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局部解剖学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合集下载

医用局部解剖学-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医用局部解剖学-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⑵ 第2段:胸小肌深面。 毗邻:前方有胸小肌; 后方有臂丛后束; 外侧有臂丛外侧束; 内侧有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
发支:胸肩峰动脉,穿锁胸筋膜后分为胸肌支、三角肌支 和肩峰支,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等处。
胸外侧动脉,沿胸小肌下缘走向前下方,分支分布 于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乳房等处。
医用局部解剖学
医用局部解剖学: 研究人体各个局部区
域内结构的层次关系, 器官的位置、
毗邻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
医用局部解剖学
第二章 上 肢
第一节 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
腋区:肩关节下方,臂上部与胸前外侧壁上外侧部之间的 区域。 腋窝: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穹窿状的皮肤凹陷。
腋腔 : 腋 窝深 部呈 四棱 锥体 形的腔 隙 ,是分 布 到上肢 的血管和神经的通道。
㈠ 腋腔构成
1. 顶:腋腔的上口, 上通颈外侧区。由锁骨 中 1/3 段、第 1 肋外缘 和肩胛骨上缘共同围成。 有臂丛通过,锁骨下血 管由此移行为腋血管。
三边孔: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下界:大圆肌
境界: 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通过:旋肩胛动 脉和静脉。
四边孔 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 境界: 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通过:腋神经和 旋肱后动脉和静 脉。
5. 内侧壁:由前锯肌、上位4个肋骨及其间的肋 间肌构成。 6. 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 和喙肱肌构成。

胸壁腋窝解剖04

胸壁腋窝解剖04
胸前壁解剖
第一节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1、体表标志
概述
2、胸部标志线
第二节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胸 壁
2、浅筋膜 3、女性乳房
二、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 1.浅层
2.深层
(二)胸廓外肌层 胸廓 肋间隙 等
前 锯 肌
肋 间 肌
腋 窝
一、构成:
顶、底、四壁
P188
Hale Waihona Puke 二、内容:A、V、N(臂丛)、淋巴结等
(三)腋淋巴结(五群)
1.外侧群淋巴结 2.胸肌群淋巴结(前群) 3.肩胛下淋巴结群(后群) 4.中央群
5.尖群淋巴结(内侧群)
(一)腋动脉及其分支
第一段:胸上动脉
以胸小肌为标志 分三段六支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第二段:
肩胛下动脉 第三段: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二)臂丛
臂丛的组成
C5 C6 C7 C8 T1
后 前 股 股
外侧束 肌皮N 后束 腋N 桡N 正中N 尺N
三干
内侧束
三干、六股、三束
外侧束 肌皮N 正中N 内侧束

1-1胸前腋区股前内侧区-医本11级

1-1胸前腋区股前内侧区-医本11级

临床要点
防止周围血管的损伤: 1) 股静脉:在囊的外侧;
2) 来自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或异常闭孔动脉,它们行经 腔隙韧带的上方或后方,在疝松解切开腔隙韧带时,要特 别注意。




谢谢!
深层结构–闭孔血管神经束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闭孔神经
闭孔动脉
深层结构–闭孔血管神经束
闭孔神经前支 耻 骨 肌 短 收 肌
闭孔神经后支
短 收 肌
长 收 肌
临床要点
1. 大隐静脉曲张 原因: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长期直立工作或慢性腹压增高,
导致静脉血逆流,继而管壁伸
长、迂曲。 手术方案: ⑴ 高位结扎、抽剥术; ⑵ 结扎、切断5条属支以及与深 静脉的交通支以防复发。
髂腹股沟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前皮支
闭孔神经的皮支
浅层结构-皮神经
隐神经
深层结构-阔筋膜
髂胫束
筛 筋 膜
隐静脉裂孔
镰 状 缘
深层结构-阔筋膜
股 阔 筋 膜 股内侧肌间隔 骨
前骨筋膜鞘
内侧骨筋膜鞘
股外侧肌间隔
股后肌间隔 后骨筋膜鞘
深层结构-肌群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股 直肌 股中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深层结构-肌腔隙、血管腔隙
股动脉 腹股沟韧带 髂 耻 弓
股静脉 股 管


