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学自传》课件
合集下载
陆文学自传课件唐宋散文
![陆文学自传课件唐宋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72fe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9.png)
《陆文学自传课件唐宋散文 》
2023-11-01
目录
• 陆文学自传 • 唐宋散文概述 • 唐宋散文代表作品 • 唐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及传承 • 关于陆文学与唐宋散文的研究与探讨
01
陆文学自传
陆文学的早年生活
01
出生背景
陆文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他从小就
对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他唐宋散文代表作品
总结词
除了《古文观止》和《唐宋八大家》所收录的唐宋散文代表作品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
详细描述
其他唐宋散文代表作品包括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及 陆游的《入蜀记》等。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如《与韩荆州书》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个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则表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陆文学的文学创作之路
创作风格
陆文学的创作风格深受唐宋散文的影响,他善于运用平 实的语言描绘生活细节,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具有深刻 的思考和敏锐的观察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品发表
在大学期间,陆文学的作品开始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奖项,为 他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
唐宋散文的特点及影响
唐代散文的特点及影响
唐代散文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具有清新、自然、简练的特点 。唐代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宋代散文的特点及影响
宋代散文注重理论性、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具有清新、自然、流畅 的特点。宋代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 重要流派之一。
《唐宋八大家》中的唐宋散文
2023-11-01
目录
• 陆文学自传 • 唐宋散文概述 • 唐宋散文代表作品 • 唐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及传承 • 关于陆文学与唐宋散文的研究与探讨
01
陆文学自传
陆文学的早年生活
01
出生背景
陆文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他从小就
对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他唐宋散文代表作品
总结词
除了《古文观止》和《唐宋八大家》所收录的唐宋散文代表作品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
详细描述
其他唐宋散文代表作品包括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及 陆游的《入蜀记》等。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如《与韩荆州书》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个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则表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陆文学的文学创作之路
创作风格
陆文学的创作风格深受唐宋散文的影响,他善于运用平 实的语言描绘生活细节,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具有深刻 的思考和敏锐的观察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品发表
在大学期间,陆文学的作品开始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奖项,为 他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
唐宋散文的特点及影响
唐代散文的特点及影响
唐代散文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具有清新、自然、简练的特点 。唐代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宋代散文的特点及影响
宋代散文注重理论性、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具有清新、自然、流畅 的特点。宋代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 重要流派之一。
《唐宋八大家》中的唐宋散文
陆文学自传PPT教学课件
![陆文学自传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1ea88f19e8b8f67c1cb9f9.png)
2020/12/10
4
《鸿门宴》范例
示例1、人心齐,泰山移。在激烈险恶的斗争 中,好的团队凝聚的力量是无法抵挡。刘邦之 所以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 的团队。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周 密,组成了一支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 而项羽的团队缺乏沟通,人心涣散,项伯夜会 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 歌的结局已露端倪。团队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 的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
2020/12/10
6
示例3、面对突发事件,许多人会茫然失措。 其实,此时最需要的是勇气。鸿门宴营帐外, 樊哙得知刘邦有险,他没有顾虑,没有退缩, 第一时间闯入营帐,凭一身勇猛之气征服了项 羽,保全了刘邦。其实,突发事件只是一个面 具,拿出勇气打破它,事情就有出现转机。
2020/12/10
7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12/10
5
示例2、为事者必乐于取他人之计,但切忌一 腔热血盲目为之;对待不同的情境要保持清醒 头脑,善于变化但不可失目的性。西楚霸王项 羽,一边是击破沛公军的怒发冲冠,一边是谄 言之后的欣然受璧,变化着却糊涂终结了霸王 之心,刎颈之境皆已现。宠辱不惊,保持着客 观的眼光,切忌人云亦云,忘记了原本的方向 。
2020/12/10
2
《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 了他的品质。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罍léi:一种盛酒器具,形状像壶。)
2020/12/10
返回
3
素材内涵
坚守梦想,追随心灵 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干成就自我 天道酬勤 实践出真知 志向高洁,不同流俗 劣势与优势 缺陷与完美
2018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8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9ecb961e7375a417876f8f35.png)
2.故事背景
本文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陆羽在 29 岁时应 释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而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尚 未平定,兵乱频仍,民生涂炭,政局不稳。陆羽也因战乱 被迫离开了家乡,隐居在苕溪之畔。文中陆羽怀着深沉的 忧患意识,追思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寄予了对国事的关 心。
3.文学常识
《茶经》简介 公元 758 年左右,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 ——《茶经》。《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 时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 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
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 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 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 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茶 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茶经》一问世, 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茶经》全 书共七千多字,其实篇幅并不大。共分 3 卷 10 节。
3.宜野.人.乘蓄。 今义:指未开化的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隐士,山野之人
一、内容梳理
1.个性偏执,行为怪异
2.交游不俗,情趣高雅
陆文学自传3.少年求学,历经磨难 半生经历
4.所交人物
5.所著作品
二、课文主旨 本文是陆羽通过为自己立传,追述了自己上半生的 经历,突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表达了自己因遭遇 坎坷而内心悲苦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忧虑 和关心。
)
2.于郢后人负酺书于于..沧火浪门山邹夫子别墅
( (
) )
7.陆文学自传课件(2)(粤教版)
![7.陆文学自传课件(2)(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2466c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7.png)
3、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 都有感于当时社会现实而心情激动,痛哭流涕。
学习第五段
• 第五段写勤奋著述的成绩。
这一段先写和诗僧皎然的忘年之交,再写自己从 小爱好写作的情况,最后罗列了作者的各种作品, 《四悲诗》、 《天之未明赋》皆感时之作,不 经意间点明了作者的忧国之心。其他众多著作则 反应了作者广泛的兴趣,杰出的才干。
qiān
6、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
不会失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学习第一段
本文开头说“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 渐,未知孰是”,有何用意?
