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公开课)

合集下载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公开课) (1)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公开课) (1)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1)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教学目标●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通过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的组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

(3)教学重点●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4)教学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4)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第四节地球的内部圈层(板书)【引入新课】通过“天空二号”与“地下开发工作困难漫画”图片引入“上天容易入地难”。

探究上天容易入地难的原因,引入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工具----地震波。

一、地震波(板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看书完成震波的定义、分类、特征。

并完成小表,教师指导分类特点传播速度所经物质状态共同点完成表后对答案并探究: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总结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板书学生通过自主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明确地震波在什么位置变大、变小,并组内讨论变化的原因?明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位置并会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组内合作完成)(1)在上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

P:纵波S:横波,标出a、b、名称(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这界面为__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______;横波经过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这界面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共34张PPT)

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 地震波
学生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 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有。 (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 成的相关信息。 (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 热资源。 (4)遥感技术 (5)其他的手段
平均17km
洋壳(6km)
陆壳(33km)
33km
2900km
地幔 地核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
厚2800千米
33km
上地幔 900km 下地幔
地幔 地核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为2800千米;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壳


地 核
厚 3400 千米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3、地球的内部圈层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千 1000 米 2000 3000 0 3 6 9 12 15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速度有什么特征?
莫霍界面 A
E
F
横波 地幔 纵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地壳
4000
5000 6000
B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想一想: 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纵波
地震波
横波
学生合作探究 二: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读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思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公开课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公开课课件)(共34张PPT)

技 5000米以上的深井有20个。
难! 术
全球最深的钻探井,其深度为12.262千米, 是由前苏联在科拉半岛上的SG3井保持的世界纪
录。
勘探工作于1970年5月24日开始,终止于
1994年。从1970年到1983年,该井的钻探深度已
经达到了12000米。最后的262米是在1983-1993
年间进行的,花了整整十年。
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 境。它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 物圈和岩石圈组成。其特点有三个:开放性、 差异性、运动性。
问题:
水循环的能量从哪里来?
地形是如何改变的?
风是怎么形成的?
气候是如何分类的?
随堂练习
1、下图中M群岛是世界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之一, 2011年3月初,该地发生强烈地震,并诱发海啸, 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1)概念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 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2)类型
纵波 (P波) primary
横波 (S波) secondary
上下颠簸 纵波(P波)
左右摇晃 横波(S波)
横 波
纵波
看完地震波在 地球内部的传播速 度变化图,有何感 想?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速度(千米/秒)
●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3
莫霍界面
2900
古登堡界面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突然 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公开课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公开课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的内部圈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

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推进(新知识传授)[教师精讲](知识拓展)师: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

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 水、生物水等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 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 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对点演练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波,B是__________波,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不会变化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6.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 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14·江苏常州高一检测)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称,北京 时间2013年2月6日9:22,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东南端的圣克 鲁斯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8千米,震中位于所 罗门群岛东部347千米处。 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局已发布海啸 预警。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2月7日22时57分,在云南 省昭通市盐津县(28.0°N,104.1°E)发生里氏4.2级地震,震源 深度为10千米。结合上述材料,完成(1)~(3)题。
11.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厚度最大的是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是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9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9张PPT)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高度增,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热层顶以上的

大气统称外层,是
地球大气向星际空 该间空过间度的的大层气次。


处于电离状态,气所温随高度
以叫电离层上。升它很能快气,温空随气高度递增;热 离 够反射无线稀电薄波大,,气以水氧平原运子动为主;
水圈 生物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 地表水、地下 水圈的水处于
成的连续但不规 水、大气水、 不间断的循环
则的圈层
生物水等
运动之中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 圈、水圈和岩 石圈互相渗透、 互相影响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示意图
大气圈
1.大气上界: 距地面2000-3000
固态 岩石
上地幔顶部
固态
上地幔上部
软流层 铁镁的硅
上地幔下部 1000
下地幔
近液态 岩浆源地
2900
固态 酸盐类物 逐
质,由上 渐
固态
而下铁镁 含量逐渐 增加。
增 大
液态 以铁镍为
地球磁场 产生地
5000 固态
主,并含 少量较轻 元素。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高层 大气 氮、氧
密度小
平流层 顶到 3000km
随着高度 ↑气温先↓ 后↑
存在电离层,能 反射无线电波
2.水圈
1.概念 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特点 ①连续(各种水体处于不停的运动和转化之); ②不规则(水圈没有固定和规则的形状); ③循环运动。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认识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纵波 ➢ 观察质点移动特征 (P) ➢ 指出受纵波影响地面物体的
振动特点
认识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横波 ➢ 观察质点移动特征 (S) ➢ 指出受横波影响地面物体的
振动特点
认识地震波
两种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传递速度变化示意图
速度
? ? ?
然后左右摇晃。
② 如果是在海洋上的航行者会有什么感觉呢? ➢ 海洋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 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在固、液、
气三态物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 固态中传播。
不连续面
在地震波的传播过程中,如 果在一定深度发生明显变化,就 可以断定该处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有了明显的不同,人们把地震波 的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叫做不 连续面,又称界面。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海洋
陆地 壳


软流层
上地幔
莫霍面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核
地 壳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厚度
约3400多千米。 ➢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
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 了地球的磁场。 ➢ 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
地 幔
地 核
,超强的压力将铁原子和镍原子紧
紧挤压在一起。

当堂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加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6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6张PPT

2.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 发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 种弹性波就叫 地震波 。
地震波
横波(S)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纵波(P)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
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A )
思考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C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纵波,上下颠簸 D. 横波,左右摇晃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深度:km
速度:km/s
0
3
6
9 12 15
1000 2000 3000
33km
莫霍界面
地壳
2900km