血管腔隙
股鞘:外侧腔:股动脉; 中间腔:股静脉; 内侧腔:股管,有脂肪、腹股沟深淋巴结。
深层结构-肌腔隙、血管腔隙
股 管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管:底向上的短锥形筋膜管,平均长1.5 cm。 前 壁:腹横筋膜,与阔筋膜融合; 后 壁:髂腰筋膜,与耻骨肌筋膜愈合; 外侧壁:分隔股管与股静脉的筋膜隔。。

7胸前区、上肢浅层、腋窝

7胸前区、上肢浅层、腋窝
formed by anterior rami of C5-C8 and T1 spinal nerves
(2)位置location:斜角肌间隙----腋动脉周围
Scalene fissure--- surrounding axillary artery
三干Three trunks
The upper trunk is formed by the joining of rootC5,C6. The middle trunk is the continuation of root C7. The lower trunk is formed by the joining of root C8 and T1
(3)臂外侧下皮神经inferior lateral brachial cutaneous n. (4)前臂内侧皮神经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
(5)前臂外侧皮神经later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 (6)正中神经median n.
(2)分支branch: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by overlying pectoralis minor First portion, above muscle-gives rise to superior thoracic
artery and thoracoacromial a. Second portion, behind muscle-gives rise to lateral thoracic a. Third portion, below muscle-gives rise to subscapular a. anterior and pos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 a. subscapular a then divides into thoracodorsal a. and circumflex scapular a.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

⑵中间鞘:由掌腱膜,掌 内外侧肌腱隔,骨间掌侧筋 膜和拇收肌筋膜围成,内有 指浅、深肌腱及屈肌总腱鞘, 蚓状肌及掌浅弓指血管、N 等。
⑶内侧鞘(小鱼际鞘): 由小鱼际筋膜,掌内侧肌腱 隔和第5掌骨围成,内有小鱼 际肌和小指血管、N等
⑷拇收肌鞘:由骨间掌侧 筋膜,拇收肌筋膜,第1、2、 3掌骨围成
4:筋膜间隙:
局部解剖学
上肢
湖南师范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上肢--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一、主要内容
(一)腋腔构成
顶 由第一肋骨、锁骨和肩胛骨 上缘围成。
底 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上肢--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前壁
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 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锁胸筋膜—— 位于胸小肌、 锁骨下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 深筋膜(深层),有头静脉、 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 过。
腕桡侧管
屈肌支持带桡侧端两层之间, 包绕桡侧腕屈肌腱及腱鞘。
上肢--臂、肘、前臂、腕前区和手掌
(四) 腕管
构成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 同构成。
内容
指浅屈肌腱及其腱鞘(4条) 指深屈肌腱及其腱鞘(4条) 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1条) 正中神经


分手掌、手背、手指三部分
一、 手掌 近侧部称腕前区, 远侧部两侧为鱼际和小鱼际, 中央部呈三角形的凹陷为掌心。
第2段 位于胸小肌深面;
分支: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第3段
位于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 下缘之间;
分支:肩胛下动脉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肩胛下动脉又分为: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
腋腔内容:腋动脉及其分支:第 2、3段
上肢--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

