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存量估算-以1952年为基期 - 副本
上海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
![上海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d70fbc2eda38376bae1fae57.png)
上海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兼论估算要领的适用性王桂新 陈冠春[摘要] 本文考察了当前较多接纳的几种代表性的物质资本存量估算要领,讨论了基年资本存量、牢固资产投资代价指数、当年投资以及折旧等物质资本存量估算四个根本变量的指标选取和盘算。
凭据目前海内已有统计数据,接纳差别要领具体估算和比力了上海革新开放开放30年间的总体物质资本存量及分三大财产的资本存量,发明上海总体资本存量、三大财产资本积聚及资本-产出比的变动趋势,说明上海经济增长方法和财产结构的调解切合经济生长的一般纪律。
[要害词] 物质资本存量,资本-产出比,永续盘存法,上海[作者简介] 王桂新,博士,复旦大学社会生长与大众政策学院、复旦大学“公 共治理与大众政策”国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双聘传授。
陈冠春,复旦大学社会生长与大众政策学院人口、资源与情况经济 学博士研究生。
在经济总量增长或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资本投入要素一直是经济学界众多学者探究的底子问题之一。
本文试图以目前海内已有的统计数据为底子,对革新开放以来上海市总体物质资本存量和按三次财产分类的资本存量进行测算和比力,并试图探索越发科学适用的估算要领。
1、要领与数据1.1 主要要领估算物质资本存量一般用两种要领:Hedonic 评估法(Hedonic Valuation ,简称HV 法)和永续盘存法(Goldsmith ,1951)。
由于HV 法所需条件非常庞大,所以大多数国度和地域都接纳永续盘存法。
我国在没有大范围资产普查的情况下,一般接纳的要领是首先预计一个基年值,然后用永续盘存法按基年稳定代价盘算某年物质资本存量(张军,2003)。
根本公式为1(1)t t t t K K I δ-=-+ (1)其中K t 和K t-1分别为第t 年和第t-1年资本存量,δt 为第t 年经济折旧率(或重置率),I t 为第t 年的新增投资额。
在我国,以往限于细分数据不敷,研究多会合于对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https://img.taocdn.com/s3/m/75ae01c2d5bbfd0a7956736f.png)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¹单豪杰([新]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现有资本存量的研究文献吸取了有益的内容,同时扬弃了部分不合理的估算假定和前后不一致的推算方法,重新构建了资本存量估算中的四个核心指标,尤其是对基期资本存量和折旧率的确定进行了细致的推算。
本文还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基于经济普查和年度修正的最新数据资料,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52~2006年全国和省际的资本存量,从而为后续的许多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折旧率投资价格指数中图分类号F221文献标识码AReestimating the Capital Stock of China:1952~2006Abstr act:T his paper absorbs some useful contents and abandons some unrea2 sonable estimation assumptions and inconsistent method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2 ysis on the existing liter ature on the capital stock estimation in China1We recon2 struct four core indicators of the capital stock estimation,especially we pr ovidesome detailed calculations for the base2year capital stock and the depreciationrate1Accor ding to the latest data based on r ecent economic census and annual ad2 justments from the N 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we estimate the national and pr o2 vincial2level capital stock between1952and2006by perpetual inventor y method,inorder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basic data for many following r elative studies1 Key wor ds:Capital Stock;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Depreciation Rate;Deflator for Capital Goods¹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7&ZD009)和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2006CW01)的资助,此项研究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0子课题/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研究0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资本存量估算方法实例分析
![资本存量估算方法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84c5f4770bf78a652954aa.png)
资本存量估算方法实例分析资本水平的测算是分析经济增长的重要参考指标。
本文从不同研究者对资本存量基本计算公式的不同理解入手,通过对贵州省资本存量水平的具体测算和比较,体现不同方法下最终测算结果的差异。
这对准确认识不同地区的资本存量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深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资本存量固定资本价格指数存货折旧二战后,为了解决许多欠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同经济学家根据对这些国家特点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
而在这些理论中,都非常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资本是决定经济是否增长的关键因素。