地幔
4000 5000 6000
外核 内核
古登堡界面
思考题
莫霍界面
地壳
1 请推测地幔和外核的物质状态。
地幔
外核 古登堡界面
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 内核
2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了
什么问题?
物质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课堂小结
圈层名称
地壳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核 内核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深度
(km)
33 2900
上天“有路”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升空
入地“无门”
入地“无门”
入地“无门”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及划分依据。 2.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及主要特征。 3.明确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 4.知道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__不__连_续___面
(3)在B界面,E、F波速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__E_消_失__,_F_波__速_突__然下降
(4)D层物质状态_液_态___,判断理由:__E_消__失__
二. 地球外部圈层
Go
大气圈(第二章)
• 它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 层
•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 主要成分是N和O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古登堡界面:地下

约2900千米处,纵
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不连续面附近波速变化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速度(千
米/秒3)3
2900
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
P21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通过物质状态(组成和密度) 可能发生了变化。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什么?
阅读课文P21第一、二、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传播特点? 3、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准确说
出什么叫做不连续面? 4、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在它们附近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5、在不连续面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幔物质是固态(P波和S波都能传 播);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体或 气体,因为在古登堡界面附近横波完 全消失,说明横波不能继续传播,而 纵波虽然波速忽然下降,但仍可以继 续向下传播。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地下(大陆部分 )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波速变化特点 该界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该界面附近,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县公开课(共3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县公开课(共31张PPT)

想一想:你记住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了吗?有什么快速记忆的方法?
地壳 地幔 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地 球 外 部

生物圈

与 地



岩石圈
自然 地理 环境
活动三:
想一想
1.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
外部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更为密切,并无明显的界限。 2.人类生活的空间与哪些圈层直接相关?
名 主要 范围
主要特点
称 成分 (千米) 气温变化 大气运动 天气 与人类关系
对 ¾ 的大气 0-12

质量及几 乎全部的

水汽和杂 随季节和

纬度变化
高度↑ 气温↓
100m↑ 0.6℃↓
对流运 动显著
天气复 杂多变
最密切, 生活在其 底部
平 流 层
氮、氧 有臭氧 层
12-50
高度↑ 气温↑
以平流运
一. 地球内部圈层
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
构的主要手段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地震波 的传播速度有何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 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分类 名称
传播速 度
通过介质
波速变 化
纵波 (P)

固体、液 在不同 体、气体 介质中
不3是.岩,石属圈于熔和融地状壳态的,横范波围能通过。 是否一致?在图中找到 软流层的位置。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
流4层.地以上核的的上主地要幔)特点?
地核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必修一公开课(共22张PPT)精选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必修一公开课(共22张PPT)精选课件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THANK YOU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 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 角度来看它。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如果 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志当存高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也,而不可夺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 有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 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 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故能成其私。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 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 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 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 气和行动。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理 由让一切都曾失去过。谁不曾迷茫?谁有不曾坠落呢?安逸的日子谁不想有呢?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能走的更远?又怎会晓的 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 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乐理知识和乐器为我的音乐梦想插上了一双希望的翅膀。长大以后,我要站在真正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 的风采,为大家带来欢乐。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 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一个人有钱没钱不一定,但如果这个人没有了梦想,这个人穷定了。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 为事实。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有时你的梦想达到是一种 幸福,有时梦想破灭也是一种幸福。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在每一个想你的日子里,想你真的不容易,但不想你 却更难。想你,已成为我的习惯。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同学们觉得应该把“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哪两大部 分来研究?你们觉得哪一部分更容易研究?我们可以通过 哪些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
气象卫星深飞发海艇下水射潜下升较滑空浅翔—水机—域监测大气
一. 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
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
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5、横波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突然减为0, 请推测地下2900千米以下的物质是什么状态? 6、岩石圈包含哪几部分?紧挨着岩石圈下面是什么 层?该层属于哪个圈层?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深度:km速度:km/s036
9 12 15
33km
1000

2000
莫霍界面

2900km
3000
火山爆发
思考: 1、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分类及各自特点?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 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分类
传播速度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横(波P)(S) 较 快 横波(S) 较 慢
固体、液纵体、波气(P体)
地壳
莫霍界面
岩石圈
上地幔 顶部

地幔
软流层

下地慢

古登堡界面

外核 地核
内核 大气圈
、 相 互 影
水圈

生物圈
随堂练习
• 1.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内地核
B外地核
√C软流层
D下地幔
• 2.岩石圈是指
A整个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
√C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
D地壳和软流层
3.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
显减少
D√先. 到从达震地源面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
4、地震发生时,坐在湖中小船里的人( )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C√、、先只感感到到左上右下、颠前簸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速度都随所 通过物质的
固体
性质而改变
传播速度:固>液>气
通过预习课本并认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我们通过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具体是 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什么的变化? 2、什么是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总共有几个不连续面? 他们分别叫什么? 3、这些界面把地球内部共分为几层?他们分别是? 4、地壳全球平均厚度是多少千米?地壳陆地部分平 均厚度是多少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的范围是?
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5.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莫霍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在地下平均33 千米处
B.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又称岩石圈 C.由于纵波在古登堡面突然消失,所以可推测 地核物质为液体
D2√9.古00登km堡处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在地下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大气圈
水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但是,地球的半径约6371km,深深的地表下面我们应 该怎样研究,你有哪些较为科学的方法?
12262米
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苏联科拉超深钻井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米 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 不过450km
地幔
4000
古登堡界面
5000
外核
内核
6000
思考:有人用“半熟的鸡蛋”比喻地球内部的 圈层结构,你觉得合理吗?
莫霍界面 地 幔
外 核
内 核

地核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 地壳
1.地壳

2.上地幔顶部






小结
内 部
地圈 球层 的 圈 层 结外 构部
圈 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P波、S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