医用局部解剖学-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医用局部解剖学-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医用局部解剖学
医用局部解剖学: 研究人体各个局部区
域内结构的层次关系, 器官的位置、
毗邻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
医用局部解剖学
第二章 上 肢
第一节 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
3. 臂丛锁骨下部
臂丛进入腋 腔后,由 6 股组成 了内、外、后 3 束。 各束初位于腋动 脉第 1 段后外侧, 之后分别位于第 2 段的内、外侧和 后方,至第 3 段周 围已是臂丛发出 的至上肢各部的 神经。
外侧束(C5-7):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 内 侧 束 (C8-T1) : 尺神经、胸内侧 神经、前臂内侧 皮神经、臂内侧 皮神经; 内 、 外 侧束 分别发出内、外 侧根组成正中神 经。
⑵ 第2段:胸小肌深面。 毗邻:前方有胸小肌; 后方有臂丛后束; 外侧有臂丛外侧束; 内侧有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
发支:胸肩峰动脉,穿锁胸筋膜后分为胸肌支、三角肌支 和肩峰支,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等处。
胸外侧动脉,沿胸小肌下缘走向前下方,分支分布 于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乳房等处。
㈡ 腋腔内容 主要有臂丛锁 骨下部及其分支、 腋动脉及其分支、 腋静脉及其属支、 腋淋巴结、疏松 结缔组织等。
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
⑴ 第1段: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
毗邻:前方有锁胸筋膜; 后方有臂丛内侧束和胸长神经;
外侧有臂丛外侧束和后束;
内侧有腋静脉。 发支:胸上动脉, 行向内侧,分布于 第1、2肋间隙。

胸壁浅层+腋窝-精选文档35页

胸壁浅层+腋窝-精选文档35页
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尖淋巴 结→锁骨下干→胸导管 (左)或右淋巴导管(右) 。
5.腋鞘
颈深筋膜的椎前筋膜向下外包绕腋血管和臂丛而成。
6.腋窝蜂窝组织
沿腋鞘和神经血管与周围交通。
二、难点及注意事项
1、分布至本区的锁骨上神经不必细找,肋间神经前皮支、 外侧皮支只需各寻认1-2 支即可。
(1)腋动脉第1段毗邻和分支
前方:
锁胸筋膜、穿锁胸筋膜的结构、锁骨下肌、胸大肌及其筋膜、浅筋膜、皮肤 。
后方:臂丛内侧束、胸长神经、前锯肌、第一肋。 外侧:臂丛外侧束和后束。 内侧:腋静脉、胸上血管、尖淋巴结。
分支: 胸上动脉。
(1)腋动脉第2段毗邻和分支
前方: 胸小肌、胸大肌、浅筋 膜、皮肤 。
内侧:
尺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 侧皮神经、腋静脉
分支:
肩胛下动脉 旋肱前动脉
胸背动脉 旋肩胛动脉
旋肱后动脉
2.腋静脉
位于腋动脉内侧。 两者间有:臂从内侧束、胸内侧神经、前臂内侧皮
神经和尺神经。 内侧有: 臂内侧皮神经
3.臂丛锁骨下部
(1)外侧束:肌皮神经
胸外侧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根。
(2)内侧束:
4.乳房(breast) 1)位置:
深筋膜浅面 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 平2-6肋 形态: 2)结构: 皮肤 脂肪组织 乳腺叶:乳腺小叶,输乳管 小叶间隔:乳房悬韧带
(Cooper’s 韧带)
3)血液供应 动脉 腋动脉发出
胸外侧动脉 (主要血供来源)
胸肩峰动脉 肋间后动脉穿支 胸廓内动脉穿支
静脉 浅静脉
通过结构:腋神经、旋肱后血管
5、内侧壁:前锯肌、上4个肋骨及其间的肋间肌。 6、外侧壁:肱二头肌长、短头、喙肱肌、结节间沟