这些思想在“哈罗德—多马模型”、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均有反映。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依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分析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双缺口模型”,更加突出了储蓄约束和外汇约束对经济的影响。
以索洛(R.Solow,1956)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和以罗默(P.Romer,1986)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也对资本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本文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使用不同的测算方法,以贵州省为例,对其资本存量(K)的测算进行了验证,试图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内容,为贵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建议。
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方法(一)基本思想资本存量是一定时点下安装在生产单位中资本资产的数量,一般用来度量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投入,主要是就固定资产而言的。
关于资本测算的方法有许多种,其基本原理都是当期实际资本存量由上期实际资本存量与当期实际净投资两部分构成:Kt=Kt-1+RNIt其中,Kt表示当期实际资本存量,Kt-1表示上期实际资本存量,RNIt表示当期实际净投资。
而:RNIt=NI/PIFt=(GI-DS)/PIFtNI是名义净投资,GI是名义总投资,DS是名义折旧,PIFt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将两个公式综合就得到:Kt=Kt-1+(GI-DS) / PIFt因此,要分析资本Kt的水平,主要使用上面这个公式,考虑以下几个指标:Kt-1、GI、DS、PIFt,只要知道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时间序列的实际资本存量。
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一个动态比较-2019年文档
![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一个动态比较-2019年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0c1de7cf7ec4afe04a1df33.png)
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一个动态比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主导着全国性的地区经济差距,区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3年省际数据分别测度东部、中部、西部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并采用协整分析法和建立VEC模型动态比较各区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各区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变动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而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区域间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差异分析(一)中国区域物质资本的度量本文对物质资本的度量采用Goldsmith的永续盘存法,即先估算某个基准年的资本存量,再按不变价格计算相应年份的资本存量,其基本公式如下:kit=kit-1(1-δit)+Iit(1)其中kit为第i个省区市第t年的资本存量,kit-1为第i 个省区市第t-1年的资本存量,δit为第i个省区市第t年的经济折旧率,Iit为第i个省区市第t年的净投资。
在计算各省区市的资本存量时主要涉及当年净投资、投资品价格指数、经济折旧率的确定、基年资本存量,其中当年净投资量指标指各省市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品价格指数采用张军等(2004)算法,以1952年为基年分别计算各省市区当年固定资本总额指数;经济折旧率均假定为96%;基年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与张军等(2004)相同,即各省市区的初始资本存量是基年固定资本形成额的10倍(1952=1)。
根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统计年鉴》、分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出各省市区历年资本存量后,再除以各省历年人口额,得到各省市区人均资本存量,最后根据区域划分计算得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历年人均资本存量数据,最终计算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1990年以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均不断增长,分别从1990年的3 8393元、9981元、1 2901元增加到2013年的47 1915元、20 1536元、24 2874元。
上海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精)
![上海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精)](https://img.taocdn.com/s3/m/8621bb1f02020740be1e9b27.png)
上海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兼论估算方法的适用性王桂新 陈冠春[摘要] 本文考察了当前较多采用的几种代表性的物质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讨论了基年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当年投资以及折旧等物质资本存量估算四个基本变量的指标选取和计算。
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统计数据,采用不同方法具体估算和比较了上海改革开放开放30年间的总体物质资本存量及分三大产业的资本存量,发现上海总体资本存量、三大产业资本积累及资本-产出比的变动趋势,说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物质资本存量,资本-产出比,永续盘存法,上海[作者简介] 王桂新,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公 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双聘教授。
