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其相关比较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其相关比较研究

一、引言

在人力资本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区域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极大关注。显然,正确实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义和度量。尽管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在实证研究当中,由于人力资本度量指标选取以及实证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了众多结论的不一致,其中尤其是以人力资本指标的度量问题最为突出。可以说,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力资本存量计量问题就一直困扰着经济学界。由于人力资本衡量的复杂性,使得人力资本的测度成为人力资本研究中的一个难题(LethlvanTrinhetal,2005)。应该承认,虽然人力资本计量的研究在一直进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人员提出一个综合的尺度。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人们常常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来研究人力资本存量。因此对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进行综述并探讨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人力资本计量的概念及其实证偏差;第三部分对人力资本存量的计量方法进行综述;第四部分介绍本文所采用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第五部分对中国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存量及投资进行比较研究;第六部分是简要结论。

二、人力资本计量的概念及其实证偏差

关于人力资本计量方面的概念在国内文献中有几种提法:“人力资本测度”(施祖辉,1998),“人力资本统计”(李燕萍,1999),“人力资本度量”(侯亚非,2000),“人力资本核算’’(钱伯海,2000;国家统计局,2004年),“人力资本测量”(文魁、宋湛,2002),“人力资本评估”(张一名等,2003),“人力资本计量”(朱必详,2005)等。在本文中我们把“测度”“测量”和“核算”视为三个意义相近并可与“计量”相互替代的术语加以使用。

于人力资本指标的度量所引起的实证偏差问题,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论。Eisner(1989)曾利用成本法对美国人力资本进行度量。Barro和Lee(2001)系统分析了1960—1995年142个国家的15岁以上或2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时间(即教育成果),用其衡量各国的人力资本。Mulligan和Salaq-Martin则通过考察具有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收入的比率计量了美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这些方法和指标中,学者最经常用的就是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因为这个指标容易获得,同时也容易在不同国家和区域间进行比(当然此时忽略了教育质量不同的因素)。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计量,胡鞍钢”认为:“目前普遍采用的用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来衡量人力资本的存量,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差距的比较,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就是无法反映出教育质量的差别”;Mulligan 和Sala-i-Martin(1995)同样认为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代替指标可能具有误导作用;Steedman(1996)也指出社会受教育程度水平在OECD国家并没有可比性,因为利用登记入学率和教育等级等作为代替指标是假设其随着时间和国家的不同而不变的,就好像假设在日本接受一年教育和在坦桑尼亚接受一年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实际情形并不是如此(Hanushek和Kim,1995);Krueger和Lindahl(1999)则讨论了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代替指标的测量误差问题,认为主要的困难是规范建立在一个利用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解释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变量的一阶差分将削弱该变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了证明这个论点,Krueger和Lindahl(2000)考察了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很低,所以如果利用教育的变化去解释增长往往是低估了他们的影响。

国内众多学者在实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主要使用:政府的公共支出、各级教

育入学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替代指标。而其中大多以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替代指标。沈利生、朱运法(1999)采用教育投入法对我国人力资本进行了计算,并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指花费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所有教育经费投入,一个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就等于他从受正规教育开始到受最终教育层次毕业时,花费在他身上的所有教育经费总和;李忠民(1999)采用产出法研究了人力资本。这些方法可以说都是用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来代替整体人力资本存量,显然这肯定对真实的人力资本存量低估了,相应的也就低估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除了(正规)教育外,还包括在职培训和卫生保健等。在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估计时只考虑教育的作用,而没有将人力资本的其他投资要素进行综合估计,这样在测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就变成了测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确认识并估计人力资本对增长的影响,并且让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要以正确认识并估计人力资本各主要形成因素的作用为前提的(杨建芳、龚六堂,2006)。

三、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综述

人力资本存量是指一个区域内某个时点上通过投资形成的专业化劳动力群体所具有的人力资本汇总,“一般以不同类型劳动力数量与相应人力资本水平乘积来表示”。人力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标志。

通常,测量人力资本可以用两类方法。一类是成本法,另一类是收入法。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人力资本计量的其他方法,如受教育年限法、当期价值法等。这些方法立足的角度不同,理论依据也不同,也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

(一)投入角度的人力资本计量——成本法(cost-basedapproach)