(自)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自)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⑶ 第3段: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第3段末 端位置较浅,仅覆皮肤和浅、深筋膜,临床常在此处显露 腋动脉。
毗邻: 前方有正中神经内侧根、胸外侧神经;
后方有桡神经、腋神经、旋肱后血管; 外侧有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 内侧有尺神经、胸内侧神经、腋静脉、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 侧皮神经。
⑵ 第2段:胸小肌深面。 毗邻:前方有胸小肌; 后方有臂丛后束; 外侧有臂丛外侧束; 内侧有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
发支:胸肩峰动脉,穿锁胸筋膜后分为胸肌支、三角肌支 和肩峰支,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等处。
胸外侧动脉,沿胸小肌下缘走向前下方,分支分布 于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乳房等处。
参与构成臂丛的神经根先合成上中下3个干,即C5、6前支合成上干,C7的前支自 合成中干,C8与T1的前支合成下干。在锁骨上方,每个干再分为前后两股,上中 干的前支合成外侧束,下干的前支自合成内侧束,3个干的后股汇为后束。3个束分 别从外、内、后三面夹腋动脉中断。
外侧束(C5-7):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 内 侧 束 (C8-T1) : 尺神经、胸内侧 神经、前臂内侧 皮神经、臂内侧 皮神经; 内、外侧束 分别发出内、外 侧根组成正中神 经。
3. 腋神经损伤
损伤的原因: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使用 腋杖不当等。 表现:三角肌瘫痪,肩关节不能外展; 臂外侧上部皮肤感觉丧失; 时间过久,三角肌萎缩,形成“方形肩” 肩或军官肩)。
(方
4. 腋路臂丛阻滞麻醉
适用于臂下部以下的某些手术。
体位:仰卧,臂外展、旋外、屈肘位。 进针点:腋动脉搏动明显处,在搏动点 的上方或下方经皮刺入腋鞘内。 腋动脉上方注药麻醉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 腋动脉下方注药麻醉尺神经、桡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 在腋动脉第 2段周围进行,阻滞臂丛各束 ; 在锁骨上斜角肌 间隙内阻滞臂丛各根。

局部解剖操作

局部解剖操作

解剖及观察内容
9.解剖腋窝后壁及三边孔、四边孔结构:
• 穿三边孔结构:肩胛下动脉及其分支胸背动脉和旋肩胛 动脉(追踪至三边孔)
• 穿四边孔结构: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追踪至四边孔 • 解剖胸背神经:与胸背动脉伴行,追踪至背阔肌 • 解剖肩胛下神经上支和下支
10.解剖腋窝内侧壁胸大肌下缘结构:
• 清理前锯肌,找出胸外侧血管的分支与属支 • 腋中线附近剖出胸长神经
膜的结构 。
• 剥离胸外侧神经 • 剥离胸肩峰动脉及其各分支。 • 再详细解剖头静脉和锁骨下淋巴
解剖及观察内容
6.解剖胸小肌下缘的结构:
• 清除胸小肌筋膜 ,在胸小肌表面可见 自其内穿出的胸内侧神经进入胸大肌 。
• 在胸小肌下缘的下方,前锯肌的表面, 寻找胸外侧动脉及伴行静脉 ,注意观察 延胸外侧血管排列的淋巴结。
浅 层 解 剖
深 层 解 剖 ( 一 )
解剖及观察内容
4.观察锁胸筋膜及其穿行结构:锁骨下肌,
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筋膜为锁胸筋膜。 • 除去锁胸筋膜 • 解剖腋鞘:清除贴近腋静脉远侧段排列的腋淋
巴结外侧群,沿血管走行方向切开腋鞘。清除 腋鞘结缔组织,显露腋动、静脉及臂丛。
5.解剖胸小肌上缘的结构 :即穿行锁胸筋
局部解剖学
----解剖胸前区和腋窝
解剖操作步骤
(一)皮肤切口 将尸体按仰卧位摆正,在做切口之前先触摸一
些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志为避免损伤深层结构,皮肤切口尽 量浅一些,做以下4个切口: 1.胸前正中切口 2.胸上界切口 3.胸下界切口 4.胸部斜切口 ,注意在乳晕周围作环形切口
4
(二)胸前区浅层的解剖
3.解剖肋间神经(第2-7)前皮支、伴行 的血管胸廓内动脉穿支及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第2肋间神经)

胸部局部解剖

胸部局部解剖
分区:
胸壁分胸前区、外侧区、胸背 区;
胸腔有中部的纵膈和容纳肺、 胸膜腔的左右部。
胸部的分区
胸壁: 胸前区位于前正中线和 腋前线间; 胸外侧区于腋前线与腋 后线间; 胸背区位于腋后线与 后正中线间。
胸腔有中部的纵膈和容 纳肺、胸膜腔的左右部
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 标志线
胸部解剖体表标志
颈静脉切迹:平对第二胸椎
以胸廓为支架,皮肤、筋 膜、肌等软组织覆盖表面, 内衬以胸内筋膜,构成胸 壁。与膈肌围成胸腔,上 通颈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部为纵膈,有 心、出入心的大血管
气管、食管、胸导管等, 两侧部容纳左右肺和胸膜 腔。