陈冠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学博士研究生。
在经济总量增长或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资本投入要素一直是经济学界众多学者探究的基础问题之一。
本文试图以目前国内已有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总体物质资本存量和按三次产业分类的资本存量进行测算和比较,并试图探索更加科学适用的估算方法。
1、方法与数据1.1 主要方法估算物质资本存量一般用两种方法:Hedonic 评估法(Hedonic Valuation ,简称HV 法)和永续盘存法(Goldsmith ,1951)。
由于HV 法所需条件非常复杂,所以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永续盘存法。
我国在没有大规模资产普查的情况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首先估计一个基年值,然后用永续盘存法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某年物质资本存量(张军,2003)。
基本公式为1(1)t t t t K K I δ-=-+ (1)其中K t 和K t-1分别为第t 年和第t-1年资本存量,δt 为第t 年经济折旧率(或重置率),I t 为第t 年的新增投资额。
在我国,以往限于细分数据不足,研究多集中于对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计:1952~20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计:1952~2010](https://img.taocdn.com/s3/m/54f4e30db52acfc789ebc944.png)
实际上早 在 1 9 9 0年代 初期 ,我 国就 已经 开 始 了对 物质 资 本存 量 的估 计 ( 张 军 扩 ,1 9 9 1 ;贺
菊煌 ,1 9 9 2 ;C h o u ,1 9 9 3 ) ,此后 此类 研究 文献不 断 涌现 ,逐 渐成 为学 界 的一 个 研 究热 点 。进 入
方 法 、估算 指标 和基 础数 据等方 面 的差异 造成 的 ,因此 本文 对我 国省 际物质 资本 存量 的估计 仍然 要 从这 些方 面 的改进 和完 善入 手 ,以期得 到更 加理 想 的估计 结果 ,为 后续 的 区域 经济 分析 和研究
奠 定一 个好 的基 础 。
一
、
物质 资本存 量的估计方法
[ 关 键词 ]省际物质资本存量 永续盘存法 固定资产折旧
[ 中图分类 号 ]F 0 6 1 . 5[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0 — 1 1 4 X( 2 0 1 3 )0 2 — 0 0 4 6 — 1 0
物 质资本 存量不 但是 宏观经 济分析 也是 区域 经济分 析 中的一个 重要变 量 ,尤 其在 利用生 产 函 数 进行估 计并 考察 区域全 要素生 产率 、资本 和劳 动力等 生产要 素贡 献率等 重要指 标变 化情况 中是 不可或 缺 的关 键变量 。但 是 ,地 区物 质资 本存量 数据在 我 国官方公 布 的各 种统计 资料 中均 没有直
质量较 高的基础数 据 ,另一 个是在 落实估计指标时尽 可能地倚 重客观 事实依据 ,以避免或者减 少人 为
主 观 设 定 的 偏 差 ,以此 为基 础 得 出的 估 计 结 果 应 该 与 我 国各 地 区物 质 资 本 存 量 的 客 观 实 际 更 加 接 近 。 最 后 ,论 文 对 估 计 结 果进 行 了分 析 ,得 出 了四 点 基 本 结 论 。
中国资本存量的重估
![中国资本存量的重估](https://img.taocdn.com/s3/m/04db8c392af90242a895e5ef.png)
。
该理论模 型 高 度 简 约, 且 实 际 可 操 作 性 强, 因 此, 被广泛地应 用 在 资 本 存 量 的 估 算 中 。 但 我 国 资 本方面的统计薄弱, 数据缺口很大, 以上变量的直接 数据相对缺乏, 在此背景下, 学者采取不同的假设和
第 27 卷第 12 期
徐杰等 : 中国资本存量的重估
一、 引言
资本 存 量 是 解 释 经 济 增 长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同 目前普遍采用的测算 时也是资产核算的 重 要 内 容, 方法是戈登史密斯 ( Goldsmith ) 于 1951 年 开 创 的 永 续盘存法( PIM ) , 其核心假设是相对效率采取几何 递减的模式, 此时重置率为常数, 则生产性资本存量 的基本估计公式可以表达为: K t = K t -1 ( 1 - δt ) + It (1) K t 为第 t 年的资 本 存 量, Kt - 1 表示第 t - 1 其中, It 为 第 t 年的资本存量, δ t 为 第 t 年 的 经 济 折 旧 率, 年的投资额
[ 11 , 12 ]
; 三 是 ( 固 定 ) 资 本 形 成 额, 如何枫
[ 6]
( 2003 ) 、 张军等( 2004 ) 等
。
《OECD 资本度量手册 从国际上同类研究来看, ( 2001 ) 》 建议 使 用 固 定 资 本 形 成 额 作 为 投 资 流 量 。 近年来, 特别是在国 家 统 计 局 的 补 充 和 调 整 数 据 发 布之后, 我国学者也 更 倾 向 于 使 用 固 定 资 本 形 成 数 据作为当年的投资指标 。 通过 比 较 分 析, 考虑到与国际研究的可比性以 及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将选用固定资本形成额作为 当年投资的指标 。 ( 二 ) 投资价格指数的构造 以往研究主要是利用固定资产投资 综合 来 看, 价格指数, 鉴于我国从 1992 年才开始公布官方的固 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对于早期的投资价格指数, 已 如 有 研 究 往 往 根 据 实 际 需 要 进 行 替 代 和 推 算,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e91a52336c1eb91a375dae.png)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作者:王闯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12期内容摘要: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