人力资本投入角度的计量方法也称成本法。即通过人力资本形成所投资的成本进行测算,其实质是以直接和间接成本为指标进行人力资本存量测量。人力资本价值等于为人力资本形成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按成本法计算,人力资本存量价值包含两部分,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费用支出,二是受教育期间所放弃的收入,即间接费用或机会成本。Engle(1883)被认为是最早运用了成本法来测量人力资本,他把单个人力资本看作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抚养成一个25岁的成年人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现在看来,Engle的方法只是成本法的萌芽,真正以成本法来度量人力资本的以Shuhz(1961)的教育成本法最为突出。Shuhz 把教育成本加上学生放弃收入(14岁以上的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计人间接成本)作为人力资本的近似估计值。

Machlup(1962)、Kendrick(1976)、Eisner(1985)分别从不同角度对Shultz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使人们对人力资本投入的理解更接近现实。

可以说,成本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途径去深入地了解和测量人力资本,方法直接并易于理解。但这种方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其缺陷主要在于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难以计量,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很难区分,人力资本的折旧率也很难确定等。

我国学者周天勇(1994)、曹晋文(2004)、徐映梅(2005)、侯风云(2007)等也都采用了成本法对我国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

(二)产出角度的人力资本计量——收入法(income-basedapproach)

人力资本产出角度的计量方法也称收入法,是根据某个区域拥有不同水平人力资本的劳动者的收入来衡量该区域的人力资本。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劳动者的收入不同说明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提供的人力资本不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本身拥有的人力资本质量。所以人力资本的计量,能通过排除异于人力资本的其他影响收入的因素,而仅仅由人力资本的投入不同引起的收入差异来得到。

最早使用收入法来估算人力资本的当属Petty(1676),Petty估算出1690年英国人力资本存量为5.2亿英镑,人均80英镑。虽然其方法现在看来简单且粗糙,但引发了一系列估

计人力资本价值的研究。早期基于收入法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Farr(1853)、Dublin和Lotka(DL,1930)、Weisbrod(1961)、Wick—ens(1924)、Graham和Webb(GW,1979)等的研究。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收入法研究主要有四种模型。

一是Gorgenson和Fraumeni(JF,1989、1992)模型。JF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就等于一个人一生劳动收入的现值。而一个人的一生劳动收入可以看成是当期收入和下期劳动收入现值之和。另外,他们通过把非市场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和市场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对比,把非市场劳动的收入也加以考虑以估计人力资本存量。此外,Wei(2001)使用改进后的JF模型对澳大利亚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计量,Trinh(2002)等也使用改进后的JP模型对新西兰的人力资本规模进行了估计。

二是Krueger(1999)模型。其目的是计量国际上不同国家总的人力资本。Krueger假设不同国家中相同行业的劳动者提供相等的人力资本,并将样本中21个国家的劳动者按接受教育水平、年龄和工作部门分类。然后Krueger用美国不同行业的平均工资作为各个国家相应行业的收入,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各个国家总的人力资本。这种模型允许不同教育层次上每人每年受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有差别,而且这些差别可以通过劳动反映到收入上来。但该模型也存在缺陷,它认为每个劳动者通过非正规学校教育获得的技能是一样的,每个劳动者的健康状况是相同的,它还忽略了除人力资本以外影响劳动者收入的其他因素。

三是Mulligan和Sala-i-Martin(MS,1995、1997)模型。MS通过研究美国各州各年的人力资本变化情况提出了衡量美国某个州某年总的人力资本的方法。即用某州某年总的劳动者收入除以该州该年纯体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来得到。它的假设是美国各个州一个纯体力劳动者每年提供相同单位的人力资本,而且各个州每年各个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入是与其实际工资成正比例的。用这个模型来进行国际上的人力资本的比较会比Krueger 的模型更容易一些,但它忽视了纯体力劳动者由非正规教育获得的技能及其健康状况的差异。

四是Jeong(2002)模型。该模型是在完善Mulligan和Sala-i-Martin的模型的基础上得到的,用来衡量和比较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的人力资本。它假设各个国家的工业劳动者(根据国际劳动局的分类)每年提供相同单位的人力资本,而—且各个国家总的劳动者收入与各国总收入成比例。则一个国家总的人力资本通过该国家总的劳动者收入除以该国家工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来得到。如果进行国家之间的总的人力资本比较,这种方法比前面提到的方法更具有优越性,它不直接用教育来比较人力资本,从而避免了衡量非正规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的错误。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收入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去测量人力资本,但这种方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u。首先,人力资本的效用不仅仅体现在市场劳动收入上,非市场劳动收入甚至休闲多大程度上是否应计人很难确定;其次,影响劳动者收入的因素很多,人力资本也许只是其中之一,甚至不位于重要之列;最后,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这些也都使收入法的操作性值得怀疑。