境界;
上界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 锁骨丄缘、肩峰至第七颈椎棘 突连线;
下界自剑胸结合向两侧肋弓、 11肋前端、12肋下缘至第12 胸椎棘突。
投影 胸膜的血管、淋巴
引流和神经
胸膜壁层
肋胸膜: 膈胸膜 纵膈胸膜 胸膜顶
胸膜隐窝
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下 缘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 环形,自剑突向后至脊柱 两侧,后部较深,是胸膜 腔的最低点,深吸气时肺 缘不能深入其内,胸膜腔 积液首先积聚于此。胸膜 腔穿刺在此引流。
肋纵隔隐窝:位于肋胸膜 前缘与纵膈胸膜前缘转折 处下部,以左侧较为明显, 在胸骨左侧4~5肋间隙后 方,心包前方,肺的心切 迹内侧。
右肺根
自上向下( 管、动、管、静 ) 主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肺韧带
支气管肺段
肺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
肺动静脉 功能性血管
血 管
支气管动静脉 营养性血管
神经 交感神经来自脊髓2-5节段侧角 副交感干来自迷走神经
二者在肺根前、后方组成肺丛

胸壁浅层+腋窝 共35页PPT资料

胸壁浅层+腋窝 共35页PPT资料
深静脉
外侧 胸腹壁静脉—腋静脉 内侧 胸廓内静脉或与对侧吻合入颈前静脉 与动脉伴行,回流至
腋静脉 肋间后静脉 胸廓内静脉
4)淋巴回流 (1)外侧部、中央部
注入胸肌淋巴结(主要、早) (2)上部
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3)内侧部
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和对侧吻合 (4)下内侧部
与腹前外侧壁淋巴管、膈下间隙和肝 淋巴管吻合 (5)深部 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
胸壁浅层&腋窝
重点内容
胸壁浅层: 1、胸部主要体表标志和标志线。 2、乳房的位置、血供、淋巴引流。
腋窝 1、上肢的分部、划区,主要体表标志。 2、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起止概况、作用和神经支配。 3、腋动脉的起止、行径、分段及主要分支分布。 4、臂丛锁骨下部的组成、重要分支, 各主要分支的起源、行径、分布概况 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的小结在此次课内完成 5、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位置、收集范围和归属。 6、锁胸筋膜的位置、穿行结构。 7、腋腔的境界、内容物及其毗邻关系。
4.乳房(breast) 1)位置:
深筋膜浅面 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 平2-6肋 形态: 2)结构: 皮肤 脂肪组织 乳腺叶:乳腺小叶,输乳管 小叶间隔:乳房悬韧带
(Cooper’s 韧带)
3)血液供应 动脉 腋动脉发出
胸外侧动脉 (主要血供来源)
胸肩峰动脉 肋间后动脉穿支 胸廓内动脉穿支
静脉 浅静脉
之间的胸部深筋膜。
穿过结构:头静脉、胸肩峰
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4、后壁: 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三肌一骨)
三边孔
境界: 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通过结构:旋肩胛血管

第四次解剖操作胸前外侧壁、腋区

第四次解剖操作胸前外侧壁、腋区

第四次解剖操作胸前外侧壁、腋区一、目的要求1.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

2.掌握胸壁的层次、胸部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了解其意义。

3.熟悉女性乳房的位置、构造、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锁胸筋膜的构成及其穿过的结构。

5.了解上肢的境界、分部和表面解剖。

6.了解腋区境界、位置、浅层结构。

了解腋腔各壁的构成。

7.掌握腋腔后壁的层次结构,掌握三边孔与四边孔及穿行结构。

8.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腋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9、掌握臂丛各束发出的主要分支。