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贡献率引言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纪元。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再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中,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济总量保持着快速、平稳、持续的增长,并为全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因此,什么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便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郭庆旺、贾俊雪(2005)估算了我国1979-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做出了分析,认为1993年以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涨有跌且波动剧烈、频繁,1993年以前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后出现攀升势头;1993-2004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
舒元(1993)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1952-199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02%,对产出的贡献率为0.3%。
资本存量K的估计方法
![资本存量K的估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325d29c5da50e2524d7f9e.png)
资本存量K的估计方法估算公式: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本估计公式可以表达为K t= K t- 1 ( 1- D t )+ I t 。
估算的具体指标:资本存量的估计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的确定:其中投资额以及价格指数的确定分歧不是很大,主要的争论点集中在基期基本存量以及折旧率的确定,有两种效率模式可以选择,线性模式和几何效率模式,又因为在相对效率几何递减模式下, 重置率在各年的分布是不变的,且重置率与折旧率相同,更加符合永续盘存法的要求,所以被广泛采用。
具体设计到一下5个指标的确定:( 1) 基期资本存量K 的确定; ( 2) 每年的投资额I 的确定; ( 3) 投资品价格指数的确定, 以便折算到不变价格; ( 4) 经济折旧率D的确定; (5)效率模式的假设。
(1)当年投资数据的确定(红色标注为共识度较高的指标数据)指标指标定义优缺点积累额在一年之内, 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和非生产性建设以及增加社会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储备的总额。
其物质形态为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新增加的固定资产( 扣除固定资产磨损价值) 与流动资产。
无需考虑折旧问题, 这是一些学者运用这种方法的基本原因, 但是从1993 年后在新的统计体系下不再公布积累数据, 也没有相应的价格指数, 所以如果继续沿用则需要相应的处理,在生产性积累中还包括土地和存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一个一直沿用的官方统计指标,它不但时间序列长而且还提供了其构成部分的投资数据,这一指标包括购买土地和购买旧机器、房屋的支出, 但这些支出并不能增加中国的可再生资本。
另外这个指标低估了总投资,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之后的净额, 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的编制是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基础, 通过一定的调整计算而得到的, 但如果以固定资产形成占GDP 份额来衡量投资率的话,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增长速度要明显比固(2)投资价格指数的构造1)方法一: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两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补充和一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调整, 中国的统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 ~ 1995)》 中公布了1952 ~ 1996 年中国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本形成指数,这样根据下面的公 式就可以根据支出法GDP 统计计算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52 年为基期,指数为 100。
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产出弹性及其投资边际收益率测算
![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产出弹性及其投资边际收益率测算](https://img.taocdn.com/s3/m/5c18863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0.png)
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产出弹性及其投资边际收益率测算韩鹏【摘要】Based on the expanded C-D production function,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five high-teeh industri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9 to calculate the R&D output elasticity through improving the method used to measure technology knowledge stock and setting the lag phase after which R &D investment is transformed into technology knowledge being one year, two years,three years and four years, and then estimates the marginal rates of R&D investmentls return of five high-tech industries during 1999-2009.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as follows:there is a turning point of R&D output elasticity during 1999-2009 the marginal rates of R&D investmentrs return of five high-tech industries all take the downward trend during 1999-2009, and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ginal rate of R&D investmentrs return and industriets characteristics.%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并对技术知识存量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运用1999—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将R&D投资形成技术知识的滞后期设为1年、2年、3年和4年,实际测算了高技术产业R&D产出弹性,进而估算并分析了1999—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R&D投资边际收益率。