• 作者这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表现陆羽扑朔迷 离,颇为怪异.客观上具有渲染神秘色彩的 作用,可以烘托作者的特殊个性,但不应理 解为故弄玄虚。作者自幼失去双亲,对自己 的家世一无所知,所以说“不知何许人也”, 貌似幽默,实为辛酸。
1、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 地方官吏召见陆子,任他为伶人的老师。
2、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 这时李齐物出任河南府太守,见到陆子,以为不 平常
3、凡三年 共三年
学习第四段
第四段,写结交名流的情形。
第四段写了与哪几个人的交往?有什么用意吗? • 一个是太守李齐物 • 一个是礼部郎中崔国辅 • 给他以重视和赏识的机会,也从侧面烘
第二段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 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如何理解这 种构思?
• 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 是作者二十九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 而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自 己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情特点, 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 此放在一起。以下第三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 成是对作者性情形成原因的解释。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 第7课《陆文学自传》教学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 第7课《陆文学自传》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e9bc6e05087632311212fb.png)
为深刻的印象,也使人对他成年之后 与众不同的言行举止有了深刻的理解。
为什么陆羽的性格特征如此奇怪?
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 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 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
性格形成的原因
陆羽:何许人也?
作者一生历经磨难,自幼失去父母,寄身寺庙备受 折磨,陆羽做过十年童僧,充当过“伶人”,但他从不 屈服,充满自信,敢于挑战,迎难而上,意志坚定,最 终学有成就,且成为闻名中外的茶圣。还是一句俗话说 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真正使茶由药用、饮用 变为品饮,并且由一种 习惯、爱好、生理需要 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 修养、一种境界。
何许人?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 叶专著─《茶经》闻名 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 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被誉为“茶 仙”,奉为“茶圣”, 祀为“茶神”。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学习、把握传记的一般特征和本文的特
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 后才能绽放出如茶般的芳香。
学习完《陆文学自传》,你有何感触? 请以“我的2015”为话题,联系实际,展 望未来,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
陆文学自传
授课人:新丰县第一中学 陈冬芬
• 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 茶、黑茶、普洱茶、花茶……
卷,口动而已。
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 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 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
主者以为慵懒,鞭之。
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 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好学刻苦、意志坚定,迎难而上、自强自励
• 这段经历,在作者笔下,没有自伤 自怜,只有自强自励,充分表现了这
个不幸少年的超凡意志,给人留下极
为什么陆羽的性格特征如此奇怪?
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 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 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
性格形成的原因
陆羽:何许人也?