熟悉腋鞘的构成及其交通。

二、基本内容1.体表标志腋前襞、腋后襞、锁骨、锁骨下窝、胸锁关节、颈静脉切迹、胸骨柄、剑突、胸骨角、喙突、乳头、肋弓、肋及肋间隙。

2.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外侧皮支、肋间臂神经、锁骨上神经、乳房(女性)、胸腹壁静脉。

3.深层结构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外侧血管、胸肩峰动脉分支及伴行静脉、胸肌淋巴结、头静脉、腋筋膜、腋窝顶、腋窝的四壁、腋鞘、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腋淋巴结群、臂丛及其主要分支、胸长神经、三边孔、四边孔。

三、解剖步骤及方法(一) 尸位取仰卧位摆正。

(二) 扪认体表标志(1) 结合活体,逐一扪认体表各标志。

(2) 确认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

(三) 皮肤切口及剥皮1.胸前正中切口从胸骨柄上缘颈静脉切迹中点起始,沿前正中线向下切至剑突尖端。

2.胸上界切口由颈静脉切迹中点沿锁骨上缘向外切至肩峰。

注意此切口勿过深,以免伤及深面的锁骨上神经。

3.胸下界切口从剑突尖端沿肋弓下缘斜向外下切至腋后线处。

4.胸部斜切口自剑突尖端向外上对乳头方向作斜行切口至乳晕(男性)或乳房周缘(女性),再沿乳晕或乳房周缘作环行切口;从环行切口的对侧继续向外上作斜行切口至腋前襞上部。

5.臂前上纵切口自腋前襞上部沿上臂内侧面向下作纵行切口至臂上、中1/3份。

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臂丛
臂丛进入腋腔后,由6股组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外侧束(c5~c7)发出肌皮神经和胸外侧神经 内侧束(c8~t1)发出尺神经、胸内侧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臂 内侧皮神经;内侧束与外侧束分别发出内、外侧根组成正中神经 后束(c5~t1)发出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
臂丛损伤

臂丛上位神经根损伤
锁胸筋膜
腋淋巴结
(1) 胸肌淋巴结(前群) : 位于胸大肌深面、胸小肌下缘处的前锯肌 表面,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乳房大部、上肢、胸前外侧壁和 脐以上腹壁的淋巴管。 (2) 外侧淋巴结(外侧群) : 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收纳上肢的浅、 深淋巴管。
(3) 肩胛下淋巴 结(后群) : 沿肩胛 下血管和胸背神 经排列,收纳肩 胛区和胸后壁的 淋巴管。
位于腋动脉的 前内侧,在第 1肋外缘处续 于锁骨下静脉。 属支除浅静脉 外,均为同名 动脉的伴行静 脉。主要收集 上肢及部分胸 腹壁的静脉血。
损伤
上肢外展时腋静脉 紧贴于动脉前方由 于腋动脉与腋静脉 被共同紧密包绕在 腋鞘内,外伤时易 发生静脉瘘。腋静 脉壁薄又与腋鞘一 起附着于锁胸筋膜, 静脉壁损伤后,易 处于开放状态发生 空气栓塞。
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临二11小班1小组
一、体表标志
1.肩峰:肩部最高骨点 2.喙突:位于锁骨下窝,内下方有腋血管和臂 丛经过。 3.腋前襞、腋后襞 肩峰
喙突
二、主要内容

腋区指肩关节下方,臂上部与胸前外侧 壁之间的区域。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 穹隆状的皮肤凹陷称腋窝,深部呈四棱 锥体形的腔隙称腋腔,是分布到上肢的 血管和神经的通道。
4.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 肌、背阔肌和肩胛骨构成。 后壁上形成的三边孔通肩胛 区,四边孔通三角肌区。