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年实物资本存量估算
![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年实物资本存量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bd4e131da21614791711287a.png)
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年实物资本存量估算【摘要】中国内地各省区的实物资本存量估算及相关研究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利用永续存盘法对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年的实物资本存量进行估算。
通过对比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利用现有的资料与统计数据对永续存盘法估算每年实物资本存量所用到的几个指标:每年的投资流量、每年实物资本存量的折旧、每年投资流量的价格指数以及初始年份实物资本存量进行了详细的筛选与界定,并且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处理。
【关键词】初始年份实物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折旧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价格指数各省区实物资本存量一、引言实物资本是生产产品的工具之一,经济学把生产工具——延伸人的劳动能力或者人类工作的实物称为实物资本(之所以叫实物资本是为了与人力资本相互区别)。
实物资本不仅包括工厂里的机器,而且包括我们工作的建筑场所、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运输商品和原材料的交通工具,甚至包括教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
完成任何工作几乎都用得到实物资本,而对于大多数工作而言,劳动者在工作中用到的资本越多或者越好,那么其产出也会越多。
实物资本存量的估算对于描述生产的技术状况、估算资本产出比以及全要素生产率都是十分必要的,其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生产能力以及经济增长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估计我国内地不同省份之间的实物资本存量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省份的经济问题进行有效分析。
本文主要以国家层面公布的统计数据为主,地方数据为辅。
数据的来源主要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已经正式出版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新中国统计资料55年汇编》、《新中国统计资料60年汇编》、《中国统计年鉴(1981—2010)》以及个别年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年鉴。
二、实物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及中国内地已有的估算在实物资本存量核算领域,属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简称OECD)内的国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
![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8af224bcd126fff7050b0e.png)
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 列出了一些文献的做法 , 直观地展现了不同研究者在处理方法上的差别 ① 。
·2 3·
粗略观察即可发现 , 在估算的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多种选择 。 文献中对 K0 的选择差异 ,2 ,2 使得 1 9 5 2 年的资本产出比分布在 0 . 6( H o l z 0 0 6) 到 3 . 7 5( C h o w和L i 0 0 2) 的 区 间 上 ; 折旧率设定的差异最大 , 低的有 0 和 5% , 高的在 1 0% 左右 , 复杂的则根据建筑和设备 的折旧率进行加权合成 ; 投资流量指标的候选 者 超 过 了 5 个 ; 价 格 指 数 上 的 差 异 相 对 最 小 , 有三种 。 另外 , 有的研究者直接使用固定资产净值作为资本存量 ( C C E R 中国经济观察研究 ) 。 把四个方面的不同选择进行排列组 合 , 所 得 到 的 任 何 一 个 组 合 都 可 估 算 出 一 个 组 ,2 0 0 7 资本存量序列 。 显然 , 组合的数量很大 。 而且 , 只要研究者乐意 , 还可以从更多的可能性中 做出选择 。 这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 。 本文希望通过比较分析 , 让研究者可以从缩小了的范围 中做出选择 , 并判断不同的选择对估算结果的影响 。
其中 ,Kt 是t 期以基年不变价格计价的实际资本存量 ; I t 是以当期价格计价的投资额 ;
P t 期定基价格指数 ; 参数δ 是折旧率 。 基于式 ( 1) 展开 的 估 算 工 作 包 括 四 个 方 面 的 内 t 是 容 : 对 K0 的猜测 、 历年投资流量 I t 的 选 取、 价 格 指 数 P t 的 构 造 、 折 旧 率δ 的 设 定 。 表 1
表1 文献 C h o w ( ) 1 9 9 3 谢千里等 ( ) 1 9 9 5 王小鲁和樊纲 ( ) 2 0 0 0 卜永祥和靳炎 ( ) 2 0 0 2 C h o w和L i ( ) 2 0 0 2 何枫等 ( ) 2 0 0 3 2 2 1 3 亿元 ( 1 9 5 2 年价 ) 1 6 0 0 亿元 ( 1 9 5 2 年价 ) 各文献在资本存量估算中所用处理方法的对比 ② 基期资本存量 投资流量指标 价格指数指标 折旧率
1952-2008中国资本存量估算
![1952-2008中国资本存量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8123ff0616fc700abb68fc1b.png)