我国学者徐玖平等(2001)、李涛等(2003)、黎金玲等(2005)、王德劲等(2006)也近似采用了成本法对我国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

(三)收入法的引申——未来收入现值法

未来收入现值法的典型代表是Dublin和Lotka(1930)的DL法,即人力资本的价值等于其收入能力的现值,或者等于未来净收入的现值。

未来收入现值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准确性。如有些部分是来自劳动创造的收入,但却没有计人到未来收入里,如政府税收、利息、租金、利润等,这无法反映人力资本特定时期的价值。二是理论依据错误。这种方法是以新古典学派的分配理论为基础,把劳动、资

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看成是相同的,仅以扣除利息、利润、税收后的收入作为劳动的全部收入来衡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不科学的。

作为未来收入现值法的引申,世界银行(WB,1995)提出了未来收入现值余数法来对人力资本存量价值进行计量。这种方法又称为人力资本核算的世界银行法。其基本原理是:用具有人力资本的社会人口在平均生存剩余年限中所能创造(挣取)的未来收入现值,减去人造资本价值和土地资本价值。未收入现值由国民生产净值贴现得到。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是用产出余值法可以比较近似反映出人力资本的价值;二是未来收入值的年限调整不仅反映教育人力资本而且包括健康人力资本的价值;三是有利于人力资本价值存量的总量计算和比较。

(四)收入法的引申——当期价值法

李世聪(2001)认为人力资本价值应反映其当期的价值。人力资本价值的构成与物质资本价值的构成应具有等同性,人力资本价值既要考虑投入成本,又要考虑其新增价值,二者之和才是当期人力资本的总价值。其提出的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y=C+EBIT*H式中,y为人力资本总价值,C为人力资本总成本,具体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离职成本五个项目,EBIT为企业税息前利润,H为人力资本占总资产投资的比例。

当期价值法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当期价值的总成本部分作为人力资本存量的测量指标同样存在上述成本法的不足;二是理论依据不正确。当期价值法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具有等同的价值创造能力,按比例分成,否定了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属性差异,这已经被资本一收入比率下降的现代经济增长事实和人力资本理论证明是错误的;三是当期价值法不具准确性。投入成本方面计量了一次人力资本存量,作为产出的利润方面又计算了一次。

(五)受教育年限法

受教育年限法是用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表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通常各个层次的受教育年限的估算方法是文盲半文盲设为。年、小学毕业设为6年、初中毕业设为9年、高中毕业设为12年、大学及以上设为16年。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的,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提供的人力资本与其受教育年限存在正比例关系,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劳动过程中提供的人力资本越多。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教育年限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但与人力资本度量存量的完美尺度相距甚远。

应该说明的是,尽管上述算法都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争议之处,但它们都为我们计量人力资本存量提供了一个途径、一种思路,对任何一种方法漫无边际的批判倾向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此我们引用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Solow一句富有启发性的论述作为本部分综述的结尾:人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步骤(即使它们是不完善的)来改进现有的工作,而不是把精力仅仅限于对不完善性的漫无止境的攻击上。”

四、本文所采用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及数据处理

(一)本文所采用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计量我国人力资本的存量并与物质资本存量进行比较。因此,在计量人力资本存量时,为避免以偏概全,对于本文的人力资本计量,我们基于以下考虑。 1.采用成本价值量指标来进行计量。根据经济学的成本分析法,经济分析一般用货币价值量分析比较科学,结果也具有可加、可分性与可比性。因此,我们也认为,对人力资本用货币化指标来计量应该相对比较科学,因此本文确定采用价值量指标来对人力资本进行计量,更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成本法来计量不同年度的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尽管成本法存在一些缺陷并受到一定的责难,但本文比较认同这种方法,原因在于,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形成必须建立在投入的基础上,况且一般来讲投入与产出是呈正比的。

2.关于人力资本所包括的内容。自人力资本理论创立以来,一直存在争论,有的学者认为,除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卫生保健和迁移流动四大部分外,还存在研究开发、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以及收集价格和收入信息等形式。对于本文的人力资本所包括的内容,我们基于以下考虑:

(1)研究开发(R&D)。R&D投入是衡量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投入直接导致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因此,区域RSlD 投入应该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力资本折旧及在职培训。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物质资本的无形损耗加剧,而且更使原来已经受过专门教育的“合格”的人力资本加速贬值,因此,计量人力资本存量需要考虑折旧因素,但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这部分折旧是难以准确计量的。

此外,为了克服这种知识老化造成的人力资本贬值,就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再教育”,以不断增加和积累现有人力资本存量、更新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这种“再教育”就是在职培训。由于在职培训的主体涉及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方面加之缺乏准确详细的数据资料,同样在职培训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也难以准确计量。

有鉴于此,我们假设知识老化、思想僵化等导致的人力资本折旧(负效应)与在职培训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正效应)正好抵消。从简化问题研究的角度,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在我们的研究中,人力资本折旧及在职培训形成的人力资本正好抵消,从而在总量计算中可以不予考虑。

(3)迁移流动。迁移流动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存在于人体之外,形式上只是改变人们的空间或社会位置,它的特点就是一旦迁移流动过程结束,其本身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形式。因此,迁移流动本身并不直接形成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但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劳动力合理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调整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程度,这会从整体上对社会产生经济价值和收益,从这个角度上讲,迁移流动尽管不增加社会总的人力资本存量,但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运营方式,它却能增加社会总的人力资本运营存量。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所考虑的人力资本形式仅限于正规教育、卫生保健和研究开发三部分。

3.关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加总。应该说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有效可行的方法来进行人力资本准确的计算和加总。Becker曾在这一方面作出过一些探索,他在计量人力资本的投资成本时采用了公式尾=z+y+z+c来概括,其中:尾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总成本;工为受教育所花费的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正规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教育成本;)y为受教育所放弃的工作收入(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z为保持健康所花费的成本;为迁移和收集信息的成本。

从Becker的人力资本成本公式中得到启发,在计算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时,本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人力资本存量=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卫生保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

量+研究开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当期投资资金成本+

当期投资机会成本

(二)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数据处理

首先,计量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卫生保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研究开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其中当年存量数据等于以前年度该项投资数据的累计(见表1)。

表2 年度教育、卫生、R&D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单位:亿元

年份年度教育

投资A

教育存量

Dt=At+Bt一1

年度卫生

投资C

卫生存量

Dt=Ct+Dt一1

年度RSlD

投资E

RSLD存量

n=Et+n一1

累计存量

G

1978 94.23 94.23 110.21 110.21 52.89 52.89 2 181.28 1979113.03 207.26 126.19 236.4 62.29 115.18 2 482.?9 1980 145.5 352.?6 143.23 379.63 64.59 179.?7 2 836.11 1981157.65 510.41 160.12 539.?5 6L 58 241.35 3 215.46 1982 175.85 686.26 177.53 717.28 65.29 306.64 3 634.13

1983198.36 884.62

207.42 924.7 79.10

385.74 4 119.01

1984242.?2 1 127.34 242.07 1 166.77 94.?2 480.46

4 698.52

1985 306.68 1 434.02

279 1 445.?7

102.59

583.05 5 386.79

1986 363.43 1 797.45 315.9 1 761.67 112.57 695.62 6 178.69 1987385.1l 2 182.56 379.58 2 141.25 113.79 809.417 057.17 1988443.53 2 626.09 488.04 2 629.29 121.12 930.538 109.86 1989594.67 3 220.76 615.5 3 244.79 127.87 1 058.4 9 447.9 1990 659.38 3 880.14 747.39 3 992.18 139.12 1 197.5210 993.79 1991 731.5l 4 611.65 893.49 4 885.67 427 1 624.5213 045.79 1992 867.06 5 478.71 1 096.86 5 982.53 557.3 2 181.8215 567.01 1993 1 059.94 6 538.65 1 377.78 7 360.31 675.5 2 857.32 18680.23 1994 1 488.78 8 027.43 1 761.24 9 121.55 788.9 3 646.2222 719.15 1995 1 877.95 9 905.38 2 155.13 1l 276.68 962.5 4 608.7227 714.?3 1996 2 262.34 12 167.72 2 709.42 13 986.1 1 043.2 5 651.9233 729.69 1997 2 531.73 14 699.45 3 196.?1 17 182.81 1 181.9 6 833.8240 640.03 1998 2 949.06 17 648.51 3 678.72 20 861.53 1 289.8 8 123.6248 557.6l 1999 3 349.04 20 997.55 4 047.5 24 909.03 1 460.6 9 584.2257 414.75 2000 3 849.08 24 846.63 4 586.63 29 495.66 2 346.? 11 930.9268 197.16 2001 4 637.66 29 484.29 5 025.93 34 521.59 2 589.4 14 520.3280 450.15 2002 5 480.03 34 964.32 5 790.03 40 311.62 2 938 17 458.3294 65&21 2003 6 208.27 41 172.59 6 584.1 46 895.72 34 59.1 20 917.42110909.68 20047 242.6 48 415.197 590.29 54 486.0l 4 328.3 25 245.?2130070.87 2005 8 418.8 56 833.998 659.9l 63 145.92 5 250.9 30 496.62152400.48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78年之前总存量数据1 923.95亿元来自:

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8~41。最终年度累计

存量数据的计算公式为:G=1923.95+Bt+Dr+n。

其次,计量当期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一个财务管理学上的概念,在投资方案选择中,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投资方

案,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方案的机会,这样,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这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方案的机会成本。具体到人力资本投资来说,机会成本主要是指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换句话说,由于我们参加教育活动而放弃了参加工作的机会,那么该项工作的收益就是我们由于参加教育而放弃的机会成本。

教育机会成本的计算,很显然就是该层次学生(由于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因此,这里学生仅指高中及以上在校生)的人数乘以他们放弃的收入。学生人数在年鉴上可以很方便地整理出来,关键是如何求出他们所放弃的收入,而计算他们所放弃的收入必然又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考虑不考虑就业率;二是如何确定工资水平。我们认为在估计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时,必须要考虑就业率问题,因为学生就业与其他劳动者一样,也存在失业问题,如果假设他们全部就业,一方面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也使得所计算的机会成本必然得到高估。至于就业率如何确定,Schultz(1960)用全社会的劳动力平均就业率作为学生的可能就业率,Kenen(1979,1990)用就业统计中的同年龄组劳动力的平均就业率作为16—19岁学生的可能就业率,用成人(20岁以上)的平均就业率作为高等

学校学生的可能就业率,这种方法理论上应该比较准确,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缺乏详细的分组就业资料而难于计算。鉴于此,本文采用Schultz的方法来计算就业率,考虑到我国的失业率数字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对于我国真实的全社会失业率专家意见存在较大的分歧,但一致的观点是我国真实的全社会失业率肯定大于城镇登记失业率,考虑到这些因素,本文用城镇失业率的1.5倍作为我国真实的全社会失业率,虽然看似主观,实际上可以使得分析的结果更加合理一些。对于工资的确定,按照我国执行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文件与工资标准”,并对照我国的劳动统计年鉴中的工资部分,我们发现,在国家执行的工资标准中,四级职员第五档工资标准能够基本近似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对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工资水平,按照国家规定,高中、中专毕业生的工资一般为办事员二档或三档,大约是四级职员第五档工资的60%~70%,考虑到大学及以上学生的工资水平要大于四级职员的第五档工资,为计算方便,我们对于这两类学生统一按70%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见表2)。

最后,计算年度人力资本存量。即累计存量(G)与教育机会成本(K)和资金成本(N)三者之和。结果见表3。

表3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计的结果比较

年份沈等(1990

不变价)

张帆(1995

不变价)

王等(1990

不变价)

侯风云

(当年价)

本文

(当年价)

本文(1978

不变价)

人均人力资

本(元)

1978 16 629.2 2 090.45 2 254.56 2 254.56 234.22 1979 2301.56 2554.63 2504.54 256.77 198091 043.01 2 543.59 2 908.77 2 690.81 272.6l 1981 2 584.54 2 766.90 3 278.89 2 961.96 295.98 1982 3 229.28 3 063.57 3 698.45 3 278.77 322.54 1983 4 239.1 3 339.02 4 188.?9 3 658.33 355.15 1984 5 283.23 3 691.34 4 786.84 4 066.98 389.72 1985 6 519.01 4 167.85 5 505.13 4 297.53 406.00 1986 6 485.74 4 673.94 6 322.47 4 655.72 433.06 1987 6 456.89 5 222.80 7 216.47 4 952.97 453.15 1988 7 266.9 6 037.07 8 313.81 4 814.02 433.59 1989 7 447.59 6 963.98 9 719.94 4 778.73 424.01