局部解剖学--胸前区、腋窝学生讲解

局部解剖学--胸前区、腋窝学生讲解

请输入标题内容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思路一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 “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思路一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 “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思路一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 “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 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 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 修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 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 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 修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 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 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 修改。
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 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输入标题内容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一)深筋膜
(三)胸廓
和肋间隙
·浅层
(二)胸廓外肌层
·深层 胸
·肋间肌
肌 间
·胸大肌
隙 ·锁骨下肌
·胸小肌
·肋间血管 ·肋间神经
胸锁筋膜 ·前锯肌
·结缔组织
胸大肌 胸小肌
(四)胸 廓内血管
肌膈动脉 胸廓内动脉
腹壁上动脉
(五)胸横 肌和胸内筋 膜
腋区解剖
Axillary anatom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 第2段:胸小肌深面。
•毗邻:前方: 胸小肌

后方: 臂丛后束

外侧: 臂丛外侧束

内侧: 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

•发支 胸肩峰动脉: 穿锁胸筋膜后分为胸肌支、三角肌 支 和肩峰支,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等 处。

胸外侧动脉:沿胸小肌下缘走向前下方,分支分
布于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乳房等处。

•2. 腋静脉:腋动脉的前 内侧,并部分覆盖动脉, 当上肢外展时,腋静脉紧 • 贴于腋动脉前方。 • 腋动、静脉被紧密包 绕在腋鞘内,外伤易引起 动静脉瘘。

• 腋静脉壁薄,压力低,管 壁与腋鞘一起愈着于锁胸筋膜, 损伤后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易发 生空气栓塞。 •属支:
腋动脉各分支的伴行静脉; 头静脉常注入腋静脉。
• 进针点:腋动脉搏动明显处,在搏动点 的上方或下方经皮刺入腋鞘内。
• 腋动脉上方注药麻醉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 • 腋动脉下方注药麻醉尺神经、桡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 • 在腋动脉第2段周围进行,阻滞臂丛各束; • 在锁骨上斜角肌间隙内阻滞臂丛各根。
•5. 臂丛损伤 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一个难点。

• ⑵ 外侧淋巴结( 外侧群):沿腋静脉远 侧段排列,收纳上肢 的浅、深淋巴管。 • ⑶ 肩胛下淋巴结 (后群):沿肩胛下血 管和胸背神经排列, 收纳肩胛区和胸后壁 的淋巴管。

• ⑷ 中央淋巴结 (中央群):最大, 腋腔中央、腋筋膜 深面、各神经血管 之间的疏松结缔组 织中。收纳胸肌、 外侧和肩胛下淋巴 结的输出管,输出 管注入尖淋巴结。

•三边孔: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境界:•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通过:旋肩胛 动脉和静脉。

•四边孔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境界: •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通过:腋神经 、旋肱后动脉和 静脉。

• 5. 内侧壁:由前锯肌、上位4个肋骨及其间的肋 间肌构成。 • 6. 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 和喙肱肌构成。

•2. 乳癌根治术与腋腔结构
• ⑴ 保护好腋静脉主干和头静脉末段,防止外伤后引起的空气 栓塞;当腋静脉或肱静脉血流受阻,头静脉是上肢静脉血回流的 唯一侧支循环通路。 • ⑵ 保护胸长神经,如若损伤则出现前锯肌瘫痪,表现上肢不 能高举过头,肩胛骨不紧贴胸壁,肩胛骨的下角和内侧缘翘起, 呈现“翼状肩”。 • ⑶ 保护胸背神经,如若损伤则出现上肢后伸(内收、内旋) 无力症状。

• ⑶ 第3段: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第3段末 端位置较浅,仅覆皮肤和浅、深筋膜,临床常在此处显露 腋动脉。

•毗邻:•前方: 正中神经内侧根、胸外侧神经;
•后方: 桡神经、腋神经、旋肱后血管; •外侧: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 •内侧: 尺神经、胸内侧神经、腋静脉、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

•3. 腋神经损伤
•损伤的原因: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使用腋杖不当等。
•表现:三角肌瘫痪,肩关节不能外展;

臂外侧上部皮肤感觉丧失;

时间过久,三角肌萎缩,形成“方形肩”(方肩或军官肩)