中国资本存量K的估算数据(1952年基期)(单位:亿元) (1)北京 (2)天津 (3)河北 (4)山西 (5)内蒙古 (6)辽宁 15.34 6.13 19.01 8.39 2.92 46.45 19.03 7.33 22.98 10.49 4.07 52.09 25.14 8.86 26.53 14.10 6.05 60.94 27.64 9.50 31.51 17.76 7.03 66.86 32.27 10.81 34.31 26.84 9.59 74.54 35.88 12.36 41.74 35.43 11.88 80.50 43.68 17.78 61.28 53.93 22.76 104.82 56.65 23.26 78.72 70.78 33.20 136.45 68.83 29.31 96.27 88.43 46.23 170.30 70.00 28.68 95.55 87.17 44.89 159.84 63.11 27.42 89.52 82.26 42.78 146.88 59.22 27.11 86.57 78.73 42.27 139.00 60.88 28.09 85.72 77.94 43.49 134.88 65.07 28.33 87.33 79.36 46.39 133.92 69.72 29.65 89.37 82.47 48.58 129.96 70.37 28.40 91.30 80.97 46.71 123.24 70.39 27.75 93.10 78.08 45.74 117.28 74.13 29.18 97.19 78.63 44.89 113.98 75.31 33.14 104.82 86.88 47.20 113.09 79.99 37.14 116.50 98.86 50.04 114.65 84.04 42.34 127.51 109.68 51.84 111.44 93.89 51.51 138.59 119.02 54.49 110.26 108.63 63.99 152.54 126.11 58.30 110.07 118.85 75.82 174.14 133.99 62.45 108.47 109.94 83.26 193.07 139.34 67.25 106.86 116.69 92.37 212.51 149.04 72.58 105.98 136.53 99.00 235.38 160.26 81.10 106.26 160.75 109.51 262.39 164.77 89.78 109.84 189.96 119.16 278.25 172.72 95.64 112.24 207.87 126.96 286.00 176.65 100.61 114.04 226.56 139.92 308.53 187.55 110.41 120.62 266.22 156.20 333.88 205.40 127.80 128.79 327.15 178.58 355.80 238.12 151.13 141.97 421.04 207.17 392.63 285.20 178.96 161.93 545.37 234.91 431.73 327.49 198.42 183.81 709.28 259.92 475.57 365.21 218.79 210.94 891.45 282.60 529.74 389.01 247.95 239.98 1056.77 297.21 574.04 403.44 266.49 262.59 1240.28 309.72 617.16 419.02 284.95 284.29 1346.50 337.63 679.85 441.09 322.75 307.76 1501.38 370.52 784.54 463.86 375.46 335.04 1748.76 405.54 917.36 489.05 442.30 374.40 2114.87 452.15 1076.31 519.61 504.52 422.00 2468.17 509.14 1269.75 549.27 565.89 461.73 2769.30 574.68 1519.84 579.65 644.80 499.16 3086.59 650.76 1813.36 626.46 740.15 537.16 3465.94 741.16 2141.88 702.34 834.68 580.82 3828.12 820.85 2493.45 792.01 931.85 623.80 4214.42 906.61 2809.42 877.86 1037.61 674.97 4628.49 1010.56 3122.58 973.46 1162.54 733.92 5118.94 1134.84 3436.82 1091.96 1374.50 802.76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_1978_2007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_1978_2007](https://img.taocdn.com/s3/m/b7bb1de3856a561252d36fa2.png)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存量估算也日益显得意义重大。
正确估量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对于把握人力资本的总量范围,挖掘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特点、探索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等起着基础性作用。
目前学术界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过相关的估算,然而在程序的严谨性、估算时间序列的长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尽完善之处。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1978—2007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重新进行估算。
一、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一)估算范围人力资本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名词。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2)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1]。
这种分析得到了很广泛的认同,也为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提供了基础。
但由于数据收集困难等原因,目前对人力资本的估算很少能按照舒尔茨设想的五部分来进行。
前期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人力资本的作用与我国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关系扩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CJY010)(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焦斌龙焦志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的学者们采取的人力资本估算范围各有差异。
