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策略研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集体备课策略研讨 ---------- 一、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集体备课是教师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集体智慧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有道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集体备课的应遵循的原则

1、合作性原则: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充分的交流,和谐的讨论有助于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2、实效性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在集体研讨中注重“预设”,也就是要充分的备教材,备教法、特别是备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预设学生在本节课中将要取得的收获和知识点的提升。想学生所想,设学生所问。在集体研讨中解决老师们在个人初备时提出的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备课真正成为上好课的基础和保证。

3、研究性原则: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这项活动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

动研究,善于倾听,乐于思考,长于表达,在研究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4、创新性原则:教材是死的,但透过教材所了解到的信息是活的;教案是死的,但我们教师操作的过程是活的。在集体研讨形成教案的基础上,老师们的教学风格、语言习惯、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要以形成的集体教案作为参照,老师们在上面进行切合实际的删改、圈划,创造性的进行使用。

三、“集体备课”的实施步骤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在集体备课中要注意基木遵循“四步七环节”这一步骤来实施备课过程。

1、“四步”即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教案…构建特色〃。

2、七环节”即

(1)、确定内容。各备课组由每个单元的主备人提前一周布置集体备课的内容。

(2)、研读教材。每位教师自接到备课任务之日起,要抽时间充分的了解教材,熟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标记出重点词、句、段,结合策略,把本单元的每一课的设计思路打一腹稿,这

一环节是集体研讨是否深入、是否有效地关键环节。

(3)、集体研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对教材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依照策略,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4)、整理完善。集体交流之后,根据大家的讨论内容、交流信息做以梳理,形成教学文木预案,

(5)、操作实践。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再作深入细致的推敲、斟酌、研究,对教案还可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的替换,鼓励教师大胆删改、创新运用,形成个性化的教案。这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抄写负担,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能够在上课前己经走进了文木,真正了解了教材,并能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摒弃了盲目上课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6)、教后反思。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在休息闲暇之余可以不刻意的交流教学情况。

(7)、检查评价。

四、开展高效的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方法

(一)、反复研读吃透教材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不同,教学目标不是明显地摆在那里,而是需要反复研究教材,进行挖掘。无论是知识能力方而,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隐含在文本中,这就要

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读,吃透教材。特别在集体备课中而对一组教

材时更需要精心研磨,合理整合。

1、不同层面备教材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对自己承担的单元组进行备课时要从三个不同的层而上进行备课。一是针对全册进行备课。不仅要明确新课标中木学年段的目标和任务,还要明晰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还要注意同一知识的衔接和贯通,相邻单元内容上的联系和运用。二是针对每篇文木进行备课。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如有的教师采取这样的做法:先把每篇课文的知识点一一分解,按册分类归纳,得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列,然后进行分析。做到在有所侧重、有所联系。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和贯通。

2、细致深入读教材

备课时,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教材不仅研读,而且朗读。通过研读旨在把握文本的内涵要点,掌握课文内容,理清纹理脉络,明了课文的写作特点等。通过朗读,促使备课人尽快进入课文,入情入境,在吟咏中感觉文字的韵律,体验语言的节奏,领会文木的韵味,体察作者的情感,找到授课的心理感悟点。

3、高广角度展教材

这里所说的深读是指以教材为起点,最大程度的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形成合力,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这里

所指的深读拓展,不仅仅是对于一课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且

还包括对课文的相关评论、课文的原著、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

题材的相关作品拓展阅读等。例如:

(二)、研究学情多种预设

由于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方式、学习能力和水平等方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会反映在教学中,因此在备课时必须进行预设。

这种预设主要从三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分析学生己有的学习水平。无论是新编入的课文还是老教材,无论是识字、阅读还是口语习作,不管从哪一方面语文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在他进入校门前都己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有多厚,与具体语文学习内容有多少联系,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具体分析生与生间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个性特点各具特色,这些在备课时都要加以区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从多个方面进行预设和准备。第三分析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具体到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知和反应。那么他们对学习内容有多少认知,会关注哪些方面,可能忽略哪些方而……教师在备课中都要有所掌握和了解。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备课中一般采用以下做法:一是预留变化空间,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一调整主要依靠教师教学机智的发挥。二是在备课时,做好教学预案。至少应准备一种预案。

(三)、融入特长张扬个性

语言教学是一种艺术,语文备课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行为。多年来

统一的模式化要求,助长的是老师们复制教参,抄写教案的风气。试想: 如果教师们可以用自己方式和风格,进行创造性备课,必定会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情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尝试让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