•4. 腋路臂丛阻滞麻醉 • 适用于臂下部以下的某些手术。 • 体位:仰卧,臂外展、旋外、屈肘位。

• ⑸ 尖淋巴结( 内侧群/尖群):胸 小肌上部、锁胸筋 膜深面,沿腋静脉 近侧段排列。收纳 上述淋巴结群的输 出管,输出管汇合 成锁骨下干,右侧 注入右淋巴导管, 左侧注入胸导管。

•四、临床要点 •1. 锁骨骨折
• 中1/3段易发生骨折,因 为是两个弯曲的衔接点,且无肌 肉或韧带附着。 • 移位:近侧段因受胸锁乳 突肌牵引而向后上方,远侧段因 上肢重力、胸大肌、背阔肌与斜 方肌牵引而向前下内方移位。
医用局部解剖学胸前外侧壁 浅层和腋区

医用局部解剖学
第二章 上 肢
第一节 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腋区:肩关节下方,臂上部与胸前外侧壁上外侧部
之间的区域。

腋窝: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穹窿状的皮肤凹陷。

腋腔:腋窝深部呈四棱锥体形的腔隙,是分布到上

的血管和神经的通道。

•㈠ 腋腔构成 • 1. 顶:腋腔的上口 ,上通颈外侧区。由锁 骨中1/3段、第1肋外 缘和肩胛骨上缘共同围 成。有臂丛通过,锁骨 下血管由此移行为腋血 管。

•3. 臂丛锁骨下部 • 臂丛进入腋腔后,由 6股组成了内、外、后3 束。位于腋动脉 •第1段: 后外侧; 第2段: 内、外侧和后方; 第3段: 臂丛发出至上肢
各部的神经。

•外侧束(C5-7):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 •内侧束(C8-T1): 尺神经、胸内侧 神经、前臂内侧 皮神经、臂内侧 皮神经; • 内、外侧 束分别发出内、 外侧根组成正中 神经。
• 2. 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 构成。皮肤较薄,富有皮脂腺和大 汗腺。“腋臭”

• 3. 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

•锁胸筋膜:是位于锁 骨下肌、胸小肌和喙 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 的深层。有头静脉、 胸肩峰动脉和静脉、 胸外侧神经穿过。

•4. 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骨构成。

•后束(C5~T1):桡 神经、腋神经、肩 胛下神经、胸背神 经。 • (锁骨上部发 出胸长神经)

•4. 腋鞘: • 由颈深筋膜的椎前筋膜向下外方延续包绕腋血管和 臂丛构成,亦称颈腋管。 • 颈部椎前间隙脓肿,可沿锁骨下血管和腋鞘蔓延到 腋腔内,形成腋腔脓肿。

•5. 腋淋巴结
• 20~30个,收纳乳房 、胸壁、脐以上腹壁和上肢 等处来的淋巴管。分群: • ⑴ 胸肌淋巴结(前群): 胸大肌深面、胸小肌下缘处 的前锯肌表面,沿胸外侧血 管排列,收纳乳房大部、上 肢、胸前外侧壁和脐以上腹 壁的淋巴管。
侧皮神经。

•发支:
• 肩胛下动脉: 沿肩胛下肌下缘向后下方走行2~3 cm,分为:

旋肩胛动脉:经三边孔至冈下窝;

胸背动脉:沿肩胛下肌下缘下行,至背阔肌内侧面,
分布于背阔肌和前锯肌。

• 旋肱前动脉:细,绕肱骨外科颈前面。 •

•旋肱后动脉:较粗大 ,与腋神经伴行,穿 四边孔,绕肱骨外科 颈后面,旋肱前、后 动脉彼此吻合,分支 分布于肩关节及邻近 诸肌。

•㈡ 腋腔内容 • 臂丛锁骨下部 及其分支;
腋动脉及其分支 ;
腋静脉及其属支 ;
腋淋巴结; 疏松结缔组织。

•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
•⑴ 第1段: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
•毗邻:前方: 锁胸筋膜

后方: 臂丛内侧束和胸长神经

外侧: 臂丛外侧束和后束

内侧: 腋静脉
•发支:胸上动脉 ,行向内侧,分布 于第1、2肋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