侯凤云(2007)[2]35-36的测算中,人力资本的范围包括教育、文化、科研、健康、干中学和就业迁移六种类别;谭永生(2007)[3]71则把他测算人力资本的范围定义为教育、在职培训、卫生保健、迁移流动四个部分;钱雪亚(2008)[4]3则认为人力资本涵盖了教育培训投资、卫生保健类投资。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计_1952_20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计_1952_2010](https://img.taocdn.com/s3/m/e63291e4172ded630a1cb601.png)
47
产投资价格指数最早的年份是 1990 年,而且还只局限在辽宁、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
甘肃等少数几个省份,广东省这个指标时间序列给出的最早年份是 2001 年,其他省市区的年份
则介于 1990 年与 2001 年之间。
对于缺失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是采用其他指数进行替代,或
者构造一些相应的指数 ( 黄勇峰等,2002; 宋海岩等,2003; 李治国等,2003; 张军等,2003;
郭庆旺等,2004) 。张军和吴桂英等在 2004 年提出用投资隐含平减指数代替投资价格指数的看
法,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和采用,其投资隐含平减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 以 1985 年为例) :
P上年 = 1 1985
际上在区域经济分析时其他指标的时间序列样本大多没有这样长,考虑到尽可能使用与其他指标
相同年份的不变价格,运用距今更近年份不变价的实用性更大。综合上述两点,本文对资本存量
的估算以 1952 年为基年,但使用 1990 年价格作为 1952 ~ 2010 年时间序列的不变价格。
基年资本存量的确定主要有直接普查法和折旧 - 贴现法两种方法,迄今运用前者的文献很
少,后者则得到广泛运用。但是,运用折旧 - 贴现法时不同的研究也有不同做法,例如 Hall 和
Jones ( 1999) 、孙辉和支大林等 ( 2010) 的做法,Young ( 2000) 、张军和吴桂英等 ( 2004) 的
做法,张军扩 ( 1991) 、李宾 ( 2011) 的做法,叶宗裕 ( 2010) 的做法,郝琳琳和李林 ( 2008)
循着永续盘存法 “某年的资本存量等于上年的资本存量加上该年的新增投资额” 的思路设置的,
永续盘存法细节设定与中国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9年
![永续盘存法细节设定与中国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9年](https://img.taocdn.com/s3/m/ef613680ee06eff9aff8075b.png)
永续盘存法细节设定与中国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9年范巧【摘要】摘要:资本存量对考察经济增长相关问题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学术界在处理资本存量估算的永续盘存法相关细节时意见并不统一。
文章从基年资本存量、新增资本存量序列、投资品价格指数以及资产折旧率选择等四个视角出发,回顾了与永续盘存法资本存量估算的相关处理方法及细节,并在着重考察基年资本存量和资产折旧率设定对资本存量估算结果的基础上,对1952~2009年的中国总资本存量序列进行了估算和横向比较。
【期刊名称】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28)003【总页数】9【关键词】关键词:永续盘存法;资本存量;基年资本存量;资产折旧率资本存量估算不仅对考察一国经济增长的资本投入情况意义重大,也是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经济参数的必备条件。
对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由来已久,众多学者纷纷基于永续盘存法等方法对中国资本存量进行估算,然而,众多的努力却并未达到一致的效果,对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结果呈现了较大的差异。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资本存量估算值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究竟如何设定或选择这些决定性因素的取值?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阐释。
一、近期文献回顾一般地说,估算资本存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国民财富调研法、永续盘存法等(Jichung Yang and F.Gerard Adams,1995),[1]对国民财富的调研主要可以利用从保险价值中推导、查阅资产负债表以及直接从企业调查获取等方法(B.Bohm.et al,2002),[2]而永续盘存法则主要利用公式“当期实际总资本存量=上期实际资本存量×(1-资产折旧率)+本期新增实际资本存量”估算一国的总资本存量。
由于现实数据达不到国民财富调研法所要求的数据完备性,则在估算一国总资本存量的过程中永续盘存法更受青睐。
当然,学者们在处理资本存量计算的关键细节时有所不同,具体包括基年资本存量、当年新增资本存量、投资品价格指数、折旧或折旧率等4个方面。
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持续增长
![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持续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de5662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1.png)
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持续增长谭盟盟【摘要】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通过最新资本存量对我国30个省域经济(1978-2006)的TFP增速进行了测算,并对影响技术效率偏低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①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TFP保持了平均4.2%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增长(3.5%)是推动TFP进步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效率增长偏低(0.6%);市场化和贷款比率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行政管理成本严重负向影响技术效率,外资依存度和存款比率有较弱的负向影响.【期刊名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4)003【总页数】7页(P26-31,39)【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TFP);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作者】谭盟盟【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2.33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总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率,其在度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Tinbergen(1942)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TFP的概念,Solow(1957)对其进行细化研究得出“索洛剩余”,激发起了人们对TFP研究的广泛兴趣。