作者一生历经磨难,自幼失去父母,寄身寺庙备受 折磨,陆羽做过十年童僧,充当过“伶人”,但他从不 屈服,充满自信,敢于挑战,迎难而上,意志坚定,最 终学有成就,且成为闻名中外的茶圣。还是一句俗话说 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真正使茶由药用、饮用 变为品饮,并且由一种 习惯、爱好、生理需要 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 修养、一种境界。
何许人?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 叶专著─《茶经》闻名 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 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被誉为“茶 仙”,奉为“茶圣”, 祀为“茶神”。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学习、把握传记的一般特征和本文的特
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 后才能绽放出如茶般的芳香。
学习完《陆文学自传》,你有何感触? 请以“我的2015”为话题,联系实际,展 望未来,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
陆文学自传
授课人:新丰县第一中学 陈冬芬
• 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 茶、黑茶、普洱茶、花茶……
卷,口动而已。
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 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 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
主者以为慵懒,鞭之。
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 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好学刻苦、意志坚定,迎难而上、自强自励
• 这段经历,在作者笔下,没有自伤 自怜,只有自强自励,充分表现了这
个不幸少年的超凡意志,给人留下极
陆文学自传PPT课件
![陆文学自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64beae4693daef5ff73d2e.png)
2020年10月2日
4
• 后来在师父的强迫下学佛经,一无 所成,一心向儒,师父惩罚他改正 也没用,后逃出佛门,学习演戏, 受人常识。对小孩子读书情有独钟, 师傅极力想灭之,但无果。后隐居 山中,力著《茶经》,足迹踏遍山 山水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 遗产。独来独往。如仙若神。著作 很多,但传世甚少。
2020年10月2日
9
第三段译文
(陆羽)才三岁就成了孤儿,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
寺院里。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
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他回答说: “我既无兄
弟,又无后代。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
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将要接受孔圣
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说:“好啊,你想当孝
2020年10月2日
1
【教 学 导 航】
1、作者·背景简介 3、课文翻译 5、研习课文 7、重难点问题
2、 预习课文 4、层次结构 6、写作特色 8、课外作业
2020年10月2日
2
陆羽介绍
•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 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 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 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 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 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 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 祀为“茶神”。他亦工于诗,但传世 者不多。
2020年10月2日
5
• 《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 现了他的品质。
• 不羡黄金罍, • 不羡白玉杯, • 不羡朝入省, • 不羡暮登台; • 千羡万羡西江水, • 曾向竟陵城下来。 • (罍léi:一种盛酒器具,形状像壶。)
202读课文,给生字生词 注音。 • 自己朗读课文,试翻译全文。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https://img.taocdn.com/s3/m/1af530674a7302768e993969.png)
2.豁然不.惑.。 今义:指人四十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不再疑惑
3.宜野.人.乘蓄。 今义:指未开化的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隐士,山野之人
) )
答案:1.连词,因为 副词,于是 连词,因而 副
词,于是 2.介词,从 介词,到 介词,在 介词,在 3.
把,介词 用,介词 让,介词 4.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处所、地方,名词
四、古今异义
1.褊躁多自用.意.。 今义:指居心、企图。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用自己的意思做事
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情况,能称为孝么?
2.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是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少年读书人,端正坐着 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
中国茶道的入门知识四字具体内容为: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 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 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4.识记字音
褊.( ) 豁.然( ) 愆.( ) 苕.溪( ) 短褐.( ) 犊.鼻( ) 终鲜.( ) 后嗣.( ) 青衿.( ) 懵.然( ) 见遗.( ) 属.文( )
3.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我的弟子众多,现在顺从你的愿望,可以抛 掉音乐书了。
【高中语文】陆文学自传ppt精品课件10
![【高中语文】陆文学自传ppt精品课件10](https://img.taocdn.com/s3/m/92a3e73710a6f524ccbf857c.png)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 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 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 为人多才善辩,气量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 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凡是与别人闲处,心 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 说他性情多怒。等到与别人有约,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 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2007年9月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陆羽(773-804),字鸿渐。 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竟陵郡人。他一生嗜茶,精于 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因著述了世界第一部茶 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 他原是个孤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陆羽三 岁,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 得。积公以《易》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 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 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 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 动作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定姓 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这仿佛 谕示着:本为凡贱,实为天骄;来自父母,竟如天降。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 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 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 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唐肃宗上元初年,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 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常常 驾着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 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 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 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 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 舆吧。”
2007年9月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陆羽(773-804),字鸿渐。 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竟陵郡人。他一生嗜茶,精于 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因著述了世界第一部茶 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 他原是个孤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陆羽三 岁,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 得。积公以《易》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 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 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 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 动作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定姓 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这仿佛 谕示着:本为凡贱,实为天骄;来自父母,竟如天降。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 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 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 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唐肃宗上元初年,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 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常常 驾着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 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 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 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 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 舆吧。”
《陆文学自传》课件及练习
![《陆文学自传》课件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915c443be1e650e52ea991e.png)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根 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规律,准确熟练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经历半世纪的沧桑的悲苦心情和对国 家的忧患意识。
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背负)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4)词类活用 ①常扁舟往来山寺(名词作状语,坐扁舟) ②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名词作状语,用杖,用手) ③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名词作动词,用鞭打) ④因倦所役(意动用法,对……感到厌倦) 5.特殊句式 (1)陆子盖今之接舆也(判断句) (2)结庐于苕溪之湄(状语后置,于苕溪之湄结庐) (3)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状语后置,以佛书出世之 业示)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一、积累应用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B.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C.褊躁多自用意 适:到,往 危:斜着身坐 自用意:自以为是 捐:抛弃
B )
D.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C ) A.以吾门人众多,今从而所欲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B.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蟹六跪而二鳌 C.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D.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高中语文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https://img.taocdn.com/s3/m/bf08a9d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9.png)
2.第三段写作者的苦难经历,说说作者是怎样看待这段 经历的。
【答案】这段经历,在作者笔下,没有自伤自怜,只有自 强自励,充分表现了这个不幸少年的超凡意志,给人留下极为 深刻的印象,也使人对他成年之后与众不同的言行举止有了深 刻的理解。
3.作者与李齐物、崔国辅这些名人的交往对他的人生有 何影响?作者为什么要记叙他所结交的名人?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 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 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 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 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 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 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文白对译
谢谢观赏
勤能补拙,学有成就!