1990 8 561.17233 533.20 7 739.60 11 282.79 5 432.25 475.13 1991 10 191.9 8 557.92 13 369.?3 6 256.3l 540.16 1992 11 297.3 9 592.73 15 926.?8 7 072.28 603.59 1993 11 803.3 11 291.19 19 172.49 7 521.57 634.64 1994 12 818.14 13 708.27 23 450.14 7 559.68 630.76 1995 13 065.28 41 555.0 16 325.12 28 632.89 8 040.69 663.86 1996 19 078.75 34 726.64 9 191.81 751.03 1997 21 545.1l 4l 536.02 10 907.57 882.30 1998 24 660.65 49 609.32 13 375.39 1 072.08 1999 27 975.46 58 564.58 16 276.98 1 294.02 2000464 035.3032 052.7969 538.9619 621.60 1 548.14 200136 899.1382 254.7923 394.42 1 833.03 2002 97 054.2 27 969.51 2 177.41 2003615 121.40114 092.9232 908.26 2 546.55 2004134 237.237 664.76 2 897.56 2005 157 741.6l 43 902.48 3 357.59

资料来源: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张帆.中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经济研究.2000,8;王德劲,刘金石,向蓉美.中国人力资本

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9;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

性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在对我们的估计结果进行讨论之前,我们将已有研究文献中整理到的对中国人力资本总

量估计的相关结果列出,主要是沈利生、朱运法(1997),张帆(2000),王德劲、向蓉美等(2006)

以及侯风云(2007)的代表性估计,并与本文的估计结果进行比较。

从表3估计结果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们的估计结果与张帆(2000)和王德劲、向蓉美等(2006)的结果差距较大,与侯风云(2007)的结果差距相对小一些,与沈利生、朱运法(1997)

的结果最为接近。

五、中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及投资水平的比较研究

从表3、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以1978年不变价格估计,从总量水平上看:1978年我国

人力资本存量为2 254.56亿元,人均234.22元,与当年物质资本存量的比例是1:4.02;2005年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为43 902.48亿元,人均3 357.59元,与当年物质资本存量的

比例是1:2.74,也就是说,尽管总体上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还未达到物质资本存量的水平,

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增长率上看,人力资本存量28年间增长19.5倍,年

增长率为4.7%;物质资本存量28年间增长13.2倍,年增长率为4.09%,也就是说,

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已经超过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这样的结论也与众多学者的定性研究

比较吻合。

表4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及物质资本投资的比较

年份

可比价

(1978)物质

资本存量

物质资本

与人力资

本的比例

年度人力

资本投资

占GDP比重

年度物质

资本投资

占GDP比重

人力资本

投资年

增长率

物质资本

投资年

增长率

CDP年

增长率

1978 8 769.20 4.02 7.06 38.2 11.67

1979 9 715.01 3.99 7.42 36.1 17.17 10.79 7.57 1980 10 165.22 3.87 7.77 34.8 17.18 4.63 7.84 1981 10 765.68 3.71 7.76 32.5 7.37 5.91 5.24 1982 11 510.01 3.57 7.86 31.9 10.37 6.91 9.06 1983 12 468.52 3.47 8.13 32.8 15.8l 8.33 10.85 1984 13 702.64 3.43 8.04 34.2 19.52 9.90 15.18 1985 15 537.79 3.69 7.63 38.1 18.?7 13.39 13.47 1986 17 567.52 3.86 7.?1 37.5 15.06 13.06 8.85 1987 179711.75 4.07 7.29 36.3 10.93 12.2l 11.5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从各年度投资的绝对数值占GDP的比重上看:年度人力资本投资(全社会教育、卫

生及研究开发)的绝对数值占年度GDP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7.06%增加到2005年的12.14%,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年度物质资本投资的绝对数值占GDP的比重(投

