,防止坠落,严禁向下乱抛工具和设备零件。

4、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信号标志、仪表及指示器等不准随便拆除,保持齐全有效灵敏可靠。

5、机器设备停机检查或修理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取牌人,应是挂牌人。

开车时应先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发出信号,听到回音后,才能开车。

6、多人操作及起重搬运要统一指挥,密切配合,不准超负荷使用机器设备。

7、厂区除指定地点外不准吸烟,在易燃物品附近严禁烟火,非电气人员不准装拆、修理电气设备。

8、厂内机动车禁止无证驾驶,机动车进出车间,转弯必须鸣号减速。

车辆行驶中严禁爬上跳下。

9、工作时思想集中,不准打闹、赤膊、赤脚、穿拖鞋和高跟鞋。

10、特殊工种必须按规定经具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背胶流程——精选推荐

背胶流程——精选推荐

背胶流程油胶贴合⼯序作业指导书1、⽬的:编写本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的为规范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强化⼯序质量和过程控制,从⽽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并使本⼯序的每⼀个操作员⼯和管理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达到操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的⽬的2、背胶喷绘耗材贴合⼯序流程图3、岗位编制每台机器4⼈。

上胶2⼈。

贴合2⼈4、机台员⼯岗位职责﹙1﹚严格按计划指令进⾏⽣产,认真核对计划项⽬与⼯艺要求是否⼀致,⽆法按计划进⾏⽣产的必须向车间主任提出,严禁⾃作主张。

﹙2﹚严格按计划要求控制上胶厚度。

接班必须对上胶厚度进⾏⾸检。

贴合⼯必须⽤厚度仪测量胶⽔厚度。

当检测厚度与⼯艺厚度有差异是必须通知上胶⼯及时调整。

﹙3﹚上胶⼯应对⾃⼰所⼯作区域6S⼯作负责,需保证机器的清洁,周边场地的清洁,多余的废料及时清理。

﹙4 ﹚上胶员⼯应对上胶处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

按设备安全操作程序正常使⽤。

如发现异常必须及时通知设备维修⼈员。

﹙5﹚贴合⼯应对⾃⼰所⼯作区域6S⼯作负责,需保证机器的清洁,周边场地的清洁,多余的废料及时清理﹙6﹚上胶员⼯应对上胶处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

按设备安全操作程序正常使⽤。

如发现异常必须及时通知设备维修⼈员。

贴合处的电晕为⾼压装置,在使⽤过程中不能触摸。

﹙7﹚对所⽣产使⽤的原材料质量进⾏检查,发现原材料有质量问题。

严禁上机⽣产。

及时通知车间品管和带班主任到场解决。

﹙8﹚对以上机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需退仓时必须请品管进⾏鉴定,退仓材料必须包装好,并在外包装上注明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质量问题。

将原材料的标签完整地⽤胶带封到外包装上。

对显性质量问题取样放到纸管⾥。

﹙9﹚对⽣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如出现质量问题不能解决,必须通知车间品管和车间主任到场解决。

﹙10﹚员⼯应按规范正确填写所⽣产的数据,笔画清晰,不允许填写艺术字。

﹙11﹚上胶⼯必须对使⽤的油胶按规定回收。

保证桶内胶⽔的清洁⽆杂物。

﹙12﹚上胶主⼿与贴合主⼿应对⽣产过程中物料进⾏控制,并做好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20*20MM G9000背胶贴附在不锈钢板上,用适当面积的PET (T=0.25mm)附着,并用2KG的滚轮滚压一次,在室温下放置 日东5000NS 30分钟后把PET的末端折弯后固定在拉力器的下接头上。设定机器 主轴的动行速度为300MM/MIN。固定拉力机在主轴上,开动机器, 待PET和背胶的联合体被反向180度度拉起时在拉力器的PC上读出
数值。D3330 180度剥离(详见图示3)
规范一览表
I1087
合格标准
版本: A
测试的重点步骤图示 标准依据
72N/100MM
按供应商
1.9KG/25MM↑ 98N/100MM↑
同上 同上
98N/100MM↑
同上
78N/100MM↑
同上
119N/100MM↑
同上
44N/100MM↑ 68MM/100MM
500G的砝码。放置在40度的环境下,1小时后测量PET下滑的距离。
(详见图示2).
铝板 日东500/500A
测试方法与GA808G一样.但背胶需贴附在
上面做测试.
测试方法同日东500背胶一样.但下面挂的砝码改为1KG,粘贴的
G9000
面 积改为25*25MM.
T4000 测试方法同GA808,贴附的面积改为25*25mm.
3M9080
同3M467背胶(为D3330)
3M468/9568
同3M467背胶(为D3330)
3M9653LE
同3M467背胶(为D3330)
9671LE
同3M467背胶(为D3330)
9672LE
同3M467背胶(为D3330)
3M8902
同3M467背胶(为D3330)
3M9495LE
同3M467背胶(为D3330)
OXBIT China Manufacturer
OXBIT ASIA LIMITED
背胶粘性测试
特性及可靠性测试规范一览表
SOPOXOI1087
背胶类型
测试步骤
3M467/9567
取AS10T0M*30D0M3M33的03M具46体7背描胶述,如下:(详见图示1)
相应面积的铝锡箔和不锈钢板 洁不锈钢表面后风干10分钟, 将三种材料贴合在一起。并用 压。在室温下清置15分钟后, 把铝锡箔的末端折弯后固定在 上。设定机器主轴的动行速度 为300MM/MIN。固定拉力机在 机器,待铝锡伯和背胶的联合 体被90度度拉起时在拉力器的
TD-101
特性及可靠性测试规范一览表 SOPOXOI
同3M467背胶(为D3330)
同3M467背胶(为D3330)
3M9448
同3M467背胶(为D3330)
3M9075 测试方法同3M467(D3330),静置时间需改为72小时
取20*10MMGA-808的背胶贴附在不锈钢板上,用适当面积的PET GA-808 (T=0.25mm)附着,并用2KG的力向下挤压,在外露的PET上挂置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1130G/25MM↑
同上
1KG/25.4MM↑
同上
不锈钢板
GA808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0.4MM/1H↓
PET#25 按供应商
0.8MM/H↓ 0.2MM/H↓ 0.3MM/H↓
W
同上
同上 同上
拉伸方向
49N/20MM↑
PET 背胶
不锈钢板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From NM467背胶(为D3330) 同3M467背胶(为D3330)静置时间改为20分钟.
备注: 所有背胶的材质证明都有几种测试方法和相应标准.以上所描述的测试方法只是材质证明上阐述的一种
OXBIT China Manufacturer
OXBIT ASIA LIMITED
背胶粘性测试
3M4920
↑ 1.2KG/25MM↑
53N/100MM↑
只是材质证明上阐述的一种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From No:F-024(ENG-024)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按供应商
规范一览表
260N/100MM↑
1.13KG/25MM ↑
同上 同上
版本: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