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研究性学习导学案实验法之二:社会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研究性学习导学案《实验法之二:社会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区分出社会实验中的实验组—对照组、自变量—因变量、前测—后测。
2.能熟练掌握社会科学实验法的步骤,能够根据问题较完整地设计一个实验。
自读以下材料,了解相关概念:
1.社会科学一般指研究人(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或者说,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哲学、文学、艺术以外的所有科学。)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界线并不总是那么清晰明显。(掌握程度:了解)
2.自然科学实验与社会科学实验的异同点:(掌握程度:理解)
※相同点:
都要操纵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保持实验对象的恒定,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质等;具有可验证性。
※不同点:
①研究对象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物质,是与人完全不同的自然客体;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是与研究者本人同类的客体。
②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自然科学中某一物质变化的决定因素往往是很少的或简单的;而社会科学中,影响人的行为和社会特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往往相当多,而且是错综复杂的,把握这些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③对象的描述方法不同。自然科学实验研究的物质世界变化多数是确定性的,可以用确定函数来描述;而社会科学实验所涉及的变量大多都是非确定性的,要用非确定性研究方法去解释,其结论通常用概率的形式给出。
④牵涉的伦理问题程度不同。自然科学以实物、植物或动物为实验对象,较少牵扯道德问题;社会科学实验常容易产生伦理问题,例如,有时为了验证一个社会现象,需要“欺骗”被试。
一、社会科学实验的步骤
请认真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视频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2.请将实验视频的背景材料排序,并说明理由:
排序: 。
理由: 。
A.他和自己的同事商量,想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是不一样的,具有较高延迟满足能力的儿童将会在未来的学业成绩上有更好的表现。
B.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儿童的智商与儿童成年后的生活幸福度和工作成就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他对这个现象疑惑不解。那用什么心理指标可以预测儿童的发展呢?他感到有些迷茫。
C.心理学家对大量的类似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智商不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兴趣、自制力、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才是决定个人终身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还有专家进一步提出了“情商”的概念。
D.他们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的附属幼儿园的儿童做了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将儿童单独领到房间中,给儿童一块棉花糖,告诉儿童,如果谁能够坚持15钟不吃,就会得到两块棉花糖。他们对60名儿童做了实验。
E.他们及他们的学生对儿童进行30多年的追踪,发现在实验里忍住没吃糖的孩子,在小学到大学中的学习成绩更好,人际关系也更协调,在家庭生活中也更感觉幸福,在事业上都拥有了很好的成就。实验结果表明:延迟满足能力很好地预测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及个人发展。
F.他的妻子为了让活泼的孩子在自己做家务时能够安静一会,许诺孩子:在沙发上坐着看书半个小时将有美味饼干的奖励。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坚持住了,得到了奖励;一个忍不住了,跑去烦妈妈,不但没有得到奖励,还受到了批评。他在边上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他忽然想到,能否根据儿童的自制力或者说是延迟满足能力预测儿童一生的发展成就呢?
3.
二、经典社会实验赏析
1.
调查结论:
现在许多学校因担心影响学习而不提倡学生佩带手机,但目前高中生买手机、带
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位专家对河南和山东省的共942名高中生进行了“高中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其结果显示高中生买手机的原因为:
三、设计“破窗效应”的验证实验
阅读下列材料:
1.请用一句中国的类似名言或谚语来表述:。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一个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将玻璃打碎了一点,车体弄的比较脏,结果当天就有其它的玻璃被打碎,没几天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剩下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洞,车体处理了一下。结果没几天它也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有专家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有人打坏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这可能给人暗示性的纵容。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后来人们用“破窗效应”泛指物品、建筑、制度、道德等有不好的方面后,不及时弥补修正,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不良后果。
2.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来验证辛巴达发现“破窗效应”是否成立
实验假设:
实验预测: .
使用的道具:
实验组: . 对照组:
自变量:因变量:
观察的频率:次/(小时/天/周)实验地点选在:
实验过程的安排:
四.写下你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各小组研究下边的材料,从这种现象中尝试总结一个问题,并提出假设,然后设计一个验证你们假设的实验。设计完后,通过网络查询一下与此相关的实验,并进一步修改本组的实验。
报载,由于很多人怕被赖着,不再敢去扶起大街上摔倒的老人。有一个同学想: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道德的迷茫和倒退,不值得提倡。排除道德意识外,那这种现象有没有一定的环境原因?人们是在人多情况下还是人少的情况下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呢?实验假设:
使用的道具:
实验组: . 对照组:
自变量:因变量:
前测:后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