资率)由1978年的38.2%增加到2005年的42.7%,尽管变化不大,但仍显比重过高。

1988 22 256.35 4.74 7.00 37 19.83 12.91 11.28 1989 24 614.56 5.30 7.87 36.6 27.11 10.60 4.06 1990 26 518.23 5.01 8.28 34.9 15.53 7.73 3.84 1991 28 452.83 4.66 9.42 34.8 32.74 7.30 9.18 1992 30 775.11 4.45 9.36 36.6 22.87 8.16 14.24 1993 34 027.48 4.64 8.81 42.6 23.48 10.57 13.96 1994 37 647.27 5.14 8.38 40.5 29.73 10.64 13.08 1995 42 155.69 5.42 8.22 40.3 23.69 11.98 10.92 1996 47 445.09 5.31 8.45 38.8 20.41 12.55 10.01 1997 53 068.61 4,97 8.75 36.7 14.89 11.85 9.30 1998 59 456.05 4.54 9.38 36.2 14.58 12.04 7.83 1999 66 082.46 4.14 9.88 36.2 11.87 11.15 7.62 2000 7l 825.09 3.73 10,87 35.3 2L 74 8.69 8.43 2001 78 179.57 3.42 11.17 36.5 13.64 8.85 8.30 2002 85 205.55 3.12 11.81 37.9 15.96 8.99 9.08 2003 94 001.17 2.94 11.97 41 14.38 10.32 10.03 2004 104 190.74 2.85 11.98 43.2 17.90 10.84 10.09 2005 116 011.45 2.74 12.14 42.? 16.54 11.35 10-43

从各年度投资的增长率上看:年度人力资本投资(全社会教育、卫生及研究开发)

的增长率均大于年度GDP增长率和年度物质资本投资率,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见

图1)。

六、简要结论

从存量数据上看,2005年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是物质资本存量的36%,远未达到人力资本存量超过物质资本存量的地步。而发达国家的现实通常是人力资本存量超过了物质资本存量而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如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资本存量为15.6万亿美元,其中人力资本存量为8万亿美元,是物质资本存量的105%(张文贤,2002)。

从年度投资数据上看,根据Heckman(2003)的数据,1995年中国教育投资只占GDP的2.5%,而实物资本投资却占GDP的大约30%,而同期美国的数据是教育投资占GDP的5.4%,对物质资本的投资占GDP的17%;而韩国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7%和30%。这说明,整体上我国仍存在轻人力资本投资重物质资本投资的倾向。

本文最后引用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Heckman的话作为结尾。对于我国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Heckman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现在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是较低的,也低于最优增长所要求的水平。甚至这种水平很低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些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在城乡之间,在地区内部,在那些进城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配置是不适当的,是没有效率的。同时Heckman也认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不平衡,已经减少了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实际上浪费了本可以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这样看来,今后我们应该从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轻人力资本投资转向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Eisner Robert. The total income system of accoun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2] Barro R J, Lee J W. 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pdates and impli-cations.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001, 53:541

[3] Krueger, Ps. ]3. and Lindahl Mikael (1999). Education for growth in Sweden andthe world. Swedish Economic Policy Review, 6, 289-339

[4] Byeong Ju Jeong. Measurement of human capital input across countries: a methodbased on the laborer's incom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67 (2): 333-349

[5] Mulligan, X. Sala-i-Martin. A labor-income-based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humancapital: an application to the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1997,9 (2)

[6] Jeong, B. Measurement of human capital input across countries ~ a method based onthe laborer's incom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67)

[7] Paul Wachtel. A Labor-income based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human capital:

an appli-cation to the states of the US: comments.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1997,

(9): 193-196

[8]王德劲,刘金石,向蓉荚.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的方法.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5

[9]李克强等.人口教育状态演化方程及其对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预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

[10]张慧,张书军.宏观人力资本存量计量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

[11)张帆.中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经济研究.2000,8

[12]刘福垣.完成从人力资源观向人力资本观的转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0

[13]黎金玲,诸克军,於世为.基于劳动者平均工资的人力资本计量模型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4]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5]朱必祥.人力资本计量方法述评.新资本.2005,5

[16]李世聪.中国特色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统计模式的构建.统计研究.2001,7

[17]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8]敬嵩,雷良海.人力资本测度方法及其发展方向.统计与决策.2006,6

[19]张艳玲.人力资本计量方法综述.事业财会.2005,2

[20]李奇泽,蒙蒙.人力资本计量方法及其应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1]许和连,亓朋,祝树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进展述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第28卷第145期

[22]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3]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4]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管理世界.2006,5

[25]詹姆士·J·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曾湘泉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