Klenow and Rodriguez-Clare(1997)、Prescott(1999)、Hall and Jones(1999)、Easterly and Levine(2001)、Caselli(2006)等都通过研究证明了TFP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贡献。
近年来,许多文献通过不同方法测算出我国TFP增长率变化较低,并在很多年份出现负值,其原因在于我国是粗放型外延扩张的增长,但是TFP低增长甚至为负的结果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实际GDP一直保持的较高水平增长的事实相违背。
本文在以往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估算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TFP增长率,发现已有的文献大多低估了TFP的增速。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_1952_200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_1952_2000](https://img.taocdn.com/s3/m/b368f75df01dc281e53af0bb.png)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 2000*张 军 吴桂英 张吉鹏(复旦大学 200433)内容提要:通过回顾和比较已有研究中国资本存量的相关文献,考虑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本文对各年投资流量、投资品价格指数、折旧率 重置率、基年资本存量的选择与构造以及缺失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处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补充和调整后的分省数据,根据永续盘存法估计了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1952 2000年各年末的物质资本存量。
关键词:省际资本存量 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 经济折旧率* 本文是张军主持的研究项目 资本形成、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978 20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02BJY129)的慷慨资助,对此,本文作者表示感谢。
文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由张军负责。
本文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尤其要感谢许宪春先生向作者对若干统计指标的解释,章元博士有益的讨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 中国经济发展分地区电子数据库!,孙刚同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刘明兴博士在数据方面提供的建议和帮助。
当然,文责自负。
∀ 从龚六堂和谢丹阳(2004)使用的数据和指标说明来看,其资本数据可能直接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发展论坛!提供的#1952 1999中国经济增长数据∃。
所以本文对龚六堂和谢丹阳(2004)中资本数据的评论也适用于#1952 1999中国经济增长数据∃。
一、引 言正如许多利用总量数据计算经济增长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已经指出的,计算经济增长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是对产出与投入数据的科学计量,特别是资本数据的计量尤其重要。
而对于那些直接考察投资相关问题的研究来说,资本数据更是不可或缺。
已经有一些研究试图对中国的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按时间顺序依次包括,张军扩(1991),贺菊煌(1992),邹(Chow,1993),谢千里等(Jefferson,etc.,1996),任若恩和刘晓生(1997),胡和阚(Hu and Khan,1997),王小鲁(2000),杨格(Young,2000),王和姚(Wang and Yao,2001),张军(2002),黄永峰等(2002),宋海岩等(2003),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何枫等(2003),张军和章元(2003),张军等(2003),龚六堂和谢丹阳(2004)。
制度因素_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
![制度因素_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bee32fcaef8941ea76e05e8.png)
p;v) 关于
p
的分量的二阶微分的矩阵。
根据替代弹性表达式σ mn
=
∂( Am ∂(Bm
/ An ) / Bn )
(Bm ( Am
/ Bn ) / An )
( A 和 B 为数量或价格变量)及(3)式和
(4)式,最终产出数量(价格)和国内初始投入数量(影子价格)的替代弹性矩阵 Σ 可表示如下:
[ ] Σ = σ mn
∑ ∑ ∑ ∑ Lnπ = α0 + αiLnpi + β j Lnvj +1/ 2
γ ih Lnpi Lnph
∑∑ ∑∑ +
δij Lnpi Lnv j +1/ 2
φ jk Lnv j Lnvk
(11)
(11)式中,i, h = A, I , S ; j, k = RL,UL, K ,QT 。根据 Young 定理及对称性约束,(11)
π = π ( p;v) = Maxx{ px′;(x;v) ∈ T}
(1)
(1)式中,π 为利润; p 为市场要素价格的向量, p = [ p1, p2 ,", pM ] ; x 为可变投入和产 出数量的向量, x = [x1, x2 ,", xM ] ; v 为固定投入要素数量的向量, v = [v1, v2 ,", vN ] ;T 为生 产可能性集合。这里,x′ 为 x 的转置;pi ≥0,i = 1, 2,", M ;v j ≤0, j = 1, 2,", N ;M ≤ N 。
考察(6)式中σ mn 与(7)式中ε mn 的关系(Kohli,1978),可知:
ε mi = σ mi ( pi xi / π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