2024/10/16
44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赏析】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部 分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 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 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清 空如话,别有隽味。
2.通假字的辨别 (1)通假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是任何音同或音近字 均可通假。 (2)一般不能互假,甲字通乙字,不能倒过来说乙字必定 通甲字。 (3)有的字按今音读不同,但古音相同。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作 用很大,复习时要多加留意。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 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 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 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 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 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 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 第7课《陆文学自传》教学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 第7课《陆文学自传》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25923f25c52cc58bd6beab.png)
每一类茶对水质、水温、茶的用量、茶具的 要求,以及冲泡方法都不一样。
乌龙茶冲泡的八道程序
• 山泉初沸 • 白鹤沐浴 • 乌龙入宫 • 悬壶高冲 • 春风拂面 • 关公巡城 • 韩信点兵 • 品啜甘霖
• 介绍了茶的历史、茶的 分类、制茶的工艺,规 范了 煎茶和饮茶的茶 具,列举了二十九种茶 具……
陆文学自传
• 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 茶、黑茶、普洱茶、花茶……
每一类茶对水质、水温、茶的用量、茶具的 要求,以及冲泡方法都不一样。
乌龙茶冲泡的八道程序
• 山泉初沸 • 白鹤沐浴 • 乌龙入宫 • 悬壶高冲 • 春风拂面 • 关公巡城 • 韩信点兵 • 品啜甘霖
• 介绍了茶的历史、茶的 分类、制茶的工艺,规 范了 煎茶和饮茶的茶 具,列举了二十九种茶 具……
大家之评论:
陆羽不是僧人,胜似僧人,四处漂泊,躬心茶事; 才华横溢,一生未仕,却受到许多官员及文人士大夫的 尊敬;重友情,守信义;成长于佛寺,浸润于儒家学说; 孑然一人,清高淡泊,双脚踏遍了中国主要的产茶区, 所著《茶经》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 圣”。
尼克·胡哲
• 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不会散发清香。 只有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 终会释放出四季的风韵。而那些吹风沐雨的 人,如被沸水冲沏的茶叶,在沧桑岁月里几 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 真正使茶由药用、饮用 变为品饮,并且由一种 习惯、爱好、生理需要 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 修养、一种境界。
何许人?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 叶专著─《茶经》闻名 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 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被誉为“茶 仙”,奉为“茶圣”, 祀为“茶神”。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学习、把握传记的一般特征和本文的特
乌龙茶冲泡的八道程序
• 山泉初沸 • 白鹤沐浴 • 乌龙入宫 • 悬壶高冲 • 春风拂面 • 关公巡城 • 韩信点兵 • 品啜甘霖
• 介绍了茶的历史、茶的 分类、制茶的工艺,规 范了 煎茶和饮茶的茶 具,列举了二十九种茶 具……
陆文学自传
• 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 茶、黑茶、普洱茶、花茶……
每一类茶对水质、水温、茶的用量、茶具的 要求,以及冲泡方法都不一样。
乌龙茶冲泡的八道程序
• 山泉初沸 • 白鹤沐浴 • 乌龙入宫 • 悬壶高冲 • 春风拂面 • 关公巡城 • 韩信点兵 • 品啜甘霖
• 介绍了茶的历史、茶的 分类、制茶的工艺,规 范了 煎茶和饮茶的茶 具,列举了二十九种茶 具……
大家之评论:
陆羽不是僧人,胜似僧人,四处漂泊,躬心茶事; 才华横溢,一生未仕,却受到许多官员及文人士大夫的 尊敬;重友情,守信义;成长于佛寺,浸润于儒家学说; 孑然一人,清高淡泊,双脚踏遍了中国主要的产茶区, 所著《茶经》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 圣”。
尼克·胡哲
• 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不会散发清香。 只有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 终会释放出四季的风韵。而那些吹风沐雨的 人,如被沸水冲沏的茶叶,在沧桑岁月里几 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 真正使茶由药用、饮用 变为品饮,并且由一种 习惯、爱好、生理需要 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 修养、一种境界。
何许人?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 叶专著─《茶经》闻名 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 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被誉为“茶 仙”,奉为“茶圣”, 祀为“茶神”。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学习、把握传记的一般特征和本文的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